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障康复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1
关键词:音乐手指游戏;师生沟通;融入课程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的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手指操有着这么多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考虑怎样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合理融入课程传达知识,让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刚刚开始带智障孩子的时候,如何与智障孩子进行沟通是我最尴尬的问题。特别是刚刚入校的孩子,情绪往往是极不稳定的,一直不停地哭闹,常常令我手足无措。可是我发现,只要有音乐的出现,就能使孩子稍稍平静下来。于是,我选用了最简单的《拉拉勾》来与孩子共同玩耍“你伸小拇指,我伸小拇指,拉拉勾,拉拉勾,拉拉勾,我们都是好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孩子慢慢地被游戏所吸引,由于这个游戏的可操作性强,使孩子很快地学会,并能从中得到快乐,使孩子平静下来。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游戏来观察每个孩子的智力情况、性格,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游戏关系,把教师的位置摆放在“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的位置上。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会把你当成自己的伙伴,愿意把自己真实的心理与教师沟通。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音乐和游戏中为孩子传达知识
1.如何在唱游与律动课中如何运用手指游戏
为了增强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我自编“洗白菜”这首歌,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记忆这首歌,我加入了手指游戏,歌词内容是这样的:“洗洗洗,洗白菜,洗好白菜切白菜。切切切,切白菜,切好白菜炒白菜。炒炒炒,炒白菜,炒好白菜吃白菜。吃吃吃,吃白菜,吃完白菜身体好。”我记得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有兴趣,记得也非常快。通过上这节课使我更加肯定了应用手指游戏的好处。
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为了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小肌肉群的能力以及手脑的协调能力我设计了“弹钢琴”音乐手指游戏,让孩子以课桌为钢琴,每个乐句都以大拇指(一指)为起始手指,唱出一个字换一个手指。比如,大家熟知的一首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其中的一句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共七个字,就需弹动七次手指,依次是“大拇指(一指)、食指(二指)、中指(三指)、无名指(四指)、小指(五指)、四指、三指”。弹动的难易度可以根据学生调整,这样练习不仅让孩子感兴趣,而且使记忆歌词这一环节不再枯燥。
2.如何在其他课程中合理地应用音乐手指游戏
俗话说:“唱的比说得好听。”这句话在教学中同样适用。
例如,在上课之前,做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也能快速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上课前,做“坐好啦”的音乐游戏。“咚咚咚咚,山羊坐好啦。咚咚咚咚,小兔坐好啦。咚咚咚咚,大象坐好啦。咚咚咚咚,小猫坐好啦。咚咚咚咚,小鸭坐好啦。啦啦啦啦,大家坐好啦!”好听的音乐,有趣的动作,马上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教师在课前声嘶力竭地喊上十遍“一二三,快坐好”要管用得多。
在生活课上,在教授孩子文明礼貌方面时,可以玩“大拇指”的音乐游戏:“大拇指,大拇指,点点头,点点头,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奶奶好……”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太枯燥,会非常有兴趣地跟着教师一遍一遍的练习。
生活语文课上,在让学生学习关于家庭成员方面时,我们可以玩“全家都醒了”的音乐游戏,大拇指是爷爷,食指是奶奶,中指爸爸,食指是妈妈,小指是自己。在交代清楚后可以开始玩耍,先单手握拳“早上早起身体好,爷爷起来了,点点头;奶奶起来了,摇一摇;爸爸起来了,转一转;妈妈起来了,弯弯腰;我起来了,全家笑嘻嘻。”
只要教师认真加以研究运用,相信每堂课孩子都能开心“唱”。手指游戏如果同我们的课密切合作的话,会给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
二、孩子之间的游戏能加深智障孩子之间的了解
在音乐手指游戏中,孩子能共同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好奇――从中得到快乐――感觉开心――情绪稳定――能够观察他人――知道关心他人――大家一起开心玩耍。”对现代的孩子而言,“大家一起开心的玩同一个游戏”时的这种心情,是十分宝贵的。
现代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之中同龄成员的缺乏,孩子在家中往往专断独行。日常的游戏无非是看电视,在家中和他人共同游戏的时间非常少。不是他们不想相互沟通,而是没有方法沟通。而音乐手指游戏,这种“不需要任何玩具的游戏”恰恰能充当这样一个沟通的“媒介”。让他们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开心的和人沟通。
综上所述,音乐手指游戏,如能妥善运用,将会成为教师和智障孩子,智障孩子和智障孩子之间共同玩耍,相互了解的良好途径,也能成为教师教学的很好的“小道具”。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2
[关键词] 多奈哌齐;康复训练;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73-03
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加剧,加之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卒中发生过程虽然凶险,但是若能及时进行治疗再通,有大部分患者能够存活[1]。然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脑卒中发生后,约有2/3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约有1/3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发展成为痴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2]。如何预防、减少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现今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本研究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5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均7分,并均能配合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3);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60~87岁,平均(64.7±4.4)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62~88岁,平均(65.3±3.7)岁。所有患者均已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肺等各个器官系统的重大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其他一般基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时进行相同的康复训练,其中包括步行、站立训练等肢体训练、穿衣、进食等ADL训练和捡木钉等作业训练。康复训练的重点在于认知功能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定向力的训练:与患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对患者进行有关于时间、人物、地点等具体的定向力的训练;②注意力的训练:通过各种视觉追踪的游戏来训练患者集中注意力;③计算力的训练:逐渐增加计算的难度,从而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计算能力的训练;④记忆力的训练:通过讲故事,运用卡片等辅助工具来加深患者的印象,提高其记忆能力;⑤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以上训练1次/d,30 min/次,5次/周,连续进行4周。同时,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的基本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H20050978,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5 mg/d,连续4周。
1.3 疗效评定[4]
随访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其中MMSE评分是针对患者的定向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计算能力、回忆能力和语言,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ADL主要是调查人的最基本的日常活动的能力:吃饭、穿衣、小便、大便、用厕、修饰、上下楼梯、洗澡、转移、活动,共100分。显效:MMSE得分增加>20%,ADL评分亦增加>20%;有效:MMSE得分增加在12%~20%,ADL评分亦增加在12%~20%;无效:MMSE得分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59,P=0.016)(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59,P=0.016)(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1.4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067,P=0.024)(表3)。
3 讨论
目前,痴呆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第四大致死因素,具有耗时较长、不能治愈、花费多、治疗进展缓慢等特点,其治疗一直以来都为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扰[5-6]。痴呆一般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而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远高于血管性痴呆[7]。临床上,血管性痴呆多由血管性认知障碍发展而来,血管性认知障碍一般由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者脑血管疾病所引起,是囊括了一切从轻微的认知功能的损害到最终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据国外文献报道,血管性痴呆如果在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是唯一的一类可以提前预防的痴呆性疾病,具有可逆性[8]。
从本质上来讲,血管性痴呆是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一种,其病理变化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细胞功能的退化,尤其是位于大脑皮质、海马等功能区域的细胞退化,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尤其以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反应迟缓等为最常见的表现[9]。同时,诸多外部因素也能够影响该疾病的转归,如受教育程度、平时的生活方式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很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乙酰胆碱活性的降低密切相关,因而,对于其治疗,可以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抑制脑内胆碱酯酶的生物活性,从而增加乙酰胆碱递质的水平,减轻症状,进而延缓其进展[10]。盐酸多奈哌齐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一种。其作为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可逆的二代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常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由于本药对于外周的作用较弱,因此可以明显降低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应用多奈哌齐治疗半年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ADL评分都明显提高,说明多奈哌齐确实能够改善轻中度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11]。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来说,在早期给予康复训练配合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进程,提高患者的MMSE、ADL评分,改善其预后,提高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飞,鲍晓.康复训练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14-116.
[2] 孙宏春.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35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58-60.
[3] 陈建,李宗友,许辉,等.尼莫地平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J].安徽医学,2013,34(2):209-211.
[4] 唐强,朱路文,王艳,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66-567.
[5] 李芙英.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与康复新进展[J].中国康复,2012,27(5):379-381.
[6] 冯德琳,孙远征,武文鹏,等.针药并用治疗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31-33.
[7] 马洁,张云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111-1112.
[8] 陈峤鹦,朱美红,徐学青,等.早期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 21(1):97-98.
[9] 郝豫萍.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154-155.
[10] 许岱昀.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896-898.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3
关键词: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疗法;康复训练
假性球麻痹是由于人体双侧上运动神经元产生了损伤所引起的,这些神经元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区,损伤造成延髓运动性神经、三叉神经等丧失对运动神经的控制功能,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瘫痪,临床表现为舌、咽喉、颜面、咀嚼肌等功能丧失,由于这类病症病不是由于延髓本身病变所产生的,因此成为假性球麻痹,它也是脑卒中主要并发症之一[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13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对比组中男性54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从39岁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0.23±10.02)岁,患者的病程从12至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17±0.13)年。其中轻度障碍患者共16例、中度16例、重度3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从41岁至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0.76±10.05)岁,患者的病程从10至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03±0.08)年。其中轻度障碍患者共10例、中度20例、重度3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分组和纳入方法
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来治疗,作为观察组。患者纳入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西医和中医对假性球特征来进行判断,首先患者在发病时意识清醒,或仅为突发性意识障碍,经过适当处理后即恢复正常;其次,患者在发病后,其饮水和吞咽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并具有构音障碍;第三,患者在发病前没有任何构音障碍、饮水和吞咽障碍,无明显智力发育迟缓症状;第四,患者在发病前均未患有严重糖尿病、肿瘤、肝病、肾病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对比组治疗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方法,并且过程中不接受任何针灸治疗,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取鼻饲给予食物,并单纯采用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吞咽能力,而中度和轻度患者则仅采取自行锻炼和摄食的方法,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1.2.3观察组治疗方法
1.2.3.1针刺疗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方法。其中针刺疗法的具体选穴位置包括,主穴:风池、完骨、翳风、百会、上星、廉泉、外金津、外玉液、地仓、颊车、水沟。辅穴(辨证穴):如患者具有肝阳上亢指征,取足临泣、外关;如果患者有气虚血瘀指征,取足三里、关元、血海;如果患者具有阴虚风动,取太溪、三阴交等[2]。
在对患者风池、完骨、翳风三个主穴施针时,应选择向喉结方向入针,进针长度约为40,当针刺感传导患者喉部时,采用捻转补法小幅度转动针身,持续时间为1;对廉泉穴针刺时应选用长度为75的毫针,直接向患者咽部放下刺入,待患者针刺感强烈后拔出;针刺外金津和外玉液的方法与廉泉穴相同,保证针尖与患者头皮呈15°角方向施针,入针大约30,快速捻转,持续时间为3,每个穴位重复施针3次;水沟穴施针方向为鼻中隔方向,采用雀啄法,直到患者眼角流泪为止;其余辅穴针刺方法按照常规针灸方法即可。针刺疗法每日进行一次,必要时部分穴位留针0.5,以2周作为一个疗程[3]。
1.2.3.2康复训练方法
首先,为患者进行基础训练,在心理疏导的配合下,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并说明将要执行的训练计划。在患者表现出吞咽困难早期,利用口腔清洁护理帮助患者刺激吞咽反射神经,可以采用清水后风靡按摩口腔黏膜或舌部的方法,辅助患者进行张口和闭口运动,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伸舌、吹蜡烛、噘嘴、微笑等肌肉训练。其次,采用“单字”训练法,鼓励患者在交流过程中大声喊出所要说的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通过咬准每一个字的发音锻炼肌肉和神经的协调性。还可以用适量冰水刺激患者的咽部,诱导吞咽动作,每天可视患者病情进行数次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0。第三,辅助患者进行摄食训练,在早期恢复阶段,应给予患者低浓度盐水刺激其吞咽动作,喂食量从少逐渐增多,并从流质食物开始变为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并鼓励患者进行吞咽运动,采用空吞、仰吞、侧吞等不同的锻炼吞咽功能,每天训练5次左右即可。
1.3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设为10分制,其中1分为无法进行任何吞咽和进食;2分为仅能进行基础吞咽,不能进食;3分为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不能进食;4分为可少量进食;5分为可选择1至2中食物进食;6分为能选择3种以上食物进食;7分为不需要静脉输液支持影响;8分为除固体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分为可进食固体食物,但需要临床观察;10分为正常吞咽。
其中患者评价分数达到9分以上,视为疗效显著;分数为6至8分视为治疗有效;分数在5分以下则视为治疗无效[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数据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表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对比表(x+s)
从上述两表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小姑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假性球麻痹所引发的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无法正常进食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并且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对恢复和治疗均带来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危及患者生命。针灸治疗是我国中医当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其能够起到活血通络、消瘀化滞的功效,并且利用捻转法能够有效刺激患者的神经,加快吞咽反射的恢复,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0.77%)明显高于对比组(70.77%),由此可见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孝芳,施杨婉琳,崔瑾,徐莹.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05):45-46.
[2]施杨婉琳,杨孝芳,崔瑾,等.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针灸辨证选穴规律微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26):2692-2694.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4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康复训练;吞咽障碍治疗仪
中图分类号:R743.3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45203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的常见症状之一,约50%[1]的急性脑卒中病人伴有此症状,多由脑干与吞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产生的延髓麻痹或者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引起[24],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并发呼吸道阻塞、误吸、脱水、营养障碍、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可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也是脑卒中病人后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在急性脑卒中早期根据病情对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一系列的吞咽治疗与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以急性脑卒中住院的伴随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9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组、针刺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岁~75岁 (56.7岁±3.6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康复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9岁~75岁(58.4岁±4.5岁);脑出血8例,脑梗死22例。针刺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1岁~73岁(62.3岁±5.6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3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种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均为首次发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5],且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所有病人均无意识障碍。
1.3排除标准合并中重度认知障碍或失语症不能配合评估和治疗者;肿瘤病人;心脏安装金属支架或起搏器者;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不平稳者;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者。
1.4治疗方法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康复组仅给予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选穴针刺治疗。
1.4.1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方法运用北京普康科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将电极片贴于病人的喉部,安上带状夹具,固定好后打开显示屏,调节频道1、2的强度,一般为3.5 mA~10 mA,所采用的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主,治疗时间设定为20 min~30 min,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14 d。
1.4.2间接吞咽训练咽部冷刺激:用冰水棉棒轻轻刺激病人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提高其敏感性,有效强化吞咽反射。空吞咽训练:让病人做空吞咽口水、小冰块训练,建立病人吞咽模式。增加口、舌体肌群运动训练。增加面颊、喉部及下颌骨肌群运动训练。呼吸、咳嗽训练,指导病人做腹式、缩唇呼吸,呼气末时做咳嗽动作5次~10次。
1.4.3直接吞咽训练对轻度吞咽障碍病人以摄食和训练为主,对中度吞咽障碍者须经过基础训练产生一定的吞咽能力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尽可能取坐位或半坐位,在坐直位时又可分别取低头、仰头及头偏向健侧进行吞咽训练;如只能床上卧位时,可取仰卧位,头前屈稍侧,偏瘫侧肩部垫起进行吞咽训练。食物质地:应选用合适的食物质地,先从糊状食物过渡到浓流质再到软餐、再到稀流质,最后为固体食物及水。食物量:每次食物放入量应以一口量为准,并且尽量放在健侧舌头处,使食物不易从口中溢出,并减少逆流和误咽。
1.4.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吞咽功能训练成功的保证[6]。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产生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易激怒或抑郁,甚至失去生存信心。此时需要医护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病人,用和蔼的语言安慰、鼓励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好沟通,做好健康宣教。
1.4.5针刺方法取穴风池、完骨、天柱、上廉泉、内大迎、列缺、照海、通里。风池、完骨、天柱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寸~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 min~3 min,以咽喉麻胀为宜。上廉泉向舌根方向斜刺1寸,至咽喉有堵塞感。内大迎向舌根方向斜刺1.5寸,捻转至咽喉有堵塞感或引起吞咽反射。列缺针尖向上斜刺,用捻转手法使得针感向上传导。照海直刺,用捻转手法。通里直刺0.5寸~0.8寸,使针感上传。得气后留针20 min~30 min,每日1次,治疗14 d。
1.5评估内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评估及疗效比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法:病人取坐位,在常温下饮温水30 mL,5 s内1次饮尽、无呛咳为Ⅰ级(正常),评分为1分;>5 s,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多次以上饮尽无呛咳为Ⅱ级(可疑),评分为2分;能1次饮尽,但有呛咳为Ⅲ级(轻度异常),评分为3分;分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为Ⅳ级(中度异常),评分为4分;常呛咳、难以饮尽为Ⅴ级(重度异常),评分为5分。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5
[关键词]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张口受限;软木塞法
[中图分类号]R622 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5-0746-03
Cork-biting training 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dehisce difficulty after sclerotherapy of venous malformation located in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
HE Min-min,LI Xin,LI Wei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Shanghai 9th People's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d the cork-biting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ehisce difficulty after sclerotherapy of venous malformation located in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Methods60 patients with dehisce difficulty after sclerotherapy of venous malformation located in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 were collected from Aug. 2006 to Aug.2010.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aining method together with cork-biting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aining method alone.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o 2 months,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dehisce difficulty was compared.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most of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after 4 weeks,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took 8 weeks to achieve similar results.The recover rate was significantly (P<0.01)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4 weeks time point,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as observed at 8 weeks time point.Conclusion The cork-biting training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covery time of dehisce difficulty after sclerotherapy of venous malformation located in 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
Key words:parotid masseteric region;venous malformations;sclerotherapy;dehisce difficulty;cork-biting
静脉畸形属于一种先天性低流量的血管畸形[1],它的生长和身体的发育成正比,没有自限性。它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但以发生在颌面部为主,约占全身静脉畸形的60%,可单独累及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及口腔粘膜或同时累及多层组织,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我院采用栓塞引流静脉硬化治疗主要以无水乙醇结合平阳霉素对静脉畸形进行病灶内局部注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以2006~2010年的4年中,笔者总结了892例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的病例,其中6.9%出现张口受限,影响患者的进食、会话,甚至生活质量。4年来,笔者采用软木塞功能训练,治疗张口受限,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2006年8月~2010年8月门诊手术室治疗的60例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出现张口受限患者,年龄8~65岁,男27例,女3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张口训练组(对照组)30例和张口训练加用软木塞功能训练组(实验组)30例。入组时间为治疗后2~3天出现张口困难时。
1.2 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张口训练:患者最大限度地张口,充分暴露口腔。使位于关节结节正下方的髁状突仅在原位作转动,不再继续向前滑动。然后闭口,使下颌回到正中颌,不发生上下牙间的叩击音。每日常规张口训练3次,每次尽量张口20次,持续5min。
1.2.2 实验组:每日常规张口训练3次,同时给予软木塞功能训练法。予1cm厚度软木塞,置于上下切齿列间,每日5~6次,每次坚持5min。根据患者耐受度,软木塞厚度可酌情增加0.5~1.0cm。
1.2.3 效果评判:术后随访6周~2个月,患者张口程度至少恢复到术前状态,同时无颞颌关节不适感,随访结束,统计各个患者恢复时间。每2周测量患者张口后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统计软件处理,均数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张口训练组(对照组)和常规张口训练加用软木塞功能训练组(实验组)治疗前、后上下门齿间距离数值的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测量结果和入组时测量结果,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术后2、4、6周时的门齿间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周时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8周时也基本恢复,此时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张口恢复程度的比较(见表2):结果与表1一致,实验组在4周时已恢复至术前的97%,而对照组8周才恢复到相同程度。
3讨论
颌面部静脉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主要由大小不等的血窦所组成。大多呈弥散型,往往累及多个解剖区域:颧颞部、眼眶部、腮腺咬肌区、面颊部或发生在面部解剖间隙:如翼腭窝,颞下窝等,侵及表浅和深部组织[2]。静脉畸形的治疗是临床的难题,手术由于出血多,止血困难,难根治易复发,严重破坏外观或影响功能,它的地位逐渐被栓塞引流静脉硬化治疗所取代。硬化剂有多种,例如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平阳霉素、尿素等。笔者所采用的是无水乙醇结合平阳霉素对静脉畸形进行病灶内局部注射,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3]。无水乙醇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永久性栓塞剂用于临床,可使蛋白变性、原生质沉淀,永久性关闭病灶,被破坏的内皮细胞不能再生。平阳霉素是国产广谱抗癌抗生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变性、退化、血管收缩,管壁增厚,管腔闭塞[4]。平阳霉素单一应用在流速较慢的淋巴管畸形种中效果显著,但因颌面部静脉畸形血液回流较快,药物流失快而不能达到良好疗效。因此在治疗静脉畸形时我们先向瘤腔内注射适量无水乙醇使静脉畸形的回流形成部分血栓而影响血液回流速度然后再注入平阳霉素,从而延长平阳霉素在瘤腔内的滞留时间,增强临床疗效并降低了无水乙醇的副作用。
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性疾病中或治疗后,可能有10%左右的患者发生一些副反应,其中大多为暂时性副反应,如发热、胃肠道反应、局部溃疡等,通常作相应处理或不处理可以恢复;有1.5%左右的患者发生不可逆性副反应,如肺纤维化,严重的过敏反应等[5]。本文所关注的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张口受限的副作用及功能训练报道很少。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由于软组织肿胀明显,患者早期往往因为疼痛、肿胀、后期由于病灶区组织纤维化,局部变硬,呈瘢痕样改变出现相应功能障碍致使张口受限。在2006~2010年的4年中,笔者总结了892例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约6.9%)出现张口困难,笔者将他们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张口训练组(对照组)30例和张口训练加用软木塞功能训练组(实验组)30例。经过一定时间不同方式的训练后,加用软木塞功能训练的实验组张口受限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笔者分析,常规张口训练方法比较简单,患者能够很快理解,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完全控制每次最大张口限度,主观意识较强,依从性较差。加用软木塞功能训练法,是由主观和客观事物共同完成,患者通过软木塞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经过反复训练,患者确实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对治疗后的对话、交谈、进食,都带来很大的便利,增强了患者治疗静脉畸形这类疾病的信心。
4小结
对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张口受限的问题,采用在一般张口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软木塞的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缩短治疗后张口受限持续的时间,促进咬合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Mulliken JB, Glowacki J. 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dothelial characteristic [J]. Plast Recontr Surg,1982,69(3):412-422.
[2]张志愿,赵怡芳,郑家伟,等.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127-132.
[3]Yunbo J,Xiaoxi L,Wei L,et al. Sclerotherapy after embolization of draining vein:A safe treatment method for venous malformation [J].J Vas Surg, 2008,47(6):1292-1298.
[4]Wei ZJ.Sclerotherapy of maxillofacial venous malformations[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0:6(6):1456-1457.
智障康复训练范文6
关键词:特教学校;培智学生;康复教育
促进和实现智障儿童全面发展是康复教育的核心主旨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1981年对康复的定义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则是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轻其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智障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理、社会、家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心身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落后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在智力、适应、语言、体能、情绪、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因此,对他们即要重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又要重视智障儿童身心功能的康复,它是智障儿童各种能力顺利发展的基础,根据智障儿童的需要来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培智学生康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1)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自主控制能力低下,运动协调性差。(2)感觉障碍。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协调性差、空间定位差,同时伴有听力和视力的异常。(3)交流障碍。表现为构音器官运动不协调,言语不清。(4)情绪、行为、性格异常。由于脑瘫儿童行动范围受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心理,表现为性格古怪、任性、固执、急躁、自我为中心、情绪极不稳定等。
二、智障儿童康复教育中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寓教于乐,对脑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感知觉方面的缺陷的教育,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达到康复的要求。如训练手掌各肌肉的协调动作,可以让他们拍拍皮球,较小一点的学生可以玩一些海洋球,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训练能力,提高训练效率。
2.个体化原则
每个智障儿童的障碍和缺陷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并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修改方案与计划,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其各展所长。
3.有针对性原则
开展有针对性训练。一段时期一个重点,如入学初,训练他的下肢稳定性及左右的相互协调性,为上肢的康复训练打好基础。还要针对他们的缺陷,一个个进行矫正训练。
三、培智学校学生康复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开展康复教育的主阵地。康复训练课程是培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轻度智残儿童回归主流,现在我校主要的生源为中、重度智障学生和孤独症患儿,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伴有失语、认知障碍、感觉统合失调,这些学生常常无法完成日常的基础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学习,配合实施康复训练,不但能够辅助他们日常的学习,而且可以改善他们现有的状况,因此,康复训练课程是培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康复课程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康复
康复训练大多需要借助康复器材进行,我校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同时配合校本教程,合理安排学生进入功能室去训练是康复训练教学的核心。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以游戏形式让学生参加到训练中来,以促进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积木、穿孔珠子,能够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数的概念。例如,在训练中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站好原地不动,把左手边桶里的积木弯腰用左手拿起,倒到右手,然后再放进右边的桶中,边倒积木,边数拿了多少个。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得到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各种球类能够锻炼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上下肢肌力,宜选择耐用的橡胶质的,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注意使其保持较硬的状态。如果任其变软,学生只是陷在球中,不能达到促进平衡反应的训练目的。如,羊角球,让学生抓住角,坐在球上向前跳,有些肢体和平衡能力差的学生是不能完成的,通过训练,大部分的学生可以做得很好。
平衡台和蹦蹦床可以训练学生平衡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较差的学生刚开始可以扶着扶手走,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让学生去扶扶手,通过自己控制身体的平衡走完平衡台。
2.通过劳动技术、家政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康复教育
职业康复是指恢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职业教育是康复教育的一部分。我校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设置了劳动技术、家政等课程,在这部分的课程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了修理桌椅、修剪花草、做简单的饭菜、烘焙等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能够做出漂亮的小饼干和香喷喷的蛋糕,在一次的家长会上,家长也品尝了自己的孩子亲手做的小点心,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通过开设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语言康复教育
在训练过程中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交流,课堂中通过点名、数数、听歌曲、奖励等方式加强语言的康复训练。如,让学生报数、选择自己喜欢的奖品,并大声地说出来:“我喜欢……,谢谢老师!”
四、培智学生康复教育的策略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个任务感兴趣,才会对你的要求有反应;只有学生渴望与你合作时他们才会变成快乐。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态度和上进心,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去学习。儿童只有对学习感到需要和兴趣,才能不断向大脑提供新的刺激,才能促使他们对所感兴趣的事物认识、研究、占有,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使某种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设计有趣的任务,建立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让学生有成就感。
2.树立榜样,让学生来模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智障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模仿他人是智障儿童的特点,模仿就是学习。因此,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让学习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哪个同学做得好,我就让他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们做示范,同学们就都会以他为榜样,争作小老师,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
3.给予正能量
鼓励每一点努力,而不是批评他在完成任务时的笨拙、缓慢和失败。对于每一点努力的鼓励和表扬都会使孩子更乐意学习。示范―等待―鼓励―等待―示范,如此循环往复。要给孩子足够的反应时间,而一旦孩子作出努力都要立刻赞扬和鼓励。鼓励是调动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塑造良好行为的重要机制。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智障孩子也不例外。尽管他们认知上有缺陷,但他们也有荣誉感和自尊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都会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贴画、小食品,及时地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自己来选择,给学生自。
康复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庞大工程,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如何有效地对不同年龄、不同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的学生进行康复教育,补偿学生的身心缺陷,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智学校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