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面积公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1

正方形面积公式是S=ab。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一。即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称为正方形,又称正四边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特性。

正方形的性质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邻边互相垂直。四个角都是90°,内角和为360°。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来源:文章屋网 )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77页例1和78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你会拍手吗?(会)今天你可不一定会哦!不信,咱们就试试看。请把左手背在后面,伸出右手。预备,拍。(学生怎么也拍不响)这就让我想起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下面我们请出右手的合作伙伴——左手。预备,拍。拍手这个简单的动作,没有合作是完不成的。这节课,我们也需要合作,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本次合作成功。

一、导入新课,孕伏铺垫

(一)、设疑揭题

师:刚才我们拍手的时候,拍过的部分就是手掌的表面,你能估计一下自己手掌的面积大约是多是吗?如过让你测量教室的面积你打算选用哪个面积单位呢?那请你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呢?哦!(太麻烦,不方便)如果要测量更大的如操场的面积、学校的面积,我们里耶镇的面积,还用面积单位去量,合理吗?那有没有更好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好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孕伏铺垫

师:长方形面积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用你们的慧眼来观察观察,请看:

1、(出示第一组长方形(等宽不等长)

提问: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比较大?

2、出示第二组长方形(等长不等宽)

师:通过观察我们又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出示第三组长方形(既不等长也不等宽)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呢?哦原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长、宽与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动起这双灵巧的小手在摆一摆、拼一拼活动中继续用你的火眼金睛发现问题找到他们之间的秘密好吗?

二、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出操作要求和思考问题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1个你们喜欢的长方形。再观察所摆的长方形,思考以下问题:

(1)每排摆几个?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一共摆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并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完成下表:

图 形

序 号

1平方厘米小

正方形总个数

每 排 个 数

长(厘米)

排   数

宽(厘米)

面      积

(平方厘米)

你的发现:

4、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的哪些秘密?

5、把我们摆的长方形像这样画在纸上你有办法得到它们的面积吗?(出示以下图):

图1

图2

图3

图4

    4厘米

6、引导得出计算公式

   师: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是怎样的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板书)

7、巩固运用

师:如果要你计算出黑板的面积你希望老师为你提供哪些信息呢?(老师提供信息,学生独立计算)

(二)利用迁移自主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师:下面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7厘米

 

5厘米

 

2、演变

如果把长方形的长缩短2厘米,(教师演示操作)请同学们观察现在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请你计算出它的面积。

3、汇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发现这个图形的长和宽的长度怎么样?

那么这是什么图形呢?我们把正方形的长和宽统称什么?(边长)对!由此我们得出正方形的面积=                     

4、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巩固练习:出示一张正方形的桌布告诉它的边长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实践应用

1、测量、计算

师:孩子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选择教室里自己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进行测量,然后再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注意不能得到整数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

2、成果展示

师:1、你量的是什么?

     2、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3、面积呢?

四、发展创新

1、设计

师: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带。

绿化带设计要求:1、长方形或正方形。

2、面积36平方米

2、展示设计方案

五、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不仅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推导出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许多封闭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我们再去探研。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小正方形个数 = 每排个数  ×  排数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40 ×  12  =480 (平方分米)

                  7  ×  5  = 35 (平方厘米)

                  5  ×  5  =25 (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3

一、教材未提及,您注意到了吗

因教材未提及而不补充,就缺少了对圆面积的逐步感悟。有两位教师采用开门见山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教学就缺少了对圆面积概念的感悟,究其原因,因为教材没有提及,教材安排是直接进入探究环节,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建议教学需要补充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形成圆面积的概念,然后再探究圆面积的大小,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留下完整的探究过程。可采用如下教学环节——

师:什么叫圆的面积呢?

师(出示一个圆片):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自己带来的圆片。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的面积?

(课件动态演示,给大小不同的圆逐渐地、慢慢地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圆的面积)

师:和你想得一样吗?能说说什么叫圆的面积吗?

生:圆内里面的部分就是圆的面积。

生:圆中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生: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学生通过纸片摸一摸,相互说一说,再观察动画演示,逐步建构圆面积的概念,明确研究的对象,层层深入,螺旋上升。

二、教材未安排,您关注到了吗

因研究无顺序而不梳理,就缺少了对圆面积的整体建构。在试教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带领学生研究了圆的面积与它内接正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面积与它外切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教师壶中卖的什么药?如何让学生参与性更强,清楚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意义,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圆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关系。可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电脑先呈现中间一个圆,再分别在这个圆的外面与内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如图1:

图1

师:观察这三幅图,你们能发现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生:圆的面积比外面正方形的面积小一些,比内面正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师:我们就分别来研究这两种情况,观察图2,你们有什么发现?

图2

生:正方形与圆的上下左右都靠起来了。

生:这个圆是正方形内最大的一个圆。

生: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小。

生: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生:圆的半径是r,直径就是2r。

生:小正方形面积用r2表示,大正方形面积用4r2表示。

生: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4r2小一些。

师:观察图3,你们有什么发现?

图3

生:这个正方形是圆内最大的一个正方形。

师: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圆的半径是r,直径就是2r。

生: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2r2,正方形面积是2r2。

生: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2r2大一些。

师:从这两幅图中,你们又能得到什么?

生:圆的面积比2r2大一些,又比4r2小一些,在3r2左右。

“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想占有适当的位置。”(波利亚)通过对圆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诱导想象,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推算得到“外切正方形面积是4r2”,“内接正方形面积是2r2”,把圆的面积确定在3r2左右,运用逻辑推导的方法,估计圆的面积大约范围,渗透了“猜想+证明”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三、教材未说明,您考虑到了吗

因认知是空白而不说明,就缺少了对数方格的真正理解。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的面积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但在课堂实践时,学生会遇到很大困难。学生原有认知中,数方格求面积的办法是先数整格,然后数不是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这个方法在数第一幅图时就会有矛盾,其中整格数是4,剩下4个半格,加起来是6,圆的面积只能是半径平方的2倍,严重不符。而教学参考书给出的建议是:不满一格的,接近一格的都按一格计算,这样数就是7格,正好是半径平方的3.1倍,符合实际情况。有两位教师执教时,忽略了这个细节,学生得到的3倍多一些,仅仅是人为的虚假数据。可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得到了圆的面积是3r2左右,下面我们采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把数出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师: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每个小整格都是1平方厘米,特别接近整格的也按1平方厘米计算,其余的都按半格计算,数的时候要特别细心。

全班分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三幅图:

图4 图5 图6

第一小组汇报:观察1号图,圆的半径为3厘米,r2为3×3=9平方厘米,数一数1/4 个圆的面积大约是7平方厘米,整个圆的面积大约是28平方厘米,用圆的面积除以r2大约是3.1倍。

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依次汇报,完成下表。

学生经历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半径平方的多少倍?”个个像小数学家一样,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半径的平方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得到圆面积的 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乘以4计算出圆的面积,得到一个粗略的结论,圆的面积大约是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在层层深入探索和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利用图形例证材料进行计算验证,发现数学规律。另外,在设计作业时,图中的比例要一致,否则每一个单位面积就不一样了,研究的素材就出现科学性错误。

四、教材有交待,您感受到了吗

因思维受挑战而不引领,就缺少对圆面积推导的适时抽象。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几位执教者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中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启发学生联想,通过剪、拼、旋转等方法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想到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但究竟转化成什么图形是非常困难的,这里的转化不是形与形的直接转化,而是变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无限细分想象变成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学生思维是存在障碍的。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抽象过早,直接用电脑动画从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到近似的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想象成一个“标准”长方形,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感悟不足,没有真正观察感受体验到变化之“巧妙”。有的教师没有及时抽象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剪拼8等份、16等份、32等份之后,直接给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它并不是一个长方形,怎样就能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呢?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后,通过省略号,然后得到一个虚框的长方形,这个变化过程,应该让学生经过抽象与概括。可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图7

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常用什么方法来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通过剪、拼、旋转等方法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是也能这样获得呢?

生:我们可以试一下,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好!从哪儿下手剪、拼最有可能转化成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们想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但不知道怎么剪。

生:我们想把圆变成正方形,也感到困难。

生:既然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有关,我们想沿着圆的半径剪开。

师:这个主意真不错!这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8等份、l6等份、32等份的圆片,请同学们想办法,通过剪、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贴在黑板上。

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从8等份,到16等份,再到32等份(放在一起比较),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8等份时还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16等份时慢慢变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到32等份时,就更加接近一个长方形了。

平面图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师:小组讨论一下,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能利用它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分组活动,尝试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把推导的过程写下来,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推导的方法与过程,并用实物投影展示)

师:综上所述,圆面积计算公式S=лr2,而且2r2

波利亚说:“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根据已学平面图形的经验,把未知的图形转化成已知的图形,运用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未知图形的面积公式,这就是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联想“圆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呢?”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这是学生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是一种合理想象。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形成三个层次:迁移转化—操作试验—推导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及与同伴合作,多角度想象、思考,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对圆与其他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引导思维”,经历“猜测、假定、确定”的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喜悦。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4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

青岛版三下数学第六单元P55-P56

【学习目标】

1.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会用观察、估测、数面积以及测量等方法得到长方形学习的面积。

3.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正确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课前回顾】

1.

想一想,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你能比划一下吗?

练习本的面积约是2(

)。

课桌的面积约600(

)。

一个花坛的面积大约是60(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是12(

)。

教室的长是8(

)。

已知铅笔长18(

)。

【学习任务】

探究1:问题: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

(1)通过观察情境图我们可以把小卧室看成一个长是5 cm,寬是4 cm的长方形。

方法一:铺一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铺满长方形(如下图1),数一数正好用了(

)个,所以它的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

图2

图1

方法二:摆一摆。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一摆(如下图2),发现沿长摆了5个,沿宽摆了4个,就是需要4个5才能铺满,用(

)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

方法三:量一量。直接用直尺量出长和宽,长是5cm沿着长就能摆5个,宽是4 cm沿着宽就能摆4个,因此,它的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

(2)要求右边长方形的面积,先测出右边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沿

长能摆(

)个面积单位是1平方厘来的正方形,沿宽能摆(

)个面积单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共能摆多少个,列式计算为(

)。正方形总的面积即为(

)的面积。

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因此,我们可以列式求出小卧室的面积是(

)×(

)=(

)(平方米)。

探究2: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通过观察情境图我们可以把餐厅看成一个边长是4cm的正方形。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可以看成是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因此,正方形的面积(

)×(

)。

因此,我们可以列式求出餐厅的面积是(

)×(

)= (

)(平方米)。

小结:长方形的面积=(

)×(

),

正方形的面积=(

)×(

)。

【巩固练习】

【第一关】

1、(1)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第二关】

1、有一块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第三关】

1.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3厘米,宽7厘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3.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1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共有(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5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备。

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三角形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

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图})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图})

积=底×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底×高÷2

(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

正方形面积公式范文6

1、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quare area calculation formula)是数学科的一种科技术语。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S=a*a。

2、正方形面积=对角线×对角线÷2;S=对角线×对角线÷2。

3、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在同一平面内:四条边都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微公益

下一篇空调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