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洵六国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洵六国论范文1

苟以天下之大出自宋朝的苏洵《六国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苟以天下之大的意思是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来源:文章屋网 )

苏洵六国论范文2

高中生立论的缺陷是什么?人云亦云。“立”的往往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理、常理、大道理,鲜见“我认为”的己见、锐评、新视角。苏洵的《六国论》是如何来立论的呢?请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世人都认为“兵不利(军事实力差)”“战不善(作战不得法)”,而苏洵却“惟陈言之务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弊在赂秦”。

警示:人云亦云,只会让人大倒胃口;见解独到,方能让人耳目一新。

高中生阐发中心论点的缺陷是什么?整吞整咽。不会横向联系、纵向开掘,不会将中心论点切割分解成2至3个分论点,使议论入里、入骨。苏洵是如何来阐发中心论点的呢?请看:

①(赂秦)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并没有都去“赂秦”,所以苏洵对中心论点“弊在赂秦”的论证没有整吞整咽,而是机智地将它切了一刀,把六国分成“赂者”和“不赂者”两大阵营,并分别提出了一个分论点。“同归”但“殊途”,这就将两条迥异的破灭路线图划向了纵深。

警示:整吞整咽,只会不明就里;只有切割分解,方能鞭辟入里。

高中生剖析事理的缺陷是什么?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而不能“走两步”,将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苏洵是如何来剖析事理的呢?请看: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

苏洵在剖析事理时,很擅长“走两步”,剖析“分论点一”的推进过程是“赂秦力亏破灭”,剖析“分论点二”的推进过程是“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赂者)不能独完而丧”。正因为分步推进,事理才剖析得明了透彻。

警示:一步到位,让人只觉“不讲‘理’”;只有分步推进,方能让人感到“理之凿凿”。

高中生分析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缺少眼光。看到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仅靠视力,往往近视、短视;凭借眼光,方能透视、远视。苏洵是如何来分析问题的呢?请看:

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在①句中放出的是联系的眼光,燕、赵为什么会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是因为“秦革灭(韩、魏、楚)殆尽”,燕、赵失去了“强援”。在②句中放出的是发展的眼光,地有限,越“赂”越少;欲无限,越“赂”越大。以“赂”求和,只能苟安一时,久必“颠覆”。

警示:缺少眼光,就会囿于眼前,浮于表面;只有放出眼光,方能高瞻远瞩,入木三分。

高中生解决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空喊口号而无实招,诸如“我们一定要(应该、必须)……”等。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在议论文中解决问题时也应该挤干“吐沫”,拿出“干货”。苏洵是如何来为六国出谋划策的呢?请看:

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并力西向。

苏洵为六国设的图存之道有三: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此三策,“可谓至论”(陶望龄《三苏文苑》)。

警示:空喊口号,只有虚张声势之嫌;只有亮出实招,方显试手补天之力。

高中生运用论证方法的缺陷是什么?单打一,而且多半为例证法,往往不能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选用最给力的论证方法。苏洵除了例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看:

①六国破灭,其根本原因在“战”还是“赂”?一比即知: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对比论证)

②“赂秦”能息战吗?一喻即明: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论证)

③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把历史假设一下即晓: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

④北宋朝廷以赂求和是明智之举吗?把古今类比一下即醒: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类比论证)

苏洵在综合运用上述论证方法时,既能因需而选,又能各尽其用。

警示:单打一,只会削足适履,法“钝”其力;只有随机应变,方能量身定制,法“尽”其用。

高中生论证思路的缺陷是什么?原地绕圈。既不能深入进去,抽丝剥茧;又不能生发开来,拓展延伸。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些同学的“三段论”:

苏洵是如何展开论证思路的呢?他在“三段论”的每一部分之后都追加上了“跟进”论证,请看上表。

警示:原地绕圈,只能抱住“理”,“知其然”;只有充分展开,方能摊开“理”,“‘揭’其所以然”。

高中生举例论证的缺陷是什么?讲故事。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本身不是目的,论证观点才是目的。为此,举例论证不能追求例子的感染力,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而应注重例子的说服力,以议带叙——用“观点”剪辑例子,能印证观点者,留而串之;与观点游离者,剪而弃之。苏洵是如何以议带叙的呢?请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苏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来修剪齐亡史实,以区区31字就将齐国结交秦国、不助五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灭亡结局论述得一清二楚。言虽洗练,但理已析透。

警示:讲故事,只能讲清事情;只有以议带叙,方能厘清事理。

在时下一片“奇文熏得学子醉”的炒作声中,我们呼吁广大高中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回归课本这个“娘家”,走读写结合之路,练一招一式内功。我们坚信:你阅读会心颔首之日,就是写作妙手偶得之时。

[牛刀小试]

担 当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尔虞我诈中正逐渐被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却多了几分心机,这才有了“三鹿”等诸多事件的频发。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他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他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何处呢?首先,她有忠心。“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边关战事十万火急,身为柔然子民,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其次,她有孝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身为子女,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疼护,毅然决然地“从此替爷征”。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她强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忠”和“孝”的双赢。为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说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花木兰替父从军,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再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沙场之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战环境极其凶险。二则有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则是欺君之罪,定被处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枪林,“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的概率极高。但巾帼不让须眉,身为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出生入死十二载,不仅说到了“担当”,而且做到了“担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那时考验人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兰有没有实力来担当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明证。其一是身份始终未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归,虽然“将军百战死”,但木兰却“壮士十年归”。其三是立下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实力,不仅担当起了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担当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实力作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苏洵六国论范文3

2、有才能的人,宋苏洵《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动词,通“裁”,裁决,裁夺,《战国策,赵策一》“惟主裁之。”

4、姓,明代有才宽。

5、副词,刚才,方才,《聊斋志异 促织》:“手才举,则又超忽而跃。”

苏洵六国论范文4

千年之前,一个名为苏询的文学家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一气呵成六国论>>。千年之后的今日,我敢说:“六国都被秦国所灭,真正的原因不在于‘赂’,而主要在于‘惧’,因为惧怕自己被秦国灭了,所以韩魏楚才会赂秦,所以齐才会亲附秦国,所以燕才会派刺客招惹秦兵,所以赵王才会听信谗言。”故曰,弊在惧秦也。

当然了,我承认苏洵“非兵不利,战不善”的观点。当时虽然秦国十分强大,但其他六国的军队也不是豆腐渣。名将谋士如孙膑、乐毅、廉颇、田忌、李牧等也不少。为数不多的几次仗打得也不是输得一败涂地。如果六国抱有必胜之心,敢于联合起来与秦对抗,也许历史就会改写。唉,不是秦灭了六国,而是六国自己啊。

六国之中只有韩魏楚三国曾割地赂秦,而苏前辈仅以一句“不赂者以赂者丧”轻轻淡过,实难服众。其实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六国有三为秦所灭,其他三国必然会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而灭亡。因此,齐燕赵的灭亡与“赂秦”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的。齐国是六国之中最应该被唾骂的。齐本身也是一个泱泱大国,齐王却害怕同样强大的秦国,害怕有朝一日遭到亡国之灾,于是心安理得地弯着腰给秦当起了鹰犬。为了苟且偷生,齐对秦点头哈腰,做秦的“友国”,孰不知,此举破坏了六国团结,在韩魏楚燕赵亡之后,齐也被所谓的“盟友”吞并。赵王起初敢于与秦交战,“二败而三胜”、“李牧连却之”让秦不敢轻易大举进攻赵。不冷静的无畏只能称做匹夫之勇.还是一个“惧”,让赵王贪生怕死怕得整天惶惶恐恐,没有详细调查便轻易中了反间计,错杀李牧,导致国破身亡。燕国小力微,燕王因为“惧”,想快快除了后患,没有冷静下来想一想假如刺杀失败的后果,于是,一个荆轲的失败断送了太子的美梦。至此,六国破灭。

反过来想想,假如韩魏楚不惧怕秦国的强大,就不会干出贿赂的蠢事,也就不会早早灭亡;假如齐国不惧怕本国被灭,就不会倒向秦一边,其他五国也不会孤立无援;假如燕赵能沉着冷静地敢于和秦国对抗到底,那么秦国便不会有好日子过。只有当六国消除了畏惧之心,它们才有可能走到一起,才有可能消除异心团结一致,对抗秦国。

也许,无畏的人们往往有更多的胜算啊。当年项羽破釜沉舟,可谓无畏;当年张飞桥上大喝,一人退曹可谓无畏;当年我国抗美援朝,可谓无畏;当年二万五千里,可谓无畏;当年……

苏洵六国论范文5

从《六国论》这个题目上,我们能读出什么信息?(根据“论”字,知道本文文体是议论文)大家还记得议论文三要素吗?(论点、论据、论证)很好,我们将结合议论文三要素来阅读这篇文章,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目标。从文章题目上,我们还能读出其他信息吗?(六国论,论六国,这题目揭示了文章的论题)能不能说得具体点,论六国的什么呢?(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能不能简洁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就是本文的什么内容?(中心论点)文中还有其他表论点的句子吗?(“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中心论点的分论点)它们是从什么角度立为分论点的?(从赂秦与不赂秦两个角度)赂秦导致自身力量削弱,灭亡是自然的,不赂秦又为何会灭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相较于秦国,实力弱于秦,联合才有自保的希望,一旦失去别国支援,就会被各个击破。赂秦诸侯灭亡后,不赂秦诸侯就失去了援助,难以独自保全。)

所以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总根子在于赂秦。论点阐释清楚了,接下来就要论证了。作者扣住分论点论证了吗?(扣住了。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何以见得?(第三段举的是赂秦诸侯的例子,第四段举的是不赂秦诸侯的例子。)很好,从两段所用的事实论据可以看出。那么,这两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第三段以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为主,第四段以举例论证为主,兼用了假设论证。)

我们来读读第三段,作者将哪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别得出哪些结论?按顺序说说看。(一、将秦受贿得地与战胜得地,赂秦之国赂秦失地与战败失地相对比,得出秦所大欲,诸侯所大患,都不在战而在赂的结论。二、将诸侯祖先创业艰难与诸侯割地不甚惜对比,看不出结论。三、将诸侯割地的幻想与实际效果对比,得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四、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结论,或薪不尽,火不灭。)第二组对比没找到结论,从论证分论点的角度出发,这组对比可以去掉吗?将原文相应语句改为“诸侯赂秦割地,如弃草芥……”怎么样?(可以去掉,在论证分论点上语意是完整的,并无脱漏。)那作者原文不就显得冗余了吗?该怎么理解原文这层对比呢?(有这层对比,后文写诸侯割地不甚惜,就有一种讽刺惋惜的意味。结合写作目的,作者通过议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作者此层对比实有婉讽当朝苟安国策的意味。如果去掉就失去了此层婉讽现实的意味,也将作者痛心惋惜的情感一并去掉了。)仔细品味,确实如此,看来此处可看作一处似冗实佳的妙笔。那么引用论证又有什么用呢?(这处引用本身又运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赂秦诸侯地不割尽国不灭亡就不得安宁的道理,同时也作为对前面对比论证的总结,指明了赂秦有百害无一利的事实。)

很好,我们再来读读第四段,看看不赂秦诸侯不能独完的具体情形。(齐本是大国、强国,最后终究还是灭亡了。因为它“与秦”而不助五国,最终亡于孤立无援,正是对第二分论点的最佳注脚。燕赵都是小国,却因不赂秦而用兵抵抗得以后于赂秦诸侯灭亡,这对于赂秦诸侯来讲真是莫大的讽刺。作者此处当有将燕赵与赂秦诸侯对比观之的意思,以此揭示赂秦早亡,抵抗能存的事实,或许也是让当朝统治者认识到,燕赵之亡,非战之罪,乃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不得不然。)假设论证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假设六国诸侯对秦谋略无误,则可与秦一争高下,胜负成败,或未易量。从赂秦的反面揭示,不赂秦,诸侯才可能有活路,赂秦则必亡,从而回扣“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既然赂秦必亡,那么诸侯都不赂秦就一定不亡吗?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回答?(没有)也就是说,不赂秦,仅仅是胜负成败或未易量的结局。作者有没有为诸侯支招,使其立于不败呢?(有。在第五段。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也就是变赂秦为招揽人才,变各自为战为联合抗秦。)事实上,六国因赂秦而灭亡了。赂秦诸侯为什么放着联合自保的路不走,非要走赂秦亡国之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说到底,他们怕秦国,在他们心里有秦的积威。)因此,作者总结六国赂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你认为,这一句仅仅是客观总结历史教训吗?(不。还有告诫的意味。只是,为国者的范围还比较宽泛,没有直指当朝。)那作者有没有联系实际的告诫呢?(有。文章最后一句。也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联系实际发出告诫运用了哪些方法?(对比:将弱于秦的诸侯也能有胜秦形势与当朝拥有天下已自不弱对比,告诫当朝,借助偌大的天下,敌人再可怕也有抵抗自保的活路。假设:以假设的语气,避免矛头直接指向当朝,委婉告诫,如今富有天下,远非六国诸侯可比,再走六国老路就连六国都不如了。激将之意寓于奉承之语中。)

至此,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思路都清楚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在此基础上课后思考:如果将本文的段落全部取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本文重新划分段落。(此思考题意在激励学生再审视文本的论证思路。实际上,苏教版教材的一、二两段确实可以合并,第四段的假设论证部分也有可分立出去的道理。)

苏洵六国论范文6

翻开历史得知:汉代李广将军为官清廉,因立功得到朝廷的赏赐,他就将所得之物分给他的部下,就连食品也与士兵分享。而李广家中一贫如洗,但他在将士面前从不言及家产一事。李广带兵打仗,遇到粮食短缺,或者缺水的时候,他总是先人后己。例如,战场上缺水,当士兵还没有完全喝上,李广将军决不上前一步;如果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他一口也不尝。因为,李广平时宽厚待人,爱兵如手足,与上下左右积下了深情厚意。所以,士兵特别爱戴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旦上了战场,战士们个个杀敌勇猛,为他所用。从李广身上我们看到了积累人情的力量。难怪只要李广将军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广将军厚德载物,带来成功的结果,但是历史上好多失败的例子,又无不说明是从一点一滴的坏事积累起来,最终走向反面的。历史上六国被秦国吞灭的历史教训就是如此: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是借六国破灭的教训,说明赂秦的弊端。同时,也表明秦国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接受六国贿赂,从一点一滴积累所致。

由“储蓄”我联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着名的教授和他的学生在一起交流思想。其中有一位学生觉得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人不同凡响,我们永远也达不到那种境界。那位教授听了他的话后,耐心启发他说:“只要你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地比别人多付出两个小时的读书学习,对所确立的课题做深入实际的研究,那么,三年或五年之后,你一定在某个领域取得发言权,成为行家里手的。”当三年之后,那位学生果然圆满的拿到了硕士学位,再过三年又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位学生真的成了正果。无庸置疑,积累的力量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