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桂林山水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1
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第二段:
(1)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第三段: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D.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a“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b“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第四段: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课后问题: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2
早上,汽车出了桂林市区,上了平钟高速,我从车窗眺望,只见两旁成片成片的桔红色的柿子,伴随左右是黄澄澄的柚子。一阵阵柚子的香味伴随着泥土的清新扑鼻而来。“滴”一声,汽车停在月亮山的风景区,我推开车门,阳朔就在眼前,我看过树木葱郁的鼎湖山,游览过丛山叠岭的五指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奇山。阳朔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雄鸡、像拇指、像狗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阳朔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阳朔的山真险啊!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磷殉,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离开了月亮山风景区,我们一行三人向阳朔县城奔去,一会儿,“阳朔西街”四个鲜红大字在我眼前一现,沿街都是酒吧、工艺品店、洋人。最洋的和最土的在西街都能找到。这时,我们在街边找了一位西街老者,跟随着他,探寻印在西街人记忆深处的桂花井、双月桥……。
中午时分,我们直奔兴坪,乘着竹船,荡漾在漓江上。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星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江底的沙石;静得可以让你感受不到它的流动;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两岸山峰青秀迤逦,连绵起伏。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这时,撑竹船的老伯指着不远处的山水画廊说:“20元人民币上的山水风光就是这里。”言语之间透着一股自豪。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漓江,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傍晚,我们观看了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舞台用漓江和十二座山峰做天然剧场,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溶入山水,我看得如醉如痴。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次我算是真正感受到了。
。
早上,汽车出了桂林市区,上了平钟高速,我从车窗眺望,只见两旁成片成片的桔红色的柿子,伴随左右是黄澄澄的柚子。一阵阵柚子的香味伴随着泥土的清新扑鼻而来。“滴”一声,汽车停在月亮山的风景区,我推开车门,阳朔就在眼前,我看过树木葱郁的鼎湖山,游览过丛山叠岭的五指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奇山。阳朔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雄鸡、像拇指、像狗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阳朔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阳朔的山真险啊!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磷殉,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离开了月亮山风景区,我们一行三人向阳朔县城奔去,一会儿,“阳朔西街”四个鲜红大字在我眼前一现,沿街都是酒吧、工艺品店、洋人。最洋的和最土的在西街都能找到。这时,我们在街边找了一位西街老者,跟随着他,探寻印在西街人记忆深处的桂花井、双月桥……。
中午时分,我们直奔兴坪,乘着竹船,荡漾在漓江上。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星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江底的沙石;静得可以让你感受不到它的流动;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两岸山峰青秀迤逦,连绵起伏。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这时,撑竹船的老伯指着不远处的山水画廊说:“20元人民币上的山水风光就是这里。”言语之间透着一股自豪。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漓江,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3
我曾无数次幻想自己置身于桂林的碧波之中。乘着古味犹存的竹筏,我悠悠然飘荡于玉带一般的漓江之上。摆脱了尘世的喧嚣,摆脱了人事的烦扰,只是飘着,毫无负担。我的眼中,将只有碧水青山,渔翁闲钓;我的耳边,将只有鸟鸣清脆,牧童悠歌。沐浴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我将回归最纯粹的自己。是的,桂林用她的水温柔地抚慰我们早已疲惫的身躯,涤荡我们早已麻木的灵魂。
我也曾无数次幻想自己置身于桂林的青山之下。“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桂林的山因水而起,傍水而生,故而自有一种独特的风姿。象山、九马画山、月亮山……每一块山石都蕴藏着或凄美或动人的故事。它们集秀美与险峻于一体,常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泰山巍峨陡峭、气势磅礴,但终究只能让我仰望、让我崇拜,只有桂林的山石,能让我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灵魂,沉醉其中。
但,这终究只是幻想。纵使已经无数次通过图片欣赏过她,纵使已经在脑海中将她的轮廓描画过无数遍,我始终没有去过桂林。曾经不止一次对自己说:去吧,到那令人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的地方去。去看看那薄烟轻笼、波光旖旎的水,去看看那秀丽多姿、峻拔雄奇的山。也曾经不止一次冲动地打点好行装,却终究在最后一刻放下背包。我只是不敢。我不敢亲自踏上那块土地,更不敢亲眼去验证她的美丽。心底的桂林,已是那样美、那样好,我只怕亲眼看到的,并非心中所想。其实,只是害怕失望吧。宋之问曾有一句诗“近乡情更怯”,原本形容游子归乡时渴盼而又害怕的复杂心情,用在我身上,倒也妥当。
常常想,那样多的自然风物,中国人为何独独钟爱山水?从来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语,山与水俨然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标杆。文人对山水的喜爱自不必尽说,只看那层出不穷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虽风格迥异,但皆能自成一派,各有拥趸。普通老百姓,对山水也是格外情有独钟,凡有山有水处,必可见游人如织。
可能,山与水,真的有一种天赋的灵性。单独的山或水已经够吸引人,倘若山立水畔、水萦山周,那便可称得上完美了。山与水相互依偎,山之刚衬水之柔,水之柔托山之刚。刚多于柔则更显磅礴,柔多于刚则更显柔情。总之,山与水无论怎样搭配都不会突兀。山与水,刚与柔,在造物主的巧妙安排下,互衬互补,共同创造出种种和谐的意境。这大概正是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境界吧。
而在桂林,山与水的和谐交融可说是达到了极致。桂林的水是天上清泉洒落人间,桂林的山则是玉帝在水边随意抛洒的棋子,一颗颗、一粒粒,初看零落散漫,实则别具匠心。这颗颗别致的小棋子,虽不能“连绵不绝数十里,高耸入云几千丈”,却在保持自己独特风貌的同时,相互映衬,极具层次感。与盈盈碧水相谐,更增添无尽韵味。桂林的山水,本身便是一轴浑然天成的巨幅画卷,虽然历经千年的风尘,依旧轻灵如故。也许正因为此,它们才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无上赞誉。宋人王正功此语一出,任何描画桂林山水的诗篇顿时黯然失色。只此一句,天下人的心都被桂林勾了去。我自然亦如此。
可是,虽被桂林勾去了心神,却难以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中的她,长久以来,我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纠结。偶尔读到罗兰《中国人的山水观》时,我终于释然。作家认为,中国人的游山玩水是“在入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使人间桎梏得到解脱”。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光怪陆离的尘世中摸爬滚打,为生计、为钱物、为地位,我们苦苦挣扎却又无法逃离。疲惫的灵魂常常需要一方净土来休憩、来调整,而那珍藏许久的桂林正是我灵魂的故乡。当我陶醉于心中的桂林时,便若游子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可以不顾俗世的眼光,摆脱俗事的纠缠,剥除面具,卸去伪装,清清静静,优哉游哉。既然已然在心底为自己构筑了一个世外桃源,我又何必执著于是否亲自踏上那片青山绿水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桂林。对别人而言,桂林也许是山水、是溶洞、是西街、是刘三姐;对我而言,桂林是慰藉、是寄托,是我的独一无二。对别人而言,桂林,在眼前;对我而言,桂林,在心间。我愿意守着心底这澄澈纯粹的桂林,任沧海桑田、人世浮沉。
链接高考
阅读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然后回答问题。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①。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注]①,古通簪。
1. 在唐代,桂林山水便已闻名遐迩,请简述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2.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长,一种则文从字顺。请回答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 首联点明严氏赴任之地是位于“湘南”的桂林。颔联以高度的概括力,极写桂林山水之美: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犹若青罗之带;那里的山峰拔地而起,峻峭玲珑,有如碧玉之簪。颈联写桂林迷人的风俗人情:许多人养有美丽的翠鸟,并以它作为税赋进贡朝廷;家家都种有清甜可口的黄柑。
2. 这首诗属于后一类。本诗写景只从大处落笔,不事雕饰;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一句,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脍炙人口之佳句。漓江碧澄蜿蜒,流速缓慢,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这两句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她是女性化的。韩愈用“青罗带”“碧玉”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
名迹・名篇
画山
清・关为寅
谁将偌大如椽笔,染却青山成五色。
夜泊轻桡近画边,下瞰澄潭深百尺。
此时山月初欲上,瞳胧微放东山碧。
正如暗室未张灯,见暗难辩黑与白。
半夜长空天风寒,疏星朗朗月团团。
关家米家都不似,一幅混沌成大观。
画中著我后著君,颊上三毫更传神。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桂林
唐・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韩 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送任五之桂林
唐・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4
一下车,我就奔向坐船的码头。码头上停靠很多大大小小的游船,我们上了其中的一艘船。只见河清澈得连水下的石子、沙粒都可以看见,更别说游动的小鱼、小虾在河底捉迷藏了!
河的两边全是连绵起伏的山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指山,那五根手指就像如来佛的大手掌那么形象,那么逼真。
顺河而下,接着又看见一座更大的山,那座山叫九马峰。如果你不仔细看,会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定眼一瞧,只见山的正面真的像有九匹马在上面,有的像在吃草,有的像在狂奔,还有的伸长脖子像在怒吼,真是千姿百态!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5
一、运用诗一般的语言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锤炼,一定要优美流畅,一定要准确生动,应该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教师只有努力追求教学语言艺术,他的语言才能生动隽永,才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努力运用准确清晰、逻辑性强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用这样的语言: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巍峨的高山,有奔腾的江河,有澎湃的大海,有茂密的森林,有辽阔的草原……可以说祖国大地处处有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景。正是这诗意般的语言,诱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呵护学生的诗心
桂林山水的诗范文6
一、当前的语文教学困局
由于日趋加剧的社会竞争和人们对价值取向有失偏颇的认同,应试教育无论如何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不管相关部门如何声嘶力竭地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任何改观的迹象。语文教学不断萎缩,在应该教育的泥潭越陷越深。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用到语文,离开语文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可是。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却隔着一道厚厚的障壁,学生的目光与思维被束缚在教室里,拘泥在课堂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损失。
二、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1.突破课堂,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要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突破课堂走向生活。要突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壁,首先,教师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尽可能地使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进自然大课堂。大自然中蕴藏着美妙的诗篇,等待着我们去采撷。李吉林老师曾在多篇文章中记叙了她与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奇妙发现,字里行间流露着激动与喜悦。孩子们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当孩子们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时候,他们的宝藏之门便开启了,思维被激活了,语言的潜能进发了,而这些,在传统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笔者曾要求学生搜集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的广告语,并对这些广告语进行归类分析,学生兴致很高,大多搜集了上百条广告语,在归类分析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词汇,而且学到了语法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突破书本,走向实践
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突破书本,走向实践。首先,要给学生实践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其次,要结合社会现实与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使活动对学生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较强的吸引力,确保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桂林山水的美,笔者启发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桂林山水甲天下”。擅长音乐的学生选择了为课文配乐;爱好绘画的学生选择了画“山水画”;有朗诵才能的学生选择了感情朗读课文;长于写作的学生选择了为课文插图配散文诗……在自主参与愉快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