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敬老爱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敬老爱老

敬老爱老范文1

敬老爱老助老倡议书一

市民朋友们: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关注关爱关心老人是全市公民的共同责任。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值得全社会尊重和敬佩。正是有了老一辈建设者们曾经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汗水和心血,兰州市才能有了今天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当曾经的建设者们成为老人,当我们的父母不再年轻,他们进入了人生中最孤独的时期,最需要社会、子女、晚辈的关怀和帮助。在第23个老人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倡导全市公民关注关爱关心老年人生活,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切实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让全市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为我市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创造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

今年,市文明办和市老龄委联合开展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全市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认真履行职责,满腔热情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全体市民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秉承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每一位市民在家要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的点点滴滴,为老人做实实在在的小事、贴心事,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多为老人料理家务,让老人切实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感受到晚辈的孝心和敬意。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全体市民要尊敬社会上的每一位老人,对身边或遇到的老人给一个微笑、让一个座位、伸一把援助之手,共同培育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淳厚民风。关爱困难老人,每一名市民都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用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我们的真心、诚心和爱心共同筑起爱的家园,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兰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老爱老助老倡议书二

亲爱的同学们:

两九相逢重阳到。《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九九重叠,故而叫重阳。自战国以来,重阳节一直以敬老爱老为其节日精神流传至今,它所倡导用真诚敬爱老人,用热情善待老人,用行动帮助老人的精神更是成为了中华儿女日常行为准则的重要部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秉承起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更成为我们新时代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值此重阳节到来和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一、饮水思源。我们青少年人要牢记和珍惜老年人为年轻人成长成才付出过的辛勤劳动,常怀感恩之心,以真心敬老,以真情爱老,以行动助老。告诉你身边所有的青年朋友这个值得感恩的节日,让大家一起把温暖送到每一位老人的身边。

二、温暖的问候。我校是寄宿制学校,重阳节时同学们有的在家、有的在外,鉴于此,我们倡议大家给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写一封诚挚的慰问信,或打一个温暖的电话,送去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问候老人节日快乐,祝福老人身体健康。

三、孝亲从小事做起。佳节期间或周末,我们倡议大家与父母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陪老人散一次步、出一次游,给老人捶一次背、洗一次脚、添一件衣、梳一次头、做一道菜,陪老人做一次体检、实现老人一个愿望等,使老人们身心舒畅,心情愉悦。

敬老爱老范文2

爱老、敬老

妈妈经常说,她真羡慕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人。我就会说,为什么?我就有。妈妈说,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世的早,妈妈基本没印象,如果现在有的话就会很幸福。听了妈妈的话我在心里想既然我有我就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好好孝敬他们、爱他们。

有一次姥姥准备包包子在剁肉馅子,肉馅子剁的粗细不均匀就要往盆里放,我一看就说:“姥姥,你看你剁的 肉馅,有的大有的小。”姥姥戴起老花镜一看,还真是。姥姥说:“我们年龄大了,眼花耳聋的,直接不中用了。”我就说:“姥姥,我帮你吧。”于是,姥姥就把那些粗的找出来,教我怎么剁,姥姥在旁边看着,我一会儿功夫就把这些肉剁细了。有时候我还会帮她们择菜,穿针引线。

吃完包子妈妈把我送到了奶奶家,妈妈上班去了。爷爷看指甲太长就剪了剪,没想到爷爷一不小心剪到了肉,血涌了出来,我一看大事不妙就不分黑白的拿了张我画画纸的包住了爷爷的手,我一看颜色不对啊,原来这才明白用错了纸,我又拿了张卫生纸把爷爷的手包住了。

老人就是这样,正是这样才需要我们去孝敬他们、爱护他们。

敬老爱老范文3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森《九日》

3)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7)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杜甫《九日寄岑参》

8)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0)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1)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2) 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3)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5)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8)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 帽堕笑凭纤手取。

——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0)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 秋瑾《九日感赋》

22)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3)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4)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5)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7)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8)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 妙信《九日酬诸子》

29) 秋明白鹭双飞处。

——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0)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2)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3)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34)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 妙信《九日酬诸子》

35)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 《惜黄花慢菊》

36)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

——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37)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

—— 潘希白《大有九日》

38) 时节是重阳,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39) 倒照秦眉天镜古。

——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0) 一年佳节过西厢。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1)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敬老爱老范文4

一个民族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敬老爱老文化的重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前进。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提倡敬老爱老,应该是吸取了传统敬老文化中能够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增加现代社会的道德内涵,建立一种超越宗法、反映人性人情普世价值的新敬老爱老文化。传统的敬老主要是针对父母,“养亲”、“尊亲”;我们今天提倡敬老爱老,涉及所有老人,体现了更普遍、更宽广的社会人道主义。

敬老爱老的本质是“爱”,核心在于“尊重”。

敬老爱老的本质是“爱”。敬老爱老的形式可以改变,其本质却不应该改变。仁爱是基本而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核心。爱是一个人对给予他利益和快乐的东西必然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爱人之心,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快乐和利益;而爱人之心这种心理反应,会驱使个人相应地为他人的快乐和利益而劳作。所以说爱是伦理行为的一种原动力,是敬老爱老行为不竭的内能。

敬老爱老的核心在于“尊重”。孔子说:“今之孝者皆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即说,孝顺的重点不在于有能力养父养母,而在于“敬”。沿用到今天的敬老爱老文化内涵中,即照顾父母长辈的心意不仅仅是以完成“养”的任务为目标,而是以“尊重”、“尊敬”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要维护老人的生命尊严、人格尊严,注重老年人心理、情感、精神、心灵的需求,给他们独立、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活得快乐、充实、心态平衡。

任何一种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并与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相适应。传统的敬老爱老只是一种不具约束力的道德风尚,而在现代社会,尊老敬老作为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让敬老养老这些过去单纯由家庭成员承担的责任向社会化方向转移,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这也是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一种“孝敬”。

传统孝道思维遭遇到的两种困境。

一是孝的时空性问题。如“父母在,不远游”这有悖于现代人四海为家的职业生活。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大规模的结构性流动,大批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大批青少年海外求学求职,大批商务人员在全球各地业务性驻扎等等,这表明家庭的时空统一性被大大分离。此情此景,对于流动成员而言,孝的价值虽然依然存在,但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基础不再是家庭血缘关系,而是一种以权力和货币为主要交往媒介的抽象系统及其力量。

二是孝的等级性问题。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显然是以父权制为中心的伦理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纵向的等级关系。因此,后来的宋儒朱熹亦极力主张要把孝的伦理准则延伸到君臣和臣民关系上,“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显然,这种上下贵贱、尊卑长幼秩序分明的等级观念,它与民主时代的个人自主性及其权益实现相去甚远,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自治性质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当愚忠被抛弃之后,个人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再建立在财产契约之上;而是建立在通过平等关系实现的个性需要满足之上,这使孝的对象不再以单纯的血缘或情感为基础。

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在传承.弘扬敬老,爱老文化,融入了时代精神,并有所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协调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等。传统家庭的代际关系是“长辈专权,晚辈顺从”的关系,新型家庭的代际关系是在人格和权益平等的基础上,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赡养,长辈对晚辈的理解和关爱。平等是实现代际和谐的前提。

2:共享。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不少省区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共享政策,并按政策逐步落实共享比例.”共享是实现代际和谐的基础。

3: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单独列为一章,强调要“根据社会需要与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的前提下”从事教育、科技、咨询、开发、经营等8个方面的活动。“参与”是实现代际和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敬老爱老范文5

今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曾经在重阳节作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调查:请问,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个小时内,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占69.24% ;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占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占12.39% 。说实话,看了这些数据,实在是有些刺眼,实在令人担忧。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由儿童变成少年、青年,再变成中年,最后也会成为一位老人。作为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南屏小学的一名学生,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受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委托,在这里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孙子、乖孙女。同时向全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敬老、助老。

敬老爱老范文6

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

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

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

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实践过程:

1、送出爱的礼,走进爱的心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

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

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

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

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2、拉着爱的手,唱着爱的歌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轮椅上,尽管行动不便,但她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写写字,听听老歌!她还

教我们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人老志不

老,奉献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

…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3、将爱付出行动

和老人们谈谈心之后,我们开始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把爱付诸了实际行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动手干了起来。每

个人都带着关爱的心,做着关爱的事,如给老人们晾衣服,晒被子,倒垃圾……有的给老人轻轻按摩,有的还帮老人剪指甲,看

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说不出的温暖。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主动给一些老人喂起饭来,一口,两口……此刻的他们就像婴儿般渴

望得到捧在手心里关怀,那幸福的笑脸,感动的泪水,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欢

笑。有讲笑话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个人都希望给小小的院子,带来大大的温暖。身体硬朗的张爷爷干脆还给我们伴起

奏来,他拿出了搁置很久了的二胡。拉着二胡,哼着小调,别有一番风味,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的久违的笑,很甜很美。

4、进行深入调查

最后,我们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赵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况。他告诉我们:“院里的老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也还

算丰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贫乏了。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他们更加害怕孤独,更加渴望得到温暖!有的老人表面上

看起来很开朗,但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却把自己关了起来,最痛苦的是,当想到亲人时,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泪。”

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坎坷的经历和家事,情到深处时,泪如雨下。落寞惆怅衰飒,似乎充斥着他们的

整个生命。连容纳幸福快乐的空间都挤不进去,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我想他们一定很思恋那个自己曾经住过大半辈子的家

,因为在这里,幸福快乐并不是会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也并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门时,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舍,也看到

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泪。

实践结果: 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

的温情,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我们应该从各个

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建议:

1.希望敬老院可以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给老人们配备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老人可以到活动室里和别的伙伴

们聊聊天,下下棋,活动室里还最好有健身器材,或者象棋,扑克,麻将等娱乐用品。活动中心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老年人活动

,如老年人畅谈会,太极扇,太极拳比赛等等。

2. 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美化公园,花园等公共场所,使得老人们除了在空闲时间可以去活动中心活动之外,每天早晨还

可以在公园里扭秧歌,唱歌,跳舞,散步,这些都会让他们的身心舒畅。

3.对于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鼓励老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希望政府部门能定期给这些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和置办生活用品,解决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贫困老人的生活补助,为

老人安置娱乐设施,即使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也会使老人们身心愉悦,喜笑颜开的。

5.希望医疗机构组织能够定期上门给老人看病,提倡自愿服务,保障老人们得身体健康。

6.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学生走进老人,帮助老人,进行“送温暖,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

7. 关爱老人的身心健康,从精神的需要送给老人七个“伴”。

1“众伴”-就是要走出封闭的狭小生活空间,远离孤独,多与人交流和接触,彼此交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以此增强安全

感,从而达到健康延寿的目的。

2“德伴”-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事事通达,心胸宽广,这必然会使老人的心里获得平衡。

3“爱伴”-爱家庭,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不仅满足被别人所爱,更要注重自己奉献爱。因为奉献爱的过程也是使人心

怀感恩的过程,使得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老人的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4“乐伴”-笑,是乐观豁达的象征,是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从此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使老人们更加心平气和,神清气

爽。

5“动伴”-老人能够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和运动。可以利关节,丰肌肉,通血脉,活筋骨,有利于身体健康。

6“说伴”-有话不说憋在心里,时间长久也会生病。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烦恼的事,无论是喜事还是愁事,老人还是一吐为快

。因为,对老人来讲,说也是一种通气化瘀的良药。

7“书伴”-老人要经常看书读报,才能使他们天天用脑,益智增神,生活充满乐趣,延缓身心的衰老。

实践总结和体会: 或许有人认为,敬老院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快乐天堂,但这次的敬老院之行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没有亲人

的嘘寒问暖,没有朋友间的谈天说地,那些老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孤独寂寞,仿若大沙漠中孤独的旅行者般无助和无奈。有的房子

大大的,但很冷清,没有一点温暖,他们的心也是如此吗?除了他们自己,无人知晓。有的房子小了点,人多一点,却依然没有

热闹的气氛,每个人都仿佛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仿佛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我们一触即发的伤疤。尽管我们很热情的去帮助他们,

去关心他们,但有些老人还是会害怕,会不愿意。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都相信不了,何况是别人了!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

迷茫,表情是那么的无助,犹如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会老的,每个老人也都曾经年轻过,请不要嘲笑老人的思想落后,因为以后我们也会跟不上时代,不要嘲笑老人

行动迟缓,因为以后我们也会这样,也不要嫌弃老人不讲卫生,他们吃过的苦比我们吃过的盐还多,更不要抱怨老人的叨唠、叨

唠,有的时候这是许多老人对儿女深爱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年轻人都不喜欢,甚至讨厌,于是老人和年轻人就有了代沟,

有时还会引起冲突。都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抱怨,敬老光荣,忤逆可耻,有的时候,小小

的爱真的能造就大大的幸福。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责任。关爱老人,就像关爱明天的自己,明天的我们也

会老,也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会行动迟缓,也会不可理喻的叨唠不停……那时的我们一定很想得到关爱,得到尊重。孤独时

,也一定会很想有人陪吧!因此,再忙,别忘了打个电话,再烦,也别对老人发脾气,关爱老人不是只有付出金钱,一声问候,

上一篇带我到山顶

下一篇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