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1
2、我不怕等,只怕你最后选择的不是我。
3、你想触碰我便要先留下你新鲜的血液,它让饥渴。
4、是你先说抱歉,还叫我幸福一点。
5、一个人的孤单,一个人的寂寞。习惯了一个人懒懒地听着那忧伤的旋律,习惯一个人默默地看着那伤感的文字。总觉得天那么蓝,蓝的让人有点忧郁;夜那么静,静的让人有点想哭;生活那么苍白,苍白得让人有点无力。
6、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7、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表达伤感的句子大全。
8、谁是谁的救世主呢?谁也不是,在错位的情感里,我们只能各自为各自的那份痛楚买单,痛到极至,也不能埋怨旁人一分。
9、如今的悲伤局面,是我太执着,还是你懦弱?
10、慢慢没有感觉,自己一个人。
11、谁对我好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不吭声不做动作是我不想闹不愉快,千万别把我当傻瓜
12、我像向日葵一样仰望对我来说太阳一样的你,但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朵。
13、我不明白,天空的阴霾,是你的伤怀还是我的悲哀?
14、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幺催,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价。
15、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爱上,而后也找不到出借口淡忘。
16、你都不知道,你的一言一语,让我欢喜忧愁。
17、电脑在发达也是人造出来的,而你,我要怎么才可以读懂。
18、新离别必有新相思,故而总有新情语。纵使七夕是伤感的,但七夕也代表着希望。
19、我还了他自由撤出所有有他的路。
20、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让你彻彻底底的爱上我。
21、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22、假如有一天我说要离开,也许只是为了你的挽留!也许我的泪流只是想你帮我擦!也许我的孤单只是为了让你帮我驱除!也许我的担忧只是为了得到你的安慰!也许有时真的只想借你肩膀靠靠,也许有时真的只想你给的暖和,也许有时只想听你的安慰!如果然有那么一天,别让我遗憾的回身率性的分开好不好?
23、鱼没有水会死,水没有鱼却会更清澈。
24、忘记,那么冰凉,绝意,却最相思。
25、从什么时候起你眼中的我已经不复存在了。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2
1、命运的大手拨弄着流年的琴弦,遗落在历史的河流里,却弹揍不出完整的曲调。
2、我选择离开,不是想成全,不是想放弃,只是想你我重新认识。
3、低吟浅唱着你给的寂寞,在那一季似水流年里浅笑嫣然成最美的花朵。
4、我站在风雨中,在雨水与憔悴交织的冷夜回望那一座城。明知你不会看见的,却依然执着,像虔诚跪倒在佛前的门徒,用心轻贴在蒲团前,用额前的执迷轻叩地面。
5、我们放下个性,放下原则,放下自由,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6、这夜仍旧要别离无人望见我轻吻那空气。
7、我悲痛极了,豆大的泪水从眼眶中漂浮,心中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一地。
8、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
9、忘不掉你多情的目光,忘不掉我们相守的缠绵,忘不掉你潆潆的热泪,更忘不掉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个冬季。
10、爱情,在指缝间承诺;指缝,在爱情下交缠。
11、我走向尘封的回忆中,在那之中总是,听得到不愿忘记的细语。
12、模糊不清的情感,让人错过彼此,分别后无尽的回忆及思念,成了心中最大的遗憾。
13、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声叹息。
14、我的翅膀被一滴泪烫伤,再也飞不到天堂。
15、时间让爱情面目全非,是水,流过身体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16、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间当成永远,把现在都变成回忆,一点一滴。
17、很多感情,不需要表达;很多事情,永远不会提及。
18、结局我早已猜到,但是我还是没有停下爱你旳脚步。
19、幼稚的人和幼稚的人在一起没什么问题,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在一起也没什么问题,成熟的人和幼稚的人在一起问题就多了。
20、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模范夫妻充其量,不过是“示范公墓”罢了。
21、似乎是思念猝不及防的袭击将心房占据,等到醒来的时候,脑海一阵荒芜落寞。
22、时光荏苒,记忆如风,顺着流年的经络,一些碎音触动心扉。岁月无痕,思念荼蘼,流过耳畔的歌声,荒凉了寂寞的灵魂。
23、在心房用锋利的刀刻出记忆的样子,记忆的样子是那样美,美到我不忍心离去,美到我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美到几乎忘了时空的间隔。
24、世事消销,不复明了,唯我清风一笑!
25、我每天都在数着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他们说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
26、让一个人走进自己的心里,是不知不觉的。
27、爱情就如一杯牛奶,香香地飘在外面,甜甜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的沉在下面,模模糊糊把你倒映在里面。
28、为什么幸福总是擦肩而过,偶尔想你的时候,就让,回忆来陪我。
29、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30、我的选择是爱你或更爱你,你的选择是爱我或不爱我!
31、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32、人的一生也许需要的很少——一杯水,一顿饭,一句我爱你。()但我希望:水是你倒的,饭是你做的,我爱你是你亲口对我说的。
33、快乐和幸福那么相似,可是快乐就是幸福吗?
34、在前生后世的晚韵轻歌里,我看不见属于自己的故事。
35、原来你带来的爱一如盘根纠错的枯藤,即使垂死也这般悲壮,像一首史诗那般的激扬悲壮,亘古不灭。
36、每天都有着一个故事的结束,又有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始。而我却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曾驻足。
37、细雨缠绵的阳光,带不走离愁,注定只能在泪眼朦胧中绽放成一地悲歌。
38、一段情,百转千回,无所归依;一些人,冥冥注定,不期而遇,注定有一道风景会因你而美丽。
39、可是很可惜,故事的最后,我们还是退回到了朋友的位置。
40、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41、旋律依旧,情怀已远。徒留一缕忧伤,飘散在曾经的眸中。奚落的残片,拾起关于你的记忆。在梦里那样熟悉,低头念吟。一抹阳光,一如既往。
42、我们始终孤独。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
43、花开花又谢,潮起又潮落,点缀了时光,凄美了爱情。如若初见,春暖花开,醉笑陪伊三万场,不诉离伤,倾情相守。
44、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
45、爱情像上瘾的毒药,明明知道有毒,但是却又不容人拒绝我希望你能懂我的心,我的伤痛。
46、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小时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47、天空灰蒙蒙的,氛围也变得污浊,严寒的风砭骨的鞭挞在民气上。
48、生命是趟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头。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3
我想以案例“叙述”的形式,谈谈我的想法。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呈“生态”样式的课堂: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互惠促进,是这几者之间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
请看下面实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
师:故事前半部分中,三个主人公都死了。提到死亡,这可是个沉重的话题。那么,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生1:罗密欧觉得能跟心爱的人死在一起是一种幸福。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吸引着罗密欧向前去。
师: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
生1:他在喝毒药之前说:“为了我的爱人,了这一杯。”通常干杯都是用在表示祝福的场合的,这说明他在选择死亡的时候是怀着一种向往之情的,心中充满了幸福,起码,他不畏惧死亡。
师:说得真好。
生2:朱丽叶跟罗密欧一样,她说:“好刀子,你插了进去,让我死了吧。”临死之前,朱丽叶非常果敢,毫不犹豫。
师:这位同学用了“果敢”一词,非常准确。
生3:还有帕里斯,他在临死之前说:“你倘有几分仁慈,就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这让我们感觉到帕里斯对朱丽叶的爱也是真诚的,很火热的。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
师:死亡本是可怕的事情,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
生1:因为他们心中有爱,这种爱情纯洁而又美好,他们很向往,也在努力地追求。
师: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这种爱情的美好吗?
生1:可以。罗密欧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个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还说:“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毁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
生2:帕里斯也有一段话,很炽热:“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我要用沉痛的热泪淋浪,和着香水浇灌你的芳坟;夜夜到你墓前散花哀泣,这一段相思啊永无消歇!”
师:从这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一起体悟到了爱情的美好,感受到了他们心中那种爱情之火的炽烈!追求美好的爱情本没有错,可是,三个年轻人却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生:因为他们所属的家族世代结怨、互相敌视,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他们跨越这种仇恨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他们没有这个自由。
师: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找准了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很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也导致了悲剧的加速进行?比如说跟我们主人公自身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1:我觉得帕里斯很暴躁。见到罗密欧的时候,他不由分说就跟罗密欧打了起来,因为他认为罗密欧是害死朱丽叶的凶手,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他听一听罗密欧的解释可能就不会死了。
生2:罗密欧也蛮蠢的。(众生笑)他那么着急就把毒药给喝下去了。如果他再等几分钟,朱丽叶就醒过来了,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再说了,即使朱丽叶真的死了,他也不应该服毒自尽,因为朱丽叶在天堂如果看见他这样,会很难过的,他应该好好活下去。
师:看来我们这位同学不太赞同罗密欧的爱情观。表达爱情不只是殉情一种方式,好好活下去又何尝不是对爱人的忠诚?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帕里斯和罗密欧的急躁加快了悲剧到来的步伐。这就是造成悲剧的第二个原因――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弱点。我想问问同学们:除了急躁之外,人性还有哪些弱点?
生抢答并不断补充:贪婪、自私、自卑、懒惰、自高自大……
师:同学们所指出来的都对!我这里要提出来让大家思考的是:人性的这些弱点又可能造成哪些悲剧呢?不管是在历史故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实例,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在这段实录中,教学推进流畅,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精彩;学生对“死亡”、对“爱情”有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对人性、对人性弱点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平等参与;有对话各方对文本的解读与领悟……特别是师生的对话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对死亡、对爱情、对人性弱点的探讨,不露声色地彰显于课堂。这一切,并非教师的完全“预设”;它是在“多重对话”的课堂推进的过程中,灵动地“长”出来的。随着这一生长的过程,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必将灵动地“长”在学生的心坎上。
教师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引领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引领的作用。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用提问来引领,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少教师认为,提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观,反映了新旧课程背景下提问价值的分野。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中老师的三个精彩提问:“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三个提问,切合作家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教学推进过程的实际,提要钩弦,回环相扣,聚合着、发散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没有用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出审美体验。
可以看到,教师的提问、师生的探究、过程的推进中,教师引领的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如,对三个年轻人“走向死亡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的探讨:教师有“1+1”的提问,第一个提问总领,提起“心态探讨”话题,第二个提问(“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逸出,指向文本的诗化的“语言”论据(这一点尤其重要,即引导学生对文本诗化语言的品读),从而引导学生“探讨”时,务须做到与文本切合的有理有据。而对学生的“探究”的评价,“说得真好”“非常准确”“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无不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了无“预设”痕迹。
教师的引领,是对教师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的挑战!如果教师没有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反对封建、高扬人文、倡言个性的探究,就丧失了引领的价值。
学生是课堂推进过程的主体,是“多重对话”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学生发展、对学生主体、对学生个性化的真正“确认”!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是教师“独白”的听众,是教师灌输的受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效地打破这种被动的、不平等的状态,使课堂有了主人公参与的互动与灵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学生对罗密欧、对朱丽叶、对帕里斯的生死观、爱情观的解读,对他们自身人性弱点的解剖,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地进入文本后获得的。但它又不同于学生自己单独地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人”研读。它有教师引导、有同伴解读的推进,有互动产生的思想火花、独到见解的碰撞,这样形成的一个生机盎然的、动态生长的解读文本的生动局面。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诗意地解读着文本。如,他们解读令人恐惧的死亡,学生谈到,罗密欧“向往”、朱丽叶“果敢”、帕里斯“义无反顾”;解读爱情的美好,说,“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纯洁而又美好”,“很炽热”;解读人性弱点,说,帕里斯“很暴躁”,罗密欧也“蛮蠢”,……无不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到剧中人物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喜怒哀乐。这一种体悟,是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里,主动参与“多重对话”,获得的关于生死观念、爱情观念的新的“生成”。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提问权”还在老师手中,学生是被引领着去“主动”地诠释老师的提问。如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则是教学及“多重对话”的最佳状态。
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教育部新颁行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课程内容的甄别与内容的整合。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几乎整合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的创作价值。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的反对封建主义、张扬人文主义、批判人性弱点的主张,都得以在一个不长的教学片段中得到诠释,这一诠释,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与“独白”。这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教学素养,在整合莎士比亚教学资源中的充分展示。它具有多元文化、“多重对话”、多种资源整合的解读背景。而且,是在“一个”教学文本对象上的新的内容的“生成”。
这是极具张力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它具有教学主体内部进行的、内隐的、互动问答的特征:问题、对答、文本,教师、学生、作者,都处在一种圆润的“对接”状态。从提问,到解读,从解读,到文本,从文本,到“知人论世”,隐含的内容得以充分彰显。师生的对话,并非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而是紧扣住文本、紧扣住文本中的人物、紧扣住莎士比亚,尤其切合学生的自我体验,这样才读出了真谛、读出了精髓、读出了精彩!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4
文末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作者把它们放在本文中,有何用意?
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
语文课代表首先发言:“《采莲赋》描绘的是在风和日丽的初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一起荡舟采莲,不拘礼法地表露爱意。《西洲曲》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她盼郎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由‘过人头’的莲花和‘清如水’的莲子勾起了对情郎无尽的思念”。“分析得不错,”我做出肯定后,想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接着问,“这两首诗在题材上有共同点吗?”“有,爱情。”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既然是情诗,那和本文有何联系呢?”我慢慢启发学生思考引用这两首诗的用意。
这一问引来了片刻的安静,自由讨论后学生们畅所欲言。有学生说:“有联系。朱自清用《西洲曲》表达了他对爱情与青春的赞美。不过,这里的爱情、青春不是具体的,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的是美好自由的生活。”有学生起来补充:“保加利亚的瓦西列夫曾经说过:‘爱情的实质是精神的自由振奋’,爱情和自由是密切相连的。作者引用《西洲曲》,既包含他对自己当年爱情的回忆,也包含他对美好与自由的无限向往。再说这与第三段里所描写的自由心态也是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名人名言脱口而出,不简单哦。”我对他引用瓦西列夫的话表示了赞赏。这时又有几位同学发表了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后的意见。
“《西洲曲》里的少女们风姿绰约,她们荡舟采莲嬉戏,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而作者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难想像,‘颇不宁静’的作者对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么渴望啊!”
“我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采莲赋》和《西洲曲》同时引用真可谓妙趣横生。这两首诗虽然同是情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而且还有多处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活泼风流,洋溢青春气息,一个则孤寂冷清,包蕴痛苦思念;一个‘热’,一个‘冷’;一个‘动’,一个‘静’。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凸现得更清晰。”
已经有学生能灵活运用对比的思维方式了,我不禁窃喜。
“两首诗的过渡也是非常自然的。‘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不得不从热闹的采莲盛况返回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个过渡太精妙了!”
“文章前面描写的荷塘月色只是缺少人的自然景观。活泼美丽的少女采莲图则是人文景观。宁静与热闹,和谐统一,相映成趣。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境界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才得到一丝慰藉。”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也有巧妙之处:写完荷塘月色以后,作者掉转笔端,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带到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境界,使文章波澜起伏。”……
激昂的争论声仍在回荡,我望着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一双双激动的眼睛,甚感欣慰。不只是因为学生从结构、情感等多个角度为这道题找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还因为我真正明白了在课堂上,老师只要正确把握住“兴奋点”,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积极思考、良好氛围的营造都会水到渠成,甚至让“贵手难抬”的高中生们在课堂慷慨陈词都显得不那么困难。
安徽马鞍山二中 243000
课堂感言――
进入高中后,我们都不爱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了,也许是因为我们开始“深沉”了,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提的问题实在提不起我们的兴趣。上《荷塘月色》时,老师在我们很感兴趣的“情诗”上做文章,这无疑是非常“对味口”的“明智之举”,所以讨论非常热烈,许多同学都要求发言。其实,能在课堂上大声表述自己的观点,感觉真的很棒!(程灏)
【说课语】
程老师能够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可见其教学机智,这是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气”。
在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问题上,程老师也有高招,就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这个年代的学生并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由于媒体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爱情的认识就是所谓“金童玉女”式的“纯情”,或者大富大贵式的挥金如土。影视剧中的爱情,差不多导引着中学生的追求。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就《采莲赋》《西洲曲》这样的古代作品进行现代的解读,还能设身处地地分析朱自清引用它们的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们将自己遇到的《采莲赋》《西洲曲》的有关爱情的信息直接纳入已有的关于爱情的认知图式中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自己认知图式的支配,对彼时彼地的情景加以分析,使自己以往的认知图式得到了强化,这个同化的过程不仅是文本的内容、知识层面的东西,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获得的关于爱情的文本信息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转化,使其与个体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就有利于改善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把《采莲赋》《西洲曲》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范围,使个体的思想体系得到发展。在分析《采莲赋》《西洲曲》有关爱情内容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该内容所涵盖知识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达到熟练的程度。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5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Ⅱ;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才华卓越,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崇尚“学而优则仕”,汲汲于科举和功名,十九岁便参加“童试”(清代科举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出县、府、道(相当于今天的省内考试,清代在省以下、县以上设道、府两级)三个第一来,获得了“秀才”身份。一时之间声名鼎沸。蒲松龄大受鼓舞,便接着去参加“乡试”,也就是全省规模的考试,却再也中不了榜了,从二十一岁一直考到六十三岁,清代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他考了十次,却始终考不上“举人”,这就意味着他成不了国家在编人员,只能在乡间给大户人家教书为业,心里那个烦闷呀,别提了。于是,在教书之余,他创作鬼怪故事,抨击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以此排解心中的忧愤,用鬼狐变成的美女红袖添香一下,写出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非常喜欢这本书,可是当时却并不怎么受认可,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六岁他老人家去世。没曾想,后来这部书却越来越火,无数人传阅不说,现如今,还被人改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新式“玩意儿”,比如说电视、电影、游戏之类。
听说《画皮Ⅱ》横空出世了,基于《画皮Ⅰ》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探索中国电影的新路子的良好印象,我也跑去电影院,隆重观赏了一下。
故事在一个壮美而宏阔的背景下展开,光怪陆离,亦幻亦真,人、妖、狐、鸟,还有那个蛊惑人眼球的“天狼国”。爱情是主线,公主和侍卫霍心之间的爱情,像一个原本瘪着的气球,因为有了狐妖和天狼国的存在,逐渐膨胀而丰富起来,从幼年结情到心有千千结,到悲观绝望,再到绝处逢生,再到携手相随,既“凄”又“美”,“凄”在爱的一波三折,“美”在团圆的结局,虽然3D是虚拟的世界,但效果确实不错。
导演在试图画一个圆,尝试着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找出一条再创作的路子来。表面上看来,他成功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加上陈坤、周迅、赵薇的演技不错,还比较圆满,比《画壁》强出许多倍,和《画皮I》相比也丝毫不逊色,但也存在一些很突出的问题。
其一: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题。当然,主要是主题后面的理念。爱情,这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但是在这部片子里仍然是浮光掠影式的表现,既没有深刻揭示出人类在爱情上的共性,也没有做出一个中国式的但是又能让世界接受的强有力的“爱情”揭示,所以它注定成不了经典大片,只能在国内火一把。但这种探索是有益的,正是因为这些探索才使其跻身为国内一线电影的行列,正像俗语中说的那样:“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滴”。
和《画皮Ⅱ》相比,国产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之类更为逊色,无不是“中国人外国心”,《夜宴》简直是《哈姆雷特》的翻版,只是一群中国人在一起演绎罢了。综观大片或是流行的韩剧之类的,无不在强有力地传递出他们的理念,如《斯巴达三百勇士》,而这种理念虽然未必适合我们,但又被我们所理解,所认可。
其二:结局不合情理。故事的最后,公主和她心爱的人过起了幸福生活,也就是赵薇扮演的靖公主和陈坤扮演的霍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只能是短暂的,因为,从之前天狼国的来势汹汹和仅仅几个回合就把边疆守城将军击败的形势上看,天狼国只要得到和亲公主被抢走的消息,必定会猛烈进攻公主的“祖国”,以靖公主愿为国和亲的“前科”,以及影片中所塑造的为国守边城的霍心将军的义薄云天的个性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俩不会像传说中的范蠡和西施那样,“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其三:关于片中的插曲。《画皮Ⅰ》的主题曲《画心》委婉动听,《画皮Ⅱ》继续采用了,但缺乏创新,几乎原样照搬。另外一支曲子《知心》虽然是新创作的,但是创作者曲调和歌词显然都不够用心,曲调抄袭自电影《孔子》中王菲唱的那首《幽兰操》,歌名也和《画皮I》一样,都摘自“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古语,但“知心”却没有“画心”摘得高妙。而歌词则是化用《诗经》名句连缀而成,前半部分取自《诗经·小雅·采薇》,后半部分取自《诗经·王风·黍离》,还有一些杂句,也源自《诗经》。在片中,抱着琵琶的狐妖小唯口中这样唱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天地悠悠,我心纠纠;
此生绵绵,再无他求。
求之不得,弃之不舍;
来生他生,无尽无休。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结尾,其中,“矣”、“思”为语气词,无实际意义。表述的内容像一幅不断变换的风景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守边将士的苦楚,去边疆之时尚是满眼绿色,杨柳随风摇荡,应该是春夏时节,归家之时,已然是天降大雪,正值寒冬。数月、一年、甚至是数年都过去了,时光在将士们孤寂的守边生活和期冀的目光中逐渐被消磨掉,亲人分离、爱情缺失、强敌攻伐、征战之苦,甚至还有功业难成的烦恼,将人折磨得喘不过气来。这正像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描绘的那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以,这几句话用在这里,是合适的,只是缺乏艺术加工。令人遗憾的是,电影里原文照抄,但是没抄对,把原诗中的“雨雪霏霏(音fei)”错用为“雨雪靡靡(音mi)”。我不知道是作词者给记错了,还是故意的,“雨雪霏霏”是大雪下得纷纷扬扬的意思,不知道这个“雨雪靡靡”是什么意思,大概是作词者觉着把“霏”改成“靡”比较顺口、押韵的缘故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大概是我国古文献里最早描写“故国之思”的诗句了,因为这首诗的开头就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因此又叫“黍离之悲”,表达的是故国情怀。
关于爱情的个性句子范文6
关键词:原声电影;视听说;教学;妙用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一门综合语言技能课。其特点在于输入手段的多样性,即通过运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借助视听媒体、融“视”、“听”、“说”三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通过介绍英美风俗和文化特色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英语视听说的教学过程中,原声电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做任何事情时,“过”和“不及”都是不
好的。如何将原声电影利用得恰到好处,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呢?
1影片资料的选取是关键
英语影视作品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数量庞大的英语影视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影片是将英语影视作品应用于英语听力“零课时”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不加选择地观看英语影视作品,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教师选片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根据
学生的实际听力能力进行挑选;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挑选;③根据我国的道德规范进行挑选。影片中语言的难度不宜过大,情节不宜太复杂。并且,教师一定要清楚,看电影不是上课的目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和平台,从而达到提高听
力水平,锻炼口语的目的。
2用电影进行教学的过程是主体
选择了合适的影片,如何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整个教学目的呢?以影片Titanic为例,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2.1做好课前准备
在放映影片之前一定要告诉学生:看懂原版电影并不意味着一点一滴完全看懂。只要理解了故事情节,领悟了其中的幽默之处,能完成教师安排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就很成功了。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的典型人物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他们如何运用语言体现他们的个性特征。因此,看电影之前可先给学生一个话题:Do you think what is true love? 然后引出电影的主人公:杰克和罗丝的爱情。
2.2层层深入,采用多种练习形式
教师在让学生欣赏电影画面的同时,一定要巧妙地设计练习,可通过问答、讨论、复述、表演等一系列训练活动,提高英语听说水平。整个电影长达3h,不可能整个课堂都看电影,这样就太“过”了。因此,教师要选择截取合适的片段,给学生看,并加以适当的练习。体现主人公之间经典爱情的片段是杰克跟罗丝告别的那一段,这段对话体现了两人之间的真挚爱情。因此,可以选出来给学生看,大概10min左右。第一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当中,跟主人公同喜同悲。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练习发给学生,看完第二遍之后,请学生完成一些听力练习,即完成单词和句子的填写。这是最基本的对影片直观理解后的机械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应设计一些能力拓宽性练习。比如可以设计一些理解题:
(1)What are those people on the lifeboats trying to d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clip?
A、They are trying to tie all the lifeboats together lest one might lose touch with another.
B、They are making more room for the other survivors.
C、They are trying to move all the women into one boat.
D、They are preparing to leave to meet the rescue ship.
(2)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movie clip?
A、Jack is very confident that the lifeboats will come back to save them.
B、Jack believes that the White Star Line should be
转贴于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C、Rose actually says farewell to Jack when she says“I love you”to him.
D、Jack cannot survive without Rose's promise.
2.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过一些听力和理解题目的练习,学生对影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时候就可以进行自由讨论,以检测学生对影片信息捕捉的敏捷性,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可通过以下练习完成。
Choose the adjectives which can best describe Jack's character from the words listed below according to the movie clip you have just watched, and give your reasons.
A、courageousB、generous C、humorous
D、considerateE、emotionalF、optimistic
这部分练习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学生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利用影片中的信息,各抒己见,在提高应变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适当的教育,从而加深对爱情的理解,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4角色扮演
做完了一些理解性的练习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个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并且能够培养语感,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最主要是利用标准的英语进行对话,惟妙惟肖地模仿英文电影中的角色,让人有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Titanic电影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2人一组,表演电影中的场景。学生可以借鉴电影中的对白,也可以自主组织语言,将片中两人生离死别的场面演绎出来,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爱情的高尚。
3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市面上和网上的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大部分配有中文字幕。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被剧情所吸引而
去看字幕,很容易就放弃了捕捉英语对白的自觉性,从而失去了通过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的手段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也忽略了英语的学习。所以,要尽量观看原声影视作品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英语影视作品不同于其他学习材料。它们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十分吸引人。如果学生缺乏自我控制力,很容易就会陷入影视作品的海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走向反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好提醒、监督的工作。
4结 语
关于通过看英语影视剧能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勿庸置疑。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如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不同语言环境中英语为本族语的语言材料,而且也真实地呈现了异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整个学习过程由此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然,这样的教学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挑战。为了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观看原片,有时还要查阅有关资料、向外籍教师请教。但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本身业务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所以,对于担任视听说教学的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因材施教,巧妙利用原声电影,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获得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陆 瑛.信息差填补与图式激活的关联及教学策略选择.外语教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