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唯一的听众课件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1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日前介绍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情况时表示,82.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和很满意。

调查显示,妻子参与家庭生产/经营、买房/盖房和投资/贷款决策的比例分别为72.6%、74.4%和74.7%。数据显示,包括与配偶联名在内,女性有房产的比例为37.9%,男性为67.1%。

另外,72.7%的已婚女性认为,与丈夫相比,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更多。被访者目前3岁以下的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主要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城镇25~34岁有6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在业率为72%,比同年龄组没有年幼子女的女性低10.9个百分点。

(中新网)

生态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四川日报》)

中国人均财政收入1166美元

财政部日前表示,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与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很低。

按照IMF口径计算,2010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财政收入均在14000美元以上,而我国人均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6美元,排名世界百位之后,仅为上述国家人均财政收入的8%左右。

(《京华时报》)

李可染的时间

艺术成就的大小,除了天分之外,恐怕还在于如何利用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国画大师李可染在“”期间说过的一句话:“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一个人连干坏事的时间都没有,他把时间用在了哪儿呢?

1954年,李可染和张仃、罗铭去江南写生。他在一家杂志社预支了100元稿费边走边画。李可染的脚有些畸形,穿的鞋子需要妻子特殊加工,对他来说,行走是件痛苦的事。可是,他硬是穿着这样的鞋走了几个月,鞋子磨破了几双,几个月之后回家,人已形同乞丐。而三个人几个月竟然没有花完100元钱,因为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行走和画画上了,没有时间花钱。

李可染先生多才多艺,除了绘画,还会拉胡琴,精通京剧。京剧对他来说,既是爱好又可消遣。1944年的某一天,他曾一连失踪三天,回家后妻子才知道,他听京剧连听了三天三夜。妻子责问:“李可染,你要是这样迷戏,你的画还能成吗?”

从此,在他的时间表里,他删去了拉胡琴和听京剧,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画画。

(《思维与智慧》)

李咏家的 吉祥三宝

在央视,李咏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有一件事特别能说明问题。李咏的女儿豆豆想养狗,妈妈哈文不让,她怕狗。女儿向爸爸救援,爸爸回答:“豆豆,爸爸不怕狗,但是爸爸怕妈妈,所以咱家还是没法养狗。”

1987年,李咏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和哈文是同班同学。

李咏到了学校,一眼就相中了哈文。有朋友不解,学校里小鸟依人的女孩子多了去了,为啥偏偏找个高大威猛型的?李咏答曰:“我自己干巴瘦,就喜欢胖点儿的。”

看准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开始吧,李咏穷献殷勤,哈文没怎么搭理他。他脸上堆出“非常6+l”式的招牌式微笑,上课时给哈文递字条,画的是哈文的肖像。

“讨厌!”哈文白了他一眼,一脸不屑。

哈文没答应李咏做她的男朋友,理由是:她爸觉得她还年轻,应以学业为重。

“那是拿爸爸当挡箭牌呗。”李咏也不傻,掂量一下自己,虽然算不上多帅,可是往脸上看,多少还有点异域风情,不能就此打退堂鼓。

1988年元旦的晚上,他买了两张票请哈文,托同学捎去口信:“结束了以后,李咏在西配楼后面的核桃林等你。”

她来了。谁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李咏随手采了一朵小花,对哈文真情表白:“你要是同意,就把这花接过去,不同意就别动。说吧,就这么点事儿,简单!”哈文感动了,伸手接过了花。

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时,李咏每个周末还去中央美院学画画,没想到这手绝活在谈恋爱时用上了。他不买信封,信封上的每个标准宋体字都是他自己画,几可乱真,居然每次都能瞒过邮递员的眼睛。

那时,他去中央电化教育馆给影视教学资料配音,每分钟6角,15分钟读几千字,可以挣9元,一个月下来就是1000多元。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去哈文家,李咏可没有空手去。

坐在未来老丈人面前,他从包里取出一沓人民币:“这是我孝敬您的,明天给您买台新电视。我已经看好了,29英寸松下。”视线一扫,发现沙发也挺旧了,又拿出一沓人民币:“这钱,买套皮沙发,带拐角的。”第二天早上,老丈人就亲自下厨,给未来女婿做了早餐。

大学毕业后,李咏是他们班唯一一个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当播音员的,可还没高兴几天,台里通知他:去电视台锻炼一年。

一年后,他悄悄订了机票,“潜”回北京,先去华威商场买了一枚蓝宝石戒指,又去买了99朵玫瑰,然后坐小巴直奔天津电视台(哈文毕业后在此上班)。

“你回来了!”哈文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1992年9月26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为了将热恋进行到底,有10年,他们没有要孩子。

直到有一天,哈文说:“你不觉得家里冷清吗?要不,咱要个孩子?”“行,零件齐备,咱现在就搭流水线,制造开始!”李咏说。

没过多久,哈文真怀上了。检查那天,医生告诉李咏:“是女孩。”他一下子蒙了:自己那张长脸,再扎俩小辫儿,能好看吗?

闺女生出来可没有李咏想象的那么寒碜,小鼻子小嘴,怎么看怎么可爱。李咏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阿訇给他的宝贝女儿取名:“法图麦・李”。法图麦,意思是“圣人的女儿”。

有了女儿,李咏的家庭地位更低了。每当哈文一声令下:“法图麦。”女儿就规规矩矩答应:“到!”哈文继续点卯:“李咏。”“在。”李咏点头哈腰。都在,那么李咏家的吉祥三宝就算凑齐了。

(《新民周刊》)

史铁生的等待

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户,医院的走廊里纷繁而静谧。忽然间,几个人、一辆手推车出现在走廊尽头,手推车上躺着一个男子。他是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的。

病人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医生掰开病人的眼皮,瞳孔已经开始放大,生命已无可挽回。医生将结果告知了病人的夫人。没有太多的追问和纠缠,病人的夫人告诉医生,放弃一切介入性的急救措施,并平静地签署了停止治疗的知情同意书。然后,她掏出手机,拨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将丈夫的情况告诉了对方。

对方是天津红十字会,她代表弥留的丈夫请求对方尽快安排肝脏和角膜移植手术。她知道,丈夫一定会坚持到大夫赶来,因为这是他们生前的约定。他们夫妇在一起的日子里,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死亡,安排如何应对死亡、处置遗体。

病人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却硬是坚持到天津红十字会取器官的大夫赶到,才舒缓地呼出最后一口气,以便让每一个捐献的脏器都处在血液正常灌注状态。他像一片秋天的落叶一样飘离了枝头,静静地躺在洁白的床单上。在肃穆的气氛中,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向遗体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然后虔诚地取出他捐献的器官……

9个小时后,逝者的肝脏在另一个生命体中复活,他的生命仿佛依然在欢快地延续。捐献器官者名叫史铁生,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几十年的著名作家。

在日常交际中,他心系他人,哪怕是最后一息。弥留之际,那是何等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啊,但他仍然坚持着,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器官保持充沛的活力。他23岁就下肢瘫痪坐到了轮椅上,无法站起来生活,但是,他的死让他高高地站了起来,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尊重。

肉身是无法永恒的,永恒的是人类的精神和爱。

泰戈尔说,让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他完全拥有了生命里的这两种美丽。

秋叶的静美,源于它彼时的灿烂和此刻的豁朗。秋叶离开枝头,就像生命告别人世,但那轻薄的躯体后面却隐藏着明晰而丰富的脉络,曾经奔腾着生命的善良和慈悲的血液。 (《今晚报》)

财富的公正

“一场暴风雪之后,一家商店决定把原来售价10美元的雪铲提价到20美元。这是公正的还是不公正的?”

2011年5月,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尔在复旦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以上述问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在座的精英学子们认为公正的约占到2/3。

“要知道,在加拿大、瑞士和德国,83%的受访者都认为不公正。这表明,中国人更资本主义!”桑德尔评论道。学生大笑。

相信笑过之后,很多人会有所触动。对我而言,隐隐也觉得处于矛盾中,不过一时间似乎也倾向于“公正”,因为商家做生意自然该有定价权利。当然,“隐隐的矛盾”告诉人们,这是乘人危难发不义之财,不过某种“逆反”又告诉自己,“满口道德文章”过于虚伪了。

不是吗?当下不正有一些经济学家们在大讲什么“经济学家不谈道德”吗?追问到底,大概我们共同的假设是那种“功利主义”――每个人自由地追求幸福,合加起来就是整个社会的幸福,而且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会自动地调节。

中国人大多在幻想:西方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可我们多大程度上了解了西方的今天,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认真想过自己的明天呢?如果不警惕市场,美好的市场也很容易与权贵合谋,甚至成为另一种权贵。

当郭美美们在肆无忌惮地炫富之际,桑德尔教授的提问用一种睿智的方式,刺激至少一部分中国人,认真审慎地思考财富的公正问题。

(《视野》)

人心向善

一男子向女子求婚遭拒。女子某天在西餐厅看到个留言本,忽发奇想,挥笔写道:某某,找得到这留言就嫁给你。

女子以为,对方看到这条留言的概率小之又小。可是这条留言被人看见,拍下照片发上了微博,转发再转发,有情人终携手。

成都街头有一位71岁的擦鞋婆婆,和在温州打工的女儿有5年没见面,非常想念。有人拍下婆婆街头擦鞋的照片,放在微博上。这次有更多的人参与了转发,直到被生活在浙江温州的外孙发现,拿给妈妈即擦鞋婆婆的女儿看。女儿无限感慨地说,妈妈瘦了,一定要抽时间回去看看。

“嫁给你的留言条”经万人转发,到达目的地只用了一天时间;“擦鞋婆婆想女儿”转发10万余次,到达目的地只用了四天时间。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改 还给学生

多年前听到一位数学教育名家的一句话:“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深有同感。我不想对是否“唯一”展开争论,但学生的“参与”肯定是使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用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没有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去参与,不能以教案构思代替学生思维。

我不禁反思起我们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来。我们很多数学工作者总是不自觉地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当做自己的“翻录磁带”,让学生重复练习,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不和自己的备课笔记一致,则一概不予肯定:考卷上有主观题时虽有独见,但不合“标准答案”也照样扣分不误?试想,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怎么会有主动性与创造性?他们亦步亦趋、“师”云亦云地读书、解题,其思维的积极性与求异性怎能不被扼杀呢?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数学新教材应运而生并试用几年了。它那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机会,把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

一、教师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的结果,学生的鼻子由教师牵着走。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授人以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踊跃参加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知识铺路搭桥,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在自主学习中灵活运用,使自己“学”的思路与教师“教”的思路接轨,从而达到师生思路产生“和谐共鸣”的效果。这样老师就可以变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知识、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航人”。学生也能够走出课堂,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思考,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型建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的唯一功能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何时学生自学、何时提问学生、提问什么类型的学生,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等等,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走。教学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结果。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极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教师“主宰”的角色,将“填鸭式”的课堂变为“合作交流”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在于: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契诃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谈。”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向每位学生敞开胸怀,努力构筑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的过程,课堂才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在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能享受理解知识、获取知识的快乐;上课不再只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揉入多媒体课件,吸取现代科技

多媒体课件能将大量现实素材转化成数字信号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科研探索的海洋里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要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需做到不抢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的应用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是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的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若时间紧的话,可考虑采用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

3、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教师在对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首先,加强教师的业务知识学习,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使在岗的教师人人都懂多媒体,人人都会用多媒体。其次,组织一些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专长的教师多制作一些课件,并组织教师进行观摩,构建课件库,为其他教师上课提供便利。这样,必然会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自觉性。再次,参加一些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对教师提一些具体的要求,使教师能自觉地投入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当中去。

四、改革评价导向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3

1.多媒体教室存在的常见声音问题

1.1 声场的设计问题

在建设多媒体教室音响系统时,学校没有进行系统的声场设计,音箱安装位置不当,未具体考虑安装的位置、高度、角度、方向,常见到两只音箱面对面挂在教室中间侧墙上,导致室内声场不均匀、声源移位,声染色等问题。

1.2 使用调整问题

因管理者或使用者对设备的回响、高音和低音的提升或衰减调整不正确,导致声音过于浑浊或单薄,甚至出现回音等现象。

1.3 设备质量问题

有线麦质量不过关,导致断音、杂音、无声;无线麦因质量问题出现断音、没声或声音变形。

1.4 设备选型不当

无线麦因频率问题串扰不断,体积笨重,电池消耗严重,导致使用效果不佳,语音不清晰,且管理繁琐。

2.多媒体教室音响系统的设计

2.1 声场设计指标

声音是教学信息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室的音响系统担负着重现教学课件声音信息和拾音重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多媒体教室声场的声学指标主要包括:听众区的语音扩音声压级要达到70-75dB之间,音乐扩音声压级要达到75-85dB之间,声场的不均匀度允许值6-10dB,扩音系统的增益必须满足远离自振状态。考虑到多媒体教室是以语音扩音为主,音乐扩音为辅,主要用作教室讲课扩音放大输出的特点,并兼顾多用途、多功能的需要,得到较好的重放声场,因此室内声场的有效峰值声压级需要约80dB为宜。

2.2 建声特征

教室为了满足采光要求,两侧普遍都是面积比较大的玻璃窗,墙面基本上是石灰面或乳胶漆面,由于玻璃和墙面对声音的强反射,因此教室的混响时间偏长,扩声清晰度不够。教室的形状大多为矩形,易形成声染色,教室一般没有进行隔音处理,背景噪音较大。

2.3 供声方案

在多媒体教室音响系统中,供声方案非常重要,对声场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常常被忽视,习惯把音箱挂在投影幕两边或教室内的墙柱上。音箱布局及安装不合理是造成多媒体教室声音效果不好的主要因素,因此供声方案应尽量满足如下要求:

(1)应使教室内的声场均匀,做到“近排不吵,远排不小”,并尽量满足立体声放音的要求。

(2)保证视听统一,声源来自讲台及投影幕方向较为合理,也比较接近传统课堂教学那种自然亲切的听觉习惯,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3)音箱安放的位置尽量在传音器的前面,以避免声反馈产生啸叫。

3.设备配置和使用

多媒体教室的音响系统,通常有功放、音箱和传声器组成,主要定位于语言扩音,要求声音逼真、清晰、响度适中。除非有特别的用途,没有必要配置调音台和其他音响周边设备。一般选用民用级的产品,不要选用专业级的设备,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和后期维护难度。

3.1 配置不宜过于复杂

在配置多媒体教室的音响系统时,应提倡简单易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较高,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和其他人员操作水平不同,如果各种电声设备齐全,而很多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用不上,一方面会占用较大空间,给老师的操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使很多设备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管理负担。

3.2 麦克风的选用

麦克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扩音的质量,一般要求麦克风灵敏度要高,频响特性要好,噪音要低,性能稳定。一般60人左右的教室只配有线麦,这样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维护工作量,而100人以上的教室配三个麦,分别是有线麦、无线麦,这样可以方便老师选择。

3.2.1 有线麦选用

目前,有线麦主要分为电容式和动圈式两种类型。考虑到大部分老师需要站着讲课,经常要端着有线麦移动板书,所以最好选用超心型指向的动圈式有线麦,能达到较好的拾音效果。比较好的品牌有:索尼、得胜等。

3.2.2 无线麦选用

无线麦因没有传输电缆的束缚,可以自由移动,使用灵活方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如果选用不当,常常会发生信号中断、声音时有时无、噪音大、音质差和传输距离不远等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正确选用无线麦的类型就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教室的这种环境中,相比传统的U/V段无线麦克风,采用2.4G无线跳频先进技术的无线麦克风更适宜。该技术特点如下:

(1)操作使用方便。由于采用数字对码及短波跳频技术,可以与安装在不同教室内的无线接收机通过对频操作即可工作,通用性好。如果能做到“一师一麦”,不仅方便老师使用,而且减少设备管理负担。

(2)抗干扰性能强。每台设备只有唯有唯一的ID加密码,开机自动搜索空闲的频段,大于1000台不同教室使用无串扰。

(3)环保节约。采用USB接口锂电池可循环充电,充电一次可用10小时左右,大大节省了日常管理负担,节约了日常电池购买经费。

(4)小巧轻便。类型于MP3大小,可以方便使用。

3.3 功放功率的估算和功放选择

根据多媒体教室的空间体积,功放功率按0.5-1W/m3来估算。如教室面积为200m2 、高3m,则功放额定功率应选300w-600w。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多媒体教室的功放额定功率缺远远不足,因为功率太低的功放为了提供足够的声压而工作于非线性区域,至少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音响系统的信噪比大打降低;二是在扩音时,音响系统很容易引起啸叫,严重的还会损坏功放或音箱。因此,为了使功放长期可靠地运行,不致过载烧毁,功放功率必须有一定的功率储备,一般取估算值的1.5倍左右,以保证功放有一定承受瞬间峰值信号电压的冲击能力。

功放应具备以下功能:

(1)可调高音、低音及混响;

(2)音量、音色及效果采用隐藏式调节旋钮,可有效避免被调乱;

(3)具有抑制啸叫功能,当传音器位置不当时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4 音箱的选择

多媒体教室音箱的选择,要考虑音箱性能指标、音箱数量、音箱分布等因素。音箱应具有高保真,含有丰富的高频和低频分量。音箱功率与功放的主声道功率比率为1:1.2倍左右,即音箱功率略小于功放功率。

一般讲台与听众座位有一定距离,通常学生上课时主要坐在教室的中间部分,所以主收听区设计在此区域,音箱分布应根据主收听区位置。音箱一般以第一排为准的上方,音箱面以适当的角度向下倾斜向主收听区,这样音质效果最佳。

3.5 音质的调整

多媒体教室混响时间普遍较长,调整时应将混响总音量(ECHO或DELAY)调到最小,并适当提升高音(TREBLE)和衰减低音(BASS),可有效提升语言的清晰度,衰减回音。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4

一、微信群讲课的启示

后来发现了一个机会,就是在微信群讲课,两年前还没有那么火,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我们那个时候算是比较早的一批玩微信讲课的,每次都是500人,活跃度极高,而且都是在短短几十分钟从几十人拉到几百人。那时的微信群讲课以免费为主,偶尔是有些打赏红包,但是很少,整体收入是可以忽略的,为了维持生存,笔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线下培训,线上培训属于探索和试水,2014——2015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线上微课讲了超过150场,见识到了微信群的波澜壮阔,各色人等,什么样的群都有,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经历,当时有意无意的一个想法就是先做免费的,一方面拓展人脉和渠道,另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微演讲的能力,还有就是探索这条路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创业方向去尝试?

二、线上微课的实践

(一)线上“微课”的陷阱效应

这一段的经历,给笔者非常大的启发,线上微课表面上看门槛很低,人人拿起手机就可以讲,其实是一个陷阱,因为重点并不在于你讲什么,而在于听众收获到什么,听众可以用脚投票,特别是到了后期,很多人表面上在给500人讲课,实际上在线听的不超过50人,非常冷清,学习的互动性极差,再加上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直接影响就是伤害了听众的信心,大部分人越听越没劲,没有意思,也没有收获,大部分时间是听老师吹牛皮,卖东西,最后成为广告群或者红包群,失去了学习的感觉,三番五次,实际上就对微信学习产生了抗性。对此笔者感受很明显,到2015年下半年,想拉500人群的难度会比之前要大很多了,速度也慢了,大家进来也没有之前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了,明显感觉已经对这种玩法麻木了,而且产生了疲惫,当时很多人已经开始在质疑这种微课的模式到底能走多远的问题?因为找不到盈利的点,所以好的老师不愿意讲,坚持讲的人要想获得收获,必须要卖东西或者做社区、做营销,就将很多微课变味了。

(二)线上“微课”面临的挑战

另外一个启发是,线上微课看起来容易,实则挑战非常大,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资讯如此发达,纯粹的知识分享的学习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了,而学员真正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获得技能,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后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传统线下非常优秀的老师,在微课上的表现也不一定会很好,因为看不到人的形象,身体语言的魅力降低了很多,只能靠声音和图片课件以及互动,所以对一部分缺乏教练和训练基础的线下讲师带来巨大挑战,因为很多时候,你并不清楚群里有多少人真正在听,当你说一句话,抛一个问题,发现半天没有回应的时候,信心会被逐渐粉碎瓦解,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鸿沟。笔者自己的感觉是,当所有人失去希望的时候,反而是新的机会。如果这个技术鸿沟可以被突破,真正给学员听众创造价值,反而会有巨大的回报,后面的发展验证了我的猜测。现在热议的“知识变现”的本质是解决认知焦虑,真正能够解决人生问题,将知识转化成为行动。这个部分的推动力量,就是教练的功夫。

三、什么是教练?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教练?

说到教练,大部分人的第一联想是健身房帮你减肥或者塑型的肌肉男帅哥,或者在驾校骂骂咧咧和你要香烟的那个教练司机,这两种是最日常可接触的教练形态,当然还有喜欢看球的,都知道希拉克,都知道苏格拉底,都知道弗格森,都了解一个伟大的教练对于一个球队意味着什么。你或许知道姚明、知道刘翔、知道丁俊晖,知道飞鱼菲尔普斯,但是你很少会关心他们背后的那个教练。教练就是帮助你拿到金牌的那个人,他或许没有你更能跑更能游,甚至教练不需要知道你的专业知识,但是他就是可以很神奇的帮助你调整心态,达成目标;因为对于已经有基础技能的优秀选手来说,最后拼的往往是肾上腺分泌的那一哆嗦,这个部分主要取决于心态,而不是技术。除了健身、体育竞技、开车之外,任何需要快速提升状态的人都需要教练,比如美国总统,从克林顿到奥巴马,都有他们的教练,而且不光是一个,有的是演讲教练,专门提升他们的声音、体态和表达能力的;有的是谈判教练,有的是咨商教练,有的是心态教练;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基本上都会有教练,来处理强大压力下的心态调整问题。杰克韦尔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前CEO]曾经在离任之际说,我不是CEO,我是一名教练。他推动GE公司复兴的核心管理哲学就是教练型管理,无论是数一数二原则,还是便签纸管理、问题管理,都是在用教练的方式来激励其团队成长。

四、教练式微课与移动学习产品设计的实践探索

到了2015年下半年,笔者开始尝试设计一些能够产生结果的课程,第一个产品就是“菠霸脑图”,这个产品有几个设计原点,其一是笔者本人就是脑图的骨灰粉,在高中时期就接触到了Tony Buzan先生和他的MindMap,最重要的一点是凭借这个学习方法,从一名普通的学生一跃成为全班第一,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信心,成为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后来陆续分享这方法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很多人还是受益的(这个部分后来演化出我的第二个产品“超脑学习法”)。

(一)“菠霸脑图”

我们的第一个产品,从99元起步,到后来999元/人,从最开始的学习21天时间,我只需要讲3节课,其他时间是由老学员组成的助教来支持,平均每节课的人数是在40-60人之间,最多一次达到了100人。这个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以及迭代,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很多老学员与我们一起,也有很大的收获!

(二)“超脑学习法”

我们的第二个产品,也是从99元起步,第一期是407人,7天时间,每天1小时,系统性提升学习方法论,洞察力、心像力、分析力、结构力、影响力。第一期结束之后的学员分享还是非常感人的,很多人感觉这样的培训像是在线下培训了4天3夜的感受,不像是微课学习。我们的第二期价格是199元,人数是413人,第三期价格是299元,人数突破了500人。

(三)“STC超脑思维特训营”

我们的第三个产品,这个产品其实是“菠霸脑图”与“超脑学习法”的组合版本,学习时间变成了100天,10节课,价格是999元,包含关于思维训练的10大方面,也包括脑图的训练和学习,到目前已经开办16期。这个产品做了通过微信群实现记忆法的传授,1个小时学会如何背诵圆周率100位,另外还包括脑图的绘制和技能的提升。

(四)“CML魅力微讲师”

我们的第四个产品,这个产品的目标是将之前两个产品的心路历程、成功失败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手把手教会你如何开始自己的微讲师之旅,通过手机来延伸扩展自己的专业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的绽放,实现财务自由、时空自由和心智自由。这个课程第一期为1980元的价格,竟然很快达到50人,而且还有很多同学已经付了款却只能等,因为我们规则人数的限定,只能等下期了,第二期的讲师班价格涨到了2980元,依然有40名伙伴报名。第三期的价格是3980元,有50名学员;第四期的价格不变,保持3980元,10天时间满班。

(五)“SMC超脑微教练”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5

【关键词】 语文学科 信息技术 整合 课堂教学

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我有机会经常到乡镇学校去听课。观察到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整体设计,通常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见到采用信息技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也只能“如此”了。而综合利用多媒体辅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将会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什么是“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呢?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下或简称为“整合”),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可见,熟练把握和运用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是必备的基本素养;深入实践整合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新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1.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教学形式丰富、内容生动、形象,学生容易接受。在以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为主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学生总是逼不得已地接受老师的讲课,教师有时也难以表达和传授抽象的概念、含糊的信息,特别是远离我们生活环境的事物。但是,“整合”的教学模式以特有的技巧性和形象性,在课堂中明显地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极大地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接受能力虽有参差,但都是愿意接受的,是容易接受的。《黄山奇石》一课,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黄山风景,课文的文字叙述已是趣味盎然,课文的一幅幅图对于小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一位老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趣致的岩石和秀丽的景色,随着优美音乐和秀丽风光的出现,就更使全班学生兴致倍生,全身心沉浸到黄山的美景中了……。多媒体的辅助,超越了传统的仅靠口头讲述的枯燥,令学生心弛神往、自然地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辅助教学,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明显。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强调了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听众”,学生把教师当成了“演员”。而在“整合”新课改中,学生不再是一味坐着听、坐着看的“被动人”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多角度多方位展示课文内容,使教学立体化,实现学生主体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我曾经运用“整合”模式试教过散文《背影》。作为一堂散文教学课,教学重难点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领会文章表现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深刻透彻地感受这种伟大的父爱。在教学中,我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先展示一些事和物,如“火车站、橘子、年轻人搀扶父亲过马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归纳,如:“我有几次流泪?”、“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文中哪些文字最有感情?”等等,然后小组自由讨论,个人发言环节让小组长把归纳的答案在班中交流。整个过程包含了确定中心议题、小组分工探究、展示交流成果和相互评价几个环节。最后我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把握主旨,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是每位学生时而对着展示的问题指手画脚在讨论,时而静听朗读录音,时而“乱哄哄”地争辩,时而默默地思考……。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我边引导边启发,学生就在浓浓的兴趣中自主地学习了。

1.3 教学资源无限。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对材料的存储一直是个问题,在备课时需要查找一个词句或一个典故都要找遍大量的书籍。但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情况就不同,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设备储存能力是惊人的,一张4.7G的DVD光盘就相当于几个书柜了,而且还比较方便搜索和携带。除了文本,它还能储存视频、动画、图形等其他教学素材。倘若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环境中,信息资源更可谓无边无际了。这样的环境,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怎能不说是随手摘来呢,我们的学生的视野怎么能不是开阔的呢?在一节优质课课堂上,学生自主上网观看老师提供的《五彩池》的图片,然后学生分组朗读并在网络BBS上开展头脑风暴式发表关于“五彩池有哪些特点”等问题的帖子。这样,在图文并茂的介绍中,学生们不仅能听见其他同学的看法,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了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

可见,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不仅给我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好的教育技术,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主体是语文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主辅颠倒、喧宾夺主,甚至牺牲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为代价,我们应以语文课程目标为基础,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不要生硬、机械地搬用信息技术。这样,我们才能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许多语文教师正不断努力尝试实践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成为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的课题。

2.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前提。

2.1 前提一:教师的素质方面

教师的素质在实现“整合”中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整体实施过程的布置和效果。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能力。

2.1.1 教师的新理念。在今天信息与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教师应当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精神。首先,教师在观念上要改变,要具有立体的教育思维。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不再是唯一的教具,自以为规范的范读课文也不再是权威的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形式应当转变为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地学习,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2 教师的课件制作、应用能力。以前,我们教师上课时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自由挥洒,简单的课前生字词学习,需要抄了大半个黑板,而且花上十几分钟时间;现在,我只要通过课件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教学,省时有效。通过课件,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也能见识“珠穆朗玛峰”的气势,同时还能看清“太阳、地球、月亮的整体运行原理”等画面。此外,教学素材、教学资源的组织还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获取。这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掌握语文知识、教材教法以外,还应当学会几种多媒体制作软件工具,如PowerPiont幻灯片制作、Word文字处理和Authorware制作等,并且能利用网络搜索有关资料整合应用到语文教学上。在“整合”教学设计中,课件应用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支撑和辅助着整个教学的主线,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图、文、声、像并茂,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等作用。所以说,要实现“整合”,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课件制作和应用的能力。

2.2.3 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我所知,一些学校的老师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只有参加公开课或教学竞赛了才愿意做课堂教学设计、才有时间制作课件、才有精神上好课,认为平时上课要是多方位多角度整合资料、使用课件教学那是一件烦琐的事情,然后就简简单单“赤手空拳上阵”。教师作为“整合”的实施者,积极态度和创新行为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如要教学《鸟的天堂》,他们可能需要准备“大榕树下群鸟纷飞”场面录像、“鸟儿欢快”的音乐、还有朗读课文的录音、色彩鲜艳的图片,以及有关课文的生字词、精彩句子文本等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的搜索和组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的撰写,还是课堂课外的谆谆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与我们教师的态度和创新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践“整合”教学,使教学进一步完善。

2.2 前提二:领导的重视和带头。领导的重视和带头作用也是“整合”的关键,因为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者。大家知道,学生学习和课堂组织效果跟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语文教师“整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提高和改进,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通过语文优质课竞赛的评比交流促进的,领导是否重视竞赛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决定着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这样,一环扣一环,形成了“整合”与领导的带头搭起了间接的、重要的桥梁。因此说,没有学校领导重视和牵头,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活动都很难开展的。学校领导应当从硬件投入和软件维护、从人员培训到管理应用、从本校教师到校外的组织交流都应当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2.3 前提三:学校的硬件设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的,例如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室、学生计算机配备、广播教学平台、上网设备等。如果学校没有这些硬件设施,那谈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科教学也只是空话,教师的素养再高、意识再强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说学校的条件设备是我们语文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首要条件。

由此,教师的素养、领导的重视和学校条件都是我们要实现“整合”必不可少的前提,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普及和发展“整合”,它们必须发挥各自独立的优势。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把握时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的同时全面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积极实践探索,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唯一的听众课件范文6

关键词: 情境品读 研读词句 演绎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以学生为阅读实践的主体,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认真研读文本的内涵,运用独特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对话,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见解,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充分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引入情境品读,激发参与阅读

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创设或是以形象、生动、优美的朗读,或是以具体形象的画面、事物、课件等情境,这些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入情入境地深入文本,品读文本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探究文本问题的需求,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文中第四节,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舒缓的乐曲,渲染课堂阅读气氛。我在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绘声绘色、极富感情地范读文中语句:“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学生认真看着课本语句,聆听我的范读,积极自主地思考。我提出:“你们听了老师的朗读后,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生1:“我看到了地球苦苦哀求的画面‘人类啊,请不要再来毁坏我了’。”生2:“我看到人类贪婪地享受着地球的给予,却肆意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生3:“我也看到地球每天都在发生战争。”生4:“我也看到地球上的人类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生5:“我看到由于战争死伤了许多无辜的居民。”学生通过积极对话活动,抒发独特的阅读见解。我点拨:“人们生活在化学武器和化学药品的阴影下,一闭上眼睛,我们就能看到人们在死亡前那种无助的绝望、痛苦的抽搐,以及悲哀的哭泣,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时,大家的心情怎样?”“对这不加节制的随意毁坏,大家还能看到什么?”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参与阅读活动,阅读情感与文本内涵融为一体,激发了阅读欲望,有效地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研读体验词句,感悟文本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紧扣文本传神的词句,经过反复推敲揣摩与品味,细读了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和掌握了作者语言表达的高超技巧,感悟了文本重点词句的深刻内涵,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积极地探究、体验文本思想内涵,形成了独特的阅读见解,实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出示文中语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提出:“周瑜为什么要长叹呢?从‘长叹’一词,你能体会到周瑜此时心中是怎么想的?”生1:“周瑜看到诸葛亮这么厉害,心里十分佩服。”生2:“周瑜心里可能会想:‘我真不如诸葛亮呀!’虽然十分无奈,但他可能又十分不服。”生3:“周瑜此时心里十分怨恨诸葛亮‘你这个小子让我苦心策划的计谋失败,等着瞧吧,后面还有呢!”生4:“哎呀,我怎么只想到造箭而没有想到借箭呢?我怎么想得不周全呢?”生5:“怎么在自己管辖的范围里,天时、地利、人和倒向诸葛亮呢?这是什么原因?”生6:“此人不除,将会后患无穷!”在研读文本词句的过程中,学生从文中人物的一声“长叹”,感悟作者对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的崇拜之情,对词句的揣摩与品味,阅读情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研读文本,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见解。又如,教学《山中访友》时,我提出:“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他看到树时,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读读文中有关语句,体会作者怎样的感受?”生1:“我从‘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向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这句话看出作者把树看成朋友,树也把他看成朋友。”生2:“对,‘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这里用了‘知己’,表明他与树之间的情意深厚。”生3:“我从‘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一片段体会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学生紧扣文本的词句,通过品味、揣摩、研读、推敲,感悟文本词句的丰富内涵,有效地锤炼表达能力,提高个性阅读能力。

三、利用演绎活动,深化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