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题范文1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理论界对这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却又长期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理论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语文课程理念比较混乱,有待进一步研讨和澄清。热烈而深入的研讨,自由的争论,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使得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多彩。 关于“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胡尹强教授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他认为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中小学语文界对“语文是什么的回答都是对常识——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否定或纠正”。他强烈呼吁要“义无返顾地回到常识上来”,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把文学作品上成文学课”。宁波鄞州中学的毛刚飞老师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语文除了语言和文学外,还应该包括科学、哲学、传媒、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单单‘语言和文学’不能支撑起语文教学的整个天空”。
杭州师范学院的盛海耕教授认为语文“基本上是语言和文学”,所以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学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先生也认为,把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学失之简单,它无法解决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他认为语文是由语言、文学、文章、文化和言语构成的,以文章和文学为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意蕴和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为基本立场。
浙师大王国均博士认为“语文就是一个专有名称,而非缩略语”,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文文学、语言文化等等都不是“严格学术意义上的定义或概念”,他认为语文是一门“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从而掌握语言艺术、增进语文修养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学科。东阳中学陈益林老师认为如果肢解地来看什么是语文,将是“一个永远无解的方程式”,“语文就是空气”,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但往往被忽略了它的存在,书本是语文,生活也是语文。东阳横店中学马全德老师认为语文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语文是学科语文,广义的语文是素质语文。 关于“语文分科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呼吁要把语文“一分为二”,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程。他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合二为一,“几乎把语言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文学教育身上”,文学教育已经“不堪重负”,甚至“迷失了自己”;“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它不能去讲关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也不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己任”,所以,“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需要设立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文学教育课”。浙师大朱寿桐教授认为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历史、审美的历史、心灵的历史,要在中学教育中占重要的地位。文学可以独立出来,但一个文学教师绝不能离开语言方面的修为。王嘉良教授认为把语文一分为二要有一个梯度,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知识准备。
浙师大黄云生教授认为:无论认定“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还是主张“语言和文学应该分开”,其实都是试图突出文学教育,强调文学教育在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多少年来,一些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有识之士的论证和呼吁,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到头来仍然停留在纸上,未能真正付诸教学的实施。因此,文学教育必须从现行的语文课程设置的思路中解脱出来,真正确立起自己独立高标的课程地位!李海林先生则认为现在谁也没有否定文学教育,关键的问题在于语文课应该把“文学教育”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弄清楚文学教育到底教什么。
盛海耕教授从语言文字的产生、文学的特殊功能、我国的语文教育传统、当代教育的缺陷、语言教育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俞同辉博士提出了质疑,他说从教学目的上来讲,文章与文学在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水平上并无本质的区别,文学课独立出来到底要干什么,文学单设能不能解决情感问题?其他学科的教学存不存在情感问题。 关于“语文研究从课程开始”
与会者普遍认为“语文是什么”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它关系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关系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问题,任何一个研究者、教学实践者都不能回避。语文研究、教学要从这个问题开始。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教授认为要分层次研究这个问题,要着眼于建构,而不在于批判。宁波大学王荣生博士认为,回答“语文是什么”,首先要回答“语文科是什么”;在语文教学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先要回答语文课怎么“教”的问题。他认为语文课程的多元并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存在,目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各种主张不是课程,其主张不过是课程形态的一个起点;同样,教材不等于课程,教师的随意教学也不是合理的课程,课程是一种方案。
《语文学习》的温泽远博士认为研究语文、语文科要从课程论出发,这样更具有可操作性。他认为课程是一种规定,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郑广宣编审认为,研究“语文是什么”要关注大背景,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语文不要有过于沉重的使命感,语文不能包揽一切。
王国均博士认为研究语文学科,要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多层次的研究,不能搞自我封闭,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
起来,要有一个明确的纲要。 关于“语文教学形式大于内容” 语文教学到底是内容大于形式,回归文本,还是形式大于内容,要足够热闹,足够花哨?
钱梦龙先生认为,目前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大部分停留在演示层面,无法真正实现互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他说,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恰当,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用预先设置的课件进行教学,图像、音乐冲击了学生对文学语言的阅读,限制、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思路”,结果教学手段现代化了,教学理念却仍是陈旧的。所以“语文学科运用课件要慎重”。
倪文锦教授认为目前的课件形式大于内容,但同时他又认为在信息化社会必须在教学方面开始实践。他说网络技术使语文的教学环境、方式、过程、媒体、师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变化。
浙师大蔡伟先生认为,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了语文课程形象面目可憎,令人厌恶。语文教学改革要有希望,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生动活泼,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即使花哨一些,热闹的氛围浓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语文课程的内容是基本稳定的,因此,教学形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语文老师要以他个人的魅力、丰富的形式,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语文题范文2
一、自学内容问题化
语文学习的过程除了必要的阅读、积累、识记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学习主体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破解问题。语文学习的重要心理表征是思维,而思维与问题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有效的语文学习就是从对问题的发现、探究开始的。问题与学习相辅相成。或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或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问题是知识积累、思想完善、素养提升的逻辑力量。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备课时总是精心推敲文本中的问题、学生学习时的问题,找准教学中的真问题、主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内容化解为一个个问题,以问题为媒介,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深层次状态,而不是以“告诉”的方式将语文学习内容展示给学生。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1935年创作的散文名篇,文章可供学习赏鉴的地方很多,但语言风格、优美意境最值得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这些内容如果直接呈现在导学案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失去,“导学”的功能也会消失。只有将自学内容有机化解为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语文的状态。《江南的冬景》导学案除了字词句的识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部分围绕自主学习的重点内容共设计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地引发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收到放的思考,在问题的不断思考、探究、破解中完成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
二、问题设计生本化
围绕学习重点设计问题只是定向,怎样设计问题才是关键。一般语文辅导练习中的问题只是着眼于知识巩固、检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只是着眼于思维的训练,而导学案设计中的问题有其独到之处。导学案上的问题必须是引领学生看书、思考,是学生独立面对文本时自主思考的拐杖,因此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必须抛开“既定套路”“教辅资料”,站在学生的角度估计理解文本的障碍,在学生思想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努力使设计的问题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探求文本真谛。导学案上问题表述的语言还要体现启发性。让学生看到问题感到温馨、亲切,情感上乐于接受,心理上产生认同。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共设计了六个方面的问题,由浅入深,分别从不同角度,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问。从开始的“找出关键语句”。到“江南冬景画面”的概括、欣赏,再到“语言风格与景物特征”的赏析,可以说是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梯度。“你能……”“你最喜欢……”“尝试”等句式和用语,使得问题的设计更为人性化,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认知距离缩短,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奠定了心理基础。
三、设计问题层次化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齐步走”,很难顾及不同语文基础、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这也是造成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以语文导学案为引领的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导学案通过不同能级要求问题的设计,明确不同基础学生的答题区间和挑战领域。各得其所,各展其才,激发全体学生独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施分层要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导学案上设计问题努力做到层次化。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采用“ABCD”直接标明问题的能力层级,A为识记,B为理解,C为欣赏,D为探究。AB级为基础能力层级,要求人人完成,是“规定动作”;CD级为提高能力层级。带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学生可以视自我学习情况而定,是“自选动作”。不同能力层级的问题,为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提供了各得其所的学习时空,基础能力题保证了所有学生的底线要求,提高能力层级又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了舞台。即使是基础相对滞后的学生,也可能回答CD类问题,一旦答案得到同伴、老师的首肯,其语文学习的信心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四、关键问题有挑战
语文题范文3
今年的看图写话题的创新在于题干要求中的“不少于5个动词”。在分析此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2006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9题:
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
此题的参考答案是: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西傍奥运水系,南望奥运主体育场,北邻森林公园。
答案没有对动词单独强调,实际出现了“建”“傍”等准确的动词。湖北高考强调“不少于5个动词”,实质是降低了考题难度。
言归正传,下面回到今年高考湖北卷20题上来。描述的目的是“生动形象”,描述的手段是“各种描写技巧的综合使用”,再加上恰当的想象。很显然,要答对此题,一定要想办法回归课本――课本是所有知识的本源。
1. 知识准备。要描述,相关知识如下:
[观察角度:俯仰、上下、远近等表现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等修辞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词句选用:红了樱桃的“红”字,层林尽染的“染” 字等,词语多探讨形容词、副词、数 词、动词、叠词等,一字传神。]
题干强调不少于5个动词,其实动词的使用和锤炼本来就是进行描述的必备知识之一。
2. 认真审读图片和要求,5个动词,那应该对应主干渠经过的至少5个点,从语法意义来讲就是完成至少5处动宾搭配,只是宾语都是地名,动词不能重复。同时找准观察角度,胸揽全局,写出情感;适当考虑修辞技巧,这里是写水,拟人比较容易想到。
3. 回归课本。描写中强调动词从教材中就能找出很多。单个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而《背影》中通过一系列动词的使用描绘出一位父亲带给儿子的感动,这些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之后,让我们再次回到题干,“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是对很多地名用动词“串起来”,我们找几段文字: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这些我们很熟悉的文字,其中的动词完全可以借鉴过来。看看拟题者给出的示例:
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绵绵千里饮甘泉。
示例中的这些动词和以上我们列举的文本中的动词相似度很高。
4. 组织语言。注意句式的选择,表达的简洁,字数限制等。这些都是语言表达题的常见要求。
[练习]
1. 读罗立中先生的《父亲》,描绘图中“父亲”的形象。
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不少于50字。
2.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孩子们都忙……]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
嘉宾:② 。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
主持人:④ ?
嘉宾:最重要的是,要常回家看看。
3.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枯树的风骨》这个节目中展示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出枯树的风骨,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优美,不超过60字。
示例
1. (第二人称和肖像描写是亮点,注意修辞的要求)你的脸,就像夏日骄阳炙烤下皲裂的土地;你深深浅浅的皱纹,就像艰辛岁月辗压出的一条条车辙;你粗糙带有泥土的大手,就像犁耙一样耕耘着美好和希望。残缺了门牙的嘴,不知饱尝过世上多少辛酸;稀疏泛白的胡须,不知历经了人间几多劳苦。
语文题范文4
新课标提出,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当然,要运用首先要理解,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语文的主要方向。我们的语文课上不能不停地搞繁琐分析,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之类的不厌其烦的问题,也不应只“赏析”人家怎么写得好,如“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等,光说不练假把式,既然知道了人家好,就要向人家学习,学习人家怎样运用语言文字的,并在赏析中学会运用。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后习题,应用题几乎没有,常常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以下词语”以及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答题。也许课本跟不上课标,新课标出来了,可新课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来的。我们语文教师既然知道了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既然知道语言文字须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学会,那么,我们在备课时,就应为每一课设计“应用题”。
在词语方面,可设计造句,运用课文中的生词连成一段话。在句子方面,主要是仿写,仿写句子的结构、修辞、内容等;或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则广告语等;在段落方面,主要是仿写,仿写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等,在篇章方面主要是仿写、续写、改写等。
以苏教版第11册《学会合作》为例,笔者设计了如下应用题:
1.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写一段话,或编一个故事,用的生词越多越好。
2.仿照句子续写下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你是 ,就要 。
3.运用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总分总)写一段话,最后用上“总之”这个词语。
4.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你的一个观点。
语文题范文5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
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卢沟桥烽火》:不能写成,本文用对比的方法叙述了我军和敌人在卢沟桥打仗的清况。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这段话写了我军为什么要和日军在卢沟桥开战。
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
1、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词语通俗的表达一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写。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几点,尽量考虑周全,从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问题。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5、诗歌阅读多半抒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要清楚。
6、说明的阅读多半是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一些。
五、回答问答题的方法
1、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2、回答“为什么”的题型:
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3、回答“怎么理解……”的题型:
首先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
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语文题范文6
一、设置问题情境,调动求知欲望,唤起学生主动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单单让学生机械而被动的接受现有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探究知识,让他们在原有思维水平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方法,运用旧知,探寻新生长点,师生进行交流切磋,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唤醒学生创造思维。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不断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相关学习情境中,产生迫切求解心理,唤起主动探索的欲望。
首先,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知识学习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激活学生主动思维,使其产生个性化、多元理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导入环节,呈现遭遇旱情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主动进入新课学习状态。演示乌鸦看到水并找到瓶子的动画,同学们仔细观察瓶子以及水的多少,同时用自己的手指当当“乌鸦的嘴巴”伸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水的透明瓶子,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想想乌鸦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你们会想出哪些办法呢等等。这样,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的情境,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其次,设置冲突、探究的问题情境。儿童对于新知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知欲望,内心中总是希望自己是探索、研究与发现者,倘若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或者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或矛盾,让他们处于“悱”、“愤”状态,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其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二、创设活动情境,诱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孩子们积极而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知识学习才会变为自觉而自发的构建过程,此时学生思维才会更活跃、更兴奋,学习效果更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往往代替包办,孩子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活动机会,缺乏自主思维空间,没有师生互动与交流,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给人以沉闷而压抑之感,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趣,制约了孩子们的主动思维的发展,效率自是低效。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在于引导,尽可能的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景,给孩子们多分配一些自由活动时间,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与探究,而并非教师越俎代庖,包揽教学。
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某教师将多数时间留给了孩子们,老师只是精讲,引导学生朗读、思考、提问、讨论、交流等,课堂气氛活跃,也富有成效。比如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课堂上,教师出示课题,学生结合课题自主质疑,比如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等等。这样,可训练学习者的开放思维,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便于“因学定教”。而后提问预习检查,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概括能力。接着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自然段,完成自学任务:①说说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由哪些语句可看出来?注意边找边写写个人想法或感受。②交流“找纺织娘忘回家”,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并想象当时情形,会遭遇哪些困难呢?等等。对后续段落,仍以学生自学为主,创设交流、反馈、课堂练习等活动情景。这样,在整个过程中,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质疑提问,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讲解,解疑释惑。但对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则放手让他们自主完成,绝不代替。这样,将学习的自由与探索还给学生,激活学生主动思维,更满足儿童求知探索的精神需求,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