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记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工记阅读答案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1

一、快速阅读和文章整体认知能力的培养

考场上,由于时间紧迫、心理紧张,很容易使学生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从容地去对文章的每个细节详加揣摩。而实践证明,“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方法又常常导致对文章理解得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会是误解,这是阅读的大忌。“加强文本阅读的整体性综合”已成为中考命题的明确趋势,培养这种能力更成为提高解题水平的基本前提。怎样提高这种能力呢?

1.概括文章内容。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记叙的要素,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作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结果如何,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这样才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要表达的中心。弄清了这一点,选文的中心事件就很容易掌握了。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2.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1)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考生要明白,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把握住主要人物的各种不同的描写,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2)要找出关键性的句子。关键句子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⑥深化主旨的句子。围绕中心做题是解决散文阅读最主要的方法。

二、筛选信息与转换整合语言的能力

信息筛选能力是阅读的核心能力。 从本质上说,现在中考阅读所考查的其实就是一种实用阅读能力,而实用阅读都是以筛选信息为根本目的的。“筛选”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对阅读区间局部精读、提炼的过程。要提高这一能力就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弄清楚信息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解证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本原与转折关系、前后照应关系、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等。明确了信息间的彼此关系,我们才可能分清主次,准确把握主要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筛选。

2.有一些词语,如首先、其次及其各种关联词,在文中成为一些信息的标志。注意这些标志性词语,对提炼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转换和整合能力,是指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主要信息进行深加工的一种能力,也即用自己的标准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能力。那么,怎样将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一种更高层面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一定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现在的考题一般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2.有效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语和主要意思就在原文中,我们应牢牢将其抓住,进行有效的提取、剪接、重组。

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要把握好角度,对文章主旨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文章的前后关联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清楚明确。有了这几个前提,才能准确答题。

三、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1.留心分值的设置。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的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

2.审读题干的语言。中考试卷命题者可谓呕心沥血设计题目,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科学的。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题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_____;(3)______;(4)_____”。让我们来理清题干语的内容:A.“全文”意思是提醒考生根据全文来考虑;B.“表现”意思要具体回答文中相关具体的内容,不能笼统或抽象地答题;C.题目要求回答三个表现,那一定是全文中最为典型的三处;D.题目中出现的第1个答案是为考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与基本样式,是示范答案,帮助考生从内容和形式上理解和答题。所以审读题干的语言,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而且有些问题的答案可以从题目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 衔接 创新

一、认真解决好过渡性教学

初中代数的开头课,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小学的数学。小学生学习是以听讲为主,现在要从有兴趣自学到习惯自学,需要一段时间,分三步完成,不能操之过急。1.思想动员,明确自学的重要意义。开学初由学校领导与实验班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讲清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在于增长才智,自学是时代的要求、四化的需要,使学生愿意自学,让家长支持自学。

2.指导读书,开始指导具体一点,逐步提高自学要求,使学生懂得自学。

3.启发诱导,加强辅导,特别是对中、下层次学生的辅导,以培养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动机,使学生热爱自学。

二、做好课堂环节性教学

常规环节为:组织教学启发讲解,布置学生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练习,着重辅导差生观察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强化认识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也就是“启”(启发引导)、“读”(阅读课文)、“练”(做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及时反馈,及时强化)、“结”(小结讲解),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贯穿全过程。

基本做法是:上课后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视新课的难易给予较详细或简略的启发,并出示阅读提纲,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为学生顺利地进行自学创造条件。要求学生先粗、细、精地阅读教材,搞懂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后再做练习,然后核对答案、改正错题。这时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答疑,着重帮助差生,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停下来讲解,以免影响学生思维,在下课前十分钟左右,再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画龙点睛的重点讲解。最后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有阅读教材、做读书笔记,也有继续完成少数练习。

三、狠抓开始阶段的实验性教学

1.逐步教会学生使用实验课本,适应自学实验课本的程序。

首先明确要求,了解实验教材编排体系及使用方法,对比统编课本,介绍实验教材的特色。

然后,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粗、细、精读教材,逐步养成三读教材的良好习惯。可通过具体例子教会学生怎样阅读、理解、掌握教材。

接着,让学生掌握做题和核对答案的工作,指出做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及核对答案应做到的几点。

2.拟好读书提纲,指导好学生自学

在自学的开始阶段,我认为,教师给学生拟好读书提纲是培养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好方法。有了读书提纲,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去掌握教材;有了读书提纲,学生就能够明确一节课的重点、关键所在,从而把握住一节课的内容;有了读书提纲,学生为了搞懂教材内容,就不会走马观花地阅读教材,可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3.狠抓学生读书笔记的训练

开始阶段要严格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最初要求学生简要地把所学内容概括起来,写出要点,能抓住教材的要点和中心;逐渐对阅读教材中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应注意的问题,自己的新发现、新想法、收获、体会,练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等,都要有所反映。

4.认真做好课堂小结

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总结:

(1)按读书提纲进行总结,概要地讲解说明或启发学生理解、掌握读书提纲上提出的问题,可让学生先议一议,再总结。

(2)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如在阅读教材中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和学生感到困难的习题,注意引导、分析。

(3)就一堂课的某一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先启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再画龙点睛地讲解。

(4)引伸性的总结,即把教材内容加以引伸,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还可作适当提示。

5.教学中注意对学法的研究、指导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3

关键词:九年级;散文阅读;讲评;参与度

一、背景与意义

九年级语文复习阶段,有相当部分的教学内容涉及练习和试卷的评讲。那么,如何提高评讲的有效性?如何使学生的答案呈现得更科学?呈现和评议学生的答案,指出其解答失误的根源,授予其正确规范的解答技巧,点拨其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这些都是教师评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本人在九年级语文散文阅读复习课中,发现学生散文语段阅读学习效率不高,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人经过回顾复习教学过程、反复仔细分析这一过程,发现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语文散文阅读的练习评讲过程中学生答案的呈现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不得当。

语文散文阅读练习评讲的过程中,呈现学生答案我们往往都只停留在口头上,仅限于对话而已。因此一节课下来,很是热闹,但热闹过后,紧接着的或许就是一片空白,最多也只是有一点雪泥鸿爪式的残存。

这种答案的呈现方式造成了学生对答题技巧的掌握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的答题规范,答题术语等掌握得很差。再加上我们城郊初中的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的基础相对来说薄弱一点。特别是散文语段阅读题,答案的呈现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我校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中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描写对象把握不准,复述内容较多;二是表述程式不清,不够严密;三是筛选辨别、概括能力薄弱,照抄原文、大量引用现象较普遍,未能对所截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四是阅读视野狭窄,速读能力不强,遗漏较多;五是分析角度把握不准,答题不够规范;六是没有原文意识,凭生活经验答题,对文句在文段中的地位、作用等缺少必要的了解。因此,我校的散文语段平均得分率只有7.8分(满分为16分),比城区其他学校得分率要低得多了。

二、基本概念

答案呈现策略:答案呈现策略倡导教师与阅读材料、学生与阅读材料、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元的信息交互与思维的共振。从答案的呈现形式看,强调对照,如不同层次学生的答案呈现,正与误的对照、优与劣的相形、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或教师答案)的比较、不同角度的答案差异等等。从学生答案呈现的载体看,一是无形呈现,即让学生口述答案,以听觉为媒介。即口头呈现,可以让学生口述,讲清楚每个选项正确的原因和错误的原因,还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改正;二是有形呈现,即让学生上板书写或用幻灯片或实物投影呈现答案,以视觉为媒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本人认为,九年级散文阅读复习课上,学生答案的呈现以后者为主,采用合理编组,课中随机生成的呈现恰当,选择时机,化整为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动力。而且教师本着精讲精练的原则,进行适度拓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熟练。并通过板书呈现、实物投影呈现、幻灯投影呈现、纸质呈现等途径,将学生在散文阅读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依托媒介、学生互助、高效讲评等策略来解决。

三、主要策略与实践

1.合理编组选择时机适度拓展

(1)对照组合多角度探究归纳解题思路

单一的答案呈现由于缺少关联性,从而使信息反馈过于单纯。因此,答案的呈现,应考虑它合理的编组策略。就当前语文中考模式下的主观类试题,学生的解答是一个纷繁的对话场景。这个对话过程的结果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它必然地反映了解答者(读者)对阅读材料、命题者设问的理解程度与认知层次。编组时,我们可以采用对照组合,体现其优与劣的梯度,让平时保守的答案与创新具有挑战性趋向的答案组合呈现,让合乎情理的误读与不合情理的错读相对照,这样有利于澄明是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呈现学生多种关于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合理答案,旨在明示解读的多种途径与鉴赏的多个角度,有利于学生归类整理,从而构建起相对清晰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案例1:《指尖上的温柔》试卷练习讲评课上,第一小题是“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①这时一股无名的冲动牵引着我。第二小题是“下列句子描写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①一向沉默的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唠叨:“这回哭鼻子的地方也没有了。”而一向爱唠叨的母亲却一反常态地少言寡语,默默帮我收拾行装,一样又一样地做我喜欢吃的菜。

这里,我把指代内容题和语言赏析题归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练习,先请中等偏下的学生寻找解题规律,再请优秀生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解答这两类题都要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和主题查找。所不同的是指代题要先分析这个词的结构,答案基本可以从上下文中的词句中去寻找,而赏析题却要考虑怎么写(修辞和描写方法等)、写什么(句子表层意思)和为什么写(句子深层意思),答案就不仅仅是直接抄,还要联系文章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等多角度去探究、去感悟和归纳,从而提高阅读得分率。

运用这样的合理组编,通过“比较阅读”,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通过归纳概括、分析鉴别,逐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思路,在今后的散文阅读中看到这一类题目时,能有据可循,而不是盲目答题。

(2)选择时机,讨论点评,提高解题能力

经过课前预设呈现,这有助于促进评讲课的教学内容集约和教学节奏明快,减少枝节,提高教学单位时间内的利用效率。课中随机生成的呈现更符合阅读鉴赏活动的真实状态,也更有利于教师直接地与学生对话(学生的现场解读结论往往是引爆多元对话的火线);当然也由于这样做的对话趋向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对教师课堂调控的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者多用于大的阶段性或单元性的测验之后的讲评,而后者则一般多用于日常的松散的、零碎的片断性质的习题或试题评讲。平日,我会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语段,并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及时发现解题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修改,使答题更规范从而提高得分率。

案例2:《温暖的记忆》试卷练习讲评课上,我规定时间叫学生当堂完成这个语段,当做了10分钟后,我根据巡视的情况,叫两位优秀生和两位中等生,分别上黑板板书第11题“第二段中写焰火和飞雪,其作用是什么?”和12题“请对‘蹬三轮车妇女’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时间到后,请其他学生点评并给出得分,然后说说你给出这个分数的理由,再进行全班交流、点评补充。其中有学生点评道:板演11题的同学没有考虑到环境描写这一点,她仅仅写了本段内容方面的作用,而12题在赏析时同学又出现了概括不全和没有结合材料去分析等问题。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修改,从而完善了答案,接着再请学生对照已修改过的板书点评自己的答案,是否也和他们一样漏写了内容,以此促进答题规范。

板书呈现,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其思维状态,从解答角度、文字书写、标点运用等各方面看,都更直观,更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检视与评判。通过这样的讲评和板书对照,及时地把握运用答案呈现的时机,同时让学生去尝试当批卷老师,评点并修正答案。这样的评价活动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效果,使他们在交流阅读体会中,在争鸣中思想得到升华。不但提高了解题正确率,而且还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材料的主题,让阅读语段中的素材成为同学们讨论的话题。

(3)迁移拓展,提高尝试,自主解读

要提高语文复习讲评课教学的效率,就应该本着精讲精练的原则,有效地运用答案呈现的拓展策略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熟练。就语文阅读鉴赏类的习题讲评而言,在呈现某一问题的答案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重读文本或者另外提供新的同类型的文本阅读,仿照着某一问题的命题角度(诸如散文标题的含义与表达效果、散文的线索等)仿设提问,来尝试训练自主解读。

案例3.《温暖的记忆》试卷讲评课上,我在讲完了这个语段时,让学生再重读文本,要求参照《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语文)》来尝试提问觉得上文在哪些点上还可以命题,请尝试并作答,并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命题和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

以此来考查学生是否明白了现代文散文阅读的考点,是不是具备按照题目要求组织答案的能力。同时采用适度拓展来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较好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这样比老师自己概括总结、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会更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2.依托媒介,学生互助高效讲评

答案呈现需要依靠特定媒介,或者听觉,或者视觉(包括板演和幻灯投影)等。对于不同的题型,考虑到题目答案的长短,以及课堂时间的掌控,采用投影呈现答案,会更快捷、更直观。

(1)纸质呈现典型错误以作警示

纸质呈现,这种呈现方式是把学生作业当中的答案复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错误类型,剪贴到一张白纸上,然后印发给每位学生一份。可以让学生给每个答案打分,或评议。还可以让学生加以讨论,充分地交流思想。

每次在批阅练习后进行分类,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性错误的答卷,在讲解中呈现出来,如把这些试卷掩盖住学生的相关信息,然后把这些试卷分发到各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进行同桌讨论或前后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这些错误为什么会出现,怎样才能避免出错,提高得分率,并呈现完整参考答案及得分情况以帮助理解。

案例1:龙应台的《目送》这个语段,第一题是“阅读第10至第15段,分点简要概括‘我’目送父亲的情景”,分值是3分。教师将得分为0至2分的答案记录下来,反馈给学生,并请学生分析失分原因和提分策略,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学生通过纸质呈现同桌讨论后,教师最后投影失分原因和提分策略。

失分原因一:审题有失误,筛选辨别能力弱,用词不准确

现场答案:①“我”很落寞,很孤独。②“我”感到悲凉,舍不得离开父亲,父女分别的悲凉情景。③“我”悲伤痛苦,女儿告别父亲的悲伤情景。

答案得分:0分

增分指导:题目要求概括“我”目送父亲的情景,而答案却写成“我”的心理感受。

失分原因二:概括太抽象,照抄原文较多,截取信息未能进行整合加工

现场答案:①“我”静静地站在那。②“我”暮色沉沉地目送他。③“我”悲痛地目送着他。

答案得分:1分

增分指导:应具体答出“我”在哪里,怎样目送父亲的情景。

失分原因三:角度把握不准,要点不齐全,答案有遗漏不规范

现场答案:①父亲的小货车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②“我”拎起包看着轮椅的背影。③“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地凝望。

答案得分:2分

增分指导:缺少“特定场合”这一要点,且概括不全。

修正答案:先写在特定场合,再写“我”目送父亲的具体情景。

通过这样的纸质呈现,本人在练习评讲的过程中,把参考答案印发人手一份,且呈现出参考答案的采分点、给分点,让学生自己结合题目去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考查的考点。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其中失分的错误之处,错在哪里,这样学生明白该怎样答题才能踩到得分点上,减少失误。而且课后,本人也问了一部分失分较多的学生,这样的练习讲解对你今后的散文语段阅读提高得分率有帮助吗?学生一致认为,经过这样的练习,不会再感到无从下手了。

(2)幻灯投影呈现优劣答案以作对照

幻灯投影呈现,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学生作业当中的答案分类,打到电脑上,然后在课堂上呈现各类型性质的答案,还可给出“解题思路”“知识点、能力点说明”“误区提醒”“评分细则”等与答案有密切关联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与技能的生成。

在讲解中,还可以将两份不同类别的(往往是较优秀的与较差的)答案,通过投影仪同时呈现,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在讨论和对比中有所取舍。

案例2:《指尖上的温柔》试卷练习讲评课上,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第11题第六段中“我哭了,我清楚地感到泪水的沉重,开始是那么热,后来竟那么凉。”“泪水”为什么会“沉重”?又为什么会先“热”后“凉”?这个题目的答案(较优秀的与较差的),学生核对答案。核对完,请学生自行思考错答的原因,特别是得分较低,为何会失分,今后回答此类题目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先和同桌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得分最高的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在做题时是如何组织答案的,最后请得分较低的学生说说回答题目中出现的问题,自己的思维障碍有哪些。教师顺势进行点拨,指导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怎样的出题,回答题目时,一定要从题目要求出发,力求丝丝入扣,特别是第11题一类的题目,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主题。教师而且把典型错误答案以无记名的方式摘录投影出来,师生一起归纳出错原因:知识的缺漏、审题不仔细、文章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完整规范、没有规范书写等。重温有关的知识。

常见的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按顺序逐题进行讲解,每题都一样,没有侧重点,没有学生参与,只要求学生认真对答案、记笔记。这样教师讲得很累、很辛苦,但收效甚微。而本节课学生自行思考答题错误原因、分组进行发言、教师给予点拨,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之间的差异,去发现解题时的思维障碍。事实也证明,只要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主动性、创造性、可发展的人,把课堂的自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实物投影呈现优秀答案以作示范

实物投影呈现,对于作业的讲评,采用实物投影呈现答案会更快捷。不管是当堂练习还是作业讲评,实物投影更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有的同学字写得不清楚,答案组织得不规范,都会在实物投影中被放大好几倍,让其他同学对错误点一目了然。

批阅试卷和练习的同时,找出一些相对优秀学生的答卷,把这些试卷练习的答案直接用实物投影呈现,让学生各抒己见,找出试卷中的优点、突出点,让学生自己对照优秀答案,查找自己失分原因,通过分析,以作示范。

案例3:第一次阶段性考中龙应台的《目送》试卷分析讲解课。第9~12题的得分率我校很低,平均分为7.8分。于是我将现代文阅读(包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作品类)考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考查内容心中有数。并结合这次考试,请学生具体分析9~12题题干中的“考点信息”和“限制信息”。再根据实物投影上优秀学生的答案,请学生从审题角度讨论评价答案:

列举《目送》第11题的题目:第(2)(3)段具体叙写“我”目送华安上学的情景,其作用是什么?(3分)审题考点信息:叙写“我”目送华安上学的情景的作用。

限制信息:第2、3自然段中

优秀答案:①写出了一个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担忧之情;②写出了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和对母亲的依恋;③为下文他长大后内心锁闭、渐行渐远作铺垫。

《目送》12题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的理解。(6分)

审题:①必须结合作品全文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关键词是“不必追”。

这是一堂目的性阅读训练试卷讲评课,教学目的指向明确――根据学生的优秀答案,学会审题。因前不久刚考过的第12题,有的小组学生几乎“全军覆没”,而看到这些学生能拿满分,让他们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接着,请学生从审题角度评价这些优秀学生的阅读题的答案,和自己为何得不到满分进行思考讨论,这样使他们更加有了评价的依据,因此积极性也更高,参与面更广,从而提高了他们回答的正确率。而教师却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学生就能明确答题方向。

这个环节也是由正确审题到规范答题的过渡。它启示我们:训练不能只有学生做、教师评这样的一种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来当老师,评点并修正答案。而且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面,学生的评价活动比教师的讲解更加有效果。如果教师能从原有的训练课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围绕问题,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展示才能的活动,这将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持久和集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收获与反思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定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如何使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呈现学生答案方式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让老师了解学生现有水平,抓住错误点,解决增分点。然后课堂中通过学生讨论、探索答案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2.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通过有形呈现学生答案,暴露错误;再通过呈现参考答案,让学生评一评,归纳错误原因。由老师概括答题步骤转变为学生自己总结答题步骤。在九年级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教学中由老师提出课堂教学新范式。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练习中掌握解题,在呈现答案中纠错,在纠错中进步。呈现答案策略的实践,能够更好地贯彻“先学后教”的新课程理念。

3.有效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师生共进

参与式教学强调要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而不是靠教师教给他现成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答案呈现策略的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更科学地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构建新的知识。比如学生对同学答案中错误点的认识,是解题思路出错还是答题不规范,有了一定的思维参与,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答案的呈现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优秀的学生不妨放大其优点,张扬其名,满足其成就感;差的学生则对事不对人,保护其自尊心。另外,还需注意的是这种答案的“有形呈现”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来提高语文散文阅读复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解答语文主观题的实际能力,规范学生语文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式,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应对新课改下的中考。

城郊初中九年级学生散文阅读讲评课答案呈现策略与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摸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改变复习课重负低效的现象,构建有效的复习课堂。

参考文献: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4

关键词: 阅读理解试题 考查内容 能力培养 解题技巧

目前,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及高效课堂提倡落实,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愈加显得重要,并且英语阅读理解在整套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研究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理解的阅读量和难度在不断加大,分量越来越重。

阅读理解所选文章大都包括叙述、议论、说明等文体,且具有阅读量和信息量较大,文章中相当多的句子多为并列句、复合句结构较复杂,题型多样化,文字难度加大,趋向贴近生活的文章明显增多等特点。

近几年阅读理解试题主要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考查文章细节信息。此类试题重点是对考生就文章某一细节重要信息进行辨认与理解考查。

2.考查文章主旨、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的理解判断。此类题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短文主题、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目的等。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判断。根据作者所描述的细节、事实及运用的措辞,找出能够表达作者思想趋向和情感色彩的词语,然后利用自己在短文中已获得的信息背景等相关内容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把握了解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和特点之后,接着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性地进行有效科学的的强化训练。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一定要搞好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教学。个别老师和有些学生认为课文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不大,经常忽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来龙去脉,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语言点的分析讲解、背诵记忆和巩固练习上。这样学生平时常常接触的是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语言点的详细罗列。在这样本末倒置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更无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言,学习效率低下,英语学习成了一种累赘。根据现行英语教材编写的目的意图,教师应该在课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整体概念核心思想、主要的线索、存在的事实、叙述上时空的顺序安排等,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并根据已知的事实与信息推断出文章中未直接写明但所蕴含的意思。

总而言之,只有使学生快速提高阅读理解的技巧和能力才是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宗旨与目的。

2.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总量。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还应累计达到37万词以上,必须确保有足额的阅读素材,且这种范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保证其难易度适中,语言地道标准,最好是英美国家报刊杂志上原汁原味的短文,内容要有趣味性,关键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感到阅读的快乐,既能在各种各样的语言材料中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预习了解新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能力。

3.注重阅读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一定要避免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永远达不到汲取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技巧的理想效果,只能使学生常常体验不到成功感,反而会产生厌烦反感情绪。所以,在阅读训练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精选材料。所选材料一定要语言地道、规范,最好是英语原文,且难易度合理。

(2)词汇量应适度扩大。一般说来,阅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词汇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掌握相当的词汇,阅读速度就没法提高,阅读速度上不去,就不能顺利地输入有效信息,运用英语就无从谈起,提高解题正确率更无可能。因此,平时我们千万要注意多积累英语词汇。

(3)应注意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进行阅读训练中,不限时定量地去阅读,只是随意地去看文章,效率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限时阅读是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技巧极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方法。同时,要将单篇阅读训练与多篇长时间阅读训练相结合。有些学生做单篇阅读的效果较好,但在进行长时间多篇阅读训练的时候却缺乏耐心和毅力。因此,平时应注意阅读理解的练习形式。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禁止朗读,以默读为宜。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内容上,运用心读、喉读等形式,保持注意力,杜绝指读、复读或回读等不良习惯,要及时捕捉关键词,巧运用连贯阅读法,从一个句子快速扫视到另一个句子。

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理解的试题时应该掌握的几种解题技巧。

1.依题序解题。考生首先快速通读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重要情节,然后仔细阅读每个题干和所设选项,再复读一遍短文,最后确定最佳答案。

2.反向做题。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首先浏览文章后面的试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弄清其设问的要点,做到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阅读短文,对相关信息快速查找,然后进行整合、判断、分析、对比,排除干扰项,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3.解主旨大意题。解答这类题目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快速浏览全文,特别是重点阅读段落和文章的首句即每一段的主题句,有时可能是末尾,此句大体概括各段落的中心思想。

4.猜测词义题。解题时,考生可采取“替代法”,效果非常好。就是将所设答案一一代替划线部分内容,比较一下哪一个答案与句子的意思相符合,并与上下文的内容一致,本选项应该就是最佳答案。

5.解事实细节题。考生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外,而且要弄清楚文中的一些重要事实及关键词语,它们是考生得出结论的不可或缺的依据。

6.推理判断题。解此类型题,考生可依据已获取的知识及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如人文、地理、天文、历史、艺术、体育、文学、医学、科技等多种科学知识。考生还可根据常识来推理判断,如生活常识、时事政治、典故、传说故事、名胜景点、风土人情等。考生又可根据故事情节来推理判断。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各种关系如时序关系、让步关系、对比关系等。

7.句子理解题。考生在解这类题目时,对一些重要句子认真斟酌,从上下文提供的隐含信息入手,对相关答案进行反复对比,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做题时还要详细检查。对于难度不大的、有把握的、一目了然的题,可采取直接选取法确定答案,可排除其余三个答案以便节省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题,应复读短文,运用排除法、对比法、推理判断法选出最佳答案。做完题后,要认真复查,再结合题目快速通读全文,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同时,答题有四忌:

一忌答题心理紧张。要克服不必要的紧张感,务必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对自己要充满百倍的信心,相信自己,积极应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这是取胜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第一步。

二忌仅凭主观印象和常识答题。做题时要严格按照文章的内容来答题,禁止与短文内容不相干的不着边际的发挥,不能只凭常识和经验来判断答案。

三忌不带问题阅读。考生解题时,对于有一定难度,而且句子较长极为复杂的文章,应先了解问题再去阅读。一定不要盲目阅读,无重点,无目的,那样会白白浪费时间,结果是事倍功半。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5

一、答题前注意事项

1.考生领到答题纸后,须仔细核对答题纸是否有错印、漏印、纸张破损、印刷不清、字迹模糊、行列歪斜等问题,如发现上述问题,须立即向监考员反映,在开考前更换答题纸。

2.考生领到条形码纸后,须仔细核对条形码纸上考生姓名、报名号和考试科目信息是否与本人信息相符,如有问题立即向监考老师反映。考生须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条形码须在条码框内横向粘贴。考生不得对条形码进行裁剪、涂改。

3.考生答题前须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填涂方法查看填涂样例。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重新填涂;非选择题部分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作图使用2B铅笔。

4.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二、答题时注意事项

1.保持答题纸面清洁,答题纸不折叠,不破损。

2.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修改答案。

3.考生须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无效。擅自修改题号作答,答案无效。

核工记阅读答案范文6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障碍

1.学生对文章中的大量词汇有恐惧感,没有耐心认真阅读,没有学会利用文章大意猜词。对于阅读理解语篇中的题目,也只是随便选个答案了事。

2.教师对阅读课的教授还停留在传统的讲解知识点上,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解释生词及语法等方面,忽视了阅读内容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对阅读没有兴趣。

二、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又称为心智图、概念图。它依据中心主题将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把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它充分利用了右脑的图像记忆优势,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1.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整篇阅读材料的大意

思维导图能使复习的问题简单化,把文章的大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在一张纸上,使人一目了然,并可以对问题加以拓展和延伸。

2.帮助学生深刻了解阅读材料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把他们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在纸上呈现,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能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3.帮助学生激活思维

学生通过思考及研究思维导图,与原来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分析他们的异同之处,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4.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技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帮助他们逐渐成为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者。

四、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1.对于篇幅较短、容易理解的文章,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教师起到点拨的作用。活动应包括3个层次,下面以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3 Section A 3a的阅读文章为例进行说明:

(1)制作Mind Map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文章内容较短,学生能够做到自主阅读,老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文章后提出问题,为Mind Map的制作搭建支架。

如:1.What was Ted doing at around ten o’clock?

2.Where did the UFO land?

3.What did Ted do after the alien got out?

4.Why was Ted surprised?

(2)筛选问题,共同制作Mind Map

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组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并根据讨论的问题来共同制作Mind Map,这个过程也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比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Mind Map最精美。

(3)复习巩固,输出语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并把复述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

2.对于篇幅较长、内容复杂的文章,教师可以先呈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根据中心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层次阅读。阅读后,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呈现答案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现以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第九单元的reading:“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为例展示思维导图的运用。

Pre-reading:

课前讨论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词汇储备。例如,“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加坡这座城市的情况。老师在阅读文章前,先向学生提问:“When you travel a new cit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the city?”引出诸如“language, food, temperature, traffic, places of interest”等词汇,以这些词汇作为中心词进行拓展,形成一个词汇圈,并将其表现在思维导图上,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while-reading:

首先,阅读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核心词Singapore,学生通过fast reading为文章的每个段落找一个中心词,分别是:language, food, zoo, temperature。这几个词就是本文思维导图的中心词汇,也是老师为学生提供的第一个支架,给学生的后续阅读降低了难度。

接着,老师让学生重新阅读文章,并分别就各段落向学生提出问题,为这篇文章的Mind Map增添新的支架,逐渐丰富思维导图的分支。

Post-reading:

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利用思维导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又能使学生把词汇与短语放入一个语境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记忆网络,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结语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考与记忆模式,学生通过Mind Map去建构一些简单易懂的语言支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用Mind Map指导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由浅及深的状态,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了层次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