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胃蛋白酶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胃蛋白酶原范文1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I;胃病;胃癌;检测
胃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世界范围内为癌症的第二大死因,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由于胃癌在诊断时多数已到晚期,目前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依然很低[1]。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已经明确,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疾病,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是萎缩性胃炎良好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胃蛋白酶原种的 PG I和在胃病中的临床检测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本地区胃癌高发区2009-2010年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年龄45-69岁,年龄中位数为52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条件下,胃镜检查前采取空腹静脉血5ml,离心收集血清,-80度保存,备测。
1.2检测仪器与方法酶标仪为美国BIOTEK公司产品,型号ELX800,检测波长为450nm。采用TRFIA法进行PG水平测定。基本步骤:以PG I单克隆抗体80030(瑞典canAg公司)包被板,双功能螯合剂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络合Eu3+及标记PG I单克隆抗体,发光增强系统为以β-二酮体为主的增强液。基本原理:吸附于微孔板表面上的人PG I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样本中的PGl分子相结合。洗板,除去残留样本。加入HRP标记抗体,令其与PG I分子(抗原抗体结合物)相结合。再次洗涤后加入TMB底物溶液。底物被酶氧化后显蓝色。加入终止液终止酶反应,微孔中的溶液显黄色。颜色深度与PG I浓度呈正相关。
1.3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连续变量(血清PG I检测结果)资料两组比较的秩和检验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样本量与检验效能的计算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
2结果
在本文研究对象中,血清PG I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也影响PG I的分布,BMI较高的人群PG I水平普遍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家旒胃蛋白酶原是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42KD[2],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在胃内盐酸或已活化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分子量为35KD的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和多肽。人胃蛋白酶原可分为两种生化和免疫活性特征不同的胃蛋白酶原亚群。PG I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血清PG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3]。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变的常见原因,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国外也有人把低水平血清PG看作是胃粘膜萎缩状态和癌前病变的标志。 有些学者研究发现,血清PGR的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范围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肠型胃癌患者血清PG I、PGR明显下降。这些都表明血清PG能够反映胃粘膜的功能状态,把它作为胃癌的筛选标准是可行的。
有研究通过内窥镜和病理学检查证实,91%的血清PG异常居民的胃粘膜可见明显的癌前病变,其中胃粘膜腺体萎缩和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达到70%以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也超过50%,明显高于血清PG正常的居民(P
总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作为胃癌的重要筛查指标,但是要注意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Song DH,Rana B,Wolfe JR,et al.Gastrin-indu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growth is mediated through eyclin D1[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3,285(1):G217-222.
[2] 黄飚,龙,张祥瑞,等.胃蛋白酶原I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4,24(6):492-495.
[3] 张祥瑞,黄飚,朱岚,等.胃蛋白酶原II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1(2):99-101.
胃蛋白酶原范文2
【关键词】 胃肿瘤;胃蛋白酶原类;胃镜检查;普查;敏感性与特异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90-01
胃癌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1]。我们对目前内外常用的血清PG检测的时间分辨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了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未经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46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9.50±3.50)岁,作为胃癌组;另选取100名其中男55例,45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9.00±4.50)岁体检健康并自愿作胃镜检查未发现胃黏膜有异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严重药物过敏等情况。
1.2 方法 对200例患者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严格按照三种方法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根据不同检测方法的临界值,判读阳性和阴性例数。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 果
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PG的敏感度TRFIA最高(70.00%),特异度ELISA最高(82.60%)。TRFIA、ELISA及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之一是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而当症状明显时,病变往往已属中、晚期。因此,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而筛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重要措施。但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加活检,筛查成本高且患者的痛苦较大,不适合大批量人群的筛查。为此,寻找一种简捷、经济、灵敏、特异,对患者痛苦、创伤小的胃癌早期筛查及术后监测的方法显得十分必要[2]。
PG胃蛋白酶的非活性前体,其水平可反映胃黏膜的分泌水平。胃癌患者胃底腺黏膜出现萎缩时,胃底腺减少,导致分泌PG1的主细胞减少,血清中PG1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血清PG的检测,可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虽然它不能用于胃癌的最后确诊,但对筛查出的阳性人群再作进一步胃镜及病理检查,节约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可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以及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3]。
相关文献及本文实践结果显示,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大医院检测PG可首选TRFIA;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医院可选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而ELISA则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PG首选。TR-FIA虽敏感度最高,但试剂成本较高,亦需昂贵的仪器,故有条件的大医院可选用此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PG检测方法,因其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操作简便、省时,上机即可作大批量检测,因此特别适合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型医院作为PG筛查检测首选方法;而ELISA虽敏感度相对低些,且只能定性或作半定量检测,不能动态观察PG的变化,但试剂成本低,特异性较高,只要有一台酶标仪即可完成,PG检测,适用于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 费凤英,王金金,祝新华,龚倩,林见敏.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2012,27(1):58-59.
胃蛋白酶原范文3
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为:
1)、盐酸:杀死入胃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等激素的释放。
2)、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后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肽键上,其主要产物是月示和月东。
3)、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层,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对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有重要意义。
4)、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它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运至回肠后,便与回肠黏膜受体结合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量有何变化?
汗为低渗溶液,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液排出量减少,其渗透压升高。
大量出汗:
1)、组织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水的渗透作用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也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2)、血容量减少,心房及胸内大静脉血管的容积感受器对视上核和室旁核的抑制作用减弱。
胃蛋白酶原范文4
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又分为球溃疡与球后溃疡,其病因主要是胃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消化食物需要消化液,即胃液,主要由胃蛋白酶原与盐酸组成。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水解作用。正常情况下,胃蛋白酶不会侵袭黏膜。如果黏膜防御功能被破坏,则黏膜组织被胃蛋白酶自我消化而形成溃疡。胃蛋白酶的活性受胃酸制约,胃酸越多,活性越大,反之亦然。因而,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形成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80%~90%,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65%。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能有效防止复发。这个观点也得到人们的肯定。
溃疡病占第二位的病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其中最容易引起溃疡病的是阿司匹林。由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病特称为阿司匹林相关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以球溃疡最多见,胃溃疡次之,球后溃疡少见。溃疡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性溃疡指在同一个部位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溃疡,复合性溃疡指两个部位即胃与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浅的溃疡称霜斑样溃疡,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称巨大溃疡。这些不同的类型在胃镜报告单上都可以反映出来。它们的典型症状,都突出表现为上腹有规律的疼痛,可为隐痛或剧痛,伴有或不伴反酸、烧心、恶心等。其中胃溃疡是饭后痛,饭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是饭前痛,饭后缓解,或夜间定时痛,甚至在睡梦中痛醒。也就是说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饥饿痛,特别是夜间疼痛。而慢性胃炎腹痛多无规律,饭前饭后均可疼痛。因此,对于夜间定时明显上腹疼痛的患者,即使胃镜检查未见溃疡,有学者主张也可以按溃疡治疗。
老年溃疡近些年来呈增多趋势。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生理方面不同于中青年人,在临床表现、溃疡灶部位、并发症、伴发病、救治、与阿司匹林相关性等诸多方面也同中青年人有差异。中青年溃疡大多有典型症状,即突出表现为有规律的上腹痛;而老年溃疡有典型上腹痛者不足20%,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或腹痛无规律。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因为胃肠神经末梢感觉迟钝,从来无腹痛症状,称为无痛性溃疡。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并发消化道出血,突然出现呕血和便血,甚至危及生命。中青年人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胃溃疡占少数;老年人溃疡则相反,是胃溃疡多,十二指肠溃疡少。巨大胃溃疡在老年溃疡中占11%,在中青年溃疡中是5%以下。我们知道,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癌变,而胃溃疡有癌变可能,其中尤以巨大溃疡为甚。而且老年溃疡伴发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气管炎、肝病、肾病等,因此,老年溃疡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不论是内科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抢救治疗,其难度都比中青年大。
阿司匹林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有确切的预防心脑疾病作用,而且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临床。很多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都长期小剂量即预防剂量(每日75~100毫克)服用,以预防心脑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说明,较长期服阿司匹林,即使是小剂量,也可以导致溃疡病和消化道出血。调查显示,较长期每日服75~100毫克阿司匹林的老年人群,内(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为5%~15%,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2倍。也就是说,阿司匹林相关性溃疡几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阿司匹林相关性溃疡的特点是,大多为胃多发溃疡,而且因为阿司匹林本身就是镇痛药,有镇痛作用,因而往往是无痛性溃疡,可无任何症状,常因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或因其他疾病在就医时被发现。所以对老年溃疡更要格外提高警惕。
胃蛋白酶原范文5
我国胃癌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近日取得新突破: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等检测及胃镜两轮筛查法,可使早期胃癌检出率大大提高。研究发现,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水平,可以有效地预筛查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比如,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PGⅠ、PGⅠ/Ⅱ比率均显著下降;萎缩性胃体炎患者PGⅠ、PGⅠ/Ⅱ水平低而G-17水平高,而萎缩性胃窦炎患者G-17处于低水平;胃癌患者G-17水平显著升高;HP阳性患者PGⅠ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这些研究提示,低水平PGⅠ、PGR和G-17是萎缩性胃炎的生物标记物,而胃癌筛查可通过低水平PGⅠ、PGR和高水平G-17确定。在“血清学活检”的基础上,再进行胃黏膜活检,成为目前筛检胃癌的优化方案,可提高检出率,降低总医疗费用。
开展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新型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
自激光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以来,激光治疗技术以安全、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受到患者青睐。近年来,希望接受微创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还有机会选择钬激光、绿激光以及铥激光等新型激光治疗技术。
钬激光
钬激光是一种固态脉冲激光,易被水吸收,主要能量集中在组织表层,可产生良好的切割和分离作用。与传统的手术相比,钬激光切除前列腺术中出血和手术并发症少,无腺体大小限制,住院时间短。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技术较难掌握,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内镜激光手术经验。
绿激光
绿激光是一种绿颜色激光,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利用绿激光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的原理,加大功率逐渐把增生腺体汽化掉。术后患者可不留置尿管或仅留置数小时,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缺点是无法获得可以送检的组织样本。
铥激光
铥激光2004年以后才应用于临床,可以提供连续波和脉冲波,前者切割效率高,适用于前列腺手术。手术中出血极少,术后不需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显著减少。缺点是组织粉碎时间长、治疗费用高。
开展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友谊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总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上尿路感染婴儿应接受同位素检查
应该说,儿童肾脏同位素检查已不算特别新的技术,在条件好的专业医院开展已有十余年。但是由于在基层医院没有普及,以及家长对同位素辐射损伤的担心,肾脏同位素检查常未发挥应有作用。要知道尿路感染是儿童,尤其是婴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之一,尿液常规检查和中段尿液培养是协助诊断的基本检查。但是婴儿期出现上尿路感染的患儿,还可能存在尿路畸形,其中膀胱输尿管返流(VUR)是主要病因,对此尿液检查甚至肾脏超声不能都明确诊断,而肾脏同位素检查才是诊断儿童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肾脏同位素检查发现异常者,还应该做逆行尿路检查,以明确诊断膀胱输尿管返流。由于同位素剂量和检查时间严格控制,对儿童的辐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家长应该放心。在当地医院没有条件做肾脏同位素检查时,家长应该尽早带孩子去附近的专业医院完成检查。
适应对象:发热、哭吵、尿液检查或培养异常、外周血象白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超声波发现肾脏增大的婴幼儿
胃蛋白酶原范文6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云南白药
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病情危重,来势凶险,应尽早、尽量内科控制出血。而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我院于2004年元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并于同期应用雷尼替丁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9~72岁,平均56岁;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7~71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证实,治疗组单纯十二指肠溃疡17例,单纯胃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6例,应激性溃疡2例。对照组单纯十二指肠溃疡16例,单纯胃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5例,应激性溃疡2例。所有患者均有排柏油样大便或暗红色血便,并有腹痛、头晕、心悸、乏力、纳差、贫血等症状。
1.2 出血量判断标准 出血量>1000 ml、血红蛋白100次/min,为大量出血;出血量500~1000 ml、血红蛋白70~90 g/L,心率90~100次/min,为中量出血。治疗组大量出血9例,中量出血27例;对照组大量出血8例,中量出血2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出血严重程度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禁食1~3 d(不禁药)、输液或输血补足血容量,对症和支持疗法,休克者予抗休克治疗,病因治疗。治疗组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服云南白药1 g,3次/d,疗程3 d;对照组用雷尼替丁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等,疗程3 d;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观察大便色泽、肠鸣音,复查血常规、大便潜血等,记录病情变化,用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1] 止血标准为:①呕血停止或大便转黄;②大便潜血阴性;③胃镜下观察无出血;④经胃镜抽出液体无色清亮。以上4项中有任何2项即可认为出血停止。24 h内止血为显效,72 h内止血为有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出血时间超过72 h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占52.7%,有效15例,占41.6%,无效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11例,占30.5%,有效14例,占38.9%,无效11例,占30.5%,总有效率为69.5%。经统计学处理,采用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U=2.96,P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仍然是目前急诊较多见的疾病之一,若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上消化道出血时体内的止血功能受到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凝血块形成受抑制。患者胃内pH值的提高可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稳定已形成的血痂,血小板的凝聚只有在pH>6.0时才能发挥作用[2],在胃液pH<5.0时新形成的凝血块会被迅速消化而不利于止血。
奥美拉唑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产生强有力的抑酸作用,对周围性或中枢性泌酸刺激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应用奥美拉唑后,胃液pH迅速上升近中性,不但有助于血小板的聚集,而且去除了H+对已有血凝块的消解作用,从而实现快速有效的止血;另外,H+分泌的绝对减少也去除了H+对组织的腐蚀作用和H+的应激作用。当pH>6.0时胃蛋白酶可完全失活,又可去除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最终达到止血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效果。还发现奥美拉唑有增加胃黏膜血液流量的作用[3],故能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维持上皮的能量代谢,更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出血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而奥美拉唑是Hp根除方案中的药物之一,且治疗溃疡出血奥美拉唑优于H2受体拮抗剂,再出血率明显低于H2受体拮抗剂[4]。该药与H2 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相比,抑制作用更强,疗效更迅速而持久。
云南白药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消炎散肿、补血生新、愈伤生肌功效,为中医止血之要药。据实验研究表明,此药能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诱发血小板聚集和成分释放,具有良好止血作用,与奥美拉唑合用其止血作用更加显著。静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仅1例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1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服云南白药除了2例患者有轻度头晕、恶心、上腹不适外,亦无严重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应用奥美拉唑加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作用迅速而持久,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徐玲,杜飞.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3):218.
[2] 杨智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3):316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