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挑战了不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挑战了不起范文1
《红色娘子军》是儿时的记忆,如今再次提起,仍让人内心为之一动。曾经舞台上那位赢得无数掌声的“吴清华”,今天就在我们的面前。温暖的气氛中,我们打开了所有的记忆。
酒尚: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红色娘子军》长大的,对吴清华和洪常青的感情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赵团长作为第一代吴清华的扮演者,见证了红色娘子军的诞生,那么你当时能够出演吴清华有什么机缘没有?
赵:我无法说出我当时的感觉,因为是那样的一个时代,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中俄关系破裂,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些留苏的老师回来了,我们一起探索自己活下去的路,舞蹈学校是1954年建立的,到了1961年我毕业的时候,我们正好赶上两件事:一个是,一个就是苏联专家撤走。为了继续我们的舞蹈事业,大家都没有放弃这个共同的梦想,一心想做点什么,那个时代人都很单纯,一心向上,所以红色娘子军的产生我觉得是很自然的。
酒尚:以前的芭蕾都是给人一种缥缈轻柔的感觉,而《红色娘子军》则是柔里更带着刚毅,演员们怎么做到的呢?
赵:我记得当时我演完天鹅湖,就去演了红色娘子军,开始分配的角色是红莲。连长、吴清华我都跳过。最开始我们对作品理解不是很深刻,我们团长说我们只像娘子不像军,这就有了我们后来去大同体验当兵,真的像节目中的娘子军一样打靶,行军。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走的时候,也都是很依依不舍的。我是演完天鹅湖就去演了红色娘子军的,从非常飘逸的感觉,一下子要表现得非常昂扬,非常有力量的娘子军,从半脚尖变成全脚走路,感觉脚后跟特别疼,这些小的细节只有自己参与了,才会知道。《红色娘子军》确实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
酒尚:红色娘子军和西方的芭蕾舞最典型的区别在哪里?
赵:挑战了西方的程式化。第一,我们突破了西方芭蕾舞爱情的主题。第二,红色娘子军很少有双人舞,完全是形式服从内容。第三,就是我们在演红色娘子军的时候已经可以在台上有语言了,能够做到这样的创新,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说这个作品的创作者很伟大。现在想来,排演红色娘子军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举措,挑战了西方的芭蕾。红色娘子军到现在已经有44年了,依旧常演不衰。在意大利演出,那里的观众说如果以前我们认为《红色娘子军》是红色中国的一个宣传工具,那么现在看,她真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品。
酒尚:红色娘子军在国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有没有被国外的芭蕾舞团体排演过?
赵:阿尔巴尼亚和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曾经演过我们的全剧。
酒尚:可以说我们国家芭蕾舞的起点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个关键词,就是“创新”,是不是这就代表中国芭蕾舞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道路?
赵:舞蹈学院成立后,学校的老师已经开始进行了芭蕾舞的创作。我觉得中国人接受西方芭蕾舞的同时已经开始考虑和中国民族舞的合作,最早就是舞蹈学院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部作品叫《虞美人》,一个版本是中国民族舞,一个就是脚尖舞。《虞美人》可以说就是中国的《天鹅湖》。《红色娘子军》可以说让中国人认知了芭蕾舞,并且产生了一个情结。
酒尚:《红色娘子军》在全国全世界有没有统计过一共演了多少场?
赵:初步统计是两千多场。
酒尚:我想哪一个芭蕾舞也没有像《红色娘子军》一样普及到群众中,在过去的年代,很多公社的宣传队都可能排演过红色娘子军。
赵:完全是这样的。不久前我们在内蒙演出,遇到过一个旗的领导,她就曾经演过吴清华,这种例子在全国有很多。直到现在,我们在演出的时候,有一些动作一亮出来,音乐一响起,许多人都会哭。《红色娘子军》会引起许多人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酒尚:有没有觉得《红色娘子军》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中国芭蕾舞团的精神?
赵:我觉得是一种精神,一种奋斗的精神。我们当时碰到的困难是很多的,但是这个剧能够成功。独立、自立、奋斗的精神是跟红色娘子军紧密相连的。
酒尚:那么《红色娘子军》对中央芭蕾舞团的发展方向有没有指引?
赵:就是永远要创新,永远要做出自己的东西。
酒尚:现在年轻舞蹈家排演《红色娘子军》,跟当时相比有没有什么不同?
赵: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我想是不能比的。但是我们在人物塑造、社会背景等方面去要求他们,要求他们更朴实。对艺术特别认真。现在,我们年轻的演员所面临的各种诱惑是过去所没有的,但是,她们选择了芭蕾舞,就选择了一种神圣。有时候,芭蕾舞就像一种宗教,能让我们的演员在现实社会的诱惑面前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
酒尚:芭蕾舞在中国,像葡萄酒一样,要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赵:你们推广葡萄酒文化,我们推广芭蕾舞,追求是一样的。就像你去宣传为什么要去喝葡萄酒,我们对芭蕾的期望就是让人去了解我们所宣传的事业。在特定年代有政府帮助我们普及,在非特定年代,我们只能去努力让普通老百姓去接受芭蕾舞,走近芭蕾舞。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票价,走下去普及。而葡萄酒也是要根据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来谋求发展。所以,我觉得葡萄酒和芭蕾一样,都需要不厌其烦地去宣传,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推广的关键。
酒尚:您的一生都献给了芭蕾,如果重新选择,您会不会还去选择芭蕾作为您一生的事业?
赵:对我来说,芭蕾不是那么幸福、那么甜蜜的回忆,如果选择其他的行业,我也可能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你学了芭蕾,你将再也无法离开它,它是对美对理想无止境的追求。你从事它,酸甜苦辣都有,虽苦,但却依旧喜欢,这是说不清的。
记忆总是要被拉回到现实的,对于芭蕾的热爱,是赵团长一辈子不变的追求。在美丽化为艺术的背后,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艰苦,有汗水、有泪水、有伤、有痛。然而,当美丽的艺术被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时,就如破茧成蝶一般――疼痛过后那是最美丽的绽放,是最甜蜜的时刻。让我们一同期待《红色娘子军》那最美的绽放吧。
你们推广葡萄酒文化,
我们推广芭蕾舞,追求是一样的。
挑战了不起范文2
一走进茗缘汇,大黑体的“武夷大藏”赫然醒目,浑厚而沉静,与会所幽长的纵深相得益彰,一种“大隐于市”的心境油然而生。在这份别致的静谧中,记者揣测茗缘汇的主人应该是一位优雅的小女人,然而,当李英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时,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话语轻柔,语速缓慢的女士却是个从小就特立独行的“叛逆”分子,甚至连初次投资茶业,也没有循规蹈矩地从铁观音开始,而是挑战了最难把握的岩茶。
像电影一样的人生
李英来自一个幸福和睦的传统家庭,家底殷实,为她在家乡安排一份轻松稳定、收入颇丰的工作绰绰有余,这也是她父母希望女儿大学毕业后走的路。可是,李英向往城市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意每天过着一层不变的生活。1999年,李英不顾父母反对,带着在大学打暑期工攒下的1500元来到福州。
“刚到福州只身一人,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四处碰壁,那会有个华夏卫视的电视频道,好不容易在里面谋到文员的岗位。现在回想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天真无知,但又一副天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完全没有考虑周详就来了。”李英告诉记者,相对于家乡县城而言,当时福州的生活成本很高,既要租房子又要日常开支,1500元已所剩无几,做文员的工资少得可怜,勉强维持生活。
为了提高收入,在同行的推荐下,李英跳槽进入另一家电视台做节目营销。虽然非常辛苦,但比起做文员,外向的李英还是更喜欢在外面奔走,只是公司事先有说明业绩提成不能每月按时兑现,这让李英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付不起房租的窘迫。“我当时跟房东好话说尽,恳请她再宽容几天,等我提成一到手就还清,但是已经拖欠三个月,房东再也没有耐心,只管匆忙催促我赶紧走人。”李英说,还在我收拾东西的时候,下一位租客已经搬行李进来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她看我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委屈地哽咽着,便好心询问起情况来,了解大概后,她竟然二话不说地收留了我,还免费让我住到找着房子为止。
李英现在回忆起那段短暂的时光仍然唏嘘不已。“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陌生的城市里能够得到素昧平生的善良人帮助,那份感动是无法言语的。她是我生命中第一个贵人,我们也因此成了好朋友。”她说。
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做媒体营销一年多后,李英已经游刃有余,积累了不少资源。一贯特立独行的她很快便萌发了自己单干的大胆想法。“那时候做这行的竞争小,也熟悉其中的操作模式,自认为非常简单,于是立马着手筹备公司,租场地、雇员工、拉业务……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地顺利。”李英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叛逆、有野心的人,但是思想传统的父母希望她以家庭为重。其实在李英来福州前,家里已经为她在老家县城政府部门安排好工作,李英也顺从地去上班,可没过多久,李英发现越来越无法忍受每天喝茶、看报纸,嚼舌根的日子。在父母的反对下,李英决定辞职。
随着同行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李英毕竟还是生意场上的新手,公司的经营也逐渐走下坡路,后来只好关门大吉。李英说,“我并没有因为公司倒闭而受打击,反而觉得失败的教训是一次经历也是一次学习,还年轻呢,从头再来嘛。”
完成公司清算之后,李英又重整旗鼓,先租下一间便宜的房子作为栖身之所,再出去找工作。
“这次不会像第一次找工作那样没自信,有经验也有目标,我定位在自己擅长的营销方向,不多久就成功了。”李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自己的经历,她总结了一些小心得,一方面做营销不能急功近利,要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自己也有过三个月没有业务的恐慌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人错行,但熬过来就海阔天空了;另一方面是要有技巧,灵活变通,比如去客户公司拜访,虽然只需要和对接人洽谈就可以,但顺便也找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打个招呼,不仅能够提高营销效率还可以获得不少新资讯。就这样,李英慢慢在福州站稳脚跟。
整合资源是王道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李英已经具备很高的市场敏感度。十年前正值广东深圳IT业发展高峰期,李英也在福州成立了一家IT公司,主要做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当时和一家做安防监控的公司有业务往来,认识了里面的一位师傅正准备跳槽,我就提议一起合伙做,他负责技术,我跑进货和销售。”李英说,“我开始频繁往返于福州深圳之间,那时候深圳挺乱的,鱼龙混杂,甚至时常听说杀人越货的消息,一个单身女人确实挺害怕的,有些老乡还让我带她们去深圳淘金,我都直接拒绝。”
IT公司发展很顺利,主要接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以及大型开发商合作,在福州软件园里的办公场所有800平方米左右。李英很快又察觉,做安防监控必定要涉及装修工程,如果自己就能将两者打包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李英的装修工程公司应运而生。“通过尝试性的整合推广,市场反应很不错,很多甲方只需要和我一家乙方打交道,既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又节约时间,最关键的是缩减了中间环节造成的成本浪费。”李英说。
无独有偶。IT和装修的联姻使得李英的公司规模更上一层楼,然而装潢和建筑的碰撞让李英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李英自己都没想到会如此戏剧性地找到一个做建筑工程的丈夫。当记者问李英,既然都找到可以依靠的港湾,为何还要让自己继续辛苦,李英笑着告诉记者,“我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人,当初孤身一人敢在福州闯,就没想过要日后靠丈夫养活。我喜欢自己有工作或事业,那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每天靠丈夫‘拨款’,看丈夫脸色的生活太伤自尊。”
IT、装修、建筑工程三位一体,在资源整合才是王道的今天,李英和丈夫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稳固。
一见钟情爱岩茶
这几年,李英收获了成功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面对美好的种种,李英开始沉心反思,幸运不可能永远相伴,混商场多年难免带上浮躁之气,这很容易让人失去正确判断的理智,继而破坏已经拥有的全部。
2011年,由于公司在南平有项目,李英抽空带孩子去武夷山放松,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岩茶,立刻就被武夷山岩茶的氛围深深吸引。她借用日本女作家左能典代的话,“自从我来到武夷山,就被那里的风景迷住了,更被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夷岩茶吸引,就像一个女性遇到了非常了不起的男性。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岩茶的声音,如果是别人,可能以为是梦幻,而我,把它视为箴言。”
挑战了不起范文3
本科论文中温迪提出创立“美丽美国”的想法,她认为真正的领导者是不断寻求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人,她想到聘用这些领导者,让他们带着一身闯劲去贫困地区教学两年。
1989年,温迪·科普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她在毕业论文中提出了成立“美丽美国”的构想。
20多年来,“美丽美国”坚持为美国城乡低收入(贫困)地区输送老师,积极改善美国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在美国大学生中,“美丽美国”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据报道,全美2009年共有3.5万名大学毕业生申请“美丽美国”的4000名教师岗位,其中哈佛、普林斯顿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占到申请总人数的11%。有媒体戏称“美丽美国”为“精英组织”——非名校学生不收。全球咨询公司Universum(优信)2013年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美丽美国”位列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喜爱的雇主前10名。
温迪·科普也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人物。她在其书《改写未来——美丽美国如何创造教育平等的世界》中文版出版之际,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大学生》:“美丽美国”的概念源自于您的毕业论文,请简要介绍一下。
温迪·科普: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意识到美国要致力于成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国度。因为,孩子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而教育又决定了人生。上大学时,一位室友来自一所低收入地区公立学校。通过她,我了解到美国1/5的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只有8%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相比之下,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80%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这是长期以来因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差距。
事实上,我发现这是全球现象。
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我提出了创立“美丽美国”的想法。因为,当时我所处的那一代人被称为me generation(自我中心),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为了赚钱。我不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真正的领导者是不断寻求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那些人。有一天,我就想到了“美丽美国”——为什么不聘用这些“领导者”,他们带着一身闯劲去贫困地区教学两年?我立刻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
《大学生》:为什么是两年支教时间?
温迪·科普:这是最短的时间。因为,这项工作非常有挑战性。成为一名老师,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只有当教学时间接近两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做出显著的贡献。
《大学生》:为什么“美丽美国”锁定刚毕业的大学生?
温迪·科普:还是大四时,我就开始创立“美丽美国”。有人说在“美丽美国”教学,与职场工作并无不同。我说:不对。我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事实: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愿意付出全部精力,通过教育真正改变一些东西。
2013年9月,美国教育部研究机构教育科学院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美丽美国”项目教授的学生比其他传统型老师的学生领先约2.6个月(学得更好)。“美丽美国”的老师们虽没教师资格证,但他们与学生们合作得更成功。这是他们在短期内做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他们也创造了巨大改变。在华盛顿地区,20%的学校校长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都曾参加过“美丽美国”。所以,“美丽美国”不仅帮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还运用这种领导力,改善整个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您看来领导力意味什么?
温迪·科普:在贫困地区的“美丽美国”的老师们,他们设定一个宏大的目标,激励孩子们用功学习来接近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们实现目标。
在新书中,我提到了Megan Brousseau(梅甘·布鲁索)。她加入“美丽美国”后,被派往位于南布朗克斯一带的莫里桑尼亚教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一)生物课。那里曾被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称作“美国最糟糕的贫民区”,学生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梅甘第一次踏进班级,就向学生宣布了她的目标——让所有人都参加并通过严格的纽约州会考,同时梅甘也对自己说:这是创造历史的机会。这个目标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在那个地区,很少有学生参加会考,更甭说通过。但是,梅甘不断地给学生们增强通过会考的信心,并强化他们的信念:“上大学是唯一的选择!”
为了达到目标,梅甘修改课程、探索新方式……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112名学生中109人一次性通过了考试,平均成绩81分,远高于纽约市72分的平均水平。落榜的3名学生也在梅甘的悉心辅导下顺利通过了第二次考试。
回想梅甘所做的,会发现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会考,很多人会认为不可能,但梅甘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于是,她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当遇到困难时,她会想各种办法,如同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我认为教学就是领导力——设立目标、激励他人实现目标和克服困难与障碍,这种领导力适用于各行各业。
《大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改变未来、创造世界的动力是什么?
温迪·科普:我们往往认为经验是力量。但是,经验不足或缺乏经验也是一种力量。25年前刚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我如此天真地创立“美丽美国”。谢天谢地,要不是我的天真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美丽美国”。有时,尤其是面临重大难题或身处艰难时,理想主义年轻人提些不切实际的问题非常重要。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会考,很多老师都认为梅甘疯了。但是,天真、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梅甘做到了。当然,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美丽美国”的合作伙伴,同样重要的是,“美丽美国”需要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乐观主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里,没什么责任比刚毕业就教书更大。因为,你拥有无限潜力,来影响孩子们选择人生。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有多大。领导者们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并为他人开拓机遇。未来的领导者们获得第一手经历和体验,对于解决最迫切的问题非常重要。
《大学生》:针对“美丽美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有人认为这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充分地准备;另一种声音却把他们称为最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老师。
温迪·科普:要是美国贫困地区已有很多合格、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许就不需要“美丽美国”了。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所以,“美丽美国”招募了大学毕业生。他们教书并不是逼不得已,而是有着强烈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意愿。贫困地区及其学校的校长们非常欢迎“美丽美国”和它的老师们,批评“美丽美国”的声音绝不是来自这些贫困地区及其学校。批评的原因在于“美丽美国”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为什么“美丽美国”招募的都是原本不计划当老师的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却教得更好?这些都是哲学层面的争论。
事实上,“美丽美国”的老师们正在做出真正的改变。美国有这么多孩子不能进入高中,即便进入了高中又有许多孩子缺乏资金支持,这是一个危机。“美丽美国”所做的就是招募成千上万最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解决这个危机。从短期看,他们只是老师。长期而言,在贫困地区的教学经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群大学生,改变他们的职业方向……以后,他们将成为学校领导者、教育体系领导者、政治领导者、商业领导者、民间领导者……他们将共同努力,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以确保美国真正成为一个机会更均等的国度。
《大学生》:“美丽美国”和“美丽中国”之间是什么关系?
温迪·科普:它们是“美丽世界”项目的两个合作伙伴。从本质上来说,“美丽世界”项目各合作伙伴都采用了“美丽美国”的模式,即招募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奉献两年时光前往贫困地区参与教学。
“美丽美国”的贫困地区指低收入地区(low-income communities,有的坐落于繁华的大都市),而“美丽中国”的老师都前往中国的偏远农村,每个环境都有自身的挑战。
挑战了不起范文4
文学和科学技术在众多方面的贯穿和交叉是学者们无法被忽视的,而各种技术都已经或将要以它们自己的方式生产出新形式的文本。正如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造纸业和印刷技术飞速发展而生产出大量的印刷文本一样,以数子技术为主导的后工业革命制造出了计算机化/电子化的文本———超文本(hypertext)。它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交互式搜索。学者卡斯特尔依据“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数子性质,如二维与三维的使用者界面、多路径、虚拟真实、多媒体、资料库与超链接等电脑技术认为,当今就是一个由节点通过网络连结而成的的网络和咨询的社会,时间将空间转化,使得过去以地方空间(spaceofplaces)为基础的社会以流动空间(spaceofflows)的态势出现。“文学”原本是由作品、作者、读者与社会关系所组成;“作品”以文字作为载体,后以书写、雕版、活字等印刷媒体进行传播而得以与作者和读者发生关系。数码時代是以数子(digital)方式进行流通,文字被数子化以后,成为01二进制数子排列。印刷与数字化的界限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议和探讨。超文本虽然挑战了印刷传统下阅读的概念,但却并未否认和抛弃它,它深化的是对读者作用的重新思考。
1.“作者已死”与读者之生
英文词语中,作者(author)和权威(authority)是同一词源,所以“作者”一词自然而然与权威连贯在一起。罗兰•巴特在1976年向世人宣布“作者之死”,更是骤然间颠覆了作者/读者的等级框架:文本一经呼吸到在外的空气时便与作者切断了脐带关系;任何人和作者一样,都可以自行解读和诠释作品;任何的文,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行为中才能彰显其在语言结构中原有的解释权。传统的作者神话至此被彻底毁灭了。巴特说:“文的舞台上,没有角灯:文之后,无主动者(作者),文之前,无被动者(读者);无主体和客体”。超文本就是如此演绎的。首先,在网络环境中,人人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者,利用电脑所具有的超链接、超文本、去中心、断裂、无起点与终点的书写阅读形式,他不再被动地吸收或消费符号,而是文本的解码者、意义的建构者和文化的生产者。其次,文本在电子环境中是非物质的。超文本作者事实上什么也不能拥有,因其作品一旦被置于网上也就意味着进入了公共领域,向不计其数的读者开放。
2.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再创造
本世纪初的认知革命始于自然科学在认识论上的转变: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戈德尔的数学证明等对事物的客观性、可把握性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与此同时,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欧陆哲学思潮也大大提高了人的主观作用在认识中的地位,导致对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真理进行再认识。文学理论的主体性始于现象学研究,它意味着哲学的焦点是意识,而非从前认为的是世界中的客体。接受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定性。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级:艺术级;构成艺术作品另一级的是接受者(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审美级。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传达。因此,接受已经不仅仅是接受,而是对艺术文本的再创造。一切文本,作为某种符号系统,已不再是封闭完整的单一体,其开放和多元性,为读者提供了无尽的诠释空间。因此,一切文本都是“多义的”或“多诠释的”(polysemic)。同时,对作品的解读还包括诠释者或评论者所处时代背后隐而不显的文化氛围。解释的任务也不在于去寻找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关注它的普遍结构,而是在于阅读的创造性。
挑战了不起范文5
获奖感言发言稿精选范文(一)
敬爱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并代表全校获奖的同学在此表达我们对学校及老师们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很感谢学校。对于我们广大学生来说,这是对我们在学习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另外,我还要感谢培育我们的老师们,因为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收获。
此时此刻我捧着手中的奖状,心里感慨万千。这一个月来,我想到老师一词一词的教,一句一句的指导,而我则起早贪黑的背诵,进行写作练习,虽然累,但我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在这其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获奖是我们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老师家长们的付出换来的。我不想说我们累,更不想说我们苦。因为我们是青春、潇洒的二十世纪的接班人,风雨过后我们依然会展露笑容,今日的累是为了我们明日的辉煌,为了我们肩上那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我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不过,获得了奖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在人生旅途中,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而不是最根本的动力器。我们要如何前进?答案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所以,奖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而是我们前进路途中的一股动力。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奖励和荣誉。不能因为一时取得好的成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气馁。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努力,不骄不躁,认真对待学习,不轻言放弃,看淡得失。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勤奋。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当然,没有获奖的同学更不能放弃。要努力起来,哪怕最终没有成功,最起码自己努力了,也无愧于心。
作为一名学生,面对获奖,我除了些许的紧张和好奇,更多的是一份坦然,我们相信努力就会成功。在此,我也想送上我衷心的祝福,希望你们能放飞自己的理想,创出更美的辉煌。
比赛已经结束了,但它给我带来的收获远不止一个冠军那么多,它对我人生成长的影响。
获奖感言发言稿精选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动画x班的吴x,很荣幸今天能够获此荣誉,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受表彰的同学对一直以来辛勤培养、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曾经有人问我崇拜谁?其实我所崇拜的人一直在变,小时候我崇拜我的父亲,那是因为母亲告诉我家里房子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父亲自己在窑洞烧制的!高中时写同学录,我都会在我所崇拜的人里写上--,也许在大家眼里只是笑话,而我所看到的是他出色的演讲能力和号召能力。而现在我所崇拜的人变成了马云、俞敏洪,我关注的不只是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身价,还有他们在二十几年来创业的艰辛经历,他们能在被别人怀疑的眼神下坚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x年刚入学的时候,性格内向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鼓起勇气去参加演讲比赛。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讲稿,可在海选的时候就被淘汰了,心情十分失落。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又参加了其他各种比赛。后来在五四纪念活动中,我们的小品节目代表艺术学院在报告厅参加学校比赛,由于紧张,我的姿态显得有些僵硬了。但演出顺利结束,我不仅收获了一份喜悦,也挑战了自我,这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我暗自告诉自己“我能行”!而在这里我也重新定义了自己!
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尽管我们拥有放飞梦想的资本,但我们不能挥霍青春。四年的付出和收获充分验证了我一直坚持的“天道酬勤”的信念。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推荐给大家:
1.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长就是个积累的过程。
2.学会感恩,以一颗感动的心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3.不断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兴趣才是最大的天赋。
4.做个阳光有创造力的90后,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有个精彩充实的人生。
5. 用平凡的心态去做不平凡的事情,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意全力投入?”
在多彩的大学里,青春的舞台上,你我都在思索现在,畅想未来。我们用热情和汗水谱写自己的人生路。在家,孩子是父母的理想,在学校,学生是老师的理想,而受宠若惊的我们有什么借口不去努力,所以我们要活的精彩!
同学们,过去的辉煌只能代表曾经,所有获奖的同学都不要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这只能是我们出征的战鼓,前进的号角,新的征程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所以,希望在座的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生活来续写人生新篇章。
最后衷心的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各位同学学业有成,也祝愿我们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四同学们能够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获奖感言发言稿精选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作为中心艺术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我深知我们“优秀教师”这个荣誉称号的获得,以及我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与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是分不开的,所以,请允许我代表受表彰的教师们向各位领导及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我相信:包括我们在座各位老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能在这新年起始的日子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司领导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特别关怀;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教育事业的崇高和教师职业的光荣。
新的学期,我们心中充盈着丰收的喜悦,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有过拼搏;有过忍耐与坚持,坐在这里便是成功,“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只要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就会点燃一支支火把,照亮一片片心灵。
新的学期,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绘出人生精彩的画卷?老师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走过了6年的教师生涯,回望过去的岁月,有成绩、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愁…,但岁月的累计教会了我更多的教书育人的道理,让我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
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们力量,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们力量,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们鼓励,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勇敢的去战胜一切困难,去体验教育生命的真谛。我想,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最能够吸引我们的,莫过于在我们伴随孩子们共同经历的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同样也体验着成长的艰辛与欢乐,真正体会到教师是光荣的、教书是严肃的、讲台是神圣的;教育情感的投入、教育观念的转型、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艺术的创新……不断迸发的创新火花,不断涌现的改革激情,在教育教学的领域,我们捕捉到新的时尚与流行。于是,教育改革,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躁动的心变得平和、充实而愈发坚定!我们在人生价值的坐标系上,不再是一个个漂移不动的虚点,神圣的工作履历表上,有我们崇高的誓言与约定!我们将继续为打造“高素质、有特色”的教育模式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获奖感言发言稿精选范文(四)
我有幸被评为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的“明星员工”,首先要感谢戴维尼这个大家庭,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厚爱;其次要感谢曾经理对我的推荐,对我的教导与包容;最后,要感谢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自进公司工作至今,我并没有为公司做出了不起的贡献,也没有取得特别值得炫耀的成绩,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做好属于自己岗位上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财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下,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本岗工作。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规范而合法的进行公司的账务处理;和外部保持良好的工作联系等等方面积极、努力、而细致的工作着。能得到此份殊荣需要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包容,感谢同样优秀的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光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我们财务每一个成员。当然这也是一种激励,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领导和同仁的的期望,更加尽心尽职,抱着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迎接新的挑战!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挑战了不起范文6
与此同时,跑步这条路上也聚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流,亲朋好友、女神男神、土豪乡绅乃至明星,四海之内皆成跑友。无论想跑哪里,跑在哪里,你都注定不再孤单了。
原来大家都开跑了
2008年第一次跑北马时,身边大多数人会觉得你很了不起,也很怪异,居然有人敢去跑马拉松,那一定是个疯子。“马拉松是普通人能跑的吗?”“这得跑多少小时啊?”这样常识性的问题今天已经不会有人提出来了。如今,周围跑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疯子们成了规模,也就没啥好新鲜的了。
如果你周末在奥森跑上两圈,一定会听到四周游人的赞叹;小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蹒跚着跟着你跑上几步,而成年人则会说:“真不错,下次我也跑几步。”很奇怪跑步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和感染力,对于大多数人,它似乎是一种本能的吸引。大部分跑友是通过跑步以后渐渐结识的,朋友间互相影响,走上马拉松赛道的,也比比皆是。
除了这种陌生人、朋友圈之间的传染,跑步对身边人的影响则更直接:男女朋友、夫妻、兄弟、姐妹,乃至父子、父女、母女等等……如今,一带一甚至一带多的模式在跑步圈里非常普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三年前,许多马拉松爱好者还都是孤军奋战。跑步虽然有巨大的魅力,但是不要以为,所有人都能从头至尾得到家人的支持乃至效仿。
其实,不跑步的不会轻易理解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跑步,既要计算跑量、上传数据、写跑步日记,还要参加约跑和训练营……自掏腰包天南海北地去比赛,也没见你赢过一分钱奖金。不是说跑步便宜吗?这怎么还开始败家了?更不用说,那些玩超长距离越野跑的疯子们,每个月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怕是比工作还努力,平时家务做得就少,这下简直就是不着家了。
曾经有一位跑者跟我说,他的宝宝刚出世,他四十出头,可是身体比年轻人还健康,宝宝的出世让他更多了一份自豪感和责任心,他相信跑步会给自己带来更多自信,一定能胜任好爸爸的角色。但是一个久未联系的亲戚突然在QQ上给他留言:“我们都觉得你不该再跑马拉松了,你四十多了,身体跟年轻人不一样,应该多保养了。你有孩子了,你的身体不止属于你自己了,你得为你老婆孩子负责啊。”“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无语……”
科普的工作任重道远,如果处理不得当,跑步导致家庭矛盾也绝不是夸张。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好心劝说,到逐渐支持,再到尝试跑步,最终一起跑向赛道,对于血脉相通的一家人而言,这真是个美妙又艰苦的过程。无论如何,我们依然可以看见许多如石砚秀与她的父亲那样激励人心的例子。
跑马一族永远不缺乏新鲜血液,值得欣慰的是年轻人、女性、白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除了亲朋好友外,你会发现跑者的名单里涵盖了社会各界的名流:你微博上关注的名人、房地产大享、电台主播、电视台主持人、某企业高管、商业精英……怎么也都隔三差五地传个跑步轨迹上来,让你颇感迷茫,“原来他/她也跑步?”转眼间,似乎每个人都在讨论与跑步相关的事:穿什么鞋、戴什么表、配速多少、跑量几何、PM2.5是否爆表……
参赛难度有如春运抢票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几年前北马的报名还没这么紧张,其他城市的则更加轻松。想当初,比赛报名会拖上一两个月,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这个城市是否想去、最近的训练状态如何?比赛时工作会不会很忙?你可以先观望一下,也许会转去别的吸引你的比赛,或者在报名截止前的几天,再去报名点交费。即使没报上,也没关系,去跑吧、多威之类的跑步俱乐部转转,多半会有剩余的名额。
而现在,这样悠闲的报名节奏,你根本没法体验到了。今年从北京、上海、广州,几个马拉松的网报基本上不亚于春运抢火车票的节奏了。甚至港百、杭州威斯跑山这样原先“小众”的比赛,都是瞬间报满。
想比赛,你必须关注各赛事的官网、微博、各大跑友会的赛事消息,当然,你也可以关注一两个跑圈内部的热心跑友。此时,你需要:一、向单位领导请半天假,理由自己想。二、检查家中宽带是否畅通,该交费交费,带宽不够的增加带宽。三、头天晚上保证睡眠充足,保持体力充沛。四、吃饱早餐,喝一杯咖啡提神,按时坐在电脑前。五、报名开始,按步骤填写报名表,提交,刷!六、不要气馁,再刷……以上皆为跑友笑谈,不过也不乏真实体验,从侧面反映出报名的火爆状况和残酷性。
报名参赛这事,网络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强大力量,对于现在还不会上网的骨灰级跑友们,真是不小的挑战。从赛事组织者的角度,火爆的场面固然可喜,不过也应从人性化、方便跑友的角度多加思考,避免“一票难求”打击了跑者的积极性。
马拉松比赛:稳定增长
2013年,中国田径协会计划内的马拉松比赛就超过30个。传统的比赛,除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四大赛事之外,广州、天津、重庆等去年起新生的赛事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一些偏远的小型马拉松比赛,如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丹东国际马拉松,也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当然,2012年曾举办过的个别马拉松,如鲅鱼圈马拉松、大连滨海路木栈道马拉松今年没有再现,但是同时吉林和龙国际马拉松、营口国际马拉松赛又粉墨登场。今年的比赛总数仍然略有增长。
从多项赛事网上报名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马拉松市场的繁荣。跑友们似乎不知疲倦,永远兴致勃勃地期待着下一场比赛。在跑步圈中有个百马俱乐部,成员们的愿望就是,一生跑足100个马拉松。可是现在比较疯狂的跑友,一年就能跑十几、二十几个马拉松,百马之约,其实易如反掌。甚至有人还提出要跑千马!简单算一下,如果每周一马,一年约跑50个马拉松,完成千马,需要20年!保持20年身体强健、体力超人,这是怎样的雄心壮志!也只有马拉松爱好者,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当然,以量取胜只是马拉松人群中一小部分人的追求,赛事报名紧俏所折射的,其实是加入马拉松大军的新增人群数量众多,以及网上消费的普及、便利对体育比赛的影响。
比赛数量增长、比赛地域分布广,无疑是跑者之幸。对于广大马拉松爱好者来说,如果能在自己所在的省、市主场作战,既节省了交通、住宿等旅行花销,又避免了长途奔袭的舟车劳顿,当然不可错过。同时,对于那些喜欢四处尝鲜、借跑马之名行旅游之实的跑手来说,无疑又增加了许多选择。不夸张地说,包含越野比赛在内,即使一周一赛,也不可能跑完国内的所有比赛。比赛多,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旅游、备战、创造PB、攒积分,你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制定你的年度参赛日程表。
当然,目前国内的马拉松比赛在组织、线路规划、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外成熟的知名马拉松,如东京马拉松、新加坡马拉松、柏林马拉松、旧金山马拉松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报名混乱、领物麻烦、厕所设置不够、运动饮料不足、交通管制提前解除、终点打印证书或领参赛包排队等状况频频被跑友诟病。马拉松是跑者的比赛,也是组织者的比赛,只有从跑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才能获得跑友们的认可。另一方面,比赛组织水平低也体现了我们马拉松理念和历史传统上的差距。
越野跑比赛:遍地开花
与马拉松比赛相比,越野跑比赛近几年的增长势头则更猛。越野赛的兴起其实是马拉松选手日渐成熟的某种必然趋势。对于本身喜爱挑战的跑步人群来说,更刺激、更虐的越野比赛,无疑是他们释放多余能量的不二之选。之前在马拉松赛道上并肩奔跑的他们,如今摇身一变,肩背水袋包、足登越野跑鞋、怀揣能量胶、手持登山杖,重新相聚在山野之中。以前见面打招呼,都是“XX马你去吗?”现在则改成“XX百公里你跑不跑?”
越野跑比赛与马拉松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训练。马拉松的训练手段再多,无非就是各种跑:配速跑、节奏跑、间歇跑、长距离慢跑(LSD)……而准备越野比赛,你需要练习山地,由于爬升多、路陡、路况不佳等因素,所谓的“跑”山,很多时候都是在走。山地跑,体能仅仅是一方面,你还需要大量练习在各种路况奔跑的技巧:上坡、下坡、爬台阶、土路、碎石路等等。越野比赛耗时长,百公里或百英里以上的比赛,需要十数小时甚至24小时以上。所以在训练方面,一是要延长训练的时长和距离,一方面要针对性地进行夜跑训练,并在补给方面进行模拟适应性训练。最后,在装备上你还要下一番功夫,依靠更轻量化的水袋包、手杖、头灯等装备,达到比赛中补给充足、适当保暖、确保安全等功效,又不影响你全速奔跑,这除了细心选择、参考老手建议,还真得小规模地败一回家。
2013年国内中小型的越野比赛,有宁海50公里越野赛,威斯杭州西湖跑山赛、五岳寨国际越野跑、万达长白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黄崖关长城越野跑比赛等;大型越野比赛,有大连百公里、北京门头沟TNF百公里、沂山百公里、大理苍山洱海百公里比赛、香格里拉超级跑、黔东南雷公山超百公里比赛等。相比几年前的稀缺,如今的越野比赛已足够算得上供应充足。只是参与的人数都不算很多,一般也就在几十到几百人的规模,比起马拉松比赛动辄数千上万的参与者,还是很可怜的,毕竟中毒很深的家伙是有限的。
境外越野比赛:疯子的选择
不过,在任何领域里,都有极端的例子。一些胃口较大的耐力跑者,已经不满足国内相对稀缺的越野比赛资源,转投香港、东南亚、日本、欧洲,甚至美国等世界各地的越野比赛,如香港100、香港大屿山100、马来西亚沙巴100、UTMF(环富士山)100英里、UTMB(环勃朗峰)100英里、意大利330巨人之旅、恶水100英里……
今年有三百多名内地选手参加了1月份的香港100公里超级超野跑挑战赛;参加UTMF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跑赛的中国选手有11人,其中九人完赛;国内越野跑的佼佼者运艳桥、邢如伶、珊瑚、高清等选手参加了全世界最吸引人、难度最大、级别最高的UTMB环勃朗峰极限耐力赛;而著名的意大利330巨人之旅,则有荒城、陈漱文、奥巴巴、金飞豹等好手挑战,遗憾的是耐力赛好手杨源在此次比赛中发生意外,不幸遇难,为2013年中国选手参加境外越野比赛添加了沉重的一笔;极地跑者(吴少刚)今年挑战了大名鼎鼎的恶水超级马拉松,另有五名志愿者陪跑。恶水的特点是气温特别高,而极地又是常年穿五趾鞋参赛,跑上一段薄薄的鞋底就会发烫,所以今年他特意准备了很多冰块,几双五趾鞋轮流放在冰水里降温,以保证他的脚不会被发烫的鞋底磨出水疱。
此外,如果你关注越野赛和中国人的表现,就很难不发现一个名字—陈盆滨,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总是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超级越野比赛中,发挥稳定,屡有斩获。另一位高人是长居欧洲的胖胖熊(网名),他的参赛讯息一般只能从其博客中略窥一二,其频率之高、比赛难度之大,令人咋舌。年初,他曾参加过英国一个距离460公里、上升11950米的冬季越野比赛,在博客中他如此描述:“暴风雪终于到来了,11级的狂风,卷着密集的雪花,像子弹一样袭来。耳边是震耳欲聋的呼啸,像群狼在怒吼,说话要在耳边狂吼才能听见。密集的雪花完全遮挡了视线,头灯毫无用处,视野不超过五米。雪已经没到了大腿,看不到任何路的踪影,只能靠GPS定位。这时候,我们正走在通往Windy Gyle的山脊上。这一段三公里长的山脊,又名King's Seat,一侧坡度稍缓,而另一侧,则是深达300米的悬崖。我们五个人紧靠在一起,小心地沿着GPS指示的路线行进。面前,除了面粉一样飞舞的雪花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惟一可以确定的是,左手几米开外,是黑洞一样的悬崖……”极限的越野比赛,不是你有一副好身板就可以轻易挑战的,如此艰苦的比赛,即使是越野好手们也会望而却步。
境外比赛的特点是:景色美、难度大、服务好、理念成熟,不过有个致命的缺憾—费用高,这也是让大多数爱好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越野比赛由于往往地处山区,对于路线勘定、补给、服务的难度都比较大,对于赛事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又是相对小众的项目,各方的支持和投入难以像对待马拉松比赛那么给力。
民间赛事:锦上添花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近两年民间赛事明显增多。有些组织者往往本身就是越野爱好者,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的吴秀华(香港100公里的发起人)和大连的于雷(大连100公里和大理100公里的创始人、主办者)。对于热爱耐力项目的人来说,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赛道,让其他爱好者来跑、来虐,绝对是另一种享受。相对于其它官方赛事而言,民间赛事在资金、人力、物力、赞助等方面肯定有较大局限;可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更懂参赛者的感受,在赛道设计、赛事服务等领域做得更贴心、更细致,在参赛者中间形成了很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