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返乡农民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返乡农民工范文1
1、成立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有关单位积极为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提供服务。
2、强化目标考核。把各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用好专项资金
3、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审批流程和监督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作用。
4、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和扶持,在不违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用足用活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创新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办法,结合实际将资金使用范围向返乡农民工倾斜。
三、拓宽返乡创业就业渠道
5、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鼓励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情况创办、领办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工作中,根据企业情况和农民工意愿,引导农民工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6、完善信息通报制度。人社、工商、国税、地税等有关部门积极协作,完善信息沟通,全面掌握农民工创业情况,建立相关档案台账。
四、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7、做好税收减免认定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加快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认定审查工作。对符合享受政策的人员,做到及时减免。
8、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协调税务部门建立劳动者就业信息交换和协查制度。
五、落实贷款贴息政策
9、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对申报小额贷款的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由乡镇(园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所负责初审,县人社局复审,县人社局、财政局要明确专人限时审批,可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
10、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模式。大力推行“你贷款,我贴息”小额贷款模式。对已认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未经财政担保中心基金担保的,自行到金融机构办理用于生产经营、额度在200万以内的贷款,由企业向经办金融机构按时支付利息,在按时、足额归还贷款后半年内,向财政部门递交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申请书(含企业基本资料),并附县人社局认证证明、企业贷款合同、银行借据、还款凭证和经办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回单(省级担保基金担保的贷款另需提供保证合同),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的程序将财政贴息资金直接拨付企业。
六、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
11、及时兑现技能培训补贴。加强对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组织开展农民工在岗培训。财政部门及时将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资金,按规定程序及时支付给企业。
12、加强创业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创业培训管理办法》(人社发[]52号)规定,对具备办学资质、愿意承担创业培训工作的各类培训机构,均可申报认定为定点培训机构。
13、大力开展免费创业培训。鼓励各类创业培训机构推行免费培训和创业基地实训,积极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
14、加强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秘[]66号)要求,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度,加大规范管理力度。
15、争取农民工创业园项目支持。鼓励具备产业基础和创办条件的乡镇申报农民工创业园项目,2012年新增建设农民工创业园1个以上。引导已建农民工创业园实施规范化管理,争创省级农民工创业园。
16、鼓励各类创业园区向返乡农民工开放。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再就业创业园吸纳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并享受园区创业就业政策。
17、做好社会保险代缴工作。各乡镇(园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中心共同做好参保政策宣传和摸底调查工作,明确代缴社会保险费企业名单和参保人数,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社会保险登记工作。
18、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扩大到规模较大、吸纳当地农民工就业人数较多的返乡创业企业。凡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允许使用的,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不允许使用的,从地方财政安排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资金中支付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七、加强农民工就业和维权服务
19、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对职业中介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职业中介机构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规范用工单位招工行为,为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建立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联动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拖欠工资情况,帮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返乡农民工范文2
关键词:创业金融;创新抵押;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98-03
一、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从金融服务看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不少银行认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设立一个网点,而设立后可吸收到的存款额却很低。如今,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都不愿到农村开展业务,除部分银行设有基层网点外,大部分银行都弃农进城,全力支持城市建设。据一份权威资料显示,全国还有2000多个乡镇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这使得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办理信贷业务极其困难,可选择范围也较小。
其次,在农村几乎没有专门服务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业人士,大部分农民工对于当地金融机构提供的业务和银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项目不了解,只有少数村民对哪些地方可以办理贷款、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申贷条件及优惠政策有所了解,给贷款造成了一定的盲目性。
再次,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接触也比较少,不了解企业的切实需求。金融机构应积极利用自己在技术、信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拓展市场;适时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宣传和推广信息网络技术,带动网银业务的发展;帮助农民工把企业建设的更强更大,有利于贷款的借出和收回。
最后,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的渠道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银行贷款。大部分银行在担保方面又要求严格,而农民工又缺少足够的担保和抵押,成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绊脚石。对此,其他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市场,加大建立可提供担保的机构,如“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公司”。
(二)在贷款方面
1.信贷品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来源,一是依靠打工积蓄;二是民间借贷;三是靠银行贷款。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但目前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金融支持主体缺失。缺少符合农民工创业特点、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信贷品种,缺少有层次性的多样化的适合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金融产品。现在,农民工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小额担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而农民工需要的是适合其返乡创业特点、条件、需求的信贷品种和切实与创业相关的项目,如“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贷款”。
2.信贷利率偏高。绝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认为贷款利率偏高,使他们难以承受,“望贷生畏”。一方面,金融支持主体缺失,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导致“借贷失衡”。农村信用社作为最主要的放贷机构,利率有所偏高。另一方面,由于返乡农民工的偿债能力较低,从而,贷款的风险较高,相应的贷款的利率也有所提高。
3.贷款手续繁锁。由于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上收,使得每笔业务都需要经过逐级审批,贷款流程较长,而且在其审批过程中还需农民工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和担保物,中间环节较多,程序较为复杂,办理一笔贷款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4.财产担保严。在农民工申请创业贷款的过程中,担保难又是一个最突出的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申请贷款需要担保抵押物,抵押物仅限于有价证券、存单和城市居民房产。对此,农民工普遍反映抵押物缺乏,可利用抵押担保物少。除了土地、住宅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财产可以作为抵押。甚至有些农民工的住房无产权证的,即使通过关系找到城市居民房产,也难承担过高的抵押登记费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就是承包的土地,目前也不能作为抵押。
二、影响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的因素
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主要可以划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层次。
(一)宏观因素。政策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的两个主要宏观因素。一方面,国家应该激励农民工创业,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推出的信贷项目大都实行严格的贷款制度,贷款权限上收,管理链条长,缺乏农民工创业专项贷款这种特殊的政策性金融产品。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一,不同地区的贷款成功与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成功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水平差异不大,大部分地区相对持平,但有些地方由于收入相对偏高,贷款需求少,贷款成功率相对偏高。就江苏省而言,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成功率将近差1倍,苏南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成功率可达75%,而苏中地区只有40%。也意味着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银行的贷款更市场化。
(二)微观因素。课题组从农民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务工时间,家庭背景,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等进行分析,检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影响,调查情况如下。
1.性别。从调查可见,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的男性创业者、女性创业者的比例分别占总人数的55%和45%,男性略高于女性。可见,虽然推行男女平等,但仍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一般创业企业的法人都会以男性为主,而且在一个家庭中也更支持男性创业。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获得贷款机率略高。
2.年龄。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人数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受访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很少有20岁以下的,他们刚工作了一两年,缺少相应的经验和资金,也缺少一定的人脉关系,很少有创业的。20-40岁的人数较多,这个年龄段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打拼,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个人阅历,积累了知识、经验,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阶段,他们迫切的希望将来能够过上好日子,有较高的创业热情。40岁以上的创业者也比较少,他们人到中年,孩子基本上都长大了,都把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所以,银行对返乡创业农民的放贷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占比69%,青年及老年相对较少。
3.文化程度。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水平都有。其中小学、初中比例相近,两者所占比重较大,合计占了全部的62%。说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创业者仍以年长者为主,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人因阅历少和资金不足等原因仍以留在大城市打工为主。
4.偿债能力。农民工的偿债能力对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是否有重大影响?我们将返乡农民工的偿债能力划分为三类:弱、中等、强。其中,获取贷款的企业中偿债能力弱的仅占8.7%,中等能力的占43.6%,偿债能力强的占47.7%。可见银行对风险很看中,很注重资金的收回,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偿债能力要求很高,对偿债能力较弱的企业实行严格的借贷管理。
5.家庭背景。家里近亲中有村干部或公务员或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比较容易获得贷款,获得贷款的比例占60%。这也从侧面说明这样一个现状:由于家庭背景良好,首先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其次,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以由他们帮忙直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农户保证贷款。
6.企业规模。调查结果显示,返乡创业农民工企业规模大小获取贷款的比例为:企业规模小的占39.4%,大的创业企业占61.6%。由于较大的企业有较好的业务规模和固定的项目,大量的资金可用来周转,从而使得银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低。
7.不同务工领域。从行业分布上看,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很多领域进行创业,主要立足农业和非农兼业,有的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养殖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经商等。创业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一种生存型创业。
由于不同行业的启动资金不一,不同行业对贷款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获得贷款的成功率也就不一。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同样的贷款额,同样的其他因素,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贷款给工业,这是因为农业等创业项目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存在对天气等客观因素的不确定性,从而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若受自然灾害影响就会造成血本无归。如果这些信贷项目遇到自然灾害,则农户自然无法保证还款,易形成坏账,给银行造成很大的风险。反之,工业项目,资金流动周转速度快,项目新颖,企业还贷能力强,比较容易获得银行的信任,从而获取贷款。
三、几点建议
(一)农民工方面。首先,要提高农民工素质,农民工素质较低,创业成功率不高。返乡农民工要积极的参加一些后教育培训,进行函授或电大的学习,还可以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培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不断向他人学习,力争把企业做大、做强。最后,农民工在返乡创业选择项目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有优势的项目,而不是盲目地跟风选择。
(二)银行方面。首先加强宣传。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有利时机,及时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与农民工返乡创立沟通力度,重点加强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政策、信贷知识及创业贷款申请程序等进行宣传。金融机构要转变工作作风和宣传方式,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传单等媒体进行宣传,同时还应以集中讲座、农家访问等农民工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深入实际,主动承担起金融政策和金融法律顾问的职责,当好参谋,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创业中其他一些棘手的问题。
其次,健全金融信贷服务,改进服务质量。在考虑成本和安全的基础上支持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网点,加大支农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设立专职窗口、专职人员,做到返乡创业农民工随到随贷,随用随贷。还要应充分考虑基层金融机构实情,适当扩大基层机构的贷款审批权。
再次,要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及时从农民工角度出发,量体裁衣,合理设计,适时推出支农信贷的新产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新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缺乏问题。积极推行农民工专项贷款,及时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新产品。可将贷款的对象扩大到农村各类经营户。在贷款期限上,可以根据当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特色、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进行适当放宽。在贷款利率方面上,还可以规定返乡民工创业贷款利率一律执行国家基准利率,不得上浮。
最后,要改善抵押制度。针对贷款过程中出现的担保难,银行一是根据农民现有资产情况,扩大抵押担保的设定范围。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办农民住房、农户宅基地、土地经营权等各项动产和不动产的抵押贷款,扩大农民工贷款有效担保范围,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创业融资提供支持。二是探索林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耕地抵押等农业经营权抵押的新模式。
返乡农民工范文3
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主要还是停留在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阶段,并没有做出对农民工创业的后续支持政策。这就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新企业建立起来,但无法长期进行生产。
创业资金缺乏,资本集中度低:缺乏创业资金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有90%以上的人认为创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资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资金来源主要有3个部分院家庭储蓄资金尧亲戚朋友借的资金及少量的银行借贷资金。农民工无法向金融机构获得大额贷款,也无法通过股票发行的方式向社会集资。因此,资金的缺乏导致创办企业的资本集中度低,无法进行高资本运作,企业预算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调查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一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由单个家庭创办,企业规模小,厂房占地面积小,机器设备落后,工人人数少,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有17%的新企业完全是家庭式作坊,并不对外招工,工人全部由家庭成员组成,生产不稳定。二是新企业分布不集中,散落在城乡各处。此种分散建厂的创业方式,无法在各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原料尧产成品与信息的交流,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实现联动生产。
劳动者素质较低:在由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中,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87%的经营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所掌握的知识量较少,这必然导致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二是工人结构单一。一方面,工人性别单一。在新成立的米酒生产企业中,所有员工全部为男性,而在手工艺品加工制造企业中所有员工全部为女性。另一方面,工人受教育程度单一。调查发现,只有2%的农民工建立企业中有大学生工作,9%的企业中有高中生工作,其他89%的企业中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仅限于初中及以下。三是工人的身体素质较低。由于企业员工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状况都较低,而且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工人的整体身体素质较差。在调查中发现,有40%左右的工人患有长期慢性疾病[4]。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是对政策进行研究的最核心的部分,内容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如果能有高质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那么就会出现农民工创业市场的繁荣曰相反,如果政策内容质量较差,必定不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因此,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转变对农民工创业的传统观念:一是从观念上改变对农民工创业的观念。彻底改变以往认为农民工无知识尧无学问尧无技术的想法,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民工创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二是舆论上不能有偏见或歧视。通过政府文件尧公报尧新闻媒体等在舆论上宣传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对农民工创业的杰出人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观念上的改变是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必要准备。
对创业资金来源进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瓶颈就是创业资金的匮乏。有了一定的资金才能建设厂房,进行投资,购买原材料,雇用劳动力。因此,在促进农民工创业上,必须降低农民工创业贷款的门槛,减少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手续尧步骤等。从中央到地方上,应降低农民工创业的贷款利率,对农民工贷款实行低息贷款,对信誉良好的创业农民工实行无息贷款政策,利率降低后能够减轻农民工的贷款成本曰延长创业农民工的还款期限,在普通贷款期限上延长1倍的时间或设定1个还款期限,在该期限内,由创业农民工自由选择还款日期曰降低对创业农民工贷款的准入门槛,适当放宽对贷款的财产抵押政策或者对创业农民工由乡镇或县级政府进行抵押担保,由原来的财产抵押转换为新型的政府信用抵押,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贷款服务曰减少创业农民工贷款的办理手续和时间,对办理贷款的农民工进行核实后,规定1周内必须保证农民工能够取得全部贷款金额。
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支持农民工在农村土地建设产房: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民不得在土地上建筑房屋等。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黑龙江省应当从土地政策上进行较大的调整,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政策下,对创业农民工的厂房建设进行支持。一方面,可以由当地政府出面,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统一规划农民工创业建设用地。所用土地先由政府出资购买,然后平价或者低价卖给创业的农民工,解决厂房建设问题曰另一方面,只要核实农民工的创业方案,也可以允许农民工按照市场价格对农村土地进行购买,由政府担保和监督。如果农民工购买土地后不是用于创业,政府有权收回土地,并对该部分农民工进行处罚。
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财政政策支持: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对创业农民工进行财政政策支持,减轻他们的财政负担,降低创业成本,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心。一是可以对已经到政府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工创办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这些企业的营业税尧公司所得税等曰二是对农民工创办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一方面,可以按照公司经营项目尧公司利润或者公司创造就业岗位进行补贴曰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创办企业的道路交通运输费用尧水电费用等进行减免或补贴。通过对农民工创业的财政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信息平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也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这种公共品应由政府出资提供。政府应当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创业平台,聘请专门人才对信息平台进行维护,让农民工创业的模式和经验野走出去冶,把关心农民工创业的资金尧信息等野引进来冶。一是政府应当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咨询办公室,从行政上确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治地位,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工作纳入到正常工作中曰二是聘请专业人才建立农民工创业网站,并对网站进行维护。在网站上创业政策尧创业项目尧创业个人先进事迹和成功案例等,并在网络上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预审通道,以帮助农民工及时了解创业信息和创业后的资金贷款申请办法[5]。
返乡农民工范文4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农民工刘汉平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农民工转型为家乡有名的汽车服务公司老板。
刘汉平,男,1971年9月出生在留坝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年刘汉平高中毕业后,出外到太白金矿打工,没有任何技术的他在矿厂每天重复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工作,一月也挣不到几个钱。恶劣的生计环境,让刘汉平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让他明白要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必须要掌握一门技术。经过考察,刘汉平发现汽车修理虽然累些、脏些、可是收入高。于是1995年,刘汉平辞去矿厂的工作,回家乡后到本县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汽车修理技术。由于刘汉平聪明好学,不怕脏累,通过几年的学习,他成为修理厂的技术骨干。虽然收入高了,可是刘汉平觉得自己总不能给别人打一辈子工,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后,2000年,他在银行贷款3万元开办了一个小型汽车修理厂。创业之初,由于修理厂规模小,资金短缺,没有几个员工,刘汉平是即当老板又当员工,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干脏活、累活。由于刘汉平的修理厂在经营中一直本着诚信经营、热情服务的理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单生意,使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初见成效的刘汉平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开拓创新。因此,他不仅自己不断学习获得了汽车维修技师的称号,而且每年都要派遣员工到西安、长春等地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修理技术深造,不断提高员工的维修专业水平。在工作中提倡讲文明、讲质量、讲效益的严格制度,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源动力。在抓经营抓管理的同时,刘汉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心系职工,体察民情,干群同心,和谐创业。他在全公司强力落实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并专门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职工综合宿舍楼,改善职工的住宿、餐饮条件。同时对成绩突出,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岗位能手给予物资奖励。正是由于刘汉平心中装着职工,干群关系密切,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企业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呈现出浓厚的“以和共事、以和谋事”的和谐创业氛围。作为留坝县汽车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刘汉平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极为注重社会效益。多年来,他一直扶贫助困,帮助弱势群体,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10余万元。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身边的青年朋友,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机会。公司吸收了很多下岗职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48名职工中,除了3名退伍军人和16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余的都是返乡农民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经过十一年来的艰苦创业,刘汉平的修理厂也由最初的4个人,发展成现在的拥有48名员工,营业面积扩大到3900多平方米,年收入达500余万元的留坝县南城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能够提供汽车修理、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服务项目,已成为当地修车界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陕西私营企业协会评为“光彩之星”、汉中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先进企业”等称号,刘汉平个人也被县公路管理段聘为路政行风监督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刘汉平将倍加珍惜这些荣誉,他将继续努力,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返乡农民工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战略部署和“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巴府发[2008]1号)精神,通过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就地转移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就业。
二、工作目标
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开展10万农民工技能培训行动,帮助2.8万名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帮助2.48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返乡农民工监测网络。坚持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数量、培训愿望、就业需求。广泛采集用工信息并筛选整理,充分利用中国劳务网“农民工远程见工系统”等劳务信息平台,收集劳务信息,并组织有效的劳务对接。利用新闻媒体,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责任单位:农办、就业、政府驻外办事处等部门)
(二)拓宽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各地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劳务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不断开辟新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编制产业规划和下达项目计划时,充分考虑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以工代赈项目、林业重点工程、林业产业等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鼓励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责任单位:县(区)政府,发展改革、规划和建设、交通、农业、林业、以工代赈等部门)
(三)组织返乡农民工异地就业。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联系,开展用工对接和区域劳务协作。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开拓劳务市场。巩固东部沿海劳务市场,拓展东北、华北、西北和海外劳务市场,力争全年向外输出劳务98万人,外派劳务800人。(责任单位:县(区)政府,农办、商务、政府驻外办事处等部门)
(四)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务扶贫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劳务品牌工程培训等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10万农民工培训行动,按照市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年初下达的培训任务和巴府发[2008]1号文件精神,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培训资金,创新培训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积极探索将农民工培训向劳务输入地延伸的办法和措施,并给与相关扶持。(责任单位:县(区)政府,农办、农业、扶贫、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组织)
(五)鼓励扶持返乡农民自主创业。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重点放在涉农生产、服务上。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加强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申办个体工商户,免收工商登记费。从2009年1月1日起,将近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对失业返乡农民工从事种养殖业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范围。对吸纳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享受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政策。支持失业返乡农民工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以及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和荒山、荒滩等场地回乡创业。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引导有创业愿望和条件的农民工进入园区。(责任单位:农办、国土、农业、工商、税务、中小企业、扶贫等部门)
(六)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其他公共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县(区)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收集各类岗位信息,组织免费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把对农民工的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文化活动,丰富返乡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劳动保障、农办、发展改革、教育、卫生、司法、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县(区)政府是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地要制定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细化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具体工作时间、进度安排、工作目标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结果有评估检查的机制。
(二)落实工作责任。市农办要牵头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农业、林业、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就业、创业、维权等服务工作。
返乡农民工范文6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出现就业岗位流失,失业人员增多的现象。我省失业返乡农民工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全省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总要求,切实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权益维护,现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当前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充分就业,关系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全省各级工会必须要高度重视,在引导农民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同时,特别是要在生产生活上关心他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维权保障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推进我省灾后重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各级工会特别是我省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工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工作,把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工作作为当前工会工作重要内容,抓好、抓实。
二、深入调研,掌握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查掌握本地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失业返乡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一是弄清农民工返乡的分布及人数;二是弄清农民工外出务工所从事的专业;三是弄清农民工返乡创业及在当地重新就业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培训和结合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和项目推动战略进行就业帮助;四是弄清农民工当前维权的重点和要求。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反映农民工的生活、生产困难和思想动态,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工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当前失业返乡农民工工作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环节。
三、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为失业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工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抓住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机会,根据各地政府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整体规划,以及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岗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合作,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和上岗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水平和岗位匹配性,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要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围绕当前失业返乡农民工转岗就业需要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开展提升培训,围绕回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积极主动协同有关部门把失业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把年轻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三年职教攻坚行动计划”,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继续深入推进全省工会10万农民工劳务转移工程。各地工会要动用自身财力,争取政府投入,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市级帮扶中心和有条件的县级帮扶中心要争取实现与政府劳动部门的就业信息联网资源共享,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为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通过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畅通就业渠道,努力帮助失业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劳务输出地工会的沟通衔接,争取他们对川籍失业农民工实施就地培训、就地再就业给予特殊关照。通过工会培训和职介工作,推动我省农民工向省内外输出和农业人口的转移。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宣传,把事关农民工权益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送到农民工手中,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和依法、理性维权的意识,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四、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积极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于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要积极帮助他们获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向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技术、资金难题,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以创业带动就业;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在有条件的帮扶中心开设小额贷款助贷窗口,开办小额贷款和代办财政贴息业务,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提供小额贷款,破解创业资金难题。要协同有关部门建立专业指导员队伍,指导、服务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对失业返乡农民工政策咨询服务,让他们掌握了解创业流程,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工商、税收、信贷、土地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并督促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
五、强化工会参与,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失业返乡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推动党政完善农民工有关政策,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并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对返乡农民工当地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认真研究有可能引发重大劳动争议的问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劳动争议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协调处理。三是重点关注企业欠薪、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问题,特别是要关注因企业经营不善而辞退农民工造成的欠薪和经济补偿问题,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工资清欠力度,协助他们解决断保问题。四是充分发挥省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会的联系,关注川籍农民工因企业倒闭遇到的工资拖欠、再就业问题;帮助因企业倒闭和工资拖欠致困的川籍农民工顺利返乡;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沟通返乡农民工信息,依靠当地工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使失业后留驻当地的农民工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