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平乐辛弃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1
未教已会背,那我还需要教学生学这首词吗?或者说,我还有什么值得教的?学生还会有什么不懂的需要老师来课堂引导、提升的呢?我想,得好好再备课了。
以前,教这首词是很常规的流程:先正音,读通、读顺诗句;再图文结合,读懂词句;最后整体串连,明白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闲适风光的词作,大体也就完成教学了。
现在,我细读文本,尤其是联系词人经历来看后,留意到一个很明显的不和谐:为什么以豪放派著称的辛弃疾会写这么小清新的《村居》?主战派的他被迫隐居江西上饶后也是郁郁不得志的吧,怎么写出的仍是明快的《村居》?他真的放下了?寄情于山水?纵观他的生平,一辈子都从未放弃过抗金梦想,显然不是如此。
再有,我查阅的资料中,有说辛弃疾在江西闲居二十年之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但也有说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词人是自“醉”于其中。我认为,没有生活中真实的观察,辛弃疾臆造不出这样的田园诗画,类似词作还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皆取自典型的农家生活风景。而词作是情感的流露,景入词人眼,词抒心中情。
于是,我思考着,有了些想法。稍作整理后,我去上课了,希望能带给孩子们一些没有注意过的新东西。
课堂一开始的导入,我先向同学们介绍辛弃疾: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论武,他勇冠三军,驰骋沙场,是英勇抗金的将领;论文,他留下词作六百多首,引一时文坛追捧,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接着,转入今天要学习的词作。我连找了几名学生读,再示范读,一步步引导读出节奏和停顿后,我问:这词豪放吗?学生当然答不!我说,是呀,它更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而这幅画卷的题目就叫“村居”。我要求学生们看图,理解了村居就是农村生活。在学生们七嘴八舌说看到的图上内容时,再加上我的相机指引理解,渐渐就拼凑出了词句的意思。
这时我回到先前的问题:这词根本不豪放,描写的也是简单的农村生活,怎么却让从南征北战的沙场上退下来的辛弃疾觉得怦然心动,充满诗意呢?全班静默。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静下心去读,结合老师讲的辛弃疾的传奇经历去想。稍候,仍不解。我请学生读一句停一句,我追问一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又矮又小的茅草屋落在战场归来的将军辛弃疾眼里,却不嫌简陋,反而倍感亲切、温馨,想:为什么?诗意在何处?(茅屋虽小,却是遮风避雨的家)我立即板书“家”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亲亲热热把酒聊天的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这幅画面美吗?诗意在何处?(白头偕老;心满意足;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坐着摇椅慢慢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这画面洋溢着浓浓的()气息?(劳动、生活、耕作)是呀,勤劳又懂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画面让人忍不住要――笑!笑小儿的――顽皮可爱。
瞧,这首词就是描写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简静的农村生活。作为一个旁观者,辛弃疾喜欢这种平静的农村生活吗?学生说,当然喜欢呀。因为喜欢,才把这幅画面描写下来嘛。我肯定学生们说得对,追问:那他看到这样的画面,心里平静吗?(此时问题回到了先前没能解答的原点,为什么这幅画面会令辛弃疾怦然心动,提笔写词)我这时再提及写作背景:金兵一直对南宋虎视眈眈,战火不断,朝廷求和,作者志不得申,闲居上饶。学生开始议论,很多人说那时不会平静,牵挂前线战事。立刻有人反对,可这儿是平静的呀,他喜欢的呀。我再次问回:那你认为,辛弃疾为什么要写这《清平乐村居》呢?学生这时不冷场了,想法也比开始成熟多了,有的说他珍惜这和平生活,要写下来;有的说他感到与战场反差很大,完全不同的农村风光,要写下来。我又给他们下了一剂猛药:辛弃疾一辈子主张抗金,他到底想不想要这样的宁静的农村生活?至此,学生一愣后,似乎模糊地明白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说辛弃疾正是要主张抗金,才能让老百姓都过上宁静的生活。说作者恰恰因为非常想要这样的生活,才必须主张抗金,前方将士浴血沙场,就是为保后方安宁。我指着黑板上的“家”字,夸赞他们真正明白辛弃疾了:见眼前一家五口的村居生活,而能想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坚定抗金信念:只有前方的将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后方的人民方才能生活安宁,能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养家糊口,这就叫“国泰民安”!作者希望大宋处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这就是辛弃疾毕生追求的理想!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学。课快结束时,教
师 引导学 生 体会词人的心情——
【课例1】
师 文中有一个词能反映此时作者的心情,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了“喜”字。)
师 那么辛弃疾喜欢什么呢?
生 我觉得辛弃疾喜欢这美丽的环境。
师 你从哪里得知的?
生 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中可知。
生 我也觉得辛弃疾很喜欢那个小儿子,从“最喜”中就能发现。
生 我觉得辛弃疾的心情是很难受的,“醉”字告诉我们,词人喝了很多酒,而我们经常看到“借酒浇愁”一词,说明辛弃疾当时是不快乐的。
师 那辛弃疾到底是快乐还是难受呢?有没有谁再来说说?(学生沉默,无人举手。)
师 我赞同第一个同学的观点,词人当时是快乐的,因为这美丽的景色、夫妻的和睦、两儿的勤劳和小儿的无赖都让作者非常喜欢。现在,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这首词。此时,我仔细观察了那位表达不同意见的学生 ,他皱着双眉,满脸疑惑。正巧我带的也是五年级,于是,我在自己班上进行了一次试上。课上,我引出了同样的话题——
【课例2】
师 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词意,你能联系全词说说“醉”的意思吗?
生 “醉”就是“陶醉”,陶醉在美景中了。
生 “醉”就是指词人喝醉了酒,看到这个美丽的景色。
师 此处的“醉”到底是“喝醉”还是“陶醉”呢?
生 我觉得两个意思都有。既有多喝了,也有辛弃疾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了。
生 我觉得应该偏向于“陶醉”。因为我们刚才学习的几幅画面中,都表达出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生 我觉得词人当时是很快乐的。你想啊,他品着美酒,赏着美景,怎么能不醉呢?早就“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生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后文中还出现了“喜”这个字,老师经常说“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掌声。)
师 是的,辛弃疾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醉”的画面。(课件出示《破阵子》)请认真朗读,看看你从这首词中,能读出怎样的“醉”。(学生或大声朗读,或轻声讨论。)
生 我读出了辛弃疾为不能报效祖国,不能上战场杀敌而醉。(这位学生说完后,颇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师 (课件出示反映辛弃疾晚年生活状况的资料)是的,请大家看看这段资料。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激昂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高年级的诗词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词的语言之外,还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意境,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意境及情感由学生自己体会,才能更为深刻。教学中,要把握如下两点:
其一,扣住“诗眼”“词眼”教诗词。
诗人、词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作品的方寸之中,读起来令人神思激荡。“诗眼”“词眼”是指诗词中最精彩的关键性字眼。欣赏诗词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诗眼”“词眼”,如此,才能深刻体味到诗词的意境。这首只有46个字的《清平乐村居》,稍加品味,词人无比喜悦的心情便可以悟得,也能找出词眼——“醉”。
在此基础上,通过体会词人不同作品中不同的“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其意境的不同及词人心境的不同。《清平乐村居》中的“醉”是快乐的、尽兴的,全词洋溢着眼前的美好的生活和美景都让词人陶醉;《破阵子》中也出现了“醉”字,这里的“醉”却是愁、悲的直接表达,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却是“愁更愁”,与《清平乐村居》-词中的“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例2中,教师紧扣“醉”字,由浅人深,层层引导,让学生把握词意、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收效明显。
其二,不要轻易放弃课堂生成。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3
听诗词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字形式,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使幼儿深受感染。以听故事的形式导入古诗词教学,幼儿听得认真,学得主动,也会对将要学习的古诗词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例如:在学习唐诗《池上》时,我先把诗句内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幼儿听:“从前,有一个小孩,他很顽皮,有一天,他一个人悄悄地撑着小船到池塘中去,偷偷地采摘了一些……”在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讲述着:“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低矮的茅草屋,附近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里长满了又大又嫩的莲蓬,小溪边长有青青的小草。他们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很勤劳,在小溪东边的庄稼地里锄豆;二儿子也很能干,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只有最小的三儿子很顽皮,他正趴在小溪边剥着莲蓬呢!”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教师讲述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词。
背诗词
组织幼儿学习古诗词,尽量不要让他们死记硬背,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背诵方法:
据意背 教师说句子的意思让幼儿猜出相应的诗句。比如教师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到年老的时候才回来,虽然家乡的口音没有变,但须发已经变少变白了,小朋友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听后便迅速背出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师在说句意时,幼儿都能认真倾听,且反应很快,思维敏捷。
表演背 教师做动作,也可请幼儿做动作,然后大家猜句子。例如:我做出使劲划船的动作且表情夸张,接着又请许多小朋友学水鸟飞。此时,幼儿便轻松地背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请一名幼儿上来做边走边害羞的动作,走到门前倚门回头看,再做嗅一嗅的动作,幼儿便能轻松背出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据画背 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图画,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猜出是哪首唐诗或宋词。例如:我出示了由大树、明月、喜鹊、知子、青蛙、稻子、星星、雨点等物体组成的画面,幼儿便迅速背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示一张图画,上面画有凋零的、枯萎的荷花、橘子树、茅草屋、竹篱笆等,幼儿便立即背出苏轼《浣溪沙・咏橘》。另外,我还将幼儿平时画的诗词画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选出一些特征明显的优秀作品装订起来,逐一翻看,让幼儿看画面背出相应的诗词。
问答背 教师说上一句,幼儿对下一句,同时说出这首诗词的名称及作者。例如:我说“燕子来时新社”,幼儿接着说“梨花落后清明,是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我说“外湖莲子长参差”。幼儿接着说“霁山青处鸥飞,是张先的《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此外,还有接龙背、分组背等方法,形式灵活而富有变化,让幼儿巧背、想背、乐背。
改诗词
在幼儿已经能熟练背诵所学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诗词中的人物改掉。此时,幼儿的兴趣更浓,亲切感倍增。但须注意:宋词字数有规定,不能随意增减;且讲究平仄押韵,所以押韵处也不宜改动。例如:在复习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时,我把“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中的儿童改成班内任意一名幼儿的名字,把老夫改为老师,这样一改,一首现代版的《清平乐》就完成了;在复习唐诗《池上》时,我将诗中的小娃改为班里任意一名幼儿的名字,他们听后觉得很亲切,犹如身临其境;在复习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时,我将词中的大儿、二儿和小儿改成班内幼儿的名字,八百多年前的词一转眼成了身边的事,令他们兴趣勃发,教学效果很好。
唱诗词
诗源于歌,歌促成诗,宋词也是如此。但时代久远,古谱多已失传,且仅有的那些音律唱腔也太老了。这就需要教师大胆突破,可以用幼儿熟悉的儿童歌曲取而代之。例如:在唱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我选用了歌曲《小格桑》的音乐,其节奏合拍,字数相差不多,音乐风格与词内容所表达的感情也基本吻合“欢快、愉悦”,幼儿唱得投入,学得轻松;唱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一词时,我选用了《柳树姑娘》的曲调,词中美景被优美的曲调诠释得淋漓尽致。只要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动脑,选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能让之接受的歌曲去唱古诗词,将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4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江南》
(来源:文章屋网 )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5
2、原文
《清平乐·村居》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清平乐辛弃疾范文6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江南》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