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子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子妻范文1

子妻范文2

1、我看到你的绝笔,我甚感安慰,那是因为在你心中尚有我的一席之地。但同时我又何尝不悲伤,你叫我如何为你的死而感到骄傲呢?你为天下人民去谋求永久的幸福,从而牺牲了我俩的幸福,我并不怪你,因为这是你的志向,我应当支持你。可是我俩的幸福太短了,年仅24岁的你永远地离开了我,连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见你一面。是啊,尊敬别人家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你确实做到了,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泪还是不住地流……

2、作为一个女人,我仍有我的私心,我多么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携子之手,与子同老。可是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也爱你。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呀,你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直面自己,对得起自己,我了解。最不幸的还是生活在“遍地笼罩着血腥阴云,满街都是恶狼凶狗”的中国。

3、我也确实忘不了你!我也应当责怪你为什么把无止尽的悲伤留给我。你也了解我吧。所以从前你才会说:“不如你在我之前死吧。”当初我听了是非常生气,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你是怕我过度悲伤。

4、你的逝去,怎能叫我在露出一丝笑容。相信来世吗?我们做个约定好吗?答应我,若真有来世,你一定要第一眼就认出我。再见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子妻范文3

    今年1月,臧某发现妻子和其连襟端某有不正当的关系后,先后3次叫岳母带话给妻姐徐某,要求徐某和自己发生性关系,以代替端某“还账”。徐某得知后,断然拒绝了臧某的荒唐要求。臧某见协商不成,遂于3月14日骑自行车来到徐某家中,掐住徐某的脖子,将其绊倒在地,欲行不轨,后因徐某激烈反抗,臧某因害怕而逃跑。当日,徐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于当日中午在臧某家中将其抓获。

 中国法院网·徐洁 张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子妻范文4

    案发:疑妻偷情刀枪并用致二死四伤

    敦化市大石头镇永青村村民吴守云,怀疑妻子与邻村男子偷情。事发当天,他已将妻子刘某绑在家中殴打了两天,逼妻子“供”出第三者。3月16日上午,吴再次将妻子手脚捆住后又绑到床上进行逼“供”,妻不忍折磨说第三者是邻村的赵显清。于是吴便怀揣枪支在外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家中。他将妻子的手松了绑,让妻子将此事写在笔记本上。

    这时,庄延文等4人过来劝架,在院子里发生争吵后,吴先用啤酒瓶将庄打倒。刘淑兰、赵丽进屋救他妻子。他便将门反锁,进屋用刀将两名妇女刺伤。后又用枪将门外砸门的庄延文和何大志打死打伤。随后吴守云又携带枪支和刀具,来到赵显清家继续行凶。因赵不在家,吴用刀将赵的母亲刺死,用枪将赵某的姐姐打伤,随后吴守云向一座名叫“棒槌园子”的山上逃窜。

    抓捕:民警在山上与其激烈枪战

    案发后大石头森林公安局会同敦化公安局防暴大队民警近300人,将吴守云潜逃的占地400多公顷的“棒槌园子”山包围。

    当天下午3点20分左右,在山上潜伏了两个多小时的吴守云终于被搜山的民警从山的东南侧赶下来,与山脚下西北面负责堵截的郭锐生和景善和等人在40多米的距离内遭遇。吴守云借着身处高地向民警开了两枪,并向北侧一铁路方向逃窜。郭锐生用冲锋枪对吴守云进行还击。当他开第二枪时,吴守云不知何故瘫坐在地上,但继续向敦锐生等人射击。

    郭锐生、景善和与敦化市公安局防暴大队民警形成三角包围向他接近,在距离吴只有6米左右时,吴向民警说别靠近,再靠近他就自杀。这时,景善和向吴脚前开了一枪并大声喝令其放下枪。吴守云见状将左手举起来,右手向地下做放枪状。就在他稍一转身之际,处在另一侧民警将吴制服,在其身上搜出短刀一把、手机一部和子弹21发。

    庭审:是否有精神类疾病成焦点

    法庭调查阶段,公诉机关向法庭提交了吴守云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三项罪名的多份证据,吴守云的辩护人就公诉机关提交的案发现场证人的部分证言提出异议。

    据调查,吴守云在十年前从陌生人处购买了两支枪。但吴守云在回答法庭提问时,大多数问题都表示忘记了、记不清了。

    法庭辩论阶段被告辩护人申请法庭重新对被告进行精神鉴定。

    根据被告吴守云家属的申请,相关部门在一审前对吴守云进行了精神类疾病的鉴定,结果显示吴守云没有精神类疾病,能够承担刑事责任。

    吴守云的辩护人在庭审辩论阶段,受吴守云家属的委托,再一次向法庭提出精神类疾病的鉴定申请,辩论称在公安机关和公诉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中,可以看出吴守云在案发时存在精神不正常的状况。

    法庭要求辩护人拿出新的相关证据,证明吴守云存在精神问题,经合议庭合议后决定是否批准这个申请,但吴守云的辩护人当庭并没有向法庭提供新的证据。

    法庭最后陈述阶段,被告吴守云表示认罪。随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子妻范文5

    因杀害怀孕4个月的妻子,小丽的父亲郭书志近日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杀死孕妻自杀未遂

    2003年3月22日晚上6时多,姨妈发现小丽出现在她家,脸上、衣服上沾满血迹,小丽哭着说:“我爸把我妈打死了,你快去救救我妈。”

    姨妈赶到小丽家,见妹妹、妹夫躺在炕上,身上都是血,他们中间放着一把尖刀。妹妹上身衬衣搂到胸部,下身衣服脱到膝盖以下,已经死了。妹夫手腕和脖子在流血,还在,于是赶紧打110报警。

    郭书志腹部两处刀伤,颈部有3厘米创口,右手腕肌腱断裂,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他交代是他杀了妻子,之后想自杀。经尸检,郭妻胸、腹、背多处刀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郭书志杀害妻子时女儿小丽就睡在旁边,妈妈的血溅了她一身。

    拒不供述杀妻理由

    妻子当时怀有4个月的身孕,是什么原因让郭书志下此毒手呢?郭书志始终没有讲出真实原因。他在法庭上说:“3月22日那天,我正在睡觉,突然感到肚子疼,醒来后看见妻子正在拿着一把刀扎我的肚子,于是我抢过刀把她扎死了。”但郭书志无法提供充分证据。

    小丽的姨妈证实,郭书志和妻子感情不是很好,案发前一个月,他还将妻子打得跑回娘家。

    对于妻子死时为什么衣服被脱,郭书志拒不交代,只说不是他脱的。

    法理在情理面前犯难

    被告人郭书志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对其指控罪名成立。但在最后对郭书志判刑时,法院合议庭在法理和情理面前犯难了。

    小丽年仅4岁,母亲已经死亡,如果再判决郭书志死亡,小丽就成了孤儿。但郭书志故意杀人罪已经构成,不依照法律判刑对死者也不公平。

子妻范文6

7年前,一位身陷囹圄的父亲,为了满足幼年儿子的“妈妈梦”,从此开始坚持不仅自己写信慰藉儿子,还动员狱友仿照妻子的笔迹和口气给儿子写信,并苦苦向高墙外的热心人求助为儿子寻找母亲,用父亲如山一般的泣血真情温暖着儿子受伤的心灵,使隐形匿迹7载的母亲感动不已,终于勇敢地站到了丈夫和儿子面前……

“救”夫被骗,

妻子无奈走天涯

1985年7月,于景裕从吉林省白山市浑江铁路中学毕业。其后,他在为人打零工的过程中结识了当地姑娘张小丽,并确立了恋爱关系。两人结婚后,不久生下了儿子于洋洋。每天,于景裕看着娇妻虎子,心里充溢着人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做生意的劲头就更足了,他想更多地挣钱,为儿子攒足将来出国留学的一应费用。

1993年,于景裕告别妻儿来到省城长春做汽车生意。他为人诚实,肯于钻研生意,把买卖做得异常红火。正在他为儿子的未来而奋斗的时候,不幸开始光顾他远在白山的老家。先是他的哥哥做生意赔钱,之后哥哥又因为做生意铤而走险走向犯罪道路,不久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家里一时陷入债主逼门的窘境。为了先缓解家中的困难,于景裕竟也不惜步哥哥的后尘,非法占用了73万元的汽车汇票。1995年5月,于景裕因涉嫌诈骗罪,被长春警方予以逮捕。

丈夫长春被逮捕,急坏了家中的妻子张小丽。一个熟人找到她,说可以用12万元打通关节,把于景裕从公安局弄出来。病急乱投医的张小丽竟轻信了他的话,千方百计筹借了12万交给了这个人。当于景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传来,张小丽才知道被人骗了,但家里已陷入人财两空、倾家荡产的境地。

儿媳被人骗去巨款,于家父母埋怨儿媳不小心,更加揪心儿子在监狱里的处境……于景裕60多岁的老母亲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悲愁地离开了人世。于景裕的父亲也在儿子入狱和老年丧妻的双重打击下病倒。

丈夫入狱,家庭又被搞成这个样子,张小丽心乱如麻、度日如年。晚上睡梦里一会儿是丈夫在监狱里痛苦挣扎的样子,一会儿又是亲友上门要债的情景。梦中醒来,她就痛哭一场。那种被骗后的懊晦、沮丧的心情使她万念俱灰,罪犯妻子的名声,更让她无地自容。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一想到年幼的孩子、狱中的丈夫,她又难以下定决心。这时,她想逃离这个让她透不过气来的环境。

身无分文的张小丽哭着卖掉了结婚时的全部金银首饰,满心愧疚、忐忑不安地来到长春铁北监狱。

“景裕,都是我没用。本来是想救你出去,我对不起你,更对不起死去的婆婆,也对不起咱们的儿子啊……”刚站到一年多未见的丈夫面前,张小丽就涕泪横流,掩面痛哭。

听到家里遭此变故,于景裕心如刀绞,不由得抱着妻子放声大哭……

分手时,于景裕紧紧地抓住妻子的手:“小丽,只要人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们会东山再起的!”

但张小丽清楚地知道,这些话只不过是丈夫在安慰自己,一个无期徒刑的犯人,何时才能走出监狱?张小丽流着眼泪在接见窗口为丈夫存下了500元钱,随后回到了白山市的家。当天就把手里最后的2000元钱放在了家里,眼含泪水亲吻了一下睡梦中的儿子小洋洋,给公公留下了一张纸条,头也不敢回就离开了生活7年的家和这个伤心之地……

编织谎言,

好父亲良心不泯

身在狱中的于景裕得知妻子离家出走的消息后,刹那间就觉得天像塌了一般,他怎么也想不通――如此恩爱的妻子怎么会绝然而别。

当晚,痛苦不堪的于景裕蒙上被子暗自哭池妻子啊,一切都是因为我犯下的错误。可是,你这样离家出走,我们的儿子又由谁来照料啊?儿子只听你的话。你走了,又有谁能走进他的内心呢?他突然强烈地思念起远方的儿子来,同时也担,心妻子现在的种种境遇。这一夜,他未曾合眼。

第二天,他来到为犯人专门开设的亲情热线电话间。一听到里面传来儿子那稚嫩的童音,于景裕的泪水凄然而落。

“爸爸,我是洋洋,你在哪里,为什么不回家?妈妈也不在家了,是爷爷看着我……我想你,爸爸!……爸爸,我也想妈妈!昨天晚上我还梦到了你和妈妈。爸爸,大人们说妈妈不回来了,是真的吗?……”

于景裕强压抑住自己的伤感,颤抖的双手几乎快拿不住话筒:“爸爸也想你啊。别人是逗你玩的。妈妈出去为你将来上学挣钱去了。”

放下电话,于景裕再也忍不住地哭了:“儿子啊,是爸爸对不起你啊!”

一连几天,冷静下来的于景裕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言不发,心事重重。几天过去了,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他天天都在想――小小年纪的儿子,先失父爱,又失母爱,他如何承受这种没有爸妈的生活?孩子如果跟着坏孩子学坏了,重蹈自己的覆辙,自己可就是这个社会和家庭真正的罪人了啊!

几个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一个特殊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我要以妻子张小丽的口气定期向儿子写信,和儿子交流、倾诉。让儿子时时刻刻地感受到母亲的存在,

从1996年10月5日,于景裕开始给儿子写第一封“妈妈来信”:

从此之后,于景裕每个月都要给儿子写去一封“妈妈来信”。为了不引起儿子和亲属的怀疑,细心的他找来一位爱好文学的狱友,请他专门学习、模仿妻子的笔迹,再把他写好的“妈妈来信”工工整整地抄好,托管教带到狱外发出。

那段时间,于景裕变得愿意看报纸、杂志,特别注意学习、揣摸那些女性化的语言。那段时间,他心里挂念儿子和妻子,连看到“洋”、“丽”的字样,心里都会翻腾一会儿。而这种学习,使他写起“妈妈来信”词汇丰富,字里行间也充溢着女性的温柔和爱意。

与此同时,于景裕开始向自己能想起来的亲友一遍遍地写信,恳求他们为他保守这个秘密。

几年中,因为刑满出狱、监区调动等原因,热心为于景裕“抄”信的狱友换了一个又一个,7年间竟换了5个人。他们都为于景裕的殷殷父爱而感动不已,有的还主动为他提供“妈妈来信”的内容,细心模仿张小丽的笔迹,帮助于景裕抄写“妈妈来信”。

洋洋也倍加珍惜“妈妈来信”。每接到一封信,他都如获至宝。一遍遍地读。对于渐渐长大的洋洋来说,这就是一次次最舒畅最惬意的享受,就是一次次最充实最满足的快乐。这一封封饱蘸“母爱”的远方来信,是他童年时代最贴心的精神“伙伴”。

7年中,于景裕按月给儿子写去“妈妈来信”,孩子保存了满满一纸箱,他天真地说:“等妈妈回来那天,我会把它们订成一本书!”

苦苦寻妻,

身在囹圄亦飞鸿

儿子在“妈妈来信”的“陪伴”和“教诲”下,身心健康地成长着。在学校期间,他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受到了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

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于景裕越来越感到一种压力:儿子大了,这样的“妈妈来信”还能坚持多久?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这些“妈妈来信”原来竟是个天大的“谎言”。

其实,于景裕一直也未放弃对爱妻的寻找。每逢元旦、春节和妻子生日等日子,他就给岳父母打去电话问候,并打探妻子的音讯。但他们也不知道女儿的去向,他每次都是大失所望。

无奈之下,他又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报纸、杂志上。他特别愿意看报纸中缝和杂志刊尾刊登的那些“寻人启事”、求职启事,希望能从中找到妻子的行踪。

1998年3月10日晚上,他读报纸时,突然发现一则征寻车祸丧生女尸主的启事。他惊异地发现上面的照片与妻子张小丽特别相像。他焦虑不已,内心完全被恐惧感所占据,躺在床上,他越想那张照片越像妻子。不等天大亮,他就跑去找管教,请他帮助查问一下。

当天下午传来消息:那具女尸已找到家属,死者姓王,他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下来。

从那天起,他力口快了寻妻的步伐。他写信给亲属、朋友,请他们代自己寻找妻子。

多少个夜晚,梦见妻子向他慢慢地跑过来,身后跟着他们可爱的儿子,他激动得泣不成声……每次从梦中惊醒,谛听着室内其他狱友睡觉发出的打鼾声,他都会突然泪流满面。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给儿子写信和寻妻上。时间一长,监狱干警、狱友们都知道于景裕的事了,都很感动,几乎天天有人跑来为他出主意想办法。

亲朋好友也被于景裕对妻子的诚心所感动,监狱外面也涌动起了帮他寻妻的热流,监狱内外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寻妻网络,但张小丽就像是从人间消失了,无影无踪。

为了早日出狱,于景裕一直积极地接受改造。在狱中的8年时间里,他先后得到两次减刑共3年8个月。

一天,他看到报上关于大连一个旅游景点的报道,他脑袋里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妻子曾多次说神往大连,她会不会去了那里呢?

想到这里,他提起笔来就开始给大连的多家媒体写信求助,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找到出走多年的妻子。《大连晚报》编辑部的负责人被这位吉林犯人的多次请求所感动,免费刊登了这则寻人启事

张小丽当天就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其实,当年张小丽正是出走到了大连。在那里,她也历尽了苦难和辛酸。刚开始,人生地不熟的她,只好选择本钱小见效快的小本生意。7年里,每天一大早,她就要起床跑到批发市场背回一兜子日用品,再赶回租住地附近的街头上摆小摊。她想慢慢地挣钱,债不还清,自己哪有脸面回家啊!可是这种小本生意,什么时候才能还清那笔冤枉债啊?每天晚上,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可爱的儿子,每次她都哭泣不止。

那天,她激动地把这则启事看了好几遍,禁不住地泪流满面这么多年,丈夫还在苦苦寻找自己!但一想到回家,无钱还债,就要面对于家亲属和邻居的压力,她恐惧了,最终只好把报纸收起来,含泪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铁窗内外,

真情邀得人相聚

7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关于妻子的信息,于景裕也几乎绝望了。监区一个曾在机关工作过的狱友,听说了于景裕的事情后,就跑来帮他出主意,能不能再找找家乡的妇联组织帮帮忙。狱友还主动提出可以写信为于景裕找到白山市妇联主席王秀梅。于景裕喜出望外,赶紧和狱友一起给王主席写了一封求助信:

王主席被这位素昧平生的狱中父亲的责任心和爱心感动了。第二天,她就来到于家了解孩子的近况,又多次跑到柳家探询张小丽近况。开始,柳家人都直摇头。王主席并没有灰心放弃,经常来柳家唠家常,讲于景裕的狱中改造成绩,读于景裕写给儿子的一封封“妈妈来信”……终于感动了柳家的一个人――张小丽的弟弟。原来,当年张小丽离家出走后,把自己的落脚地点只告诉了弟弟一个人,并叮嘱他连父母都不要透露。

于景裕终于放下了一直悬了7年的心。他喜极而泣,马上提笔给妻子张小丽写了7来的第一封信:

“孩子今年都13岁了,我再也无法把7年的‘妈妈来信’谎言编造下去了。回来吧,孩子不能再过没有妈妈的日子了……”

接到丈夫布满泪痕的信,张小丽忍不住哭出了声。她觉得过去所有的误解和斥责,在丈夫和孩子对自己的思念与盼望面前都变得苍白和乏力。她再也坐不住了,马上给丈夫发去一封特快专递……

2003年7月11日,张小丽从大连赶来长春探望于景裕。夫妻乍一见面,都愣了一下;7年的岁月在两个人的脸上留下了沧桑和坎坷的印迹。突然,两人猛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张小丽告诉丈夫:“我愿意把孩子接到大连,让孩子永远在我的身边!”

于景裕更是泣不成声,他一句话也说不出话来,只是双手紧紧拉着妻子的手……

“7年了,孩子还能不能一下子接受我这个妈妈?”

于景裕给妻子出主意:“可以先以你朋友的身份和儿子通电话,让他在心理上逐渐消除对妈妈的距离感。”

这天上午,张小丽一回到大连就给儿子打去电话:

“孩子,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啊,你现在好吗?”

于洋洋一听是妈妈的朋友,眼泪就唰地滑落下来:“我妈妈好吗?阿姨,请你转告我妈妈,我想她,天天都在想她!我爸爸不在家里,我想她回来给我开家长会啊!”

儿子这些话,让张小丽既伤感不已也激动万分,她捂住话筒,不敢放声哭泣,努力控制着自己。她压低自己的哽咽声音,眼里的泪水却无声地“哗哗”坠落。

……两个小时过去了,张小丽和儿子交谈着,心里越来越觉得无辜的儿子这些年来经受了不少的生活苦难,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想到这里,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到大连来,哪十白只是见上一面。

洋洋想要多听到关于妈妈信息,就与“阿姨”约定晚上再在网上见面。张小丽说:

“我不会打字,怎么办啊?”

洋洋急切地说:“你可以用语音聊天啊,我想知道妈妈现在最详细的情况,求求你了,帮帮我。”

晚上,按照约定时间,从未上过网的张小丽跑到网吧。张小丽看到,儿子早就等在网络上了,他在电脑上打字的速度非常快捷,甚至可以与她的语音聊天同步。看到儿子的成长进步,她几乎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与儿子聊天。聊着聊着,激动中的张小丽一下子说走了嘴,她问到了洋洋爷爷的病情……母子连心的心理感应,加上张小丽对家中事物的熟悉程度,使洋洋马上觉察到与自己聊天的就是妈妈。于洋洋激动地在电脑上打下了一行字:“你不是妈妈的朋友,你是我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你,妈妈!”

不会打字的张小丽看着儿子传过来的这行字,手捧耳麦泪水悄然流了下来……

2003年7月25日上午8时40分,大连火车站,一列从北方晚点驶来的列车停靠在站台上,第一次出远门的于洋洋急不可耐地第一个跳下了火车。他笨拙却十分急切地拖着一大包行李,到处张望着找寻穿白色棚艮的妈妈。只要迎面走来白衣女子,他就问:“你是不是接洋洋的?”站台上人影渐稀,他还没找到妈妈的身影。突然前面迎面跑过来一个穿白色衣服的中年妇女,一副急切找人的样子。于洋洋赶紧拖起行李跑过去,远远地就喊

“我是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