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区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美丽衡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
衡水地区作为著名的文化名城,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衡水处在河北、山东的交界处,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是目前,衡水地区经济在全省排名位列倒数第三,故发展衡水地区经济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实现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衡水地区经济存在的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1.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没有很好吸纳优秀的信息产业
衡水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机械加工业等中小型企业来推动,没有形成较为有规模的大型企业,这对于吸纳就业,发展地方经济没有充分发挥出重要功能。并且,在衡水只有衡水老白干、六个核桃等食品加工业能够为地区经济贡献出较大的力量,而第三产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不能吸纳优秀的信息公司在衡水地区进行发展。这对于衡水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产生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充分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没有充分发展旅游业,未能充分实现地区经济转型
衡水作为著名的文化城市,有备受关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在衡水有全省最大的淡水湖—衡水湖,是国家AAAA级风景园区。但是在自然景观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开发理论,没有充分去挖掘衡水湖所带来的旅游副产业。造成衡水湖在国家影响力不够明显,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影响衡水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且,在衡水湖宣传上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只有在河北省有较大影响力,但是放到全国上则是影响力远远不够。并且,在衡水文化资源有相当丰富,有著名的武强年画、宝云寺、灵秀山庄等等。这些文化资源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产业,小作坊、散户发展仍是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所以,要积极开发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实现其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3衡水地区交通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不能很好拉动地区经济
地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设施,一旦交通设施较为完善,可以吸纳更多优秀企业到衡水进行建厂,从而为实现衡水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在衡水,铁路轨道交通不够完善,没有自己独立的高铁站,在南北铁路上只有几个铁路线能够贯通衡水地区。同时,衡水高速公路也面临着数量较少,公路设施不够系统的问题,这些都很大制约着衡水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贸易的交流。所以,发展衡水地区交通设施对于拉动地区经济,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故而,发展衡水经济需要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吸纳程度不够,第三产业发展不健康和地区轨道交通配套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入手,系统地解决这三者的问题,从而更好实现衡水地区的经济腾飞。
2衡水经济研究的方法
2.1通过实地调查取证,通过对地区GDP经济增加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在衡水在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名情况。2.2统计各个县市经济发展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进行分析,探究在衡水地区那种产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2.3研究各个县市铁路交通、公路交通配套完善程度,探索在公共设施上衡水地区的覆盖面。
3本文研究的重要优势
本文立足于对衡水地区经济当前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当今在衡水地区哪些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实现未来衡水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解决衡水经济发展问题途径:
3.1大力发展衡水地区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实现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对于拉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目前衡水地区经济发展依旧重视工业的发展,所以发展第三产业符合国家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学习旅游城市云南、浙江是怎样正确开发自然资源的。在保证不损害自然环境前提下,充分发展当下的旅游产业,把衡水湖,宝云寺,灵秀山庄自然资源、武强年画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实现衡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3.2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来衡水地区发展,实现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衡水要积极主动吸纳优秀高新技术产业到衡水来,为他们提供好的政策支持和人员调配,成立专门为招商引资的部门,充分对接优秀的高新技术产业,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衡水地区的魅力,从而让他们愿意到衡水进行发展,从而更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3继续完善轨道交通设施,为衡水地区赢得更多的机遇
大力发展衡水地区的铁路、公路基本公共设施,对于衡水著名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要通畅其交通,能够为旅客到来奠定良好的轨道交通。这样,可以便捷更多人到衡水地区进行观光旅游,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还要为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加工生产企业建立绿色通道,让他们可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迅速的转到需求所在地,实现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莉,陈慧茹.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宜宾经济强市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0-03-11.
[2]王永昌,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打造生态绍兴和谐绍兴[J].浙江人大,2006,(03):48-49.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自然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路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一、自然资源以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自然资源是指那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依靠时间因素最后产生经济价值可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五种。自然资源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时代属性和经济属性。
1.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绝对值较大,人均土地面积不足;多山地,少平原,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而且比较集中在少部分地区,比如耕地主要集中在几大平原,而林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四川、云南和贵州和东北地区的内蒙古和黑龙江,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内蒙古。(1)耕地资源年年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耕地减少势头有所遏制,就算遏制住了总量减少的趋势,但质量上也呈快速下滑的趋势;(2)天然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部平原地区,以及辽阔的西北地区,森林相当不足,不利于防风固沙。(3)全国草地面积达到40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地面积31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草地总量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人均量不足。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麓以西以北的地区,人工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处于耕地和林地混合分布状态。
2.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从总量上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拥有量在世界排名靠前。但人均量不足,主要集中在西北高原地区,包括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因为主要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在这些地区河流都有很大落差,因此自治区和青海省的水能资源异常丰富,蕴藏量大约为6.8亿千瓦,排名世界第一。
3.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绝大多数野生动物都可以在我国生存繁衍,所以我国种类较全,被称为“活化石”的出产于四川的大熊猫是我国的特有兽种,而麋鹿(俗称四不像,目前野生的已经绝迹)是在动物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包括羚羊、毛冠鹿、梅花鹿等都分布在天然森林中,我国涵盖了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动植物资源的存在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矛盾,比如耕地,开矿,利用水能建水库等。因为无论水资源还是动植物资源都必须依附于土地资源中的林地资源和草地资源,但林地资源和草地资源是与耕地资源相矛盾的,当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合理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本来应该主要发展旅游经济,但由于大面积砍伐和过度放牧使得旅游经济发展不起来,而且会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和沙漠化,这些正是那些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容易出现的问题。
4.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1)能源矿产资源,总量上丰富,人均量低,分布结构和种类结构均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蕴藏量大,煤种齐全,西多东少,南贫北丰,优质煤源不足;石油资源总量较高,依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拥有量超全国总量的50%。(2)金属矿产资源,我国属于世界上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我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钵、锂;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地区;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贵州、广西等省区,均是总量在世界排名靠前但人均量不足。(3)非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产地达5000多处。磷、高岭土、硫铁矿、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资源的探明存储量占据世界重要地位。(4)水气矿产资源,我国目前可采资源量2900亿立方米/年,地下微咸水和天然气资源大约为每年2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丰富,西北地区贫乏。
5.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布。(1)海洋资源总量丰富。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大约为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估计存储量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估计存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我国海域管辖范围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可发展养殖业的海域面积达到2.6万平方公里,已养殖面积已达到7100平方公里,另外我国已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大约为7.5万平方公里的金属结核矿区;(2)目前,我国沿海发展盐场50多个,盐田总面积达到3370平方公里,原盐产量的70%以上来自海盐;(3)潮汐能在我国的蕴藏总量为1.1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大约为2100万千瓦,每年可以发电580亿度。浙江、福建两省潮差较大,潮汐能占全国沿海的80%。尤其是浙江省的潮汐能蕴藏量大约为1000万千瓦,钱塘江口潮差高达8.9米,成为建设潮汐电站最理想的河口。
根据以上5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海洋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水资源、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必须以土地资源为基础,所以我们根据土地资源丰富程度和海洋资源丰富程度,把我国的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分为两类,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和海洋资源富集地区。
二、土地资源富集地区的特点
1.新疆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全疆有近33100平方公里耕地,有10万平方公里可肯荒地;有草原面积大约为5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新疆石油资源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000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00亿吨,占全国的40%。新疆农林牧直接利用土地面积6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后备耕地1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首位,牧草地总面积为51万多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三。新疆水资源大约为占全国3%,冰川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2%。太阳能理论蕴藏量1450-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居全国第二位。
2.高原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2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土地资源中牧草地6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6%,居全国第一;耕地集中在藏南河谷及盆地中,总面积达到3600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2%;林地7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27%。的湖泊总面积大约为2.38万平方公里,大约为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的优势矿种有铜、铬、、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自治区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积最大,合计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9%。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为2亿千瓦,大约为占全国的30%,居全国首位,地热能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释放出的热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
3.内蒙古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日照充足,光能资源异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东部人口和耕地面积均在全区20%以下,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65%,中西部人口耕地多,但水资源少。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0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居我国首位,草原总面积达866670平方公里,全区森林总面积大约为208000平方公里,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我国第1位。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我国第一位,天然气储量7903亿立方米。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01亿千瓦,居我国首位。至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种138种,探明储量的有88种,储量居我国第一的矿种有5种,居我国前三位矿种大约为28种,居前十的矿种有67种。
4.青海土地资源总面积为71.7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位。年降雨量近200-550毫米,主要集中于7-9月,青海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仅次于,位居全国第二。省内较大河流270条,落差集中,总装机容量2166万千瓦,省内有湖泊面积7136平方公里,仅青海湖面积达到4500平方公里,冰川总面积4621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天然气资源量2937亿立方米,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全省耕地面积5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76%;可利用牧草地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56.2%;林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3.71%,未利用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全省宜农待垦土地大约为6000平方公里。
这四大土地资源富集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差的地方,可用作生产用地的面积及其低下,而且生产周期短,所以生活水平低下,这些地区之所以土地资源丰富,是因为不适合人生存和发展,所以人口增长率低下,人口发展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也异常低,因为这些地区连解决人的生存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不要说人的发展了,没有人的发展,所以也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所以依次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的特点是太阳能、风能丰富,除了内蒙古其他三者水能资源也很丰富,污染少,空气质量高,但同时除了外其他地区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这样矿产资源的开采必然改变其他自然资源的可利用面积,比如草地、森林、水资源,以及附着在这些资源上面的珍惜动植物。当这些地区在没有想好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关系,贸然发展矿产开采,必然会以后经济发展埋下祸根。当然最好是发展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但这三者的开发也需要投入巨额的物质资本,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必然只能依靠卖矿产获得原始资本,这中间也会产生矛盾,除非国家投资。
三、海洋资源富集地区的分布
我国临海的省市区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排在前四位的有:广东省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居第一名;浙江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居第二名。山东省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达16.9万平方千米,居第三名;福建省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居第四名。
四、两类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1.收入问题。近两年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家庭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1年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人均家庭纯收入的均值为8033元,比起全国平均水平13000多要低很多。自2011―2013年,人均纯收入的均值名义上增长了13%。工资性收入成为城乡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家庭收入的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显著,东部海洋资源富集地区收入远高于西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城镇收入高于农村。2011年,东部海域资源富集地区如上海人均家庭纯收入的均值为29125元,西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如青海仅为11441元;资源富集地区城镇人均家庭纯收入的均值为12500元,农牧区仅为4350元。
2.贫困问题。2011年自然资源富集地区贫困发生率低标准估计大约为15%,高标准估计为26%,均高于基于全国平均贫困率,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2012―2013年贫困水平呈下降趋势,2013年有近40%的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另外,近10%的家庭虽未彻底脱贫但贫困状况得到改善,这反映了近年来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反贫困的成效。在
3.失业问题。估算2011年西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城镇人口的失业率在8.4%―13.2%之间,相对于东部海洋资源富集地区要高。总体来讲,土地资源富集地区的隐性失业率较高,两个地区共同的失业特点是女性失业率略高于男性,低学历群体的失业率明显偏高,而高教育程度群体的失业率更低。
4.教育问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对子女教育所持有的理念、期望和投资。这些方面包括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及子女升学等。在教育期望上,父母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的家庭在西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比重更大,只有71.1%的家庭期望子女能够读完本科或以上;父母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的家庭在东部海洋资源富集地区比重更大,有93.7%的家庭期望子女能够读完本科或以上。但总体来说,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较高。在对子女教育的经济投入上,处于最低25%收入水平的家庭对少儿子女的年教育投入为903元,这部分家庭主要分布在西部土地资源富集地区,而处于最高25%收入水平的家庭对子女的年教育投入为6607元,这部分家庭主要分布在东部海洋资源富集地区,后者是前者的将近7倍多。
5.健康问题。人均GDP高的海洋资源富集省份优于人均GDP低的土地资源富集和矿产资源富集省份;在这些资源富集地区内部,男性优于女性;有配偶者优于无配偶者;高教育程度、高收入者较低教育程度、低收入者好;非农牧业人口优于农牧业人口。而且,不同群体间健康状况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高社会经济地位者更容易恢复及保持健康。
6.人口流动问题。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当前的人口流动具有选择性,即劳动力年龄人口、未婚、具有相对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身体与心理相对更健康的人口更有可能发生流动。人口流动虽然有助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但对于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遏制作用,因为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知识资本的人才往往会从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流向海洋资源富集地区,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很大的贡献,土地资源富集地区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在人力资本引进和流出方面一直处于赤字状态,这对这些地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总量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不利,没有人力资本的沉淀,这些地区自然资源利用效果和结果出现不可能的比例更高,因为在评估和发展资源开采利用方面总是会处于被动状态,容易被物质资本拥有方牵着鼻子走,这也是目前很多资源富集地区在开采矿产资源时,没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更优的人力资本结构在评估资源开发的外部性方面和资源富集地区的未来发展方面没有任何谈判能力,最后成为资源型大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自己最后只得面临资源环境破坏,居民生存资源不足,收入下降的残局。
7.住房问题。海洋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的上海现住房每平方米市值的中位数为15036元,而西部的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内蒙平均不超过3000元。2013年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城镇家庭现住房的房价收入比为10.3。房价收入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在所有的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最高,为16.4。低收入家庭的房价收入比也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房价收入比越高,意味着改善住房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土地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如海洋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存在积累效应,所以土地资源富集地区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永远都不可能赶上东部海洋资源富集地区,为了改善民生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不能贸然改善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
参考文献
[1]方福前,祝灵敏(2011).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8期。
[2]祝灵敏(2011).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与自然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潜力,《财经理论研究》第3期。
[3]何立新,潘春阳(2011).破解自然资源富集地区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管理世界》第8期。
作者简介
祝灵敏(1980-),女,四川南充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3
从发展趋势来看,强县扩权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取消地级市。地级市是我国现存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环,即省-市-地级市-县-乡镇。地级市原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希望通过地级市促进我国县域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地级市现已成为县域发展的阻碍,因为市场经济讲究独立自主发展,而地级市对所管辖的县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限制了县域的发展,这被概括为三大“漏斗效应”:一是“财政漏斗”,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维持地级市运转,只能靠行政手段对下“抽血”、对上截留,地级市成了对县的“抽水机”,而且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一些大项目也安排在市区,从而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二是“权力漏斗”,争权和争利益的事情不断在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之间发生,在市的全方位领导下,县的自受限很多;三是“效率漏斗”,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地级市这一级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已经到了相当泛滥的地步,管理层次过多,审批过多,成本高,效率低下。由于以上原因,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这是对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进行强县扩权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积极回应。
随着强县扩权的发展,地级市的许多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下属的县域,“扩权”县市渐渐和地级市平起平坐,地级市逐渐回归为本来意义上的次中心城市,取消地级市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从强县扩权到取消地级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现存的地级市的权力和利益格局,会遇到地级市的巨大阻力。比如,我国城市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在推行强县扩权的过程中就阻力重重,一直没取得成效,其主要原因就是作为既得利益的地级市不愿意放权,对此,我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大胆革新,将权力逐步下放;另一方面,扩权的县域要尽快地发展起来,给政府以支持,促使政府向县域放权,进而取消地级市。
对我国中部地区来讲,强县扩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中部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六省目前有县或县级行政管理区499个,人口规模56.8万人,占全国县域人口的30.9,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9.4亿元,占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位列全国第二。
强县扩权的实证研究
2002年8月,浙江省把313项本该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空降”至20个县级行政区头上,绍兴、温岭、慈溪、诸暨、余姚等17个县和杭州、宁波的三个区,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文件里用四个字来表述扩权的总体原则:“能放都放”,即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外,须经市审批或由市管理的,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须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由扩权县直接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文件规定须经市审核、审批的事项,原则上也要放。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采取省、市政府委托、授权、机构延伸、个案处理的办法;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办授权或同意。后来,浙江省又把“省直接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到全省的63个县或县级市。
浙江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县财政直接归省财政管辖。同时,县里主要领导均由省直接任命。在财权和人事权方面实际上接近于“省管县”行政体制。“强县扩权”使浙江省各县直接掌握了行政大权和经济大权,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省一直占据着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拥有着4000多个专业市场、逾5000亿元的年成交额,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年排名全国各省区之首的记录。浙江省武义县在上世纪90年代还戴着“贫困帽”,继2003年首次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后,2005年又创下新的高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2亿元,增速为26,10年间武义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了近8倍,武义县迅速发展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县扩权的体制改革。
全国多个省份效仿和学习浙江省的经验和做法,其中包括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和河南省。自2003年6月起,湖北省决定对大冶、汉川、宜都、京山、恩施等20个县市“扩权”,以前市州一级掌握的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即“省管县”。“扩权”涉及20多个政府部门,包括计划、商务、国土、交通、建设、税务等,几乎涵盖了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领域。把多达239项的审批、审核权限,从地市下放给县,实行信息、项目、资金从省直达到县。湖北省扩权强县有力地促进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20个扩权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2亿元,占湖北省县域的43.4,同比增长1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9l亿元,占湖北省县域的40.5。县均GDP达74.6亿元,比省县域平均水平高65,县均地方财政收入达2.05亿元,比省县均高54%,县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出全省县均55.5%。扩权当年,湖北京山县就和浙江客商签订了一个8亿元的投资项目,目前,京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纸箱、纸盒包装机械的生产和出口基地。2005年,湖北省又对10多个县市进行扩权改革,由此推动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新近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3季度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76个县(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5.2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7.3;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59.58亿元,同比增长15.84;工业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前3季度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4.69亿元,同比增长22.22,增速高出全省2.6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9.26;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前3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1961.58元,同比累计增长14.8,其中江夏、新洲、大冶、夷陵等14个县(市、区)增幅在20%以上。
2004年5月22日,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赋予巩义、固始等5县(市)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扩大了偃师等30个县(市)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到了2005年5月,经过一年的发展,河南省所有扩权的县(市)社会和经济都有所发展,尤其是5个享受省辖市权限的县(市),发展得更快。据统计,2004年河南省5个省直管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总体上比一般县市要快,省直管县GDP增长按现价计算增长27.9%,略高于一般县市的增长,人均GDP水平也高于一般县市,经济结构二三产业比重也比一般县市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比如,非农业人口高于一般县市增长比例;省直管县市财政收入2004年增长37.4%,比一般县市高了大约两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比一般县市高了0.1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也比其他县(市)高。
中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县域经济不像西部那么薄弱,有些县市发展较好,有推行强县扩权的基础,并且湖北、河南等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中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强县扩权,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中部崛起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傅白水.强县扩权的浙江经验[J].南风窗,2005(3)
2.杨凌,汤传稷.强县扩权,嬗变并“磨合”着.河南日报,2005-06-28
内容摘要: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在实证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强县扩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强县扩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0802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
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4)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 经济转型 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一、引言
关于经济产业结构的论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应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现代产业结构理论也认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是有机统一的,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进一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动力。只有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改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符合产业结构演变和调整优化理论的要求,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态化以及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传统经济单向流动的线性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具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的特征,是一种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循环率的闭合发展模式,能有效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已逐渐为现代国际社会广为推崇和实践。
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逐渐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科技贡献率、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产业效率,促进传统资源型主导产业提升改造,增强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培育形成技术资本主导型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耦合度增强,促进关联产业均衡发展,从而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产生,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实现产业间的“共生”,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也能使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朔州以煤立市,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高增长,但经济发展模式的单一性、传统性、粗放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近年来,朔州市提出实施了“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推进工业新型化的基本路径,培育循环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的转型发展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提升“两大任务”,建设循环经济集聚区,转型发展试验区,开辟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创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朔州模式。本文在分析朔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诊断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大做强煤电经济,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加速形成多元化支柱替代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提升、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高碳资源城市低碳转型高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朔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政府加强引导,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朔州市是全国首批12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推动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朔州市先后制定了《朔州市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11~2015)》、《朔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30条地方性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固废利用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固废产业和循环园区内企业、项目累计获得4亿多元财政资金支持。2012年特批了8个工业园区管委会,增加全额事业编制96个。在循环园区内,所有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部由政府投资,并且政府从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专家队伍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
(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立体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煤炭产业“升级改造工程”。通过两次煤矿兼并重组,全市地方煤矿数量由135座整合为67座,单井平均生产规模由45万吨提高到128万吨,产能由6156万吨提高到8580万吨。二是大力实施电力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战略。全市燃煤机组耗煤量由每度380克下降到330克,每年可节约标煤12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万吨。矸石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已建成、在建和规划项目15个,总装机容量达842.4万千瓦。2013年上半年,全市煤矸石发电完成63.1亿千瓦时,增长15%,风力发电量4.3亿千瓦时,增长1.5倍,煤矸石、风电拉动电力产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9.9%。三是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新兴产业。目前,开工建设的低能耗、低排放、环保型非煤非电工业项目投资亿元以上的有70多个,共铺开现代服务业项目138个,发展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0个。四是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循环产业创新能力。与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已获发明专利49项,煤炭就地转化率、科技贡献率、资源循环率和节能减排率得到提高。五是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在科研投入上,朔州市先后建成4个粉煤灰综合利用研发中心,与国内16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的6项专利已获国家专利。与美国世纪板公司签订了13项引进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合作意向,在朔州建设一个服务整个亚洲地区的技术研发中心。
(三)园区带动辐射形成了循环经济新模式
在政策支持下,朔州全市以“煤炭生产—原煤和煤矸石发电—粉煤灰综合利用”为轴线的产业链破解了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环境污染难题,逐步形成了四条循环产业链。种、养、加工—生物能发电产业链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7座煤矸石电厂、12家粉煤灰制砖企业、5家百万吨以上的水泥厂等一批生产企业,形成了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三大产业集群,年消化能力分别达到1600万吨、330万吨和40万吨。“煤炭生产—煤炭洗选—燃煤和煤矸石发电—电厂工业固废物生产水泥和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其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10.8%。
(四)依托循环经济园区,朔州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末,朔州市循环产业园区产值达到202.88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3.7%,带动全市GDP完成855.2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在山西全省居第3位,经济总量跃升到全省第8位。2012年末,贷款增量推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56.9亿元,贡献率约为7.8%,循环工业园区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带动全市GDP完成1007.1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幅均居全省前3位。
(五)绿色生态建设提高了循环经济碳汇能力
在“每年筹资10亿元,造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的建设规划,以及在矿区创造性地实施“以煤补林”、“以黑补绿”、“挖1吨煤种1棵树”工程,加大绿色生态建设,大大提高了循环经济碳汇能力,促进全市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1130万吨,多释放氧气820万吨。而且,全市节能减排指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8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7.9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1%,万元GDP电耗下降12.77%;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6.4%和20.7%,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全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2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6年的283天提高到345天。
(六)循环经济现实经济效益和预期社会效益良好
朔州市在循环工业园区内推动非煤产业、循环产业和生态共生产业集聚发展,为产业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推动构筑起了朔州循环经济新模式。目前,八个工业园区建成投产项目152个,总资产606.39亿元;在建项目68个,总投资640.42亿元。2013年计划实施178项重点工程,当年计划完成投资784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园区全部项目建成并投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2687.3亿元,利税585.5亿元,初步形成集煤炭、电力、装备制造、陶瓷、新材料、化工、物流于一体的全省循环经济集聚区。特别是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已被国家经信委确定为全国12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之一,已审报国家“十二五”“双百”示范工程。
(七)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
近年来,人民银行发挥职能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多方扩充融资规模,有效促进了循环园区项目入驻和建设进度,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2012年末,朔州市循环工业园区内项目和企业获得贷款支持63.75亿元,占人民币新增贷款的63.25%,循环园区中有40%的项目得到了贷款支持。2013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市20个转型综改标杆项目投放信贷资金20.62亿元。5.16亿元再贷款、2亿元再贴现的合理运用,以及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对循环企业差别利率的实施,促进了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的种、养殖循环经济圈的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新的融资方式助力循环园区建设,2012年规模达到45亿元;2013年政银企融资合作的深入推进,促成循环产业达成融资18.95亿元;有效推动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涉外循环企业办理业务30328万元;诚信朔州建设有效推进,推动271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43亿元。区域“金融洼地”的形成,吸引异地银行机构信贷投放朔州逐年增长,2012年新增投放46.71亿元,增长35.92%;近四年来,有60%的异地银行贷款支持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循环产业发展。
三、朔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困境
综观朔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虽初具规模,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循环经济规模小、产业链短、层次低的特征明显,存在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滞后,循环产业产品市场拓展不够,全民循环经济意识淡薄,企业参与动力不强等问题,也面临政府职能、政策体系、技术支持、投融资建设、法律建设等方面的现实障碍。
(一)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意识不够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推动,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逐步增强,但缺乏整体合力,全社会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没有形成共识,企业和社会公众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整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氛围,而且由于循环经济的实施成本仍然较高,现阶段仍然无法保证各行业有充足的动力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实施中去,不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政府与企业的定位模糊
循环经济必须在市场经济的构架中得以实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必然是循环经济的主体。目前,朔州市政府宏观战略倡导,对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扶持政策制定较多,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环境和首要推动力,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政府倒逼机制、资源约束机制和绿色生态机制,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没有获得后期推动力,政府多停留在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上,没有形成政府通过指导和市场调节来实现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造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性和广泛参与性不强。
(三)现有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
在国家法制层面,已出台了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多项法律,但也没有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及加强环保的配套法规,在地方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例和细则也不多。朔州市也只是制定了发展长期规划,出台了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仍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制度,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的激励政策,推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建立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费用机制没有建立;对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低油耗、低排量汽车及发展节能建筑等的财税扶持力度不够,对浪费资源的行为没有限制性的税收政策;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许多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体现出资源和环境成本,出现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
(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保障滞后
目前,虽然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较为滞后,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的技术配套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中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的状况。朔州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科研起步较晚,而且现存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发展循环经济的速度、效率、效益不高。
(五)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有效的融资保障机制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虽然社会公众对金融的了解程度有所加强,但对金融的了解层次不高,对金融知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了解深度不够,构建经济金融互动共赢没有达成共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运用程度不高,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宏观管理,而且受经济参与主体信用意识淡漠,金融创新力度不强,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的影响,金融促进投融资、再融资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金融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及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层层负责、逐级落实、合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加强规划指导。政府立足区域实际,在确定适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应合理编制循环经济发展长远、整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制定近期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在循环经济发展具体实践中,探索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循环到大循环,摸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全民积极主动参与是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政府应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工具,推出资源循环利用的科普知识和公益广告,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引导公民自觉使用再生产品、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促进形成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加大创新力度,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循环经济法制保障。在严格遵守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法律基础上,根据朔州市情积极推进相关法制体系建设,明确政府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强制重点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和规定消费者义务。研究制订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完善循环经济发展准入机制。制定相关制度,优化循环经济产业整体布局,引导循环经济产业有序发展。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制度,对再生资源与新能源企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研发及其相关服务企业,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循环经济领域。加强环保准入和能效标准管理,对不符合环保、达不到能耗要求的产业、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核准建设。
三是健全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根据国家规定,尝试出台推进城乡的制度,探索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收费、居民阶梯式电价等制度建设,制定出台超限额标准用电加价和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政策,实施和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提高社会公众节能减排约束能力。
四是健全污染物减排机制。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平台,完善排污权交易信息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二氧化硫交易和COD交易,并积极推动参加全国交易市场。
五是完善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制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评价标准,实施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利用、废旧物资利用和限制有害物质使用等技术标准,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促进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六是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加大对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弃物产生等循环经济指标的统计监测,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并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三)突出发展重点,推进三次产业循环发展
一是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煤炭企业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实施中煤平朔“双千亿”工程、中煤金海洋“双五百亿”工程,延伸煤炭行业产业链,促进煤炭企业高端化发展。推动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电厂和“上大压小、煤电一体化”等节能、环保型电力生产企业,推进风电、煤矸石发电、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洁净能源项目建设。支持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其强化新产品研发和扩大市场份额。支持陶瓷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形成全国一流陶瓷基地。
二是支持工业循环产业发展。按照朔州市提出的“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新部署,推动“循环工业园区”项目入驻和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创造力,推动全市争创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和示范园区,推进全市加快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基地的转变,实现煤炭资源大市向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强市的跨越。
三是支持农业循环产业发展。支持全市新增100个省级专业村,加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重组,推动进入山西省“513”工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5亿元、10亿元的龙头企业循环产业集群。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推动农业转型发展。
四是加快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支持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大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低碳交通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培训、认证、评估、担保、投资、咨询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推动管理服务业、生态物流业、绿色旅游业、环境服务业、循环经济科技服务业发展。
(四)加快技术进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推动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发,是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在现有与各所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加快研究突破工业废弃物、污水污泥、城市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毒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技术,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清洁能源和有机肥加工施用等综合利用技术,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适时加快相关技术理论的发展和利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循环经济的科技含量,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以可再生资源代替有限的自然资源,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料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制定循环经济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政策,落实有关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尝试建立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联合,实施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
(五)加大金融投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融资保障
积极彻落实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和意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投融资环境,建设节约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国家、省级和市级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园区、试点基地、产业集聚区,增强对循环经济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领域的信贷投入,积极创新、开发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新产品、新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债券),促进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低碳产业基金、低碳私募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鼓励、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发展各类金融中介和市场,提高金融体系资金供给能力和风险配置功能,为社会资金的投资提供多样化的渠道、机会和工具。
(六)建立辅助机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以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或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生态环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等机制,对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能耗的循环经济产品生产企业收取不同费用或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落实国家、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制定适合朔州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实行规定范围内的税收减免、抵扣、退税等政策,扶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健全价格扶持机制。建立鼓励固废物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价格激励机制,实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合理制定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标识产品的补贴机制,通过价格调整,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
参考文献
[1]吕聪,王博.《关于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实施情况的探究》.《商场现代化》,2010年1月总第600期.
[2]俞敏.《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研究》.《上海金融》,2011年第12期.
[3]植凤寅.《发展循环经济,金融业如何出招》.《中国金融》,2008年第4期.
[4]孔晓宏.《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途径—关于安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的思考》.《学术界》,2010年第2期.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6
驻马店市有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分布于各县域的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各银行与农村地区或多或少存在着业务往来,但最主要的还是以农发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近年来,驻马店市金融业在各项金融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展,现金收支增速趋升,银行业经营效益良好。201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73.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2.37亿元,增长19.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0.81亿元,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9.26亿元,增长10.6%;中长期贷款余额177.29亿元,增长19.2%。个人贷款余额80.78亿元,增长51.0%。如图1为2007--2011年驻马店存贷款余额走势图。农村金融是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由于单个、分散的农户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与众多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并存,使得农村资金需求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长期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政府设计出不同的金融组织模式并大力加以推动。但从驻马店这个农业大市来看,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农村贷款难、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等问题不仅未得到有效缓解,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历史包袱得到政策消化后,新的信贷风险等问题仍在不断积累,支农功能呈弱化倾向。相反,由经济发展催生的、市场自发形成的民间借贷虽不规范甚至不被政府所认可,但显示出特有的活力与势头。
二、驻马店市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考察驻马店市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所涉及的变量包含金融支持和农村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指标,本文选用农业增加值来表明农村经济增长。对于金融支持指标,本文选用最能反映金融对经济支持作用的农村贷款指标。考虑到资料的可得性,选择的样本跨度为1999年到2010年的相关数据。如表2:资料来源:《驻马店统计年鉴2000-2011》。2.模型建立。为了分析驻马店市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择能代表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增长的“农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表示金融支持水平的“农业贷款”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把这两个变量,为分析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的线性关系,如图2所示的散点图。从散点图2可以看出农业增加值(Y)和农业贷款(X)大体呈现线性关系,为分析驻马店市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影响及程度,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二)估计参数
假设所建模型及其中的随机扰动项μt满足各项古典假设,可以用OLS(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将表下面的对应数据输入Eviews6.0处理得出以下结果:
(三)模型检验
1.拟合优度。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可决系数R2为0.936237,修正后的可决系数值为0.929861,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农业贷款”对被解释变量“农业增加值”的绝大部分差异作了解释。2.F统计检验。在给定α=0.05,查F分布表:在自由度为(11,11)时的临界值为2.82,远远小于回归结果中F统计值,这表明该回归模型是显著的。3.t统计检验。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0时的临界值为2.228,由于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大于临界值,同时解释变量系数的P也远小于给定的α=0.05,充分说明农业贷款对农业增加值有显著地影响,即农村金融的支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显著。4.经济意义。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估计参数β1=117.9859,β2=1.744735解释变量前的系数为正值,说明业贷款每增加1元,农业增加值的平均值提高1.744735元。这也就表示农村金融的支持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驻马店农业贷款对其农业增加值有显著的影响,进而说明驻马店市金融的支持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寻求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完善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其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构想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较多,但由于各机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加上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衰退的现象。例如:各股份制银行网点逐步从农村收缩,主营业务基本以城市和工业为主;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小且动力不足,主要以政策性的粮油棉收储为主,但支持的力度相对有限;农村信用社也开始商业化经营,资金向收益高的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民间借贷又不规范,透明度不高,风险极大。基于上述情况,在驻马店市农村地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拓展驻马店市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功能,实现支农的重点逐步从农产品流通领域向农业产业化领域转变。第二,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驻马店市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资源方面向农业倾斜,充分发挥完善的组织和网点网络体系,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信贷技术对农村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户给予重点支持,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过程中对信贷资金的大规模需求。第三,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在驻马店市的金融体系中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农村经济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民间信贷,政府应采取正确引导与规范的手段,使其拥有更大地发展空间,积极发挥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辅助与补充作用。对于民间信贷,政府应正确引导与规范的手段,使其拥有更大地发展空间,积极发挥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辅助与补充作用。
(二)建立强有力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资金却面临着不断外流的现象,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都通过吸收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存款直接转移到城市金融领域,随后将资金投入到获利丰富的非农业领域和大中城市,在抽走大量农村资金的同时,也使农村金融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为了缓解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瓶颈,驻马店市政府可相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增加农村金融资金的有效供给:对驻马店市所有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进行利差补贴,对保留的亏损网点予以财政补贴以避免农村金融机构的大量撤离;对涉农贷款实行减免或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措施、对不良贷款核销等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农村,同时提高银行在农村业务方面的盈利水平和自我经营能力;明确农村所有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户生产经营、民营企业发展、农户助学和消费上来;对邮政储蓄银行资金使用方面除加强自身农业信贷业务创新之外,还可以允许其将存款资金委托农信社或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采取利益分成、风险共担的形势经营贷款,最终使其农村存款资金全部回流到农村金融市场上来。
(三)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通过在全市建立农户信用评估机构,按照信用评定标准,对农户进行个人信用评估,确定市内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驻马店市农户信用档案,按照信用程度考虑农户的贷款额度,对信用等级差的坚决予以信贷制裁,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同时该机构应同各商业银行密切联系,对农户实行动态评定,根据农户的信贷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农户的额度标准,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又可以使各金融机构具有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农村金融资源向诚实守信的农民服务,逐渐在农村中形成珍视信用、培植信用、爱护信用的良好的风气。
(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