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菊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稹菊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稹菊花范文1

关键词:园林景观;小区;人文设计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own village landscape humanized design wi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dern living environment of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 general requir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humanized design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landscape; Village; Humanist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小区的文化品质,因此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但如何才能使小区景观设计作品拥有一种既鲜明又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呢?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问内更多地接触自然。而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团林景观才能营造一个有品味的现代居住环境。

1目前我国城镇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多楼盘用绿地作隔离带,虽增加了绿化率,但忽视了人们步行的便捷性;有的居住小区绿化设计很少考虑无障碍设计,忽视残疾人的行动方式,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小区没有充分考虑居住对象的年龄阶段,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等;有的住宅小区的绿化甚至为防止人们进入绿地,用围栏包围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致使绿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有的居住小区许多水景由于缺水而成为旱景,水景只是一种摆设,甚至破坏了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某些居住小区许多水景水质恶化,水体在日常使用中,疏于管理,以致浑浊不堪,甚至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破坏住区景观效果。某些居住小区室外环境小品地方性、艺术性不强,情感依附性欠缺,忽视本土文化、照搬、照抄严重。

2现代人居环境中的的小区园林设计的一般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购房时,除了考虑住区的位置、住宅户型平面、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住宅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2.1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2.1.1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小区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小区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近年来,笔者设计的园林景观,采用的是围绕这个主景轴线(从大门到中心旱地喷泉公园的轴线),将欧式风格的条形住宅和各个院落空间连成一片,组合成完整的绿色景观环境,以满足居民对绿化景观的需要。

2.1.2“人车分流”以满足小区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谏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区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我们从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2.2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小区住宅作为一种家庭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宅小区。因此,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2.2.1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人居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区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户型,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世纪前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纪的建筑和小区设计,随着就WT0观念的逐渐发挥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2.2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室内外大、中、小地区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人户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居者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3城镇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3.1人完整的景观设计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人,我们需要锻炼,但人需要休息,我们需要沟通,他们需要住房,需要安全,但也需要挑战,既害怕孤独的,但也愿意关注,以及其他类似的焦点,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充满人性的地方。

3.2景观设计回归自然

人类生存离不开来自大自然,地球是一本书的人文景观:土地和道路,大门和桥梁,围墙和围栏,建筑和城市土地,并告诉人们文科踪迹,人,和谐的生活人与自然之间的名称社会。

3.3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风格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北京--- 政治和文化中心,悠闲的城市--- 温州商业--- 都江堰市。只有当地人知道如何生活,满足当地人将有一个公共空间的设计寿命。

3.4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文化历史

人类历史: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因此,景观设计,挖掘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历史,突出地方特色,从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的过程,内在的力量,设计形式的原因背后的权力,反映了设计的本质。

4城镇居住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

4.1 广场的设计

从功能出发,将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林荫树阵广场、国际象棋图案铺装及景观小品、螺旋形铺装广场、弧形花架、宿根草花花镜等景观要素,遵循动静分离、分区明确、适度围合、边界开敞的原则合理布局。运动空间开阔平坦、无障碍物;儿童活动区铺装图案柔和流畅、铺装形式新颖、色彩丰富、设备及材质安全舒适;树阵广场以极富动感的一组倾斜平行线为构图背景,树阵下灵活分布仿树桩桌凳,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闲空间。汀步石与卵石小路巧妙穿插,把各分区空间连接为一体,动静分区相隔却相见,创造轻松、休闲的感觉。

4.2 绿地的设计

绿地属于一种居住区内贴近居民生活的开放空间,是居民最接近的休息和活动场所,主要供住宅内的居民使用。为建立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促进邻里交往、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给居民以归属感和领域感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因此,绿地应有较多的活动面积,以便于居民活动。

4.3道路的设计

充分考虑小区整体空间布局和道路路线的协调性,把设计重点放在小区入口处。因为入口是小区的门户和标志,既是一个点景观,又是一个景观序列。通过入口及站在入口处视域范围内景观的组织,应形成一种优质的景观形象,给居住者以归属感和认同感。基于此,在不影响人流和车辆通行的前提下,重点布置一些装饰性绿化,并搭配一些建筑小品,不仅可以突出小区的入口氛围,还能体现小区的文化品味。在小区的主干道绿化上,行道树的栽植应考虑到行人的遮荫与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求,保证行车安全。

4.4 水景的设计

水是小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基于此,在气候和养护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置戏水池,保证水质清洁,水深不宜超过35~40 cm。为防止摔跤,湿滑区域的边界处采用防滑材料并加以固定同时还应设置座位,以便成人监督儿童玩水。在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可以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景观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污水处理工艺与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有利于促进小区良性生态环境建设。

结语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问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祟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倩,设计与传承-将山水艺术融入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今日科苑,2006(4):17

元稹菊花范文2

1.1 工业园区的类型

1.1.1 按行政等级划分

行政等级标准主要是以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和主管单位的等级来区分各类型的工业园区。按照这种标准来划分,工业园区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和乡镇级。按这种标准划分的工业园区除了行政等级不同外,一般来说其规模大小也随着行政等级的降低而逐级缩小。

1.1.2 按规模大小划分

工业园区的用地规模从几公顷到上百平方公里不等,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一是小型工业园区,二是中型工业园区,三是大型工业园区.

1.1.3 按与中心城区的关系划分

工业园区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工业园区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1],城市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二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微妙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工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是新城型,二是郊区型,三是市区型.

1.2 工业园区的特征

1.2.1 工业园区郊区化。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的产业结构变革,城区内的工业空间通过不断调整而减少,在郊区附近形成工业区域,很多工业企业选择在土地价格适中而又具有足够空间的区域建设。

1.2.2 工业园区综合性和完整性。

在满足企业实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项建设指标应给予严格控制,内部建设也应该做到环境保护、建筑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多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主动且充分的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具有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对文化具有传承功能,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因此具有了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2]。

1.2.3 工业园区具有高效性。

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企业,各个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接,相互交流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具有高效性。

2 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的关系

2.1 工业园对小城镇建设有促进作用

(1)工业的聚集活动导致了城镇的形成。

(2)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3)工业化初始利益的棘轮效应促进着城镇经济规模的自我生长。

2.2 小城镇对工业园发展起保障作用

工业发展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彼此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发展的动力互为因果,以致“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发生变化都导致其余各种力量发生变化,而且第二级变化支持第一级变化,类似的第三级变化又影响受第一级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其中的循环因果关系不仅具有累积效果,而且往往以一种加速度积累,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3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

3.1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数量关系

(1)一园一镇。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城镇与工业园布局的主要类型。处于利益博弈的角度,各区乡镇政府都建立各自不同形式的工业园区,以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发展滞后而落后于其他城镇。但这种一镇一园的发展模式造成市域范围内工业园密度过高,数量过大。

(2)一园多镇。指有选择性地确定地理区域比较靠近,产业类型相类似的城镇群,合并重组工业园进行集中投资建设,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整合城镇产业。提高的应是城镇工业园的质量而非数量。

3.2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空间位置关系

工业园一般都依托大城市发展,但是,由于每个城市特点各不相同,同时工业园区本身也因为性质、内容、规模与侧重点等方面不同,而导致差异性。因此,工业园的选址会产生各式各样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根据其在空间关系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布局类型:包含式、边缘式、子城依托式、独立发展式[4]。

对于小城镇来说,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空间位置关系无外乎以上几种情况,但由于小城镇大多本身就属于大城市的子城或者称之为卫星城,因此第三种模式在小城镇中并不多见。

3.3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用地布局关系

3.3.1 工业区包围城市

工业用地分散在城市的周围,并按工业性质以及污染程度,均匀地、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周围,同时在城市内部有若干个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点[6]。

3.3.2 工业用地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这种布置模式多受地形地势的限制,适于开发建设工业园区的用地基数较小,只能因地制宜的在适合的地区内建设,这种布置关系比较特殊,并不具备广泛借鉴意义[7]。

3.3.3 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

将城市分成几个规划分区,每一分区组团内既有工业企业,也有生活住区,生产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城镇工业园区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倡城镇的工业空间跟随产业特征,企业类型采取分散和集中并行的灵活有机布局,同时结合生活区、商贸区穿插、多种用地类型结合布局,尤其是高新区,研究、开发以及教育也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其一般为脱离老城镇进行建设,城镇历史的延续不多,所以在设计出符合现念的城市景观特征的同时,应充分与原有空间相贯通,以求达到体现出城镇自然成长空间形态的同时,充分祸合工业与城镇空间,避免出现工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隔绝、孤立的局面。

4 五常牛家镇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和建设用地规划策略

4.1 牛家镇工业园区发展制约因素

(1)城市知名度低,人才资源留驻和企业的投资是保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知名度高、经济环境好的城市对高技术人才和国内外的投资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工业园区的开发一般依附于知名度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

(2)产业聚集度偏低,牛家镇现状工业园区尚未成型,仅在镇区东侧有一组团级别工业用地,尚未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吸引产业聚集的吸聚力,同时产业结构也并未形成,不够清晰。

(3)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加强,集中区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都很不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从而影响园区未来的发展。

4.2 规划策略的制定

通过对牛家镇现状规模的分析,其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牛家镇镇区来提供,从经济实力现状基础建设来看,牛家镇都不足以支撑多个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因此,牛家镇应采取一园一镇的对应模式,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一处建设,基础设施集中分布,尽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用最少投入短期获得较大收益,以便用于后续发展。

空间布局应对牛家镇现状发展优势进行有效的利用,如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工业发展用地等。应首先利用镇区东侧已初具规模的工业组团为发展基础,采取镇区与工业园区边缘式发展。

采取边缘式发展的同时,在发展中期,应在工业园区内部选择适当用地,将居住、商业、仓储及绿地等功能组团性的布置其中,将镇区向工业园区提供服务用地逐渐抽离出来,减小镇区发展压力,同时避免随着工业园区的规模增大。用地布局关系应从初期工业园区逐渐包围镇区过渡到工业园区内部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并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形成最后终的产业、布局、规模三者协调发展的模式。

元稹菊花范文3

[关键词] 核心能力 企业多元化战略 决策矩阵模型

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但不少企业走入了多元化陷阱。其实企业要成功走向多元化,结合核心能力进行决策很重要,本文将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矩阵模型,并对美的集团的多元化战略进行分析。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新解释

自从1990年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立刻引发了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热潮。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多种多样,目前并没有形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普拉哈拉德与哈默(1990)将核心能力明确定义为企业组织中的累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构多种技术流的学识,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奥纳多・巴顿(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

本文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元素集合体,具体来说,它是企业知识累积创造整合能力、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变革创新能力、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与发展能力等的动态集合体。核心能力具有难模仿性、战略性、自我创造性,它是企业区别与其竞争对手的关键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矩阵模型

本文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可以从两个维度考虑:第一个维度是拟进入行业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它是指拟进入行业所要求企业具备的能力与企业现有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第二个维度是拟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及关联度,它是指拟进入行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多元化战略所需资源的剩余量与拟进入行业的关联度。具体如何决策,见下图。

图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矩阵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自己设计)

1.第一象限是拟进入行业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高,拟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关联度大。此时,企业可以进行多元化经营。

2.第二象限是拟进入行业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高,拟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关联度小。此时企业可以适度多元化。因为新进行业与核心竞争力的匹配程度高,这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产业吸引力和剩余资源量及关联度小,又制约多元化的深度与规模,所以从成本收益考虑应当适度进入该行业。

3.第三象限是拟进入行业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低,拟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关联度小。这时的企业拟进入该行业缺乏核心能力、且该行业利润空间较低,也缺乏多元化剩余资源的支持,所以不宜进行多元化经营,如贸然进入会失败。

4.第四象限是拟进入行业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匹配程度低,拟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关联度大。此时企业不宜进入该行业。因为核心能力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进入多元化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内因。此时拟进入行业虽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且企业有剩余资源,但该行业所需能力与所具备的核心能力不匹配,即使多元化也不会成功。

三、模型的应用:对美的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反思

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多元化中很盲目,不断跳进了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中,下面本文以美的集团多元经营为例进行分析。

1.美的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概况

美的集团,在以下行业进行了多元化:第一,空调行业。1998年收购芜湖丽光空调厂,扩大空调的产能;1999年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开始生产空调的核心部件;2004年与东芝开利签署了空调方面的合作协议,加大在空调方面的研发和合作;2004年收购冰箱空调制造商广州华凌电器,加大空调的产能;2004年美的与开利株式会社设立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空调核心部件一压缩机,加大在核心部件上的研发。第二,小家电行业。2001年收购日本三洋的磁控管工厂,掌握生产微波炉的核心部件,成为全世界三大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美的电器就直接控制的小家电业务进行了重组,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发展。第三,汽车行业。2003年8月收购云南客车企业,正式进入汽车业;2003年10月收购湖南三湘客车,加大在汽车方面的投入。第四,洗衣机行业。2004年吞下洗衣机制造商合肥的荣事达,进入洗衣机行列;2004年收购冰箱空调制造商广州华凌电器,扩大在洗衣机方面的产能。

2.对美的集团多元化战略的评价

美的集团进行多元化经营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偏离核心能力。美的在生产微波炉的磁控管和生产空调的压缩机上有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且,磁控管和压缩机是生产微波炉和空调的核心部件。但美的进入不具有核心能力的行业,如汽车与洗衣机行业。第二,对进入行业的产业吸引力与企业剩余资源等方面没进行很好的权衡分析。比如美的进入汽车行业,选择在经济较落后的云南省,同时企业行业本来就竞争很激励,是规模经济效益很明显的行业,同时美的又缺乏相应的核心能力,美的进入该行业是不可能有竞争优势的。因此,据本文的多元化战略决策矩阵模型,美的应当选择其具有核心能力的行业进行多元化,比如空调、小家电,同时退出不适宜进入的行业,比如汽车业。

参考文献:

[1]Leonard Barton D.“Core capability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ey,1992,13(summer special issue):111-125

[2]Prahalad,C.K.and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5-6):79-91

元稹菊花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55-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就湖北省而言,城乡收入差距从1981年的1.67:1持续扩大到2010年的2.75:1。考虑到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部分高收入阶层不透明的灰色收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还会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是由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城镇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2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2.1研究方法

向量自回归(VAR)是西姆斯(C.A.Sims)提出的使用系统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本文考虑将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入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它们之间的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lngapt=αlnurbt+βlndlt+γllndclt+C+εt(1)

式(1)中,t表示时间变量;urb表示城镇化水平;dl、dcl、gap分别表示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其它未纳入的变量和不可观测的因素作为残差ε。

进行实证分析的目的是考察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采用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以揭示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较为量化地看到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影响及其效应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2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81~2010年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湖北统计年鉴》。

(1)城镇化水平(urb)。对于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有多种观点,主要有单一指标法、综合指标法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2)城乡二元对比系数(dl)。也被称为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主要用于衡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本文采用(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口)/(非农产业产值/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来表示二元对比系数,当其值为0时,经济的二元性最为显著;而当其值为1时,经济的二元性消失。

(3)城乡二元反差数比(dcl)。二元反差系数是两部门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的平均值,即农业和工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平均值,二元反差系数理论上在0~1之间,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系数越小则二元经济结构就越不明显。

(4)城乡居民收入比(gap)。此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衡量,值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有的协整关系,并能消除数据的剧烈波动和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故本文对所有研究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记为lnurb、lndl、lndcl和lngap,相应的一阶差分记为dlnurb、dlndl、dlndcl和dlngap。

3实证分析

虽然某些经济变量的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就称作协整方程。协整方程表达的多个线性变量之间的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更是多个线性经济变量相互影响及自身演化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目的是揭示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1单整检验

在有关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如果随机变量是非平稳序列时,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否则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以此做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本文采用ADF检验对原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表1为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原序列lnubl、lnubs、lnufm、lnufl都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原序列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1%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这表明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即lnubl、lnubs、lnufm和lnufl都是一阶单整的。

3.2协整检验

由单整检验可知,与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根据模型(3)建立各研究变量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VAR模型,如式(2)所示。从式中的AR2、F、AIC、和SC值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对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

对式(3)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其序列ADF值为-2.39,其5%临界值为-1.95,P值为0.0187。因此,可以判定残差序列VECM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协整关系式反映的是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3)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对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的弹性效应是0.67、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是0.99、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为1.63。从长期看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经济结构二元性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向城镇聚集,促使城镇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而农村则相对萎缩,导致了二元结构系数的增长;而城乡居民的收入随城镇化的提高都呈现出绝对增长,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持续拉大。基于此我们发现研究期内湖北省城镇化并未给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的城镇化模式并不能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3.3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探索湖北省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比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Cholesky分解方法进行脉冲响应及其方差预测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是基于模型(2)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追踪期数,纵轴代表因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响应程度,设置追踪期为10年。从图1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其自身新息的响应在起初就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衰减,在追踪期内一直保持较强的正向响应,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自身的影响较强,并且持续期很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城镇化冲击的响应也呈现正向,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这说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冲击的响应表现出波动状态,在第4期时表现为负向的最大值,第8期表现为正向的最大值,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的扩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二元反差系数的冲击也呈现出波动状态,在第4期时表现为正向的最大值,在第9期时表现为负向的最大值,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反差系数的扩大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以上分析说明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这与协整分析的结果相符。

图1脉冲响应函数曲线预测方差分解可以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即方差分解给出的是每一随机信息对VAR模型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比较这个相对重要的信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和效应程度。本文应用方差分解方法对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个变量的不同预测期限误差的方差进行分解,以期了解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一直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其它因素对它的影响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强,但强度都不超过其自身的影响;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期初的微不足道到期末的53%,其中城乡二元反差系数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城镇化。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受到自身的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期长;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影响持续稳定;城镇化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从长期看,研究变量中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是城乡收入差距自身,其次是城乡二元反差、再是城镇化、最后是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4主要结论和启示

根据上述基于湖北省198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非平稳时间序列lngap、lnurb、lndl和lndcl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均为一阶单整。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对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进行了动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按可比价计算湖北省在1981~201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从1.67扩大到2.75;城镇化水平也从22.7%增长到49.7%。从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推进未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完成转移。

(2)湖北省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长期均衡关系。由协整方程可知,湖北省城镇化对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的弹性效应是0.67、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是0.99、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为1.63。

(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长期的影响,影响力排序结果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城镇化>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因此湖北省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打破对于农村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应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让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4).

[2]唐礼智,刘喜好,贾璇.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元稹菊花范文5

>>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综述 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碳排放动态特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对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研究 居民消费视角下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2排放的影响'> 居民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研究 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居民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城镇化与区域居民生活直接用能研究 辽宁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财政支农、人口转变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分析 基于决策树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模型 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效应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影响效应分析 城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进展综述 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差异实证研究 基于析因分析的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各区域居民生活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National neotype urbanization planning(2014-2020)[N/OL]. Beijing: Xinhua News Agency, 2014-03-16. .]

[2]周葵,戴小文.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4):41-48.[ZHOU Kui, DAI Xiaowe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4):41-48.]

[3]朱勤,魏涛远.居民消费视角下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11):21-29.[ZHU Qin, WEI Taoyuan.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 from perspective of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23(11):21-29.]

[4]PARIKH J, SHUKLA V. Urbanization,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effec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s from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5,5(2):87-103.

[5]COLE M, NEUMAYER E.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air pollution[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04,26(1):5-21.

[6]关海玲,陈建成,曹文.碳排放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11-116.[GUAN Hailing, CHEN Jiancheng, CAO Wen. An empirical research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urbanizat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23(4):111-116.]

[7]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64(2):177-188.[WANG Jianjun, WU Zhiqiang. Delimiting the stages of urbanization growth proces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64(2):177-188.]

[8]张乐勤.基于组合模型的安徽省城镇化演进对碳排放影响极限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5, 30(1):152-163.[ZHANG Leqin. Impact limit of urbanization evolu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combined model[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30(1):152-163.]

[9]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镇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LIN Boqiang, LIU Xiying.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under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fluence factors and abatement policies[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8):66-78.]

[10]薛冰,李春s,刘竹,等.全球1970―2007年碳排放与城镇化关联机理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 7(6):423-427.[XUE Bing, LI Chunrong, LIU Zhu, et al.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 and urbanization at global level during 1970-2007[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7(6):423-427.]

[11]C O’NEILL B, LIDDLE B, JIANG L, et al. Demographic chang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 Lancet,2012,380(9837):157-164.

[12]杜运伟,黄涛珍,康国定.基于Kaya模型的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J].人口与社会,2015, 31(1):33-41.[DU Yunwei, HUANG Taozhen, KANG Guoding. Study on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Kaya Model in Jiangsu Province[J]. Population and society, 2015,31(1):33-41.]

[13]武春桃.城镇化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 2015,32(1):12-18.[WU Chuntao.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data[J]. Economic survey, 2015,32(1):12-18.]

[14]郭文,孙涛.城镇化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及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0):3166-3176.[GUO Wen, SUN Tao.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Reg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sidents’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5,35(10):3166-3176.]

[15]申俊,孙涵,成金华.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8(1):45-53.[SHEN Jun, SUN Han, CHENG Jinhua.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18(1):45-53.]

[16]杨晓军,陈洁.中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32-37,138.[YANG Xiaojun, CHEN Ji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 in China: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13(1):32-37,138.]

[17]唐李伟,胡宗义,苏静,等.城镇化对生活碳排放影响的门槛特征与地区差异[J].管理学报,2015, 12(2):291-298.[LI Tangwei, HU Zongyi, SU Jing, et al. Threshold effects and area differences: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residential carbon miss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12(2):291-298.]

[18]李艳梅,张雷.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J].资源科学, 2008, 30(6):890-895.[LI Yanyan, ZHANG Lei.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indirect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J]. Resources science, 2008, 30(6):890-895.]

[19]樊静丽,刘健,张贤.中国城镇化与区域居民生活直接用能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25(1):55-60.[FAN Jingli, LIU Jian, ZHANG Xian. Urbanization effect on region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25(1):55-60.]

[20]LANTZ V,FENG Q.Assessing income,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y impacts on CO2 emissions in Canada: where’s the EKC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7(2): 229-238.

[21]雷潇雨,龚六堂.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44-57. [LEI Xiaoyu, GONG Liutang.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4(6):44-57.]

[22]张书云,周凌瑶.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 30-37.[ZHANG Shuyun, ZHOU Lingyao. An empirical research between rural resident consump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J]. Agritechnical eeconomics, 2010(11):30-37.]

[23]赵忠义.江苏省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研究――新常态背景下的思考[D]. 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4: 23-30.[ZHAO Zhongyi.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D]. 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14:23-30.]

[24]汪发元,邓娜.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动态互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4):112-115.[WANG Fayuan, DENG Na. Dynamic interaction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ment[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5(4):112-115.]

[25]HANSEN B E. Inference in TAR models[J]. 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ics,2010,2(1):1-1.

[26]俞毅. GDP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57-65.[YU Yi. A nonlinear threshold model about GDP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terprovincial transfer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0(12):57-65.]

[27]H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345-368.

[28]EHRLISH P R, HOLDREN J P.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 Science,new series,1971(171):1212-1217.

[29]YORK R, ROSA E A, DIETZ T.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351-365.

[30]李国志,周明.人口与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2,36(1):63-72.[LI Guozhi, ZHOU Ming. Dynamic effects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variable parameter model[J]. Population research, 2012, 36(1):63-72.]

[31]段忠东.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门限测度――基于中 35 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4(4):27-38.[DUAN Zhongdong. Threshold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house price changes on resident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35 bigscale cities in China[J]. Economic science, 2014(4):27-38.]

[32]樊g欢,张凌云.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54-270.[FAN Huanhuan, ZHANG Lingyu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Eview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9: 254-270.]

Abstract It is of significant reference guidance value and to recogniz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urbanization. Littl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of households consumption(CEHC) caused by urbanization, and fails to conn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HC and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ook urbanization rate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