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音乐的作文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1

关于听音乐的好处英语范文【一】

Music could be created in any place when you have inspiration. At most times, we enjoy music like symphonic music. Even pop music, there is needn't to understand what are they wanting to tell us. We just need to hear it carefully. Therefore, music shouldn't have national boundaries.

According to my personal experience, music has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our life. When we #from 写音乐的好处英语作文3篇来自学优网gkstk.com/ end#are in a blue mood, we could listen to some foreigner song. The music is that we needn't to realize what are they singing. When you listen to their rhythm and style, you will feel your heart be touched and shake in a blue mood. Then,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and acquire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music could promote society develop. As everyone knows, KFC and Mcdonald's are popular in China, as well as,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delight me so much as having a hamburger in these store.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s and other details. The foremost reason first one is convenience. Second is save time. The third is delicious. However, the detail is also essential for the fast-food store. Music is one of them. The music rhythm is factor that if they play a smooth music, the customer will find the taste of food better. If the store plays a rapid pace of music, people will eat their food more speedily when the store is rush time. That will provide more desk and table for client to available.

Music has mor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us around that I was not mentioned. In a word, music helps country and people more good than harm.

关于听音乐的好处英语范文【二】

1.To use music and music therapy to help ward off depression,to promote movement,to calm patients,to ease muscle tension.

2.Brain Waves:music with a strong beat can stimulate brainwaves to resonate in sync with the beat,with faster beats bringing sharper concentration and more alert thinking,and a slower tempo promoting a calm,meditative state.

3.Breathing and Heart Rate:breathing and heart rate can also be altered by the changes music can bring.greatly promoting not only relaxation,but health.

4.State of Mind:Music can also be used to bring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mind.

5.Other Benefits:lowering blood pressure,boost immunity,ease muscle tension.

6.Early musical training helps develop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language and reasoning.

7.Mood boost:plugging in to your favourite music could help melt away a bad mood.

8.Focus:if we help our cortex to produce faster beta waves,we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concentrate and focus our attention.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2

许嵩,曾经为了他的医学梦而考上了安徽医科大。后来,上天眷顾了这位才子,他开始追求音乐。2005年,他在网络上了歌曲,从此,他开始创作音乐,凭着自己的实力开始筹备专辑。2009年冬天,曾经的网络红人终于成为了一名歌手。

如果说许嵩的实力很棒,那么他的人气就更加的高人一等了。许嵩的知名度不是靠商家宣传出来的,而是靠他的粉丝“V迷”口口相传出来的。所以许嵩成为歌手排行榜第一,也是当之无愧的。

许嵩的“才”也是名副其实的。下面让我来列举几条:1、许嵩曾在全国网页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安徽赛区的第一名。2、许嵩曾在《意林》、《儿童文学》上发表过文章。3、许嵩的作文《把酒窝当作伤痕》曾为某地考试的阅读理解题。4、……

关于许嵩,我都已经无法用敬佩来赞扬了。但是,人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才子许嵩也是如此。

许嵩创作音乐的想法很简单,只是自己喜欢才去做。他不签唱片公司,不入娱乐圈,为人很低调。这使得有许多人不理解他。为此,许嵩在博客上写道:“喜欢我的音乐的人,能产生共鸣就听一下,不喜欢,也不会强求。”

我喜欢许嵩的生活态度,认真的创造出自己的音乐,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嵩鼠”。这样简单的一个人,不会为商家利益作主,不会去和那些纷纷扰扰打交道。许嵩身上的这些品质,无论怎么说,都是那么值得我们“V迷”欣赏和尊重的。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3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我国的歌唱中,“文辞”的地位在总体上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我国(至少在历史上)没有“无辞之歌”,又一方面,即使是在“以(确定的唱)腔传辞”的歌唱中,如果乐音旋律与字读语音发生太过于矛盾的时候,唱者往往会对唱腔作一些调整即所谓“润腔”、“小腔”去适应字读语音。更多的一些问题不能在这里多说了。

所以,回过头来想对音乐界同道们进一言:我觉得有两个现象是不能无视和轻视的:一是近百年来,西洋音乐(其思想、概念、观念、理论以至使用的术语)全面覆盖了我国;再一个是我们的音乐界对“我们自家民族韵文与音乐的关系”、“歌唱中之文与乐关系”的关心不够,我们乐界学“文”的热情远不如文界的学“乐”。是不是呢?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侗族;音乐文化;农事活动;高增乡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247-02

侗族音乐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事项和活动,它总是不可避免地融于一定经济社会之中,并以其具有的文化特质而在整个侗族文化体系中存在。传统的侗族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社会,侗族音乐不可避免地打上农耕社会的深深印记,与传统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传统农事活动与侗歌起源

从江县的高增乡属南部方言区,其音乐具有南部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其传统侗族音乐保持完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无论在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彩性和特征化的面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南部侗族核心文化区,从江县的高增乡与周边的侗族乡镇一样,其音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民歌、民乐、曲艺、戏曲、歌舞、乐舞、游艺竞技等争奇斗艳、多彩纷呈。如按一般的分类方法,高增乡的侗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器乐、戏曲、曲艺(说唱音乐)四类体裁形式,通过对高增乡音乐文化的具象性研究,可窥视整个南部侗族音乐内容、类型、形态、风格、特点。

关于侗歌从何而来,高增一带流传着一个朴实而又奇特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寨边的大榕树会唱歌,树上的串串榕果被鸟吃了。于是千百万种的鸟也会唱歌了,画眉、啄木鸟唱得非常好听。大榕树旁住着个萨阳婆婆,她嫌榕树整日整夜不停地唱歌,太烦人了,就把榕树砍倒推到河里去。鱼吃了榕果,满肚子里都是歌。下游有个名叫细崖的人捕鱼回家,剖开鱼肚,见肚子里装满了歌,就用箩筐装着锁进谷仓。后来,他想把歌挑到七百龙图九贯洞的地方去,不料走到兰洞河桥上换肩时,扁担断两截,箩筐里的歌都撒了出来,撒到岸上、水里,处处都是,捡也捡不完,从此,侗族村寨山河到处一片歌声…。榕树唱歌被砍伐,掉进河里的榕树果被鱼吃,而肚子里装满歌的鱼又被从事捕鱼劳动的渔夫散布开来……从这一段关于侗歌起源的精彩的神话传说,对这段叙事进行解读:榕树唱歌一鸟唱歌一砍倒树一掉河里―捕鱼一箩筐一谷仓一扁担断了―歌撒了出来―侗族村寨山河到处一片歌声,这正是对侗族农耕社会的图景的展示。

高增的许多民间音乐、舞蹈、故事、谚语,都是在劳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在最初的意义上,它们的韵律总是配合着劳动的节奏直接服务于劳动生产。比如,古歌谣中的耕地歌、狩猎歌、织布歌、秧歌、打铁歌、牧歌、渔歌等等,都与劳动结合在一起并抒发了对劳动的感受。而那些以劳动呼声为主,并夹有一定语言的夯歌、号子等,更是在劳动中发挥协同动作、鼓舞精神、提高效率的作用。

如果我们抛开生产,特别是抛开了高增的农事活动,就难以理解其音乐的起源,也无法解释音乐文化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侗族音乐起源于农事活动,农事活动承载着音乐,并促进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事活动中的侗族音乐

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是世界上栽培稻谷的起源地之一。而侗族作为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同样以稻作农耕生计方式为主,并形成与这一活动想关联的稻作文化系统。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系统里,围绕农事在时间、空间上展开的农业生产体系、经济社会关系、文化体系,共同构筑了一个侗族立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侗族的农事活动依赖其特定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技术、劳作方式、传统认知,在其活动的主要场所、节庆和仪式上,即在特定空间场景和时间节点中展现并体现出其所蕴涵的意义来。

高增乡的村寨多分布在山区的河谷溪畔,依山傍水。与大多数侗族人一样,高增人也以水稻种植农业为主,既有坝子田,又有梯田。由于水源丰富,高增的稻田大多养鱼。家庭养殖猪、羊、牛、鸡、鸭等动物。山坡林地上多种植杉木、油茶、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的采集、猎取等也作为家庭经济的必要补充。山地的自然环境与传统耕种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林、牧、渔、手工等生产为辅的山地水稻文化特质综合体。这一文化综合体与自然条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山形、村寨、水田、旱地、坝子、草场、深林、土壤、河流、水渠、水库、道路等内容,形成一个有侗家特色的田园景观。与其村落民居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时空配置环环相扣,呈现为一种活态的、立体化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农林牧渔等生产之间的配置是立体的,它们所依赖的山地自然环境是立体的,村落相关的建筑、道路、场所是立体的,围绕农事而进行祭祀、节日等活动也是立体的。从农事活动这样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文化事项,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探视侗族音乐文化的源头、根基及其演变。

对侗歌在劳动生产中的记事、交流感情、怡情悦性的作用,他们在实践中也有所领会,并通过自己的歌表达出来。许多劳动生产的经验也多集中体现在侗歌里,如:

《开春了》,歌词这样写道:开春了!燕子翩翩掠上榕江河,好心的燕子把话说:春天来了莫偷懒,叫咱快快去干活。开春了!修好锄头挖田地,修好犁耙开荒坡,春天田地开得好,秋来粮食收得多。

《布谷鸟叫了》三月里天气好;布谷鸟儿到处叫;下种季节要勤劳啊;秋天才能收成好;种好又管好;年年粮食产量高。

除此之外,还有《游秧歌》、《十二月歌》等。在侗歌里,不仅有劳动生产经验的体现,还有侗家人劳动中的协作意识:

一根棉纱难织布呦!一根棉纱难织布哟!一滴露水难起浪!抬木过梁要有几根杠哟!建造新房要靠众人帮!你拉绳来我拉杠哟!你拿锤来我穿枋。咚空咚空响不停哟!大夏落成喜洋洋。

稻作农耕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侗歌,均体现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理想:希望社会安定,为水稻生产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稻作民族渴望社会安定,需要风调雨顺,表达侗族人民和平安定的意念就体现在侗歌里。侗戏也是稻作农耕社会的产物,它与长诗一样,体现的同样是渴求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平安的理念。

三、传统农事节日中的侗族音乐

在高增传统的节日活动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农事节律而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节点,农事活动的内容不同,如什么时候栽种或放养什么,什么时候收获等,都是与时间匹配的,这也是农业与现代工业相区别的一个基本特征。高增一带,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与水稻的生长节律是合拍,并由此形成了一套以农事、农时为时空节点的传统生活习俗和节日文化事项。而展示侗族音乐的各种活动,正是在这一稻作文化时空序列中的展播。在一年的周期里,有几个主要的节日,如(秧门节)、转换(新米节)和终止(过年)等,就是伴随水稻的栽种、生长而展开的,而相关的侗族音乐活动也在吃新节和过年达到,并在秧门节之后停止。

在高增,除了在民歌歌词里所体现的农事活动内容、农事时间安排,以及对于安定的水稻生产良好社会环境的渴望之外,高增乡的一些围绕节律而展开的农事节日,和围绕空间而展开的农业祭祀也无不通过音乐活动来呈现。

“舞春牛”和播种仪式。在高增乡,每到春耕大忙前的一个时间,人们就组织一次集体性歌舞娱乐“舞春牛”活动。由某寨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春牛”,并组织表演队伍,依次到周围各村寨表演。队形是鼓乐队在前,春牛居中,农耕队随后。每到一个寨子,寨中的男女老少列队相迎,唱着《春牛歌》:“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岭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随后,他们将春牛队迎进本寨鼓楼坪进行表演。“春牛”扮演者模仿水牛滚水、撒欢、耕田等动作,引人欢呼、喝彩。接着农耕队员们背上锄头、犁耙、竹篓等道具,表演挖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各种农活动作,用歌舞表现了侗族人稻作劳动的欢乐气氛。在播种仪式中,人们表演撒种或播种等动作,然后将香、钱纸、鸡鸭毛夹在竹竿或五倍子树枝上,插入秧田,或在秧田插上一束芭茅草,用以避邪、忌“百口”和保佑秧苗茁壮成长。吃相思(侗语月也),农闲的秋后或是来年春忙之前,村寨、族性之间的集体往。活动包括:(1)拦路迎客,(2)祭萨多耶,(3)鼓楼对唱,(4)炉旁叙歌,(5)送别。吃新,就是尝新米的意思,是侗族人民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节日始于农历七月初,晚至八月十五,过节时间是错开了,为了便于村寨之间的相互做客。节日当天,宾客身着节日盛装以芦笙队为前导,手拿礼物早早赶来。到寨口,主人会设置种种障碍,拦路盘歌,节日的部分便是鼓楼对歌。

以上所说的“舞春牛”、吃相思、吃新节是包括高增在内的整个南部侗族地区的农事节日,而高增侗族独有的招龙节、泥鳅节、踩高跷也同样具有浓厚的农事活动色彩。招龙节,高增乡岜扒也是侗族多种民间文化融合的村寨,每年夏季农作物耕耘完之后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岜扒村的招龙节。村寨以节日的形式歌唱美好家园,以招龙的方式寻求心灵寄托,祈佑平安和五谷丰登。节日除了招龙仪式之外,还包括侗族大歌、踩歌堂、芦笙舞、行歌坐月、荡秋千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泥鳅节,据说以前每到撒谷种进田,见秧苗长出嫩芽后大家都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便一起来庆贺,有钱人杀鸡宰羊,穷人没钱买肉便想了个主意到田里去捉泥鳅做成佳肴,久而久之便逐渐演变成了每年高增乡新生村农历5月28日的泥鳅节。节日当天,村里的罗汉(年轻男子)一大早便去田里捉泥鳅,而村里的女孩会在罗汉回家的途中埋伏,对歌索要捉到的泥鳅。踩高跷,并不作为传统节日来庆祝,在每年七月初的侗族传统节日――吃新,踩高跷会作为高增乡托里村特有的一项节日活动来展现。踩高跷活动中,同样有大歌、芦笙、芦笙笛的音乐活动与之相配。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5

记得在音乐学科没有纳入高考以前,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是关于语文学科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分数之外 学会感动》。原文如下: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有时候,一空下来,就会想起,一丝一缕地把心填得满满的。等到要写,却发觉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再放回到心底。因为太看重,所以,不敢碰,不敢写,生怕写坏了它,生怕写歪了它。

那还是10年前,我刚做老师的时候。一个学生――校刊的主编、校文学社社长,语文好到只要说出他的名字,整个年级都知道的人物――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有一个大题的现代文阅读竟得了0分。匪夷所思的是,并非答错了,而是没有做。试卷上是触目惊心的空白。

我找到他,问为什么。他告诉我,用作题目的那篇文章,他读完第一遍,就哭了。他当然知道这是在考试,所以,再读一遍,还是哭,哭到无法思考。他决定先完成后面的试题。直到把作文写完,回过来读第三遍,还是哭。于是,他选择放弃,即便还有足够的时间。

后来,教过许多学生,做过无数的阅读。不可避免的,我渐渐淡忘了那些文章的内容。可是,我一直记着有这样一个学生、有这样一张脸――那神情真是庄重,庄重到令我心生敬畏。

我们是尽职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那篇文章的手法是什么。我们无法置分数于不顾。

然而,我还是希望,多年以后,有人会记得,有这样的一些文章,他读的时候流过泪;有这样一个瞬间,他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没有人可以追随世界走向永远,但是感动的那一刻,我们拥有了一切。和分数无关,它属于心灵。

这个故事引发我内心深深的思考,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也很现实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由教育体制所引起的音乐学科不被重视,由于考试科目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经历去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美好。在我的课上就遇到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一些同学在听,一些同学在发呆,还有在偷偷做其他作业的;问他们,他们的回答是:“音乐是很好听,但是那么多的作业、那么多的考试,每天都很心烦,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注意力真正放在音乐中。”他们说的,我理解。而我要做的就是:在现在的考试制度下(即使我省的音乐学科也被列入高考的科目),怎样让学生真正能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好,在感受中获得知识,更好地平衡艺术和分数的关系。

作为一个中学音乐教师,我认为在音乐的课堂上,首先要告诉学生的就是为人生而音乐的道理。如果我们的教育从这里入手,或许一些已经麻木的心灵,将得到音乐的滋润;一些已经暗淡的音乐,也将重新复活,重新焕发青春的光芒。的确,对于音乐家来说,为音乐而人生是伟大的;但是,我认为无论是音乐家还是普通人,为人生而音乐,更伟大,也更符合音乐的品格。在诸多的学科中,是要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和探索人自身之外的世界,而音乐首先让我们学会感动,学会真正地用心去感受世界。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的课堂上,尽管音乐仍然美妙,但音乐教育的面孔却越来越板,越来越僵化。终于让越来越多的喜欢音乐的孩子,越来越远离音乐的课堂。

作为教师,我想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音乐作品也都是独特的和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结构、风格、使用不同的表现要素。音乐所能带给你的精神世界是极为自由的,而拥有一个能够自由欣赏音乐的耳朵和一颗自由的心灵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流畅亲切的话语方式,以一种随性、和悦与自在的姿态来引领孩子们。在他们对音乐理解的稚气和自由中我更看到:每一个灵魂都是独行的,更看到他们富于创造的明天。

我也很多次地幻想着能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素质教育的时间,幻想是不是可以规定:在学校的管理和引导组织下,下午的第三节课开始,让孩子们自己来安排喜欢的素质教育学科的学习内容,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际学习活动中,而不是一边推行素质教育一边把考试科目的学习时间安排的很满很满。

关于音乐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映梦》;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分析与评价

一、《映梦》音乐分析

《映梦》是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吉炜在后现代筝曲领域中倍受欢迎的作品。吉炜作为推广古筝文化的领军人物,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近百场,以稳扎精湛的演奏技巧与真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中外音乐界备受瞩目。除此之外,吉炜在长期的古筝教学和演奏中,坚持探索,敢于创新,成果斐然,被业内称为古筝界的“先行者”,并致力于古筝音乐的现代化、国际化探索,研究与尝试古筝与世界其它民族乐器合作的可能性,开拓古筝音乐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多种形式的演奏,用她那超群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获得了全球十大华人成功女性大奖的荣誉。

作品《映梦》一经问世便深受古筝爱好者的好评。其简单而不失大气的音调和色彩梦幻的旋律与电子乐伴奏的伴唱相得益彰,成为现代筝乐中独具创新的经典作品。作品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利用电子音乐作伴奏,通过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效果制作出号角声及空灵肃杀、辽阔豪迈等渲染环境的音响元素,合成玄幻深邃的听觉效果。作品气势磅礴,仿佛是在仰天长啸,述说豪迈凛然的梦想,壮怀激烈之正气也油然而生。通过古筝浑然天成的坚实清悦之民族音色的演绎,完美地呈现给听者魂牵梦萦,意气风发的天籁之声。

作品采用流行音乐的写作风格,采用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筝曲演奏技法简单,旋律通俗轻巧。作品侧重通过旋律的流畅性与抒情性强调乐曲的内容,用古筝较为独特的中国民乐五度相生律制产生出的清脆悦耳的音色和与电子音乐伴奏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风特色的悠远意境。

筝曲本身在旋律线条与音响效果的设计上也同样是后现代思想的集中体现。全曲以传统五声羽调式为旋法主体。筝曲前奏为配合与电子音效制作而成的辽远广阔的音响效果以营造意境浓厚的背景烘托,突破古筝传统的五度相声律定弦而加清角形成特殊的六声调式,通过连续刮奏达到思绪万千、连绵不绝的音响效果,借此展开对磅礴梦境的诠释。乐曲中的电子音乐不仅是伴奏的作用,在其中还与作品主题紧密连接,你应我答,一唱一和。而筝曲主旋律则与伴奏织体形成对比,利用传统五声调式音阶演奏起承转合的传统特色主题音调,旋律却超凡脱俗而不失大气。悠远而心驰神往的梦境仿佛近在眼前。在作品中穿插离调、人声的烘托渲染,强调主题。同时,复杂多变的低音鼓点又给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前卫,使乐曲潇洒轻快而不失优雅,汲取后现代主义之精华。

二、《映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

后现代音乐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青稚状态,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在国内至今仍争议不断,未成起讫,在此方面的著作文献也是量小力微。在此笔者也只能是囫囵吞枣,未进行深入的泛泛而谈了。

(1)关于专业音乐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

首先是无序、解构、反形式。此类特性是相对于有序、结构、形式而言的。无序、解构、反形式的音乐以噪音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等为代表。[1]

那么在专业筝界的后现在主义即建构在无序、反形式的基础上,如刘乐《开启》,利用琴箱的启合演奏出的声音及其噪音音乐为主体的交响乐伴奏,以及伍洋所演奏的《七夕》,同样是用电子音乐合成的伴奏,采用无线条旋律对乐曲进行阐述。于两者不同的是,《映梦》主题明确,结构简洁,旋律清新,通俗易懂。显然,若前者借助伴奏是要达到渲染主题,协同共绎的效果,而《映梦》则是依附于伴奏,以画龙点睛之笔达旋律衬托之妙。相比之下,《映梦》的娱乐性就脱颖而出了。

(2)关于大众音乐与综合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

首先是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在20世纪时期的音乐领域,录音棚制作成为了音乐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兴起,音乐通过与音像业、各种传媒连成一体的传播方式,面向全社会大众,改变了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厅方式,产生了更多便利的信道及传播、接受方式。但由于文化工业的音乐的娱乐性与共享性,很多人对它的商品化、非艺术化、工具化和庸俗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1]

其次是大众广场的音乐。这一领域的后现代音乐景观包括摇滚广场和“第三潮流”的音乐广场等。20世纪50年代,反传统的大众心理推动摇滚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出于主张把西方现代专业音乐的手法和特点与各民族的流行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美国作曲家舒勒提出“第三潮流”这个概念,而最初主要是爵土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两者的结合。

如今,大众广场的音乐远远超出了听觉范围,具有大众狂欢与多元对话的性质,雅与俗、台上与台下、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政治与文化、科学与宗教等等的界线,在这里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消解,而这种消解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本质特征。[2]《映梦》这一作品,是突破传统古筝音乐“高雅音乐”的界限,通过电子音乐与MTV相得益彰的传播,利用浅显明快的旋律线体勾勒形成的通俗性古筝音乐作品,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深受大众喜爱。由此可见,《映梦》归属于“广场音乐”和“媒体音乐”范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