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学范文1
导语:历史学习学习枯燥无味,怎样把历史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呢?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我们总结出适时有效引入历史故事,来助推学生学习历史。下面仅以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辽 西夏 北宋政权并立》的教学设计谈以历史故事引领学生学习历史的教学方法。本课以杨家将的历史故事开头,先设计悬念,然后又以此故事为引子层层设疑,吸引学生学习,最后回到故事中揭开悬念完成学习。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认识史实和文学作品,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最终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历史故事导课:
导入:同学们看过杨家将的故事吗?他讲的 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故事中杨家的敌人是谁?他们为什么战争呢?学生回答略,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团来学习杨家将故事背后真实的历史。(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首先吸引学生,然后抛出一系列与此次相关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谈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政权并立
学生展示:北宋政权的建立 99960年 赵匡胤 卞京
契丹政权的建立 9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政权的建立 1038年 元昊 兴庆
思考:为什么杨家所在的北宋要和契丹及西夏发生战争呢?(设计问题是过度,也是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历史本质。)
布置任务:1、结合书中给出的史料思考 这三个政权,各有什么特点,他们过什么生活?(阶梯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老师放映相关史料,图片辅助学生认知理解相关知识。
学生展示:辽和西夏人骑马射箭,放牧牛羊,过游牧生活,北宋人种地纺织,他们过农耕生活
老师点拨:北宋处在先进 的农耕文明时期,而辽和西夏却处在落后的游牧文明时期,所以落后的游牧人羡慕追求汉人的文明和物资,强悍的他们选择用武力战争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战争就爆发了
二、战争与和平
老师布置任务:他们之间发生了几次战争,?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领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具体易于达成。)
学生展示
1、宋辽和战 北宋打辽为收回幽云十六州 北宋失败 守内虚外
辽打北宋 澶渊之战 北宋战胜 澶渊之盟
老师引导:北宋澶渊之战胜利了为什么要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你怎样评价这一行为及结果?
学生展示:北宋政权软弱,内部腐败,潘仁美等奸臣谗害杨家将,结果使北宋人民背负沉重的岁币包袱,战争停止了,也带来了双方一百多年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和交流
老师点拨:北宋以胜议和是北宋政权软弱的表现,但实际上也是人心所愿,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灾难,对社会带来破坏和摧残,同时由战到和也是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战争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和平带给双方的是互利共赢,榷场和互市的开通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还促进民族融合,所以北宋议和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是历史的进步。
老师展示文字材料和双方榷场交流图片材料以助学生理解和平的价值。
老师导:宋辽之间的兵戎相见最终走向了和平,那宋夏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学生展示: 2、宋夏之战 于 1044年夏主动请和,结果战争结束,北宋人民虽然又背负了岁币,但双方开通互市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融合与发展
老师大屏展示图片 辽西夏的文字,印章,器物,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他们与汉族的东西做一比较,
学生展示:他们和汉族的东西很相似,说明他们学习了汉族文化。
老师导:那么同学们在找一找,他们还学习了汉族的那些东西?
学生展示:西夏和辽还学习了汉人的生产方式,开始种庄稼,学习了汉人的官制和用人制度。
老师总结:在汉人和辽人,西夏人的不断交流中他们相互学习,交流,结果,落后的游牧民族被先进的汉文明给同化了,推进了他们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冲撞中的交流与发展。
历史故事结课:
老师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与杨家将有关的一段历史,学了三个政权的并立纷争,现在让你在回答我们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呢?
老师拓展:同学们喜欢杨家将是因为他们忠勇善战誓死保卫宋朝,同学们恨萧太后,恨辽是因为他们是宋朝的敌人,但是(老师板书,画中国地图把辽,西夏,北宋都包在里面)现在看,他们是敌人吗?同学们一下子释然了,我们已经是中华民族了。而中华名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有汉人书写的,更少不了像辽,西夏等很多这样的少数民族创造的历史。中华文明丰富而博大,中国历史漫长而曲折,其中有艰难曲折,有战有和,有融合有发展,我们历尽了千年才孕育成今天我们的中华大家族。我们现在心中装的是中华民族!你们还恨辽吗?恨萧太后吗?
学生:我们现在不但不恨萧太后,我们反而觉得她伟大。
元昊也伟大,他们都是我们中华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历史学范文2
(一)知识凸显,学术退场
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学习与题海战术而言,大学阶段应让学生汲取广泛的专业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年大学生活作为踏入社会前的演练,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时间并不充裕,从当前大学历史院系本科教学课程来看,其专业课程的时间安排可谓捉襟见肘,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从目前教学状况看,大学历史学课堂教学最明显的特色是知识灌输,忽视思考能力的培养。以一节课40分钟而言,学生普遍反映老师更多的是灌输知识,以一人讲解为主,很少提及学术研究。在遇到争议性问题时,教师也很少介绍不同观点,或者虽提及学术分歧,但是不做详细阐述和分析,导致学生往往只能接受历史观点,失去了独立思考某一历史问题的机会。当然,历史学教材也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就目前大学历史院系采用的教材而言,知识点是这些教材的关注重点,在争议性问题上,这些教材没有给出相关线索,甚至一字不提,这样也导致了学生阅读教材时没有思考的机会,个别学生虽然有所思考,但是代表不了整体的无意识状态。梁启超曾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等词语在我所用的字典里,可以说完全没有。”而目前大学历史学教学与梁任公的趣味教学显然相距甚远。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历史学教学变成了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类似,学生考试时只要背题库或者课堂笔记,就可通过课程考试。由于缺少启发机制,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去阅读相关历史著作。除个别学生会与老师互动,并主动阅读历史典籍外,很多学生会选择其他方式接触历史,如百家讲坛、历史剧或历史小说,而不是踏实阅读严肃的学术著作,于是一个可笑的现象便出现了,不少学生入学两三年尚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更可笑的现象是,这类学生中有的竟然会在专业课考试中获得高分。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但反映了教材、课堂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专业课考试机制、试卷设计的问题,等等。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不能依赖老师的全权负责,学生有能力也有必要通过自学积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抓紧时间进行观点分析,开展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学会思索,进一步展开课外阅读,甚至进行学术研究,这才是大学历史学课堂教学的正道。
(二)市场影响,就业困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教育界所受冲击也愈加明显,而与市场疏离、以基础学科自命的历史学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历史学专业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难。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在市场大潮下,历史学不是显学,由于跟经济挂靠不紧,历史学相较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而言,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二,社会能够提供的对口专业岗位稀少。由于文史哲分家,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无法从事新闻、记者等相关工作,多数从事师范教育,少数进入文博单位。由于毕业生逐年增加,师范岗位吸纳能力有限,文博单位又号称“清水衙门”,历史专业毕业生处境十分尴尬。第三,由于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缺口大,国家对这些学科不断增加投入,而对于历史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则投入不多,这也导致了历史学教学质量滑坡,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综上种种原因,导致历史专业学生在就学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求职焦虑感增加。由于他们普遍对就业前景不看好,因此很难潜心专业学习。为了给求职增加筹码,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选择其他热门学科学习,或者为跨专业考研孜孜以求。部分学生为了专心学习其他专业,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种种现象表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授课老师因学生心不在焉而降低教学热情,学生因老师“冷淡”而疏离专业学习,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是目前大学历史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此种现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三)结构失调,专业让步
由于市场等因素,导致大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备受争议。争议焦点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专业课比重不合理。就历史学而言,传统历史学教学文史哲并重,但是当下历史学教学由于1952年大分科后,历史学与文学和哲学愈走愈远,且由最初的疏离感增加变成今日的壁垒森严,基本上历史系不会设置文学和哲学课程,中文系和哲学系也不会专门设置历史课程。由于课程设置以及壁垒问题,很多学生想要去外系听课也变得不够顺遂。除了不合理的文史哲壁垒问题,仅就历史院系的专业课设置而言,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课程门类众多。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公共课、通选课,这些课程对于讲课内容、讲课形式、考试方式都有不同的要求,不仅让学生无所适从,授课老师也常常不知所措。第二,专业课让步于公共课。近年来,由于出国热和就业导向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疯狂学习外语,甚至逃课学习外语或第二专业。其中部分学生固然是为了早日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即便是这一原因也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由于公共课设置较多,专业基础课不得不给公共课让路,这就造成专业课课时不足,导致学生工作后认为大学教师传授有限,不敷使用,因此产生埋怨情绪。虽然说毕业生工作中表现出的知识储备不足未必是因为大学专业课设置不足,但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说明了专业课对于毕业生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四)形式单一,讨论不足
这里说的是授课形式。从目前的状况看,大学历史院系本科教学中一个明显的通病就是灌输为主,缺少师生讨论机制。有些老师认为讨论课属于研究生阶段授课模式,大学本科生尚处于知识接受阶段,不适合讨论。另一部分人认为师资力量不足,且大学虽有图书馆,但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复本资料。此外,多数大学的古籍资料室对本科生限制开放。这些因素客观上限制了大学本科教学讨论课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以上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大学图书馆复本不足,古籍资料室拒绝对本科生开放,这些确实不是朝夕可改的现实问题,但是这些不能成为讨论课缺失的借口。有些老师认为讨论课就是事前布置书目,令学生课余阅读并做笔记,课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其实授课教师可以将某个案例布置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力所能及地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让学生参与了思考,又避免了一味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和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灌输式教学是最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模式。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便是老师在课堂上“阅读”PPT课件,或者照本宣科。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少学生会选择睡觉或其他方式逃避学习,部分学生则直接逃课。由于各学校针对逃课实行了点名制,学生逃课会造成课程考试不及格,并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以及就业,从而减少了学生迟到、早退甚或逃课的现象。但是,这是一种好的办法么?显然,这种办法将本已疏离的师生关系变成对立关系,其损害的不仅是某个老师的个人形象,而且是一代年轻人的求知热情。
二、改进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的警钟已经长鸣,关键是多少人听到了这种声音,又有多少人是充耳不闻,甚至不以为然。笔者揭出这些问题并非要鼓吹整体改革,事实上,大规模的整体改革不仅耗时长久,且效果也未必如预期一般理想。所以,与其将美好愿望寄托于整体改革,不如从实践上努力改进历史学教学。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三点意见:
(一)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增加教学水平考核比重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一般由国家制定,这一制度如果能够重新考量,那自然是意义深远,但是这种改革恐怕呼声远大于行动,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不如采取更实际的行动,比如增加教学水平的考核比重。事实上,每个老师都有教学热情,都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受欢迎,而教学质量下滑,跟我们缺少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相关。由于缺少这个机制,所以很多老师在无科研压力时对教学得过且过,有科研压力时则以科研过重而对教学敷衍塞责,从而失去了责任心。因此,当务之急是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老师拿出足够的时间专心教学,并对执行不力者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历史学教学水平。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和讨论“平分天下”
就课堂教学而言,应改变照本宣科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将西方自小学就开始实行的讨论课引入大学课堂。每次上课教师都要准备一个案例,事前将案例所涉及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公共网络、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安排10~20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对学生的评价和分析进行再评价,剩余时间再由教师进行历史事件脉络梳理,最后将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以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这样既兼顾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为配合开展课堂讨论,学校应将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同时让老师提供课堂教学案例中的参考书目,由学校购买足够多的复本。同时,大力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将部分参考书的电子文本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以便学生下载使用,及时阅读和讨论。
(三)增加专业课程,减少辅助课程
4年本科教学时间,对于历史学教学来说,非常有限,所以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课程设置应该以专业课程为主,同时增加断代史课程。目前的现实是,首先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变成大学本科历史学教学两大主干课程,课程设置的时间最多;其次是专题课以选修课模式出现,对于两大主干课程而言是辅助课。但是由于灌输式教学以及通史课自身的局限,导致很多历史问题无法在课堂提及,部分争议性问题也无法呈现。这种两大主干课大包大揽的课程设置模式引起很多师生的不满。笔者认为,可以缩短两大主干课程的课时,将两大主干课程变成通论性课程,主干课主要是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历史概况。在主干课之外,学校应大量设置断代史课程,将具体问题放在断代史中进行细致分析,增加断代史课时,这样不但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有助于授课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讲出水平、讲出特色,可谓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三、结语
历史学范文3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诸如历史事实中的年代、地点、人物、经过等,要求准确无误地掌握。梳理历史线索,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概括阶段特征,便于立体地把握历史。“了解”主要体现了个体学习,思维的要求主要是记忆。
情境导入:(宋神宗眉头紧锁)愁啊愁,愁白了头,社会危机何时解,让我无奈让我忧。现实如此的折磨,这究竟是为什么?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设想走进历史,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了解――理解――见解”这三步是联结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对高中生而言,“了解”不可或缺,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课的“预习”也应属于“了解”这一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历史学习的关键,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课堂历史学习主要是“理解”这一步。而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的目的所在,其要求较高,要培养创造思维,加强理论学习。“见解”这一步还应延伸到课外。
第一步――了解
第二步――理解
在学习中,学生讨论热烈: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每项措施的初衷和执行效果都相左?王安石变法表面将农民和政府放在首位,实际上并未为农民谋到利益,而他一味地为政府增收、节支,极大地损害了个体的利益,不只是大地主、大官僚,农民也无法支持他,因此改革遭到的阻力是巨大的。而每次改革都有反对者,为什么王安石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跟王安石本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第三步――见解
见解之一: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得失?
(1)不战而屈人之兵。(2)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坚不可摧的利益群体,在国家财政无力支撑的情况下,势必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障碍。
见解之二:王安石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1)改革要注意用人。(2)改革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3)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4)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5)改革要有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学范文4
通过长期摸索,我院已经认识到上述单一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我院以“多样性”和“循序渐进”为原则,合理安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首先,在教学方面,我院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就是制造灾难的凶手之一。近年来,学院每年都统一组织历史学专业学生前往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让学生近距离地、真切地感知日寇发动的罪恶,深化理解理论知识。为了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学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鼓励各小组自行安排各种专题性的活动,包括参观展览、走访专家、担任志愿者、听取学术报告等。2012级同学就组织了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并充分利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自主地进行有效活动:他们自行组织了更为细致的参观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注意有针对性地记录相关资料、史实,为自己撰写论文收集材料;他们走访了展馆周围平房区的老居民,倾听这些老人们讲述七三一部队的累累罪行;他们还与陈列馆内的专家学者交流,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学院还将结合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延长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届时,学生可以在更长的时段内、较为集中地在实践基地学习、工作。其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学院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针对大一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特点,学院主要组织他们参观考察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对大二学生,学院推荐优秀学生定期到展馆从事讲解工作的学习,陈列馆根据学生表现选拔胜任者出任讲解员;对大三、大四学生,学院鼓励他们争取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特长、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比如,进行田野考察,跟随专家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等。在“2013年世界犹太研究与大屠杀教育国际研讨会”七三一分会场的活动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的部分学生陪同参观,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再次,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结合陈列馆的展品资源,运用网络、展板、征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多位省内外专家到我校讲学,内容包括侵华日军化学战研究、战后七三一遗址保护情况等。
二、实践教学活动取得的成果
通过历史学专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我院在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了史实与实物、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很多同学对历史学专业有成见,认为它不如其他实用性强的专业,只能纸上谈兵,将来找工作也受局限。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很多同学们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是人类共同的记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他们理解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很多同学摒弃了过去的偏见,学习兴趣提高了。一些同学还选择了考取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近年来,我院历史学专业的考研率始终居于全校前列。更多的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一些同学在学习世界史或考研的过程中,外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实践教学活动还引导一些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通过多层次的活动,一些同学对中国现代史、东北地方史的学习、研究兴趣渐浓。他们认识到东北地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看到了身处东北从事地方史研究的优越条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把学习、研究的重心向中国现代史、地方史领域靠拢。目前我院已有多名同学围绕这些领域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项目。
每年学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这两个方向的选题总是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还有一些同学在此基础上报考、攻读这些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达到了双重效果:其一,避免了枯燥、单调的说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他们主动地向他人宣传,同时把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都一反以往老师组织的自上而下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安排各项活动。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体现了学生“以史为鉴”的人文情怀,用他们的行动彰显了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在历次参观七三一罪证陈列馆的总结会、报告会、征文稿中,我们都能感觉到一届一届学生思想受到的触动。除了专业方面的成果外,实践教学活动还锻炼了学生沟通、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在担任讲解员、会议志愿者以及跟随专家从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田野考察等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很多同学认识到,要做好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此,他们在实践基地的活动中,向指导教师、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学习,在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被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选拔留馆就业。以上成果仅就本科教学而言。相信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长期、持续的合作,未来在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将会与日俱增。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层次、扩大教学对象的范围。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限于本科学生。本科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阅历都限制了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层次。这必然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本着实践教学活动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来应从大一学生开始到研究生阶段一条龙式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参加实践活动的人员相对稳定、学生的研究范围相对固定、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层次不断提高。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合作培养研究生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应保证实践活动时间的连续性。目前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时间比较短且分散,导致学生的锻炼机会少。这主要是由于在目前教学培养模式下,课堂授课时间比例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应适当延长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课外实习实践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增加学生轮岗的机会,促进能力培养。
历史学范文5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历史学功能
一、对历史学功能认识的阶段性变化
“”动乱期间,历史学一度成为“”用来实现其政治野心的工具,他们根据政治阴谋的需要,曲解或捏造历史,利用历史强行说教,历史学在当时沦为“政治的婢女”,(1)其功能仅仅是论证现行政策的正确性,甚至不管这些政策是否真的正确,片面强调其革命性,史学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人们开始怀疑历史的可信性。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历史科学应当是最科学的,却在当时遭到如此践踏,落到了最不科学的地步。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学也是如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史学,逐步摆脱狭隘与粗陋,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但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和探讨的深入,新的困境和挑战出现了,史学似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失势,从“显学”的地位逐渐走向冷落,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质疑,出现了“史学危机”。人们逐渐开始将史学只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普通的学科,史学工作者们有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失落感。
二、全球化趋势下历史学功能再认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文化领域的变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外部的驱动力量导致不同民族文化进入新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就面临着丧失的可能。
(一)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原本是一个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好机会,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地位,世界文化交流的单向流动特征颇为明显。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扩张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企图建立起西方“文化霸权”。
首先是开拓文化市场倾销文化产品,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如在全球风靡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已然形成了一种快餐文化,吸引甚至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好莱坞的大片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看好莱坞电影成为人们所谓的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其次是利用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设施的优势,推销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交流更为便利。西方国家凭借信息和网络建设的优势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推销给我们,让国人慢慢认同、依赖这种文化理念,同时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降低了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再次是控制文化资源,侵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文化侵略的方式由单纯的输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转为开始企图控制别国文化资源,侵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影视作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中国的传统题材,如《花木兰》、《西游记》等,他们按照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理解方式来拍摄,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在学术领域,他们也按照自己国家的意志对中国历史进行编改,严重侵蚀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面对以上文化侵略手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场文化危机使人们开始希望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寻求文化认同感,正因为此,历史学的地位和功能被重新认识。
(二)民族文化危机背景下历史学的功能
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在传达丰富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还深含着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对于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发掘中国史学资源,赋予其崭新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史学将会以其特有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发挥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历史学具备以下功能:
第一,培养个人优秀品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学历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对于完善人格、陶冶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规范了历史教育的目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的优秀史学遗产,有益于人生修养,历史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都是培育人文素质的最好素材。
第二,帮助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人们可以回顾民族既有的文明成就。我国历代名人辈出,成就非凡。孔子是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孔子的《论语》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正日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古迹遗存以及古代科技发明成绩更是惊人。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四大发明、圆周率等,诸多成就不胜枚举。可见中国的历史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具说服力的材料。由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了解了我们祖辈先贤的光辉成就,从中领悟到尧舜亦人、催人奋进的自豪与感慨。中国要在全球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利用中国的历史从根本上树立起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
第三,延续民族传统,强化民族认同感。源远流长的历史除了包括既有的文明成就,更包括既定的民族心理和性格、人际关系、生死观念、民俗文化观念、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思维定势、行为准则等一系列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更加清晰的将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区别开来,我们的民族因为这些传统而独一无二,这是民族的文化血脉,也可以称作文化DNA。对于家族、族群、国家和文化来说,正是历史和史学建立并且强化了祖宗与后人之间相隔数百千年的的联系,维系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维系着国家和家族血脉的传承延续。
第四,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所有学科中,只有历史学能容纳那么多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件。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为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奋斗、英勇捐躯的历史;一部中国史, 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甚至是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谋求国家的独立与富强。正如所言:吾人浏览史乘,读到英雄豪杰为国家为民族舍身效命以为牺牲的地方,我们后世读史者不觉对之感奋兴起,自然而然的发生一种敬仰心,引起“有为者亦若是”的情绪,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亦于是乎油然而起了。(2)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个人与祖国是一种血肉相关、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培育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凝聚力。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我们在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多元化的精彩生活之时,不能忽视民族文化血脉所遭受的威胁,强壮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才能向世界贡献出我们的民族特色,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注释:
(1)张芝联.当代中国史学的成就与困惑.史学理论研究,1994(4)。
(2).史学论集[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47。
参考文献:
[1]陈润叶.新时期史学功能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2]李永福,郑先兴.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J].安徽史学,2003(4)
[3]吴漫.20世纪后半叶史学社会功能探讨的得与失[J].中州学刊,2004(4).
[4]鲍宗豪.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5] 陈胜勇.全球化、族群认同与历史教育[J].史林,2003(6).
[6] 谢祥.论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J].红河学院学报,2009(2).
历史学范文6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要教给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握着一把金钥匙去开启智慧宝库之门。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加强对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挖掘教材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或体现学科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的。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和初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括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力。
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不妨先介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可紧扣教材“引言”,从基本特征、国际国内背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提问引路,提纲导读、重点探索、疑难突破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导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
二、挖掘“隐性”知识,提示问题的实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知识记忆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运用型的飞跃。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强高中历史隐性内容的教学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指隐藏在教材中,不为人所注意,需要我们启动思维,深入发掘,才能找到答案的知识。如: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两线作战的国家;中国古代战役地理位置比较;四大之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1867年美国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说明19世纪前期俄国曾地跨欧亚美三洲;福州般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资本主义入侵的一面等,这类知识着眼于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材搬家,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历史,运用“动”的意识、“变”的思维,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只有通过挖掘隐性知识,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种认为历史知识简单易学的偏见,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养成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史学”,还要有“史识”,能提示历史“隐性”知识和问题的实质,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全面。如分析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处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启蒙大师、改革家和学者,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一生进取性与保守织在一起,政治上的多面性与思想上的复杂性集于一身。又如,分析美国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其措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之上,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拓展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提示隐性实质,全面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