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夏天的文章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1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梁衡《夏》

文章导读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记者多年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因此,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对象,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象上的寓意。

精读感悟

一年四时,季节更替,每个季节都被自然赋予了独有的韵致。春的含蓄,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无不打动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每个人又因个体阅历、认知和对美的品味不同,对四季有了不同的感悟。梁衡以见微知著的观察力写就的《夏》,它热情歌颂和赞美“夏”。本文篇幅不长,仅仅600多字,语言浅显,以多情的笔调,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捕捉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我们有了一次更深刻更独特的人生体悟。

首段是全文内容和情调的总概括,又对下文起着提领作用。“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些“特点”是抽象的,但是“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极具视觉效果的比喻,将夏季的特点具体化了。接着,作者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3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景致。

作者描写夏的自然景观时,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实写选取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又诉诸多种感官,触觉――“热风浮动着”,嗅觉――“吹送着香味”,视觉――“一片金黄的大地”,听觉――“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虚写的景象是幻觉――“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蝴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像是“舰船”,以喻麦浪疾速、气势雄壮。这些描写都显出夏天蓬勃的生命力。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展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巧用对比描写夏天的色彩。以春的绿,秋的赤,衬出夏天的金黄色,还以色彩表现出季节的内涵,突出夏季旺盛的活力。作者给这里的金黄色下了个独特的定义――象征着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承前启后,生命交替,这显然是作者的个人感悟。同时,“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这极为工整的对仗也体现了作者丰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而“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赋予农作物人一样形象的动作,以跑步冲刺的姿态来形容它们,我们会在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同时也读出趣味儿。

作者直奔浸透农民汗水的麦浪,可见其着眼点已经非常明确。作者把视角转入农民――夏之生命的劳作者上。因为人,才是夏天色彩的涂抹者,人,弹奏着夏天紧张的主旋律。“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4个“快”字,浓缩了准确而真实的农家心情。以农民紧张辛苦的劳作来显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夏天承接着春的希望,孕育着秋的收获。

末段既顺承上文的写景抒情,又总结上文直抒胸臆。以春秋来作比,并且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说春秋之好,夏季则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历代文人都赞美春花秋月;然后笔锋一转,大声赞美夏天,字里行间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无不张扬男子大气。金黄的麦香,金黄的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正是作者所讴歌的对象!在金黄的基调下,夏的生命,浓烈多姿,蓬勃欲飞。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有《春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等多部散文集,其散文作品《青山不老》、《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多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2

秋天的树叶

在这个果实累累的秋季里,我喜欢树叶。①

秋天的树叶不像春天的树叶那样小小的,嫩嫩的,也不像夏天的树叶那样生机勃勃,然而它的颜色却是五彩斑斓的,②给秋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同一种树叶,在秋天里与其他季节是有些不同的。银杏树叶虽说还是扇形,但颜色却有了明显的变化,③冬青树上的嫩叶少了,④香椿树叶变成了鲜艳的黄色,⑤柳树的叶子已经掉了不少,⑥松针倒是还有不少⑦……树叶的变化可真大!

秋天里,几乎所有的树都免不了会掉叶子。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感恩。⑨

看到秋天的树叶,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⑩我们不能白来世上一趟,或多或少要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11}

【问诊就医】

“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的具体描绘和摹写,使所描写的对象给读者以具体印象。它是写文章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运用“描写”描述能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写具体、写生动,能让文章更加出彩。写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动态来描写,那样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上边这篇习作,明显缺少描写,如,①这样点题来得太突然,若加上对比的话会增色不少。②到底有哪些颜色?应该详细写出来,否则太空洞。③④⑤⑥⑦这五处应该对五种树叶的变化进行具体描写,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⑧树叶怎么掉的?这里缺少动态描写。⑨怎么感恩?不具体,应该说明一下。⑩它们二者有什么联系?是怎么联想到的?应该描写一下,否则太生硬。{11}结尾太仓促,读者不易接受。同学们试着改一下,加上描写,看习作是不是更加出彩了。

【康复出院】

秋天的树叶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小学 四(4)班 张沁彦

在这果实累累的秋天,有人喜欢甜美的果实,有人喜欢凉爽的秋风,而我却对秋天的树叶情有独钟。

秋天的树叶不像春天的树叶那样小小的,嫩嫩的,也不像夏天的树叶那样生机勃勃,然而它的颜色却是五彩斑斓的:有黄色,有红色,有棕色,有橙色,有黄绿色……每一种颜色都十分漂亮,给秋天增添了色彩。

同一种树叶,在秋天里与其他季节是有些不同的。银杏树叶虽说还是扇形,但颜色却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鲜亮的绿色,变成了浅浅的绿色,还带了点儿黄色;冬青树上的嫩叶少了,大部分都是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深绿色;香椿树叶变成了鲜艳的黄色,再也不是原来绿油油的一看就想吃的样子了;柳树的叶子已经掉了不少,剩下的叶子,叶尖也开始泛黄了;松针倒是还有不少,但是它们变成了深绿色……树叶的变化可真大啊!

秋天,几乎所有的树都免不了掉叶子。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轻盈地飘落下来,像蝴蝶一样在空中舞蹈一番,然后轻轻落在地上,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感恩,就算枯死了,也要报答大树,把自身的营养贡献给大树,让大树长得更加茂盛。

看到秋天的树叶,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那一棵棵大树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而我们则像一片片树叶。我们不能白来世上走一趟,或多或少都要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我们才是幸福的,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3

描写春天的成语:傍花随柳、草长莺飞、吹箫乞食、春风风人、春风和气、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撩人、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皮里春秋、暮云春树、满园春*、丽藻春葩。

描写夏天的成语:春风夏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诵夏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裘夏葛、冬日夏云、冬扇夏炉、冬温夏凊、冬温夏清、冬箑夏裘、广夏细旃。

描写秋天的成语:冰壶秋月、冰壸秋月、百岁千秋、春华秋实、春花秋月、春兰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去秋来、春秋无义战、春生秋杀、春蛇秋蚓。

描写冬天的成语:残冬腊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烘头脑、冬烘先生、冬裘夏葛、冬日可爱、冬日夏云、冬扇夏炉、冬温夏凊、冬温夏清、冬箑夏裘、肥冬瘦年、寒冬腊月、秋收冬藏。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出示课件2:谜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 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出示课件6】

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 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 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板书设计:

16.盼

妈妈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教学反思: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

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

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二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生自由读文,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认真。是啊,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可是夏天的长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绿蔓,一天就可以长几寸。

师: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看,绿蔓生长的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生:竹子林、高粱。

师:竹子真像作者写的那样长得那么快吗?让我们进入到一段视频中去看一看。果真是长得非常快,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吗?(指名读)

生:花蕾。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段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里,作者为了突出植物长的快,用上了夸张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植物那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生:石头。(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生:菜畦:(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生:小猫。

师:“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呢?(一个月左右)如果是你们,一个月能长多少呢?是啊,很难发现,可是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妈妈一般大了,它们的长可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在同学们的汇报中说,从“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这些词语中体会到生物长的快,那么这次也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呢?(时间)是啊,作者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那你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身边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是飞快地长呢?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现在再来看一看,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生: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文中说的绿蔓、竹子林、高粱、草坪菜畦都是属于植物(板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是动物(板书),植物动物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成长,还有许多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在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一段课文)

师: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

生: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师:山是怎样一天一天变丰满的呢?丰满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丰满指的是多而密,那是什么多,什么密呢?草多,树木密,是啊,也就是说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那么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还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才呢?

生:铁轨怎么也在长?

师:有知道的吗,铁轨会长吗?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铁轨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路面好像高起来了。

师:是啊,不热不大,不热不长,因为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长。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都在长,这也说明了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谁愿意再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品读第四自然段

师:的确,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人也是一样。一天天的长大,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些是看得见的长,有些是看不见的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我读懂的地方:(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是啊,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从一个年级进入到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不仅是年级的增长,还是什么在增长呢?(知识、能力、智慧)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生:两个谚语的意思我都不懂。

师:(课件出示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六月六是指农历六月初六到处可以看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谷穗吐金后意味着会有好的收成,看到这样的情景农民个个会欣喜不已的。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8月22日、23日左右,也就是代表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到,如果这个时候谷子还没有出穗,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谷喂老牛了)。

师:如果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所以,农民都会在植物生长的最近时期,让植物茁壮成长,这样秋天的时候才会有好的收成。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相互说自己的理解,交流)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小学;写作;语文;读;景;生活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从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写作就是记流水账、作文只在考试的时候才写,平时不写、作文的素材单一,没有创新等,这些现象都直接反映了语文写作质量有待提高。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更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多角度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写作中重新找到写作的兴趣点,进而为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保护都能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活动的组织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进行论述。

一、以读为基础来进行写

读是指阅读,而以读促写则是让学生在阅读后通过改写、续写、扩写或者缩写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写,这样的写一来能够减少学生写的盲目性,调动学生写的兴趣,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这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确保学生在真正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进行写,以逐步提高学生写的质量。

例如,在阅读《小英雄雨来》这一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更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阅读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如:

(1)如何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

(2)文本中“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

……

教师组织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从整体上对文本有所了解。之后,在阅读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缩写”或者是“续写”,让学生自选角度进行描写,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以景为载体来进行写

所谓的以景为载体进行写是指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写,所以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微视频或者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来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场景中,进而引导学生从中选择属于自己的写作角度,同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例如,在组织学生写“夏天”这一话题的作文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重要性,作文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视频功能给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秋天。比如,雷雨交加的夏夜、星空点点的夏夜、炎热的夏天、夏天的荷花、夏天的彩虹等,一张张图片的展示一是为了让学生对夏天有直观认识,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描写的方向,二是为了降低课堂的枯燥,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使学生在直观的作文课中找到写作兴趣。

三、以生活为蓝本进行写作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头,就好比画家采风一样,我们常常听说,某个作家为了写实,为了能够真正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常常会走进基层、走进生活,这样才能写出让大家产生共鸣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生活入手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写作时,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来引导学生进行叙述,包括:今天在上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周日去公园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爸爸的趣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饭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方向,也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活动之一。而且,组织学生对这些熟悉的事情进行描写,可以从心理上减少学生的恐惧感,即便是刚开始写流水账也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语言的提炼、字词的应用中就会得到锻炼,所呈现出的作文也会越来越好。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写作方向,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我们还要从“修改”入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改,引导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中取长补短,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不断练习中提高写作质量,进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写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描写夏天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课本;作文;生命线;描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表达的中心,作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把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描写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清新婉丽,凝练明快,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描写能够创造文章的意境,令语言诗意盎然,美妙动人,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描写,教师应从课本入手。

一、借鉴现代文景物描写,美化作文

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犹如给文章穿上漂亮的外衣,使文章中主人公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中借景抒情的文章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多是写四时之景,语言生动感人,美景的描写韵味十足,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春》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春的魅力,感受春草、春花和春雨带给人的生命活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感受中陶醉了。学生们领会到城里、乡下,家家小小都出来抖擞抖擞精神,在春的娇美中享受生活,奋勇向前,积极向上。在春的万物感召下,争着表现自己不断忙碌起来争着奉献点什么。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春花的美艳、娇嫩,带给人美的意境;感受春草带给人的希望;感受春雨的清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花、草、雨等这样的景物中并运用到文章中去。学习《雨的四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描绘雨,如从听觉、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这篇文章中的小草描写别有一番风味:“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可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这样从多角度描写雨启迪着人们的情思,不断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雨的美丽,雨的无私,雨的奉献,雨的可爱,值得讴歌,值得赞美。让人善待人生,收获完美人生。学生经过学习完成了许多优秀的习作,如“失败后是你为我鼓起前进的风帆”,这是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抒情的习作:

天空黑沉沉地压下来,风雨飘摇中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慢,但不知不觉还是到了离家不远的路口。我慌忙把试卷塞进书包,忍住泪水,抬头一望,是妈妈正拿着手电站在路口等我。她笑着对我说:“成绩发下来了吗?”我一言不发地上楼走进屋中,妈妈也随着走了上来。她不急不慢地翻出试卷,打开来,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妈妈笑着说:“一次月考而已,别想太多了,放松放松吧,下次好好考,不用把目标定得那么高。”话音一落,无声的泪水便在我脸上滑落下来。

二、领悟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充实作文内容

不但在现代文中,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古诗中学习景物描写,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道:“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构思精巧,情韵无限,由欲登高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由故园菊而慨叹故园为故场,在这里衬托了诗人思乡之情。学生领会到诗人景物描写,衬托思乡之情,让感情表达得生动感人,更抒发了将士战场的苦寒之心。

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到:“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开头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后两句正面写情“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聊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征人的思乡情绪。学生在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景物描写对抒发人物感情不可替代的作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强烈激发着学生的写景欲望。

习作中学生成功地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感恩之情,学生写道:“谢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小草感谢大地,感谢它哺育了自己;波涛感谢水滴,感谢它们成就了自己。而我却要感谢你,感谢你在我失败时给我前进的动力,感谢你在我成功时让我不要骄傲,感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当我想沐浴春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你出现了,你的出现让我不敢放松,不敢松懈。我捧起书本,努力学习,因为我怕,我怕不能超过你,我怕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谢谢你让我不能放松自己。夏天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这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燥热的季节。当我因取得一点成绩而洋洋得意时你出现了,你狠狠地击倒我的骄傲、我的自负,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除了在课文和古诗中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外,我还教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景物;春天的百花、夏天的骄阳、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无一不是写作的对象。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有很多特殊的形式,我把这些特殊的形式交给学生。如在《秋天的怀念》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烘托我“低落消沉的心情”。“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这里融情于景,既象征着母亲热烈而深沉的爱,也蕴含着积极向上、面对萧瑟于苦难的精神力量。盛开的犹如坚强勇敢的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文章的景物描写随人物对生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是这一类景物描写的典型例子。景物描写在不断变换,人物对生活的态度也在变化。由此可见,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至关重要。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是托物言志,以景喻人,这一点在课文《爱莲说》中体现的最好。课文借莲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莲花在这里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人物高尚情操,这就是托物言志。当然这种方法学生较难学习,但是他们也有很好的借鉴。

三、赏析人物描写,丰韵作文内容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散步》中的细节描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顺应母亲的意思,体现了“我”的孝心,结果母亲后来改了主意,反映了她对孙子的疼爱。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相亲相爱,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写作中很值得学习的细节描写。学生在学习后深受启发,自己在文章中也运用了许多的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更加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目光,作文分数自然就高了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们更爱学习课文了。

人物描写也是使文章生动起来的金钥匙,人物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等。如果文章只是呆板的叙述,那么文章枯燥、生硬,不能吸引读者,要想在作文中运用自如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习课文中模仿比较典型的人物描写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动作描写的妙处,是让文章生动起来的法宝,他们更渴望接触到人物动作描写的精妙文章,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借鉴了宝贵的描写方法,找到了作文的生命线。他们不断的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从课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课本,描写方法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