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校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校训范文1
1、引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已经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而一所大学的校训,作为学校历史的结晶,象征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现如今,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西大学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国内高校校训的英译研究对于高校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2、大学校训综述
校训,作为大学的“魂”,它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学校的发展与前进。因此,解读一所大学的校训成为研究大学文化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2.1 何谓校训?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认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2002:12)
上面两个关于校训内涵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涉及到校训的目的、本质及作用,但却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校训的本质。校训,对内是一所大学依据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员工行为的简短言词。对外作为一所大学最好的广告语,影响着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因此,它的英译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不好的译文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精神理念的推广,甚至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2.2中西校训的异同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办学校训因此深受儒家、墨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人伦关系,强调内心修养。而国外高校多重视科学主义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具体表现为:
从校训文字的来源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大多来自经典或古籍,在收集的50所国内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很高:
而西方大学的校训大部分来自拉丁文的格言,也出现上帝、主等宗教色彩的词汇,在收集的50所国外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从句法特点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多以四言八字为多,主要是名词性平行结构。例如: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而西方大学校训的句法则不同于国内高校校训,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陈述句。例如:英国牛津大学校训:The Lord Is My Light. 介词开头。例如:英国剑桥大学校训:From here; light and scared draughts.祈使句。例如:斯坦福大学校训: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中西校训之间的不同是由文化、习俗、宗教、风俗等等原因造成的,反映出了各个民族的世界观和观察世界的角度。
3、语用等效翻译面面观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最重要手段必然要经常涉及语用问题。语用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势必能够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3.1何谓语用等效翻译观?
语用学与翻译的结合就使得语用翻译应运而生。因为语用翻译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而语用学以研究语言意义为核心,因此语用等效翻译强调的是意义的等效,而非传统等效翻译的形式等效,它提倡的是使用语用意义的等效来解决跨文化的问题,以此来实现交际的用途。
3.2语用等效翻译观的分类
G. Leech在principle of pragmatic一书中将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种类型。(G. Leech,1983:157)那么,将语用学知识运用在等效翻译上,就可以将语用等效翻译分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两种类型。首先语用语言等效翻译是在词汇、语法、意义等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要求保存原文信息的内容,使译文达到语用等效,近似于奈达提倡的“动态对等”。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不同于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之处在于,它强调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语言的使用。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土为洋,使他们乐于接受。(何自然,1997:186)
4、大学校训的语用等效翻译
由于大学校训寥寥几个简短的词语就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与文化,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体现出这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又要考虑译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4.1大学校训的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如前所述,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只要求保存原作的内容,达到语用意义的等效。这就要求原语的词汇、语法以及表达形式要经过译语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程度地“驯化和改造”。大学校训虽然简短凝练,也能够体现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重构过程中一定要以观众的反应作为校训传播的基础,使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生等同的效果,等同的心理共鸣,使“眼球效应”达到最大。
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为“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南航借用这句《周易》经典作为校训,意在鼓励学生们勤奋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达到周知万物的学术境界;乐于奉献,按规律改造世界,实现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如果直译为“Intelligence Covers Everything and Norms Serve Mankind ” ,这个译文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会让读者不知道此校训具体要表达的含义。该校训可译为“Acquirement of Knowledge to Serve the Mankind.”
再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曾被翻译为: Studying to teach and acting to example.这个译文前半句明显是字对字翻译,属于中式英语,而后半句也未能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出来。北师这句校训的基本含义是教导学生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鉴于以上的分析,此校训应改译为Learn, so as to instruct others, to serve as example to all.
4.2大学校训的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考虑内容和意义的传达与对等是远远不够的。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域等等背景,使得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则优秀的大学校训在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是成功的,但如果在翻译时忽视它的特殊功能,一字不改地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话,就不一定能达到原来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从社交语用等效翻译的角度来看,在翻译中必须关注译语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一些灵活变通的手法。例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首先 “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要有“规格”,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了解到此校训的意思,就应该说此“功夫”非彼“功夫”,不是外国人常常理解为的中国武术。如果我们直译为“Standard strict, Kongfu go home”显然是不适合的,应改为 “Strict Standard and Sufficient Effort. ”
再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此校训是郭沫若同志在中国科技大学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所说到的,“红”旨在希望学校办学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专”指的是学生只是思想好还是不够的,没有专业的技能,这样的“红”也算不得红。这则校训受到了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折射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当时有人将这则校训翻译为“Red and Expert, Truth and Fact”,此译文显然是字对字翻译,并没有表现出此校训的内涵。后来又有人将该校训译为“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cy,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和“Red”一样,外国读者并不明白“Socialist-minded”所指何意,这一译文同样未能达到传意的目的。因此,将整个校训译为“Studying Hard, to Excel in Both Integrity and Specialty”,不仅符合国外校训语言表达习惯,也能够为国外读者所明白。
4.3大学校训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大学校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本,其翻译并不苛求字词对应,也很难明确区分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这两种等效,好的翻译成果往往是二者综合运用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透彻理解原文,切勿望“校训”生义。由于汉语式校训每个词语常常就能概括一种精神,一则四言八字的校训表达的内容很多,语义高度浓缩。这就要求在翻译之前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所用词语的来源以及意思。
其次,译文应避免中式英语。汉语是意合语言,字词之间没有逻辑词,读者就能心里神会,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字对字翻译,在充分理解原校训的基础上,对选词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最后,译文要简洁,不能累赘。校训大多为简短的词语,因此,译文也不能累赘。虽然有时很难做到译文和原文一样的言简意赅,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或者技巧使其简洁化、凝练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校训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应用文体。校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都可能会影响校训的理解和效果。(周永模,2008:52)因此,翻译时必须在深刻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在语用等效翻译观的指导下,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结合译语校训的用语与结构特点,尽可能地简洁而地道地传达原作的思想,译出使他们乐于接受的译名,从而保证大学校训翻译的等效,切忌拘泥于词对词的死译,以免因形害义。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 [M]. London: Langman, 198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大学校训范文2
关键词:大学校训 比较研究 对等原则
何谓校训?《说文解字》中,解“训”为“说教也”。《辞海》(1999年版)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主编陈怡对大学校训颇有研究:“一所学校的校训不仅仅从本质上讲是该校甚至是学校所处的那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和凝聚,更是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从功能上讲,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大学校训是大学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以及教风、学风和校风具体体现。简而言之,校训是一所大学宝贵精神财富的缩影。
一、中美英大学校训的比较
下文笔者从大学校训的来源,语言表述形式,导向性,个性化,时代性,稳定性等方面对中国和美英国家的大学校训进行了比较,同时提供了相关校训的译文。
1.从校训的来源看,中国的大学校训大多来自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和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格言,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往往起源于拉丁文而非英文。复旦大学的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英译为“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 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然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往往起源于拉丁文而非英文。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为拉丁文“VERITAS”,英文含义为“Verity”或“Truth”,此校训来自拉丁格言“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英文含义为“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汉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简而言之,“与真理为友”。
2.从语言表述形式看,中国大学的校训大多以名词或动词为核心,文字整齐凝练,音韵感较强;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语言表述形式多样化,既有以名词或动词表述的,也有以短语甚至是句子出现的。北京大学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四个名词,英译为“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 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为四个动词,英译为“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但是,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语言表述形式多样化。芝加哥大学的校训“Let knowledge increase so that life may be ennobled.”为一状语从句,汉译为“益智厚生”。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校训“knowledge is the adorn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State.”为一简单句,汉译为“智识知性,国之拱卫”。
3.从个性化角度来看,中国大学的校训个性鲜明者较少,趋同现象严重;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目前,我国高校已有的校训,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一些学校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排列组合的顺序也一字不差。傅进军曾统计了国内139所高校的校训,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求实”和“创新”,使用院校有57所,占41%;其次是“团结”、“勤奋”两词,分别为47所和46所院校使用,占33%左右。此外,“严谨”、“求是”使用的院校也不少。可是,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校训为“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简介明了,个性突出,汉译为“法无德不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为“It's up to you.”,个性更为鲜明,汉译为“未来由你创造”。
4.从导向性来看,中国大学的校训大多承载了太多的道德、抱负、理想,往往讲主观修身,注重的是育人,强调的是做人,具有人文伦理倾向;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自然轻快不自我施压,讲的是客观真理,注重求知求真,常具有民主、科学、自由倾向。中国海洋大学校训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含义非常深刻,显示了海大学生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可英译为“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Norms Promise One's Dreams.”香港理工大学的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也是一个具有伦理倾向例子,可英译为“To Learn and to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而英美国家的大学校训却不是这样。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校训“Light and Liberty”简介明了,可汉译为“光明与自由”。耶鲁大学校训 “Light and Truth”为一对并列名词,汉译为“光明与真理”。
5.从时代性角度来看,中国大学的校训常带有时代烙印;而英美国家的校训则常受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最典型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充分体现了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特色,可英译为“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而英美国家的校训则常受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校训“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可汉译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其来源于《旧约•诗篇》:“For with the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
6.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一些大学校训常常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而英美国家的校训则业经确立则保持着长时间的稳定性。以南京大学为例来查考中国大学校训演变的历史过程: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南高师时期江谦校长以“诚”字为校训,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学校的校训;1991年曲钦岳校长确定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作为南大校风;2002年学校在筹备百年校庆过程中,确立南京大学新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可英译为“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而英美国家的校训则业经确立则保持着长时间的稳定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些校训历久弥新,其理念内核不断赋予时代的新意,例如,牛津大学的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表明了学校浓厚的宗教背景,即便如此,这并不影响其经典大学的地位,而表明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个性。
二、翻译大学校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等原则
笔者认为,在翻译校训的时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等原则――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义对等。表层意义的对等可通过直译法实现,而深层意义对等即语用等值则必须要充分考虑语言的归化问题,“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 & Cowie, 1997:43-44) 如某所大学校训是“励志、求知、进取”,其校网站所显示英译是“Tough,Pursuing,Forward.”。中英文表达法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tough主要指“坚定的”,跟“励志”的含义相差较远;forward指“向前的” 和“进取”意相差甚远。通过恰当选词,同时考虑英文的韵律美,该所大学的校训笔者认为可译为:“Aspiring,Pursuing,Enterprising.”。除此之外,翻译校训时还要不仅重视目的语的文化共性,更应重视其文化个性。如在汉译芝加哥大学的校训“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 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时,要充分考虑汉语的文化个性,因此在下列常见的三种汉译中笔者认为第一种最佳,实现了语用等值:①益智厚生;②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③令智识增长,使生命高贵。
通过以上中英美大学校训的对比及翻译原则的探讨,我们对深入考察中国和美英国家大学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模式有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2。
[2]左洪芬、黄岭:《细微之处见精神,中国著名大学校训巡礼》, 新浪网新浪教育,2004.9.7。
[3]丁艳红、陈 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中国教育在线校园频道,2005.10.8。
大学校训范文3
关键词:大学;校训;目的论;翻译;修辞
一、引言
根据《辞海》解释,“校训”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丁德智等79)。故校训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践行学校精神。
迈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追求突破。校训作为大学的招牌和门面,是外界评判大学文化的一大参考。为了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弘扬中国优秀大学精神,校训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此,本文通过目的论的三大准则,为中国校训的译介献策建言。
二、目的准则
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的目的是一切翻译行为的准则。因此,在校训翻译中,我们要明确翻译的目标:宣扬中国大学,传播中文校训的文化精髓,提升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译者要更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分析他们的语言习惯有目的地生成不同的译本,赋予英文校训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连贯准则
“连贯准则”要求翻译的译文与目标语环境中其他平行语料类似,可被目标语读者理解。笔者比较国内外校训后发现其在用词和句法上存在巨大差异,给翻译提出一定挑战。
中国校训多选自典籍,强调思想道德建树。如,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外译有一定困难。
其次,中国校训用词考究,对仗工整,多为四言八字或二言八字,贸然翻译容易流失意音形的美,变成生硬的中式英文。如,西南大学的校训为“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其网站上的英文为 “Comprehension is wide, and brightness great; carry forward the cause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forge ahead into the future”,冗长生硬,难以在英语国家立足。
那么我们该如何翻译此类校训呢?根据“连贯准则,可对比外国校训的措辞风格,通过平行文本的模仿,增强中国校训在英语环境的生命力。
外国大学校训多用名词性结构和短语,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1.名词组合的校训有:耶鲁大学的“Light and Truth光明和真理”;杜克大学的“Knowledge and Faith知识和虔诚”。
2.Is句型的校训:牛津大学校训 “The Lord is My Light上帝乃知识之神”。
3.劝慰性的句子:加州理工学院“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真理使人自由”。
其次,国外高校校训使用多种修辞方法,简洁生动。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 “Mind and Hand”包含了“借代”和“尾韵”两种修辞格,用 “Mind”指“学者”,“Hand”指代“工匠”,表明了大学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传统。
清华大学校训的翻译符合上述两点:SelfC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头韵修辞,形式简洁,忠于原文。以“Self C discipline ” 意译“自强不息”;“Social Commitment”表达德行修养,回报社会的 “厚德载物”。
依照国外校训的特点,西南大学的校训最好改成短句, “继往开来”原译用了13个单词,过于冗长,可改为 “To Inherit the past; To Usher in the Future”。整体翻成:To Promote the Inclusiveness;To Inherit the past; To Usher in the Future”,则朗朗上口,相对工整。
四、忠信准则
由于翻译是依靠源语文本,有目的地将其中包含的信息在目标语环境中再现,故译文与原文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也就是“篇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忠信“(fidelity)(Reiss& Vermeer 114)。
在校训翻译中,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原文与译文的对应。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在翻译时要注意四个名词之间的并列关系,翻译时也尽量使用名词性结构:Patriotism, 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同理,武汉大学的校训翻译也遵循了“忠信原则”,“自强、弘毅、求是、拓新”都为动宾搭配的并列结构,所以翻译时采用了“动词+名词”的结构:Improve Yourself, Carry Forward Stamina, 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
五、结语
中国大学校训文化内涵丰富;有独特的意音形美,对外译介较难保持原貌。通过目的论的分析,译者可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前提下;参考外国高校校训风格加以模仿,提升英语读者的接受度。
译途漫漫,其修远兮,以此激励各方译家大放译彩,为中国校训寻找更好的译本,为中国教育“走出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大学校训范文4
1、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 arrange the position.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are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 also can make?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can 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The time is passing.
时间在流逝。
13、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 person.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大学校训范文5
理工大学本科新生天的军训时光就要结束了,这是我校第次组织全校所有本科新生的军训,在市警备区领导、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和区武装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行政和校军训工作领导小组正确关怀领导下,特别是通过武警总队第支队官兵的具体实施,我们这次军训在时间紧任务重缺乏经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达到了预期规定的目标。
这次军训,由于部队教官严格要求,认真进行各项科目的训练;同学们参训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和磨练意志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军训期间参训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艰苦紧张的军训之中,不仅增强了国防观念,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而且体验了士兵生活,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以及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培养了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的军人作风。虽然军训时间是短暂的,但这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业和四年后的走向工作岗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同学们,军训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就学期间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这次军训的名同学经过军训技能考核评比,均取得优良成绩。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都将在军事科目的学习上获得2个学分,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高等学校“军事训练合格证书”。
二十多天来,同学们虚心向教官学习,严守纪律,不怕困难。有的同学带病带伤坚持训练,从不叫苦叫累。四营十二连同学参加擒敌方队训练不慎将脚扭伤大夫决定她休息一周,可是她哭着要求大夫缩短时间表示不能耽误训练。三营九连同学是方队长,高强度训练脚肿的很厉害,但她坚持参加长途拉练受到大家好评。独立连一排同学是军训学生的榜样高标准要求自己,各项技能成果走在了最前面。一营四连的同学,也是军训前右腿扭伤,医生建议他休息半个月,但他坚持要与同学一起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要做一个逃兵!”在训练中,他没有主动喊过一次报告或请求休息,每次都是忍住疼痛,坚持与大家一起训练,同学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二营五连的同学被选拔到技能表演队,他训练刻苦、动作认真,每天一身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表演受到教官的肯定同时,他还在业余时间热心为班集体为同学服务。他说,军训不仅增强了体魄,而且锻炼了意志、毅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大学校训范文6
关键词:高效;科学教学;加工;调节;顺序
教学重规沓矩,不加辨析,缺乏自己的见解,就实现不了高效的科学教学。浙教版的科学教材部分内容宽泛笼统,失之具体。如果机械地教学,难以突出重点而任务繁重,教学在时间方面也有些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知机识变,根据需要破臼除窠,下面略谈改变的方法。
一、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科学教材进行加工使用
教师虽然精心编排,但是百密也有一疏,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有些教材方面的内容先后重复,如果死板地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就会耽误大量的时间,突不出教材的重点,影响到学习效果。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指出了方向。如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与该章最后八节(最后一节)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方面形成重复,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新鲜感,在教学当中就应该果断将其删减整合,达到高效的科学教学。
二、对教学内容有所增加补充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参照,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所选择、增减,让教学更趋于完善。
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浮力”的第一课时,我改变了教材上求浮力的方法,我把测量的物体放入水里,边放边测量物体在入水多少的情况下的浮力大小,进入水中越多,物体在弹簧秤上显示的重量越小。这样教学,为下一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在学习浮力影响因素时两节课联想到一起,促进了学习的高效。
三、幽默风趣,用故事引入教学
学习地球仪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大海上波涛汹涌、狂风怒号,泰坦尼克号前面出现了一座冰山,船员们紧张万分,立刻采取救援措施,并利用无线电发出呼救信号,没想到很快,悲剧上演,泰坦尼克号被冰山撞击沉入大海。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船上,你在发出求救讯号的时候如何确定你的准确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位置有关的科学知识――地球仪!
四、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材的顺序
“观察蜗牛”一课,根据教材教学完成,应该是初冬季节,蜗牛恐怕是难觅踪迹了,所以我先教学这课的内容,身边有实物,学生们学起来饶有趣味、印象深刻,增加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