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课堂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网络教学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不论从学习的适用对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的组织安排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来看,网络教学都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将网络教学引进学校是提高其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中,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关键。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就学校网络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重网络课程的设计,网络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资源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影响。做好网络课程的设计工作,使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只有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一门课程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在设计时应能够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再次,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在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或过时的现象,这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较新版本(同时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者产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种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些技术具有多种信息通道的传播功能,它们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提供相关知识和网站链接,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便其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同时,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
(2)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协作”、“会话”是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两大因素,学习者常需与人协商、合作,以更进一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同时,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是网络的特性,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如电子邮件、BBS、ICQ等。网络的开放性为个别化的学习提供了协商交流的机会,学习者之间可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创设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3)教学课程的控制要采用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原则。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有些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但有关学习者控制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控制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完全的学习者控制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任务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网上课程设计时,要适当给与学生主控权,坚持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前因内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并且具备定的能力丌发网络课程。所以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工具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跨平台性;功能强大和易于学科教师操作。由于网络课程是一个分布式的、交互的、跨平台的教学系统,故Web教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须综合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快速、高质量开发。
3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和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形成意义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足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闭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同时,在没计网络课程时,要注意学习资源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针对性
所建立的资源库或推荐的网站要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能收集或提供相关题库、相关文章的资源库或网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对学习资料不加选择,全盘地搬到资源库中,不仅浪费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使学生不容易把握学习重点,导致学生低效率学习。
(2)启发性
一味枯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疲劳厌烦情绪,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评价设计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度,因此可以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搜集学习者练习、测验、考试、作业及课堂口头回答问题的成绩,然后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对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则多用语言加以描述的,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的结果缺少量化的描述性的资料。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冲等非钙力闪索,因此,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具有模糊性。只要对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就能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模糊集合理论为把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描述进行量化提供了坚实的理沦基础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办法,模糊多级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能很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网络课程同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可使网络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在网络课程评价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形成性评价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数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与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有很大不同。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及时地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以网络课程应安排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检测或考核,使学生更地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2
英语生态教学的理念是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理论。英语生态教学强调英语课堂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学生是这个体系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存在,课堂则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三个部分在英语生态教学理念中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相互发展、互相约束、互相监督,从而促进英语网络教学课堂有序进行,完成英语生态教学的任务,即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课堂任务、培养优秀人才。英语生态教学课堂具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辅助教学技术,构建和谐、利于互相学习、持久发展的开放学习课堂。这就要求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处理好生态课堂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维护英语生态课堂的和谐、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力量,丰富英语生态课堂。
二、网络教育与英语教学生态课堂存在的矛盾
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理论强调英语课堂的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整体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互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矛盾。处理好英语教学生态课堂各部分间的矛盾,是英语网络教学课堂是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语教学环境与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
英语网络教学环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教学空间。英语网络教学环境给师生提供一个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方便、有效地为英语课堂增加有益的学习内容;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技术要求较高的网络教育给老师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有操作网络技术的能力。这给习惯传统英语教学的老师带来一些困难,一些英语教师没有掌握网络技术的知识技术。教师具备的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既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灵活的应用,也不能够及时处理好网络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状况。这就很影响英语教学的效率、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英语教学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生态教学课堂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乐于学习的环境;并且学生在生态英语教学环境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学生未能够适应以学生为主的网络教学生态课堂,不能够抓住机会做英语教学生态课堂上的主体,并且不能够充分使用网络教育的资源,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不能恰当应当英语网络教育环境,制定科学使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计划,从而也很难形成独立的学习方案;并且网络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料,而学生对于过多的资源出现素手无策的情况,没有学会如何删选符合自己学习英语的资料。学生未能自如地借助资源过多、技术要求较高的英语网络教学环境完成自主学习,使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三)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
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生态课堂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要求教师在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上作为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并且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则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观地积极地学习,并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但是在英语生态课堂上,师生之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有些教师有时忽略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主体的观念,采用教课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则没有获得独立的学习机会;一些教师则未能适当地掌握指导者这个职责,过于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而未有方向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进度;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缺乏出语言之外的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师生之间的想法不是一致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矛盾会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效率,同时也影响师生之间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最终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成果。
三、优化英语网络教学生态课堂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环境与教师、环境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够有效地优化英语网络教学生态课堂。
(一)提高师资力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合理处理好教师与英语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英语生态课堂的和谐发展。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各学校不仅需要提高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而且也需要培养具备比较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教师。学校的双向加强投入,不仅为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而且也为其提供了高素质的教师。这给英语教学生态课的教学质量、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学校需要增加网络设备的投资,并且开设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培训课,有计划地安排培训教师的计算机技术的课程,以最快、最高效率地完成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在开展培训时,要根据教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课程,例如: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参加初级培训班,培养其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能,通过初级考试之后再参加中级培训;而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而缺乏操作技能的教师参加中级培训班,培养其对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并且培训教师利用计算机资源设计英语教学课件,以丰富其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教师,则侧重培训其合理结合网络技术和英语教学内容。总之,开展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培训课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教师,让其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生态课堂的任务。
(二)教师侧重指导教学,培养浓郁的学习环境
在网路教学生态环境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英语,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并且指导学生在应对网络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料,培养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策略地使用网络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料,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主体的意识,减少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倦怠感。教师做为指导者,为学生创造适合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谐处理英语教学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首先,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网络课件,制定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任务,指引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习惯等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也可以构建学生测评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并且根据测评结果分析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下,师生是英语生态课堂的主要活动者。要想维护好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的和谐,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工作。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英语教学生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语言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如果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采用恰当的指导帮助,例如:老师可以点拨学生、心理交谈或者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突破口。其次,教师在设计英语网络教学时,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英语的建议,恰当融入学生想要学习英语的内容,并且设计英语课堂的学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
(四)创造开放的英语网络教学课堂
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开发性就是要与课堂外在的资源(如:计算机、课外英语资料等)交换有用的信息资源,才能不断地优化生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在英语生态课堂上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利用网络提供的英语信息资料完成英语教学。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开放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并且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上的指导。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开放式的教学做教学评估,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的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创建持久发展的英语网络教学课堂
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持久发展,需要科学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做好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力、书写、语言表达、翻译等的能力,切记不可侧重培养学生个别方面的能力。这样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英语网络教学课堂的持久发展提供了依靠。同时,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也需要以学生为主,实现人本教育。
四、总结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报意识、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课程。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结构模型阐述,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改革创新的内容及策略。
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方法课,其教学内容是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及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的技能,运用各种手段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快速检索到所需文献。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资源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学资源是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的重点。
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结构模型
1.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
按照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涉及到各类网络媒休素材、网络题库、试卷、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指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信息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音频类、图形图像类、动画类和视频类。
(2)网络题库。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测试题目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因而所有学科的网络题库都应遵循经典测量理论,都要严格按照经典测量理论的教学模型开发题库管理系统、组织试题。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媒体信息的整合技术,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软件。根据运行平台的不同,课件可划分为网络课件和单机运行课件。网络课件应该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共享:单机运行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呈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既要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又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整个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区别于其他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网络课程主要应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
(6)教学案例库。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案例库中的案例至少应包含实事描述、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应用领域、教学建议等组成部分。
(7)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以及记录重大事件的文章、书籍等。
1.2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结构模型
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具体地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此,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概念则是指那些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与传播,基于信息化环境传递的教学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卫星接收设备、宽带校园网、在线平台、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教室等;软件资源范围就更宽泛主要有: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课堂、VBI数据广播、IP课件、计算机网络资源等类别。同时,还应包括上述资源应用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结构模型如图1;
2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创新意义及内容
2.1理论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丰富了文检课教学的内涵,使单一以教材为主的教学过程变得多样化、多元化,是文检课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该课程发展方向的探讨,同时为我国文检课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奠定理论基础。
2.2实践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文检课的教学实践,使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开展研究,有利于使教学课件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克服传统教材的局限,更好的改进教学效果;对网络课堂的研究可以增进同行学术交流,扩大教学资源共享的规模。
2.3网络时代文检课教学资源的改革内容
随着现代技术引人教学实践,资源共享己逐步实现,为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空间。教学资源作为文检课课程建设的基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教材由传统的印刷型教材逐渐向新型立体化发展,出现网络教材:另外,由于本门课的新颖性使得电子型教学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作为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资源,己成为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广为使用的工具。
3文检课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文献资源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己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报利用技能为目的的文检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方法课”,更适于引人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文检课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氛围、教学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可以把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与认知潜力,突破传统教学单一模式,达到教学双方知识与信息“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改善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作为教学设计和指导者的角色更加突出;而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研制促进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必将给现有的文检课教学注人新的活力。
(3)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而且要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科学的选择和编制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业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文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的思考研究、选择和调整、补充和更新,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制作出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受学生欢迎的课件,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4)有利于扩大文检课的教学范围。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基于Web-based多媒体远程教学的结构特点,支持TCP/IP协议,可运用于多媒体综合教室、用HTML语言建立一个Web界面的“文检课教学系统”,并将系统挂在本馆的主页上,学生或其他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上网查阅信息,而不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无疑会扩大当前有限的文检课教学范围,有效实现文检课的远程教学,提高文检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基本结构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流程:策划阶段、素材收集、整理阶段、制作阶段、调试应用阶段。流程结构图见图2。
4.1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
(1)文检课要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目前,大多数课件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将图片、网页以及文字添加到幻灯片中,授课中只能前进,难以后退,更不能实现跳跃交互,极大的制约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由于这些课件不能逼真的连续演示整个检索过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文检课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标准,要尽量采用高级多媒体技术、先进教学设备制作的课件。Au-thorware是目前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用它制作的课件交互性好,画面精美。
(2)优质的文检课课件要做到通用共享。
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大,令广大文检课教师望而却步,掌握高难度多媒休制作技术的图书馆,应该研制通用型文检课多媒体课件,供广大文检课教师使用,既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便于课程的规范化发展还能增强课程的竞争力。
(3)常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
目前,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非常丰富,如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 , Flash , Direetor,微软公司的VisualBasie, powerpoint, FrontPage,以及国内的方正奥思、易思等多媒体编著系统和一些高级语言,都可以用来进行课件开发。
5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策略
5.1网络课堂的定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堂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2网络课堂的特征
(1)开放性。
网络课堂基于网络教学,其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更新,特别是多媒体素材库的更新,使教师能方便地调整和更换网络课堂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单纯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无法实现的。
(2)交互性。
网络课堂的交互性不仅有传统的人、机交互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人在网络上的交互性,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网上教学的交互,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如电子邮件、BBS、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3)共享性。
网络课堂已不是一种单机学习模式,也不是简单的共享教师的授课内容或是串联多个教室或实验室的授课学习共享模式。网络课堂可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人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从而实行远程教育,使多个地区、多所学校之间学习资源得到共享。
(4)协作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具有单点和多点学习的特性。通过网络课堂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协作形式完成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
(5)自主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实现了学习的异步性和自主性。这也是终身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6)评价的及时性。
在传统的远距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上的电子题库和自动评价系统,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5.3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
5.3.1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1)开发的文检课网站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交互性上加强,创建轻松的学习、交流环境,真正成为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既可以单独作为独立的模块使用,也可以作为系统使用。
(2)有经验的高校应编写网站的制作思想、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其他高校起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可以将这些制作经验应用于其他学科,增进网络课堂的实际价值。
(3)将教师需要重复完成的工作通过网络的形式加以简化,如可以通过“作业平台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功能将提交作业和考试考核等工序通过网络完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除此之外,为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网站还需要在艺术性、知识性等方面下工夫。
5.3.2制定网络课堂评价原则
教学网站的评价与教学不可分,同时也不能与计算机技术相脱离,所以其评价有一些特殊性,其原则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原则:指网站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即使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也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反映和评述。
(2)教育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是为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制作。
(3)教学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方法、方式上,能够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4)技术性原则:指网站在其制作和编辑技巧上要达到特定的标准,满足运行流畅、跳转灵活等计算机软件的标准。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4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网络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44-03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企业对于毕业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加,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已成为任何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我院面向众多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以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采用系统化的逻辑思维,熟练操作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从而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然而从该课程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非很理想,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只停留在应试阶段,而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均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日后学习、工作的需要。因此通过分析该课程当前存在的不足,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状分析
2.1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有所出入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主要学习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过于注重和强调功能的全面性,而忽略了实用性,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技能与日后学习、工作的实际需求有所出人。比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审阅选项卡中的功能不常用可做删减,插入、设计选项卡中的功能简单稍作练习即可,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动画效果的高级设置上。此外,PPT作为一个演示文稿,美感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很容易被忽视。因此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幻灯片母版设计、主题和背景样式设计,甚至图文排版、配色方案等平面设计的知识都需纳入PowerPoint教学内容中。
2.2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的授课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64学时,安排在实验室授课。目前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概念讲解-例题演示-实践操作”。以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为例,教师首先控制学生机,提出邮件合并功能这个新知识点,并对其概念、m用范围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然后通过学生成绩单制作这个例题来演示邮件合并功能,最后解除控制,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配合使用AOA评测软件对相应题目进行操作和评分。
该传统授课模式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略显不足。理论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与教师缺乏互动,积极性尤为不足,课堂参与度偏低;实验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按部就班执行操作,虽然实现了邮件合并功能,但仍有部分学生不会举一反三,涉及到其它具体项目或场景时,缺乏主动分析、思考和应用的能力。
2.3期末考核形式有待优化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当前期末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由AOA评测软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Word、PowerPoint和Excel的题目,并对学生操作进行系统自动评分。该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一方面过于简单,考试的题库即为学生平时实验教学环节操作的题目,虽然题库量大,但不排除部分学生期末突击练习仍然可以取得高分的情况;另一方面,该考核方式过于片面,仅通过一次考试无法体现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应用水平。
3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我院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改革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
3.1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应用能力
3.1.1项目化教学
为解决该课程目前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该课程的授课模式应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在每个独立软件的授课环节中,教师应挑选一个或多个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又符合日后学习、工作实际需要的项目,将散乱的知识点化整为一,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
在Word教学中,可以以毕业论文排版为一个项目。通过对未排版和排版后的两篇长文档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意识到排版的优势和必要性。从而在强烈的动机驱动下,主动探索排版的实现过程,并逐步引出多级列表的定义、样式的新建与应用、题注和交叉引用的添加、目录的自动生成、分节后多样化页眉和页码的设置等多个重要知识点。
在PowerPoint教学中,可以以毕业答辩展示为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将Word教学中的毕业论文核心内容制作成PVI"进行演示。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将动画效果、动作路径、计时等高级动画设置的知识点融入其中。此外,为提升该幻灯片的美观程度,还需结合母版设计、主题和背景样式设计、图文排版、色彩搭配等教学内容。
在Excel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应用场景。比如在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的项目中,可以设计多个常用函数(SUM求总分、AVERAGE求平均分、RANK统计排名、COUNTIF统计各分数段人数等),对表数据进行普通筛选和多条件的高级筛选,创建直观的图表,并通过数据透视表提供多角度的数据分类汇总。此外,还可以通过银行房贷项目来学习财务函数,使用PMT函数计算贷款按年、按月的偿还金额,使用IPMT函数计算贷款指定期数应付的利息金额等。
项目化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以项目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现教学内容,比起传统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掌握。一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有助于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在提升学生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水平的同时,培养其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3.1.2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我院非常重视赛教结合工作,将技能竞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教学与竞赛结合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期促进赛教一体化。学院每年开展PPT设计大赛,由于其参赛门槛低,因此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将PPT设计大赛与该课程中PowerPoint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竞赛评分标准,注重幻灯片的动画设置(包括动画效果、动作路径设置、幻灯片切换等)以及版面设计(包括母版设计、图文排版、色彩搭配等),并提供1-2次课时让学生在课堂内设计参赛作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参赛,还可将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纳入期末考核。赛教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及艺术修养,以小组形式参赛还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1.3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除了技能竞赛,技能考证也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手段之一。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众多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联,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证书和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OA证书为例,两本证书难度中等,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尤其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同等能力情况下占有一定优势。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参考考试大纲,并将教学过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可参加相应的技能考证-引,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2完善教学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3.2.1搭建网络课堂
课堂内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课堂外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为实现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后的网上互动式教学,我院于2014年引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并于2016年搭建移动版的网络课堂。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于第一时间在该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登录并查看该课程的教学资源、课程通知、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还可以在讨论区向教师提问,实现线上互动。
3.2.2制作微课视频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近两年提出的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不同于传统的记录整堂课程的教学视频,微课由于其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特性,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制作精良、易于传播,因此更受学生的欢迎。
以Word教学为例,Word功能中有许多独立的小知识点,比如主控文档、自动索引、批注与修订、邮件合并功能、模板使用等,将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举例操作制作成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播客资源并分享给学生。这些微课内容相对独立且难度适中,学生观看后可迅速掌握,并方便其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薄弱或者遗忘的知识点反复观看。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减少了教师在课堂内的重复性讲解,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外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3.3优化考核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综合考核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水平,对该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到课率体现了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和课堂参与程度,占比10%;网络课堂学习时间统计体现了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情况,占比20%;PPT设计大赛的参与和获奖情况体现了学生对PPT学习的积极性、制作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占比20%;期末上机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比50%。
4结束语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适应性;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65-01
随着Internet网络的通贯全球,网络化、信息化浪潮涌动迭起。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成为现代化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利用网络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摸索建立研究性学习策略及其指导体系,开发建立集学习、指导、研讨和管理功能为一体的适应性网络教学平台,将为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1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适应性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和研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学习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质量。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整个问题或任务的自,支持设计真实的任务活动,并能够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进行模块设计,不断适应需求的变化,实现网络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角色分析,制定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揭示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内在关系,并进行应用经验总结。
2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2.1网络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强调与人协作交流,提倡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对于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以至生存质量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在网络技术提供的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环境下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协商会话和协作学习,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提倡PBT(Problem-Based Teaching)。网络教学平台所具有的适应性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2通过网络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
1)将网络融入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2)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网络实验教学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做到优势互补。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拓展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更多的学习形式和资料,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与研讨。
2.3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化为具体,由枯燥变为生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到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学习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有学习方法重适应的过程。
2.4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是根本之根本
通过教学实践促进了网络教学环境的合理建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网站运作机制。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亦转化为教学队伍锻炼和激活生成的过程,成为师生进步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有效形成的过程,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2.5网络教学平台需要不断建设,适应教学改革的步伐
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应用中,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平台的基础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建设。其中基础建设包含:选择开发模式、设计良好的框架结构以及制定符合使用需求的标准化体系,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功能扩展等内容。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完善离不开骨干成员的有力建设,其推广更需要一定数量的应用队伍。
3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为中心的不同教学模式。
3.1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平台依托网络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网络课堂。网络课堂中采用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每位学生都具有深入探索、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课堂中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发帖、留言等多种形式大胆发表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原创精神。在网络课堂应用期间,学生发表的针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话题1.2万篇,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关回复2.2万条。网络课堂内的积极讨论和广泛参与,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思想,落实了“以人为本”教育观念,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2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
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与教学相关的主题背景资料提供给学生,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为解答教师的提问,会积极地思考并主动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运用主题探索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均得到培养。网络比赛模块正是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的最佳体现,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开展各学科学习竞赛,每期给出一个竞赛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上网浏览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网站,将课堂上及网站中学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结合学习心得归纳、总结,综述制作成网页或WORD文档形式的参赛作品。网络比赛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还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等。至今网络比赛共发表作品143篇,学生给予作品的评价2434人次。
3.3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自由查看课程表,预约实验课,预约选择感兴趣的讲座,并在线提交论文,查看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如教学课件、视频、学习文档等。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无论是在学校的机房还是在寝室里,在任何一台校内联网计算机上,只要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
以讲座活动为例,讲座的开设、审批、预约均在网上进行,至今已经开展4期共249个讲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在线提交各类讲座论文21603篇。
4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教学中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需要对网络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和研究,学会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要求的不足之处。
2)在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时,加强网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制定学校网络行为道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课堂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网络学习;激励;机制
网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来说,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更具生动性等特性。网络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能充分体现学员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时代性,网上资源的无限共享性和无冲突性等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但是网络学习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缺少辅导教师面对面的评价和监督,学习的完成要靠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等。因此建立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是网络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为广大市民的学习提供服务的重要保证。
激励原本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通过把需要、内驱力和目标3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连接起来,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激励机制就是这些有效方法的一个有序集合。网上课堂的建立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一个基本载体。如何通过这一载体可持续地引导社区居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建立网上课堂的学习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愿景激励
愿景是人们心中或头脑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个人愿景是个体对自己未来发展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当一个个体拥有清晰的个人愿景时,便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他去实现这个愿景,这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愿景是指当一个组织有了比较一致的共同意象或景象时就可以称之为组织愿景。组织愿景一旦形成就会在组织中形成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一种无可言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创造出人与人互相关联,融为一体的感觉与体验;这种感觉与体验遍布在整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组织活动的始终,并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贯通起来。组织的共同愿景对组织中的个体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个体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个体学习充其量只会出现被动的“适应型的学习”。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课堂学习中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关系,即使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由于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学习固定的外在激励因素,学习者的动机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个体特质、个人素养来激发与维持,因此更有必要对学习者实施愿景激励。对于网络学习群体而言,个人学习愿景就是提高技能、丰富生活,完善人生。共同愿景则强调团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是建设学习型社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激发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可以通过在网上开展学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举措来帮助学习者形成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参与活动的学习者会认真思考学习的需要和目标,从而在头脑中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景象,逐渐树立起个人学习的愿景和组织学习的共同愿景。学习口号一旦征集成功并在网上公布以后,由于这是学习者自己提出的学习口号,必将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弘扬区域传统特色文化为实现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
愿景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斯洛与罗杰斯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系统论。网络学习中的个人学习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网络学习中的个人学习是人本主义在教育领域中最佳实践。网络个人学习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以生为本的人文精神。网络个人学习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们实施愿景激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唤起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复苏,激发起人之潜能,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原景激励的作用。
作为现代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系统论,在网络组织学习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网络学习中的组织学习,除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而外,还渗透了系统论的指导思想。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可以归纳在一定的系统之中,从某种意义上,组织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行为,系统行为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在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互动效应、连锁反应,从而有的方矢地推进愿景激励的实施。
二、兴趣激励
兴趣激励是诱发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和探究的心理特点。网络学习环境的图、文、音、视等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开放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富有创意、高效便捷、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课件和辅导,都能给网络学习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极大的兴趣。但是一旦网络学习者对这些模块熟悉之后,他们的兴趣也随之慢慢减弱了。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网络学习环境,不仅仅是一次性地整体改变,而且还要不定期地改进网络学习环境的某一部分,以此来吸引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丰富的网络学习内容是激励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内容应适合不同人群和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于中心城区的白领阶层,可设置一些适合职场需要的学习内容,比如英语学习,职场技能,科技情报和专业电子期刊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则可设置一些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辅导等内容,以吸引他们经常上网学习。网络学习的形式应是生动有趣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励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比如知识竞答室,测试学员在网络学到的知识,可以向通过测试的学员授予相应的称号,只要坚持学习参与测试,就可以获取从小学生一直到博士的头衔;此外,还可以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弹出式礼包,里面的礼品是随机获取的,可以是金额不等的学习币,也可以是免费学习券,还可以是实物兑换券等。
兴趣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追求本我。从弗洛伊德观点看来,兴趣就是人追求自己潜在的本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都有着区别与他人的自我与本我,我们实施兴趣激励,其实则就是唤起潜在的本我,从而激发起人的学习潜能。兴趣激励是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其思想内涵就是弗洛伊德所强调的追求潜在的本我,兴趣激励的过程,也就是追寻潜在本我的过程。兴趣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通过满足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征服感,从而充实自我,追求本我。这里既有人类无意识感知外部世界的动物属性,也包括人类主动追求对外部世界认知的社会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激励就是通过追求潜在的本我,从而达到提高对外部世界认识的目的。
三、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学习者授权,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的的认可,公平、公开的奖励制度等等。精神激励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工作,它是管理者用思想教育的手段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
对网络学习群体的精神激励可以包括采纳他们的建议。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才智,但究竟如何激发他们,则需要动一番脑筋。实践证明,让学习参与者提建议就是一个好方法。网络学习的群体可以就网上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提出他们的建议;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则根据学员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对网上课堂进行定期调整。网络学习群体一旦发现他们的建议被采纳,则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精神激励还包括让网络学习者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在学习平台上开设网上展示厅,学员可以上传个人满意的摄影作品、书画作品和手工艺作品等。对于作品点击率高的学员,网络平台的管理者还可以帮助学员在网上开设个人展厅,集中展示某一主题的作品。此外,还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设置学员学习积分排行榜,对于积分排名在前的学员可以评选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学习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对于坚持学习并通过测试的学员,则分别授予从小学生到博士的头衔,。对于多次获取荣誉的网络学习者,还予以奖励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精神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各种需求是有一定层次性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就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激励的主要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即通过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来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精神激励正是通过不断地引导、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精神需求,从而为个人学习引来源头活水,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这就是精神激励最大的优点与特点。
四、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奖金、奖品等,通过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
参加网络学习的学员可以获取一定的学习积分,学员学习积分是指学员(市民)完成网络课堂的学习内容,经学习过程量化考核,从而反映个人学习成果的情况。学习积分的获得一方面通过经常登陆学习网站,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测试和参加论坛的讨论获取学习积分。获得学习积分的同时就获取了学习币。一个学习积分可以兑换一个学习币。具体的积分获取途径如下所述:
(一)课程学习积分。每完成1学时课程学习获得1学分,单门课程最高学分不超过3分,单门课程少于1学时超过0.5学时,获得0.5学分,不足0.5学时课程不计分。课程进度为100%,完成80%进度即给学分,达不到则不给学分。
(二)课程测试积分。采用答对率进行计分,学员在完成某门课程测试或者完成某门指定测试,达到60%的答对率(即合格),就可以获得该门测试的学分,每门测试的学分设定根据具体测试内容随机设置。一般情况下为1学分。
(三)论坛讨论积分。该积分主要包括发贴、回帖等方法讨论内容。
学习币可以参加在线抽奖活动,也可以进行实物兑换。在线抽奖可以随机获取各种金额不等的奖品。50个以上的学习币起就可以参加网络课堂的在线抽奖,每参加一次抽奖要扣去10个学习币,奖品为5-100元人民币价值的奖品。年底学习币将进行归零处理,也可以按照50%比例留存到下一年度。每100个学习币可以兑换1元人民币价值的实物。网络课堂管理平台的管理者每年在预算中留出专门的经费用于物质奖励。
对于网络学习的积极分子,要定期地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对于评选出来的学习之星,除了给予精神奖励之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给学习者颁发一些学习用品,如鼠标、键盘或者U盘等作为奖品。也可以奖励学员免费参加社区开设的收费面授课程班,还可以直接奖励奖金。这里必须阐明的一点是:在目前我国所有的成人网络学习中,物质激励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它只是精神激励的一种物化形态。网络学习中物质激励还具有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当我们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特点之后,就可以更正确地运用物质激励这个基本举措,达到促进网络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竞争激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其潜在心理都希望自己站在比别人更优越的地位上,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潜在心理就是自我优越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之后,人类才会积极成长,努力向前。当这种自我优越的欲望与特定的竞争对象发生碰撞时,其个人的超越意识就会油然而生。不服输的竞争心理人人都有,强弱则因人而异。即使一个人的竞争心很弱,但他的心中也总会潜伏着一份竞争意识。我们可以利用人的这种心理,为网络学习群体找到或设立一个竞争的对象,让对方知道竞争对象的存在,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主动展开竞争,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竞争激励包括个人学习竞争,街道学习竞争和单位集体学习竞争等。个人学习竞争包括个人学习积分排名,获取学习之星的荣誉称号和奖励,网上展示厅的点击率,论坛的跟贴率,获取各种学位头衔,升级为志愿者等等。除了开展个人的学习竞争之外,还可以在网络课堂开设街道学习排名竞争,定期在网上公布各个街道参加网络课堂学习的总人数和总的点击率,每年都对排名在前的街道进行奖励,可以通过授予学习型街道先进集体称号并给予一定金额的物质奖励。此外,还可以开展单位集体的学习竞争,定期在网上公布各单位集体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的总人数和总的点击率。对于每年排名在前的单位集体,可以授予学习型单位称号,并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的重要指标等。
竞争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用生存,不适者亡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竞争激励顺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的相互竞争,从而激发起机体自身的活力,达到推进事物发展的最终目的。
竞争激励能激发各种机体自身的内在潜力,产生一种超越、战胜对手的欲望与行动,在这样一种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互相超越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良性的互动,产生1+1>2的互动效应,从而达到推进网络学习的最终目的。竞争激励是推进网络学习重要手段,正确地把握与运用竞争激励,能有效地促进个人与组织学习的积极性与持久性。
六、合作激励
合作激励是指力图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改善网络学习者的人际交往,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网络学习的合作激励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合作;专项志愿者与学习者的合作;网络平台的管理者与学习者的合作。
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合作包括学习者之间开设的各种论坛。网络学习者可以在论坛讨论各种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学习者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对于跟贴较多的论坛,网络平台管理者可以将这些论坛设置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也是对学习者积极讨论的一种激励。对于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分子或者学习骨干,可以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课程的专项志愿者。他们定期到网络课堂开展在线服务,志愿者在线服务每小时折算一个服务学分,计入志愿者服务学分,不足一小时的计入累积。如果志愿者每年在线服务时间未满2小时,登陆查询时,显示提醒级别为公益人士。如果已经超出2小时服务时间,显示提醒级别为热心公益人士。如果服务时间满20小时,升级为爱心大使。通过专项志愿者的在线服务,帮助网络学习者解答各种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如果学员和志愿者都无法解答,那么网络学习者还可以通过与网络平台管理者的合作来寻求帮助。
网络课程学习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才能真正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成人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网络学习爱好者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激励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群团效应、协同说。合作激励是通过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产生一种群团效应,达到以强带弱,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目的。根据协同说的观点,在整个合作机制的系统中,系统内部的合作与协同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系统中,只有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才不会破坏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才可能产生有效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整个系统有序、健康的发展,才能达到系统整体推进的目的。一个系统内部如果没有合作,没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孤军突出,单打独斗其实并不是好现象,没有合作,就不能达到系统内部的相对稳定,就不能有效地推进系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