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蜀道难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蜀道难翻译

蜀道难翻译范文1

【关键词】文化解读 解码 《蜀道难》 英译

引言

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必须在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上进行,对词语意义的文化诠释以及对文本的组织结构的解析和文化解读。文本的文化解读策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解码,解构,解析以及整合策略的应用,本文将从解码方面尝试探讨《蜀道难》四个英译版本中的小问题:亚瑟.韦利(Arther Waley)、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孙大雨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1.解码主要指解读文化屏障,《蜀道难》中文化屏障很丰富。“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年代太久远,无法详谈。Waley将“开国”翻译为 “rule the land”,似乎与原文有出入。孙大雨的版本:“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 unknown how they began to found their remotely ancient state.”“茫然”的意思是:从蜀国建立到现在时代太久远,孙先生处理为“mysteriously unknown”似乎不是很准确. Obata的英译版本: “In the remotest time of Tsng-tsng and Yu-fu / Yea, forty millenniums ago―that the land was found” , 这句话的译文似乎更接近历史事实:蚕丛和鱼凫是蜀国早期的两位统治者。杨宪益夫妇的英译为:“Long ago Can Cong and Yu Fu found the kingdom of Shu / Forty-eight thousand years went by.”其实,不是蚕丛和鱼凫共同建立了蜀国,与历史事实稍微有所出入。

2.作者认为,句子深层结构也是一种文化屏障,例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深层结构应该是 “历井”“仰”“扪参”“胁息”。整句话意思是:“on the way from Qin to Shu,‘历井’,if travellers looked up their head, ‘仰’,they could touch the stars all way along, therefore, probably they could not stop breathing for being nervous and terrified”在Waley的版本中,这句话被翻译成 “Clutching at Orien, passing the Well Star, I look up and gasp”,这就反映出译者其实没有理解句子的深层结构。Obata的处理为 “The traveller must climb into the very realm of stars, and gasp for breath.” 也没有准确的译出原作的意义,“胁息”的意思是 “hold one’s breath for being terrified” 而不是 “gasp for breath”;孙大雨的版本是 “They pierce into sky; on them you could touch the brilliant stars.” 英译中有山高峻险的意象,但遗憾的是只翻译了原文意义的一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Touching stars, the traveller looks up and gasp” 也同由崞了原句主要的文化意义。

由此可见,在对《蜀道难》解文化意义之码的过程中,翻译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丢失原文的文化意义,所以我们后人在做古文翻译的时候更应关注其文化意义的传递。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0.

[2]Obata,S.The Works of Li Po[M].Kanda,Tokyo:The Hokuseido Press,1935.

[3]Sun Dayu,An Ant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Pr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Yang Xianyi & Gladys 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蜀道难翻译范文2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教学少了一点“艺术”与“文化”。因此,探索并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将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发挥文言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功能,让文言文焕发新时代的活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关注到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艺术化”。

一、发掘传统文化,让文化之光成为文言文课堂的明亮背景

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独特的词法句法和语言风格,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记载,是中国古人思想精华的萃聚,是民族生活的片段记忆。这些名篇佳作,沉淀了一代代中国古人的精神火种,凝聚了先人深刻的情感,启迪和陶冶了无数后世读书人。所以,文言文教学不但要有理解字词句的目标达成,也要承担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重任,更有滋养人文情怀、浸润心灵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中纪传体人物传记很多,许多教师在遇到年号、官职、时间、地点等词时,只告诉学生翻译时不译即可,殊不知这些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的历法,古代的官职和称谓都是民族个性的深刻体现,适时讲解,不仅可以解决今后阅读中的同类问题,而且可以使文言文教学丰厚起来。三年以后,诸多文化问题就会在文言文课堂得到解决。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习古人的文字,却不了解古人的文化,岂不是知表不知里?岂不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因而,要捕捉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走近文化现象、领略文化之美。

为了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可以在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古诗文教学体系,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淀和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侍坐》篇中“暮春”时节的活动,《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滕王阁序》中为书写序的王勃当仁不让的背景故事……无不引起学生探知古人生活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对这些文化因子稍作讲解,无疑会让课堂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触发学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化让文言教学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份安静与深刻,也必然会唤起古今贯通的想象力,激发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与中国历史、文化对话的渴望。

二、艺术地驾驭课堂,也是改善文言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得益于以下几种方法,从而使文言文课堂多了一点活力与灵气,教学方法多了一点“艺术”的气息。

1.多层次朗读,让美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催化剂。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声韵美,古人也常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吁“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然而,怎么读、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如何有兴趣、带着思考去读,怎样才能读出美感……这恐怕要求教师在设计朗读环节时多一点“艺术性”吧。

将朗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巧妙设计朗读环节。例如教授《蜀道难》时,我设计的朗读题目是: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觉得蜀道高、难、险?你能用声音把这种感受传达出来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整整读了一节课,《蜀道难》全篇文章几乎都被学生读出来了。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多次被朗读,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好。问之为什么认为此句最能体现“蜀道难”,有人感受到作者惊叹的情感;有人甚至发现这七字都是一声字,而一声的声调调值是55调,在旧声里是最高的……由此,学生在美读声中体会了作品的内容,教师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美读中,学生的“心、眼、口”并用,从而“传出文字情趣,畅发读者的感性”(叶圣陶语)。

默读、“乱”读、范读相结合,多种朗读方法相并用,让美读多一点变化和技巧。长期以来,在文言课文的朗读方面,教师多采取让学生齐读的方式。其实,朗读本身是阅读环节之一,它充满了个性色彩,而齐读却要抹杀这些差异。所以,教师应尽量少让学生齐读,多一些个体朗读。让师生通过这一方法,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默读为课堂营造静谧的感悟气氛;“乱”读(不是乱读,而是让学生出声地非齐读)是乱中有序,乱中有思考;范读则或声情并茂,或深情感动,或气势夺人……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巧用“成语”,落实重点词语,夯实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始终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实践中的字词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学生记不住重点词语、不会分析词法语法。而巧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用成语带动文言文基础的落实,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或来自古代经典著作,或来源于历史故事,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以成语为契机,可落实许多文言文重点词和生僻词的意思,夯实文言文基础,并积累成语。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的意义,学生很难把握,但只要使其联系到“不速之客”,就很容易记住“速”乃“招致”之意。“不假思索”中,“假”是“假借、依靠”之意;“再接再厉”中,“厉”通“砺”,意为“磨刀石”……这些成语中的重点词,也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学会这样的联系迁移,就会事半功倍。

3.有设计的讨论,让思辨的气息丰盈文言文教学

受到课时、学生学习现状等诸多因素影响,长久以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限于教授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情感,而不做任何拓展。其实,挖掘拓展课本以外的话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落实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蜀道难翻译范文3

关键词:体验学习;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素质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学活动朝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方向发展,一种新型的教W模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开始兴起。

一、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体验学习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将体验学习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很多作用。一是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书本知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三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很多教师没有对体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认识,不能从根本上了解体验教学的含义,更不用说灵活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往往被形式化,并不能真正地发挥其长处。

1.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一味地进行讲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速度,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单一的讲授过程使得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自我素养升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自身思想内涵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不断地加工积累吸收,传统的教学显然不能完成这个需求。

2.升学压力

高考几乎成为检验高中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高中生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因此,在高中学习阶段,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对一个学生最好的嘉奖。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对体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不少难度。

三、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学习将课堂教学和游戏融合起来,很大程度上将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变为娱乐式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归有光《项脊轩志》时,就有效尝试了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把有些句子如妪忆先母以及祖母勉励学习的语言翻译成方言,结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深层的情感,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1.创设情境,深化体验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向上、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通过开放性联系、图像回放、人物形象分析等方式设计体验学习情境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并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例如,课文《雷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朗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句优美,情景生动的散文、诗歌等,教师可以在学习此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在朗诵之前教师先请学生对课文作者情感进行分析,力求在朗诵过程中表达出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另外,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口齿伶俐、发音准确。朗诵课文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思想内涵的了解,感受语文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诗歌《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表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蜀道之难,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3.加强分组讨论

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方法,加强体验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知识的表达技巧以及情感内容,加强学生内心情感建设。教师在分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小组间互补原则进行分配,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调动小组内学习氛围。例如,课文《祝福》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祥林嫂的死亡原因,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探索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体验学习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师要加强分组讨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加强体验学习的应用。

参考文献:

蜀道难翻译范文4

我们发现2016年全国Ⅱ卷语文试题命题凸显创新能力,着眼考生语文素养。

试题基本保持了近年来形成的试卷结构,在题型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在能力要求的考查上渐进提高,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

试题依然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包含论述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六道大题。

一、现代文阅读

这道大题为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在题干的表述上,第1、2小题与去年的题目完全一致,第3小题题干的表述略有不同,由以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改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选项来看,论述文阅读侧重考查考生对逻辑关系的把握,这跟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密切相关。这三道题分别考查了信息等值转换、信息压缩转换、信息阐述性转换,难度较大,体现了汉语言内涵丰富,区分细微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这道大题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部分构成。

(一)文言文阅读

试题选择的依然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明史・陈登云传》,体现考纲考查“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从题型看,依然与去年考查点保持一致,即考查了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对内容的概括、分析与翻译。考查文字覆盖全面,考查效能高。

断句题。延续了前两年的考查方式,即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从今年选项的设置来看,干扰项增加,命题难度加大。

古代文化常识题。从选项的设置来看,考查的是政治领域的术语,如“中宫”、“陛下”、“吏部”、“移疾”。考查内容略显狭窄,呈现单一。

对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选项的表述规范,命题者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概括。这道题的命制,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客观上降低了试题难度。

翻译题。保持了一贯的考法,2道小题。要翻译的句子,侧重考查实词以及词类活用现象。

(二)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选取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作为命题材料。课标卷努力体现了考纲中对古诗文阅读“浅显”的要求。不过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出命题的一些微妙的变化。选材上,诗人以诗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

这首诗的变化还表现在设问上。以往第8题多数是考诗歌手法,第9题多数考查思想感情(属于内容范畴)。今年这两道题,一个是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一个是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试题的难度增大。

(三)名篇名句默写

这道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分别出自《鱼我所欲也》、《蜀道难》和《阿房宫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题

阅读文本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组合后的文本适合用来考查考生,体裁依然属于人物传记,文本后面的“相关链接”,是他人对吴文俊本人的评价。

考生向来在选考题方面,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作答的居多,皆因传记文本的事实清楚,问题明确且清晰,较文学类阅读文本的问题容易作答,且得分较高。今年命题组在文本的选择上、问题的设置上颇花心思,除了选好阅读的文本外,还努力平衡两道选做题问题的难度,在考题的设置上尽可能做到公平。

四、语言文字运用

词语题。继续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虽然还是选择题,但是题型有所改变。题目提供了六个包含易混成语的独立句子,设置包含三个句子的选项,要求考生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选出“全都正确的一项”。

今年的这种题型,扩大了考查的容量,是命题推陈出新的表现。我们除了要注意形式上的变化外,还要注意题干中“词语”一词的表述。词语题的备考,中心应该是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的使用,强调的是词语积累。

病句题。这道题为常规必考题型,变化不大。今年的考点依然落在语法类的病句类型上。这道题有点新意的是,句子的内容时代性非常强,紧扣生活,诸如“科技创新”、“经济改革”、“工匠精神”、“民生问题”等。

连贯题。今年的这道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方面连贯、准确的能力,但是题型较往年有所改变。

补写语句题。这道题为主观题,要求考生在语段空出的三个地方中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有字数限制。本题需要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

读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读图能力要增强,这是时代趋势,图文转换是高中学生一种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写作

2016年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三条不同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蜀道难翻译范文5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由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比赛现场,不仅有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纳入考题,还出现了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选手的身影,甚至有少数民族选手用母语朗诵了由汉语翻译而来的诗词。

诗歌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中国诗词大会》为以少数民族诗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应当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点评嘉宾、满族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

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笔者:在前不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敕勒歌》《长相思・山一程》等由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被纳入考题,藏族青年扎西才让、蒙古族姑娘包雪芳等少数民族选手参与竞争。我们惊喜于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被吟诵、少数民族选手的出现,但感觉数量还是太少了。您对此如何评价?

蒙曼:我也有同感。与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所占的分量相比,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少数民族选手、纳入考题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数量的确有点少。

从古到今,少数民族诗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有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比如,人们熟悉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优美的词出自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是什么人呢?他是拓跋鲜卑的后裔。又如,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藏族选手扎西才让朗诵了《敕勒歌》,《敕勒歌》可以说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少数民族诗歌,它是由鲜卑语翻译而来的。再如,当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它出自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是满族正黄旗出身。还有仓央嘉措,许多年轻人都能背出一两句仓央嘉措的诗歌,虽然其中不乏伪作,但仓央嘉措的诗歌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是真实存在的。在北京、拉萨、成都、昆明等地,都有玛吉阿米餐厅。玛吉阿米是谁?她是仓央嘉措在诗歌中赞美的对象。在拉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往玛吉阿米餐厅,可以说玛吉阿米餐厅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餐厅。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并非不为人所知,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往往是日用而人不知罢了。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受惠于它,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笔者: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蒙曼:中华文明不仅是汉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在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比如,汉族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而诗歌则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经典《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并称“中国三大史诗”,它们既不是以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史书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诗歌的形式流传。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从本质上讲,少数民族文化还处于一种非常质朴的阶段,诗歌是少数民族表达自身感情的一种文学手段。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希望更多人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了纳兰性德的作品《长相思・山一程》。您在点评时谈到,这首诗反映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这些古诗词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古今?

蒙曼:纳兰性德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长相思・山一程》是首次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纳兰性德的作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出关后对京城深深的思念。

满族人的“故园”在哪里?在关外。可是清朝建立之后,越来越多的满族人把京华视为自己的“故园”,反认他乡作故乡,这是最深刻的民族交融。

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与汉族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慢慢地把中原当作自己的“故园”,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画面。

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为了节省时间,对于别的老师点评过的诗词我一般就不多说了。可是只要是涉及少数民族的,我一定会多说几句。我觉得,不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而是我们没用好,应当有更多的人利用更多的机会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选取的诗词主要是唐诗宋词,第二季范围有所扩大。从时间上来说,上至《诗经》、下至诗词,这其实覆盖了中华民族形成的整个历史时期。

蒙曼: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这种巅峰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由南北朝文化交融而来的。南朝景色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北朝风光则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些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讲爱情,北朝乐府《折杨柳枝歌》云:“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则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北朝犯质朴奔放的感情,结合南方乐府的格律形式与规范,才有了登上文学巅峰的唐诗。可以说,唐诗有大境界是受北朝的影响,唐诗有严谨的格律是受南朝的影响,它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

少数民族史诗体量大、翻译难

笔者:刚才您谈到,中国许多民族都有诗歌传统,《格萨尔》《玛纳斯》已经入选了世界级“非遗”名录。这些史诗都有汉语版本出版,可惜的是,它们在汉语世界都没有流传开来。您认为这一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蒙曼:体量大、翻译难,是少数民族史诗在汉语世界难以流传的主要原因。

现在流传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都是跟现代人的生活和感情比较贴合的。比如,仓央嘉措的诗歌短小精悍、直指人心,很容易流传。相比较而言,汉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则显得质朴、真诚、外放。这种外放的表达,与现代人的情感更为契合,与现代生活衔接的余地更大。

如果想让《格萨尔》也在全国流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有120多部、100多万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让大众一下子消化吸收一部2000多万字的史诗,不太现实。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说到李白的诗,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静夜思》,而不是《蜀道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短短20个字,朗朗上口。相比而言,《蜀道难》显得太长了,史诗也一样。

笔者:对此,应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蒙曼:可以尝试从史诗中抽出一些篇章,把精华提炼出来,找到史诗和现代人精神相通的地方。就好比大家接触唐诗都是从一两首绝句开始的,然后才看《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笔者:这会不会对这些史诗造成“断章取义”?

蒙曼:我们不应被“断章取义”的顾虑所羁绊。人的兴趣往往是从最初的触动开始的,有了兴趣才会有深层阅读,这就是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翻译始终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一大掣肘。您认为怎样才能逾越文学翻译的鸿沟?

蒙曼: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诗歌有特殊的音韵美、意象美,而音韵和意象往往是最难翻译的东西。

1930年,于道泉编译、赵元任用藏语记音述评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瞩目。于道泉、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正是他们高品质的翻译,为仓央嘉措的诗歌在现代流行奠定了基础。

文学作品翻译讲究信、达、雅。现在的翻译往往是职业翻译,可以做到“信”,也许会“达”,但要做到“雅”就很难了,要想传递“诗心”那就更难了。少数民族诗歌需要诗人级别的翻译,需要更多的、读者能够接受的、优美的汉语文本。

笔者: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史诗都是由专门的优秀艺人来演唱的,比如唱《格萨尔》的格萨尔艺人、唱《玛纳斯》的玛纳斯奇、唱《江格尔》的江格尔奇。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唱史诗的很多条件都不具备了,史诗还能口口相传吗?

蒙曼:在古代,诗歌能够流传下来,音乐功不可没。比如,《诗经》最初是靠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讲的是唐朝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3人打赌,看谁的诗在民间传唱得最多;“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的故事,说的是苏轼让一位幕僚拿他的词和柳永的词作比较,这位幕僚说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可以说,《诗经》和唐诗、宋词、元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去的,少数民族诗歌的流传也得益于这种形式。

今天,这种方式对我们仍有启发。如果通过歌、舞、剧等形式来表达,让诗歌传唱开、传下去,岂不是件好事?

传统必须拥抱现代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诗词“火”了一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蒙曼:因为它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媒体找到了一种大众接受、欢迎的形式,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广泛传播,其影响力一下子就爆发了。由此可见,传统必须拥抱现代,甚至要与未来衔接。其实,保护传统,是为了让现代人生活得更好。

笔者:这种影响力的爆发与大众的兴趣点直接相关?

蒙曼:的确如此。现代人传承的是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打尤诵模渴紫纫蛭它是美的而不是说教的,以柔性打动观众。《中国诗词大会》当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元素,但它并不是以道德说教的面目出现的,这就避免了观众一听到“说教”二字就退避三舍的局面出现。其次,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有80%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掌握的,这就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愿。

贴合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并且略高一筹,是一个好节目成功的秘诀。如果低于观众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会被观众看不起;如果无缝对接,那么观众倒不如揽镜自照;如果略高一筹,那么观众踮起脚尖向上够的过程,其实就是进步的过程。

笔者:您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蒙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形式。过去,少数民族文化输出形式是传统而单一的,出什么产品就得接受什么产品。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要用人们喜欢的方式推广,并且得到有效的呼应,这样才能实现传承和发展。

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文化自信

笔者:春节前,中央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树立文化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意识?

蒙曼: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重大贡献在哪里?一是疆域贡献,二是制度贡献,三是文化贡献。

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绝对不是边缘的。没有少数民族,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制度就建立和发展不起来。古代中原王朝的制度设计,几乎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不断进入中原地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中原。对此,中原也不断磨合出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于是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样子。

应该说,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制度在内的自信。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的贡献,我们还没有梳理清楚、没有讲清楚,这就需要民族工作者加强学习、研究,媒体加强宣传。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应该充分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因为所有的公共话题都是与少数民族相关的。

笔者:现在一说起少数民族文化,似乎就是唱歌跳舞。您认为应当如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蒙曼:歌舞艺术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强项,不能丢。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歌舞过于形式化了,应该在歌舞背后灌注更多深层次的、属于文化精神的内容。

201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推出了舞剧《仓央嘉措》,观众反响非常强烈。这部舞剧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发出了在红尘与信仰之间该如何取舍的心灵拷问。这是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社会的一次成功对接。

蜀道难翻译范文6

一、文学圈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应用

文学圈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此组成一个讨论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深刻讨论经典文学的形式。通过文学圈可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而学会批判思考。同时可以促使多元化的观点呈现,使学生可以透视文学的多面层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用文学圈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进而引导学生完成语文阅读任务。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文学圈活动,以“中国文言文阅读”为主题,首先明确阅读范围为《谏太宗十思疏》《归去来兮辞》《琵琶行》《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多篇古诗文,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阅读兴趣进行分组,以9个人为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发现可供组员探讨的问题,随后每2个人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为背景调查组、生字词解释组、难点与有意义段落收集组及全文翻译组。分好组后予以学生相应的时间进行阅读并解决小组任务,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引导与帮助。最后选好时间进行文学圈交流会,让学生进行组内汇报并相互谈论,最后进行汇报和评价成果,如可以写成文书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已知―想知―已学”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应用

“已知―想知―已学”是指由教师设计表格,表格包括“已学知识”、“进一步想了解问题”及“已学到”三部分,并组织学生就表格内“已学知识”项目回想自己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在“进一步想了解问题”项目展开小组探讨与交流,并在“已学到”项目总结自己进行交流后学到的知识,并就这两个环节的内容与他人分享的一种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这种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常应用在复习与总结环节中。例如,高中教师可以按照文言文阅读方式总结方向设计“已知―想知―已学”表格并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首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完成“已知”项目,即对文言文阅读已知的知识与已知阅读方法进行思考并实现组内分享。然后进行下一个“想知”项目进行组内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进行全部小组分享。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就文言文阅读方法进行分享与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多种文言文思考方式与阅读方法。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构建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建立文言文学习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反思与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思考―交流―共享”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应用

“思考―交流―共享”是由教师组织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让学生进行思想分享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并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习惯。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上了《荷塘月色》一个课时后,首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合作小组,然后教师给出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如“整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等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接着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与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思考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一起探讨,此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发现组员意见不同的部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然后进行最后一个共享环节,让学生就自己在小组讨论内学到的知识进行共享,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观点,并点评学习情况与小组合作情况。通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自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并针对他人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完善自己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