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范文1
一、朗声美读:感受音乐美
朗声美读既利于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进行梳理,培养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审美素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脚、韵律使作品流淌着音乐的旋律美。读的方式可以分为集体朗读、小组朗读和个人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韵美,还可以唤起读书的热情。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的《行路难》,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押韵的字,画出朗读的节拍,先进行全班读、小组读,在朗读中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节奏,然后过渡到个人朗读。个人朗读让其他学生当评委,评论和欣赏朗读者的朗读好在哪里,不足处是什么,以求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个人读,多人评”,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竞赛场面。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参与交流讨论,还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感情美;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情感,激起自己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抓准诗眼:感受诗情美
诗眼是诗词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处,是足以使全诗生辉。诗眼的锤炼与安设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理解诗词思想感情与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问:“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由此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进而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
三、联想想象:感受画意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以诗词的语言为依托,启动联想,再造想象的能力,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成画,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审美愉悦,由低层的审美感知深入到艺术美的欣赏,获得审美情感的共鸣。笔者曾聆听一个教师执教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这样,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的和谐。
四、着意延展:感受风格美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范文2
【关键词】意生韵;韵润声
引言
艺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创作,即是创作者依据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利用某种方法,通过编码、凝聚等,把思想意识转化为特定的艺术语言,然后把它表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完成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的解读,当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注定无可选择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阅历及艺术体验,如果这是基于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所进行的审美活动,那么,就是对艺术作品的有效再创造,是欣赏的升华。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品位,可谓意生韵,韵润声,生生不息。――在坡赞王维的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里可见,古人对此早已有所见解。
“意生韵”
在宋诗中文人士大夫更是提倡“诗画一律”论。宋代画家作画,先有题,或诗意,而后作画――此谓“意生韵”。“意”释为意念,意志。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题”;“韵”者,风度、风致、情趣、意味。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以特定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作品。在宋徽宗宣和年间,作为开科取士之道,以诗命题作画。据邓椿《画继》所记载,徽宗画院的试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第一名画中所绘为一群蝴蝶追随马蹄而同飞,并无画花,却暗喻其香随行。那么题又何来,来源于生活。东坡小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中画境句句如所见,正是因为其景源于生活,贴近人们的切实感受,于是读者的共鸣也是铮铮无疑,可惜看不到确凿之画作了。
如果说,诗是时间艺术,那么画则是空间艺术,宋画正是以时间切入空间之中,千古不朽。试举马麟《东坡诗意(海棠春睡)图》为例(博物院藏,原题为“秉烛夜游”似不切),所画正是东风徐徐,高烛初烧,夜渐深沉,月正转廊之时。以长廊横于画中,廊前海棠满园、香雾空,殿堂门户洞开,堂前甬道两侧红烛高烧,月亮以升至天顶,欲转过长廊,画无不深契诗意,将其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有声有色”、“绘声绘色”便是这个道理。诗词落于案上,跃然纸面;笔墨游走其间,生生“意”为“韵”致;从而成就其意境,意境生发于诗词、成于画相,浑然一体。
一切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时代。也就是说,不同的创作者由于个体因素的差异,其对同一事物所蕴藉的“意”是不尽相同的;而同一创作者前后所处之“境”不同,其“意”仍则有异。以当代艺术家张晓刚为例,张晓刚 1958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和乡土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罗中立等人是同班同学的他,同样有着知识青年代艺术家的“”和上山下乡的经历,但他没有像其他知青艺术家那样沿用写实主义的手法,而是受现代主义中的梵高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如他的《暴风雨将至》等作品;他并没有被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所束缚,而强调个人感觉的表达,也是这个原因,使他在80年代的乡土潮流中脱颖而出。到了1985一1986年的’85新潮的时,张晓刚作为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先觉者,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他自身的生存体验。那时,张晓刚毕业走向社会,生活的艰难和恋爱的失败,使他在孤独、痛苦中度过了1983年,现代哲学、文学、音乐和酒成了他当时的寄托,由于饮酒过度,张晓刚于1984年在医院度过了两个月,梦魔般的体验,以及医院的环境――尤其病房的白床单给了他强烈的刺激,使他在住院期间就画了素描组画《黑白之间的幽灵-住院日记》,而《充满色彩的幽灵》即是在这套素描的基础上创作的。张晓刚在他当时的笔记中说:“病魔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我们被遗弃在生与死的交汇的白床上时,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梦……与此同时,我们的爱被分成两半,一半爱恋色彩缤纷的人生,一半则不由自主地向往死亡。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把死亡当作某种宗教。”正是这种生死之间的梦魔般的真实体验,使张能够较好地把超现实主义的语言模式,转换为个人话语,形成了一种类似中国古典诗词式的意象表现主义的语言模式。所以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迸发其“意”的时间、空间、主体以及客体是分不开的。
“韵润声”
“韵”致,生于“意”。在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中,要求必须了解作者所创作作品之中的深层含义;而润于“声”,我将其宏观解释为传、说,弦外之音。在对于艺术的解读或品评中,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我们通过感知、体验、理解、想象等综合心理活动对其进行着再创造,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具体而言,从与唐、宋画迥然不相同的,后代的诗画中,我们不难找到,其形式和内蕴都有了新表现:开始变“诗情画意”为“画意诗情”。对此,试想作者一时间“意”上心头,即兴作画以舒其胸,然一番笔墨泼洒之后,进而再创作为诗。从“即兴”的画作到后来文字的凝练,这样看来,该诗可谓作者对其“境”、其“意”的第二次解读,并更为深入,即作者本人在不同时间刻度上,对同一物景的再创作。再说说近人齐白石,以老舍给出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查初白),画高山溪岩间,流泉游出小蝌蚪。这看似简单的弃前择后之举,在创作中以小见大,给读画者留以二度创作的空间。意会胜于言传。或者是表“意”――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或者是解“意”――主体穿越多维度时空的对话。总之,人们生活在实践中,生活承载着艺术,并再创造了艺术。
结语
创造和品味艺术是主体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对作家匠心的参化和了悟,在宇宙生生不息的律动对话中,升华作者的艺术哲理,并使其得以流传。意境之胜在于其弦外之音,在于将自身融入其中后再创造之情景。
参考文献
[1]丁羲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风水》
[2]陈旭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艺术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