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书之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书之乐范文1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我县中小学在几年前就着手实施师生读书工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读书好”的信念。2008年起,我们已将“打造书香校园,师生齐阅读”列入县级课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倡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习惯,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师生都能捧起书本,与好书为伍,让阅读愉悦我们的生活,为师生抹上一层绚丽的精神底色。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新时代好少年相结合,让书籍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学校,要积极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书香校园环境,把学校打造成高雅的书香殿堂,把班级建设成为读书的乐园,让整个学校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沐浴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双高普九要求,还是省级达标校建设;无论是课程标准对阅读量的规定,还是信息时代公民素养内在需要,都明确提示学校要有达标的图书阅览室和满足师生阅读的课外图书藏量。建设达标图书馆、阅览室,配备满足数量的图书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馆、室建设纳入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中,2010年前完成校校有达标图书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工作目标。

让每一本图书在学生手中流动起来,让书籍永远陪伴在孩子的左右是图书室建设的根本,是添置图书的动力。作为教师,应成为孩子们读书的领航人,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班队主题会开展课外阅读方法、知识指导讲座,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学会读好书,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积累与思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学期根据教材特点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是推动阅读,引导阅读,教会阅读的手段和途径。以小学为例,当学生学完林海音的《窃读记》,布封的《松鼠》,谢冰莹的《小桥流水人家》,老舍的《草原》等,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对应名家的著作,如林海音的《芸窗夜读》和《城南旧事》,布封的《自然史》,谢冰莹的《红豆》,老舍的《小坡的生日》等。除了以课文为抓手的主题阅读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及中外名著等也要成为学校课外阅读的必选读物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校园广播唐诗宋词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经典名句的展示,课后拓展阅读链接等是展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平台和抓手。

读是积累,运用才是目的,在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做笔记、谈感受、写随笔、发评论。让孩子们通过读与思、读与写提升阅读境界,成为阅读主人。正如林海音的国文老师所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让孩子以书为友,以书为乐,以书为趣,并乐此不疲地沐浴在健康、快乐、高尚的文字世界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更是打造书香校园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相结合,让阅读为教师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阅读就是最好的素养备课,是为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为学生引航。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的素养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充实与提高。阅读习惯,阅读倾向,阅读深度决定教师的境界。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为师者,就应该不断读书。用阅读来为自己的专业奠基,为课堂着色,为孩子的成长引航。不读书,就不能开阔眼界和突破定势,思想就会停留在浅层次上,也就不会有教育过程中的创造与激情。所以,要让阅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加强阅读,丰富教师的知识背景,开拓教师的精神视野,提高教师的生活品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优化教师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开卷有益”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读经典名著,浓厚文化底蕴,完善光辉人性,净化灵魂境界;读儿童文学,感悟童心童真,回归生命本色,体悟人间真情;读报纸杂志,把握时代脉搏,了解世事风情,洞悉风云变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不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苏霍姆林斯基语)然而,知识视野源于阅读视野,源于阅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教师的阅读势在必行,在这纷扰的世界里,一个人的潜心阅读不仅需要意志力的支撑,更需要行政力的推动。教师每年自费订阅一份教育刊物,阅读一本名著,撰写若干读书体会;学校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汇报会;县教育局每年表彰一批“读书先进单位”和“书香教师”是打造书香校园,推动教师阅读,提升教师素养的推手和保障。

把打造书香校园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家庭成为读书的港湾

读书之乐范文2

你也许会遇到一些好朋友,但最好的朋友也是书。你苦恼时给你宽慰,迷惘时给你信念,消沉时给你激励,彷徨时与你娓娓而谈。闲暇时,手执一册,便拥有一份清新;劳累了,手握一卷,便有了一份宁静。睡着了,他也会在梦中向你款款而来,悄悄地流过你的心田。

你也许会吃到许多美食佳肴,但最可口的食物还是书。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如同离开了空气一样不能生存。“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你也许上了多年的学堂,但是书才是真正的大学。书是大学里贵重的珍宝,智慧的钥匙。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一卷卷书籍如一个个探险家,领着你探新大陆,征新土壤。他是灵魂的壮士,能随时帮你发现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等你从这所大学里毕业时,你就会获取许多知识和技能,掌握奋斗的武器和创造的利斧。

你也许有过不少崇拜的偶像,但最值得崇拜的还是这些著书立说的中外作家:诗著“无韵之《离骚》”的屈原;演绎“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洛阳纸贵《三都赋》的左思;“关河梦断何处”的陆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李白;“十七人中最年少”的白居易;“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和有着火一般激情的郭沫若等等。还有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与《神曲》的诗人但丁;著《童年》、《母亲》、《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的文豪高尔基;书《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死囚的末日》的巨匠雨果……

因此,我要读书。看万古宏篇巨著,观千年历史画卷。朗古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阅古文,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家之作。读长篇小说,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水浒传》;赏传统剧目,从《窦娥冤》到《桃花扇》、《》……

所以,我要读书。至乐莫若读书。读书是打发时间武装自己的最好方式,读一本好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几乎近零距离的纸,品尝着带着墨香的文字,让淡淡的书香涤荡着我的心灵。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满。有书读的日子里,充实、美丽。

读书之乐范文3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体验生活的结晶,从书中多少可看出作者的影子。《简爱》也是如此,大量的细节可以在作者的生活中得到印证。当然 《简爱》并不是一本自传 ,作者只是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融进了一部充满想象力的文章里。人们知道《简爱》是作者生活中的写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简爱》的呢?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出生于一八一六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姐弟妹共六个。由于自小失去母亲,父亲因为经济与精力两不俱足,便不得不把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加上创办人苛刻的管束和严厉的处罚,冻饿和体罚便成了孩子们惯常的生活。不久,肺病夺去了两个姐姐的生命,父亲赶紧让夏洛蒂和弟弟逃离死亡的魔窟,返回家中。

一八三一年夏洛蒂进入近家的罗赫德寄宿学校,这里的情况截然不同,夏洛蒂不但学业上很有长进,而且日子也过得十分愉快。虽然只呆了一年零四个月,但这儿温馨的生活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后来夏洛蒂在一八三五年返回罗赫德任教,两个妹妹跟随读书,抵去部分酬金,三年后离去。三八至四二年她与妹妹们辗转各地,以家庭教师为生。但因为这一职业地位低下,薪金微薄。又使姐妹们天各一方,难以相聚;她们便毅然放弃,决心自己创办学校。经过种种努力虽然它们热衷于办学,并做了种种准备,但最后依然没有成功。而这时父亲病倒了,颇有才气的弟弟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沦为废人。而家庭经济的重压越来越大,于是就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夏洛蒂和妹妹们开始了写作。

`她们姐妹三人经常在聚在一起,如饥如渴的读书,绘画和写作。书本开启了她们的心扉,提高了她们的学养;多难的生活使她们早熟,善于洞察世情;独特的经验为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源泉;于是当她们的创作热情喷薄而出的时候,世界文学史上便奇迹似的在同一年,同一个家庭诞生了三部传世之作;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阿格尼斯。格雷》

除《简爱》外,夏洛蒂还创作了《雪莉》,《维莱特》,《教师》,这些都是她之后的作品虽然评价都很不错但都不及《简爱》的影响力大。

读书之乐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途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建议教师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语文的主要途径。而今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担心知识点讲得不全面,从而影响到成绩,因此总是会过多地讲解分析课文,很少给学生时间充分阅读。结果偏偏弄巧成拙:由于学生没有时间充分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肤浅,就不能深刻地掌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又如何取得良好的成绩呢?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问答”的教学形式依然为主,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学生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后,对学习的主动性就有所下降,疲于主动去理解、揣摩课文中心思想。因此,在课堂中,就很难发现学生独到的见解,大大影响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

2、语文课堂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不够充分。虽然平时也常会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却存在着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善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交流。结果常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3、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是重视“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给其知识,却没有教给其阅读的方法,以至于学生读过很多书,对书的理解却只浮于表面,阅读效果不明显。

由此可见,掌握良好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指导学生“读”有所法,在浓浓书香中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 感情朗读,尝试朗读的“层次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项。针对每篇课文体裁、中心思想、表达情感、社会背景等的不同,每篇课文地朗读都可表达出作者或学生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对课文情感和朗读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指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添字,不重复、结巴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感悟文章中心思想,然后尝试读出文句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重轻重缓急,做到感情自然流露。如此遵循“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文意――读好情感”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逐一落实。

如我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文中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范读课文,提示学生边听边想:“阮恒的哭泣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你觉得这几句话应该怎么读?谁也来读一读?”同学们根据“抽泣、啜泣、抽咽”等词语的含义,加上自己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各自读出了阮恒的害怕、担心、不知所措等情感,升华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体会,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尝试自读自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去引导学生的主动阅读,让学生在自主的朗读之中有所感悟,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在教学《搭石》第二课时,我先从作者刘章的家乡介绍,从优美的乐曲声中带着学生欣赏关于作者家乡的图片,边介绍边谈话:“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本课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选择自己认为最能表现这句话的段落读一读,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就在词句旁做批注,然后与师生们交流。既然是风景,就一定有它的值得赞美的地方,同学们在自读之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地夸赞“这道风景美在哪里”,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同学们都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想象出描绘画面的美丽之处。

三、教师范读,尝试以读代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段,教师过多的分析,倒不如带领学生反复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此时,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 小学生模仿力强,教师的范读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由这个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

范读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学而学不会,想读而读不好的时候,教师予以示范,给以启发,指点迷津。教师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以读促读,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以读代讲”,一举两得,收效显著。

四、转变方式,尝试评价语言的艺术

学生在朗读中能够出现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读出的句子或段落所表达情感也不尽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此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读书及时给予赞赏、激励或婉转地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正视自己读书的长处和短处,及时取长补短,既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匆匆》一课,当学生有感情朗读完课文后,老师这样评价:“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让我也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既然‘时间他有脚啊’,那请你再加快你的脚步追上它吧!”……在这样的评价语言中,教师的真挚,换来了学生们更多的自信,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增加了,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了。

五、读写结合,尝试学文之后小练笔

读书之乐范文5

素质总给人一种“奢侈品”的感觉,可有可无。就像上中小学时学校里的文体课外活动那样。因此读书与素质之间,也要分清读什么书,专业书还是“闲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专业书,今天读起来已不是为了素质,甚至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否则“不出家门全都怕”。所以,我理解的素质之书,主要应是专业职业之外的“闲书”,要的是“功夫在诗外”的境界。

有幸自幼养成读“闲书”的习惯。就是在缺书的时代,遇到带字的纸片都要看个究竟。那时最多见的是毛选,大道理太深太玄看不懂,可毛选中的注释对我很有吸引力,每注必看,让我知道许多时代之外的事情,感到许多与时代矛盾的道理,因此十分有趣。

读闲书必须有个平和的心态,一定不要把有用无用、冷门热门、好坏成败看得太重。要想到“行行出状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特别是现在社会变化如此之快,这里的“年”也可以换成“天”了,至少是“月”吧。有时自己几年甚至更早前读过的东西,会突然“跳”出来溶入手头的研究,“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油然而起。就是完全没有用的书,也不要紧,就算是人生经历的一个插曲,一生轨迹的一个片断好了。

自己做过许多方面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管什么专业的书,总敢按少时看小说的方式去读。后来读了王浩先生关于哥德尔的书,才知道哥氏就是用这种方法指导他母亲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就是硬道理”,我们终于迈向“盛世”之道。但和谐社会的建设,还需要发展的“软”道理,而人文知识应是“软”道理的主体。没有“软”道理的支持,“硬”道理也难以长久的硬下去。一个社会要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必须软硬适度。社会如此,个人也同样,莫忘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实”是华而不实之“实”,今天的质,不是武士之质,而是专业之质。所以,专业之外,还要点闲书。

读书之乐范文6

快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见的事物。书莫不做声,却带着一份神秘的爱意等待着我们。我一读书,马上会听到许多的声音:有智者娓娓的心声,有小桥流水的声音,有勇士们激昂的喊叫,有小鸟叽喳的歌唱声......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

书中惟妙惟巧的主人翁使我陶醉在故事情节中。每次去书店,我都会满载而归,回到家后,又如获至宝地阅读起来。我从识字开始就喜欢读书,一有空就往书碓里钻,我是无书不看的:科学丛书,世界名著,神话故事``````小小的书架排满了薄薄厚厚的书,书本好象排队一样,挨挨挤挤的。记得一次,我知道了自己的快乐之源-----

9岁那年,我一次上课,补习老师问我们一道题,她问:“上海的‘东方明珠’有几层?”那时我还没去过上海,于是不知所措,在侧头蹙眉,库思冥想,“啊”,“我想到啦”我接二连三地发出感叹:在我那本“世界旅游”书不就有吗?我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我高高举起手,说:“是81层!”老师鼓起了手,我浸泡在掌声的海洋中。心中暗暗发笑:多亏了书本的帮助,以后要多看书,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愿望。我的家里人都称我为“书香门第的后起之秀”,名不虚传的“小书虫”。一见书我便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冷静,使人欢乐``````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我的快乐之源!

上一篇国际贸易

下一篇判决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