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康辉小陈”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2021年完成用地报批组卷13个批次,获批面积2093.22亩。全年供应土地127宗、面积2325亩,其中划拨62宗、面积1019亩,出让65宗、面积1306亩,出让价款25724万元。启动实施新增耕地3149.84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指标4009.54亩,完成增减挂钩指标归还3035.54亩。完成地票交易4089.13亩,成交价款44233.62万元。编制上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24个,全部获得审批。
(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根据《宣州区“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存量资源图谱,并制作成“一张图”。2021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43亩、供而未用594亩。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作。2021年已成交的标准地2宗,面积70.03亩,成交价款795万元。宣州经济开发区2021年7月制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初步划定了宣州区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完成了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水东镇祁梅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了区级村庄规划试点水阳镇新珠村、洪林镇南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1.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在“三调”初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二是广泛宣传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三是完成扬子鳄保护区整改以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2.有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实施了3个在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项目,修复面积16.876公顷。二是实施了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4.32公顷。三是全力推进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扎实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完成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大型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采矿权出让收益13亿元。二是完成茶山、幸福两个矿山剥离物有偿处置试点,矿益权收益2057.87万元。三是完成《宣州区矿山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四是全面开展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决落实《宣州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后核查,妥善转移安置“烟花”过境期间受灾群众,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事故。
(五)强力推进“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完成宣州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专项问题总计7个项目, 共640套房屋。首次登记了640套,完成率100%,已办证到户618套,办证率96.56%。二是启动宣州区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摸排统计,宣州区逾期未安置项目共3个、585套。根据“一项目一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强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1.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引领的十大新兴产业特别重大项目以及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2.深化“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00亩以上,节约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3.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增减挂钩1500亩,合理有效利用增减挂钩指标,兜底保障所有项目用地需求。
4.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宣州区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村庄规划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宣州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积极推进宣州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有关乡镇和街道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田长体系,落实田长责任。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2.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对全区16家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二是根据《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在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修复。三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争取不少于50%的矿山企业能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3.全力做好宣州区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一是做好宣州区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和宛陵林场国有林权确权工作。二是推进林权登记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2
一、整治目标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全面落实管道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管道保护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强化形势分析研判,统筹协调县相关部门建立分工负责机制,指导督促相关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管道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管道企业建立“六项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风险闭环管理制度,全面消除油气输送管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不断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害程度。
二、主要任务
(一)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已经运行的全长33公里的中石化仪长线段输油管线及复线,由环峰镇政府、林头镇政府承担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整治属地管理责任,由中石化南京输油处和县输油站承担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整治企业主体责任;在建的全长35.5公里的巢湖—江北产业集中区天然气干线(段),由环峰镇政府、清溪镇政府承担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整治属地管理责任,由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整治企业主体责任。县直相关部门按照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部门责任。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涉及管道重大施工项目会商机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由县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利局、县供电公司等单位,对与管道交叉施工的公路、铁路、水利、电力等重大项目提前会商,协调解决项目规划、建设与管道保护相冲突事项。推进管道保护“六项机制”建设,督促油气管道企业根据《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方案》要求,规范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风险管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风险管控闭环管理。
(三)全面排查整治隐患。结合季节性特点,重点围绕占压、泄漏、违法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等,分区域、分阶段开展全县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持续深化风险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排查治理隐患,着力“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结合全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督促管道企业对风险隐患进行全面自查自改,加强对管道企业风险隐患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适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检查。
(四)严格开展行政执法。通过以会代训、预案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管道安全保护工作人员执法监管能力和工作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制度建设,通过“四不两直”方式,规范开展管道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底前)。县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镇、县直相关部门,明确具体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广泛开展宣传发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油气输送管道企业开展自查摸底,制订工作方案。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各油气输送管道企业全面开展油气输送管理安全风险自查、辨识、评估。县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油气输送管道相关风险进行深入排查,建立风险责任清单,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对已形成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治。
(三)集中攻坚(2021年)。县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镇、县直相关部门,针对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安全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专项攻坚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切实规范管道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秩序。
(四)巩固提升(2022年)。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县直相关部门对全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对重大风险管控情况、重大隐患整改情况逐一复查,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推动建立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安全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各有关镇、各有关部门要分年度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情况实施评估,报县发展改革委汇总并形成年度报告,于每年年底前报县安委会办公室,2022年年底前形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报告报送县安委会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实施。各有关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3
【学习实践】
1.某班级计划在4月22日组织开展一次“我为地球洗洗脸”的环保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这次活动。
①请你根据活动主题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可行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风景秀丽的景区,常有游客乱扔垃圾,请你拟一条标语来提醒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你是环保志愿者,看到有人在乱扔垃圾,你要进行劝阻,该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因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癌症村”;因工业用煤、石油不断增加,“酸雨”成了光临地球的“常客”;由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等,这些不易在短时间腐烂的“白色垃圾”严重污染着地球的环境……
①请你以学校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国的中学生为保护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组织几位同学到附近的一家化工厂采访污水处理的情况,请你事先设计几个采访厂长的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一、地球的哭诉
水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方面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村臭水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出现了很多“癌症村”。如广东韶关市翁源县上坝村,3000多村民,从1987年至今,已有250余人因癌症而丧生;河南沈丘县黄孟营村,2400多人的村子,14年来已有114名村民因患癌症去世;湖北襄樊市翟湾村,3000多村民,近两三年来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江苏无锡市广丰村,200多户村民,几年来因癌症去世的有近20人,目前已查出的癌症患者也已近30人,占全镇癌症病人总数的60%以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钨里村,2000多村民,每年都有人死于癌症,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在这些地方,有人已经死了,有人在等待着死亡。
酸雨危害: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0%,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得不到中和,可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繁殖和发育,使土壤贫瘠化,损坏植物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还会经皮肤沉积渗透,经呼吸道吸入,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我国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有10多万公顷森林因为酸雨正在衰亡。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最近发现,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白色垃圾:白色污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理费用很高。如在一次对海洋生物的调查中发现,543只被调查的大型海鸟有84.5%在胃中找到塑料;1995年香港打捞海上塑料垃圾765.6吨,耗资1200万港元,平均每吨打捞费2518港元。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⒈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⒊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填埋作业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能很快填满场地,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⒋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种物质。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二、“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2日是世界上第一个“地球日”。这一天,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得到全美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全美有2000多万人参加了活动,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图画和图表,举行集会、游行等各种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资源。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它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资源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此后,联合国有关组织将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活动。
三、“世界地球日”主题口号展示
199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防治地质灾害
200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清洁能源
200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地质遗产保护
200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
200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200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05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四、环保人物介绍
“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自费20万元回收旧电池的河南新乡市环保志愿者田桂荣,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发起者“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全国第一个向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学者王灿发,报道圆明园防渗事件的第一人赵永新和上任5年摘掉全国大气污染第一帽子的太原市环保局局长梁丽明等5人获此殊荣。除此之外,还有民间自发组织评选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已故的专家贾晓淳,有企业的董事长章琦,有普通农民米启旺、王守红,有中学生潘娜威,等等。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4
(一)围绕建设工业新城,奋力推进工业经济新发展
做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力。集中优势做强“4+X”产业。制定实施“4+X”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落实“工业提升36条”,集聚资源要素重点扶持“4+X”产业,努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同时,要巩固提升建材、化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羽毛球等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增强科技支撑。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意见,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和产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支持企业创牌。开展企业质量管理年活动,完善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参与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省地方标准制订;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和品牌申报认证,踊跃参加各种展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切实帮助企业渡难关强实力。全面落实国家、省以及我市“保稳促调12条”等各类扶工惠企政策,积极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缓、停和取消一批地方涉企税费,让利企业,扶优做强。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努力降成本增效益。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跟踪关注企业生产、融资、投资等方面变化。继续搭建劳务交流平台,大力引进紧缺人才;鼓励企业家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发展潜力。狠抓产业领军企业培育,鼓励企业通过合作联合、收购兼并等途径提升竞争实力;继续推进江变、恒亮、红火等企业上市工作。强化招商选资激发活力。坚持政府招商与社会招商齐头并进,不断提升招商实效。要深入实施提升产业招商意见,重点围绕“4+X”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配套及生产业项目招商。要广泛聘请社会中介招商员,积极调动社会中介机构、自然人的招商积极性。要突出杭州、宁波、温州、昆山、东莞等重点区域,派驻专职招商组,强化定点招商,推进合适产业向我市转移。支持企业境外合作伙伴来江投资兴业;鼓励优势企业推出优质项目,实行外资嫁接招商。狠抓项目建设积蓄动力。扎实抓好项目前期,建立项目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力求有更多项目进入省、国家项目盘子。重点抓好杭(州)长(沙)客运专线、杭(州)广(州)高速铁路、丽(水)江(山)上(饶)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增强要素支撑,抓好项目管理,着力提高项目开建率、投资到位率。突出抓好中鑫毛纺、欧派门业、迪奥汽配等22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平台增强支撑力。着力优化规划布局,细化完善山海协作园、莲华山工业园控制性详规。深入实施江贺经济走廊分阶段整治规划,完善乡镇功能区规划。继续推进城南工业园“退二进三”。强力推进土地征迁,加快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抓好山海协作园“三纵三横”主干道和十里牌工业园路网建设,启动莲华山工业园首期开发,做好江东工业园四期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注重引进大项目大企业,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和产业集聚度。
(二)围绕打造旅游胜地,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加快做强休闲旅游业。围绕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全面推进旅游“十百千”工程,完善推出“二日游”精品线路,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市。完成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并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良种马浙江繁育基地等工程建设,扎实抓好江郎山“申遗”工作。规划确定一批重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以清漾、和睦为主的古村落文化、以碗窑为主的山水野趣体验等“农家乐”休闲旅游;鼓励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乡镇发挥生态优势,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项目。提升配套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强酒店餐饮业的行业管理,深化星级酒店创建,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强化营销推介,加强与周边的*、*、*、*等景区协作,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精心筹办毛氏文化节系列活动,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着力做活商贸商务业。认真实施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城区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争取建成时代广场、城北大型超市、西市街菜市场,规范提升江滨路特色餐饮一条街、解放南路五金一条街、鹿溪路商业街。推进城乡现代流通网建设,加快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扩面提质。大力发展商务新型业态,积极培育生产业,依托中山路金融、劳务中介、各类事务所、科技信息一条街服务职能的集中优势,推进商务中介机构发展。落实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加速做大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综合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浙西农业综合物流中心,启动实施浙江驰骋物流基地二期项目。整顿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农贸城等现有市场,加快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建设进度,推出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服务外包,积极支持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市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推动我市物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精心做优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完成商品房售房网建设,规范预(销)售行为,全力保障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加快推进老城区成片拆迁改造,完善城市拆迁和市区土地统分经营机制,规范拆迁程序和拆迁行为。强化住房保障,积极实施“固房”工程。扶优做强建筑企业,支持有条件企业提升资质、走出*、抢占市场。
(三)围绕构筑山水家园,努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建设最佳居住家园。加快完善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手编制城南片控制性详规、市域给排水和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完成市心街传统风貌区等修建性详规编制,做好双塔大桥节点船帮文化等方案。突出提升功能。加快推进黄衢南高速*互通立交景观和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一江两带、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做好黄陈、天余拆迁安置小区设施配套,建设迎宾西路、西山路等城市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达岭溪二期、住宅小区等绿化项目。深入实施“811”环保新三年行动,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建设坞里山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功能配套工程;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扎实推进化工行业、城区锅炉污染专项整治;完善能源消耗基础数据库和新建工业项目能评制度。规范城市管理。加大城市营销策划力度,深入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探索施行景观、公园、广场等亮化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模式,着力抓好城区路灯节能、楼道亮化改造,继续开展摊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最佳创业城市。通过政策带动、资金扶持、项目引导等方式,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奖励减免、小额贷款等促进政策,探索设立创业园、科技孵化园。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扩大资金投放规模。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江设立分支机构,温州银行*支行实现挂牌营业。创建联城小额贷款公司。抓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宅基地复垦。开展土地利用专项整治,依法依规盘活废弃、闲置土地。大力弘扬*精神,培育创业文化,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
(四)围绕实现富民惠民,强力推动“三农”工作新突破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加快“三农”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扩权强镇,落实贺村、峡口省级中心镇的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抓好贺村、淤头、四都、峡口等集镇区控制性详规和规模调整村规划编制,加强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探索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和宅基地整理推进模式;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致富能力。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对接特色产业和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对接市场的能力。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强化帮扶服务。加快市级下山脱贫小区配套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粮食高产创建,大力发展食用菌、蜜蜂、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业特色强基地、强镇、强村,推进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林改试点和“万亩千元”油茶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广“公司+农户”温氏养鸡、“合作社(公司)+蜂农”蜂业生产经营等模式;健全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着力加快农村建设。深化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五项工程”,广泛开展农村洁化、绿化运动,加强“空心村”治理,深化农村环境卫生“四级联评”。大力推广生猪“零排放”生态养殖,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深入实施殡葬改革,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扎实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千库保安、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动工兴建新205国道至新46省道接线、205国道*段贺村立交等工程,争取46省道江贺段外移、花园岗至江郎山公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康庄公路整治工程,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加快电网建设,启动110千伏虎山变、淤头变工程建设,完成35千伏石门、蔡家等变电所主变增容改造。同时,继续抓好防汛防旱、森林消防、动植物防疫、灾害天气预警等工作。
(五)围绕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开创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启动实施教育“新四项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完成双塔片区学校布局调整,动工建设城南中学,完成城北中学、滨江高中、淤头小学等项目建设。做强职业教育,支持*中专创建国家高水平示范性学校;实施幼儿教育提升工程,高度重视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启动创建省卫生强市,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公共卫生中心投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开展参保农民、参保城镇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深化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加快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繁荣发展文体等事业。深入开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第五届政府文艺奖评选;举办欢乐元宵、建国60周年、机关干部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继续做好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文体器材下乡活动,启动农村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切实抓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加强城乡社区和民间组织建设,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认真做好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通信、邮政、档案、机关事务等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范文5
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规范分级诊疗服务,县域就诊率90%以上;上半年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量较2015年同期有明显增幅,住院诊疗量和病床使用率较去年同期持平;县级医院门诊服务量、住院诊疗量涨幅平均数达到5%和持平;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占院外会诊比基本达到40%。县、乡、村双向转诊通道畅通,运行正常。县级医疗单位与乡镇卫生院全面建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医师多点执业较2015年增长50%。
2.强化公立医院改革。草拟了《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继续巩固了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全覆盖,全面深化了管理体制、财政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价,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评价机制,100%的公立医院实行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3.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械保障机制改革。继续巩固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上半年,县级公立医院基药采购占药品采购总额的57.54%,全县网采药品金额比例县级达103.8%、乡镇达93.55%,平均阳光积分98.68。全县所有网采单位均能按省、市要求进行网上集中采购,采购药品、耗材采购率达100%;全县总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均积分达到90分以上;以县为单位实行了基药采购金按月支付,集中支付率达100%。截止5月,全县药品采购成交金额1523万元,其中基药1004万元,耗材采购成交金额140.95万元。
4.完善医改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医改领导小组,医改办编制人员全部到位,医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目标绩效管理,按期召开了医改工作推进会。我县“7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中心运行正常,心电中心正在建设中。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运行。
1.加强法制宣传。制定“七五”普法工作计划,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机关干部学法、领导讲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半年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次,在医院、公共场所建立法治宣传栏14处,做好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管理。
2.加强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有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切实做到了人员落实、责任到位、程序规范、限时办结,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无违法、违规办理现象发生。
3.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促进行政权利公开运行;上半年共录入行政确认类15例、行政处罚类尚未查处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相关案例。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五大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无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任改正或者履行法定职责。
4.强化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和总结。对辖区各级各类学校22家,托幼机构13家进行了学校卫生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住宿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检查,半年共检查住宿场所30家、市政供水单位1家、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9家,监督覆盖率100%。认真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监督员综合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计生执法队伍形象。
(三)维护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1.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督促落实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正进行装修工程及总平施工,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已通过省卫计委医疗流线审查和县规委会方案审查,地勘已完成,正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2016年8月底前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的建设用地已落实,正完善各项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对上争取131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5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9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65%。
2.大力发展民营医疗。实施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工程,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较2015年有所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均达25%以上。
3.发展新型健康业态。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率达100%。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全方位推动医养融合健康发展,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精神病医院开展托养服务、东城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县中医医院养生康复中心纳入“十三五”项目储备。
(四)优化配置资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规范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落实了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村卫生室。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62.22%,动态使用率45.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为34.75%、21.7%;按时报送信息8条。召开了3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会,组织了2次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督查指导和半年绩效考核,项目工作规范有序。
2.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全面落实了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重点抓好了全县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管理及学校传染病防控,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切实提高了全县法定传染病网络质量。加强常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与预测预警,每月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传染病进行预测预报,并每月开展疫情简报分析和舆情监测。截止5月,法定传染病准确报告率达100%。启动了疾控机构等级评审工作。2015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全县基免儿童建表率、建证率、表证符合率均100%。县级医疗机构产科于4月开展了预防接种信息录入。深入开展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力争今年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血防消除工作。正在完成自评及资料收集整理。疟疾消除工作,现已完成自评,已申请市级验收。强化全县饮用水监测,覆盖率达100%。二是加强慢病防控。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县死因监测粗死亡率≥6‰,达国家监测标准。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全县共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核实780人,检出率达4.59‰,管理率81.6%,规范管理率69.4%,在管患者治疗率36.15%。
3.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妇幼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妇幼急救转诊体系,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二是强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管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96%,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8.4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4.4‰、5.87‰;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率44.07%;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废证率为0.24%。三是规范实施“七免一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检率96.3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目标人群覆盖率77.13%,妇女常见病普查率80.0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7.63%,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09%;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均达100%;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落实率100%。
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爱卫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和健康教育工作。由县爱卫办统一组织,5月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中心城区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广场等所有公共场所统一实施除“四害”。据统计,共对6所学校,6个广场,60多家机关单位,400多家企业,5000多家商店,实施了除“四害”活动,受益人群达6万多人,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乡镇工作。整合资金强化农村改厕工作,卫生厕所普及率较去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加强控烟工作,开展“青春无烟,人生无悔”为主题的控烟宣传健康科普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和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督导暗访,取得了良好效果。
5.巩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一是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县成立了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县、乡医疗卫生机构100%建立了卫生应急管理科室,落实了专兼职人员负责。修订了2016年鼠疫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县级预案。二是深入巩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成果,开展医院应急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有3家通过市政府应急办考核评估,其余正在等待评估。三是圆满完成2016年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医疗救援演练任务。四是每月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准确率、及时率100%。
6.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量及指标完成率100%;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分析水平,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落实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食源性哨点医院,覆盖率100%。
(五)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1.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强化控费管理,上半年县域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5%以内,二级公立医院药品占比基本控制在30%左右,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正逐步控制在20元以下;县域分级分类医疗机构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3天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步下降。二级医疗机构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稳步推进。
2.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按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置规划(2015-2017)要求,我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目前已建成13个并逐步开展工作,另7个正在筹备建立中;建立完善住院总医师和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推广护士分级管理和绩效考核。100%的二级以上医院实行电子病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100%达到国家要求。建立和严格执行处方、医嘱、检查检验单动态监测等制度,实行“三类”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指标控制和动态监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使用专利药等高价药品占采购总额比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建立大型医疗设备论证使用专家库,对民营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实行备案制管理。推广适宜技术,推进同级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强院感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
3.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县乡公立医疗单位和康达骨科医院均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其他民营医疗机构参保;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及时报销率近100%;强化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与县司法局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半年无大型、伤医事件和事件发生。
4.强化城乡对口支援。医学影像、消毒供应、医学检验三个中心的逐步建成,DR在三个乡镇的投放,依托松散型医联体的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下沉,对口支援任务正逐步完成。
5.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诊疗量增幅达4%以上;推进“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推荐比例达45%。及时兑现乡村医生各项政策性补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6.积极开展契约式服务。推进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签约36570户,签约率为92.64%。
(六)积极推进中医事业发展。
继续巩固和推进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承诺指标工作,各项指标均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置了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医生,100%能运用至少6项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5%。2015年西龙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中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力争8月底前开工建设。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完毕,待市卫计委考核验收。全县采购优质中药饮片合理配伍用药有大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达50%以上。截止5月,开展基层中医药业务培训2次,中医药文化宣传6次。
(七)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1.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做好各项统计指标工作。截止3月31日(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县半年出生人口112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73%,人口自然增长率1.52‰,人口出生、死亡统计误差率在1%以内。
二是认真抓好统计质量。推进卫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建立了“报送内容时间方式三统一、人员固定”的卫计系统信息报送模式,实现了县域内个案信息交换;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完成了PIP系统与公安数据信息比对工作,比对数据9264条,完成率100%。对省级监测点工作加强督促与指导,确保每季度省级数据17项指标达标;开展了村居手持移动终端使用培训,使用覆率100%;接受了全市半年目标考核工作,各项指标顺利通过。
三是平稳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截止5月,共办理证件1438本,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36人,二孩生育登记254人,独生子女光荣证748人,群众满意度100%。目前暂无特殊情形类的再生育审批的案例,省内异地协查及时回复率达100%。
四是认真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征收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和“征缴分离”管理规定,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截止目前,全县无违法生育对象,无行政侵权案件。
2.计划生育奖特扶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两奖一助”对象资格确认及信息录入工作,全县奖扶9007人,特扶572人(其中市特56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3162户。经测算,今年全县奖特扶对象将享受惠民资金约1223万余元。二是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对一、多对一联系人制度和免费体检制度,每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至少有1名固定联系人,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关怀户168户,卫计系统的党政领导干部已走访慰问了16户特殊家庭,并发放慰问品。
3.性别比治理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开展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数据质量,每周至少登录“两非”信息系统1次,共登录25次,半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
4.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化网格化管理,健全乡镇一村居一网格员管理服务网络,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数量补助经费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率90%以上,流动人口重点信息反馈率、接收率、及时率100%。
5.药具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完善避孕药具管理与发放服务,药具应用率、有效率、随访率、知情满意率均达95%以上。科学规范编制计划,计划执行率100%。药具业务购调存管理信息系统报表管理数据“零”误差,发放网点药具保障率100%。
(八)强化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加大公开招聘力度,补足配齐基层卫计人员,目前已录取10名卫生专技人员充实到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一名研究生人才,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空编率控制在15%以内。全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县正在调查研究中。激励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制度,积极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完成了工调、岗位设置等人事工作,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任务正在开展中。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在“5.12”国际护士节评选和表扬了一批优秀护士和30年护龄工作者。
2.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基本医疗功能模块和医保接口软件对接,已完成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础网络部署,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县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数字化医院,县中医医院正积极申报创建。二级医疗机构100%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
3.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实施卫生计生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县人医院拟引进128排螺旋CT新项目,正在开展论证。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省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了县医院泌尿外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市级重点专科重点打造县医院肛肠外科和呼吸内科、县中医医院康复科、骨伤科。推进“四个职业素质”提升,鼓励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和职称晋升考试,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达标率95%以上,新进医学专业毕业生100%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强化卫计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言制度、新闻发言人队伍,建立以局宣教股、各医疗卫生机构、各乡镇为成员的通讯员和网评员队伍。通过各类重大节日契机,上街道、进社区,进农村、入农户,发放宣传品、进行免费义诊等活动,半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次。4月省卫计委宣传教育中心在我县中医医院拍摄一部以反映优秀医生为题材的专题片,在省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播放。完成了西龙镇鹰台村人口与健康文化示范基地的打造工作。加强外宣工作,与省市相关媒体加强联系,截止5月,市级上稿33篇、省级19篇。全面开通官方微信,及时更新信息。加强舆情监测,目前我县无涉及卫生计生重大负面舆情。
5.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加强党务公开和基层党建,深入推进“挂、包、帮”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投入8000元对三清寺村结对帮扶群众进行了慰问。100%的单位落实党委(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认真开展“从严治党责任在肩”和“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重温党的誓词,开展坚持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两学一做”专题讨论会和知识竞赛活动。依法加强医疗行业行风建设,制定卫计系统纪检工作要点,按要求推行公立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每月不定时对系统作风情况开展暗访检查;对财务规范、“三公”经费使用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检查,全系统无重大违规违纪案件发生。通过集中学习、典型教育座谈、观看警示片、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次,实现了系统教育全覆盖。
(九)统筹抓好其他工作。
1.狠抓稳定工作。坚持排查、接访、稳控多项措施并行,圆满实现了“零进京、零到省、零到市集访、不出事”的目标,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率、案件办结率100%,总量呈同比下降。
2.无偿献血工作。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新闻媒体公益宣传12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14个。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保持100%。严格执行血费报销规定,上半年报销66人次,报销金额50400元。辖区内无非法采、供、用血情况发生,无因临床用血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3.统计财务工作。全力抓好卫生计生统计,按时保质报送卫生统计报表,人力个案上报与月报在岗职工数一致率98%以上;辖区机构双向转诊个案上报与月报转诊数一致率100%;对“统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问题处理率100%,数据现场质控准确率90%以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管理与成本预算,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作用,及时上报各种财务报表。提升卫生计生财会工作水平,强化了各医疗单位财务监管和指导,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乡镇卫生院严格实行了报账制。
4.医疗卫生扶贫工作。按照《县医疗卫生扶贫专项方案》大力开展卫生扶贫工作,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一是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致困”。二是开展精准医疗救治。依托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一支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精准扶贫专科专家队伍,对帮扶村贫困对象制定一对一疾病救治名册和爱心联系卡,开放与该村委会联动的就医绿色通道,对贫困户实行优先就诊、医院先垫付治疗、优先请上级专家会诊、上门医疗服务等举措。三是精准医疗救助。与村委会、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帮助贫困户大病救助申请医院能力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减免,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志愿者爱心捐助或住院陪护等。四是医疗行业扶贫。结合医院党团员志愿者活动,对在家有治疗条件的,志愿者实行上门服务;对无条件在家中治疗的困难户,采取联系人与贫困户对接模式,使他们不再因病返贫。
5.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体系,明确了各医疗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半年已开展专项检查3次,目前无重大、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二、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县各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大力争取县人民医院项目;
(三)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中心,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医疗联合体,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四)抓实基层基础工作,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创建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完成省血吸虫消除县目标任务;
(六)深入开展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