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送别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1
【关键词】同课异构 朗诵教学 农村学生 城市学生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79-02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蓬勃发展之势,从“三分之二”课堂、EEPO教学模式到如今的“慕课”、平板电脑辅助教学等,目的只有一个――把学生引入瑰丽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到智慧。但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是紧跟当地名师效应,还是应“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呢?
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地方文化养成、民族风俗、知识浸润、思维方式和能力迁移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的教学理念丰富成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但两者却是能相互渗透和共有的。这从同一课程里实施针对不同的学情进行不同的教学可以得到了很好的呈现。陈怡在《让学生成为受益者》一文中提出:“‘异构’并非是教师一味在教材开发上‘求异’,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情’,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才是‘同课异构’的更重要的意义、价值所在。”
笔者在一次课题《我以我口诵我心――诗歌朗诵指导》中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一、对农村学生诗歌朗诵教学的构设
一般来说,除了完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会用大课时来对诗歌朗诵作专题性的指导。本课题内容源自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册综合性学习内容:《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如何从《课标》意义上落实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朗诵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热爱语文,进而对其高中三年乃至一生的学习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情绪,能将自己已有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与别人共享,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笔者把这堂课的立足点设置为:
(一)用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材料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能感诗人之所感。
(二)让学生学会运用朗诵的基本技巧来表达诗歌的情感,能有效地运用诵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农村学生有一特点是,大部分学生都离家寄宿学校,很少能和家人团聚。就这一情况,可把教学导入设计为:
“诗歌起源于民歌,是由歌唱出来的,是感情最丰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先来欣赏歌曲《白发亲娘》():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
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
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
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
……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
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
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曲子里的情感,强调艺术是相通的,唱能唱出深情,读也能读出深情来。紧接教师配乐示范朗诵,让学生置身歌词情境中。朗诵过程有不少学生沉浸其中,甚至啜泣想念家人。
教师趁热打铁引出问题:诵读为何也能感动彼此?让学生小组讨论诵读好一首诗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和小结,总结出要做到有感情朗诵的几个要点:
(一)注重朗诵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节奏、感情,甚至还有朗诵者的动作和表情。
(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诗人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了解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感情基调。
(三)有所感悟,以我口诵我心,由情悟到口诵――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身心投入,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
在课堂最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配乐朗诵,择期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朗诵比赛。课后,学生纷纷表示原来学诗可以那么多情那么美妙,对诗歌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笔者在这堂诗歌朗诵指导课中的切入点是成功的,因为它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柔软处,离家求学的艰苦和自立,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角色当中。
二、对城市学生实施同一教学构设后的反思
朱光潜先生认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把教学设计建立在最容易体会的感情――母爱上,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母爱的深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了一次感情的沐浴,使学生的品味在朗读中得到潜移默化和提升,这是笔者的教学目的。
然而,当笔者把这一教学设计在城市的孩子们面前尝试教授过后,却发现学生反应不够强烈,没有预设激发的那么热血沸腾,甚至有个别调皮的学生竟在老师深情示范朗诵时偷偷地嘻笑。没有了感情的共生,这样的课是失败的。课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提问调查,发现他们的问题指向几乎一致,学生受众里不少是走读生,不少孩子从小到大一天也没离开过父母,体会不到与家人离别的愁苦,无法切身理解词中老母亲把别人错认成自己孩子后的落寞和孤单。让他们读懂词中老母亲思念孩子的无助与期待似乎有些架空,让他们想象出“你的那一根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那样一幅画面确实有点为难。
同样一堂课,在一个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爱上诗,喜爱上了语文;到了另一个地方却反应平平,甚至以失败告终。这仅仅是忽略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吗?问题也许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但最基本的一个,是笔者没能激发出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城市里的孩子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自小挫败感和独立性不强,懂得感恩的孩子相对不多,甚至觉得父母及旁人给予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三、改变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构想
首先,根据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但目的异中有同――让学生喜欢诗歌,喜欢朗诵。农村学生口语能力较差,且普通话不太标准,接触新鲜事物较少,情感迸发力不够,因此在朗诵专业练习设置上,读准字音、学会停顿等方面安排时间较多。在课堂练习上笔者针对性地选取了《我的自白书》《致橡树》这两篇能调动激感且易读上口的经典名篇。而城市的学生普通话大多标准,可在朗诵的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多下功夫,但两者同样的教学重点不能改变,就是感情的激发须是一致的。在文本的选择上,对城市的学生改用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切入,使其更容易接受甚至喜欢这样的诗歌。
其次,课后学生是否能自主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朗诵课即便在课堂上很成功很精彩,如果学生课后不去练习不去有意识地朗诵,那也只是水过鸭背而已。农村的孩子虽然寄宿生占大多数,平时除了在学校还是在学校,接触面较窄,但不少孩子还是很喜欢创作的,因此建议让学生在准备朗诵比赛中最好能用自己的原创作品。可先把自己的作品大声朗诵给身边的同学欣赏,为下次课的课前三分钟诗歌创作展示作准备。学生的热情相当高涨。活动过后个别学生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对于大城市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的是沉浸在电子产品的把玩当中,科技信息新技术的泛滥剥蚀了他们读书写字的耐心。因此笔者布置这些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制作自己的诗歌朗诵视频,然后拿到学校进行评比。学生热情不错,都希望自己的MV是最棒的。他们在MV创作中,几乎都有意识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纠正修饰自己的朗诵作品,拿不准的地方则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进行搜索订正。
再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对不同学生群体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农村的学生较有羞涩感,特别是上这样一堂需要读说参与才能进行下去的朗诵教学。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是重点,他们习惯于老师的三申五令,习惯于动笔而不是动口。所以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结合,耐心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信心。设置的课堂问题和设置的朗诵练习难度不能太大,要适合即可,要让学生尝到纵身一跃就能摘一手苹果的喜悦。而城市的学生喜欢新鲜喜欢活动,对常规课激情不够。对此,设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在父母面前朗诵一首诗,要求能感动母亲,并把现场录制下来。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从他们制作出来的MV,还有父母真情的反馈证明了这个课题的预设和生成是成功的。
同一课题,不同的学生群体,构建是不能完全一样的。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这种每堂课都应该有新的见解不正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最需要体现的吗?于漪女士在《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一文中说:“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是的,在当今层层出新的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师如果能保持语文教学的本真,保持有自己的洞察力和见解,不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能以生为本,以人为本,探究学生个体、群体的差异性,这才是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功力。就如发达地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一定都是最好的最适用的,也不是全国所有的地区都能实施和推广的,而其他地区实践出来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当然也有真知灼见之处。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真能做到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根本出发,依不同的学生群体改变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把好脉,对准症,下好药,用文学教会人生,懂得人生的智慧,使自己的教学生涯丰富多彩,津津有味,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陈怡.让学生成为受益者[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2]于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J].语文学习,2010(1)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2
一、抓住诗词鉴赏题有效分
诗词鉴赏题要求考生从诗词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方面,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要抓住有效分,考生必须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思维,懂得抓住核心得分点。那么,一首诗词中,哪些是核心点呢?
1.诗词题目。做诗词鉴赏题,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词题目往往给考生提供很多有用信息,譬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核送别》,暗示了诗词的体裁(送别诗)、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苏轼《红梅》点明了诗人的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可见,读诗词题目是进行诗词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2.诗词作者。回眸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不难发现名家名篇是主打,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李白,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王维等等。
了解了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鉴赏诗作。
3.诗词背景(文本下的注释)。对于高考中的诗词背景,考生不易把握,所以要格外注意文本下的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另外,除了读注释外,仔细分析题干也可获得关于诗作内容的信息。
4.诗词体裁(题材)。按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讽喻诗、田园诗、山水诗、哲理诗。不同类型诗词寄托的情感也是有区别的。弄清体裁(题材),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5.诗词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在做意境分析题时,要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的很多意象常常有特殊内涵,比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折柳表惜别,以蝉喻品行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的形象,以松象征坚贞高洁。以莲表达爱情,以鹧鸪鸟表达离愁别绪,以梧桐、杜鹃鸟象征凄凉悲伤,以鸿雁象征游于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6.诗词内容。古典诗词的每一个作者,都想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的表达得直白张扬,但也有的表达得含蓄隐晦,特别是抒情写景的作品,其观点与态度不易把握,只能从作品的字面意思去领悟与思考。
例如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并引)》。这是首题画诗,前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诗人发挥想象,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将其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联写了诗人由画作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表明了其对自然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7.诗词语言。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特点体现在意蕴多、凝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等方面。能用来回答诗词语言特色的词语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语言特色也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如李白的诗自然,王维的诗清新,陶渊明的诗真切平淡,李商隐的诗华美绚丽。
8.诗词手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收到了什么效果。
诗词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含描法(衬托――正衬、反衬,联想和想象,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借代、夸张、对比、互文、比兴、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使用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感情的方法。在做分析技巧型的题目时,考生应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9.诗词情感。诗词是情感的载体之一。其情感不外乎是欣喜、欢快、向往、哀怨、憎恶、忧愁、怀乡思亲、离愁别恨、忧郁沉闷、道古伤今等。考生要从诗词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10.诗词主题(思想内容)。古诗词的主题有以下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等。其中尤其应该注意生活杂感类,有的写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写昔盛今衰的感慨;有的写借古讽今的情怀,写青春易逝的伤感;还有的写仕途失意的苦恼,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等。
二、抓住文言文章鉴赏题有效分
鉴赏文言文时,读懂是解题的基础。针对此类题型,考生要注重积累知识,提高推断能力。
在知识积累中,文言实词最为重要。此外,在推断时,要围绕关键点,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具体来说,要抓住有效分,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注重课本复习。阅读文本虽然来自课外,但是具体的文言基础知识都来自课内。唯有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点,方能应对自如。
2.强化语感训练。考生要在平时的翻译过程中揣摩文言实词的意义。体会文言虚词的用法,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查漏补缺。以强化语感,夯实基础。
3.转变阅读观念。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因为文言文也是“文”。从高考试题来看,强调根据语境作答,自然就要求不能只把文言文当作学习古代汉语的材料和工具来对待。
另外,《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夹杂一点议论或抒情:从运用的词语上来看,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难、怪、偏的知识点;从内容上来看,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多少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务必注意如下两点:
1.强化整体阅读意识,标记文中的重要信息。仔细阅读文章之后,了解全文所写的主要内容。高考题所选的文言文往往具有故事性,围绕人物展开情节,所以应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的问题默读文章一至两遍。“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准确答题,就要耐心地把文段看懂,从整体(中心、大意)到局部(关键字词句、层次等)透彻地读懂。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3
关键词:周邦彦 写作 回荡 促节
回荡是一种什么表情法呢?依梁启超先生看来这是一种专门表现热烈情感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有“一种极浓厚的情感盘结在胸中,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都运用了回荡的表情法,从《诗经》的《小弁》、《鸨羽》到《楚辞》的《离骚》、《九辩》;从《汉乐府》到《赠白马王彪》;从阮籍的《咏怀》组诗到杜工部的《三吏》、《三别》……回荡这种表情法在古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文学体裁之一,谈到词我们一定会想到它的两大流派:婉约与豪放,虽然词在诞生之初一直以蕴藉含蓄为突出特色以区别于诗歌,但是我们都无法否认文学形式始终要为文学内容服务这一规则以及二者的主次关系。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不再只是单纯抒发含蓄婉约情感的容器,也开始承载热烈磅礴的内容了,苏轼、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的先驱人物、杰出代表。梁启超先生认为以回荡的表情法填词是最合宜的,特别适合表达荡气回肠的情感,用回荡的表情法既保留了词音节、形式上的含蓄美,又充分、尽情地发泄了满腔幽怨愁苦。在回荡的表情法之下梁先生进而又将它进行具体的分为两类四式(曼声:螺旋式、堆垒式、引曼式;促节:吞咽式),其中,苏、辛是曼声的代表,例如《摸鱼儿》《念奴娇》等,而促节则要看周邦彦、柳永和李清照的作品了。周邦彦被誉为大晟词人,是北宋末的词家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很大。周邦彦继承了柳永的慢词,严格按照格律、采用卓越的修辞、坚决不直抒其情,反将情深深地包藏起来,这种表现风格洋溢着无限的莫测和幽深的情感,是宋代文人极为崇高的趣味感同词这种文学样式纯粹抒情本质的深刻融合而产生的新境界,因此周邦彦被一致评为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
下面我通过周邦彦的两首词来具体分析促节的表情法:
第一首是梁先生在书中举的例证《兰陵王・柳》。单内容上看,主题很清晰,讲的是离别送客的事情,关于“词人到底是被送还是送人?”“假如是被送那么是和谁分别?”“假如是送人那么送的人又是谁?”这些个问题历来纷争不断,而且各有引证和道理,这里我们暂且先不下定论。
在清真词的植物意象当中,“柳”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类,据统计一共出现了38次。柳在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一种蕴含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柳”与“留”谐音,柳和离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代人就有“折柳赠别”的风俗习惯,这可能是因为垂柳本身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特点跟人们依依难舍的缠绵之情有相通之处,所以古人常以柳话别,以柳倾诉离别之苦。“柳”代表的依依离情潜移默化地进人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后世文人在抒写离愁别绪时,都自觉不自觉地采撷柳意象。而周邦彦一生奔波于仕途,三进三出京城,多数时间在外地辗转为官,经历了无数次与亲人、朋友、恋人的分别,无怪乎他的词作中经常看到柳的身影。
这首词作题目是柳,开头以柳起兴,但主旨却不是咏柳而是伤情,咏物抒情是词家惯用手法,以柳渲染离别之情,隋朝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就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兰陵王・柳》中,上片咏柳,开头五字写景,“柳阴直”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交待时间是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二是指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整齐地好像一道直线。“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丝丝缕缕,趁着柔柔的春风飘拂荡起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添一种朦胧之美。这种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相关。“行色”,指行人出发前的景象,在这儿送别行人的除了朋友就只剩下绵延隋堤的柳树了,“拂水飘绵”这四个字生动地摹画出柳条垂到江面、柳絮被风轻轻带起所表现出的依依惜别的情态,柳树本没有情,是来来往往的送别的亲朋、好友、恋人把不舍的哀愁传递给了它们。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已厌倦了久客于京都而一事无成,因此由于送别而引起的故国之思给惜别之中又揉进了仕途失意与身世飘零之感,这就把一般的别情赋予了鲜明的个性。“长亭”三句又是一层,回应上文的“柳”,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这首词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接着引出送别场景。中片饯行,前四句是“送”,后四句是“行”,词人将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想联系起来,“旧”“哀”“催”“愁”最后“望人在天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婉。下片“凄恻,恨堆积”总结上文,提示下文,然后从景、情两个方面加以补充,在凝神缅怀过去中收笔,给人既是现实又是想象的难以分辨的朦胧之感,结尾毫无任何具体指向,连情也未表现清楚就煞尾了。
周邦彦很善于勾勒,有人评价周邦彦的词说他的用笔是“无笔不缩”:写字不能一笔拉出去就不回来,一定要收回来一点儿。用写字的方法比喻周邦彦的词,说他无笔不缩,就是说他的叙述都是有馀不尽的,都是含蓄的,而且都是有呼应和反复的。比如第一段里,“柳阴直”是泛写,“烟里丝丝弄碧”是细写,都是写柳,是重复;“隋堤上,曾见几番”和“长亭路,年去岁来”就是互相呼应;“应折柔条过千尺”的“柔条”和“烟里丝丝弄碧”也是呼应的。同一个意思,他能够回环往复地写,但是又使你不觉得他重复,因为他中间有很多曲折婉转的地方,你只觉得他越写越细腻,越写越深刻,从他的呼应之中会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对意象的完美把握也是他的特色之一:柳阴、飘绵、隋堤、故国、倦客、长亭一系列意象都和离别有关, 在同一首词中反复使用不同的语言外壳而事实上是复指同一个对象,作者并不直接抒发离别之苦,而是借助与离别相关的意象群营造出了伤感离别的情绪氛围,更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4
(一) 题目的含义
1. 题:额头
西方人称赞人美丽常标榜“漂亮的额头”,中国旧时的年画中寿星的额头之大则是健康美的象征。冯梦龙“三言”中记载苏轼、苏小妹的一段趣话“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这是关于额头的玩笑。苏州方言表达“幸运”的通俗说法为“额骨头高”。
2. 目:眼睛
中国人更注重一个人的眼睛,称为心灵之窗。
《诗经》中早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说。文学作品中我们接触过不少有关眼睛的描写。《祝福》中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显现她麻木崩溃的状态;《老残游记》中说书艺人王小玉的眼睛则“如寒星,如秋水,如宝珠,如白水银中养着两丸黑水银”,这双眼睛体现着镇定自若的神情。
额头眼睛可以展示人的整体风貌,而诗歌的题目则恰恰能展示整首诗的精神面貌和基调。
(二) 如何以题目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初读此诗,学生一般会认为诗中含有伤感之情。其实,李白在情感方面并非含蓄之人。其写与汪伦的送别场景,就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思念友人,即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黄河的壮观则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庐山瀑布的姿态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自己的愁苦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自己与权贵势不两立,则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句。
由此可见,李白诗中的感情表达一向是直抒胸臆、畅快淋漓的,而本诗中并无任何表达伤感之情的词句,学生有上述伤感之情论正是未看题目所致。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题目分为三大内容:黄鹤楼、孟浩然、广陵。
(1) 黄鹤楼:送别之地
黄鹤楼自唐代就是长江一线闻名天下的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一,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对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李白来说,黄鹤楼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此次又是故地重游又兼与友人相聚,自然就带着一种喜悦的心情了――楼非寻常之楼。
(2) 孟浩然:所送之人
孟浩然是盛唐诗坛的老大哥,诗名早著,人品极佳。李白心中的孟浩然是一个陶醉于山水、风流儒雅的形象。李白有一首《赠孟浩然》的诗,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首联即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尾联更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品格由衷的崇仰之情。能在黄鹤楼与自己心目中无比景仰的诗人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自然是其乐融融――人非等闲之人。
(3) 广陵:前往之处
广陵即扬州,自南朝就是繁荣富庶之地,经隋炀帝苦心经营,到唐代更是盛极一时。扬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海港之一,经济文化繁荣,有“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之称。当时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腰缠三十万,骑鹤下扬州”等诗句。包括李白在内的唐代人对扬州一直憧憬有加,李诗颇有“你先去,我随后就到”的意味。那么这样的送别诗就是言喜言憧憬了――地非平常之地。
从以上三方面内容来看,李白在天下闻名的非寻常之楼,送风流倜傥的非等闲之人,去当时繁荣富庶的非平常之地,自然不会带有伤感之情,而是在愉快的分手中带着诗人的向往之情。
通过以上对题目的分析,再细读此诗时,学生便能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当时的那种充满诗意的离别之情了。
2.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初读这首诗,我们会认为它是一首平常的送别诗,但细细品味“易水”二字就会发现这是一首抒发内心忿懑、渴望建功立业的借古咏今诗。这里的“易水”决不是单指现湖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的那股细细的支流,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千百年前在易水之滨上演过的那悲壮的一幕:太子丹等人素服送荆轲至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那种视死如归、反抗的精神不正是骆宾王身体力行、孜孜以求的东西吗?骆宾王虽为初唐四杰之一,但人生际遇颇为凄凉。他借易水送别的特定场景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决心有所作为的心愿。
3.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很多学生对其中的“荡胸生层云”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是描写泰山之高的句子,解释为:作者站在泰山之巅,胸前飘着层层的白云。将尾联理解为:站在泰山的绝顶一看,所有的山都变小了。其实,只要仔细看看题目,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题目中的“望”字,说明了作者是在远处观望泰山。所以,“荡胸生层云”是指杜甫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想要攀登泰山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4.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的题目也很有特色。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早”是一个线索,诗文中的首联、颔联、颈联都体现了“早行”的特有景象。早晨起床,旅店外已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这时鸡刚鸣,月亮还清晰可见,旅人收拾行装启程,却发现板桥薄霜之上“早”有人迹了。因为天色尚早,枳树的白花就显得非常显眼。这些早行所看到的景色很自然地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的景象,既与“客行悲故乡”首尾呼应,又写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悲切感受。此外,诗题中的“山”字在诗文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茅店”就是山区特有的景物,“槲叶落山路”更是直接地写出了山路上的景色。自始至终,思乡之情都是紧紧围绕题目而抒发的。
此外,《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安西”、《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江南”、《逢入京使》中的“逢”等字都为我们分析诗歌内容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5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加强经典诗词的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记忆能力、培养想象能力、拓展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开发古诗词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有效的小策略。
一、情感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
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教师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赠汪伦》是挚友篇;《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含哲理,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厚谊。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从中汲取文学营养。
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用具体形象的事例突出古诗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通过联想作用,认识诗中描绘的形象,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或朗读过去学过的、感情相似的诗歌,从诗歌引到诗歌;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或由教师讲述诗歌内容有关的事物或景物,以事物引导诗。例如,教学《江南春》这首诗前,先让学生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谈谈春天独特的美,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春晓》《游园不值》《咏柳》……另外也可以利用插图、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由画面引到诗。
二、推敲字词,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凝炼而富有表现力。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推敲,感悟诗歌语言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一个“照”字表现了月华倾泻、树影婆娑的景象,一个“流”字则渲染出万籁俱寂、唯闻水声潺潺的林间幽静,给人的视觉和听觉都留下了美的享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个“闹”字就将红杏那满树繁花、竞相争艳的美好春色及那蝶舞蜂唱、风轻日暖的无限春光展现在读者面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碧”与“红”就是与诗人所抒之情相和谐的色彩,这两字令读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获得色彩美感的享受。
如在教学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送”,因为“送”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写“送别”,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指导学生抓住诗篇中的关键字词品味。
・不同点:送别的地点不同;送别时的天气、情景不同;送别时的心情不同……
・相同点:同是写送朋友;同是写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展开想象,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的“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的艺术图画。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可以是闭眼想象、配乐想象,也可以是古诗续编、情景表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中“瑟瑟”“红”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描绘了一幅“暮江夕照”的美景,教学中可让学生闭眼想象,充分领略诗中安详、温馨的美感。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续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生1讲:“诗人兴致勃勃来游园,主人不在,万般失望,抬头看见盛开的红杏,没想到红杏开口说话,向诗人介绍了园中美景……”生2讲:“看到诗人即将扫兴而归,便主动招呼诗人,告诉诗人它们的烦恼,它们被关在园中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它们多么渴望外界的自由……”看,学生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加强朗读,品味古诗的音韵美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读,是引导入境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学生可以理解字词句,感知形象,体会情思,并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6
《新课标》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多方面的,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
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总结了一套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六步预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二、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生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
三、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
四、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
五、拓。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作者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一些知识点,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别》一课,可以搜集李白、孟浩然的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疏州》、有关送别的诗。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为在课堂上学习时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问。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了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我给学生讲清了道理,使他们懂得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如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我注意在课上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情况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奖给学生每人一颗星。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可以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主组合的方式,根据老师教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合作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这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地模仿,作为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