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活动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1
1、注重团结,加强沟通。想把活动做好,我们组织单位必须要团结一致,共同的去为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们也要把日常工作开展好,要以次活动推出我们的工作能力。还有就是我们更应该做好上下级的交流沟通工作。因为我们只有得到了各方的支持,才有机会得到这锻炼的机会。也才能在活动的筹备中获得他们的帮助。
2、精心策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用心地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并就针对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具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活动领导组织者必须在心中要有应急预案,在出现各种突况时不自乱阵脚。策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落实到行动中去,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进度;
3、抓住中心,做好宣传。通过各种正当的渠道做好有力的宣传,比如说:在我们学校现有的宣传媒介上进行节目报道宣传;在活动确定下来之后,马上组织各班班委会成员开会,这样可以将活动的意义和信息及时地传达到各个班级,让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同学的关注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还可以在组织各班班委会成员的会议基础上,组织各参加活动的人员。在活动开始筹备前召开一次活动动员大会或誓师大会,活动结束后有可以组织活动相关人员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把好的经验拿出来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为以后组织这样打下一定的基础,还可以通过这样的会议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这几次会议是唯一由人来宣传的宣传途径,它具有“海报”宣传的作用,媒介宣传和其他宣传等物化宣传都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因此,想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应,我们就必须把这几次会议列为活动的重要宣传任务来对待;
4、重视细节,力求全面。从计划项目到实际行动落实,从节目要求到节目质量,从通知活动筹备开会到安排嘉宾席位,一切都体现出细节的重要性。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应该重视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周全,不出现任何大的纰漏;
5、总结经验,互相提高。每一项工作落实之后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把好的地方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让它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在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更加用心的吸取这里面的经验,为下一项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活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意见,我们应该毫不保留的应拿出来与大家商议,不好的方面我们更应该互相学习,共同的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们对以后学生会再组织活动工作有以下建议:
1、作为我们学生会要组织这样的活动,首先不能忽视我们的日常工作,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是为我们组织这样活动的一个成功保障,也是我们要通过开展这些日常工作,取得活动信任的一个重要依据。组织活动能帮助我们推销自己,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这组织。活动举办成功后,能为我们以后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2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加强对“深化年”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是把开展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二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将开展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作为加强机关政风和系统行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三是强化督促考评,加强督促检查,查找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切实发挥考核引导作用,局办公室还计划会同监察室适时开展专项督查,通报各单位(科室)开展情况,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长期、规范、深入开展。
(二)扎实开展深化年的日常工作
1、在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方面,编印了《服务指南》,《指南》涵盖了机构设置、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对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劳动关系、劳动工资、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保护、劳动保障监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的基本概念、经办程序、所需材料都作了详细说明。
2.在我局所属各中心窗口,将劳动用工登记、失业登记、办理退休、医疗保险报销、等审批项目和便民服务项目的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目录、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利用告知单、电子屏幕、触摸式查询机等多种方式公开,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3、将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企业用工、职称评定、企业职工办理退休等热点工作主动通过报纸、电台、网站向社会公开,其中机关选调工作人员、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在省、市级报纸上刊登了公告,社保缴费标准、养老金调标在银行张贴了公告,确保让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实行内部财务、干部任用、人员考核的公开,实时在局政务公开栏公开相关信息,并结合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如车改后对车贴金额、租车费用等做了公示,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4、积极推动政务公开由静态信息向动态管理的工作运行过程转变,由事后公布向事前公开转变。我们在制定出台政策、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定店药店管理办法》,通过政府门户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体现民意。
5、坚持领导接访制度,针对人社部门量较大的实际,我局设立了局领导接待日,通过局领导亲自接待来访,宣传了政策法规,解答了群众的疑惑,成为政务公开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
2.制定了依申请公开的制度和程序,制作了申请表,对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可以立即回复的申请,简化申请程序,及时回复、公开所申请的信息。如在政府网站市民论坛、民生在线回复帖子、通过12333电话回复市民咨询、本局网站中的局长信箱回复帖子,在日常工作中接受查询申请等。
3、实行信息员制度,形成工作网络。局机关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均明确一名熟悉业务、文字能力较强的同志为信息员,负责本部门的政务的采集、编写,根据重要程度不同,由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核后对外;局办公室还对其中重要的政务编辑把关后,通过全市协同办公系统上报两办,信息上报量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四)创新丰富政务公开的载体
为了更好做好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公开载体,拓宽公开渠道,保证了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多样性。
1、继续利用局会议、简报、公开栏、告知单、电子屏幕、触摸式查询机等方式进行政务公开,积极联系《铜陵日报》、铜陵电视台、铜陵电台、铜陵新闻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通过行风热线、在线访谈等形式与市民互动。
2、借助局门户网站、全市协协同办公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网及“市民论坛”等,主动我局产生的不文件,回复市民的问询,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资源,增强政务公开的时效性,提高政务公开的现代化水平,满足社会各界的多方面需求。到目前我局网站共信息2327条,在政府信息网公开2053条,回复市民论坛825条,其中市民论坛回复数量居全市第一。
4、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向社区、向农村延伸。聘请了174名村(居)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员,负责政策咨询、调查统计、就业创业信息等工作;积极实施就业信息进社区,并在社区配备电子大屏幕,宣传政策,就业信息,现完成了相关软件的开发测试工作。
5、除了以上公开形式外,针对特殊服务项目如规定病种鉴定、工伤鉴定、因病退休等,聘请医学专家进行咨询、接受专家指导,增加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
二、取得的成效
(一)规范了工作行为。公开办事依据和程序,促进了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杜绝了办事随意的现象。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强化了机关内部管理,规范了办事和服务行为。在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挂胸牌上岗,执法单位两人以上持证亮证执法,全局实行摆案牌办公,树立规范文明的部门形象。
(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纪律和服务承诺,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简化了办理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实行“一次告知”等制度,既减少办事群众跑“冤枉路”的现象,又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做到了受理快、处理快、反馈快,我们积极开展“一站式”办公,利用机构大部门的优势,加强内部协调,减少环节,集中办公,形成合力,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三)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部门,无论是就业再就业、职称评审、医疗保险、还是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等社会保险工作,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在目前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某些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通过政务公开,让广大服务对象了解掌握我们的办事程序和政策要求,不但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得到他们的理解,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四)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使过去模糊的目标转变为明确的、量化的标准,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对强化内部管理起到了促进工作。在机关内部,因职责公开透明,改变了过去“领导不催我不动”的状况,份内事主动干,份外事协助干,交办事宜积极干,相互配合补位,干部职工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同时,公开重要事项的办理程序、纪律和要求,强化了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主动接受各方的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要将政务公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更紧密结合起来。要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劳动执法等重要职责,全面公开办事依据、标准、程序,便于群众知情、比较、咨询和监督,迁建人力资源市场,为政务公开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
2、突出重点,继续加大热点问题的政务公开力度。对我们来讲,主要是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评定、参保审批、退休审批、各种社会保险的待遇审核,再就业资金使用等热点敏感领域,加大公开力度。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3
一、发挥联户长职责,走访入户做宣传。张黄镇充分发挥联户长职责,上门入户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劝导,鼓励村民自觉摒弃上坟烧纸、燃放鞭炮、抛冥物等不文明祭祀方式,倡导鲜花祭祀、水果祭祀、植树祭祀、集体公祭、网络祭祀,严禁火种进入墓地,以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先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秉持“厚养薄葬”理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逝去先人,要俭办丧事,文明祭祀。同时,让各户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确保广大村民祭扫活动文明有序。目前,张黄镇共计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15000余份,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11000余份。古城集村后杜村等30个村均组织联户长成立“文明祭祀”巡逻小队,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开展文明祭祀巡逻劝导,提升群众知晓率,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引导村民摒弃不文明祭祀习俗,努力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环境。
二、领导干部做表率,全方位扩大宣传。3月27日下午张黄镇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及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参加的文明祭祀工作会议,共同学习文明祭祀及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专项行动的相关内容,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会上,所有与会同志签订了《“文明祭祀”承诺书》,并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线上途径进行宣传,自觉抵制不文明祭祀行为,严防野外违规用火,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张黄镇利用宣传车6辆深入集市、村庄循环播放文明祭祀倡议录音,制作条幅108条发放至各自然村,各村在显目位置悬挂横幅,村广播每天三次播放音频,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联户群等方式,转发文明祭祀宣传稿件,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增强“自治”意识,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陋俗、立新风。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4
一、教育论文也叫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那些既无明确的研究目标,又无新的发现和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经验、工作过程描述上的工作总结,则不能称作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二、教育论文的特点。(1)学术性。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2)科学性。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暇可击。科学性是教育论文的生命。(3)创造性。教育论文应浸透作者的心血,闪耀作者智慧的光华,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4)理论性。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有理论高度,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别差异规律、认知规律、迁移规律,学习动机理论。中小学常见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想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作到以理服人,要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可以说,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5)探索性。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找到改革的突破口。(6)实用性。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索,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 1 页 共 5 页
三、什么是教育经验。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影响活动。经验是指人们的经历和体验。在哲学上通常指感性认识。有的也泛指人们在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经验总结则是指教育实践者在回溯性研究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理论,分析,归纳自己在驾御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绩,并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再通过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符逻辑的、有借鉴价值的书面材料。它反映和评断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导教育的再实践。教育经验总结的层次按其对教育现象揭示的深度和对总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即经验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一般教育经验总结带有“经历”的意味。主要叙述已发生的教育现象的过程和状况。回答这些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为一段教育经验中某些感觉的有序结合。我们把所感觉到的这些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如实地叙述出来,就是一般教育经验总结。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它必须建立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但它不满足于或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叙述,而要进一步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回答这些现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即它要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
1.经验总结报告(最低层次,最常见)2.调查报告。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调查(很实用)3.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要参与后。4.专论。5.评述。6.综述。7.学位论文
五、怎样把教育经验变为教育论文
(一)、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角度的异同
真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源泉。所以,
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在内容上相互联系,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实践高于实践,都要回答“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是)“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都要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其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
1.从写作目的看:经验是让读者相信并学习这一成功的做法,使其经验得到交流、借鉴;论文是让读者赞成其主张,吸取其学术观点,使其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2.从写作任务看:经验是揭示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获得的内在机制;论文则要以充足的论据阐明自己创新的学术见解。
3.从用笔着力点看:经验重在写做法,从有效的做法中说明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论文重在讲观点,从富有的逻辑的论证中阐明自己对某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4.从具体内容看:经验内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叙述、说明的方法,落脚于从自己的做法上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经验之所在;论文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多用论证的方法,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阐明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上。为了论证自己观点(中心论点)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者可以用自己的改革实践作例证,也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经验,还可以站在局部的感性经验上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直至古今中外)系统地搜寻组织论据(材料)。这就是说教育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是未了证明中心论点并被中心论点所统帅。
5.从构成要素看:经验由思想认识、具体做法、教育效果三要素构成,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论文则由鲜明的中心论点、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三要素构成,有很浓厚的理论色彩。
6.从文章构思看:经验讲做法、谈体会、反映因果、探索规律上去介绍成功的做法(经验);论文从 论证观点、认识事物、得出结论上去阐明深邃的学术见解。
7.从思维运行特点看:经验总结要围绕工作(做法、结果、体会)做文章,可以纵向归纳几个步骤,也可以横向综合几个方面,以给读者真实、具体的印象;论文所
注重的不是清晰的过程、实在的结果、深切的体会,它探讨和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透过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揭示出内在的规律,从而给读者一新鲜的认识和理性的启迪。
8.从表现方法看:经验主要采用描述、概述和说明的表现方法,在谈体会时行文比较自由;论文主要采用论证的表现方法,在逻辑推导上十分严密。
(二)、教育经验变教育论文
1.在文章观点形成上下功夫。要认识经验中的规律性联系,并把这种认识加以提炼,对原所阐述的每一条经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火车,经过论证后,进一步概括升华,使经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上,形成自己创新的学术观点,并把每一个小标题变成相应的分论点。
2.在文章要素上变角度。要在论证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把原来经验中的概括的成功“做法”,变为自己的“看法”(观点),再把经验中用来作为效果的材料,在论文中作为例证,作为论点、分论点的依据,而不要停留在说明成功做法的实效上。
3.在表现方法上做文章。在表现方法上,要处处注意自己是在论述阐述学术观点,而不是在说明做法、介绍经验。因此,行文时必须灵活用多种论证方法,并恰当地用好“可、要、宜、应、应该、能、就能、会将会、须、必须”等词表明观点;用“因为……所以……”、“既然……就……” “即使……也……”、“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如谈做法: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一改传统的填鸭式为启发式。讲观点: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六认真”;运用启发式教学。)
4.在理论色彩上增浓度。要特别强调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引经据典,给人以理性上的思考。(智力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1)动机因素论,(2)归因理论,(3)动机激发论。
当然,这仅是“变”的要领,而不是机械的模式,在“变”的过程中,要特别作到从理论上升华,抓住中心论点,从总体上考虑,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
举例讲做法:我在进行教学时,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使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有了基础。(概括自己成功的做法,谈了自己的认识,提炼出一条经验)
讲观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这是学生进行情景再现的基础。(把成功的做法,粗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一中理性认识,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教师已进行了教育实践,有了教育实践经验,研究教育理论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只要教师们注意学习教育学理论。提高理论自觉性和视野,不囿于一己经验之所得,不怕付出脑力劳动的艰辛,注意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能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5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各种指导性政策和行动计划相继出台,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各种倡导让幼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建议不绝于耳。然而,幼儿教师专业化不只是教师个人努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在教师专业角色定位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让幼儿教师像专家学者一样,花费大量的精力,遵从严谨的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在教育实践和教学现场,去总结或证明幼儿教育中的“普遍规律”,或者去发现新的幼儿教育原理,这都是超出了教师个人努力能达到的水平和职业角色应有的定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教授曾倡导:“幼儿教育实践应着眼于最优化地解决问题,着眼于‘行得通’,而不应过多考虑是否与‘正确’的理论相符。幼儿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没有一种或数种理论能够理想地涵盖和指导如此繁杂的实践问题。”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中面临什么困难,又该从哪儿切入,本文试图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发现,予以说明。
二、幼儿教师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水平低,研究议题重复、抄袭严重
从研究的成果方式来看,幼儿教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和理论体会文章的水平上,而研究水平较高的行动研究和研究报告则较为少见。经验总结的内容也大多是对教育现场中的某些行为片段进行“想当然”的反思和解读,反映的是教师作为观察者主观的评价和判断。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思维深度的不足,幼儿教师无法通过思辨或者经验总结的方式,论证某项工作做法或论证某项教育措施的科学性。利用统计数据、遵循科学严谨的实验范式的研究,就更加难以胜任。实践中常发现,幼儿教师在选择研究议题上往往陷入雷同重复,经验总结的观点往往是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已公开的类似文章,进行改编和加上个人在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加工而成的,抄袭严重,缺乏研究的价值。
2.缺乏严谨的教学反思能力和行文规范习惯,写作质量不高
目前,大多数幼师都是中师毕业后通过在职进修提高学历。由于缺乏高中和大学阶段较为系统的作文写作训练和学术论文规范,导致幼儿教师在总结教育研究成果时,出现很多概念性的错误,行文表达存在很大的问题。下面,以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教学反思”为例,说明其写作在行文规范和逻辑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说课式回顾与评价。如:“上完这节课后,我总体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对某些问题又有了深刻的认识;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活动开始前,活动进行中,活动结束后,我分别是怎么做的;针对个别孩子,我是怎么做的。”这种对教学反思的总结,其核心只是对自己做出评价和回顾,回避问题本身。行文表述时也基本上是“东一下西一下”地举例子,例子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第二:关注突出问题,但条理不清。如:“整个活动进展得很顺利,孩子基本明白老师的要求,在环节一中,孩子发言基本正确。但孩子也存在某些问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导致进行不下去,等等。”这种教学反思更像是说课式的自我圆场,把现象、分析和措施三部分混在一起,自说自话。大多幼儿教师对教育研究的问题反思水平停留在这个阶段,认为“经验总结”就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化解释。但这种“经验总结”从方式和结果看,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第三:学会概括,分得清问题、分析和对策的差别,但都归咎于幼儿的问题。如:“描述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最后完成比较好,评价时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比较吵闹,有部分孩子没完成……分析问题:因为老师的示范讲解中,先抓住了要……(说明自己没做错)吵闹的幼儿基本上年龄较小,他们不安定影响到其他幼儿,没有完成的幼儿之前没有进行过相关准备活动,等等。改进措施:鼓励他们,用语言提示,积极表扬,进行集体检查作业等等。”这种反思和“经验总结”往往回避教师自身可以改进的地方,说出改进的措施往往都是逻辑正确、完全通用但缺乏建设性的经验做法。
3.获取不到免费的学术文献和研究规范的渠道
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最终主要是以论文为成果形式。然而,幼师在职接受的关于论文规范和写作培训,并未获得关于如何查阅和免费获取学术文献的渠道。众所周知,查阅文献的能力高低是阻碍幼儿教师是否能了解研究课题的前人研究,并按规范的论文要求写作的关键问题。培训幼师的这些专家学者,自身所在的学术研究单位定期购买了中国知网、维普网的使用权限,有足够的学术资源支撑。在培训时经常对如何获取学术文献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一笔掠过。除了提出让幼儿园和幼儿教师通过购买相关文献数据库的充值卡或到当地图书馆借阅帐号等建议外,没有更为便捷、免费的渠道。幼儿教师不是专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获取学术文献的时间和费用难度,成为了幼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拦路虎。无法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前人研究,无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掌握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再怎么培训如何成为“研究者”,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授人以渔”。
三、对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建议
1.从行动型研究切入,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行动型研究是指教师提出并论证进行某项教育工作的设想,并按照这个设想完成该项工作获得(有物质形态的)结果。这类研究形成的成果是以准研究报告为主要的形式。幼儿教师成为“研究者”,首先是对自身教育行为是否有实质性转变的研究。当前,幼儿教师知行不合一、知行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要求幼儿教师从实践中总结出“普遍规律”和“有效经验”,无异于强人所难。因此,应将教育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自身教育行为是否能“最优化地解决问题”的行为历程上。行动研究是在问题产生的自然教育情境中进行,并且最好由该情境中经历到问题、体会最深的教师参与进行,最能得到结果。行动研究是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教师愿意参与研究,就能受到研究结果影响而改变行为。这也是提倡幼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应有之义。行动研究也最符合幼儿教师的研究水平。传统的学术研究,堆砌了大量的文献数据,要讲究信度效度、要注意控制研究历程、讲究选择样本、要借助统计数字的证据等,甚至报告的书写格式还受到严谨的限制。行动研究不必遵循学术研究的方法理论和研究形式,研究报告也不受限于一定的格式,其研究框架简单易懂,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因此,这种基于幼儿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研究范式,是适用于幼儿教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向。
2.教育反思应从记录教育故事开始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是开展各项教育研究的基础性能力。然而,带着“反思”的压力反而是促使教师过早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或者草率下定义的最大动因。改变这种反思习惯,需幼儿教师放弃用道德判断代替描述行为的“标签式”的教育反思方式。如,“幼儿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所以……”,这种用老师的判断代替事实行为的反思方式,无法了解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幼儿教师应以教育观察者的角度,学会用欣赏和客观的描述,对孩子行为背后潜藏的经验故事进行合理化的假设。例如,“孩子站在群体旁边一分多钟,没有参与到同伴的角色游戏中去,猜测其原因可能是在观察别人是如何扮演的,自己还不清楚要扮演什么。2分钟后,很愉悦的选了两个角色帽子,主动要求扮演角色了(假设后通过观察不断修正和验证假设)”。这种基于客观行为的观察描述和思考,能不断提升教师对幼儿行为和教育情境的分析能力和研究意识。
3.掌握免费获取文献的渠道和方法
活动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经验总结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最受用,这恐怕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也不是没有答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进行总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在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从而能够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流程的方向总结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语文教育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条流程方向:第一步就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对文章就有大体的了解,做完相应的课后习题,剩下不会的题目就可以在老师正式讲课的时候,着重听讲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出来,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得出答案。最后一步就是老师要将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正确的答案,对于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人教版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中,老师先让学生在讲课文之前进行内容的预习,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让学生做后面的课后题,在回答该怎样看待盲孩子影子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欠缺,这时候老师就要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遵循的经验原则
1.学生掌握主动权原则
如何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在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是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处于一个被动者的地位,而根据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要让学生去主动地进行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能够发挥创造性的课堂活动。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老师让学生主动地朗读,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奖励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2.合作学习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