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童装营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童装营销范文1
目前中国童装品牌的销售渠道还处于初级阶段,层次比较低,但中国童装品牌行业已开始踏入品牌竞争领域,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童装品牌市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产业,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童装品牌市场每年至少拥有380亿元的市场规模。
竞争就要想到策略,说到童装市场的目标策略,企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选择目标市场,首先要确定在一个已经细分的市场上,应选取多少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进入,以及进入的程度如何,这就是目标市场的覆盖策略。企业在制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时,通常有如下选择: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和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1.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就是指企业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不同特点,实行多种品牌、多种款式、多种规模、多种价格、多种分销渠道、多种广告形式等多种营销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是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的产物,也是企业市场竞争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大企业都采用这一策略。其好处是可以扩大产品总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多种营销组合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足之处是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会增加。
2.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是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施行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以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一策略的好处是:可以使产品在局部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专业化生产和单一营销组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不足之处是:由于目标市场较窄,一旦市场有变,企业难以适应,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3.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把市场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大目标市场,不再细分市场,也不按照市场差异来设计产品。企业认为消费者有着相同的需求,只推出一种产品,制定单一的营销组合策略,去开拓整个市场。这种策略的好处是:产品可以大量生产,大量储运,统一销售,统一广告,从而降低成本。例如,改革开放前,一汽只生产解放牌汽车,天津自行车厂只生产飞鸽牌自行车,以满足全国用户的需求。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的负面作用是:因忽视各细分市场的差异性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同行业中若干家企业都采用这种策略时,市场竞争就会异常激烈,致使企业利润下降。
做好童装品牌,只有策略是远远不够的,一定的营销手段更是必不可少,童装品牌市场营销常用的的方法如下,给大家做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网络营销
除了在产品质量上做足功夫,童装品牌企业的营销手段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网络营销:如今已被各行业广泛应用,网络营销席卷各企业。巧用网络这块虚拟市场壮大童装品牌企业规模,不少的童装品牌企业已将传统营销模式转到网络营销模式上来。
2、动漫与卡通营销
动漫有着良好的市场受众基础,卡通漫画形象也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动漫更加直接的通过各种卡通形象宣传,童装品牌也更加容易获得认知。
3、童星代言
娱乐童星代言或直接冠名卡通动画电视节目照样在童装品牌市场中掀起波澜,将娱乐资源与品牌形象、价值的联合推广。
4、差异化营销
目前童装品牌行业严重的同质化,要想在分食者众多的品牌市场分得一杯羹,就不能单一地致力于产品本身。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童装品牌企业就要拿出杀手锏,让更多的家长、孩子切身了解并感受到其产品所带来的人性化呵护。
童装营销范文2
大市场小品牌现象突出
中国是个童装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却不是品牌大国,很多童装品牌都属于不知名的企业,即使是比较知名的企业,其品牌占有率也不高,没有形成其他行业中强势品牌做大的现象,还属于一个比较初级的市场竞争形态,但是这样的童装市场却又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据《中国童装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城镇居民对童装的消费量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5%!目前,中国0到16岁儿童有3.8亿,童装消费需求量在8亿件左右,其中0到10岁儿童超过约占80%,消费需求量在6亿件左右。权威机构预测,在2010年之前,中国童装市场每年仍将以10%的速度递增。
我国的儿童人口已经达到了3.8亿,虽然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这其中,要以2000年的“千禧宝宝”最为突出,当年的新生儿就达到了3600万,市场上的婴幼儿产品曾一度紧俏,尤其是童装更是供不应求!专家预计,今年的新生儿还将达到3000万。另外,还有不少的已婚青年正准备着2008年生个“奥运宝宝”。如此庞大的新生群体,构成了强大的童装消费增长后劲,童装市场必将成为我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之―。
品牌聚合是主流
童装营销范文3
不过,宝宝金水,儿童洗发水、沐浴露之类的产品,销量一直保持较好的势头。不管婴童的年龄有多大,基本上,洗澡时父母都会为其准备洗护产品。特别是南方地区,婴童洗澡的频率比较高,宝宝金水、沐浴露等产品,销量更多。
虽然儿童洗护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是,很多企业也都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只关在玻璃瓶里的蜜蜂,看得到光明,却找不到出路。一方面,强生这个巨头,让大家感到很大压力;另一方面,产品越来越多,品质和包装过于类同,尽管营销手段在不断翻新,但还是很难赢取消费者的欢心。
因此,儿童产品营销手段,应该超越常规操作,只有非传统,才能取得新成就。经过对消费者观察了解及市场产品的调研,笔者发现,如果根据儿童成长的主体特征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从包装上进行改造,采用一种植入式教育营销的包装方法,使父母与儿童之间达成互动,从而抢占市场先机,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何谓教育营销
教育营销,就是根据儿童发育阶段的特点,让产品在包装上融入一些教育元素,方便父母与婴童之间的知识传播。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外包装上,印上一点古诗、弟子规之类的儿童启智方面的知识,供父母与儿童在使用产品时可以进行知识辅导和传播。
婴童这个年龄段,作为父母的,除了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之外,也关心他的启智教育。培养小孩子认字,学多点文化,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我们可以看到,有小孩的家庭,基本上都买有一些启智类书藉和光盘,不过,由于工作太忙,很多年轻父母都没有时间,参与小孩子的启蒙教育。
那么,如果企业在营销方面,能够抓住这点的话,可能也是营销的一个新方略。我这里所要说的,就是在包装上突破传统,以植入式教育营销的方式,让年轻父母在小孩子洗澡或是使用产品时的短短时间中,与小孩达成互动。
比如说,企业可以在儿童洗发水上,印上李白等诗人的画像或是一幅水墨山水画,上面再附有一首诗人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品。那么,在洗澡的时候,小孩子可以拿着产品在手上玩,父母可以一边帮他洗澡,一边教小孩子读上面的古诗,这样,小孩感觉有趣,父母也感觉有益。
对于小孩子来说,每洗一次澡,就跟着妈妈念一下唐诗,那么,这种积累,会让小孩子很快就把一首唐诗给记起来。这样,做父母的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同时也弥补了平时顾不上孩子教育的那种心灵负疚。我们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也有点叛逆,如果你叫他洗澡去,他还不是很愿意。假如有教导古诗这样一个互运环节,那么,一到洗澡时间,妈妈就跟宝宝说,去洗澡学习唐诗了,小孩兴趣会很高的。
有人也许会说,哪个父母心中,没有积累几首唐诗,个个都能随口而吟,那里用得着把古诗印在包装瓶上,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只有条件反射,才能激发父母做这种事的冲动,因此,很必要有一个载体,来激发父母的念头。更何况,一边洗澡,一边让小孩背古诗,认汉字,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育营销这种策略,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噱头,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如果细数起来,其实它也包含了一些市场差异化的特征。
首先,与其他包装形成了差异化。市场上的儿童洗护产品包装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强生”为代表的“简洁型”;一类是以“SNOOPY”为代表的“卡通型”。前者追求简洁朴素大方的风格,后者是迎合儿童对可爱的卡通造型的喜爱。
虽然,这些包装经市场验证,比验符合市场发展,但是,大家都如此,就很难在众多产品中超脱出来。试想想,大家包装都是一个调,你凭什么让消费者来注意到你呢?因此,儿童洗护产品包装差异化,是在所必行的。
好的包装会说话,因为通过色彩、造型及装饰等完成的包装,可以直观地传递一种产品的多种信息,并传达品牌的内涵和文化倾向,从而在视觉上给消费者很大的冲击力,使他们产生购买的冲动。特别是对于34.9%具有冲动购买段向、以感性消费为主的消费者来说,包装对消费行为的产生与否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当大家都在拼喜羊羊、咖啡猫、流氓兔的时候,整个货贺成了一个卡通专区,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假如在众多卡通当中,有一款儿童洗护产品,印有一幅水墨山水,简洁却很有诗歌的意境,那么,一来很有本土文化内涵,二来鹤立鸡群,在一帮卡通产品中,颇有特色。
其次,教育营销迎合父母心理。现在的洗护用品,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在促销上也会送点五彩蜡笔之类的,这点做得不错。但实际上,送文化,才是每个父母心底最原始的渴望。一旦父母了解到,可以让小孩一边洗澡一边学古诗,多数都会为之心动。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比别人更聪明,懂得更多。
再次,容易促成回头购买率。如果父母采取这种教育营销,那么,他会感觉到,自家的小孩比同龄小孩在无形中更聪明,能够背更多的古诗,做父母的心里会很欣慰。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一瓶产品洗那么久,如果天天背同一首古诗,当父母的不感觉厌倦,小孩子都感觉没意思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容易解决,企业只要在产品销售时,附带赠送几张防水小贴画,那么,当小孩学完一首古诗时,父母可以再贴一首新的古诗上去,常有常新。
童装营销范文4
关键词:包装设计 传统特色食品 营销传播
目前对于包装设计的研究主要在宏观层面展开,表现为对包装的绿色化和环保化等趋势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对于传统的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较少涉及。而目前在中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工业相对的很多传统的东西获得新的生机。随着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下,很多地方企业正在进行着挖掘和开发传统食品的尝试。
营销传播视角下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在消费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同时也为产品的包装支付了费用,并且最终消费了商品的包装。正如尹定邦教授所言:“消费者除了消费其产品设计外,同时还消费了它的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而这些设计的成本最后都会包含在商品的价格之中。每一个消费者都同时消费着多种形式的设计。”①因此,将包装设计上升到营销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菲利普・科特勒对于营销的认识,“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出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②换言之,营销的目的在于产品和价值两个层面的交换。产品是由整个生产过程决定,而价值的生产、创造往往涉及更多层面的因素。从营销角度来看,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就在于能为商品的营销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而这又是与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分不开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人们低一级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产生;整个需求的产生就是从低到高的过程。而最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满足人基本生理需要的吃穿住。其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的需求是社交需求,主要是指情感和归属方面的需求。第四层次的需求是自尊的需求。第五层次的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总而言之,人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而生理需求是比较基础性的需求,精神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消费者对于生理和精神需求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基本上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社会,物质供应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调控手段。在这样的宏观社会背景下,国情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人们没有办法进行更多的选择,因此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欲望被压制,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成为当时消费的主要内容。当时的食品包装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数并不是塑料产品,而是以简单的纸质包装为主,没有华丽的颜色和精美的设计,简单朴素是其主要的特色。包装所承担的功能主要是传递商品的基本信息内容。而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国力强盛,物质充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供应主要以市场调节为手段。当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境况时,人们的精神需求被放大。随着包装技术的发展,设计观念的进步,精神需求的凸显,食品包装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精致、越豪华。但在琳琅满目的橱窗中、柜台上,每一种食品都有不同的企业的品牌,看得人眼花缭乱。因此,包装设计的营销传播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产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又要能在柜台上众多的同类商品中变得醒目、与众不同,就必须在包装设计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有创意的包装设计,从而有效地传播关于商品方面的信息。最终实现包装设计视觉传递信息的功能,切合消费者的内心欲望,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最终实现成功的营销。
传统特色食品开发中包装设计的内涵
目前很多地方性企业正在积极地进行传统特色食品的开发与营销,但只有少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很多地方的传统特色食品在包装设计方面存在着缺少内涵的现象。这就需要思考传统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的思想内涵有着与一般食品包装设计的不同之处。
传统特色食品开发的包装设计是以地域性的文化为前提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人文、气候、文化、资源等条件的迥异,某一地方拥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消费习惯甚至是文化特色。由此最终形成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食品。比如宜宾、泸州等地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就适合酿酒,因此催生了当地历史悠久的酒业与酒文化。传统食品一般指在传统社会即农业社会中逐渐形成并被当地人广泛接受,具有丰富的加工经验或技艺等独特的食品。在这其中有很多属于“老字号”,历史悠久、质量卓越,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各地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传统特色食品将成为旅游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天津的传统特色食品小吃耳朵眼炸糕,就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由刘万春走街串巷叫卖开始,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挂上刘记的招牌,开起了炸糕店。在刘万春的努力下,产品质量好,深受人们欢迎,被人称为“炸糕刘”。因为炸糕店紧挨着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自此,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开始以“耳朵眼炸糕”为名盛名于天津。耳朵眼炸糕的包装就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包装色调主要以红色和白色为主,字体和花纹为红色,包装的整体风格简洁大方。这是因为当时购买耳朵眼炸糕的多为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红色字体的采用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热闹、喜庆的气氛。因此传统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必须从地域性的文化背景入手,提炼出符合该种传统食品特色的元素并进行有效组合,最后实现包装传播商品特色的信息的需要。
传统特色食品开发中的包装设计必须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承德有名的板城烧锅酒就是其中一例。据传,乾隆曾与纪晓岚等微服私访至承德东南的板城庆元亨酒店。因为闻到酒香,君臣二人便进去喝酒,酒兴之余对出了“金木水火土,板城烧锅酒”的对联,并御笔钦赐酒店。因此,板城烧锅酒根据其历史文化对产品进行了有创意的包装设计。如板城烧锅酒的珍品三百年酒以清朝皇帝玉玺形状为瓶形,瓶底面以篆书书写“避暑山庄”,瓶正面篆书“板城烧锅酒”,同时应用了满族传统的金龙、祥云等基本图案,包装盒以深棕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深沉、有文化的感觉;紫砂酒篓的包装运用了传统工艺制作出的泥砂酒篓瓶形,荆条编纹清晰可见,瓶体上贴有传统的方块菱形花红点衬托的书写体“酒”字样的酒标,古朴典雅,文化韵味十足。这样的包装设计将板城烧锅酒的品牌文化进行了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视觉传达。在琳琅满目的终端市场,这种能彰显商品个性及独特风格的产品一定可以在瞬间就获得消费者的关注。总之,板城烧锅酒在瓶形和包装设计上紧紧围绕着乾隆及存在于、生活于其中的传统文化等乾隆年间的文化形态和审美特征要素进行提炼与归纳、挖掘和发扬,很好地从包装设计的角度推动了商品的营销工作。商品能成功地推向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与该商品独到的对文化和审美形态的把握是分不开的。
日本的包装设计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包装设计将传统审美与现代设计理念很好地融合了起来。“在日本的包装设计中大量地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文字、装饰,巧妙地将设计元素与西方构成理论结合运用,形成了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形式感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包装设计的最大特色”。③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就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思想,发展我国传统食品的包装设计理念。(本文为重庆文理学院2008年科研资助重点项目“传统特色食品再开发包装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项目编号:Z2008MS10)
注 释:
①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②菲利普・科特勒[美]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郭新生:《从“和果子”包装看日本包装的设计特色》,《包装世界》,2007(11)。
童装营销范文5
“大学英语”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高[2004]5号)的精神,除了符合免考条件的学生外,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参加大学英语(B级)的统考。学生只有通过统考,才能顺利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是,对于大多数英语基础差的成人在职学生而言,要通过英语网络统考目前仍然是非常困难,鉴于此,有必要调查远程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网络统考的现状,分析影响网络统考合格率的原因,为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内容与方式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为使所产生的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问卷采用了无记名的方式,采取当场填写,及时回收的方法。课题组自编调查问卷,设计为“大学英语统考(机考)问卷调查”(以下简称为“问卷”)。问卷设计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开放性题目(自填题),共15个问题,涉及到七个方面,即学生年龄和英语基础、英语学习的目的和难度认知、自主学习英语的情况、面授出勤率、英语统考的准备与体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对学校的教学支持服务的建议。
(二)调查对象
此问卷针对在克拉玛依电大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本科生进行的调查研究,涉及到开放教育的2009秋的学前教育和小教、2010春社区管理、2010秋的汉语言文学、护理、2011春的会计学,网络教育的2009秋采油工程、2010秋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勘察、2011春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在2011年9月和12月考试结束后,两次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142份,除去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3.7%。被调查者中男生占52.5%,女生占47.5%。开放教育类别的学生占37.8%,网络教育类别的学生占62.2%。
(三)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将问卷通过考务办和任课教师发放给被调查的学生。
2.访谈
与部分学生面谈,听取他们在学习和统考备考的心得体会。与任课教师交谈,了解学生出勤和学习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学生的年龄和英语基础
问题1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英语基础而进行的调查。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基本上是在职人员,根据我们的问卷,年龄在20到25岁的占27.3%,26到30岁的占32.5%,31到35岁的占26%,36岁以上的占14.3%,由此可见,远程教育的本科学生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他们入学成绩低,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尤其是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单词不到2500个的占65%左右,而考试大纲要求是3000个。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没有一定的词汇,就难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统考的合格率。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统考充满了恐惧感。
2.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和难度认知
问题2涉及到对英语学习的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为将来更好地学习的占44.8%,为以后工作的需要的占4.1%,为了应付考试和拿毕业证的占51.1%。由此可看出,半数以上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英语的考试以便获得文凭,因此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就不足为奇。配合访谈发现,个别学生宣称参加学习就是为了混文凭来的。这种不良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效果和成绩。英语学习的难度认知就是对学习英语难易程度的自我感觉。问题3针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感觉和学不好的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8%的学员认为学英语轻松,33.3%的感到教材很难,58.3%的觉得只是记忆困难。从学生的自我感觉,可以看出他们学习英语的困难很大,一方面是英语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是学习英语用处不大,多为考试,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不好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不够努力(占50%),单词太多,课文太长(占32.4%)和不感兴趣或没有语言天分(占17.6%)。不够努力反映出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学习的主观意识不强。根据我们对未能通过统考学生的统考成绩的归因的访谈发现,28%的考生归于工作性,25%归于家务事,47%归于没有认真努力学习,这与50%的问卷结果大体接近。单词太多,课文太长,表明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少,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不感兴趣或没有语言天分,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导致考试的不顺,产生挫折感而丧失兴趣。
3.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情况
根据问题4,学员在家每天(周六周七和节假日除外)自主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间在两小时(含两小时)以上的占7%,一小时到两小时的占32.4%,半小时到一小时(不含一小时)的有38%,不到半小时的有22.6%。这些数据表明每个学生学习的时间差异很大,半数以上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问题5显示,学生自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强的占6.8%,一般的占44.8%,薄弱的占48.4%。这就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依然薄弱,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有待于改进,能力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受到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形式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自主学习存在偏见和抵制,他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4.学生面授辅导的出勤率
问题6就在职学生在学校集中面授辅导的出勤率进行调查,有15.4%的学生从不来上课,37.8%的学生很少来上课,多次来上课的有18%,每次来上课的有28.8%。这说明了每次上课学生的出勤率不到50%。根据我们对任课老师的交流,学生每次来上课的出勤率还要低,不到45%,有时为零。出勤率低,原因很多,有工作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但更多的是个人原因,面授意识淡薄,加之,少数人自知基础差,来上课也是听不懂,选择了放弃来上课。
5.学生应对统考的备考情况
问题7调查学生对统考的题型、题量、时间、各题的分值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完全了解的学员占34.3%,了解一些的占51.4%,不了解的占14.3%。这表明了大部分学员对统考的考试形式等还没有全了解或了解不够,说明了我们(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工作做得不够,不细。
问题8调查学生统考考前复习的主要方式,结果显示,42%的学生自主学习网上的教学资料(文字和视频),61%的自己看书,做模拟练习,17%的没有进行考前复习。这样一来,没有经过精心计划,周密的复习,任课教师的指点和答疑,去参加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6.学生对统考题型的体验
当问题9问及“统考中的六种题型,哪几部分最难”时,在前三项中,38%选写作,其次是阅读理解,占26.7%,然后是词汇与语法24.3%。由此可见,这三种题型是统考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尤其是写作。诚然,在我们的远程英语教学中,写作也是学生的一大弱项,缺乏面对面的亲自的详细的指导。在考试中,可看到60%以上的学生是没写几句话,甚至是一片空白。学生没选完型填空,是因为从2011年4月起,网考办采用了新题型,5个空,给5个词,并且难度系数较以前大大降低。
当问题10问到“对大学英语统考的心理感受”时,有14.1%的学生选填“太难”,52.1%选“难”。33.8%选“一般”,让我们大为吃惊的是没有一人选“容易”。从心理感受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基础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反映出统考题难度系数高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预期值。这也是大部分在职学生难以通过统考的写照。
(二)教师教学情况
1.对教师教学的调查
问题11的第一问希望老师怎么讲授英语,才能接受。41.4%的学生选择“注重语法”,34.3%选“注重阅读”。由此看来,成人学生学习英语仍然侧重于语法的讲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当本题第二小问,“你认为现在的英语教学,应侧重书本教学还是应试教学”,回答前者占7.1%,后者17.1%,二者兼顾达75.8%。这说明目前面临大学英语的网络统考,学生还是希望我们英语教师在把握课本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应把有关统考方面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也就是“立足于课本,面向统考”,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书本的同时,能够顺利通过统考是在职学生所关心的一件大事。
问题12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学生回答的要点有: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关心所有同学;因人施教,对内容讲解得再详细一些;突出考试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及时解答疑问。从学生的要求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的说来做得不错,但是还不尽他们人意。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服务学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使教学和统考达到完美的统一。
2.面授教学课时量
问题13调查的是学生认为每学期英语教学课时量的合适度。结果显示,70%的开放教育的学生认为每学期至少为36课时;网络教育的学生认为至少18个课时合适,这说明了学校安排的面授辅导课时数不够。以我校为例,开放教育每学期实际面授15课时,网络教育为9课时。教师要把中央电大的《开放英语》3和4教材,网络教育的《大学英语》的全部内容透彻地讲解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任务重,压力大,只能在有限的面授课时内加大教学章节的跨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简单串讲,其余的内容只能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根据我们的访谈,无论是开放的还是网络的学生都认为在统考考前,学校非常有必要额外增加10到12课时,用于模拟题的讲解和问题的解答。适量的面授课时,对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考试成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校的教学支持服务情况
问题14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调查学生认为班主任在统考中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通知统考情况;督促复习及考试注意事项;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和学校三方之间的联系。问题15也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目的了解学生对学校的意见、要求或建议,主要有三点:上课尽量安排在周末;继续加强推广学习经验;及时更新统考信息,对网考进行组织培训,考前多增加辅导课时。
四、调研结论
依据调查情况和调研结果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童装营销范文6
智能小车作为无人驾驶的智能交通探索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两辆智能小车串行前进的运动模式为背景,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自适应防撞算法,并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和测试。该系统分为前向车和后追车,两车以MC9S12XS128MAA为控制核心,采用激光和红外寻迹探测传感器,超声波模块负责前向测障,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两车间信息交换,基于PID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算法对小车进行自主运行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可行,对探索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小车;自适应;PID;追逐;防撞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4)05-0062-05
0 引 言
上世纪90年代,国外提出智能公交系统概念,智能车辆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车辆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移动通讯、自动控制等使车辆更具舒适性、娱乐性、安全性、方便性的多项技术,而基于PC平台的汽车信息化是实现智能车辆技术的基础和必要条件<sup>[1]</sup>。
2010年12月,吉利汽车与中国联通联合推出3G“智能汽车”,标志着国内智能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并逐渐从单一的智能汽车开始向“车联网”时代进军,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是智能汽车研发的主要需求。目前,国内“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智能小车研究的发展。智能汽车竞赛以快速发展的汽车电子为支撑,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不仅能有效快速地提升参赛者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国内相关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sup>[2-3]</sup>。
本文从智能汽车自主运行的防撞需求出发,提出构建基于freescale S12系列单片机的双智能小车系统,实现两辆小车在跑道上自适应的防撞前行,为智能汽车的智能化行驶研究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基于轻量化的选择和电路板的设计,选择体积小的MC9S12XS128MAA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根据自适应防撞需求对前后车辆要求的不同,前后车辆配置不同的硬件。前向车为了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采用前瞻较大的激光传感器用于循迹<sup>[4]</sup>。前向车的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前向车系统组成框图
后追车考虑用超声波传感器感知的距离信息和安装位置较低的红外传感器循迹来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和舵机转向。后追车的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后追车系统组成框图
2 系统硬件组成
2.1 前向车硬件组成
车辆整体硬件电路设计遵循低功耗,电路简单可靠,前瞻合适,控制芯片资源合理化使用的原则,设计了一些低功耗并且控制简单的电路。电路板的制作也进行了最小化设计,为机械设计打好基础。
智能车系统以freescale的MC9S12XS128MAA16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电源管理模块选用7.2 VNi-Cd电池供电,因为单片机系统、用于路径识别的光电传感器、光电码编码器等均需要5 V电源,控制转向的伺服电机和转头电机工作电压范围为56 V。直流电机可以使用电池直接供电,由于整体电路设计功耗低,因此可以采用TPS7350作为单片机和传感器模块,以及编码器的供电电源,采用TPS7301作为舵机供电的可调电源。
电机驱动采用大功率BTS7970作为驱动芯片,BTS7970执行抱死刹车优势明显。单个的芯片内部为MOS半桥电路,这里选择两片进行对接形成全桥驱动。转向舵机选用体积较小的T170A ,控制传感器模块的随动舵机选用S3010。控制频率均为100 Hz,采用双电源控制。
前向车的道路信息采集传感器选用前瞻较大的激光传感器。在对单排固定和双排固定方案进行对比测试后,激光传感器的控制电路选用转向随动控制方案,采用四路接收、八路发射作为路径识别的传感器方案,即一路接收对应两路发射的这种较容易对准的方案,发射管采用分时发射电路,以减小功率消除干扰。在对多个分时控制电路方案进行测试后,选择MAX4638作为模拟八选一的选通开关,其性能相当于高速继电器,可以产生多个共用电路,有助于简化电路设计。工作于5 V电压,其内阻只有3.5 Ω,某一时刻只有一个选通,因此电路功率不高,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在速度较高时普通码盘会出现输出不稳定现象,因此智能车的测速装置选用光电编码器,其可输出500脉冲/转,满足测速要求。
2.2 后追车硬件组成
后追车的主控电路、主板电路以及电机驱动等硬件与前向车基本一致。由于后追车使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前向扫描测距,因此需增加超声波模块。在机械结构上为保证超声波模块的架高设置,后追车选用架设位置相对较低的红外传感器进行轨道循迹, 红外传感器采用7路ST188红外对管架设电路。为增加超声波模块的扫描范围,超声波模块采用舵机控制。
超声波测距是借助于超声脉冲回波渡越时间来实现的,即经发射器发射出波长约6 mm,频率为40 kHz 的超声波信号,此信号被物体反射回来由接收头接收,产生mV级的微弱电压信号。设超声波脉冲由传感器发出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从传感器到目标物体的距离可表示为:D=c・t2。超声波测距模块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超声波测距原理框图
为了能实现2个小车之间的自适应防撞,本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确保2个小车之间的通信和相互协调。系统选用高度集成超低功耗半双工微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UTC1212,片上集成嵌入高性能低功耗STM8L101处理器,采用最新一代高性能射频芯片SX1212。其中SX1212创新的采用高效的循环交织纠检错编码,使抗干扰和灵敏度都大大提高,模块提供了多个频道的选择,可在线修改串口速率,发射功率,射频速率等各种参数,二次开发简单方便,也可以通过MCU来设置常规参数,模块电压范围为2.13.6 V,在接收状态仅仅消耗3.2 mA,有4种工作模式。传输距离在500 m左右,其UTC1212模块共有7个引脚,如表1所示。
表1 UTC1212引脚作用分配
管脚名称方向说明
1GND无地线
2VCC无电源 2.13.6 V
3SET_A输入和 SET_B 组合用于选择模块工作模式
4RXD输入串口输入口,TTL 电平
5TXD输出串口输出口,TTL 电平。
6AUX输出用于模块工作状态指示
7SET_B输入和 SET_A 组合用于选择模块工作模式
无线模块工作时通常处于接收状态,一旦收到数据,就将已经接收到的数据通过UART输出,这时可以用单片机通过中断接收方式将数据读取并存储,便于处理(如比对、数据显示等)。当需要发送数据时,把待发送数据通过UART接口传输UTC1212模块,模块收到数据后就自动无线发送,发送完毕后自动切换到接收模式。无线模块共有四种工作模式,可相互转换,利用SET_A和SET_B管脚进行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无线模块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模式含义
模式 1 SET_A=0 SET_B=0正常模式,该模式下可以收发数据
模式 2 SET_A=0 SET_B=1唤醒模式,该模式下可以收发数据
模式 3 SET_A=1 SET_B=0省电模式,该模式下可以收发数据
模式 4 SET_A=1 SET_B=1休眠/配置模式,该模式下不可以收发数据
无线模块与单片机的接线如图4所示。
图4 无线模块与单片机的接线
3 系统控制策略
3.1 传感器及舵机控制策略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传感器随动运行,始终保持传感器信息中心对准轨道黑线,这就要求在行进过程中对带动传感器板的舵机进行基于PID算法的随动控制<sup>[5-6]</sup>。具体控制策略如下:设置2个控制变量e和w,e为轨道黑线相对于传感器板中心位置的偏差,w为舵机脉宽调制的占空比。为了使传感器板无稳态误差地跟随黑线,首先需要有积分环节,此时w=∫ki・edt(ki为积分系数,决定积分的强弱)。
为了减小干扰,采用增量式控制:Δw=ki・Δe。但该方法只在低车速时才能较好地工作,一旦速度较高传感器板就会偏离黑线,不得不提高ki使传感器板转动的响应速度加快,但这将导致新的问题出现:在经过急弯后传感器板会不停地左右摇摆,即出现控制理论上的震荡现象,此时系统不稳定。因此,应增加比例环节以提高传感器板转动的响应速度。但实验发现固定比例系数ki所取得的控制效果并不好,经分析发现原因在于:传感器板采集的是离散值,且离散值的总数有限,故比例系数设置过小导致动作不明显,比例系数设置过大将导致动作不连续,即ki小传感器板稳定但反应慢,ki大传感器板反应快但不稳定。这就要求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动态地改变ki,根据实际调试确定如下规则:kmin≤ki≤kmax(kmin,kmax根据实际的调试效果进行确定)。
当e大于某值时,此时黑线偏离传感器板中点较多,说明传感器板跟不上黑线,故增加ki来加快传感器板的转动。当e小于某值时,此时黑线偏离传感器板中点不多,为了防止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应减小ki。
若前述条件都不满足且e・pe<0(pe 为上一次的e),说明系统发生震荡,即传感器板偏转过度或出现其他错误,应减小ki使传感器板稳定或减弱因错误引起的不良后果。
对于转向舵机的控制采用分段比例加微分的方式;弯道控制采用直道加速,进弯减速,入弯后加速的方式<sup>[7-8]</sup>。
3.2 车辆跟随防撞的反馈控制
为避免两车在跟随前进过程中出现追尾碰撞,后追车的超声波模块根据车辆的移动状态实时进行车距检测<sup>[9]</sup>,当超声波检测到前方有小车时,如果距离为1 m后车开始减速;如果距离为30 cm以内,无线模块向前车发送指令,前车开始加速;如果出现数据丢失,则后追车在距离为10 cm时主动停车<sup>[10]</sup>。
4 自适应追逐防撞系统的实现
4.1 控制算法的软件实现
根据智能车追逐防撞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对前向车和后追车的控制算法进行了实现,两车的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
4.2 机械结构的实现
为了保证智能车自适应追逐防撞系统的高速稳定运行,在机械结构的实现方面尽量保证车辆的重心低、重心位置靠后;并对车模的机械部分做如下调整:
图5 智能车主体控制软件流程
1)前轮倾角调整。
对前轮调整的目的是希望改善车模在行进中前轮的转弯性能,提高小车转弯的灵活性。因此调整前轮使主销内倾和后倾。经过测试,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提高车在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
2)舵机安装位置调整。
舵机的原装位置对智能车的方向控制极为不利,舵机的传动效率低,空转行程大,反应时间长,并且容易在与其它的结构连接处发生卡死现象。为了克服舵机在机械上的不利影响,对原装车体更改了舵机的安装位置,将原来舵机的多机构传动改为直接传动,这样可减少舵机传动机构之间的复杂连接关系,提高效率,减少机械结构上的反应时间,便于对转向的精确控制。
3)减震调整。
减震调整包括松紧程度的调整和小车重心高度的调整。由于小车被设定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因此太灵活的减震系统对小车来说并不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太松太紧的减震易使小车震动剧烈,不利于激光传感器对信号的接收,故适当调节减震弹簧的松紧程度,可改善小车的性能,降低震动对传感器接收信号的影响。另一方面,过高的重心不利于小车转弯,降低了小车的稳定性<sup>[11]</sup>,尤其在高速情况下更明显,常发生小车在转弯时车轮离地的现象,一旦有轮子离开地面,车轮便会失去有效的驱动力,故降低重心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调节减震拉杆的长度来调节小车重心的高度,以低到不影响小车过坡道为原则。
4)电池安装位置调整。
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发现,小车电池的安装位置对齿轮的传动有影响,电池左侧会碰触中间的差速结构,再加上车模底板的塑料强度不高,导致小车在运动时差速齿轮与电机的铜齿时而啮合时而分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把差速齿轮磨平,不利于传动,为此特意将电池的安装位置向后移动,直到脱离中间的差速机构,这有利于将小车整体的重心后移,从而降低舵机的负荷。
4.3 传感器的安装
由于前向车的传感器采用随动结构,在随动舵机的安装、传感器高度和前瞻的对比上都需要考虑车体重心的问题,在最大化降低重心的基础上,保证传感器40 cm以上的前瞻。后追车由于对超声波传感器进行了舵机架高,因此红外传感器板装于车前。
经过设计和调试,最终实现的智能小车自适应追逐防撞系统如图6所示。
图6 智能车系统实现
5 结束语
本文基思卡尔智能小车对双车自适应追逐防撞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基于系统总体设计和模块构建,并最终调试完成了智能小车自适应追逐防撞系统的实现,达到在预定轨道上自主循线、PID运行控制、超声波测距、无线通信和追逐防撞的设计目标。对探索无人驾驶车辆及其协同运行的自适应实现方法和机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荣本,李冰,施述明,等.世界智能车辆研究概述[J].公路交通科技,2011,18(5):93-97.
[2] 吴斌华,黄卫华,程磊,等.基于路径识别的智能车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7(3):80-83.
[3] 李舜酩,沈,毛建国,等.智能车辆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28(1):1-3.
[4] 周斌,李立国,黄开胜.智能车光电传感器布局对路径识别的影响研究[J].电子产品世界,2006(9):139-140.
[5] 王智峰,张朋飞,何克忠.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1(1):26-30.
[6] 李渊,马戎,付维平.智能车辆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J].测控技术,2012,31(9):71-74.
[7] 李进,徐朝胜,陈杰平,等.基于集散决策体系结构的智能车辆自主导航[J].控制工程,2012,19(4):728-732.
[8] 马育林,吴青,吴勇,等.灭火智能车辆PID控制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1):19-22.
[9] 于少伟,曹凯.基于动态目标位置的智能车辆动态避障控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26):242-245.
[10]汪明磊,陈无畏,王家恩.智能车辆车道保持系统中避障路径规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2): 129-133.
[11]周兵,刘冬.智能车辆主动避撞与稳定性联合控制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153-158.
作者简介:
罗吉生(1966),男,云南省曲靖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计量技术及企业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和管理。
Adaptive follow-up tracing anti-crash system for smart mini-cars
LUO Jisheng
(Yunnan Qujing Steel Holding Group Co.Ltd, Qujing 655003,P.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