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牛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含有牛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含有牛的诗词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1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⑵“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 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 2.“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 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 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 C. 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 》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 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 

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

 

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诗歌朗诵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班主任总结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 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唐宋诗词 典故 主题类析

用典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因此认识这种现象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理解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所必需。我们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典故入手,探究语文教材中典故运用的教学问题。这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经过收集、归纳后,我们大致看到其中有五类主题。

一.咏史怀古

中国文人在创作中,常常喜好运用典故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用典在古代诗文中成为常见的现象。唐宋诗人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其中有不少属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穿越时空,怀念古人古史,发思古之幽情。

1.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以一物(戟)感怀历史,巧用典故“东风之于周郎”、“铜雀之于曹操”以及“二乔”的归属,暗指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中东吴以少胜多,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名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杜牧以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作者旨意并不是在讨论胜负问题,而是对尘封几百年的历史抒发深沉的感慨,既有独到的历史眼光,又具有丰富的情绪。

2.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首联运用“橘皮画鹤”(《列仙全传》)的典故开头,以费t乘鹤随白云飞去,空留黄鹤楼矗立千年来引发作者的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终致引发作者的孤独落寞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典故运用显然增强了时间久远的意味和气氛,以具体可感的典故让人对空灵的情感更加重了体会和质感,如果直接说出就不会有千年不朽的魅力。

1.3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里李白以三个不同的典故故事,点明自己的壮志之怀。先以“姜太公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其灭商;伊尹一梦,献力于商汤,得以灭夏”这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自己拥有辅助国家兴旺才能。后又以“宗悫的’长风破浪’的雄心壮志之词”来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期待,愿献己之力,为国奉献。只有理解了这些典故才能顺利地理解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想。

二.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类的诗词多出现在一个朝代的末年或者动乱时期,这一类的诗词多为作者用来抒发对国家兴亡感慨、人民命运的担忧。

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上片借“八百里”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做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辛弃疾借此典故中王济取胜以牛为赏来表达他的志向,愿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将士们共同分享战争的果实。下片用“马作的卢飞快”来祈愿将士们的马都如刘备的的卢一般,风驰电掣。“的卢”刘备坐骑,相传刘备曾乘的的卢马从裹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以此来祈愿战争的顺利,将士们武器装备的优良,能顺利击退敌军,为君王杀敌陷阵,安定民生。身在赋闲的战将辛弃疾以典故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在无法实现的现实中,显得是那么的愤懑!

2.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南朝陈皇帝陈宝叔(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花》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杜牧借《花》的典故来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心。这种表述更加深了忧虑的历史沉重感。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上片以“孙郎射虎”的典故结尾。《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这里作者以孙权自比,欲报答全城百姓的盛意。下片用“遣冯唐”和“天狼”两个典故。“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以此来承接下面的一个典故“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由于当时时政的不安,西夏屡屡侵犯,如天狼星一般。苏轼以此二则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夙愿,自己何时也能像冯唐一样受到重用,为国家、为人民除去天狼之星(西夏),包国家安定。这些典故的理解显然是理解整首词的关键。

三人生感慨

这一类诗词主要是作者用来表达对时光、人生的珍惜,对美好品质的赞美。教材中含有此主题的诗词如下几首:

1.苏轼的《浣溪沙》“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听唱黄鸡与白日”句。在此诗中作者苏轼反用白居易的“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意思,出奇新意,用“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达不应颓废对待时光流逝。以此来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此典此意,对于苏轼的人格以及与白居易的区别必不可少。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此诗运用两个典故,分别是“闻笛赋”、和“烂柯人”。“闻笛赋”源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惨遭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以此典故来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任P《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同时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深沉的情感非典故难以传达。

四.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也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多写思乡念亲、羁旅之思等情感,常见意象有望月、登高等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先化用李白诗《把酒问月》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抛出自己对天宫向往,欲去一探究竟; 后又用唐传奇《周秦行纪》中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抛出自己对前往天宫的向往。这两个典故,一则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宇宙的好奇,二则体现了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欲前往天宫躲避俗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以及许浑《怀江南同志诗》:“惟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以此来表达苏轼对人间离别的释然,化之前对人间世事的不满,到回归人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愁事。

五.爱情闺怨

闺怨诗词主要是描写男女爱慕之情或者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首联写作者与其想见面的那个人相隔甚远,难以相见,后巧用“蓬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青鸟”(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二典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将蓬山喻为他想见之人所处之地,青鸟为他的信使,前往送去他的思恋,即喻作者的思恋之深,又喻相见之难。这样的表述,新雅可喜而又温婉曲折。

对教材中的典故作一些归纳分析,有利于理解其典故原意与作者作意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认识作者的技巧和用意,自然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应当强调美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入选教材的古诗词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通过正确地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对于陶冶性情、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都有好处,同时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灵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本身含有丰富的情感。“许多古诗词有很强的情境性,适合表演。通过表演,能让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加深对古诗词的感悟。”尤其是描写人物之间情感、交往的古诗词,如《天净沙・秋思》、《春望》、《过零丁洋》等等。教这类古诗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如教师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师生共读并引导学生做举杯饮酒状,师生仰头喝干后坐下去。接着,教师问:“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滋味?”一学生回答:“我感受到一杯酒里有难舍难分的滋味。”“既然这样难舍难分,一杯酒够不够?”教师问。学生回答:“不够!”师生再做举杯饮酒状,师生深情共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师继续引导:“还有谁体会到别的滋味了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整个课堂弥漫着依依不舍的情谊,学生们也是兴趣盎然。

二、通过吟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美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最好的方法。古诗词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凝练质朴等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通过诵读体会古诗词语言的形象美。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描绘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其中的“绿映红”就足以把江南春天的景象给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再加上江南的绵绵细雨中的楼台,这样的描写构成了一幅具有丰富色彩的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种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地诵读,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语言的种种美。

三、创设情境与自主感悟相结合

创设情境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协助学生尽快掌握课文内容,但它也有一个缺陷,往往会造成学生对课文情境认知的单一性。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其脑海中塑造的形象是各不相同的。比方《游子吟》这首诗,有的学生想像的意境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像的意境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光前缝衣服;还有的人想象到的意境则是儿子到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因此,依照创设情境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应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品析名句,丰富积累

品析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直”字看似浅显平白,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足以看出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所以教师在教学生赏析名句的时候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听的CD,谈谈现在歌星们演绎的这首歌好不好;教学《早梅》时,就让学生比较“昨夜数枝开”和“昨夜一枝开”哪句好;同时也可以在讲完一首古诗时,在拓展延伸环节比一比描绘西湖的诗谁收集得多,说说你最喜欢哪一首(句)……这些富有挑战性的古诗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也让课堂和诗词都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总之,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初中语文教师应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重要平台,用全新的课程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知识底蕴,力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正立 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探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5)。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4

古代诗人咏中秋的诗词极多,略录几首,自赏以度此节。

周邠《中秋》:月华圆满正秋中,天上人间此夕同。桂魄十分澄浪海,冰轮千里碾霜空。

朱淑真《中秋月》:杳杳长江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园。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一年。

葛长庚《中秋月》:千崖爽气已平分,万里青天碾玉轮。起向钱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广寒人。

戴复古《中秋》: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佚名《中秋》:一年月色今宵好,千里无云秋夜长。宿鹤已惊枝上梦,露萤空缀草头光。

清辉霭霭寒侵屋,香雾蒙蒙影转廊。老子于今非浅兴,披衣起坐据胡床。

黄庭坚《中秋》: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苏轼《中秋月》:慕云收尽溢轻寒,云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和,明月明年何处看!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5

摘要明代词人研究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从有限的史料中去解读明末词人杨宛及其词,展现其才情背后的无奈与苍凉。

关键词:明代 杨宛 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杨宛,字子叔,一作宛若,明朝末年金陵歌妓。《全明词》记其生年不详,约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杨宛于书画诗词皆能,与金陵名妓王微为女兄弟,同归于茅元仪。然而前人以为其有才调而乏品格,与草衣道人王微不可同日而语。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中谈到:

宛多外遇,心叛止生,止生以豪杰自命,知之而弗禁也。止生殁,国戚田弘遇奉诏进香普陀,还京道白门,谋取宛而篡其赀。宛欲背茅氏他适,以为国戚可假道也。尽橐装奔焉。戚以老婢子畜之,婢教其幼女。戚死,复谋奔刘东平,将行而城陷。乃为丐妇装,间行还金陵,盗杀之于野。宛与草衣道人为女兄弟,道人屡规切之,宛不能从。道人皎洁如青莲花,亭亭出尘,而宛终堕落淤泥,为人所姗笑,不亦伤乎!

对其颇有微词。而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与赵尊岳的《明词汇刊》中,却分别指出杨宛之所以遇害,是在于护卫田氏女,指出其所为中可首肯处。

史书中关于杨宛身世的材料可谓雪泥鸿爪,可贵亦可怜。观其一生,可谓是悲剧性的一生。杨宛出身卑微,但在晚明时期女词人中,她的才情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在幽暗的黑夜里,散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泽,又如碧桃之初绽,烂漫而又多姿,而其词也因其性格而显露出诚挚率真而又风流绵婉的情态。

杨宛十六岁嫁与茅元仪,在茅氏的调教下,才情出众。茅氏对她赞赏有佳,有诗句云:“家传傲骨为迂叟,帝赍词人作细君。”她有词集《钟山献诗余》,收词58首。《全明词》录入时将词集中《梦江南》分为二首,注为双调上下片韵不合,意亦不谐,应是同调二首。再从《历代诗余》中录《满宫花・暑夜与诸女郎外家宴》一首,从《历代闺秀诗余》中录《江城子》一首,共61首。但所录之《江城子》与集子中《江城子・夏闺》一首仅一些字句不同,而意相类,当可视为同一首。《满宫花・暑夜与诸女郎外家宴》亦然。

剑奴先生在《秦淮粉黛》里说道:

“诗词原本是源于平常人的平常语,一旦这平常语具有韵律之美,再加以提炼锻造,也就是士大夫们所谓的艺术的诗词了。明人作诗词,总陷于唐宋阵中,缺少有灵气的作品,有时候反而是北里之侠随口只言片语,倒最珍贵,也最得真韵。青楼人是社会底层之辈,但也不乏聪颖之人。诗词重在一个‘悟’字。”

这话用来说杨宛,却是再恰切不过。杨宛便是此能“悟”之人。如茅元仪所说:“授以诗词之学,本之三百篇。业既竟,始循而下之,以极于今之藻。……于诗则游戏涉略,若不经意,三年而忽成小咏。”“始知其略于外者凝于中也。”赵尊岳也赞道:“词笔辄多浑朴之意,上追北宋,非明人靡敝一流。”并说“蕙风先生尤赏其《长相思》‘偏是相思相见难,无情自等闲’,《洞天春》‘红烛雨中静悄’,《阳关引》‘落叶分飞散,还有聚时节’诸语,谓为挚至之作。”读杨宛之词,确能感知前人述评之肯綮,而于此之外,笔者还以为,她的词展现了一份如水的情,浮动着一种如花的影之美。

一 如水的情

杨宛词的主题在晚明词作中属较为丰富的,包括了相思(伤别、送别)、闺情、咏物、节令、纪游等。而最能体现词人心志的便是伤别、送别后的相思之词。一名,最终嫁与名士,应该算是生活幸福。而通观她的词作,却是愁怀满绪,处于一种悲欢离合中。如《忆王孙・初秋》:

月教树树变成秋。情重荷花不自由。抛胜清香满叶舟。只添愁。一任西风吹散休。

初秋时节,月光清冷,而此时的树木也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下。划一条小舟在荷花池中穿行,心中的相思之情仿佛感染了满池的荷花,并不是那样的洒脱与自然,满船的荷花香气未能解脱思念的愁绪,心中的爱正如萦绕的香气,不能封存,一阵风过而散,只留下惆怅。作者用初秋来透示自己的心情,孤寂无奈。这种“真挚的人情”体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而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她的感情追求受到限制,正如“情重荷花不自由”,作者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的感情。

再看她另外一首词作《如梦令・花外楼边难共》:

花外楼边难共。柳外池边寻空。又为避东风,翻把至诚成哄。惶恐。惶恐。留下薄情愁种。

本与情郎相约,而寻遍他们曾经相会的地方却没有发现情郎的踪影。对于情郎的绝情,作者感到内心的落寞与凄楚。

在《醉落魄・春闺》中,作者如水情怀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来几许?花明柳暗平分取。空中香乱群蜂舞。翠幄张天,人在深深处。声声又听催花雨。燕莺空惹闲愁绪。衔花早过东墙去。新水芳泥,莫使春风误。

作者选取了“香乱”、“群蜂舞”、“花雨”、“燕莺”等事物来象征体现自己思念情人的缱绻情怀,作者的感情在万事生发的春天里旖旎缠绵,词中的“乱”、“听”、“惹”又体现作者感伤的心情。这种直抒胸臆的大胆直白,体现了作者率真的性情。

以上几首词都有愁字,“愁”成为杨宛创作的重要素材,也是激发她灵感的主要泉源。杨宛出身卑微,从良又较早,在所处阶层中多与各方文人交往,耳濡目染,加上自身悟性与聪明,逐渐开始创作诗词。她虽嫁与名士,但她不满足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满足于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生活不能像男子一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她用女性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诗词创作表现自己悲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交游。而在封建礼教的限制下,她也只能用诗词表现自己哀怨的生活体验。在她的词中我们可看到,她对爱情的追求,思想和境界可谓大胆、直率。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如一江春水,清澈甘洌。虽然忧伤、迷惘、徘徊,在思念、离别、抛弃的痛苦中反复噬咬着自己,但她敢于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爱情。即使这会让她身遭不测,甚至身败名裂。

杨宛品貌非凡,诗情横溢,但终也无法逃避命运的伤感,无人理解的人生伤感,给她造成忧伤的心境:

静色清分一束秋。有意相求。著意相求。露容粉态恁温柔。花自西流。水自东流。夜雨凄风罨画楼。欲语低头。不语低头。无情折却有情留。犹在含愁。莫在含愁。(《一剪梅・见人手中芙蓉,求为瓶供,遂赋此词》)

词人笔下的芙蓉,就仿如自己的化身,“花自西流。水自东流”,命运与追求的不相融合,让词人感受到的是“夜雨凄风”。可如此心境,亦只能自己给予安慰与解嘲:“犹在含愁,莫在含愁。”

纯情词人,向以愁情为主,真情为骨,声情为辅,率真如杨宛,其词亦然。虽然词人“多外遇,心叛止生”,但她从未放弃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她希望所爱之人对她一样的情真意切,而茅元仪多红粉佳人,自是不可能满足其情感的需求。“多外遇”也许恰是她在不停地寻找真情,并以此抗议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不公平待遇。

在女性话语被漠视的封建男权社会中,杨宛以自己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写作描绘了心灵深处的幽隐情思,她以如水的温柔、细腻的情怀,述说着自己的悲伤、思念与别离,这种大胆追求表达自己独立的感情世界、追求新生活的方式与当时深锁闺门的女子相比要更大胆、炽热,为女性寂寞的闺中生活设立了新的抒解方式,而且增加了女性间的交流以及与外界的沟通渠道,乃是为妓者最真切的情思。

二 如花的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杨宛词的美正如苏词中的杨花――欲开还闭,一种略带羞涩、妩媚、幽幽的美。如《思佳客・七夕后一日咏织女》:

迢递佳期又早休,鹊桥无计为迟留。临风吹散鸳鸯侣,对月空思鸾凤俦。从别后,两悠悠,封题锦字倩谁投。金梭慵整添愁绪,泪逐银河不断流。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题材写出人间的相思离别之苦。“鹊桥”、“鸳鸯”、“金梭”、“银河”都暗示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然而“早休”、“迟留”、“吹散”、“空思”,又都体现词人为这对恋人被银河阻断不能相见的爱怜和惋惜,实是将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与词人自己的相思之痛联系起来。杨宛在抒发思念之情时,好像忘掉自我,她只是让自己感情的长河任意奔流,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富有特色的细节和反复地述说,把不断涌现的无尽的痛惜、美好的回忆、剪不断的思念和各式各样奇妙的想象和联想反复地错综地抒发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双流泪的眼,一颗淌血的心,因而作品含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和延绵无尽的凄冷的美。再如:

翠炉烟里香袅。红烛雨中静悄。帷幕偷开射光巧。正春山将晓。轻红重绿相搅。欢际余情缥缈。燕过东家,絮飞墙外,人心休老。(《洞天春・买妾》)

下得轻抛手,为未经离别。何来一叶,飞空际,堆堆冷,澹星星随著,付与天边月。月悄然、谁著得世上凄切。你在高高照,犹苦缺。况空闺里,深深闭,人难接。莫不侬孤另,累得西风咽。落叶纷飞散,还有聚时节。(《阳关引・秋思》)

这两首词体现了杨宛词作的清丽格调,及词人精神世界的空灵、雅洁,仿佛生命远离俗尘,用其独特的体悟凝结出优美绝伦的词章。“红烛雨中静悄”、“落叶分飞散,还有聚时节。”杨宛以“闺中淑女”的情怀,形成她“纤婉”的风格特色、苦闷渊薮和伤怨的情感特色、师心自铸与清慧文学的美感特色。

再看《金人捧露盘・咏秋海棠》:

记春光,繁华日,万花丛。正李衰,桃谢匆匆。侬家姊妹,妖枝嫩蕊占东风。薄情仍共春光去,惆怅庭空。到如今,余孤干,羞桃李,一园中。最怜娇妹沐新红,恐伤姊意,含芳敛韵绮窗东。怜家不忿,伊偏占,放出芙蓉。

这当是杨宛词作中最好的一首,历来词选往往选入。“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当我们看到外物时,会引发自己内心的情意活动。杨宛这首词由花写到人。“记春光,繁华日,万花丛。正李衰,桃谢匆匆”。写出人世间的沧桑的变换。“侬家姊妹,妖枝嫩蕊占东风。薄情仍共春光去,惆怅庭空”。词人联想到金陵妓院中艺妓们争芳斗艳的情景,而引发对她们的同情和自己命运变化的感发。端淑评此词说:

“上说春下说秋,一番记忆一番怜惜及妹伤姊意,娇韵叫绝。”

杨宛是以自然真切的口吻,流利谐婉的音调,写出了她自己由于敏锐善感的心灵,为寻常景物引发出来的一种凄婉的情思,而让我们感触一种凄婉的美。而《千秋岁・江上寄外和来韵》:

行行难见。更奈江流急。涛已去,悲仍积,三更香月落,一霎愁云黑。人不见,私从梦里传消息。未梦珠先滴。梦去欢如昔。欢尽处,还曾戚,采莲人又至,莫把新荷摘。丝尚嫩,唯余心苦谁禁得摘。

则呈现了一名女性在压抑情境中愁懑的心理状态。“新荷”意象是词人在词中的自我延伸,代表的是一种孤单、冷落和凄寒的意绪,反衬出词人高洁清幽、不同流俗的自我形象。

如水的情,如花的影,正是杨宛词的“情与美”。杨宛生来具有的纯情的性情,表现了女性世界里的恨别伤怀、情爱眷眷,离情依依。她以细敏善感的心灵、率真朴质的情怀抒发对离愁别绪、自然之美凋零的感发。其词言真情切,情感丰富烂漫,不矫情造作,犹如一瓢清柔的泉水,而格调如花一样的清与雅。

杨宛的情感语言是用她的天然情趣、真情实感悟出来的,清新隽秀,清雅可诵。她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大胆追求幸福生活的新女性。相对当时妇女“内言不出”的境遇,她以自己广交名士的生活风貌,大胆表露真情的性情,铸就了一批率真、绵婉的词作。

我们可以想见,杨宛欠着感情上的不足与归宿感的飘浮,自始至终有着自我的追求,那种想要一掌自己之命运的追求。其生,其词,自有她特殊的鲜跃的生命,只不过其生命的花圈,比较平常人要狭隘些罢了。

由史料所载,我们可以试想杨宛当是在阵阵焦虑之中步入命运的惨状的,可怜其追求甚丰而红颜多劫。然而,其兰心蕙性却永远地融入到了一首首作品中,宛如碧桃之吐蕊,烂漫纷披,引得后人为之折服与叹息。

参考文献:

[1]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2] 剑奴:《秦淮粉黛》,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含有牛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样化 文艺评论 随笔 二次解读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第三单元系文艺评论和随笔专题,共选入三篇课文――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三篇课文均为名家所撰写,深入浅出,娓娓而谈,言及文艺鉴赏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单元导读》)。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教师普遍反映这个单元的课文“难教”,因所涉及的原理虽浅易,背后的鉴赏却曲折幽微,而中学生对古诗文又普遍积蓄很浅,难以按照《单元导读》的要求,“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并与课文内容相互印证,甚至教师自己都难以将之吃透再迁移给学生。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又并不直接体现,据我所知,很多教师都将之匆忙带过,甚至整个单元放弃不教。对于这样好的文本来说,非常可惜。

如果改变思路,删繁就简,每课挑选一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则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难题,并且达到单元教学的目的,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增进对文艺鉴赏基本原理的认知。

如何删繁就简?以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为例,本课涉及的鉴赏原理,虽以“炼字”为总纲,其实包括了感彩、繁与简、情与境、“直指”与“能指”(字面意义与联想、想象意义)、创新等问题,如果一一展开,占用课时太多,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其余部分以教师讲解为主,挑选出“推敲”这一部分来让学生进行精细解读。原因是:1.“推敲”的故事流传甚广,富有趣味,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2.“推”“敲”孰为佳,历来是一段“公案”,朱光潜此文隐然欲韩愈成说,然而其说法也并非定论,有继续“推敲”的余地。

《说木叶》对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援引甚多,已经远超一般的中学生诗文阅读的范畴。对所征引的诗句进行详细解说,费时甚多而效果欠佳,亦可以放在课外由学生自行解决。重点可放在“木叶”一词的源流,引导学生查找辞书,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去印证林庚的解读恰当与否。

《说中国诗》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涉及中外诗歌的源头发展、中国史诗缺失和抒情诗的高度发达、中外诗歌意境的异同等。比前两篇尤为深奥,因此课堂只截取“何处是”的“公式”展开。盖因本单元在《滕王阁序》之后,学生对《滕王阁诗》印象还深,容易共鸣,并可借此将古典诗歌中普遍运用的今昔对比手法进行梳理,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

二、“一次解读”与“二次解读”

以文艺评论和随笔作为多样化解读的对象,意味着学生要进行两次解读。“一次解读”,是对文艺评论和随笔的课文所鉴赏的对象加以解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二次解读”,则是对鉴赏课文本身的解读。如果跳过“一次解读”,直接进行“二次解读”,对鉴赏课文很容易产生无条件认同,也就意味着直接用原鉴赏者的观点取代了自己的认知,如此,“多样化”就无从体现了。所以学生的活动应从“一次解读”开始。

“一次解读”的难点在于前面反复提到的,中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是很浅陋的,教师需要进行恰当引导,既不干扰学生感性认知和自身观点的形成,又不能让解读产生过大偏差。

“二次解读”的难点在于,课本即“权威”,当学生自己的解读与专家的观点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有理有据地提出质疑,既能独立思考,又不至于钻牛角尖。这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

三、“推”与“敲”之争

以《咬文嚼字》为例。

预习准备:

阅读课后“知识链接”――阮阅编撰的《诗话总龟》中关于贾岛与韩愈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而后粗读《咬文嚼字》相关段落。给学生作出提示:朱光潜先生的解读固然细腻非常,妙趣横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盖一首诗,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摘取片段,未必能够把握诗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话”的一个通病,重视炼字、炼句而少放入全篇去考察。还有一点,所谓知人论诗,要准确解读一首诗,往往还需要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里其实也是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本的学习做准备)。无论是《诗话总龟》还是《咬文嚼字》,限于体例,都把这忽略了。要求学生找到整首诗,并检索作者的生平,作为课前预习。

课堂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照要求完成了记录全诗和约略了解作者生平的工作。据《贾岛诗笺注》,此诗题为《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李凝其人,于史料无载,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系贾岛的朋友。据题目,本诗应为诗人为李凝的居所题写。

从诗的内容来看,首联云“少邻并”“野径”“荒园”,可见居处之幽僻。颔联月夜乘月色而来,颈联是行路的写照,末联则言惜别又订后约,足见是拜访朋友无疑。

而诗中的“僧”应该指谁呢?联系贾岛生平,他早年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从诗歌的口吻来说,此“僧”恰是诗人自己。

以上这些推论,都是在教师讲解诗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的。由此对照《咬文嚼字》相应段落: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随着诗歌所描写的场所和诗人主人公身份的确认,这段分析,就显得不太牢靠了。

接下来,教师先肯定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炼字其实是与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关,与意境相关。韩愈支持“敲”字,但未陈述理由。朱光潜先生的潜台词,更支持“推”字。而后将学生分组,支持“敲”的分一组,支持“推”的分一组,要求两组学生参照朱光潜先生的意见,给自己的主张提供支持。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学生的反应相当有意思,甚至超出了教师的预期。首先,支持“敲”的学生认为,“推”的声音不见得比“敲”小,考虑到古代的门都是木门,推门时门轴的“吱呀”声也许比敲门时的剥啄声还大呢。因为这一条既无法证明,又无法证伪,和诗歌的意境关系不太大,后来被“存而不论”,视为疑案搁置了。

紧跟着支持“敲”的一组认为,朱光潜先生说的有道理,贾岛是去拜访朋友,那么还是“敲”显得有礼貌,而径直“推”开就鲁莽了。但支持“推”的一组则反驳,这要看朋友的亲疏程度而定。如果从全诗来看,贾岛和李凝似乎是密友。因为可以在夜里乘兴拜访,不等离开又迫不及待订下后约,可见二人关系亲密,非泛泛之交,如此一来,“推”岂不是显得更随性、更自然?

教师引导他们继续往意境上去想一想。支持“推”的一组仍然赞同朱光潜先生说的话,“推”更安静,更合乎整首诗的氛围。“敲”组在经过一两分钟沉寂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她认为“敲”的那一点声响,确实打破了岑寂,但不会“平添搅扰”,反而显得周围更安静了。

在对这名学生的回答加以赞赏之后,教师及时对此作出总结:在古典诗歌里,“以静衬静”和“以声衬静”的手法同时存在,后者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显示为一种更高级的技巧。

通过课堂的讨论,“推”“敲”到底哪一字更佳,并没有得出定论,也不必得出定论,但学生不仅完整欣赏了贾岛的一首诗,更显然对炼字的内涵留下了深刻印象。炼字不仅仅在炼“字”,而是在炼思想感情,寻找最合乎“诗境”的表达,即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前面提到的“一次解读”和“二次解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四、《说木叶》指瑕

和《咬文嚼字》相比,《说木叶》留下的思考题,能够完成的学生就少之又少。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唯有少部分爱好古典文学且好学深思的学生,能够寻找到答案。

预习准备: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提示学生:《说木叶》这篇课文,虽然鉴赏精微,旁征博引,但作者的论证,包含着一个很大的、根本性的漏洞。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妨自行阅读,查找漏洞在哪里。在高一年级学习必修一课本后附加的《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时,已经讲解了关于汉字“六书”的基本知识。结合“六书”的知识,借助辞书,想想“木”的字形字义。

课堂活动:

本次课堂活动很难形成真正的讨论。因为只有几名学生能够指明,“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木叶”起初并不含有“秋叶”“黄叶”“枯叶”的意思。

教师详细加以解释:

在甲骨文中,“木”是一个象形字,像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板书绘图),就是今天我们头脑中的“树”的形象。《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而“树”是形声字,从木,声,本义是指栽树――“植,立也。”注意,它的本意是动词。引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加以说明:“树之以桑。”“树”也可作名词用,表示的是“木”的总名。

林庚先生也承认木即是树,木叶即树叶,但他认为古人不喜“树叶”而用“木叶”,是“木”的表现力更强的缘故。其实“树”从“木”中而出,渐渐地两个词可以并用和互换。在现代汉语“树”完全代替“木”成为高大植物的最通用名称之前,古人不会像我们对“木”与“树”的本义产生混淆。林庚先生说: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木”一词指向“落叶”,实系误读。“木”就是一棵树,有树冠,有树根,有树干。如果说今天的读者看到“木”联想到木头木料木板的粗糙质地和暗哑色泽,那是大有可能,但若说屈原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就很离奇了。

事实上,“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中,“秋气”是通过“下”而非“木”传达出来的。洪兴祖补注《楚辞》解此句云:“言秋风疾,则草木摇,湘水波,而树叶落矣。”他就很明白地说“树叶”。当然以洞庭一带的物候,会“下”的是秋天的黄叶,这又是不言而喻的。屈原开了头,后代也就多用以写秋景,落木千山,木叶稀,木叶飞,木叶脱,木叶凋等等。杜甫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是如此。

教师提问学生,林庚先生引用了很多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要证明,“木叶”虽可以指枯黄的树叶,却并非必然指枯黄的树叶,要怎么办呢?

有学生提出,可以去查找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看看是否有描写其他季节树叶的例证存在。

教师对此加以肯定。告诉学生,网上已经建立了很多古籍数据库,做这项工作比前人容易多了。给学生做演示,在“全唐诗检索”中,以“木叶”为关键词输入,可以得到不少结果。其中曹唐的《小游仙诗》:“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马戴《山中寄姚合员外》:“朝与城阙别,暮同麋鹿归。鸟鸣松观静,人过石桥稀。木叶摇山翠,泉痕入涧扉。敢招仙署客,暂此拂朝衣。”这两处的“木叶”就并非黄叶,足可见唐代人对“木叶”的概念仍是很清楚的。

这堂课能够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的学生是极少数。这种尝试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大胆对权威提出质疑的精神,同时学习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来辅助学习。

五、“何处是”的今昔对比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中如是说: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人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预习准备:

教师提示学生,钱钟书先生所谓的“何处是”,在古典诗文中常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尤其在咏史与怀人的诗作中普遍运用。并要求学生去查找和搜集此类诗作。

课堂活动:

学生提供查找的诗词,教师再加以补充,显示这类诗作的数量极大,已经成为一种典范的模式。

师生共同查找的诗词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崔护《题都城南庄》、赵嘏《江楼感旧》、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李白《苏台览古》、杜牧《金谷园》、包佶《再过金陵》、韦庄《台城》、欧阳炯《江城子》、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谢克家《忆君王》等。

通过对以上诗作的解读,可以发现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这一公式的奥妙,简单说来,就是“物是人非”。公式一端往往是永恒不变或者历久常新的自然万物――日月、山川、花树等,另一端是短暂易逝、动荡变幻的人事――生命、青春、美貌、爱情、旧日的欢乐、王朝的繁华鼎盛……一端是“无情”之造化,一端是“有情”之人。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昔与今的对比、盛与衰的对比、乐与哀的对比……触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怀古伤今的苍凉感慨。

由这一堂课,学生不但理解了钱钟书先生《谈中国诗》婉转多姿的表达,并且掌握了一把解读诗歌的新钥匙。

六、结语

文学评论和随笔内容虽然艰深,看起来只能由教师主导讲习,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教参,亦步亦趋。实际上如果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以脱离教参的束缚,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之作为一种多样化解读的文本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