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迅文学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范文1

素有“名士之乡”美誉的绍兴又多了一段云集诸多当代名家的文坛佳话。10月28日,铁凝、金炳华等中国作协领导,文艺局局长杨新贵,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评委们以及绍兴当地领导聚集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共同见证了“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的开幕。这次展览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绍兴市政府联合举办,集中展示了这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生平简介、著作、手稿、照片、图录、获奖证书等文学资料以及有关获奖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章近180余件。

陈建功在开幕仪式上讲话说,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蕴涵着中国当代作家奉鲁迅精神为旗帜在人类精神版图上探索的足迹。中国当代作家积极响应人民和时代的召唤,创造了许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神产品。他们用崇高的精神去启迪人们的思想,用优美的形象去感动人们的灵魂,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人们面对生活,充分体现出热爱真理、热爱正义、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伟大情怀。

作家们在开幕仪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参观。有人在获奖作家的手稿前驻足凝视,有人在展板前默默吟诵同行们的创作心得。“只要活着,就要写作,这是自己的生命”,这是史铁生凭借《老屋小记》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时的创作谈。王安忆告诉我们:“写小说其实都在寻找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很重要的,现代人也许以为谈道德已经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依靠别人的道德生存,你要冲破道德,首先你是有着别人的道德依靠才可以冲破,我们每个人都依靠别人的道德存活。”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晓航则说:“以一个朝圣者的宁静追求真理与神性,以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审慎观察与评判现实,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狂热与忠诚用文学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以一个末学后辈的感恩之心面对赐予我恩惠的老师与朋友们。”有人说,细细咀嚼当代名家们对文字和生活的深刻领悟,仿佛与他们有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让人不由得感动于其中厚重的历史感和扑面而来的亲切感。

参观结束后,作家们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感受就是“惊喜”与“感动”。有的作家告诉记者,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陈列于鲁迅先生的家乡,陈列于有“鉴湖越台名士乡”之称的绍兴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上,自然是最为适当的选择。作家们动情地表示,这次能来绍兴接受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并见证自己的文学足迹留在鲁迅先生的故乡,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更重的责任。

鲁迅文学奖范文2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出来时,在2010年的深秋引起了人们不小的轰动。这时,一本刊物一种文学现象也进人人们关注的视野,那就是《小说选刊》及其引领的文学思潮。《小说选刊》的读者看到获奖名单,更是增加了对这本刊物的信任和喜爱,因为本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五篇获奖作品,《小说选刊》全部在第一时间予以选载推介。命奖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本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1980年、由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的纯文学小说类选刊,已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与中国当代小说共同成长,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标杆,是一块名符其实的展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文学高地。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给予获奖作家王十月的授奖词这样写道:“作为一位从工人中走出来的作家,王十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中不同身份的人们的复杂境遇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理解……”王十月的写作题材长期关注于农民工,写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透视其充满忧郁乡愁的心灵世界。他的创作取材与成长与《小说选刊》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光倒退到2006年的一月,这一年第一期的《小说选刊》忽然变得让人“不认识”了:一个身上布满石灰污垢的粉刷工人,正大嚼馒头的他对着镜头绽开笑容,生活的艰辛和他脸上洋溢的快乐和满足,感染了所有的人。与此同时,由《小说选刊》喊出的“底层文学”震撼了文坛。杜卫东主编发出这样的呼唤:“爱与真诚才是小说之魂。”令人感动,回响久远。《小说选刊》作为“底层文学”的旗帜和先锋。首倡草根精神,是文学对新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关注,是深切悲悯情怀的体现,是人类基本良知和情感的记录……“一个馒头引发的传统”就这样被毫不动摇地保存了下来。五年多来,《小说选刊》坚持每期封面刊登一幅展示当代人生活瞬间的摄影作品,与刊物内文充满现实精神、人文情怀的小说作品一起,凝固成微小又壮观、真实而感人的“生存状态系列”。

《小说选刊》的人文情怀不止是在虚构形式的文学作品中。读者们最钟爱的栏目是“说话”,虽然只有两三页纸,几封信件对答,却令读者感到了零距离的温暖。这是一条连接选刊人与广大读者的“热线”和情感纽带,主编杜卫东本着尊重每一位读者的热忱态度,认真阅读每一封读者来信,不放过一条意见或建议。杜主编还是著名的“心太软”,读小说到动情之处常常落泪的他。面对读者更是“心软”。他坚持兑现“零风险订阅”的承诺,更不止一次地向生活艰难的读者赠刊,还资助了二十二名四川震区的孩子,向一千名在读文学博士及边防哨所赠刊,等等。

也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文学刊物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刊》五年来却成功实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为什么《小说选刊》成为“农家书屋”热门配送刊物,并成为全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中的唯一一本文学期刊。显而易见,《小说选刊》,这本记录着世间万象、生活五味的刊物,这片宾诚美丽的小说高地,已日益成为现代人温暖的情感巢穴与心灵的故乡。

鲁迅文学奖范文3

1、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其中《安塞腰鼓》入选八年级人教版下册3课、六年级冀教版29课、六年级苏教版14课及七年级沪教版17课。

2、代表作《安塞腰鼓》:叙写了安塞腰鼓的形式,历史,魅力和人们对腰鼓的喜爱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表现了中国民族风俗历史的悠久。文章的主旨: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人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文学奖范文4

尊敬的各位嘉宾、作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西北大学校园风景最美的时节,在最能代表我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太白校区,全省的文化精英欢聚一堂,共享文学盛宴。首先,我谨代表西北大学,向参加“丝路长安・御泉笔会・汉中诗会开幕式暨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换届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来到我们西北大学的有成名已久的作家,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作家。谈起文学、作家,西北大学这座百年学府与文学、作家的缘分源远流长。西北大学发端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学校创建之初,就设有“中学门”与“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在1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学学科始终是西北大学综合性大学最重要的组成和支撑之一,始终为推进学校建设、国家和区域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和思想活力,文学家曹靖华、语言学家黎锦熙、唐文学专家傅庚生均执教于此,鲁迅先生也曾在此讲学。学校培养出了包括牛汉、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何西来、王富仁、黄建新、张子良等成就不凡、名播海内外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有两人获得茅盾文学奖,近20人获得鲁迅文学奖,获得省市奖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为学校赢得了“作家摇篮”的美誉,正是因为文学等一批传统优势学科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不仅为大学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来宾,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去年,西北大学作家班恢复开班,开启了推进文学陕军再创辉煌的新征程,今天,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为优秀的青年作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也是贯彻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陕西文学发展储备力量,推动和壮大陕西文学的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作家朋友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鲁迅文学奖范文5

高洪波说:“这一代青年作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作的,他们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对信息有着迅速占有的能力,他们为文学带来新的思考,对生活有新的观察角度,富有个性色彩和锋芒,富有锐气、朝气和才气。像田耳的小说《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会从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写鲁智深,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视角。从这些青年作家身上,可以看出他们过人的才气和蓬勃的朝气,这是文学的希望。青年作家关怀社会的素质是存在的,比如非典时期,很多年轻作家体现出了大局意识。我相信,只要社会和国家需要,他们也不会退缩。这代作家的成长环境相对富足、舒适,很少承受苦难,但是他们也没有放弃对苦难的关注,像夏榆,本身就是山西矿区的子弟,对矿工的生命付出有深刻的体认。”

2007年,鲁迅文学院组织了两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说,从正在参加学习的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员身上,能够感觉到他们读书很多,文化素养很高,上进心很强。他认为,年轻作家提供了新的个人经验、新的写作方式,他们的写作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这也是他们受到那么多同龄人的喜爱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的组织下,青年作家不断加强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青年作家积极学习报告精神,尤其是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青年作家陈家桥说,最丰富、最活跃、最能代表先进文化创造力的应该是原创作品,所以要发挥整个社会的作家或者说文艺工作者在原创力方面的优势。既然是原创,就需要作家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事、理解这个社会。鲁院青年作家班的学员陈集益说:“我觉得任何写作者都有责任为文坛提供不同于前辈、不同于别人的新鲜的经验、思想和小说艺术。我期待着我的同龄人做出这方面的努力,也期待着自己有所突破。”

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是中国作家宝贵的传统。在青年作家身上,这种优良的传统得到了继承。他们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涌现出了“宁夏新三棵树”、“河南青年作家群”、“苏州作家群”、“湖南五少将”、“甘肃小说八骏”、“上海作家群”、“昭通作家群”、“辽宁小虎队”等令人瞩目的青年作家群体。在各个文学门类中,都活跃着青年作家的身影,尤其是在小说创作领域,青年作家的力量不容忽视。而李敬泽、吴义勤、谢有顺、施战军、何向阳等非常活跃的评论家,他们的成就使得人们经常忘记了他们的年轻。

鲁迅文学奖范文6

在过去十年中,毕飞宇是他那代中少有专注写作并不断给读者带来惊喜的作家。毕飞宇不是文学奖型作家,也不是频频在公共讨论中抛头露面的作家,不热衷于网络,他甚至连手机也没有,他就只是一个单纯的小说家。

为什么写作?毕飞宇在一次访谈中的回答是,“小说里许多东西,跟你没关系。写作表面来讲你在那写字、打电脑,其实不是。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作家阅读想像力的过程。你想象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它自己有活动能力,自己有生命。”毕飞宇目前供职于《雨花》杂志社,小说写得没有其他作家那么快,不过他乐于参加一系列与文学对话有关的活动,在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各城市,经常会看到他的读书会。

(石剑峰《写作是阅读想像力的过程》)

飞宇是在作家中很会用心写作的,凡事总爱问或者想个为什么,决不轻信。再伟大的思想和理论,要是没弄清楚之前,要他说个赞同,那难了。所以,很多年后他写出了《青衣》《玉米》以及《平原》《推拿》来,我一点也不感到惊奇。我其实在很多年前就预感这小伙子将来一定不得了。

(魏心宏《渐成大家的毕飞宇》)

·【阅读指津】

毕飞宇,1964年生,江苏兴化人,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等。2011年8月,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读《墓园里的读书人》这篇文章,毕飞宇的文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热爱图书的国度。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在法国才会看到一切可以坐下来的地方,都有神情专注的、忘我的,同时又悠闲的家常的、自足的读书人。法国人读书是家常的,而我们中国人读书多为功利的。正因为如此,墓园里安详读书的老人,才会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

·【备考训练】

墓园里的读书人

毕飞宇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手捧宝书的法国人,地铁,街头,公园,咖啡馆,酒店的大堂,一句话,一切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他们捧着书,神情是专注的,忘我的,但同时又是悠闲的,家常的,自足的,像呼吸一样,也可以说,像咀嚼一样。我在中国同样看到过许许多多的读书人,撇开所谓的“专业知识分子”不说,我们的读书人大多是一些临近高考的孩子,或者说,是一些攻研或攻博的年轻人。在他们阅读的时候,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脸上都带上了“最后一搏”的庄严,是总攻,是全力以赴,是迫在眉睫,仿佛赌徒手中最后的一个筹码。等筹码押出去之后,放下图书,立地成佛。

不用不好意思,必须承认,从总体上说,我们的阅读要功利得多。关于图书,我们的汉语不是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敲门砖。敲门砖,说得好。砖头是有用,但是,面对“砖头”,我们缺少了一样最简单的东西,那就是日常的感情。

我还记得克罗德·巴彦先生带我去游玩的那个下午,克罗德先生60多岁了,他把我们带到了贝尔拉雪兹公墓。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有阳光,却很冷。墓园非常大,肃穆而又冷清。克罗德先生兴致勃勃,他把我们带到了巴尔扎克的面前,带到了普鲁斯特的面前。克罗德拿着地图,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寻找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名字。那同时也是刻在我们心中的名字。然而,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不是石头下面那些“不朽的人”,而是公墓区里那些活着的人,是那些普通的市民,准确地说,是那些读者。他们坐在园墓的长椅上,安安静静地读他们的书。

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引起了我的特别的注意,他们有70多岁了吧,也许还不止。他们的年纪让他们无限地安详,一句话都没有,他们就坐在很冷的阳光里,戴着手套,一个人的手上拿着一本书,坐得齐齐的,正正的,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常说的话说,“很乖”,“很听话”的样子。我不知道他们是孤寂的还是幸福的。他们在读什么呢?是《长寿秘诀》还是《怎样安度晚年》?我不知道。我多么地想知道。是怎样的一本书让他们如此地安详,如此地幸福?我不知道。我是一个写书的人,我多么地希望在我百年之后有一对年老的夫妇静坐在我的墓前,捧一本我的书。我希望那本书是我的。我想我会微笑。这是隐藏在我内心的最大的虚荣。

(选自《大阅读》2011年第12期)

1.阅读文章开头两段,然后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最为主要的信息。

2.第三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3.相对于法国人来说,中国人的读书有何特点?

4.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不朽的人”具体指代的是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会对公墓区里那些活着的人感兴趣呢?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上一篇剪纸的作文

下一篇立冬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