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1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排好队形统一进行的。这样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由于准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专业书籍等,了解当前其他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因素。
(2)访谈法。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实施情况。
(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了315份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91%。
(4)数理统计法。运用电子表格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与统计学处理。
(5)观察法。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情况。针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准备活动的作用分析
在现今的中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这一原本应该非常重要的环节,却往往被忽视,而且这种现象长久以来也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在学校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所组织的准备活动基本都是简单枯燥的慢跑,三年一套的徒手操。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到乏味、厌烦。教师也没有深入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存在轻视准备活动的现象,有的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只有了解并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才能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去,才能完整、高质量地完成一节体育课。
以下是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方面的现状。
表1 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情况统计表
表2 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负荷的认识统计表
表1和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懂得或了解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地位和作用,半数学生知道准备活动科学的运动量。但仍有不少同学对体育课准备活动认识不足。
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列举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发生伤害事故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真正明白与体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明确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和态度。
2.对准备活动内容的分析
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分为课堂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1)课堂常规练习是指教师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集中的练习,比如队列、队形练习,负荷较小的游戏等,预热学生身心。这样可以让后面的教学内容能够快速顺利地进行。
(2)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使学生身体各主要的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伸展。形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如手持器械的练习、游戏等。做这些动作要求动作准确,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
(3)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为完成学习目标所做的专门性练习。体育教师应在某些学生较难掌握的体育技能课程上多采用这种练习,为掌握所要学习的特定技术动作创造条件,以保证体育课的效率、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练习中,采用最多的是跑步,其次是徒手操,很少采用的是游戏。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练习内容的一成不变,使学生很难对准备活动提起兴趣。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内容单调,是学生反感准备活动又一个重要因素。
3.对准备活动组织的分析
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也有的采用分组教学。准备活动的内容既要有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走、跑练习,又要有保持学生正确体态、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练习。目前中学学校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准备活动存在盲目、呆板等问题,并且很多时候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来确定准备活动的负荷量。
(1)诱导性准备活动。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如在进行跳高学习之前,可以安排原地起跳练习。这就是跳高的诱导性准备活动,它可以降低动作的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加快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2)兴趣性准备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围绕主要学习内容,以游戏、循环练习、竞赛的形式安排的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兴趣性准备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3)意念性准备活动。通过自我意识的引导和自我心理的调节,使学生的身心都充分调动起来,为后来的练习进行准备。如在练习动作之前,对动作要点的默念、自我暗示等。采用意念性准备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4)放松性准备活动。在练习或比赛之前,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体能,使自己处于最佳练习或比赛状态而做的放松性准备活动。如试跑、试投之前,手臂的放松抖动、深呼吸以及轻松的跳跃。放松准备活动的运用比较普遍,而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则因人而异。
4.对准备活动教学设计的分析
(1)常规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常规的准备活动都是教师带,学生跟着做,这样的准备活动需要教师从组织形式和内容上做一定的创新。
增加游戏,活跃气氛。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乐于尝试新的身心体验。游戏就是一种身体练习,许多体育项目就起源于民间游戏。笔者采用游戏做准备部分,不仅代替了枯燥的慢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在篮球场内线,两篮球架间进行足球(教学规则)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运动。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身体的直接对抗。
形式多样的准备操。做准备操的目的在于活动关节,并非要掌握动作。所以准备操的内容上要多样,非固化的,要更多地采纳韵律操动作,注意避免刻板、陈旧的做操方式,丰富准备操的队形变化。
增加知识教学。在进行常规准备活动前,进行诸如体育知识抢答的活动,调节课堂气氛。
(2)以学生为主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开展探究性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在准备活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却是始终如一,即:教师讲解、示范、口令,学生练习。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设计一些准备活动,或让学生带准备活动操的教学却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都怕学生带不好准备活动操,或者不放心让学生设计的准备活动质量。笔者认为,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以及将来从事身体锻炼,都要做准备活动,所以教学生如何自己做准备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3)采用多种的新的准备活动的形式。
队形的变化。变化队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
口令的变化。在一套操中采用多种形式口令效果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韵律感和喊口令的能力。
动作的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身体动作的方向、幅度、节奏等方面不断进行变化,同时渗透美感教育。
5.准备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形式多样。
(2)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技能得到充分活动。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例,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3)准备活动的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准备活动。尽量做到既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等内容,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4)重视准备活动质量。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增强体质。
三、结论
第一,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准备活动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还应包括心理准备,为上好课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迫不及待,充分挖掘教学潜能,提高教学水平,健康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大学公共体育课提倡“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主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现阶段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为课前准备部分、准备活动、基本教学部分、教学竞赛部分、教学结束部分等几大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单一、乏味、传统,准备活动的组织问题最为突出,体育课的一开始的部分就很单调,学生对本次课的兴趣就不会很高。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一般安排10~20分钟,时间固定。而且总是由教师和体育班长组织慢跑几圈,然后做徒手操、拉伸、柔韧性练习等活动,这些运动是符合人体运动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但如果始终这样循环,上课的学生会感觉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很刻板化,这样的准备活动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会很慢,以及活跃课堂气氛都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降低了准备活动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对准备活动进行改革,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新意识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体育创新意识是具有创见的思维活动,有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的融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是简单没见过的方法,而是要通过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改革,形成在实践中可以实施的新知识、新方式、新方案。因此,在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把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运用到准备活动里,通过各种方法呈现出来,采取多种样式、多种形式的方法来组织活动,这对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2.1教学语言和队列队形的创新
2.1.1教学口令形式,使用有兴趣的、打破传统口令上课,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觉,并通过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兴趣。
2.1.2在队列队形的设计和变化上,调整原有的位置的方向和人数的变化。我们要尝试有创新形式、新颖独特的队列队形变化。在排列队列队形上课时,可排为菱形,方形或其他圆形的队列等。增强队形变化对学生的吸引性。
2.1.3在热身慢跑中,可以将班级合为一列跑动、行进间准备活动跑或变向与变速的形式跑动。
2.1.4在准备活动进行中通过哨声或击掌的节奏变化,改变学生运动的节奏。使其身体活动开。这不仅替代了枯燥呆板的口令,而且能使学生从过去机械的队形解脱出来,使准备练习的方式有变化,学生在接受新的事物时,会很认真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兴奋性。
2.2韵律操和音乐的综合运用
韵律操优美的动作、强烈的节奏和流行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健身健美活动。在准备活动时,我们可以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教授一些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如简单的舞步,上下肢的结合,身体的全面性发展等,来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新鲜感,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动作熟练后,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让学生自编动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来独立完成动作的设计和编排,体会创新的魅力。让学生在愉快的乐曲伴随中完成准备活动和学习了解一些舞蹈和健美操技巧,并使音乐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调节课堂的氛围,而且在听觉上也是一种享受。这样既有效地发挥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过韵律操的练习和音乐的运用,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准备活动,在快乐中体会动作,锻炼身体;并且达到培养学生的热爱体育、逐渐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
2.3把民族舞蹈运用于准备活动之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也包括很多传统易学的少数民族舞蹈。每个民族的舞蹈都具有其特点和民族特征,保存了较浓厚的民族特色。如蒙古族舞蹈大气和豪放,优雅别致;苗族的舞蹈娴雅、端庄;傣族的节奏奇特、快速轻巧、动作细腻等。这些民族舞蹈的特点都适合于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强的要求,通过学生学习跳、跃、跨等舞蹈动作,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来达到热身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选择双人练,男女搭配练习等形式来进行,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一些民族舞蹈方面的技巧与知识,扩大认知面和使准备活动过程活跃起来。而且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力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
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把民族舞运用到准备活动中,改变了以往重复准备活动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爱国主义思想。
2.4加强体育游戏在教学的更新
由于体育游戏具有易学、娱乐、多变的特点,通过体育游戏的加入,可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性,观察判断更准确。不但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体育游戏内容选择要适合准备活动的要求和创新的特点,根据素质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不断创新充实体育游戏内容,达到热身的目的。体育游戏内容要根据公共体育课的授课内容、上课人数、天气状况等因素应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充实体育游戏内容,达到辅助教学目的。
3结论与建议
3.1准备活动要符合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合理安排,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科学性,使其符合运动专项的特点。
3.2通过创新思维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健康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3.3创新思维将会使学生对体育课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准备活动中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汉修,张雅玲,郝文亭,倪思贵.创新意识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14).
\[2\]庄聪明.浅谈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体育报,2004(11).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3
一、准备活动要具有科学性
一些师生认为,准备活动只是学生体育课运动前的小游戏,随便做一下伸展四肢的体操,围着操场跑两圈就算做好了准备活动。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发挥准备活动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注重活动的科学性,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例如:教学“足球”时,因课堂内容的运动量比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慢跑,然后做徒手体操,准备活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学生做好大量运动前的准备;教学“乒乓球”时,因课堂活动的运动量相对较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套时间为5分钟左右的广播体操,充分伸展学生的各个关节,特别是打乒乓球时候肘关节和脚踝处的活动练习。别管是那种课堂训练项目,但是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选择欢快轻松的准备活动,遵循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循序渐进地为体育课教学做好热身准备。
二、准备活动要具有趣味性
活动内容的枯燥乏味是学生对准备活动感到厌烦、乏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准备活动的科学性的同时,也要注重体现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在选择趣味型的准备活动时,教师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训练情况,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绕球跑”时,教师可以选择“抢球游戏”作为本节课的准备活动,这个简单的小游戏既可以让学生体会玩游戏的乐趣,又可以达到让学生“奔跑”、熟悉足球的教学目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课堂教学基础,提高教学效果。又如,教学“前滚翻”时,教师可以选择“抢占位置”这一类型的游戏作为本课的准备活动,寓运动于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争占海绵垫的过程中做好大量运动的准备,并熟悉各种滚翻的姿式和要领,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型准备活动,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做好学生从安静到运动的过渡工作。
三、准备活动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教师在选择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时,可以把一些对教学内容有促进作用的模仿练习、分解练习等融入到准备活动中,这样可以在丰富准备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节体育课的学习要点。例如,在教学“篮球”时,教师可以用小游戏“控制传球”作为准备活动,让学生围成一圈,自己可以选择把篮球投给自己想给的同学,接到的同学再快速传给她想传给的同学,这样就能在游戏中活动了学生的上下肢,也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篮球手感,对学生传球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传球的准确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武术”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二踢脚、大跃步前穿等动作或“石头剪刀布”游戏作为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引导学生快速适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在教学“抛实心球”时,教师可以选择上肢和腰腹运动为主的准备活动,提高学生对投掷运动的适应能力。通过这些有针对性地准备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用最适合的准备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准备活动要具有适应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身体状况以及气候的变化情况等都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选择准备活动时,要注意活动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和天气变化的适应程度,以适应性的准备活动缓解这些因素对课堂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排球”教学时,若学生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教师可以选择“高人矮人”这类运动幅度较大,容易调动气氛的游戏作为准备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若学生情绪过于激昂,可以选择“广播体操”这类平缓而有节律的运动作为本节课的准备活动,以此平缓学生的情绪,调节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状态,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气候情况,及时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在冬季时,因气温偏低,学生各个关节的运动量和运动幅度相对较小,弹性和伸展力也大幅度下降,教师可以选择“高抬腿”这类活动幅度和程度较大的运动作为准备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冬季准备活动的时间应相对较长,引导学生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在夏季,因天气炎热,教师可以选择徒手体操这种时间短,能量消耗低的运动作为准备活动,充分调节准备活动和学生身体、气候等各个方面的适应性,提高准备活动的作用。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4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随着各地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开展,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更趋合理、科学、有效。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相关的总结与反思,以进一步研究探讨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水平。
准备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方法
1.游戏法:所谓游戏法就是把准备活动寓于游戏之中。可以选择与主教材相关联的游戏作为准备活动。选择适宜的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寓运动于游戏中,是小学生锻炼的需要,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如:二年级的《单双脚跳》一课,准备活动选择了抢占位置游戏,把呼啦圈围绕足球场的中圈摆成一个大圆圈(比实际人数少二个)。游戏开始时,学生听音乐成一路纵队绕大圆圈慢跑,哨声一响,学生每人抢占一个呼拉圈,看谁反应快,如此重复几次,再接着做有针对性的徒手操。虽然同样是慢跑,但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2.情境法:所谓情境法就是把准备活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教师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丰富的情感,振奋的精神来感染学生。我们在运用情境法做准备活动时,所设计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二年级的《跳跃》一课,准备活动设计了一个去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的情境,让学生手持方向盘,沿着跑道开车,在前进的途中,教师用语言提示左转弯、右转弯、红灯亮、汽车轮胎坏了修理轮胎等情境,让学生自己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做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也非常明显。
3.比赛法:所谓比赛法就是把准备活动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小体育比赛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对抗的心理来设计的。因此,采用比赛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其练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舒展,为主教材的教学作好准备。如:五年级《篮球》一课,在熟悉球性的准备活动中,增加一个比赛的氛围,就是在学生原地运球的过程中看老师的手势并能及时地说出手势所代表数字几,这样一来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很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营造了一个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
4.开放法:所谓开放法,就把做准备活动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将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将电视等影像资料上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思维进行加工、合成,生成出新的内容。如《技巧组合动作》一课,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游戏之后,老师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什么内容,然后请每组的体育小骨干上来带领学生做相关的准备活动。最后老师再对他们所做的准备活动进行点评,使学生能够掌握创编徒手操的能力。
5.角色扮演法:所谓角色扮演法就是利用学生善于模仿不同动物形象、不同性格人的形象的特点做准备活动。这种方法一般在小学低年级中运用比较多。小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热身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如:二年级的《各种跳跃的方法》一课,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创设一个到公园郊游的情境。到了公园我们将看到什么?然后让学生把所可能看到的动物有序地摸仿出来,有小免跳、大象走、青蛙跳、小鸟飞等等,学生模仿起来是津津有味,生动活泼。
6.想象法:所谓想象法就是利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来做准备活动。如:一年级的《直线走》一课,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模仿老爷爷、老奶奶的不同对象走路的特点。学生凭借自己对老爷爷、老奶奶的了解,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想象、设计、创设出许多走的姿势:有精神抖擞的老人的走,也有精神不是太好的老人的走,还有身体不太好的老人的走,往往学生能想象出很多种不同形象老人的走。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7.舞蹈法:所谓舞蹈法就是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做一套与主教材有关的韵律操。如:二年级的《跳跃》一课,在准备活动中组织学生跳一段免子舞。这样既活动了与主教材相关的身体各个关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跳一曲充满儿童情趣的舞蹈,最能激发儿童兴趣,特别是免子舞在当时还是一个比较时尚的舞蹈。
8.器械操:所谓器械操就是利用课的主教材所运用的器材,来做一些器械操,学生人手一物,不仅一物多用,又能达到活动各关节的目的,况且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方法都很有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如:五年级《跨越式跳高》一课,就是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在课中进行跨越式跳高用的体操棒做徒手操。再如三年级《跳绳》一课,就是每位学生利用一根短绳做绳操。
准备活动组织与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到主教材的内容问题
针对主教材内容,来组织与实施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运动技能课的教学就必须做专项性准备工作,如:在上技巧课时,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各关节活动开来。尽管每一位老师所选择准备活动的方法不同,但都必须做到使相关部位充分活动开来,特别是头颈部要活动开,以防受伤,使机体工作能力尽可能地保持在适宜状态。有的课还可以直接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如中年级的球类课教学,教师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后,学生就可以直接进行运球、拍球等练习。
2.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问题
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和性别特点有选择地组织与实施准备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长时间重复一样的内容,就会显得单调、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不能以充沛的精力来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有选择性选用上面所介绍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对我们所上的每一节体育课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始终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一般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考虑到气候因素的问题
准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季节、气温的变化经常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天气热时身体机能上升较快,准备活动的形式简单一点、运动量小一点,准备活动的时间相对短一点;冬季气温较低,身体机能上升较慢,准备活动的运动量相对较大,所需准备活动时间也较长。
4.要考虑一个或几个方法运用的问题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5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准备活动内容 组织形式 时间强度 教学比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准备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安排得是否成功,一次田径比赛的成绩是否理想发挥,任何一场球赛技术发展得是否淋漓尽致,以及在比赛中90%以上的伤病,大都体现了准备部分即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充分。事实证明,准备部分做得不充分,使参加激烈比赛的运动员,由于赛前未做必要的机能动员和心理准备,在开赛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气喘、反应迟缓、动作僵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下降等,有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挫伤等外伤事故,长此以往还可能对运动员的心血管部位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出现不正常的心电图和动脉心压的不正常升高等。
运动生理方面的最新研究已经揭示,准备活动使流经工作肌肉血流量的增加以及肌肉收缩本身产生的热量能提高体温,而体温升高可以加强对运动器官的氧供应,减少运动过程中对无氧供应的依赖,因为较高的体温使血红蛋白向工作肌肉中输送氧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速度加快,因此体温升高可使细胞的代谢过程加强。经专家研究:体温每升高一度,细胞的代谢率增加13%,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并且有助于减少肌肉组织的外伤事故,因为肌肉的弹性依赖于肌肉的血液饱和度。
血液饱和度高的热肌由于粘滞阻力的降低,弹性和张力的提高,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收缩并且不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撕裂。克服神经系统的机能惰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在较高的体温时会增加生物化学过程),能使大脑皮层对即将参与运动活动和各中枢的兴奋性达到适宜的水平,从而使运动员反应敏锐、动作协调。准备活动机体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适应即将开始的激烈比赛的需要。为了使准备运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适应、大小要使体温提高到最合适的水平
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适应,大小要使体温提高到最合适的水平,太大则会出现疲劳。准备活动的强度应该是逐渐提高的,阶段的强度一般应低于比赛的强度,通常以引起排汗和提高体温1—2度为宜,此时脑神经可充分地调动到兴奋点。此外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充裕,一般不少于20分钟,最后在开赛前10分钟逐渐减量,开赛前5分钟结束准备活动。体育课一般8—10分钟,田径比赛一般30分钟,球类比赛一般20分钟。准备活动要充分,使关节活动面达到全方位位伸,肌肉的热量提高。这既可以避免氧债和疲劳物质的积累过多,又不会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
二、应做一些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
使身体发热微汗时,应做一些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柔韧性),以进一步提高肌肉弹性和张力。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然快速起跳、急停急转、猛然冲撞、用力起跳快速摆腿、劈髋、踢腿等,运动器官所承受的负荷量是相当大的。如果比赛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那么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器官尤其是代谢率比较低的肌腱、韧带的撕裂和关节的挫伤很难避免。
三、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各种辅助练习,接近比赛形式的对抗性比赛练习,是赛前准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使运动员更快地适应比赛活动,因为这种准备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和专门的肌肉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一步步地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四、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内容和方式等都是因人因队而异的,取决于本人本队的特点习惯。此外准备运动还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因为作为一个队的赛前准备运动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应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被逐渐确定下来。经过专家分析,通过主动的肌肉活动所达到的肌肉血流量比各种方式的按摩高出三倍,主动的赛前准备是提高运动成绩、防止受伤、增加体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为此说明,准备部分是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首先是人为地通过肌肉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使机体进入正式活动时发挥较大的工作效率。做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保证肌肉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实际上,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比赛之前尚未开始运动,也会由于条件反射,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起变化,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这种生理变化叫赛前状态。但赛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教学训练与比赛产生不良影响。准备活动后人体体温提高,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集体排好队形整齐划一地进行,这样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由于准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或比赛中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3]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人民教育,2007,(1):10—12.
[4]谯新风.从学生体质下降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存在的问题,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9.
[5]于晓东.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J].体育教学,2007/02.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6
摘 要 如果能在体育课的开始阶段,导入热身性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热身,徒手体操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很投入;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时代化转变。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课 游戏性准备活动 练习模式
一、研究现状与目的
中小学阶段准备活动从传统形式到现在的游戏形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但对游戏性准备活动与主教材的关联性的研究较少,由于这一问题研究起来比较麻烦,比较琐碎,整理起来有困难,再加上游戏性准备活动的创新性不够,与主教材的相关性不足,导致了这方面的研究进程处于缓慢的状态。
如果能在体育课的开始阶段,导入热身性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热身,徒手体操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很投入;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时代化转变。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使得体育课堂变的更有趣、更高效。形成一定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在全校组内教师间进行推广,形成校本课程文化特色。
二、尝试设计模式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一般准备活动,运用游戏做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些。因为体育游戏不仅有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入运动状态,便于组织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准备活动中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问题:
(一)学生参与的普遍性
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应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度的运动,因此,可选用“找朋友”、“抢滩登陆”、“跳绳接龙”之类的游戏,而不应该选用诸如“丢手绢”、“钻山洞”之类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进行时只有少数人处于运动状态,大多数人仍处于相对安静状态,达不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
(二)游戏内容的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游戏要考虑游戏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针对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来选定。如进行短跑教学时,可采用“高人矮人”的游戏,使腿部充分活动开;上篮球课时,可采用“抢滩登陆”的游戏来增强学生运球能力,提高运球的稳定性。[2]
(三)器材利用的一致性
准备活动游戏使用的器材,最好能与教学基本教材使用的器材一致。如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是跳绳,就可用跳绳做“跳绳接龙”、“踩龙尾”的游戏;上跨栏课就可用栏架做“钻跨栏架”游戏;上跳高课,就可用跨越斜杆的方法做“钓鱼”的游戏。
(四)游戏内容的可行性
体育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在选用课堂游戏时,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体质状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在室外进行游戏时,必须准备好场地,清除杂物、尘土,根据游戏内容画好场地的固定界线,做好安全措施;在室内进行游戏时,应当在宽敞通风的房间或体育馆进行,以免碰伤;游戏器材的规格、重量应适合游戏者,游戏器材的数量应与参加人数相符合,否则会因为器材原因影响部分学生参与游戏。
三、方法或模式提炼
(一)游戏内容选择
游戏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游戏。
一般性游戏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找朋友、捕鱼达人,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专门性游戏,如短跑教学课,可采用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黄河长江”、“喊号追人”等。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抢滩登陆”、“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
(二)游戏注意事项
教学中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规则和评价赏罚要求等。[1]其次,游戏过程中,教师亲自参与,跟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教师既能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补充说明,又能带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游戏更富有感染力。[1]
再次,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并相应调整游戏练习的强度与密度,做到适量、适度。
(三)场地与器材选择
在选择场地上,一些游戏需要移动的范围比较大,要选择比较平整、开阔的场地,。一些需要集中精力的游戏,要尽量避选择比较安静场地。在器材上,应尽量选择轻便、软硬度适中的器材,由于部分游戏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抗、竞争、追逐,如若选择错误的器械,有时会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甚至严重的后果。[1]
(四)强化游戏规则教育
教师在游戏中起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中获得游戏乐趣。而且,公平、公正的游戏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手段,能让他们了解到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四、研究与推广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跑圈、徒手操等传统的准备活动,已经不感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游戏性准备活动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让学生渐渐的爱上体育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承上启下,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游戏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主教材学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游戏内容,既要满足学生热身的需求,又要对主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游戏性准备活动的不断研究与推广,给大家提供了一定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因为我们是本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出发,符合体育\动的一般规律,自然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值得推广与尝试。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