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版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版文章范文1
在现在的社会上,男强女弱是社会上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当然,我们宏阳小学大名鼎鼎的六年八班也不例外——
我们来总结一下原因:第一,六年八班的女同志们那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啊,虽然少,但也没能发扬“物以稀为贵”的美好传统;第二,这群女生之中虽然有朱薇这种“90后刘胡兰”,但文弱的女生是接近100%的。由此可见,男同胞们的胡作非为也不是无缘无由的。可是最近,母老虎们的本性苏醒了,她们集体“造反”,以“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ALOKILLY”为口号向男生宣战。为此,她们人人都潜心修炼了在江湖上早已失传的恶毒绝技:“九阴白骨爪”。让我来介绍这个不为人知的女生必杀技:此招杀伤力高达100%,还外带后遗症。被单人使用此招所伤处轻则红肿,重则破皮腐烂,永远留下印记。如被围攻,保准你碰哪哪痛,痛不欲生,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自从这些女同志们崛起后,就马上开始“报复性学习”,寻找目标下手。当然,平常最爱欺负、嘲骂她们的王志强同学就成为这次“报复性学习”的头号牺牲品了。别看他平常那一副“黑帮老大”的样子,那也只能在比他懦弱的同学中显摆。现在嘛,看到这些发狂的“超级赛亚人”,哭爹叫娘都无济于事啦。“2008年6月13日,王志强惨遭‘白骨精二代’毒手,本人已从他身上被疯狂攻击后的光辉印记深有体会,为此,我劝告众多女大侠手下留情,立地成佛……”大嘴巴王忠站在走廊上向路过的别班同学散播女生的所作所为……
女版文章范文2
前不久,外文出版社刘编辑跟我联系要出版此书英文版时,我也一直跟她建议做我的其他作品,但她可能考虑到选题和市场的原因,坚持要做这部。
我是半个书呆子,总觉得纯文学的书比这类调查采访的生活读物有价值。
以前我在报社做情感专栏,出情感类的书是必然,但我本身对纯文学的虔诚,让我觉得这个工作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所以我在2008年底出版《体味》时,就在序里说以后不再写情感类文章了,没想到命运又让我再次出版这类书。也许以后真的不再涉及情感话题了。
6年后的今天,自己再次审阅书稿时,觉得很惭愧。我承认当时是浮躁的,有好几个人物调查很简单,我毫不留情地删除了,总共删除了三分之二的文字,又补充了三分之二未发表过的新调查案例,采访对象不仅涉及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涉及到成都、武汉、厦门、杭州、岳阳等城市,由于当代人居住的城市并不是永远固定的,不好界定是哪里人,所以这次没按《单身女性调查》那样按城市分类,重新取名为《中国单身女性调查》。
很多人看情感隐私调查文章,都会问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强调:采访时的口语表达与成文的书面表达,不可能完全一样,也绝对不能一样,因为文章绝对不能用口语书写。但故事本身和具体细节绝对是真实的。
有几个方面需要说明一下,文章所涉及的采访对象,其年龄记录都是采访时的年龄,并不是现在的年龄,如果按现在的年龄算,她们分别要加上1―6岁。这些采访对象,目前能联系到和打听到的,都还是单身,严格说,都还未结婚。看来,剩女时代,婚姻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其实,剩女大都不缺性和男人,至少有一半是这样的。严格意义上说,不少是伪剩女。
以前不少媒体称我为“情感专家”,其实是夸大其词的,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普通媒体人、普通作家,但是,在情感心理方面,我鄙视很多所谓的专家,他们没有采访过几个案例,却四处做节目帮人把脉,误人子弟。
我也不是什么心理医生,这点必须得强调,因为过去每次发表、出版情感类作品,都有许多读者给我写信,咨询心理问题,寻求解答心理困惑,我虽然都坚持一一回复,但我不是算命先生,无法根据一个人的简单叙述就给他(她)开药方。如果这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好为人师和自以为是的表现。
女版文章范文3
长篇小说有:
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10月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出版《女工》;
2007年9月出版《鲜花手术》;
女版文章范文4
1、工行女性信用卡光芒系列信用卡金卡年费200元/年,标准版金卡客户年消费5000元或5笔,则免去当年年费。
2、工行女性信用卡光芒系列白金卡年费2000元/年、副卡年费为每年1000元。白金卡客户年消费20万即可减免当年年费。
3、工行女性信用卡光芒系列Plus版收取刚性年费,启卡立即收取,无年费减免政策。
4、工银女性信用卡光芒系列的金卡、白金卡以及Plus版的年费收取就是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收取的。工银女性信用卡持卡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同级别的信用卡去收取的年费是不一样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女版文章范文5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2、1880年6月27日,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出生。1882年2月,因突发的疾病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1887年3月3日,开始学习美式手语。1888年5月,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1894年10月,开始就读于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1896年10月,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做准备。1903年3月,创作自传《我的一生》。1908年7月,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09年春,加入马萨诸塞州社会党。1918年1月,出版文集《走出黑暗》。1927年10月,出版自传《我的信仰》。1929年春,自传《中流》出版。1932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1933年,发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38年春,出版自传《海伦·凯勒日记》。1955年12月,出版传记《我的老师》。1964年9月,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6月1日,在睡梦中去世。
(来源:文章屋网 )
女版文章范文6
摘 要:《卷耳》是《诗经》中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之一,其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之类的主题都莫衷一是,难以让人信服,仁者见仁的观点也给此诗增加了几分神秘感。本文从篇章结构和诗中所涉及的七个“我”两个层面进行品读,浅述其篇章结构的妙处并从句法角度揭示“我”的所指意义。
关键词:篇章结构;思念;想象;作者;句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品味篇章结构之奇妙
行文须先立骨。“文骨”则是文章的篇章结构,它不仅彰显了文章的脉络布局,更是托起文心的支柱。离开了结构,文章即是一盘散沙,而“文骨”奇特,则会让文章耐人寻味。从表层看,《卷耳》一诗结构平淡无奇,单章四句,共四章,这是《诗经》中比较常见的外在形式。然而深入其中,我们发现,第一章与后面三章似有所不同,颇具奇妙,主要表现在叙述主体的差异上。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认为,《卷耳》一诗实则由两首“残简”合二为一诗。其意为,《诗经》在流传的过程中,有的诗会因种种原因变得残缺不全,而后人在整理《诗经》时,会把一些残缺不全的诗进行归并整理成一首诗,而《卷耳》的第一章和后三章均属于“残简”。对于此,笔者不能苟同,只因篇章结构的特殊性就怀疑其是断简残篇,这是站不住脚的。《诗经》虽是先秦时代的作品,论成熟,虽然不能与后世的唐诗宋词相比,但其文学艺术却已成型并影响深远,正如章学诚所说的“后世之文……其源多出于诗经”。
而清代崔述则说:“《卷耳》一诗,首章自叙其情,下为揣摩之状”[1]。崔述在《读风偶识》中谈到,这首诗本为女子而作,首章是女子抒发自己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后三章则是其想象中的情景:男子亦是思念深切,以酒解忧。由此思思相扣,给本诗奠定了一种“忧思难忘”的基调。不过,崔述在文中只是讲出了一种可能性,而另一种可能性便是此诗由男子所作,首章是他想象中的情景,而后三章则是男子自叙其情。从后三章的章节字数和情感递进来看,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颇大,而且这种艺术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创作。南朝徐陵的《关山月》云:“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2]唐朝杜甫的《月夜》云:“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3]。从这些诗作中,我们看到诗人们将自己无限的思念与想象结合,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身在远方、影在眼前的幻境,将诗歌中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恰到好处,从而将诗歌的意境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同时,笔者也认为《卷耳》一诗的作者并不一定是诗中显露的女方或男方,极有可能存在第三者,也就是说,此诗的第一章和后三章是第别人托言而作。而第一章和后三章似又构成了“设悬”和“解悬”的关系:第一章给读者留下疑问,女子为什么“怀人”,所怀何人。后三章做出了答复,原来通过男子托言,我们得知女子是思念情人而“不盈顷筐”。从表面上看,诗人在这悬疑的一设一解中以事寄情,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之情。可是,更深一层,诗人是通过男女双方的托言,表达某种不满和控诉: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者战乱不断,男子出征远方而不得归,或者等级森严,男女有情却被阻断。那种不良的社会状态让一对相爱的人相思却不能相见。
二、解读七个“我”的所指意义
《卷耳》全篇不过七十言,然却用了七个“我”字。如此反复地使用第一人称,在古代诗歌中是比较罕见的。朱熹曾提出,《卷耳》一诗,首章为直叙,下三章为托言,此诗由“后妃自作,可以见其贞静专一矣”[4],间接说明其中的七个“我”皆指女子(后妃)一人。可是,笔者在分析本诗篇章结构时,曾提出此诗的作者有三种可能性――女子、男子和托言人。作者不同,这些“我”的意义自然有异。可见,朱熹此处的观点并不全面。若此诗为第三人托言而作,那么这七个“我”既可以托于女子,又可以托于男子,因此对“我”的意义判析也就存乎男女之别了。笔者将从“我”的句法意义入手,以诗中男、女的角度简述这七个“我”的所指意义。
第一,“嗟我怀人”中“我”与“怀人”构成主谓关系;“我马虺”“我马玄黄”“我马矣”中的“我”作“马”的定语,彼此构成偏正关系;“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我仆矣”中的“我”作主语,与后面成分构成主谓关系。从这些句法意义中来看,第一章中的“我”专指女子,这位女子或是一个真实的采卷耳的思春少女,或者是男子想象中的思妇,“嗟我怀人”的意思都是“我(女子)思念你(男子)啊”。而后三章中的“我”则专指男子,诗中所写的情景,或为女子想象或为真实存在,都表示男子的马渐渐难行,男子饮酒思归。女子采卷耳思念男子,男子亦是骑马登高思念对方,以酒解忧,这样比较符合彼此的角色身份。
第二, 首章中“我”与“怀人”构成倒置的动宾关系; 后三章,“我”依旧作“马”的定语,彼此构成偏正关系;“我姑酌”与“我仆”中的“我”仍作主语。在这层句法关系中,这七个“我”则专指男子一人。“嗟我怀人”是“嗟怀我人”的倒装,甚至可以看成是“嗟怀我之人”的省略。与“岁不我待”和“时不我与”中的“我”的成分相同,也就是说“我”做了“怀”的前置宾语,翻译过来即为“啊,思念我的人”。 “我”与“怀”构成动宾关系。尽管这不是传统的倒装句式,但是文学语言中的表现手法由来形式多样而且富于变化。先秦时代已离我们深远,其倒装的格式未必局限于今日所总结的文言文倒装句式体例中。
第三, “我”与“怀人”构成偏正关系,或者理解为“我之怀人”;后面六个“我”的句法意义与则前两点无异: “我”与“马”构成偏正关系,表示男子的马,“我姑酌”“我仆”中的“我”与后面部分构成主谓关系。这里的七个“我”同样是专指男子一人。“我”与“怀人”为偏正结构,“怀人”亦构成偏正关系,译为“思念的人”;而“我怀人”则是“我所思念的人”之意。联系到是《诗经》中的其他诗篇,如《七月》中有“嗟我妇子”“嗟我农夫”[5], 《沔水》中有“嗟我兄弟”[6],其句法结构皆与“嗟我怀人”有相同之处,从而肯定了笔者的这一观点。
三、结语
《卷耳》的篇章结构所暗含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通过句法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七个“我”的所指有别,关键点在于第一章中的“嗟我怀人”这一句上。独特的构架以及关于“七个‘我’”难以定论的句法意义,让这篇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其神秘性,也让诸多学者孜孜不倦地去解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对于此诗艺术结构与诗中“我”的解读,朱熹、施德普、钱钟书等大师都有独到的见解,可是求学之人若拾人牙慧则难成己见,对于大师的观点,此处不再赘述,谨呈已见望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清)崔述.《读风偶识》[M].学海出版社,1992再版.
[2] 昌渠选注.《魏晋南北朝诗选》[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194页.
[3] 元秀编选.《唐诗宋词三百首》[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5:110页.
[4]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M].学苑出版社,2002: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