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1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这样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斯普朗格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心灵”,而这个“人格心灵”在尘世中被后天的观念覆盖、淹埋,若想让“人格心灵”显现出光彩,需要教育者去“唤醒”,这才是本质的教育。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本身放在首位。”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大师已逝,但他们至纯至真的话语却依然在我们耳畔响起,给我们当代教育者一个深刻的启迪:本真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沉睡的狮子”,即“唤醒学生沉睡的天性、潜能和梦想,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焕发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光辉。”教育的终极目的应是为人类的发展培养出身心健康、有学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有热心肠的现代公民。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唤醒“沉睡的狮子”――学生,我也勇敢地试着进行了一次探索。比如,在教授《记梁任公生的一次演讲》时,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热心肠’是说他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乐于助人,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最后一段中说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该如何理解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不能解答。因为这是他们事先未能注意到的。在学生疑惑与好奇心被激起时,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看文章。这样一来,就唤醒了学生体内“沉睡的细胞”,让他们顿时兴奋起来,课堂也就达到了一个。学生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行了深入解读与探究后,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从而准确把握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即认识和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热心肠”。这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和谐,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才是本真的语文课呀!

我们每位教育者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有个性,既要胸怀大局、着眼长远,也要脚踏实地、大胆创新。为此,我们也要唤醒我们自己心中“沉睡的狮子”,只有我们教育者先醒了,我们才能唤醒受教育者――学生,并且要将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这实乃教育之幸、国家之幸、世界之福。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作为教育者,我们责无旁贷。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2

>> 邬先生“信息价值论”质疑 邬先生“信息认识论”质疑 邬焜先生“信息进化论”质疑 对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一文的“咬文嚼字” 对《“客观信息”范畴的再质疑》一文的反批评 质疑林毅夫先生的“比较优势” 《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细节析疑 睡龙先生的学术批判 周有光先生的养生哲学 周有光先生的寿碗 对祝大彤《力点》一文的质疑 对《多娇山水入画来》一文的质疑 对“质疑”的质疑 关于马未都先生:“笔筒起源说”的质疑与辩驳 陪伴霍先生的漫长时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引用 对邬和肖峰两个信息哲学观的比较研究 解析《缅怀刘景云先生》一文的真实目的 对张光禄老先生“两定理”的评析 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年6月22日;《邬先生“信息认识论”质疑》,, 2011年7月14日;《邬先生“信息进化论”质疑》,.

[2]邬.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霍有光.邬先生“信息认识论”质疑[EB/OL]. (20110714)[20120214]..

Critique of Critical Logic in Mr. Huo Youguangs Paper

“Query about Mr. Wu Kuns ‘Information Theory of Value’”

WU Ku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3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 高中语文课堂 忽略字词 表演泛滥 古文今讲 无效讨 论 无端延伸 鼓励"不断"

随着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每位高中教师都不甘落后,都期望能赶上新课改的步伐,都希望自己是推陈出新的人。于是,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势态。可是,慢慢地我发现高中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一、忽略字词

新课程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文本,不管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都要从文本入手。试想学生连字词都不能解决,还能很好地深入理解文章吗?当然不能。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从借鉴中逐渐提高的,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字词,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字词教学悄悄地从高中语文课堂隐退,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教字词是浪费时间,会觉得一个教师没有水平,还有些教师认为字词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让他们在预习中自己完成。我觉得放给学生自己做,当然很好,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教师要作为一名监督者,随时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

二、表演泛滥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更应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是观看者,更多的应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表演者。于是,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就把课堂设计成舞台,并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表演一番:一来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现出来,让他们体会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好像整个过程因为全是学生的参与而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也感到欣慰,自己终于没有落在新课改的脚步之后

三、古文今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古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文章,我们要学习经典,也要传承经典。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鉴赏古文。阅读鉴赏古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疏通字词,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慢慢地学生才会自己读懂一些简单的古文。如果学生连文章都不能读通、读懂,怎么能进一步鉴赏文章内容呢?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有教师直接提出高中生读古文,就要把古文当作现代文来读,直接通过咀嚼文中的字词来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无效讨论

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中探究这一环节,我们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都是聪明伶俐的呢。三五个学生凑在一起经过激烈的争论,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是我们教师期望达到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就成了抢手货,我们观摩的课堂,老师们都争相采用。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种讨论真的有效吗?其实讨论对教师设置问题的要求是很高的,有些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比如,有教师在 教授《鸿门宴》时,提出一个问题:“鸿门宴上刘邦该不该杀?”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看起来很激烈,三两分钟后,请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有人说该有人说不该,为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教师不置可否。其实,细想想好像还真没有定论,教师也能自圆其说,但是这个问题有讨论的价值吗?所以我认为,小组讨论虽好,但要考虑它的有效性。

五、无端延伸

延伸其实就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其中一个环节——拓展。拓展的作用主要有: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环节在很多教师眼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展现自己广阔的知识面,也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们在每篇课文的结尾都要拓展一番。这时,教师就应该思考,我们的拓展是必须的吗?我们的拓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这次拓展有没有喧宾夺主呢?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有教师在 教授《记 梁任公 先生的一次演讲》时,觉得只让学生了解作为学者的梁启超有点可惜,所以长篇大论的谈及作为政治家的梁任公。根据单元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主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写事来记人,作者通过一些精彩的片段来展现了梁任公 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作者对先生的景仰之情。因此,关 于梁任公 先生政治上的作为我们只要一句带过就行了。我认为,延伸是必要的,但应该合理。

六、鼓励“不断”

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鼓励”一词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化为一片掌声、一声声“很好”“真棒”。

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有时候孩子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增强他们前行的信心。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此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师更多的选择用一种方式来评价学生,那就是一律的肯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用智慧的眼光来评判。是不是学生所有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说学生“很棒”到底棒在哪里呢?有教师在讲授《宇宙的边疆》一文时,提出问题“近几年来,地震频发,气候变暖,沙尘暴盛行,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那么,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探索宇宙有何积极意义”,有学生的回答是“寻找另外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总之,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宇宙的认识,只有很好地认识宇宙人类才有可能更好地生活” ,这个学生显示了他的智慧,然而教师却只说了“你真棒”,就把这个让学生得到升华的机会放掉了。我们反思一下,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呢?所以,我们鼓励的话不能离开课堂,但是一定要得当,要充满教师的智慧。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改革还在不断的探寻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努力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道路。什么样的课堂是最好的?我想到最后都不会有定论,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面对自己的学生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能再次落入俗套。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培训手册[J].人民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4

在上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提纲,为课堂导学做好充分准备。导学提纲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一要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人人达标);二要突出方法的应用(要求人人达标);三要有拓展提高(结合学生实际提出达标要求);四要突出反馈检测(达标率在90%以上,力争100%,对不达标的学生要加强课后个别辅导)。

课上运用多种方式导学,是突出主体性的关键。教师发给学生导学提纲并不是“导”这一环节的终止,而仅仅是开始。教师要依据学生对导学提纲的完成情况,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通过导境、导思、导练、导评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教授郭枫的散文《空山鸟语》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境:先播放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让学生们从音乐的“曲幽渺、静穆的宁静”到“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变化中感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意境,使学生对“空山”“鸟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以往,我们的导语一般都是:“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然后再由“各种各样的美妙声音”引到“鸟鸣”。仔细比较,就不难看出:“学、导、探、评、思”中的境更加精细化,更加贴近课文,是针对学生阅历的“空白点”来导入的。就本课来说,新的导境设计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山之“空”、聆听到鸟之“语”。因为,“空山”不等于“大山”,“鸟语”更不等于“鸟鸣”。用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来导境,更能突出文章所反映出的意境。“学、导、探、评、思”教学模式追求的是适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文本内容的最佳导境方式。

导思是“导”的另一重要环节。精心设计提问的策略是完成这一环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直接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而是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不断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开始学生对任公先生蕴涵于演讲中的“真性情”不会理解得很透彻。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书下注解并结合演讲中的韵文所蕴含的感情来理解任公先生的情感,但是这些还不够。这种对国家的热爱达到了什么程度?怎么才叫强烈?这才是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设问:“在讲到杜甫的爱国情的时候,先生是怎样的表现?”“讲《桃花扇》时,为什么讲到‘高皇帝’一段时,‘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别人的爱国情牵动了先生的爱国情。”一系列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此时,教师顺势引导,继续设问:“为什么会以‘饮冰室’为先生的书斋命名?”“什么情况下才会饮冰?”“先生心里为什么烦躁焦热到需要‘饮冰’才能缓解的程度?”学生略加思索就能想到是因为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小小的书斋,方寸之地,都能感受到先生炙热的爱国心,这种感情难道还不强烈吗?通过有层次、有策略的提问,启发、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思考,自主发现答案。我们要让学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中主动探索,打破原有思维的内部平衡,使他们在试图恢复平衡中发展思维。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5

一、提倡阅读教学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也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的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采飞扬。许多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富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只有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优秀的文章才可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二、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作为范例

课业的繁重使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作为范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为例,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都是难得的作文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分别从“写触动心`的人和事”“记叙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四个训练模块分析课文,模拟写作。相信学生在经过以课文为范本的写作训练后,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重视课堂实践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行文、轻过程,每次作文只是“知识―命题一行文”的简单循环,既没有行文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也剥夺了学生反复修改作品再创造的机会。鉴于此,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不妨一试。

1.听一听。确定一个作文训练专题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一周完成诸如观察、阅读、积累等系列准备活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构思畅所欲言,听一听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样既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见闻。

2.说一说。在整合学生的写作构想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禁锢”而是“火把”,方式要灵活,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共同指导,形式多样。有的放矢。

3.练一练。趁热打铁,这也是最后环节,学生在完成上述准备后,应该说既激发了创作欲望,又拓展了思维空间,更主要的是有了自己的写作构想与草稿,剩下的就是整合生成,加工完善了。

四、创新评改方式

“作文难改”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声。那为什么不试一试师生互动、以生为主的“交互式”作文评改方式呢?

第一环节:组内点评。每次作文完成之后,改变以往“教师是第一读者”的习惯,而是先同组交互评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得失,弥补不足。同时,因为知道作品要给同伴看,就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评阅者因为看的是同伴的文章,就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在感受中受到启发。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解读;沉潜;细微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使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应该思考摸索的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独特”的教学方法中。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量文质兼美文本的内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不必要的讨论,热闹过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诟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从语文课程和教学的角度看,这里的‘教学’指教学方法,‘语文’指教学内容。

比如,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大多数老师会通过朗读,点拨等方法启发学生找出描写梁任公的语段,让学生感受一代伟人的风采。这也基本被定义为文章的“教学内容”。而这能否成为解读的重点?作者写主人公的外貌及言行,字里行间不含蓄,不委婉,“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等主观性很强的语句,非但不让读者反感,反而丰富了读者心目中人物的形象。“这种极具个性的写人手法何以能取得出色的效果,这正是值得解读的文本价值和美感。”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感怀,纪念,选用了文白夹杂的语言,不但没有矫揉造作之嫌,反而显得文章语短言长,意境高远。

孙绍振在《解读语文》里曾这样表述:”习惯于以读者的身份,就只能被动接受,真正要进人深层,就要化被动为主动。光是看明白了人家这样写还不够,还要追问,为什么他不那样写?”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加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读不出文体风格的讲究和意蕴。要学会沉潜到文字里面,探寻那符合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

1关注细微纲举目张

《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历来颇受关注,老师大都将教学重心放在文章4、5、6三段的语段赏析上,引领学生感受写景状物的精彩,意境的朦胧,体验淡淡的喜悦。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一切都归结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句,总觉得不大妥当。月下荷塘的优雅幽静之美,荷塘上月色的朦胧柔和之美以及荷塘四周热闹和谐之美,作者这一独特的审美体验,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他的不宁静。其实作者在文中已有了交代――“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李,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一句话细细斟酌,大有深意。文章所着力描摹的,就是一个“另有一番样子”的荷月世界,在4、5、6三段中,几乎所有的景物都一改平时的模样。而在这之前,已经构建了不同于往日的人文环境。荷塘边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路边不知名的树“蓊蓊郁郁”的,而“今晚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作者由一个“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平常人变成了只爱“独处的妙处”的超脱者。所以,后面景物呈现出的独特的“丰姿”,也就容易领会了。

2品味差异拓宽视野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随着黛玉的行踪,我们领略了宁荣二府的豪奢。但仔细分析,二者又有所不同。相比起宁国府的宏伟华贵,荣禧堂的陈设颇为独特: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贵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满目的金钱蟒的绣品,条褥;另一方面又有半旧的引枕,半旧的坐褥,可见王夫人所住之处的寒酸。如果将这种摆设简单理解为怀旧,那未免过于肤浅。正是因为“半旧的”所暗示的年代感,才让读者体会什么是一种世代沿袭的富贵。“梅花式洋漆小几”“文王鼎匙箸香盒”“汝窑美人觚”,日常生活用品中透着雅致,富裕中流露出自然,就连那些丫头婆子,让见惯了大场面的黛玉都不禁感叹“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

3咀嚼文脉提升高度

《囚绿记》,这篇散文的题目就足以形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但这是否构成了文本的内在价值?笔者认为,对文字的咀嚼必须联系文章的思想主旨:借绿色来表达希望和坚贞不屈的品质。既然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那么在文脉的梳理上就要有所体现。文中除了围绕“绿”展开思路设置线索外,作者对常春藤的称呼可谓颇具匠心:绿影、绿色、绿友、绿囚、囚人。这一细节不容忽视,它恰恰是本文文脉的情感体现。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即使是墙角的一根常春藤叶也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从“囚绿”到“绿囚”,简单的词语调换,却是作者从物到人的人格转化。随着情感的不断加深,常春藤逐渐成为“我”的挚友,它让我看到了生命和希望,更让我体验了永不屈服的力量。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浮出水面。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立足于文字本身的解读。“要真正深入到经典文本的深层,就是要尊重文本的主体”(孙绍振语)。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拨开云雾,沉潜于文字里面,去探究文字本身的联系,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领略智慧,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意蕴深厚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