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

现在的学生对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时期的生活与经历有很大的距离感,对当时的战争场景很难理解与体会,更谈不上情感上的触动与共鸣,然而,体会中国工农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又是学生回避不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门槛。于是,两篇设计中都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出途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例如,两篇设计都试图通过情境描述、路线图、音乐渲染、“飞夺泸定桥”视频、高山峻岭图片、故事等全方位地展现与学习内容一致的文本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游离于生活体验之外的语言理解,而是有血有肉的生态学习。这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生长点,也是学生得以顺利展开其他学习活动的基础。当然,两篇设计中个性化的情境营造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对于途中的困难,学生的感受还不到位。建议筛选出中面临艰难险阻的画面,再配以动情的描述,甚至撼人的一连串数字,来触动学生想象中九死一生的惊险,从而情由心生,情意相融。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水到渠成地凸显出来。

品析经典语词源自语文教师的功力

这两篇教学设计都体现出参加这次NOC活动的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功力。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对经典语词和语言文字的敏感,并能将其转化为语文学习活动。不管是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还是莲花学校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对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作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暖”和“寒”字作了对比与学习铺垫,通过故事与视频再现了“巧渡”与“夺取”的感人一幕,把对“暖”和“寒”字的品析既作为学习语言文字准确性的切入口,又作为展现途中的风貌,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突破口,在抓实工具性的同时实现了人文性的要求,在实现人文性的过程中加强了工具性的落实。因此,在新技术不断走进课堂的时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更要提升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形成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基础上对新技术应用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会有更有说服力、更典型的创新教学案例。

微课程的系统思维也表现在设计中

微课程是从课程的高度来系统规范要求的,所以微课程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注重自身的整体构建,还要注重与资源开发、微视频、学习单、学习平台、实施与评价等系统的组合,更高位、更系统思考是微课程设计的重要表征。这两篇教学设计承前启后,前后贯穿,一气呵成。在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中,“教材分析”部分能以整组课文的视角来审视本篇课文,继而强调了“全文短短56个字中出现了五处地名”,体现了团队对教材的独到理解与利用。“学情分析”部分不仅剖析了学生的能力现状与认知现状,而且强调了“让学生学会借助地名背后的故事品味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承袭前面的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了解中相关地名背后的故事及其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也就是应有之义了。在“教学过程”部分,设计能够更加突出和利用“地名”在教学中的纽带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教学环节都依次用“地名”来贯穿,如“以地名为抓手理解古诗,走进伟人内心”“以地名为抓手学习写作手法,感受伟人创作才华”以及填写地名的巩固练习。

莲花学校的设计则更全面、周到些,不管是在“教材分析”部分,还是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部分,都力求体现出《七律・》这一课应有的教学要求,特别是“教学目标”部分,其中的生字新词、词语理解以及体会精神品质都设计得具体而全面。莲花学校的设计也有贯穿全篇的重点,即通过抓住诗眼“不怕”来开展重点学习环节的活动。例如,“教材分析”部分指出,“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教学目标”部分也指出,“通过抓住重点词语‘难’‘不怕’,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教学重点”部分又再次强调了前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部分的“深入感悟,体会精神”环节,则具体呈现了紧扣诗眼“不怕”所展开的教学活动。

两者对微课程的理解差异是显著的

单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两者的精彩都可圈可点,但从微课程的视角来看,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虽然微课程是一个微系统,但其中的微视频毕竟只有十分钟左右,相应的微课程教学设计内容必然要强调主题突出,控制时间,精心筛选。对照这个要求,游府西街小学的设计非常鲜明地通过五个地名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巧妙地把理解诗意、学习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巩固练习与五个地名的学习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就如同找到一个支点,撬起了《七律・》一课的整个微课程教学设计。与此对照的莲花学校的设计,在教学内容上显得过于庞杂,甚至连情境导入都是从开国大典图片开始的,这样具体的六个教学环节,足以说明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把自己最鲜明的特征丢掉了,这样势必会重点不突出,因而微课程所要彰显的“微”的精妙就显得不足了。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真情;学识;特长;读写;幽默;激励

著名的教育大师于永正从小受京剧艺术的潜移默化,这使他大受裨益,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具有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课堂上教得自如,学生兴趣盎然,师生感情交融、关系和谐,教学效果极好。于永正老师教学成功的奥妙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教学也可以融入艺术,成为艺术再现的舞台。那么,在教学中,借鉴哪些艺术可以让教学如虎添翼呢?下面列举几点:

一、用真情感染课堂的艺术

教师的真情要建立在对文章的解读之上,教师应该像一个红娘,善于在学生、课文和作者之间牵线搭桥。当然,要想课堂上有真情的体现,老师就要去钻研教材,只有在准确的解读之上,才能引领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

二、用学识滋养课堂的艺术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如果没有厚实的底蕴,与孩子一起分享课堂收获将是一句空话。其实小学生不在乎老师的学识有多深奥,他们在乎的是老师的学识是否丰富,是否见多识广,说得是否通俗易懂。我是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对民间的俗语颇感兴趣,看似简单的课其实不简单,它既须教师潜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又须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用特长创新课堂的艺术

老师们经常忽略自身的独特之处。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旦发挥在课堂上就是一种创新。我是个对语言感悟较强的人,小的时候就会说结巴话、南安话……有一次,我上《开国大典》时,突发奇想,学习的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一句话拉近学生与主席的距离。我还是个爱哼唱的人,尽管音色不好,但我的语文课常常伴有歌声。所以每位老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有特色。

四、读写结合的艺术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五、幽默的艺术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看戏是愉悦的事,但是,戏太“文”了,时间太长了,观众也会疲劳。如果小丑一出场,剧场内则会顿时活跃起来。如果我们老师也能有效使用“幽默”这一得力的助手,就可以陶醉学生。

六、激励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看看我们给学生的评语、奖品上的题词:“奖给本周作文之星×××”“你是一个称职的导游”“×××,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最佳口才奖”……作文评改中多画画波浪线、圆圈、大红星,写个“好”字,抑或是画一只竖起的大拇指。总之,在教学中要多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或传递微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若干年后,学生也许很难记起那节课上的是什么,但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和善慈祥、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期待他们成功的恩师。可见,激励能给学生的学习装上助推器,为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不竭的动力。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校不重视、专业教师缺乏、教法单一、学生不爱学,等等情况,如何提高历史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改以来每个历史教师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创设有效学习历史的条件

所谓有效学习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是知识的构建。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深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中去,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如老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世界相对照,对学习材料给出合理的“假设”或“解释”,从而构建出客观对象的个人意义。

一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三、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切不可将多媒体教学弄成“花拳绣腿”,而应该是“锦上添花”,一切要围绕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标准。比如在复习八年级历史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这一单元时,我把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制成了课件,其中包括的讲话录音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等,学生们听后看后立刻兴致勃勃,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将开放与传统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以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切实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课内容中,我就把对“对的认识和评价”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去处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对进行了评价,既有利于认识的升华,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初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后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也才会是真实的。

参考文献:

[1] 张一平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雒启坤 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4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民族中学679200

【摘要】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考究的一种综合载体,也是一门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记录,既纷繁复杂、又丰富多彩。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现代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再也无法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考究的一种综合载体,也是一门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记录,既纷繁复杂、又丰富多彩。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现代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再也无法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教师不但要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且要通过自身素质的展示、各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下面是本人多年探究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几点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初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凝聚,也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发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教学的艺术在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唤醒。关心、关爱、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和唤醒学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创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真情的投入,便没有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的环境中活泼成长。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他们课堂上值得尊敬的良师,课外值得信赖的益友。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尊敬你、拥戴你,就会积极、主动、乐意的去学习你所教授的学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2.1转变教育观念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这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脱变出一种全新的概念,教育不再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施以礼仪的手段,而是一门全新的艺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创新教育和多元化教育,更需要彰显"爱"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2更新历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教师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而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专用场所,学生也不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知识的平台;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精心的、有针对性的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就会得心应手,能随机应变、左右逢源,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愉快。现在的历史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备课方面我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历史学习的认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只有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2、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只有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4、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课文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班级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创建六步教学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六步教学法是:

4.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否得当,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如:教授"唐朝的对外关系"时,我就采用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导入新课;教授"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时,我就采用讲历史典故"澶渊之盟"和"杨家将"的故事导入新课。有时我会采用短片、图片、投影、幻灯等不同形式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让学生自主、快速地阅读课文,了解整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大胆质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3师生互动,新课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再派代表讲解。无论学生代表的讲解正确与否,我都会要求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教师再作具体讲解,让学生自己对照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既给理解错误的学生留住了面子,又不打击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4.4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覆盖全课的重点内容课堂练习,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说明学生掌握了所教学内容,教师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假如学生不能完成,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应再想办法再给学生讲授、复习、巩固,直至大部分学生理解为止。在教学中,我还把需要学生记住的重点内容设计成不同类型的题,如: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材料题等,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所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5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快速、简洁地给学生复习、巩固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地在头脑中过一遍。课堂小结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小结时要尽量语言简洁、短少精炼,以便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记忆所学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6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一种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课文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练习和提高,让学生重温所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后和学生学习后所反馈的信息,对自己所设计的教学作进一步反省、评价和总结。有时我会让学生针对我的教学给我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和弥补自己的教学不足,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效率。

5.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提高教学效率

在九年级下学期复习时,我是这样做的:

5.1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开元盛世、大运河、丝绸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了解割让香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了解八年抗战、开国大典、改革开放、神州飞上天、举办奥运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2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明白做人

让学生通过了解屈原、文天祥、邓世昌等人的悲壮之举,帮助学生感受民生的艰难,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了解司马迁、罗斯福、贝多芬等人的身残志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美丑观念。

5.3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明白事理

让学生通过了解秦始皇、武则天、铁木真的是非功过,培养学生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做事品质;了解汉高祖、华盛顿、的创业艰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求知精神。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着生动、真实、感人的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拓宽视野;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因地、因人制宜,创设不同的教学课件,创设不同的"乐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真正目的。

?

参考文献?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范文5

研究背景与意义

太原市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的进程在围绕演唱教学八年跋涉之后,从去年起,转入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然而,欣赏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现状1:欣赏课堂上学生听不到音乐,听到的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试想音乐课堂听不到音乐,音乐从何谈起!音乐需要直接经验,再高明的老师也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春江花月夜》。

现状2:欣赏教学的视角重音乐形象的临摹。教师仿佛已经习惯了“望文生义”, 急于用语言、图片解释音乐。而实际需要学习积累的是客观描述音乐的经验,充分了解音乐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

现状3:重局部欣赏而轻整体欣赏。音乐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然而音乐更多地需要整体呈现,只有在整体中我们才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交错与重叠;音乐的追逐与飞逝。当音乐被不断分解,直至成为零散的符号时,音乐已面目全非,透过只言片语的符号我们已很难寻找音乐的全貌。

现状4:重身体动作的参与而轻聆听的重复。身体在动,但内心未曾参与。此时,音乐犹如背景,与以恰当的方式引起学生对音乐敏锐关注的初衷本末倒置。音乐欣赏离不开参与,参与才能引起关注,参与才能获得体验,但孰重孰轻一定要明确,音乐欣赏直指聆听。

为了帮助教师避免面对理念上的“雾里看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供教师借鉴,以利于教师在行动中转变行为,更新理念。

二、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即鉴定和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欣赏,欣喜、欢欣地听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第二,系统论。系统论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8年创立的,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系统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事物不但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且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就是系统。整体性是系统的首要特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揭示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而要素则是这个有机统一整体的部分。因此,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本质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加和”、“非还原”的关系。就是说,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分别存在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性质;也不能把整体的性质功能简单还原为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核心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表明,处于某个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能受到系统整体性的制约,即一个要素,一个部分,在这个系统中是什么功能和作用,跟在另一个系统当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完全一样的,它受这个系统的整体性制约。所以要认识要素和部分,就要放在有机整体中认识,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和系统当中的部分和要素去认识。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摈弃局部价值观,树立全局观。当然不是说可以不顾局部,而是要按系统论原则,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第三,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是1912年诞生于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所谓格式塔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它有两个含义:第一,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第二,作为某种被分离的具体个体或独特实体而存在。该学派认为,任何具有完整特性,同时这一特性不包含于任何元素和组成部分的存在或者现象,都可以构成格式塔。一辆车或一本书等有具体形状的客观事物可以构成格式塔,思维、学习、回忆和情绪等主观活动也可以构成格式塔,由此,格式塔学派认为每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在知觉心理方面,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知觉整体大于所感知的部分之和。整体不可以分析成为最小单位,整体中只有隔开的局部,但是这局部不能脱离整体孤立地起作用。整体也不是部分或局部的单纯集合体,相反,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三、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的

研究过程及方法

首先,在前期实验研究基础上,针对演唱教学模式提出假设。其次,以行动研究为主,验证假设。“1+1≥30”模式,通过中研班、基地校、市区教研、教学实践周、暑期“实施课标、使用教材”专训等教科研项目,得到宣讲、应用。之后,借助“全全行动”、“太原市音体美学生学业水平测查”,以观察课堂、测查学生学业水平等方式,从学生学习状态、演唱水平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对假设进行论证。最后,追求变式运用,不断丰富认知。

四、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的

内涵及实施程序

1. 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解释

“1”指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听赏大于等于30分钟;“1”指一支完整的乐曲,一遍又一遍完整乐曲的听赏大于等于30分钟;“1”指一项音乐要素,一项又一项音乐要素的听赏大于等于30分钟;“1”指一个音乐活动,一个又一个引领学生参与体验的音乐活动大于等于30分钟;“1”指一名学生,一名又一名学生的联想、表现大于等于30名学生的智慧。

2. 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内涵分析

这种模式的实质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课标”中提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1)何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

教学形式要从音响出发,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教师要紧密围绕“听”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听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在听中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教学方法要以听为主,让音乐本身成为课堂的关注点。

完整是聆听之前的一个定语,强调要完整地听。正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整体的方式呈现音乐,还音乐以本来面目。整体体验是审美的第一原则,没有整体就没有表现力,也没有印象。同时,有助于克服课堂上教师习惯的一问一答,真正引起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关注、感受和表达,唤起学生参与听赏的兴趣、思维、智慧和表现,达成“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的目标。

充分是聆听之前的又一个定语。何为充分?试想,一堂课40分钟,以4分钟的乐曲为例,聆听3遍,总计12分钟,占课堂30%,能称得上充分吗?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绞尽脑汁,而课堂内最大限度仅为三遍聆听的情况比比皆是。

传统欣赏教学模式与欣赏教学“1+1≥30”模式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欣赏教学模式 欣赏教学“1+1≥30”模式

学习方式 听介绍、描述 聆听

学习内容 标题、主题 音乐要素

学习行为 静态 动态,做,参与

聆听时间 15分钟左右 ≥30分钟

聆听方式 分段 完整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是过程

综上判断,我们认为,欣赏课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听的机会。是否能以这样的方式思考音乐教学的问题:音乐课程承载的是以审美为核心,上下分支,向上要实现以美育人,向下则需音乐的形式要素支撑审美;左右分支,审美来源于听觉体验,审美最终激绪、情感的反应。

(3)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是目标

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过程重于结果,结果的正确性需要逐步积累,我们更看重此时此刻参与的体验。重要的是将学生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转向享受美好的事物和领略其中趣味,同时也不要一味追求欣赏教学的技术目标。例如:

一年级《三只小猪》教学目标:

①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

②唱主题旋律,分辨音乐主题旋律。

③分辨短笛、小提琴、电子琴音色。

二年级《加沃特舞曲》教学目标:

①喜欢乐曲,能够完整并充分地聆听。

②用身体律动、画图形谱,记录等方式体验“加沃特”A乐段的特点。

③对比感知AB乐段旋律,用图谱、色块等区分乐段。

④认识单簧管音色,记住乐曲名称。

3.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实施程序

基于欣赏教学特征构建的欣赏教学“1+1≥30”模式包含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听”;第二环节“品”;第三环节“想”;第四环节“应”;第五环节“听”。

贯穿始终的是“听”,“起始听”与“回归听”的区别在于动与静,动与静是广义的动与静。“起始听”也可以是静的形式,但它止于动听;“回归听”的理解也可以形式是动的,但它止于动心。从动听到动心,是一个飞跃。

第一环节,“听”的目标在于“听见”,关键在引起注意,因此切入点在好听。教师通过何种参与方式设计能使学生感到乐曲好听,怎样的教学效果算达标。

第二环节,“品”的目标在于“听进”,关键在积累欣赏经验。听音乐,不仅觉得好听、动情,而且更能客观地对它进行艺术的审美,这就标志着音乐欣赏力的提高,因此切入点在捕捉音乐内容。音乐内容大体包括音色、主题、结构,同时发现特色的音乐内容至关重要,一节课围绕一个典型、独特的音乐内容展开深度体验。对于一首乐曲的欣赏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符合小学年龄段,且不能恰当反应新课标由“感受与鉴赏”到“感受与欣赏”的转变。

第三环节,“想”的目标在于联想,关键在唤起情感体验。而音乐的情感不是作曲家情感的复制,更重要的是听者通过音乐被唤起的情感。音乐联想应当是一种广泛的、对音乐意境的生动想象,而决不拘泥于具体的“什么”。这种生动远远超过具体形象的联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它和自己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感性的能力往往有着理性的基础,艺术想象力必然要涉及情感的因素,音乐的意境往往和情感密不可分。作为音乐美的欣赏,往往必须对音乐表现进行情感的体验,音乐艺术的力量在于能自然而然地吸引人的情感,当听乐者的情感有所体验时,对音乐欣赏的感性认识可以说是完成了。

第四环节,“应”的目标在于体验,关键在创造空间――时间的空间、实践的空间、个人的空间、创造力的空间。如果说之前的教学程序中教师的示范必不可少,教师不断扮演着引领者、帮助者的角色,那么现在,则是给学生留下自主的空间。自主不等于自由,此时的自主是一种有音乐经验支撑的自主,是一种真正内心的自主,不能单纯以外在形式的异同判断自主。因此切入点在于任务的设计,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状况。此环节也是达标检测的环节。

第五环节,“听”的目标在于听懂,相对意义的听懂,关键在静听,回归欣赏的原貌,切入点在安静的心态。只有对音乐的美有敏锐的直感,不用加以解说,毋需理性的支配,才能感到音乐美,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才能油然而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才有感性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把音乐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而不是当作一种机械的技艺或一门枯燥的学问。

Ⅰ是整体聆听;Ⅱ、Ⅲ、Ⅳ是细致聆听,也可相互融合;Ⅴ是再次聆听。

4. 音乐欣赏教学“1+1≥30”模式教学设计思路

思考“听什么”和“怎么听”两项内容,把握聆听次数、聆听内容、参与方式和具体诠释四个维度。

五、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音乐欣赏教学起始于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重点在于关注乐曲的主题、音色和结构;音乐教师所要做的是搭建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把精彩的音乐作品以最精彩的方式加以介绍,使学生爱上它。

1.以最动人的内容吸引学生

抛开标题听音乐。标题只是提示,而非音乐本质,更非音乐全部。音乐艺术的力量首先在于音乐本身,标题、解说等只起辅助作用。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的主要教学内容,一定不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开国大典激动人心时刻的历史回顾,占用音乐课时给学生非音乐的体验是浪费时间。对于乐曲,离开标题,我们应当记住的是一个音乐的剪影。那么离开标题之后,我们该听哪些音乐的内容呢?

听赏音乐的形式要素。管弦乐曲《红旗颂》中的颂歌主题经过节奏、速度的变化,进行曲风格跃然呈现。它是管弦乐音响世界里的不同音色的组合……日本音乐教育家高保治说,为了让学生的音乐感觉得到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那些容易识别的、具有明显对比的音乐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音色和乐句等,发展学生识别这些要素及其对比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乐曲而言,结构、音色和主题的听赏,还有关于作品背景(作曲家、演奏者、历史社会及文化影响等)的了解是基础。

关注典型、独特的音乐要素。建议一节课抓住核心的艺术特征,围绕一个典型、独特的音乐内容展开深度体验。确定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一节课毋需面面俱到,可以从多个方面认识一首作品。

教师要对音乐作品加以理性分析。教学设计起始于多听音响,从音响中捕捉作品的风格、特色的乐思、教学的价值和相关的背景。

2.以最精彩的形式打动学生

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聆听,教师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提供学生聆听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聆听。仍以《红旗颂》为例,完整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引子、A乐段、连接部、B乐段和再现乐段)以及欣赏乐队演奏视频复听等,都要以听为本。

强调完整地听,反复地听。即“课标”所言“完整而充分地聆听”。熟悉的才有情感,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聆听之后,学生才会对作品有所印象。因此,欣赏教学起始于完整而充分地聆听,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是过程;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本身就是目标。管弦乐曲《红旗颂》时长近十分钟,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完整聆听三遍,近三十分钟,换言之,课堂近75% 的时间在听赏乐曲。这才是“完整而充分地聆听”!

设计多样化途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随音乐做出相应反应”是“课标”对感受与欣赏提出的要求。落实到课堂,即能够随着拍子、节奏,边模仿指挥边听音乐;能够听着音乐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能够边聆听边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或手臂、做踏步,或者轻轻地踩着舞曲的拍点舞蹈;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动作反应,即听到乐曲的不同部分做不同动作。如管弦乐曲《红旗颂》的教学活动有:边聆听边模仿教师律动;边聆听边模仿边用数字记录动作;边聆听引子边划旋律线,唱出《国歌》首句;边聆听引子边选择图形表示乐器;边聆听边哼唱主题、填唱歌词;边聆听A乐段边模拟演奏;边聆听B乐段边选择线条;边聆听边观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