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信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范文1

一、商业信用融资现状

(一)商业信用融资优点 主要包括:(1)限制条件少,融资成本低。在频繁的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双方长期合作形成的商业信用,当买方向卖方提出赊购的请求时,卖方通常同意将商品赊销给买方。在此过程中,若没有现金折扣或商业汇票利息,则买方几乎没有融资成本;若存在现金折扣或商业汇票利息,则买方的融资成本等于放弃的现金折扣或商业汇票利息。(2)融资方式便捷,操作灵活。商业信用融资通常在短期内能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无需履行复杂的程序,而且在债务到期无法偿还时,债务人通过与债权人沟通,一般可以延长信用期限。

(二)商业信用融资缺点 主要包括:(1)债务人占用债权人资金。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时还款;债务人将本该偿还债权人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债务人每间隔一段时间向债权人偿还一部分债务,滚动式偿还债务。这些情况致使债务人不能及时清偿债务而占用债权人的资金,债权人债务回收期长,资金回笼率低。(2)债务人转嫁经营风险。债务人经营所需的原料或商品通过商业信用融资获取,在经营一段时期后,若债务人取得收入,则可能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若债务人财务困难或经营失败,则可以实施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债务人通过商业信用融资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债权人,使债权人承担较高的坏账风险。(3)债务环环拖欠,资金流通受阻。随着生产现代化、社会化,社会分工明细化,企业间协作关系多样化,交易日渐复杂,商业信用融资广泛应用,逐渐形成同行业间债务拖欠、上下游企业间债务拖欠。企业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利用信用融资的同时,又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融资。企业间交易活动过度依赖于商业信用,形成庞大的债务链,致使各企业资金匮乏,互相拖欠债务现象严重,阻碍资金流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4)信用关系恶化,收债成本增加。虽然国家明令禁止“讨债公司”,但是近年来“讨债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反映出债务人利用信用融资,却不能恪守商业信用及时偿还债务,迫使债权人需要借助第三方收回债务,这不仅增加了债权人的收债成本,也使原本互惠互利的信用关系逐渐恶化。

二、商业信用融资原因

(一)注册资本少 新《公司法》大幅度下调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虽然极大地鼓励投资创业,但致使新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少。公司成立之初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固定资产,由于资金短缺,经营所需的原料或商品主要通过信用融资取得。公司经营前期,通常收入欠佳,且资金需求量大,待实现收入后,公司先留有足够的资金以保证其正常经营,之后才会考虑偿还供应商资金,难免出现占用债权人资金的现象。

(二)融资渠道窄 具体表现在:(1)商业银行贷款难。银行出于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信贷条件高于大企业。首先,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差、收益低、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低而难以达到银行信用贷款的要求;其次,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可抵押物少,难以申请银行抵押贷款;再次,银行授权授信过于集中,贷款审批环节繁琐,贷款服务效率低。(2)资本市场不完善。首先,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门槛高,虽然开辟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是仅限于一些收入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权或者债券进行直接融资,仍然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其次,资本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中流通股比例偏低,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比例失衡,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直接融资需求。(3)民间融资规模小,缺乏规范性。民间融资来源于个人或企业的闲散资金,缺乏统一的集资管理,政府消极对待民间融资,忽视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缺乏对民间融资的政策性引导和规范。

(三)供求不平衡 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产品积压,为了扩大销量而实施宽松的信用政策,将大量的产品赊销给买方。产品供过于求,同行业竞争加剧,卖方急于销售,使买方处于优势地位,有足够的筹码向卖方讨价还价,从卖方赊购所需商品。买方实现现金收入后,并不急于偿还债务,先满足自身投资所需,延期偿还卖方货款。尽管买方占用卖方资金,但卖方处于劣势,仍然无奈地向买方提供商业信用。

(四)经营者信用意识薄弱 具体为:(1)债权人信用政策宽松,忽视信用管理。企业经营者为实现高收入、高利润的目标而放宽信用政策,片面地依靠扩大销售规模来增加收入,在实现赊销后,经营者未能重视应收款的及时收回。经营者在事前和事后忽视信用管理,致使企业应收款长期挂账且数额较大,不仅收账成本增加,而且坏账风险升高。虽然反映在企业账表上的收入和利润较高,但实际现金流入却较少,大量的资金被债务人占用。(2)债务人信用自觉性较差。接受商业信用融资人按能否按时偿还债务的主客观因素可分为四类:主观上信用自觉性较好,客观上财务状况良好;主观上信用自觉性较好,客观上财务困难;主观上信用自觉性差,客观上财务状况良好;主观上信用自觉性差,客观上财务困难。前两类定义为“善意信用融资人”,后两类定义为“非善意信用融资人”。“善意信用融资人”信用自觉性好,通常能够恪守信用按时还款,若发生财务困难,虽有拖延,但只要财务状况扭转,就会偿还债务。而“非善意信用融资人”信用自觉性差,不管财务状况如何,都会故意拖延还款,占用债权人资金,转嫁自身经营风险。

三、商业信用融资完善对策

(一)增加注册资本 《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较低,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过低的注册资本易导致一些中小企业成立初期就出现流动资金不足,需要通过借款或赊购来维持经营。若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则能够扭转财务上不利的局面;若企业经营稍有差池,则极易陷入财务困境,甚至资不抵债而夭折。适当增加公司注册资本,使公司成立初期不仅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固定资产建设,而且有充足的流动资金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这样,既鼓励了投资创业,又兼顾了新成立公司的质量。

(二)拓展融资渠道 主要表现在:(1)改善商业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更偏重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而市场上大型企业占少数,不仅不利于广大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而且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商业银行要重新审视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问题,改善银行信贷服务,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管理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同时,中小企业应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使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安全感。(2)完善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加快新股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提高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上市门槛,使更多的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高股票市场融资能力。调整束缚债券市场发展的不合理货币政策,减轻国债和金融债对公司债的“挤出效应”,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优化债券市场结构,促进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使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并驾齐驱平衡发展,进而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融资能力。(3)鼓励并规范民间融资。针对民间融资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融资加以规范,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将民间融资纳入国家调控范围,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引导民间融资向组织化、机构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提高民间融资机构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促进民间融资健康有序运行,充分利用民间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另辟蹊径。

(三)加强债权人信用管理 主要包括:(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事前制定信用政策、事中分析客户信用风险、事后清收债务,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完善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2)建立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适合企业信用管理的信息系统。信用管理人员将客户的信用记录输入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客户的信用档案。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将信用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通过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系统性分析,提出信用管理的建议,供信用管理人员参考。

(四)推进商业信用保险建设 发展商业信用保险有利于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规避和转嫁坏账风险、降低坏账损失;实现信用风险共同担保,增强企业信用能力,降低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完善商业信用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商业信用保险建设有法可依,保证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商业信用保险的正常秩序;其次,加强商业信用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深化企业经营者对商业信用保险的认识,增强经营者信用保险意识;最后,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用评价机制,为商业信用保险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商业信用范文2

关键词:虚拟企业;淘宝网;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147-02

中间性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一体化的科层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与市场和科层组织一样,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形态多样化,包括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等。其中,虚拟企业与近十年电子商务大量出现,并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由于虚拟企业是伴随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运作方式和组织形态,可以说,支付宝和 BTOC等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为虚拟企业的兴起构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所以可以说虚拟企业的一个共同且显著的特征就是相互之间信息沟通非常便捷,而实体企业则彼此之间很难进行快捷的、充分的沟通。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淘宝网的虚拟企业对于实体企业应当具有信用优势。可以运用博弈分析对这种优势的形成进行分析。

一、非淘宝网平台上的虚拟企业与顾客之间商业信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1.博弈支付矩阵的假设

(1) 假设有甲、乙 两个非淘宝网上虚拟企业中小企业进行商业交易,其中,甲为买方,即顾客,乙为卖方,即商户。甲的战略空间为(信任,不信任),乙的战略空间为(守信,不守信),其中,信任表示甲愿意购买商品,不信任表示甲不愿意购买商品,守信表示乙保质保量的付货,不守信表示乙不付货或不保质保量的付货。(2) 若甲不信任乙,交易不能达成,故不管乙是否守信用,双方的收益均为0。(3) 假设甲购买一批货物待,所得到的效用设为5个单位,购买价格为3个单位。若甲信任乙,交易可以达成。此时,若乙守信,且甲、乙利益平分,则可假设甲、乙双方收益均为2个单位。若乙商户不守信,即乙商户收到甲货款后,不按付货,则甲企业不但不能得到2个单位的收益,而且连3个单位的成本都不能收回,而乙企业不但可以得到守信用时2个单位的收益,还可以通过赖账增加5个单位的收益,故可假设甲、乙的收益为(-3,7)。

2.博弈分析

由支付矩阵可以看出,在完全信息状态下,当甲不信任乙时,乙守信、不守信的收益均为0。甲信任乙时,乙守信的收益为2,不守信的收益为7,即不守信所获收益大于守信所获收益,因此,乙企业经过权衡会做出不守信的决策。由于乙的这一决策在完全的信息状态下,甲也能够充分掌握,故甲将做出不信任的决策。因为在乙不守信的情况下,甲企业信任乙企业所获收益为-3,不信任乙企业所获收益为0,即信任所获收益小于不信任所获收益。因此,博弈的最后结果即纳什均衡是(不信任,不守信),所得收益为(0,0)。这正是非淘宝平台企业商业信任不足的原因所在。

二、淘宝网平台上的虚拟企业与顾客之间商业信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1.博弈支付矩阵的假设

淘宝网上的虚拟企业由于商户所售产品的产品分类非常详细方便,以及淘宝网独有的CTOB的信用评级及顾客买后留言平台,使得在淘宝网内信息传播非常灵便。一旦某个企业不守信用,其消息便会很快在整个淘宝网乃至互联网内传播,使其声誉大受影响。网内其他顾客不愿再与之交易,从而给其带来经济损失,这里我们假设虚拟企业不守信用给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为L。相反,虚拟企业守信用的良好声誉则会给其带来额外收益,假设为R。其他假设与非虚拟企业相同。因此,可得淘宝网平台上的虚拟企业与顾客之间商业信用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

2.博弈分析

三、博弈结论

1.虚拟企业之所以商业信用不足,其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绝大多数虚拟企业都是非上市公司,对其信息的披露并没有太多硬性的规定。因此,虚拟企业与其交易对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故虚拟企业就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对交易对方进行欺诈。而且,由于在非虚拟企业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传播存在障碍,非淘宝网的中小虚拟企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不存在评级系统,这些企业欺诈的消息很难被同行业其他企业知道,故其欺诈可以带来额外利益但产生的信誉损失却微乎其微。虽然其欺诈行为,会导致对方不再与其交易,但他可以轻易地利用网络平台接洽到其他的合作伙伴,这就助长了中小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

2.淘宝网平台上的虚拟企业之所以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水平,关键是其具有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和声誉惩罚机制,客户与企业之间因为淘宝网络的独特的分类平台,使得彼此之间信息传播非常灵便,一旦某企业有欺诈行为,便很快会通过留言及评级系统被群内其他顾客得知,使其名声扫地,再无企业愿意与之交易,从而给其带来巨额损失。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例子实际上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道理。为了和某一顾客维持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或是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乙企业之所以选择守信用是因为它的信息能被甲或其他的顾客熟知,如果它选择不守信用,就会得到甲或其他的顾客“永远不再信任”的惩罚,即从此交易中断。

综上所述,要提高虚拟企业的商业信用水平,关键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然,若能将虚拟企业的所有信息都置于“阳光”底下,从而被其他所有个人或者是企业观察到,那么,任何虚拟企业都不会选择欺诈行为。虚拟企业不守信用的怪圈就能顺利地走出来。

参考文献:

商业信用范文3

【关键词】货贷企业;赊销;应收账款;风险

赊销活动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维护持久的客户合作关系,但也存在现实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与此同时,在相当一部分货贷企业中,账款拖欠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货贷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目前我国货贷企业产品赊销比例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与赊销比例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率、平均账款拖欠率以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率远高于对方,每年都有巨额的应收款成为坏账。因此,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避免赊销坏账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货贷企业赊销所带来的风险

赊销又称为信用销售,是一种“先给货,后收款”的销售方式,即允许客户在拿到货物后的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赊销是国内货贷企业,特别是小型货贷企业常用的销售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赊销行为将会越来越多。虽然赊销具有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等功能,但是赊销也存在大量弊端。以一家国有货贷企业为例,其年销售额12.5亿元,应收账款高达10.5亿元,其中仅逾期1年以上的账款就达4.2亿元。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企业每年在应收账款利息和呆账坏账上的损失就高达1亿元。具体来讲,货贷企业赊销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等,直至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降低企业效益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的完成,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三)银行企业关系恶化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造成企业互相拖欠,“三角债”急剧膨胀,连带银行借款无法及时偿还。银行呆账加大,银行企业关系恶化。

(四)企业涉及诉讼风险大

大量的应收账款可能会涉及诉讼,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在我国,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护乏力,诉讼结果执行艰难。债权一旦涉及诉讼,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潜亏的可能性很大。

二、防范货贷企业赊销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与完善信用管理

首先,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标准。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去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一般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通常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企业要对拟赊销的客户的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确定赊销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率来评定其信用等级,进一步考虑对客户一定时期内的可以赊销的最大限额,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企业只对信誉好的客户给予赊销待遇。

(二)建立与完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

在赊销管理中,要落实内部催收款项责任,明确清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应收款项回收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业绩考核及奖惩挂钩,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或换岗时,应查明其在任期经手的货款清欠情况,或者对其在任期间的应收账款和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真正落实“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原则,从而提高应收账款收回率,加快企业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三)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

1.赊销发生监控。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

2.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四)加强事后管理

1.资金回笼实行动态考核。应收账款以开票天数为单位,资金回笼实行动态考核。为增强营销人员的责任心,企业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和实际成本相结合,资金回笼考核按天计算,资金回笼天数从开票之日开始计算到资金划入企业账户为止,并相应制定《资金回笼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只要考核到位,奖罚的销售费用全部兑现并落实到个人,就可以极大地调动营销人员回笼资金的积极性。

2.加大清欠力度。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大,呆账的数额也随之增大,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把呆坏账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清欠队,负责追索和催讨应收账款账龄超过能够承受最长天数以上的呆坏账,经催讨无果的,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制度。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越大。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因此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调整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该计提的减值准备要按要求全面计提,以使企业的资金风险最小化。

总之,只要货贷企业采用有效的措施,赊销的信用风险就是可以防范的。在现阶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尚不成熟且缺少跨国经营经验的我国货贷企业不可避免地也要接受各种挑战。我国货贷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就必须在困难中经受考验。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情,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制定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段琳.加强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7,(5):35-36.

[2]刘雪莲.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广东蚕业,2005,41(4):32—35.

商业信用范文4

关键词:商业信用;债务治理效应;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5

一、引言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延后或者提前收取货款从而提供给客户或者占用客户的资金。商业信用的使用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欧洲的中世纪以及中国的先秦时期均有对赊销行为的记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商业信用赊购商品,延期支付货款,这相当于一种短期负债,弥补了企业现金流短缺,实现企业短期融资。大量的研究表明,商业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并且在各国企业间得到了普遍应用。Rajan和Zingales(1995)指出在1991年,美国公司通过商业信用获得的融资占资产的比例就高达17.8%。而在一些欧洲国家,像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25%。

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负债这两种方式进行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商业信用的提供者在债权人治理过程中有更大的优势,Burkart和Ellingsen(2004)指出,对固定资产或存货的监控比对现金流的监控更为可靠,而供应商更能清楚的掌握下游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供应商相较银行更容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控。因而供应商允许客户推迟付款,形成商业信用,缓解客户资金紧缺的问题。因此,授予商业信用不仅是一种刺激销售的营销手段,对于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一种融资渠道。而中国金融市场尚未发达,大量的商业信用的存在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商业信用的治理效应。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领域就对于商业信用的研究进入了较全面的研究阶段。在商业信用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上,普遍认为商业信用在信息获取与监督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能够发挥债权人治理的优势,起到公司治理的作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商业信用作为外部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而关于其在抑制成本上的影响则尚属空白。

本文从双重成本的视角来探讨商业信用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对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成本及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成本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将回顾商业信用与问题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则是从融资性负债的治理效应和商业信用的信号传递效应两个理论解释商业信用在抑制成本上起到的作用,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第五部分则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

二、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信用融资能否发挥抑制成本的治理作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先回顾现有对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商业信用对成本治理效应上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继而分析融资性负债在问题上的治理效应,为下文商业信用对问题上治理效应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打下基础。

1.商业信用相关研究

如前文所述,商业信用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企业融资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从19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便对商业信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迄今为止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研究商I信用产生的动机。学者们从降低交易成本、价格歧视、促销经营以及获取融资等角度对商业信用的产生提出解释。从信用提供者的角度来看,相较于银行,供应商在信息获取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供应商能够根据客户的订单规模,以及付款的期限来判定客户的财务状况(Burkart and Ellingsen,2004),因此供应商更愿意为客户提供短期的商业信用融资。而从信用接受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在贷款时会发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有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被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而商业信用则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Ying Ge and Jiaping Qiu,2007)。

二是研究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Petersen和Rajan(1997)验证了企业规模越大的企业更多地使用商业信用,但国内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两种不同结论。此外,商业信用融资还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陆正飞、祝继高、樊铮(2009)指出,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信贷歧视问题会进一步加剧,该问题会加剧那些缺乏银行贷款的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应千伟、蒋天骄(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和国有股权性质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获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郑军、林钟高、彭林(2013)通过对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内部质量高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商业信用。

三是研究使用商业信用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张良(2007)利用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获得了企业业务的增长。杨勇、黄曼丽、宋敏(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在CEO更换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商业信用在企业融资上的作用上,学术界持两种相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是互相替代关系,即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信用获得替代性融资(Petersen and Rajan,1997);另一种则认为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是互补关系,银行可以通过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来判断企业的经营,从而使得企业更加便利地获取银行贷款(Biais and Gollier,1997)。

2.融资性负债与成本的治理效应研究

成本的定义最早是由Jensen和Mechling(1976)提出的。他们认为,现代公司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存在人与股东之间产生冲突,进而产生成本。学界又称之为第一类问题。Shleifer和Vishny等(1997)又提出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这一类问题被称为第二类问题。此后,企业的成本问题得到广发的关注,如何抑制这两类企业的成本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发现,融资性债务能够发挥抑制企业成本的作用,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于融资性债务在第一类问题的影响效益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异。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债务性融资比例的增加会增加管理层的相对持股比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使管理层减少挥霍行为,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Hart和 Moore(1995)研究认为,短期负债能减少公司管理层的在职消费,缓解问题。而国内学者则主要是通过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债务性融资对第一类成本的抑制效应。杨兴全、郑军(2004)的研究指出,在引入债务融资时会产生成本,且成本与债务融资正相关。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我国债务外部约束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的情况下,债务性融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公司治理效应。

在融资性债务对于第二类成本的影响上学者间也持有不同观点。唐跃军、谢仍明(2006)指出债权人的存在可以抑制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出。田侃、李泽广和陈宇峰(2010)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融资性债务能够约束大股东的“隧道行为”,降低第二类成本。但另一方面,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债务加剧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隧道效应,债务性融资不但不能抑制该类成本,反而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工具(Faccio et al,2003)。

3.小结

通过前面对商业信用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商业信用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商业信用的替代融资功能,而对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性负债所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较少。而根据前面对融资性债务对成本的治理效应相关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学界对于融资性债务是否能发挥其治理效应尚存在分歧。因此,本文研究商业信用这一短期债务性融资对成本的治理效应,一方面既丰富了商业信用研究这一领域,同时也进一步检验了债务治理效应。

三、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商业信用,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和企业债务的重要来源,是否也可以发挥融资性债务的治理效应呢?我们将分别从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担保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投资者保护理论来探讨其商业信用对抑制第一类和第二类成本的影响路径。

1.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担保理论

Jensen (1986)提出了著名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当企业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时,管理者会倾向于增加在职消费,做出不合理的投资决策等不符合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从而增加成本,损害所有者利益,使得问题更为严重;而当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较少时,能够约束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使用的随意性,从而对问题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一种短期债务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经理人对自由现金流的随意决定权,从而大大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商业信用提供的债务融资,一方面既能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却又没有增加管理层所掌握的自由现金流;另一方面,偿还货款的需要控制了企业自由现金流的使用,它将减少管理者可用于享受其个人私利的“自由资金”,抑制管理层对现金流的滥用行为。由此导致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冲突趋于缓和,形成了债务对公司的治理效应。

Grossman和Hart(1982)提出担保模型来解释债务融资是如何有效地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问题。因为债务破产机制的存在,而经理人又依赖于企业生存,企业一旦破产,经理人的名誉将受到损害,并且失去在职时的好处。因此债务可以视作一种缓和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冲突的担保机制,能够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减少偷懒和在职消费等个人享受,降低股权成本。因为企业经营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接受商业信用方,即下游企I若不能及时偿付货款,可能会导致供应商提高下次交易的成本,甚至影响企业的经营。因此基于偿还商业信用这种短期债务的需要,可能同样能够发挥债务的担保机制效应,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假设1:商业信用对第一类成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投资者保护理论

根据Freeman(2010)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凡是向企业投入了关系专用性资产的人和集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良好运营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协作。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和下游企业对企业投入了资产,都承担着经营风险,因此公司应当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而利益相关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有动机去搜集企业相关信息,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

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中,供应商和下游企业,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也是企业经营性负债的主要提供方。根据Petersen和Rajan(1997)的研究 ,相较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信用的提供者,即供应商在债券治理过程中有更大的优势。由于供应商和购买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合约关系,商业信用的提供者在信息获取、对客户的资产控制与监督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商业信用提供方通过与下游企业的业务来往,可以清楚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对下游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力。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仍属于新兴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在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对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差。在上市公司中普遍都存在“隧道行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严重。供应商作为商业信用的提供方,会密切监督企业的行为,一旦发现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股权再融资以及股利政策来侵占小股东时,供应商会对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偿还货款产生怀疑,进而可能会提高企业下次的交易成本,达到对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成本抑制作用。同时,企业自身出于以后商业信用融资的考虑,会及时还清货款,因此企业会更严格控制企业的现金流,抑制大股东的现金利益输出行为,从而缓解管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商业信用对第二类成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5年间所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剔除了主要变量缺失的公司,最后得到1279个样本观测样本。数据主要来国泰君安研究服务中心的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股东研究数据库。本文数据处理使用Eviews7.2。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①第一类成本(AC1)

第一类成本(AC1),是反映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成本。目前,度量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衡量指标有:经营费用率、资产周转率、资产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对管理费用的定义,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声场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而在管理费用中,办公费、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用占比较大,而且这些费用都与管理层的行为关系密切。因此本文参考James et al(2000)等做法,采用管理费用率来衡量第一类成本。

②第二类成本(AC2)

第二类成本(AC2),是反映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成本。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参考姜国华和岳衡(2005)的度量方法,本文使用其他应收款占公司总资产的比率来反映第二类成本。其他应收款占比(AC2)越高,意味着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成本也就越高。

(2)解释变量

商业信用(TC)。本文研究的是商业信用对于商业信用接收方企业的公司治理效应,所以本文是采用企业接受的商业信用总额为解释变量。借鉴陆正飞、杨德明(2011)的做法,商业信用等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

(3)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公司成本的影响,借鉴现有关于成本的研究文献,本文加入了以下控制变量:

①公司成长性Growth,用公司的托宾值(TQ)表示。

②资本结构Leverage,用资产负债率表示。

③企业规模Size,用总资产的对数表示。

④最终控制人股权性质State,是虚拟变量,国有控股赋值1,非国有控股赋值0。基于我国特殊制度环境,国内学者(李寿喜,2007),在研究成本时,大多将股权性质作为影响成本一个重要因素。

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数占全部总股本的比例。Sheilfer和Vishny(1986)认为第一大股东最有激励来监督经理人的行为。

⑥股权制衡度Blocks,用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除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La Porta et al(1999)研究认为,拥有较多股份并能够与第一大股东进行抗衡的其他股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剥削行为。

3.模型设计

为避免因忽略不可观测的异质性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而出现的估计偏差,本文采用 Hausman Test来确定适用的模型。通过Eviews7.2运行数据发现检验结果显著,说明不能用随机效应,而应用固定效应。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了分别考察商业信用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成本的抑制效应,分别建立模型(1)和模型(2):

(1)

(2)

在上述模型中,α表示截距项,ε表示由于不可量化的系统随机因素引起的残差项。

五、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二所示。从表二可以看出,一类成本AC1在各上市公司g差异较大,而二类成本AC2公司间差异较小。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负债水平Leverage为0.52,而商业信用与总资产的比值TC的均值为0.175,最高值甚至为0.945。说明商业信用是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甚至是部分公司的主要融资来源。

2.回归结果分析

按本文的理论分析,商业信用能够发挥融资性负债的公司治理效应。即管理费用率与大股东占款率皆与商业信用负相关。

表三给出了模型(1)和(2)的回归结果。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TC对AC1的回归系数是-21.0582,并且在1%水平下显著,与我们的预期一致,表明商业信用与管理费用率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越多,成本越小。表明商业信用能够对第一类成本有抑制作用,这与理论推导一致。模型(2)中TC对AC2的回归系数是-0.0374,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商业信用与大股东占款率显著负相关,证实了假设二,即商业信用也对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成本产生抑制作用。

在控制变量中,Growth、Leverage State与两类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和股权制衡度Blocks与两类成本都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State则与两类成本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企业规模Size与第一类成本AC1显著正相关,而与AC2则显著负相关。可能的解释原因是:公司资产规模越大,管理者所能够掌控的资源就越多,因而管理者有更多的机会消费非现金收益,因此第一类问题愈加严重(Jensen,1976);同时,企业规模越大,股权分散化的趋势也越大(Steen Thomsen and Torben Pedersen, 1998),单一大股东难以完全控制管理层为其谋利,从而减少了第二类成本。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 括号中数值表示 t 值。

根据表三的回归结果看,股权性质虽均与两类成本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本文对模型(1)和(2)进行股权性质的分组检验。经筛选,国有性质的企业有689个观测样本,非国有性质的有487个观测样本。回归结果如表四所示。由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两个分组样本中商业信用TC与AC1和AC2均为负相关关系,股权性质并不会影响商业信用对成本的抑制作用。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 括号中数值表示 t 值。

3.稳健性检验

为了使本文实证检验结果更加可靠,本文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假设(1)和假设(2)的结论均未发生改变。

(1)增加了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结果未发生显著变化;

(2)进行分年度检验,增加年度虚拟变量year,两个假设依旧成立;

(3)参考Singh和 Davidson(2003)的方法,采用销售管理费用率作为AC1的替代变量,即用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来衡量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成本,结果同样未发生显著变化。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 括号中数值表示 t 值。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选择了普遍发生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的商业信用作为研究对象,墓司的双重成本视角,实证分析了商业信用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1279个样本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商业信用对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第一类成本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商业信用对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成本同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性质不会影响商业信用对成本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政府应当构造完善的产权制度与法律体系,进一步建设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倡导全社会遵循契约精神,有助于商业信用的扩大,从而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

本文的贡献在于,丰富了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也为债务治理效应研究和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降低上市公司的成本提供借鉴。同时也验证了新时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商业信用为例的融资性负债也相应的发挥了其应有的公司治理效应。同时,本文的不足之处有:(1)相较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更为重要。因为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更经常面临银行资金配给不足的问题,商业信用则是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只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的公司治理效应,而未探讨该效应在中小企业中是否同样有效。(2)本文尚未考虑企业市场地位、管理层特征、政商关系等其他企业特征是否对商业信用的公司治理效应产生影响。上述不足将在以后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江伟,曾业勤.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的信号传递作用[J].金融研究,2013(6):89-103.

[2]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6-14.

[3]陆正飞,祝继高,樊铮.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J].金融研究,2009(8):87-9.

[4]田侃,李泽广,陈宇峰.“次优”债务契约的治理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0(08):90-102.

[5]杨勇,黄曼丽,宋敏.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9(5):6-11.

6]应千伟,蒋天骄.市场竞争力、国有股权与商业信用融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9):58-64.

[7]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8]Singh M, Davidson W. Agency costs,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3, 27(5):793-816.

商业信用范文5

关键词:商业信用 企业筹资 地位 作用

一、商业信用的含义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或预付贷款形式提供的信用。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赊销和预付货款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这两种形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赊销:一方面可以使生产商品企业(卖方)将货物销售出去,不至于积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缺乏购买资金而又需要某种上品的企业(买方)提前得到所需的商品,经过一定时期,在归还商品的货款,进而可以缓解资金的不足。预付:一方面可以使生产企业(卖方)提前筹集到资金,进而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实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买方能够保证获得所需的畅销的商品。

二、商业信用的现状

一是商业信用具有普遍性。可以说只要有商业活动,就存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容易取得,它无需办理正式手续,而且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带息票据,它还不需支付筹资成本,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都能够轻易取得。因而普遍存在于商业活动之中。

二是在所有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中,以新型经济形式或行业尤为突出。如个体私营企业、零售超市、房地产开发、消费俱乐部等,这些经济形式或行业一般来说银行信用控制得都比较紧,使用商业信用融资非常便捷,商业信用特别活跃。如零售超市占用供应商的商品,房地产开发商预售房屋,消费俱乐部出售会员卡等,这些基本上已约定俗成,见多不怪。总体趋势是三产业占用二产业和一产业的资金更多、零售、服务业占用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资金更多。

三是商业信用规模增长快,关系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贷款难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如此。株洲市芦淞市场群一个年交易额15亿元的大型服装市场的3100户个体私营业主中只有90多户有银行信用,金额不到3000万元,其融资方式主要靠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每年的秋季是服装销售的淡季,经营者几乎将所有现金预付给生产厂商,而到了冬季服装旺销的季节,则向生产厂家赊购。同时向下游零售商赊销。整个市场预付定金或货款最高时达到1.5亿元至2亿元,占经营者流动资金比例30%。

四是在各种商业信用中以应收账款、预购定金和分期付款最为普遍。株洲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年末应收账款净额415518万元,占可统计商业信用(资产类)总额的67%。由于将应收账款、分期付款与销售折扣有机结合,供销双方可以各取其利,获得双赢,交易双方都乐于接受。预购定金主要是生产加工企业使用较多。而应收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之类由于手续繁杂一般使用较少,如茶陵县供销联社所辖企业中近几年都没有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原因是手续复杂、要求严格、流动性差、真假难辨风险大,企业、银行都不愿使用。

五是商业信用已成为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一方面,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情和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趋利性经营使得县域金融不断萎缩,中小企业贷款尤其艰难。这就给了商业信用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株洲市所辖县市,商业信用基本上与民间借贷、银行信用三分天下,成为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六是商业信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一个企业可以承载或实际拥有多大的商业信用,没有任何法规加以界定,也没有人可以知道。除少数管理规范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于自己的商业伙伴到底应给予多大信用主要是实现销售目标的需要和经营者的感觉。目前商业信用普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监管机构,没有监管制度,没有渠道查询。包括已经实行的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正在拟订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都只侧重于对银行信用信息的征集,而对于商业信用可能由于其过于分散、难度太大干脆避而不谈。

三、商业信用在企业筹资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商业信用筹资概念

商业信用筹资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借贷活动,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最普遍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的存在对于扩大生产和促进流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影响。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

1、筹资便利。利用商业信用筹集资金非常方便,因为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不用做非常正规的安排,也无需另外办理正式筹资手续。

2、筹资成本低。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和采用预收货款,则企业采用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

3、限制条件少。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商业信用筹资限制条件较少,选择余地较大,条件比较优越。

(二)在企业筹资中地位与作用

1、有助于完善融资途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企业可以通过走访客户等途径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客户的信息,同时,由于对行业的特点和前景具有深刻认识,因此具有更好的风险防控能力。

2、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外部融资手段在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下十分必要。在信用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以商品授信的形式,弥补了买方企业资金的不足,形成了对银行信用的补充,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压力,扩大生产流通规模。

3、通过信用保险、担保、保理等相关信用服务,可以优化卖方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从而改善融资条件,解决融资困难;还可以通过保单质押贷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商业信用范文6

关键词:商业信用信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征信机构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24-04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一、商业信用信息的定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资源披露、开发和利用机制,在“十二五”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商业信用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对优化商业信用环境、维护正常商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地说,商业信用信息是指商务活动中反映企业信用情况的所有信息,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银行往来、经营情况、股东情况、主要管理人情况,还包括企业的买卖交易、投资合作、合同履约等经营行为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商业信用信息具有动态性,一段时间内记录的信息只能反映被记录人该时间段内的交易状况,体现的只是该时期内的资信状况,因此广义的商业信用信息是随着时间不断更新与变化的。除了常见的信用信息外,商业信用信息还包括守约、违约等多样的商务活动记录。对各级政府、各类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来说,商业信用信息是商业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决策者进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开发和利用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风险,提高决策准确度,激发市场授信活力。

区别于社会信用信息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推动共享,目前我国商业信用信息受到市场主体分散性和复杂性的影响,整体开发和利用的范围较小。尽管商业征信机构、行业协会等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但国内商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工作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普遍存在着企业信用管理理念缺失,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利益机制不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不配套,信息采集、验证、共享技术手段落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二、国内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的六种主要模式分析

在具体实践层面,目前我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有六种模式,分别是征信机构建立的商业信用信息交换数据库、商业信用信息自主交换平台、企业之间自发的俱乐部、政府主导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行业协会或商会主导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和第三方交易平台运作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

(一)征信机构建立的商业信用信息交换数据库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交易信息交流计划。美国邓白氏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交易信息交流计划”并推广到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拥有超过6亿条数据记录,成为世界范围内商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来源。交易信息交换理念引入中国后,国内征信机构的代表华夏邓白氏和新华信公司开发了各自的商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都已拥有成员企业数百家、交换记录数百万条,为成员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

征信机构商业信用信息交换的主要操作步骤为:首先,成员企业与征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该交换平台的正式成员;其次,征信机构负责数据处理,单方面向成员客户提供法律文件,承诺对所收到的付款信息承担保密的责任;再次,将信息交换的付款记录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成员企业,相关付款记录同时也成为征信机构提供的商业信用报告的组成部分。

问题分析:这类信息交换数据库中的商业信用信息以商务主体的交易付款记录为主,涉及较多的企业内部信息与商业秘密。虽然平台发起方是业界知名的征信机构,且与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但是受到国内外不同的法律、商业环境影响,在国外适用的运行机制出现了“水土不服”,特别是国内企业运用商业信用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商业秘密的保护意愿过于强烈,参与积极性不高,商业征信机构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和时间说服企业参与交换计划,最终导致推广速度慢、运作困难。

(二)商业信用信息自主交换平台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国际信用监督网。国际信用监督网由国际信用评估与监督协会(ICASA)创立,作为一个商业信用信息的自主与交换平台,会员单位可以在平台上或交换法人、自然人的商业信用信息,为商业信用的监督工作提供了一个第三方渠道。

截至2010年1月,国际信用监督网的会员在网站上公布了多家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的恶意失信行为,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企业;网站也同时公布国内多家企业的诚信行为与案例,营造出一种抑恶扬善的氛围。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浏览网站的访客都能看到这些诚信与失信主体的名称,网站会员单位则可以查阅到这些主体的具体诚信、失信行为,并据此来了解相应的风险情况。

问题分析:由社会第三方发起的自主交换平台模式虽然能够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商业信用信息交换,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平台上交流的信息以负面为主;同时平台运作主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较低,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负面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验证,因此这类模式的认可度较低,运营面临较大的局限,信息的交换量和交换频率都不高。

(三)企业之间自发的俱乐部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药企)需要借助各地的药品批发商把商品销往各地,而一些批发商凭借多年的经营积累,在特定的销售区域拥有较多与药企讨价还价的筹码。相对弱势的药企会被这些批发商以应收账款的方式占用大量资金,进而面临资金链吃紧甚至断裂的风险,因此药品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批发商的商业信用信息作为授信的重要依据。

药品生产企业通过一些行业峰会或合作伙伴介绍,结成了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同盟,相互交换各自了解的批发商情况。多个来自于不同制药公司的信用管理者自发组成信息网,如果某一个客户拖欠某家药企的账款,那么这一消息会在信息网上迅速传播,信息网的所有参与者会根据相关信用信息调整针对该批发商的信用政策,从而降低面临的风险。

问题分析:企业之间自发形成的俱乐部模式属于初级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模式,模式的建立需要至少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参与方之间的竞争性不强,二是有着较强的企业信任关系,这些条件限制了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此外,这类模式往往通过职业经理人私下交流获取信用信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乏保障机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信用信息处理与交换。交换的信用信息虽然比较有价值,但是信息量太少,未必能起到有效的决策支持作用。

(四)政府主导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自主申报平台。2007年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自主申报试点工作,探索中小企业商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比对、更新、共享服务机制。平台基于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在互联网上搭建了市、区、企业三层平台,通过区县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部门的宣传、发动,鼓励中小企业向区级平台自主申报信用信息。相关信息经区级平台和市级平台比对后,纳入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为每一个中小企业建立一份信用档案,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实现共享。

经过上海市、区各级部门一年的努力,数百家中小企业向平台提交了商业信用信息。但参与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为了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行政任务,积极性不高,所提交的数据也残缺不全,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停滞。

问题分析:政府开发的商业信用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机制。商业信用信息并不完全符合公共产品的特征,不应该由政府来直接提供,政府应该担任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的支持者和规范者,牵头开展信用管理相关宣传与培训,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出台规范性文件等。参考国外信用管理模式,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如政策扶持基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等)是商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来源,由政府主动提供而不是索取将有利于信用信息资源利益机制的形成。此外,这类模式受到政府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的限制,无法将企业实时交易记录纳入系统,在信息更新的及时性上存在问题。

(五)行业协会或商会主导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市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及“诚信服务档案”。2004年4月,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与12个行业协会联合提出“建立‘诚信服务档案’的倡议”,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电子化的要求,开始了诚信档案的创建工作。协会借助管理软件将会员企业档案资料输入系统平台,会员的诚信服务情况可以实时在局域网中查阅到。协会在诚信服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医药商业行业诚信建设评价体系,指导会员企业开展诚信服务活动。截至2007年,该协会为2159家会员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还有行业协会尝试在内部引入互助基金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建立以融资为导向的商业信用信息利用机制,有效解决会员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该模式下,收集商业信用信息采用会员单位向“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自主申报和协会主动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诚信服务档案”的动态管理。对于会员企业而言,该模式的关键在于能够实现商业信誉与征信融资的双重价值。企业报送信用信息后,协会统一创建“信用诚信服务档案”,借由协会成员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行评价,相应的信用等级得分既是企业的商业信誉,又是进行融资的信贷等级,商业信用信息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也能激励企业主动申报信用信息。

问题分析:行业协会主导的开发模式缺少商业信用信息中最核心的交易履约情况记录,也没有形成信息交换、共享的良性机制,诚信服务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商业信用信息开发的需求。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包含了会员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履约能力信息,但在具体交易信息的收集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此外,该模式的信用评价方式主观性较大,相关数据和资料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行业间信息难以共享,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信用信息开发利用的效果。

(六)第三方交易平台运作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的诚信体系建设。阿里巴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旗下拥有多个电子商务平台网站,仅经过认证的会员数目就超过65万。传统信用评价模式缺乏反映主体信用水平的商业行为信息(如交易成交记录等),而阿里巴巴借助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却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得并分析这类信息,甚至包括企业“发帖、友情链接、点击数”等细微的网络行为数据。除了交易数据,阿里巴巴平台还收集客户的企业注册信息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了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可以反映企业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一步提高了阿里巴巴平台上商业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公信度。

在大量准确、全面的一手数据基础上,阿里巴巴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会员信用档案评估其信用等级。该模式下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卖家的违约成本,降低买家的购买风险。以阿里巴巴旗下的综合购物网站淘宝网为例,淘宝网2009年的平台交易金额达2083亿元,日均交易量超过500万笔,其信用评价机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其合作银行引入公司的信用评价信息后,会员单位申请贷款的初审通过率提升了17.92%,初审周期缩短了50%。

问题分析: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的缺点是涉及范围有限,线下交易无法记录。商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主要是电子商务平台)只适用于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目标主体,对于线下交易或只有少量业务通过线上完成的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就无法实现有效的信用分析与评价。此外,一些金融资产机构(如商品交易所)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平台也记录了交易主体大量的商业信用信息,但受到法律法规等原因的限制,这部分信息目前还不能公开进行开发与利用。

三、对现有主要模式的总结与探讨

对目前我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六种模式进行总结,不难发现现有模式都存在着一些核心问题,参见表1。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业征信机构、企业联盟、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等主体都对商业信用信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新华信、阿里巴巴等公司成为征信业界公认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个商业实践层面来看,尚未形成高效合理、可向全社会推广的应用模式。

从实践效果来看,前四种模式的运行效果欠佳,不少相关机构与联盟的运营陷入停滞状态;而行业协会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仍然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处于改进完善的上升期。从运作主体的角度来看,六种模式的主体各有优势,而商业信用信息的开发利用周期较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发挥的作用也各异,存在较大的整合提升空间,关键是在合适的阶段选择合适的主体牵头。从商业信用信息获取和累积来看,线上平台的优势较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可以满足信用评价的要求,政府、第三方机构等主体应该主动依靠电子平台,充分发挥出信用信息降低违约风险、提高征信效率的作用。

未来可以考虑由政府牵头,多个行业协会结成联盟,共享各自的会员商业信用信息,同时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在诚信档案中引入企业的线上交易履约信息,由社会第三方和商业征信机构提供权威的评价体系,为企业打分、评级,这种全面协同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模式更加符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容易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常保平,杨来法.社会信用建设与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2):54-56.

[2]胡安安,王晋,黄丽华.我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索[R].上海: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13.

[3]贺学会,尹晨.信用体系与征信:概念与基本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2):6-8.

[4]王晋.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上一篇放低过去

下一篇棒球帽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