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霜降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霜降的诗句

霜降的诗句范文1

学习了姜霜菊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从1984年至今,姜霜菊一直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在姜霜菊看来,“法院就像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回收站,老百姓来找你要个说法,解决好了,群众的满意多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每个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要你站得正、断得公,付出真情,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姜霜菊同志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姜霜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个人先进事迹个人先进事迹写作模板 个人先进事迹写作范文 学生个人先进事迹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

霜降的诗句范文2

——题记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昨天的九月初八,我居住的这座北方小城不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了。2012年的第一场雪降临在家乡重阳节到来的前一日,霜降来临的前一夜。

下雪了,2012年的第一场雪,确切地说是2012年秋末冬初的第一场雪。秋末冬初的第一场雪,在深夜铺天盖地的来了。一场大雪,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秋末初冬的雪,飘飘扬扬的洒落人间。看着飘舞的飞雪,让我想到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诗句。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再打开电脑音箱听着刀郎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让人浮想联翩。时隔十年,这一早一晚,飘落的黄叶和洒落的白雪,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秋来九月八的夜,我站在窗前,看着天空中飘着大朵的雪花,伴着冷风簌簌掉落,窗外的一切已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闰秋重九日的早晨起来,不知什么时候雪停了。一场大雪,给生活中的你我送来了霜降和重阳。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一日双节,佳节又重阳。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耳边总会长久地响起一曲曲不朽的生命赞歌。

霜降逢重阳。霜降,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重阳节,曹丕一早写过:“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1989年,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给重阳节增添了新的含义。霜降和重阳节的重叠,并不常见。这种现象,在近百年内共出现过五次,即1917年10月24日(闰二月),1936年10月23日(闰三月),1955年10月24日(闰三月),1993年10月23日(闰三月),2012年10月23日(闰四月)。这是自然界的巧合。2012年的自然界出现了几个巧合,例如:处暑节气和七夕是同一天,中秋节和国庆节紧紧挨着,就像除夕和春节一样,人们也就幸福地度过了八天的假期。

佳节又重阳,曾经是金甲点点,昨天是枫叶流丹,今天是白雪皑皑。曾经的霜降时节,我陪父亲对坐小酌时听着张君秋大师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飞南翔”的京剧《西厢记》;曾经的重阳节,身在异乡的我哼唱着陈少华的“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的歌曲,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今天霜降逢重阳的时候,我在一向明澈的大雪飘舞时,独自在淡紫窗帘边的橘黄色台灯下,默默吟诵着你留给我的手书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或许是试图让人的心绪匍匐上一层清霜,今天不只是给人送来清霜,还有这场为重阳和霜降伴舞的大雪。“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2012年的秋末的第一场大雪过后逢重阳。“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2012年初冬的第一场大雪过后遇霜降。此时的白雪皑皑之中,已不见了唐代重阳插茱萸的丰腴佳丽,没有了北宋重阳赏菊的佳人那头上的簪菊,更不见清代傲霜怒放在重阳的花海中的风流才子,只有那“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风雪交加了。

霜降的诗句范文3

准在绿水清波里漫溯?准将天际的云霞和白鸟化作不尽的相思?一河关雎的清啼,缠绕着古代的今夜,缠绕着谁的无眠?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当夏天的雨乘诗句而来的,哪一家窈窕的女子在一片红彤中,倩颜抖动。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个浩然不屈的君子,如钢如铁的心是怎样在那一个有白鹭轻飞的午后悄然融化,我们不知;但当我们将关雎的情节忆起,谁能否认?我们可以坚强如铁的心不再柔软成春天的雨露,一碰即碎。

今夜,是谁在一钩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却,随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月秋夜,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浪漫,荻江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偶遇的旅伴们在命运的渡口,坚持生的慰藉,诗人在困境中写下的诗歌,让我们在千年前由冷铁和桐木奏出的音乐里睁大眼睛:精神和血便是人世间最美的花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冷铁的“叮当”声中,命运的手指悠然地抚过,任一江的秋月浮动着群星,任满天的芦花飞乱了视野。原来,铁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音乐撞出的哀伤,撞出的一段人生和另一段人生的空白。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自己衣食无着却踮脚北望,当南宋的根基浸在西湖歌舞的酥风香雾里,有谁能给你一个“北定”的承诺,号作放翁,但你的心又何曾旷达自抒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总是太天真,总是太自信,忘了诗已挽回不了宗庙,挽回不了被美酒泡软的心。

然而每读到“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诗句,自己总是情不自抑,眼泪止不住与春江共流!

一个朝代的兴衰,走在最后的总是那些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而义比铁坚。于谦是这样,杜甫是这样,就连一向沉醉的李太白也是。

情感如铁,于是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贞情自伤,有了庄周尾生的痴事。

忠义如铁,于是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慨然英气,有了文天祥的丹青留名。

霜降的诗句范文4

The“earlyrice”and“laterice”intheSongDynasty

Abstract

Thesocalled“earlyrice(zaodao)”and“laterice(wandao)“intheSongdynastywerenotthesameonesinthedoubleharvestricecroppingsystemofmodernsense,buttheonesthatharvestearlyorlate,manyofthembelongedtomiddleandlate-maturingvarieties.Theso-called“laterice”distributedmainlyinzhexi(nowthesouthpartofJiangsuandnorthpartofZhejiang)duetotaxesandrain,whiletheearlyricebecamemoreandmorepopularintheotherdistrictsforthereasonsofdroughtandfamine.

早、晚稻的划分既是稻作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在宋代以前即已出现,但大多在一些非常偶然的场合,并且早稻和晚稻都是孤立存在。宋代随着稻作技术的发展,早稻和晚稻的概念非常流行,且常常是相提并论,以致后来的一些学者往往以今概古,以为宋代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早稻和晚稻,甚至更有人认为是双季稻,从而错误地估计了宋代稻作的发展水平。本文试图从宋人有关早稻和晚稻的基本概念入手,考察早稻、晚稻在各地的分布,并分析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以期对宋代的稻作有个更好的把握。

1、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及其分布

现代农学对于早稻、中稻和晚稻的界定主要是依据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的。而宋代最通行的做法是依据收获期的先后来划分早、中、晚稻,如“早禾收以六月,中禾收以七月,晚禾收以八月”。[1]由于各地的水稻成熟期并不一致,[2]所依据的历法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分之以月份,有的别之以节气,即便是都按节气或月份,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所以各地早、中、晚稻的划分不尽相同。如福建三阳,“其熟于夏五六月者曰早禾,冬十月曰晚禾。”[3]陆游有“秋词”三首,第一、二首分别提到七月、八月,第三首依时序当为九月,七月中提到“早禾”,九月中提到“晚稼”[4];又如浙江四明,“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处暑成。”[5]而江西西昌(今泰和)则以小暑、大暑节收割为早稻,寒露、霜降节收割为晚稻。早、晚稻只是相对而称,此外并无严格的科学界定。

尽管宋代的早晚稻概念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早晚稻概念,但各地都已对自己所生产的稻做了早稻、晚稻,甚至于中稻的划分则是事实。早、中、晚三稻在各地稻作中所占比例如何?对于了解宋代的稻作情况来说是重要的。游修龄说:“宋代的水稻,在同一地区已有早、中、晚的不同,一般以早、中稻为多,晚稻较少。”[6]实际上,早、中、晚的播种面积因时因地各不相同。

两浙的浙东地区,早稻多于晚稻,如四明(今浙江宁波):“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7]台州:“晚稻……民间所种不多,仅当早稻十之一、二。”[8]越州:“统计会稽八县田亩,……晚稻居十分之四。”[9]十分之六则是早稻和中稻。浙西虽然在“七月初乃见新谷”,证明有早、中稻的存在,但却以晚稻为主,如湖州:“管内多系晚田,少有早稻。”[10]甚至有些地方“纯种晚秋禾。”[11]但这种情况也主要局限于太湖沿岸地区,远离太湖沿岸的浙西一些地区,也是早稻多于晚稻。如临安府之新城县(今浙江富阳县西南)“山田多种小米(即早籼),绝无秔稻(即晚粳)。”[12]

宋代,另一处晚粳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淮南地区。这里的水稻一般要到夏初,甚至于农历五月方始插秧。“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13];“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14]等宋人诗句描写的就是淮南插莳晚稻秧的情形。而在一些近水低洼地区,甚至到夏初才始撑着一种短小轻便的小划船在稻田中进行撒播。[15]插秧在初夏,收获却在初冬,贺铸有“楚泽初冬正获田”[16]之句,此诗作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姥矶,时间是在戊辰十月晦日(十月的最后一天)。苏轼提到,元祐六年(1091),汝阴县(今安徽阜阳)百姓,因旱伤,“稻苗全无”,而被迫至淮南籴晚稻种。[17]乾道九年(1173)十一月,江南东路安抚使奉命收籴粳米,但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无奈只得“差官往淮南收籴”,可见淮南产粳米之盛。[18]但淮南也有籼米,宋政府在淮南所收籴的粮草中就既有大禾米(晚粳),又有占米(早籼),[19]只是不占多数。

属于江南西路,与淮南西路毗邻的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及其相邻的荆门军(今湖北武汉)也以晚稻为主。陆九渊在“与章德茂书”中提到:“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占早米,晚田种晚大禾。此间田不分早、晚,但分水、陆。”不分早晚稻,表明当地的水稻仍然是以传统的一季晚稻为主。南宋王十朋有“途中遇雨”诗,提到“晚稻短长熟”之句,此诗作于某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到兴国军之后,[20]不久王十朋又入鄂州(今湖北武汉)境,留下了“秋深余晚稻,地旷僻闲田”[21]的诗句。

福建八州,上四州(建宁、剑州、邵武、汀州四州)似以早稻种植为主,而下四州(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则是以晚稻为主。这从南宋乾道六年(1170)六月,提举福建常平茶事郑伯熊报告中可以看出,他说:“福建路八州军府县,自入夏以来,阙少雨泽,其上四州军府虽时得甘雨,犹未霑足,早禾多有伤损;下四州军亢旱尤甚,晚种有不得入土者。”[22]或认为,这里郑伯熊把上四州军入夏后“早禾”雨水不足和下四州军晚稻不能插秧并提,说明下四州军在南宋已普遍种植两季水稻,上四州军恰恰只种一季稻。[23]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这个报告出台于农历六月,事发在六月之前,即文中所称“入夏以来”,宋以四月为夏首,入夏以来指的是四月已来,也即四月至六月这段时间,如果是双季稻的话,这段时间正是双季早稻生长到成熟的季节,双季晚稻不能插秧是正常的,并不是一件大惊小怪的事,而作为一季晚稻,六月份尚不能入土就比较紧张,因为一季晚稻一般是在五月前后移栽的。

江西也是以早稻居多,然而各州县有所区别。洪州:“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诸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其所种大禾,系在向去十月,方始成熟。……本司契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24]此处,占米指的是早禾,大禾指的是晚禾。江州:“星子、都昌晚禾绝少,独建昌邑大苗米居多……此间土产皆占米,晚禾不多。”[25]“敝郡今秋少雨,晚田多旱,除星子、都昌,多是早田,被灾处少,唯有建昌一县,晚田数多。”[26]“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27]抚州:“临川境内早禾最多”,[28]“乐安、宜黄两县管下,多不种早禾,率待九、十间,方始得熟。”[29]总的说来是“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30]吉州:“早稻不过二三分”[31],十分之七八为晚稻。

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32],似也是以早稻为主。荆湖的潭州(今湖南长沙):“早稻甚多,晚米甚少”,[33]早稻约占全州稻谷种植的70%。[34]“只有早稻,收成之后,农家便自无事。”[35]成都府之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似也以早稻为主,[36]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提到:“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卜鼓决漏,取罚金与赏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37]可见眉州的水稻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前收割。范成大在题为“峨眉县(今四川乐山县)”的诗中也有“泉清土沃稻芒蚤”[38]的诗句。

北方地区水稻分布较为分散,但以一季晚稻为多。史料记载,占城稻在皇家御苑中的收获期多在十月。晁说之(1059-1129)“秋吟诗”中有“崔子稻畦晚”之句,诗注云“崔德符监稻田务”,[39]稻田务的所在地在京西北路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一带,证明当地稻田务管辖下的稻田是以晚稻为主。但由于北方易受干旱影响,所以江翱也曾在汝州鲁山县推广一种早稻。[40]

尽管现有的材料还不足以全部勾勒出宋代早稻和晚稻的分布图,但综上所述,宋代南方水稻主产区,除浙西等地区晚稻较为集中之外,其它地区都是早晚搭配,并出现了早稻盛行的趋势。北方地区自古及今则都以晚稻为主。

2、早稻盛行的原因

早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荆湖、江东、江西、浙东、福建等地。这些地方选择早稻种植,从其初衷来看,首先是着眼于抗旱。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水稻的主产区,但这个地区的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以江西为例,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5%,秋季只占15%。进入小暑后便转入到久晴少雨的干旱期,降雨量明显减少。其他省份,如浙江、江苏、安徽等,也有类似情况。而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水稻的需水量加大。《种艺必用》引老农言云:“稻苗,立秋前一株每夜溉水三合,立秋后至一斗五升,所以尤畏秋旱”,《种艺必用补遗》则进一步指出:“凡晚禾最怕秋旱。秋旱则槁枯其根。虽羡得雨,亦且收割薄而尠矣。故谚曰:‘田怕秋时旱,人怕老时贫。’诚哉是言也。”提出把立秋作为水稻水分临界期。立秋前后是水稻开始孕穗(古人称为秀,或做胎)的时期,这以后水稻对水的需要量很大。明代《沈氏农书》说:“乾在立秋前,便多干几日不妨;干在立秋后,才裂缝便要车水。盖处署正做胎,此时不可缺水,古云:‘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吓’……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又据宋应星的计算,“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粒缩小,入碾臼中,亦多断碎”。从分布区来看,也主要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种一季都显差强,早稻因需肥水较少所以得到垂青。

宋人对干旱危及晚稻多有提及。如李纲在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任内(1135一1139)曾上奏说:“(洪州)自入秋以来,阙少雨泽,已觉亢旱,又生青虫,食害苗稼……若更旬日内无雨,晚田决致旱伤”,“难以指准。”而早禾则因“春夏之间,雨旸调适,早禾已是成熟收割了当。”所以“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早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抚州知府黄震在咸淳七年(1271)七月二十一日《雨旸申省状》曰:“自六月初三日有雨,亢旱一月,至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早禾虽赖以有收,自七月初三以后,又复兼旬无雨,晚禾凛乎可虑,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关系非小。”[41]相比之下“临川境内早禾最多,晚禾虽被蝗旱,然所在有大歉之处,亦有大熟之乡,长短相补,亦得半收,早晚禾通计已是七八分成熟。”[42]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也提到:“敝郡今秋雨少,晚田多旱。”[43]陈宓在《与江州丁大监》书中说:“此月初以来不雨,……建昌邑大苗米(即晚稻)居多,遭此晚稻大可虑。”[44]有见于晚稻易旱,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员积极致力于早稻的推广。朱熹就曾在晚稻种植面积较大的都昌推广早稻,他说:“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45]

早稻需水量少,所以在一些易旱的山区发展较快。闽北山区宋初就有一种耐旱高产的稻种。据宋人杨亿《谈苑》记载:“江翱,建安人,文蔚之兄子也。为汝州鲁山令,邑多旷土,连岁枯旱,艰食。翱自建安取早稻一种,此稻耐肥、旱,实早,可久蓄,宜高原,至今邑人多之,岁岁足食。”[46]这里未言明此种早稻即占城稻,而且出现在有占城稻记载之前,应属早已有之。

除了干旱之外,早稻的推广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避水,早稻的生育期短,可以在每年的大雨到来之前,完成收获。这使得早稻除了适合于丘陵山区种植之外,也适合于在低洼易涝的地区种植。长江中下游流域虽然在入秋之后进入干旱期,但是在一些年份也有暴雨成灾的可能,这对于成熟收获期的晚稻来说是不利的。如,乾道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臣僚言:“伏见前月(即八月)以来,天作滛雨,江淮浙闽皆被其害,……稻穗之在田未刈者,经此巨浸已同腐草,高田虽无甚损,亦多芽蘖。”[47]解决办法就是尽量播种早稻。早稻品种之一的黄穋稻即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浅浸处宜种黄穋稻,……黄穋稻自种至收,不过六十日则熟,以避水溢之患。”[48]早稻可以避水溢之患,所以“湖田多,山田少”的豫章(今江西南昌)“所种占米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率数月以待获。”[49]又如避霜。一季晚稻常常要到霜降之后才始成熟,如果某年霜早,则要面临前功尽弃。何承矩在河北种稻时,头年因霜,未能收成,险些使屯田种稻难以为继,第二年改种江东早稻,取得成功。还有耐瘠。早稻对肥料的需求量比晚稻少。

丘陵山区往往比较容易干旱,且土壤肥力不及平原,复由于地势较高,易受冷害,所以早籼稻种植较多。如江东徽州,“大率宜籼而不甚宜粳”[50],临安新城县“山田多种小米,绝无粳稻”[51]。这也是宋真宗向高仰易旱之地推广早熟占城稻的原因。早稻与山冈联系在一起,如“早禾饱熟收山场”[52]、“北乡田少尽茅冈,早禾有种何妨种。”[53]福建上四州军,早稻多于晚稻也与此有关。这种格局到近代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据近人的调查,南京、镇江一带,地势高亢,山田多于圩田,亦只宜需水较少之籼稻。[54]

“救饥”也是早稻盛行的原因之一。宋代一般以晚米为籴纳对象,至于早稻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自产自销,文天祥就曾提到,“吾州(江西吉州,今吉安)从来以早稻充民食,以晚稻充官租”。[55]农民生产的早稻除了大部分自我消费之外,剩余部份也进入市场,满足中下层百姓的粮食需求。早籼稻成为“自中产以下皆食之”[56]的大众食物。中产以下的大众,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济,不可能有很多的存粮,一遇青黄不接,就需要有一种早熟品种来接济,这就更为早稻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契机。最早见于宋代方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稻品种,六十日,又名救公饥,其出现即与此有关。“六十日稻,名救公饥。传有孀妇居贫乏食,撷稻中先熟者,以养翁姑,因传其种。”[57]宋代新安也有这样一个品种,名红归生,米粒红,成熟最早,然不广种,少莳以接粮耳。宋人有诗云:“前村后村水车声,伊伊扎扎终夜鸣,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赖饥何?”[58]从中也可看出早稻在抗旱救饥上的用意。

早稻盛行的原因也为近人的调查所证实。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秋,江西农业院作物组乘指导农民混合选种及采集单穗之便,附带进行水稻品种及栽培方法之调查,知各县水源缺乏为未种粳稻之首要原因。普遍粳稻生长期较籼稻为长,所需水分总量亦较多,本省雨量最多之月为五、六月份梅雨期内,七、八月以后,遂逐渐减少,故多数地方,均栽早熟籼稻,以期避免干旱之损失,此粳稻之变天然因子所限制而被据弃者一也;又因本省盛行二熟制,早稻收获后,可栽二季稻或其他旱作,如晚大豆、芝麻、养麦等。粳稻生长期较长,不适于二熟制,此受栽培制度之限制而被摒弃者二也;各县所栽之品种,有芒者绝无仅有,盖一般农民对于有芒之品种,多感脱粒之费力,调制之不易,交租时又被田主所拒绝而厌恶之。粳稻品种有芒者居多,此不合农民心理而被据弃者三也。[59]由于饥饿和干旱古已有之,因此,我们估计,早稻出现的时间比实际材料中的记载更早。

虽然早稻的种植在于抗御自然灾害,但它的存在毕竟为多熟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稻可以避旱、救饥,但产量不高,救得一时救不了四季,同时在早稻收获之后还有较长的生产季节可以利用,于是古代农民可能很自然地就在早稻收获之后,种上晚稻或其它作物,以弥补早稻产量的不足。于是多熟制形成了。宋谢邦彦诗:“嘉谷传来喜两获,薄田不负四时耕。”[60]说的就是早稻的存在为多熟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太湖地区种植晚稻的原因

然而,在宋代水稻的主产区,拥有“苏湖(常)熟,天下足”美誉的浙西地区,早稻仍然没有取代晚稻的地位,在水稻生产中仍然是以单季晚稻为主,并且一直保留到了近代。江南地区的晚稻一般是五月插秧之后,入秋后才能陆续成熟,直到九、十月份。宋人有词曰:“……,重来雨过中秋……看黄云、还委西畴……信吴人有分,……重到苏州。……”[61]从中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时,水稻尚未收割。浙西晚稻收获的临界日期是霜降。苏轼有“乌程(今浙江吴兴县)霜稻袭人香”[62]之诗,曹组亦有“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63]之词,楼璹《耕织图诗·收刈》亦云:“田家刈获时,腰镰竞仓卒。霜浓手龟圻,日永身罄折。”从上述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浙西地区的水稻一般都是在霜降以后收获。诗中不提别的收获期,显然表明浙西地区的水稻一般都是在霜降前后收获的。回过来再看看播种期。苏轼有“种稻清明前……分秧及初夏”的诗句。表明北宋时期,湖州是在清明(四月上旬)前下种,立夏(五月上旬)初插秧。杨万里诗句:“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又表明南宋时期的吴中是在农历二月初(比清明稍早)浸种,四月中(比初夏稍迟)插秧。也就是说,太湖地区的水稻一般是在清明前后播种,霜降前后收割。即农历的二、三月到九、十月这段时间。一季晚稻的种植情况在许多品种的生育期上可以得到反映。

何以在各地盛行早稻的同时,太湖等地区依然以晚稻为主呢?游修龄总结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和宋代的温度变化有关。籼稻和粳稻在最低萌发温度方面,籼稻要求高,粳稻可以耐低温;在最低萌发温度方面,籼的要求强,粳的要求弱。总之,是籼的耐寒性弱,粳的耐寒性强。现在一般籼稻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7度以上,粳稻地区则在16度以下。宋代气候转寒,北宋时期,我国东部的气温略低于现今,[64]南宋时期杭州的4月份平均温度比现在要低1-2度。[65]在这种温度条件下,太湖地区发展为粳稻中心。[66]二是稻麦两熟制扩展后,因小麦收迟,以种晚稻为宜。因而晚稻的比例扩大了。太湖地区晚稻品种的多样化,同宋以后稻麦两熟制发展有密切关系。[67]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太湖地区选择晚稻还有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从经济上说,宋代政府的籴纳政策是太湖地区种植晚稻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隋唐大运河开通以后,太湖地区是稻米的主要输出地,政府规定收纳一律以晚米为准,这可能与晚米的品质及贮藏寿命有关,晚稻的品质好且耐贮藏,适合漕运并供给政治中心的居民,而早米在这两方面的表现较差,故不在收纳之列。舒璘在论及粮食贮藏时说:“古之积储在谷不在米,验之于今,藏米者四五年而率坏,藏谷者而无损,而谷之中又有高下焉。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今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稻,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问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而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68]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一月十二日知建康府洪遵在上奏中也提到:“秈禾小米,久远不可贮储。”[69]由于晚粳具有食用品质好,耐贮藏的特点,所以规定晚稻为赋税征收对象,这不光是太湖地区如此,其它地方也都是如此,政府还将税收的起征日期放在晚稻成实之后。[70]适应政府的政策,虽然宋代各地都有晚稻栽培,但由于赋税较轻,有些地方在满足税收需要之后,可以种植早稻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太湖等地的农民由于赋税负担重,必须大量种植晚稻才克完成,不仅如此,一些邻近地区由于自身产生晚稻不衍交纳税收,也到太湖沿岸地方来收购,如,临安府之新城县“山田多种小米,绝无秔稻,一岁所收,仅足支民间数月之食,虽丰岁亦须于苏、秀邻境籴运交纳。”[71]由于对晚稻需求量大,所以太湖沿岸的农民种植早稻的选择余地较小。这也是太湖沿岸地区,这里自古以来直到近代一直是以一季晚稻为主的原因之一。江南赋税负担沉重可能与晚稻种植相互关联。

无独有偶,在其它一些赋税较重的地方,晚稻的比重也比较大。北宋时期,发运到京师的米超过百万石的除两浙路一百五十万石外,还有淮南一百三十万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万八千九百石。[72]淮南是晚稻的重要分布区已如上述。江西各地早晚稻比重不同,也可能与赋税轻重有关,在江西的一百二十万之输中,以吉州所占份额最多,宋人曾安止估计“漕台岁贡百万斛,调之吉者十常六七”[73]。李正民也说:“江西诸郡,昔号富饶;庐陵小邦,尤称沃衍。一千里之壤地,秔稻连云;四十万之输将,舳舻蔽水。朝廷倚为根本,民物赖以繁昌。”[74]从漕粮一项来说,吉州“实为江西一路之最”。[75]适应漕运的需要,这里种植的水稻十分之七八是晚稻,只有二、三分种植早稻。

从自然条件来说,我们认为,水旱变化比气候转冷对太湖地区晚稻种植的影响更大。这里再具体地分析一下雨水状况对于江南地区稻田种植制度的影响。明李乐《乌青志》中说:“种田之法忌过早,本处土薄,太早则虫易生。若其年有水,则必芒种前后可插莳也。如遇旱暵,即不妨迟至夏至。”可见决定当地水稻移栽早晚的因素主要在于水旱,而非冷暖,当然水旱也与冷暖有关。这段话还转辗于明清时期的乌青、乌程等方志及《沈氏农书》等之中,应该是浙西地区农民的共识。翻开所有的中国农书,几乎种田的趁早,早有诸多的好处,惟独在太湖地区提出,“种田之法,不在乎早”,这与太湖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提到了虫、水、旱三个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同样面临,就浙西而言,我们认为水灾是导致浙西地区种植晚稻的主要原因。

浙西地区在在入冬之后至春夏之交有个较长的降水过程,如果在这一段时间播种插秧,势必面临水灾。元祐四年(1089)十一月初四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龙图阁学士朝奉郎苏轼状奏,“勘会浙西七州军,冬春积水,不种早稻,及五六月水退,方插晚秧”[76]。可见,冬春积水是浙西七州军选插晚稻的主要原因。积水不仅影响到插秧,还影响到下种。元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苏轼在一份奏状中又提到:“窃以浙西二年水灾,苏湖为甚。……自下塘路由湖入苏,目睹积水未退,下田固已没于深水,今岁必恐无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妇女老幼,日夜车畎,而滛雨不止,退寸进尺。见今春晚,并未下种。”从这个奏状中可以看出,苏、湖一带的水田在当年,地势低的可能整年都种不上水稻,因此收成无望,而地势较高的,也由于淹水,到了三月下旬,所谓“春晚”,还没有下种。所以苏轼接着又说:“自今(即三月二十三日)已往,若得滛雨稍止,即农民须趁初夏秧种。”[77]也就是说,苏、湖等地的水稻播种期须推迟到四月以后,加上不少于一个月的秧龄,水稻移栽的时间最早也得在五月初以后。一些在五月或五月以前即已播种移栽的水稻,如果不幸赶上大水,则需再种。如,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一日诏,“浙西州军大水,……官为贷其种谷,再种晚稻,将来秋成,绝长补短,犹得中熟。”[78]淳熙九年(1182)五月十六诏,“近者久雨,恐为低田有伤,贫民无力再种,可令浙东西两路提举常平官,同诸州守臣,疾速措置,于常平钱内取拨借第四第五等以下人户,收买稻种,令接续布种。”[79]“用心补种被水去处田亩”[80]虽然能够起到绝长补短的作用,但已付出了人力和物力(如种谷等)的浪费,因此,就宋代始人们便有意识地推迟播种和移栽的时间。明代宋应星说:“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81]这种做法在宋代的太湖地区就已普遍采用。苏轼说:“去年浙中,冬雷发洪,太湖水溢,春又积雨。苏、湖、常、秀皆水。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分种,十不及四五分。”[82]刘攽在一首自问自答的诗中写道:“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83]其它一些低洼地区,如淮南,种植晚稻也都出于同样的原因。甚至岭南地区种植晚稻也是受到了雨水的影响。苏辙在“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诗中提到由于连雨江涨,引发水灾,对于“东郊晚稻须重插”[84]。叶绍翁也有“田因水坏秧重播”的诗句[85]。除水灾之外,太湖地区盛行晚稻还有其他的一些考虑,如虫、旱等。如“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描写的就是由于干旱,早秧不能及时移栽,家家以龟卜占雨的情景。凡此种种,都是浙西种植晚稻的重要原因。

太湖地区的一季晚稻一般是在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移栽,至九、十月才能收获,自宋代以后,随着大小麦及油菜在南方的发展,有些农民开始在收获水稻的稻田中种植大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而大小麦及油菜等都必须在农历次年四五月以后才能收获,收获过后,再种早稻显然已来之不及,所以只得种植晚稻。正如清《潘丰豫庄本书》所说:“田有宿麦,遂废春耕,而大概莳秧在刈麦后。”因此,稻麦二熟水旱轮作进一步强化了一季晚稻在太湖地区的地位。

4、宋代早稻的性质

霜降的诗句范文5

茶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更可贵的是极少有毒副作用。我国茶养茶疗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认为,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茶。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关于茶最早的文字记录,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里所说的“荼”就是茶。并且有很多医书中都提出茶有解毒治病的功效。

道家也早就发现并重视茶的养生保健作用了,晋代道家名医陶弘景就曾有这样的言论,他说:“茗茶轻身换骨。”古代对茶研究最深入的当数被后人尊称为茶神、茶圣的唐代的陆羽,他集生平之体会,写了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详尽介绍了关于茶的各方面知识。可见到了唐代人们对茶的药用价值的重视与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唐本草》、《本草拾遗》中已有用茶治疗瘘疮、小便不利、痰热渴、气逆、宿食、瘴气等病症的记录。《外台秘要》中也专设“代茶新饮方”一节,记述药茶的制作、使用、主治病症。《千金方》中更具体地介绍了10余首药茶方。到了宋元时期,药茶的运用仍在发展,《太平圣惠方》一书记有“药茶诸方”,其中记载了八种药茶的名称。宋朝太医所编的《和济局方》,记有现代人仍在使用的治疗偏头痛、鼻塞、发烧、四肢疼痛、妇人疼痛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的川芎茶调饮。元朝太医忽思慧的名著《饮膳正要》中载有玉磨茶、清茶等内容,由此可知药茶的使用已经蔓延进了宫廷。到了明清,药茶的应用范围、制作和服用方法等内容都被大大地充实和完善了。在宫廷中更是发挥着它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功效。慈禧太后在食疗保健上就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每当身体不适或患了小病的时候,就饮用各种代茶饮料。《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也记载了大约20首代茶饮方。其实药茶一直以来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山楂茶、川芎茶、枸杞茶、乌梅茶、丹参茶、艾叶茶、生姜茶、决明子茶、柿蒂茶、何首乌茶、菖蒲茶、茶等,都是把单一味道的原料放入水中,煮沸后代替茶叶饮用,以获得这个材料的药效。

历代医家、道家探究出的茶的功效不下几十种:解毒、解表、祛痰、止痢、清心明目、生津除烦、益气疗饥、止血补血、消食醒酒、行水利湿、止渴增津、清热解暑、坚齿防龋、防衰抗老、通畅大便、抗菌防癌、降脂降压、防治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药食。

制神仙茶秘方——轻身健体,止盗汗,祛斑

前面我们提到清代的葛云梦在他的《成仙秘方五十种》中介绍了多种能延年成仙的粥方、酒方。如此神奇的茶他又岂能放过呢!他在书中给后世修道者介绍了他研修的一个重要成果——制神仙茶秘方。

在四月桑叶最茂盛的时候,采摘一些备用,等到十月霜降后,树上的叶子已经凋落大部分,还有一些留在枝头,那些剩下的叶子就叫神仙叶,把它们采下来,和前面采下的叶子一起阴干然后切成细丝,代替茶叶,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煎煮。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大家可能会对它的疗效产生质疑,葛云梦接着用了个具体的案例来佐证神仙茶的神妙之处。

他说从前有个老人,就用这种桑叶代茶饮用,活到一百二十岁,身体依然很健壮,每天可以走五百里路,而且速度极快,能追得上奔马。后来除了每天喝桑叶茶,还增加了炼服丹药的项目,活到两百岁后的去向就没人知道了,他的亲人也多效仿他用桑叶代茶饮用,大部分都很长寿。这个故事带有神仙道化色彩,现代人对它的可信度多少会有些质疑,但大家绝对不要质疑桑叶茶对人体的养生价值。

霜降的诗句范文6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当中重阳节是一个有着不一样意义的节日,并且是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九九重阳节要去吃什么食物,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九九重阳节要去吃什么食物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螃蟹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秋风起,蟹黄肥,此时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节。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糍粑

重阳节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一食俗。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糯米糍粑分外香!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软糍耙味香甜适口,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

重阳节登高祈福的诗句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4、行至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潭主人不遇》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6、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

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7、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8、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9、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0、摘得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11、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1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赏】

,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节,人们认为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会、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酒】

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酒的习俗。

九日所酿的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宋人以、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做酒满缸香”。

直到明清,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酒,吃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