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秋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秋喜范文1
秋喜范文2
关键词:悲秋 唐诗 气象现象 心情影响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以景寄情,而景物的意象也多因诗人的情绪而变幻无穷,在简单的意象之中夹杂多种情感[1]。季节之交替,花草之凋零,千变万化的气象特征在诗人笔下也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情。政治失意,凭栏而悲秋;客居异地,望月而思乡;纵情山水,怀古而言志。不同季节的天气现象,也因诗人的情怀而展现出别样的姿态。气象与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候的冷暖寒暑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影响着人们文化观念的形成[2,3]。古诗中古人无意识的气象描述也是研究古代气候的重要资料[4,5]。本文主要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类别的诗歌的分析,来阐释唐诗中秋季各种气象现象对诗人主观情绪关系变化的影响,从而从气象角度寻求古人为何悲秋的解释。
一.唐诗悲秋的主要类型
本文主要查阅了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其中有67首诗歌写到了秋天的气象现象,有49首涉及到了不同的悲秋情怀,从写作主题来分:写女子悲秋,表达宫怨与思念的有8首,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长相思》等;写客子悲秋,表达无限乡愁的有14首,例如韦应物的《夕次盱眙县》、李颀的《琴歌》等;写边塞将士悲秋,表达战争辛苦、征夫思人的诗歌有6首,例如王昌龄的《塞下曲》、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写离人悲秋,表达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的有3首,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温庭筠的《送人东游》等。悲秋的情怀有很多种,仔细揣摩每一首有关悲秋情怀的诗歌,发现气象现象对诗人情感的变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每一首悲秋诗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气象描写,并且,“悲秋”之“悲”很大程度上是由秋天的清冷天气所引发的,天气的清寒,气候的多变,物候的萧条,让诗人的情绪染上了更加浓郁的悲凉与孤寂。
二.悲秋诗中的气象现象分析
为探寻悲秋情怀的唐诗中记录的天气现象与诗人情绪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其气象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研究这种气候环境作用于诗人的感受。下面将通过对边塞诗、羁旅送别诗和女子思怨诗三大类别的诗歌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边塞诗中的气象记录
《唐诗三百首》中,写到悲秋情怀的边塞诗有6首。这6首诗歌分别涉及到了宁夏、甘肃、新疆、东北等塞外地区的秋日气象[6]。塞外苦寒,集中体现在大风天气和雨雪天气上。边塞地区的秋日的疾风如刀是著名的,风就像刀口一样割拭着征人的面庞,让人感受到将士们守边的艰辛,如《塞下曲》中的“水寒风似刀”,《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风头如刀面如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燕歌行》中的“边风飘摇那可度”。如吼似刀的风中常常会带来漫天的黄沙或碎石,更给将士们的行军带来了更多的阻碍,如“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金山西见烟尘飞”,“行人刁斗风沙暗”。除了疾风,边塞地区的雨雪伴着侵入骨髓的寒冷,给边塞的将士们一个更加凄苦的秋日。“马毛带雪汗气蒸”雪花里飘扬着无尽的寒意;“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去时雪满天山路”,“雨雪纷纷连大漠”,纷纷大雪更显天气寒意;“胡骑凭陵杂风雨”表现出了风雨交加的天气,更加重了天寒。
除了直接的天气描述,边塞诗中还有对植物凋落的描写,以物候现象来表现寒苦气候。由于边塞地处大陆腹地,气候较为干旱,少树多草,因而边塞诗中秋日的物候现象多表现为“衰草”,如《塞下曲》的“处处黄芦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匈奴草黄马正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燕歌行》的“大漠穷秋塞草腓”都勾勒出漫漫衰草带来的悲凉肃杀之感。
2.羁旅诗中的气象记录
在《唐诗三百首》中,明确描写秋天的羁旅诗有14首,这些诗歌表达了客子羁旅他乡的思乡愁。秋日比较特殊的气象现象就是“霜寒露重”,如这些羁旅诗中写的“霜凄万树风入衣”(《琴歌》李颀),“露草泣寒虫”(《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空园白露滴”(《灞上秋居》马戴),“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韦应物)。秋霜与秋露那入骨的凉意就是悲伤与思念的催化剂,客子如是,游人亦如是。
此外,秋季也有很多物候现象,在羁旅他乡的诗人笔下成为表达愁思的事物。大雁是古人常用的寄托乡愁的候鸟,在秋季进行季节性迁徙,雁飞是秋天的标志,大雁向南飞的状态恰似客子羁旅他乡的漂泊,掉队的孤雁那份凄凉正是漂泊的诗人心中最深的共鸣。如“阳月南飞雁”(《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木落雁南渡”(《早寒有怀》孟浩然),“晚见雁行频”(《灞上秋居》马戴),“孤飞自可疑”(《孤雁》崔涂),“江上月明胡雁过”(《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孤雁南飞,让客子深感旅途况味,感到秋来寂寞,情景萧瑟。
植物凋零也给羁旅他乡的游子带来更深的乡愁,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落叶”,如“木落雁南渡”(《早寒有怀》孟浩然),“红叶晚萧萧”(《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落叶他乡树”(《灞上秋居》马戴),“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杜甫),“淮南木落楚山多”(《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落叶萧萧就像是客子的浮萍般聚散离合的人生。此外,还有“芦洲白”(《夕次盱眙县》韦应物),“陇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井梧寒”(《宿府》杜甫)也是勾起诗人思乡的重要意象,这些季节更替的植物变化,尤其让人触景生情。
3.女子思怨诗中的气象记录
秋天不仅是思乡怀人的季节,亦是深闺宫院内徘徊缱绻的无限愁思。在《唐诗三百首》的悲秋诗中,有7首唐诗主要表达了女子思愁。
在这些关于秋天的宫怨闺怨诗里,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8首当中有7首都写到了秋夜之景,秋季多晴朗天气,秋夜是赏月的好时候,空对逐渐变圆的明月,有无限的缠绵与思念徘徊在心头,如“行宫见月伤心色”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其一》李白);“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李白)。
与羁旅诗相似,落叶这一秋日的物候现象,也会勾起女子的感伤。李白《长干行》里有“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的描写;白居易的“秋雨梧桐叶落时”渲染了一种冷寂湿寒的氛围;“九月寒砧催木叶”(《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沈全期)中,落叶的败落是时光流转的象征,在一年一年秋日的落叶里,一位思妇看到了时光的渐行渐远,因而引起了她更加迫切更加浓烈的对丈夫的思念。
三.结语
凄清萧瑟的秋日气象在唐朝诗人笔下勾勒出绵绵长长的情丝,从上述诗歌分析中发现唐诗中悲秋情怀的诗,可以分为边塞诗、羁旅诗和女子思怨诗,各个类型的唐诗均有对秋天各种气象现象和物候现象的描述。诗人身处秋天天际空旷、万物衰败、天气渐寒之时,满目秋景触动诗人伤感情怀,由此诗人借助对秋风、衰草、落叶、流萤、雨雪的描述,抒发了悲秋情怀。如是种种,在不同诗人的眼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情韵,大漠边塞,那里疾风吹着边塞将士的悲秋情丝;路途漫漫,那里大雁带走游士的浮萍失意;深院宫墙,那里空寂秋夜闪烁着女子的自哀自怜。气象现象影响着人的思绪与情感,古人的伤春悲秋里包含着着他们的多愁善感,也包含着变化万千的气象现象记录,由此还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 释
[1]唐永泽.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李忠明,朱秋娟.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J].阅江学刊,2009(3).
[3]王东.气象书写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的意义[J].名作欣赏,2012(11).
[4]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5]竺可桢.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J].气象学报,1951,22(1).
[6]雒海宁."盛唐气象"与盛唐边塞诗[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
秋喜范文3
一、精心预设,求真
王鉴先生认为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先进理念在课堂教学预设的呈现。教学预案撰写,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原有知识储备,了解其学科的教学特点;要把握好教材的难点、重点、特点,前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教材与学生知识的连接点,增长点,思维的生发点,课堂内外的延伸点。这样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就能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理念,心中有学生,才能使英语课出现期待的亮点。
2010年4月,我有幸赴南京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听了许多精彩的英语课,其中林丽老师的课给我印象颇深。林老师在执教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一课时,用“Today I’ll tell you a story about a caterpillar.”“Do you like the caterpillar?”“Why or why not?”让学生结合自身喜好来说一说自己对毛毛虫的认识。
老师继续问:“Let’s give the story a name.”学生一听都兴趣盎然,纷纷“献计”。老师随即打出课题:“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hungry caterpillar?”在老师看似不经意的提问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一个个侃侃而谈,一下提出了多个问题:Why is he hungry?Why not to have fruit?Does he find any food?What is he going to do?What food does he like?What’s his name?...
一节课在老师精心的预设下上得紧紧凑凑,快快乐乐。对比传统的讲授方式,这节课鲜活了许多。更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点出了“预设”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进行预设?预设什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一节课,他是一辈子都在备课。在课前可多准备些有备无患的各种应急预案,少些粗疏随意的所谓“以逸待劳”。
二、创设情境,求本
闻一多先生对诗歌作过如此比喻:诗歌本来是自由美妙的内心流淌,可是因为有了诗体形式的限制,诗歌就成了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我套用闻一多先生对诗歌的比喻,将英语学科也比作“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因为英语之所以是英语,在于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真实语境下的语言特征。我们在强调英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时不能忘记英语的本原,也就是英语的自然语境。忽视了英语的个性特征,戴着英语这副“镣铐”跳舞,英语课就不是英语课了。
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然语境。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每当老师开始上课时,通常是一边走向讲台,一边说“Class begins”,然后,班长喊“Stand up”,一番形式上的“Good morning”问候后,在老师的“Sit down.”命令下,学生规矩就座,宣告一节课在老师精心的设计下正式开始。这就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一贯的序幕。其实这个场景就是学生习得英语的最佳自然语境,是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很好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景谈谈天气、日期等随手拈来的话题选择开场白。如果刚过了一个周末,那么师生就应该在亲切的、自然的“How are you?”问候后,随意地谈谈周末的见闻或经历。或者由于这些真实的、有意义的、自然的情景,学生完全可以投入其中,在和教师的“聊天”中习得英语。当然这些话题一定要基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避免汉语式的英语。这样学生在交际中不仅可以习得语言,而且可以习得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助于他们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一次听课中,老师所讲主题为“Seasons”。因当时正值秋季,一阵阵秋风吹过,讲台上老师准备的卡片被风吹到地上,老师急忙弯下腰去拾卡片,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帮忙去拾,其他学生一阵大笑。整个过程老师一句话都没有说,捡完卡片后,这位老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接着按他的教学计划讲课。其实“秋风吹落卡片”难道不是最自然的情境吗?如果老师在风吹掉卡片时就势向学生谈论“秋天”天气的特征,再导入新授,谈论其他季节的天气特征,并自然地向帮他捡卡片的学生道谢,那么这些情境本身就会激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自然语境就在教学进程中。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抓住生活、教学中的“契机”,学生学习英语就会轻松、愉快,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了。
三、走进生活,求简
聆听特级教师的课我们都被他们的简洁、真实、幽默所折服。其实真正的好课也都很简洁,简洁的教法同样能成就课堂“收成”的丰富,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牛津小学英语》4B Uint 6 Let’s Go by Taxi的核心教学内容是“邀请别人外出”。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地点和交通工具的名词,并在一定的情境下能正确使用“Let’s go to...Shall we go...by/on...?”进行交谈。为达成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种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有限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无限空间”。上这课时,我在Free talk中由“Let’s go to...,Shall we go there by...”顺势引出了新授的单词supermarket,library,on foot,theatre,taxi,minibus,station,然后选用了学生较熟悉的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线路B1路(武进公交中心站[B]―武进汽车客运站[B]―信息学院[B]―机电学院[B]―轻工学院[B]―湖路[B]―淹城公交中心站[B])和302路(大学城―乐购―红星剧院―路桥市场―中华恐龙园),来教授句型“Is this bus for...?”,并采用了“坐公交车”的游戏来操练新授的句型,整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进行培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对于一个正在成长、需要学习和发现的孩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看到,看似简单的课的背后却也饱含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四、知识迁移,求细
“细节决定成败”。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细节是全局成败的关键。教学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藏智慧;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
在教授Asking the way这一话题时,我发现传统的课堂布局很难突破“How can I get to...?”这一知识难点,所以我调整了课堂布局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将若干课桌拼在一起,给其中一名学生一块写有“THE BANK OF CHINA”的牌子,将该区域人为化定为“中国银行”,另外再定义好“HOSPITAL”区域、“W.C.”区域、“POST OFFICE”区域、“KFC”区域,等等,并且精心设计好每个区域之间的路线,便于学生运用好“Go straight”,“Turn left”,“Then turn right”等句子。如此区域化的课堂,为孩子创设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空间。这好比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就是其中一个个“公民”,正常地在其中用英语活动,用英语实践。
在组织学生进行Guessing colours游戏时,如果教师单纯地指着某物问:“What colour is it?”这样会使学生感觉“明知故问”,兴趣索然。而如果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变色魔术游戏,则会大大吸引学生。
在教衣物单词时,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衣服、裤子或裙子就算完成游戏,而不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学生所学的语言就得不到真正的实践了。所以,教师在布置小组活动时,应充分给予学生活动需要的时间,尽可能删繁就简,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同时让他们互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有问与答的机会,避免某些学生只会问或只会答。
应该说,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着能增彩添色的教学细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这些细节,根据学生的需要,依据教学的原则,我们要及时分析这些细节,运用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些细节,让细节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滴水原本可藏海,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而要真正做到这“三实”,教师需要捧出一颗对教育的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
真,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我们提倡英语学课堂的朴素真实,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追寻儒实课堂中逐渐失落的“真实”,上出“真”的儒实英语课。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丛书编写组.新课堂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案例分析丛书・小学卷(下册).
[2]田春娣.一次意外激发创作灵感.中国美术教育,2005,(6).
[3]叶刚.上出“真”的语文课.http://省略.
秋喜范文4
银色的烛光,
伴着秋天的颜色,
照冷了席边画屏。
柔腕间,
鸳鸯轻罗扇,
追着流萤扑腾,
闪出道道涟漪。
天阶上,
秋风里的柔夜,
美入我心,
却也凉入我心。
世事间,
几多相思几多离,
遥想牵牛,
秋喜范文5
总让我对夏日有着深深的眷恋
夏日的风夏日的雨
甚至夏日那骄阳似火的烈日
都曾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夏日给人的感觉
其实是烦躁的
但不知为何
我总能从那些浮躁的日子里
得到一种心灵的平静
夏日
那碧绿的树
那满盈的水
无不让我流连忘返
多少次
行走在绿树环绕的磁湖岸边
看着那波光影影的湖水
心中顿生无限的感慨
多年的理想与追逐
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夏日
一个被暴雨洗礼后的夏日午后
走在绿树成荫的湖边
抬头仰望明净的天空
放眼远眺那远处的山林
使我一下子明白
原来拥有一颗安静的心
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
才是最令我向往的
于是
在每一个夏末初秋的日子里
我都会深深地怀念
秋喜范文6
关键词:网球发球;高压球;技术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123
一、发球的动作要领及特点
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发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法。它可以不受对方制约,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发挥出个人的特点,用以控制对方,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发球技术,在比赛中争取主动。发球基本分三种:平击发球、切削发球和上旋发球。每一种发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好的发球具有相当大的攻击力,并使发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有变化。
1. 平击发球
平击发球在诸种发球中是球速最快的发球法,也叫炮弹式发球。该发球不但球速快,而且反弹低。如果身材高大就可以借助高点击球的空中优势直接进攻对方;如身材较矮小或女选手就不宜使用平击发球。这种发球虽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胁大,但命中率比较低。发平击球时的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右眼前上方,以拍面中心平直对准球,击球的后中上部。因此,手腕的向前甩和前臂的“旋内鞭打”非常重要,身体充分向上向前伸展,以获得最高击球点,以提高发球命中率。
2. 切削发球
这是一种以右侧旋转(略带下旋)为主的发球法。就是由球的右上往左下切削击球。由于切削发球的飞行轨迹及弹跳方向所定,该发球不但球速快,威胁大,而且容易提高发球命中率。为此被世界各国多数运动员所采纳。发球时把球抛到右侧斜上方,球拍快速从右侧中上方至左下方挥动。击球部位在球的中部偏右侧,使球产生右侧旋转。
3. 上旋发球
这是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的发球法。由于球的上旋成分多于切削发球,使球产生一个明显的从上向下的弧形飞行轨迹过网,发力越强,旋转成份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落地后高反弹到对方的左侧,迫使对方离位接球,给对方造成很大压力,同时为发球上网带来足够的时间。发上旋球时把球抛到头后偏左的位置,击球时身体尽量后仰成弓形,利用杠杆力量对球加旋转,球拍快速从左向右上方挥动,从下向上擦击球的背面,并向右带出,使球产生右侧上旋。
二、各类高压球的技术要领及特点
高压球是指在头上用扣压的动作完成的一种击球方式。无论在单打或双打比赛时,当你冲到前场击球,对方常用挑高球调动你,使你无法靠近网进行有力地截击,因此你必须学会高压球技术。
高压球可分为近网高压、后场高压、落地高压
1. 近网高压
当来球时需转肩,球拍随身体侧转,自然引至脑后,与此同时,左手伸直上举指向来球,此时的身体重心应在双脚的前脚掌,当对方来球落地浅时,应迅速移动脚步,调整到位,击球点的最佳位置应比发球的击球点略前,击打球的中上部,击球后肘关节带动前臂手腕向前向外翻转完成随挥动作,双脚自然向前移动。
2. 后场高压
当看清来球时,应迅速转肩,球拍自然引至脑后,此时撤右脚,身体重心落于右脚,利用交叉步迅速后退,左手向上伸直指向来球,右脚起跳,身体腾空,后仰挺胸,击球后迅速收腹,身体重心落于左脚,右脚随即跟上,后场高压球的击球点比发球略后,击打球的中部。
3. 落地高压
当采用落地高压击球时,应迅速移动脚步,退至球的后面,双眼盯球,再向前上步,调整好击球的位置,击球点像发球的击球点一样,击球时向前向下击球,自然完成随挥动作。当对方的挑高球落在发球线附近,又跳得很高时,你可以打出很开的角度扣杀直接得分,弹得不够高时,你可以屈膝半蹲高压,因为头上扣高压的力量总比抽击要大,如果球的落点很深,接近底线或已跳出场外,你只好往对方的深区空位压,并准备下次击球了。
4. 高压球的特点
高压球技术是进攻型技术,是在完全有把握和能一招致对方于死地时使用的一种技术,使用此项技术,则必须有活、快、准、高三点才能符合高压球的特点。那么,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这三个特点进行高压球的技术作用呢?
(1)“活”即击球前的握拍动作和击球的准备姿式要相对放楹,在击球的一刹那握紧球拍发力击球,它包括手指、手腕、手臂都要放松。不少运动员由于握拍过紧,影响了手指、手腕的灵活性,以致击球动作也不灵活,力量和拍面角度控制和掌握不好,有时本来是得分机会却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失误。
(2)“高”就是击球点要高,根据对方来球的落点尽可能通过步法的移动高速最最好的位置――即身体的右上方在击球时关节相对伸直,手伸得高,击球点就高,既可争取时间先发制人,又可取得较好的下压角度。如果在后场的击球点偏低偏后,则会影响击球质量的发挥,球路的变化和准确性;网前的击球点偏低,则只能使用挑球或截击技术来击挡对方打来的球。
(3)“快”挥拍时前臂挥动要快,具有轻快的加速度和良好的爆发力,才能给对方造成威胁或快速调动对方,从而掌握场上的主动权。
(4)“准”就是击球动作要大方。网球击球动作和羽毛球不一样,羽毛球主要是用前臂、手腕、手指发力。而网球是大臂带动前臂和手腕。只有动作大方,手腕闪动快,爆发力才强,才能使对方防不胜防,形成步法混乱,被动挨打。
三、网球发球与高压球技术的细节分析
1. 网球发球与高压球技术的不同之处
(1)击球点不同
另外,如果自己的抛球技术很好的话,几乎每次(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3页)发球,击球点都集中在一个区域甚至一个点,而高压球则不同,必须得根据来球调整站位,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打高压球,这样击球点自然每次都不同。
(2)击球前球的状态不同
发球时,是在球处于空中最高点时击球,原因是球此时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比较容易控制,而高压球时,所击的球是对方打来的球,球是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
(3)准备动作不同
单打发球的站位,一区一般站在底线后中点的右侧60cm左右,这里距发球区最近,发球后便于全场保护,左(前)脚距底线约2-3cm,左脚与底线交角约40°左右,两脚间距约同肩宽,右脚与底线近乎平行;二区发球站位一般在底线后中点的左侧1m左右,左脚与底线交角略小于右区站位,为30°左右,因为从底线的左后方向右前发球,整个身体和站位的角度都需要向右转。双打发球的站位与单打不同,一般都站在中点与边线的中间,这是打球后跑到网前有利位置的最近路线,容易保护双打的半个场区。左手持球轻托球拍在腰部,拍头指向前方。呼吸均匀,精神集中。而高压球时准备动作则是当来球时需转肩,球拍随身体侧转,自然引至脑后,与此同时,左手伸直上举指向来球,此时的身体重心应在双脚的前脚掌,当看清来球时,迅速移动脚步,调整到位,双膝微屈。
2. 网球发球与高压球的相似之处
(1)握拍方式相同
网球的发球和高压球都是采用大陆式或东方式反手两种。
(2)在击球前,头保持仰着,眼睛始终盯着球
眼睛看球是打好网球的基础,而打高压球时空间的位置变化比较快,场地、风向、阳光等外界因素会对高压球产生影响,需要迅速准确的做出步伐调整,在到位的情况下打球,眼睛盯不住球会造成漏打或失误,从而影响自己的自信心。
四、结论
网球的发球与高压球虽然在部分技术细节上惊人的相似,但它们毕竟是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击球方式,因此,在训练与教学中不能混为一谈,还是要有一定的区分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