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国庆的诗歌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1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我叫xxx,是xx级物理系本科班的一名学生。我来自xx省xx市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城,xx县。

三口之家主要以几亩农田的庄家收成作为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平时家里没有什么特别经济收入,大学期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使得本来困难的家里更加雪上加霜。以前家里就父亲一根支柱,可是在前几年他也倒了,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他去矿里上班可不幸的是却被矿车撞到了上身,锁骨断了,虽然矿上给支付了大部分的医药费,但是还有其他的钱也令我们不堪重负,最重要的是父亲从此失去了劳动力,家里的收入断了,就连种地都成了问题。近几年,母亲为家忙里忙外,也落下了以身的毛病,去年母亲还做了手术,家里的条件一年不如一年了。更当父母把省吃检用的钱把钱寄给我,他们希望我能过的好。父母只想让我好好学习,我只能用学习成绩来回报他们,每次向家里报告好成绩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父母舒心的笑容,还有他们的嘱咐,让我再接再励!

也许是父母们对与儿女的关爱,他们总是要我们不要太薄对自己,总是把最好东西留给我们,他们自己说“钱我们俩回努力去挣的,你尽管按你的需要去做你的事情吧!只要你将来能够有所作为。”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都回感到镇镇心痛。一种欲摆无奈的心情。我只愿为他们减轻些。这几千元的助学金对我来说能解决家里的困难,以后的专升本还是为在学生活费等费用一再向学里要,我想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是你今后能够摆脱贫困的基础保障。所以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这种深深扎根在心中的观念使我力争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让他们付出的能得到一丝儿安慰,我从小到大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让他们更加对我省心,也力求使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和安慰。在家里我主动承担大部分家务,在学校我刻苦努力。我的懂事赢得了邻里一致好评,我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进步,并于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重点,于高考时成为我们村这一年唯一的本科生。

生活的磨练打造了我的懂事,办事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生活作风,习性优良。这也使我在大学生活中颇有受益。大学虽说是一个全新的与社会接轨的舞台,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胜券,它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同时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在过去的两年中也小有收获。

在生活上,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并在平时积极和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我不与同学比吃穿,只比在大学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所以自从在专科时期我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勤工俭学:在校外做过发单员、促销。虽然很多大学生都看不起这类的工作,但我认为它们不仅帮我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让我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工作时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也使我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提高了我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

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我平时对同学们都很热情,因为受父母的影响,无论家庭情况是怎样,但也一定要热心帮助同学,给人以微笑,再此同时也要热爱学习,因为无论在任何时候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因为父母深知知识的重要性。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马上回馈社会,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此致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2

英国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目前在英国国内被确诊患上糖尿病的儿童人数骤增。研究显示,在1985年到2004年间,英国5岁以下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人数增加了5倍,与此同时,15岁以下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人数也增加了1倍。研究人员指出,现在的父母让孩子过于讲究卫生可能与患糖尿病有关。

研究人员说: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对抗感染源,但由于现在的儿童接触到感染源很少,免疫系统容易收到错误的信号而得病。

领带系得过紧易患青光眼

研究证实,领带紧系在脖子和喉结下容易引发开角型青光眼,这是因为领带系得过紧,压迫颈部静脉,影响血液流通,导致更多的血液涌到眼部,引起眼压上升。而眼压的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测试显示,系领带3分钟后眼压可升高20%。假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领带常常系得非常紧,会持续性地出现高眼内压而引起青光眼,造成视神经、视网膜的损害,甚至失明。领带扎得紧和脖子比较粗的男士都应警惕视神经遭受长期损害。

另一方面,领带系得过紧会压迫颈动脉和神经,阻碍人体正常的血液流通,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导致正常营养供给受限,累及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从而出现眼睛肿胀、看东西模糊等症状。领带过紧也使颈部静脉受压,眼部的静脉血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瘀积在眼周组织,既影响视力,也会使眼睛肿胀不适。

此外,领带系得过紧也易导致“衣领综合征”,医学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这种症状常见的原因是高领或领带过紧压迫了颈动脉窦,表现为突然头昏目眩、四肢无力、耳鸣、眼前发黑、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晕厥、面色苍白、神志不清。

因此,专家告诫系领带的人,不要把领带系得过紧,穿唐装时应注意领扣不要太紧。应让脖子有适当的自由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眼睛。

性格与智商关系不大

美国摩根州立大学对381名年龄为19岁至89岁的成年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60岁以前,具有开朗性格、热衷于学习新东西和获得新体验的人最聪明。60岁以后,性格开朗和智商关系不大。总体来看,性格对智商的影响不大。

研究人员表示,获取信息、增加体验在年轻时代能使人获得知识的积累,但对老年人来说,这种知识积累却对提高智商没有多大影响。相反,那些好辩、喜欢争论的老人可能因为更多的思索而具有高水平的智商。研究人员指出,性格和智商具有很强的遗传性,但人很难通过改变性格来提高智商。

吃“巨无霸”草莓小心膨大剂

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时候,又红又大、娇艳欲滴的草莓吃起来香甜可口,殊不知,这些“秀色可餐”的草莓吃多了,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专家指出,有些草莓天生就是“大个子”。今年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大个草莓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其特点就是果大,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最重的一个就能有100克。不过,有些果农为牟取暴利,在种植过程中会给草莓打激素――膨大剂。膨大剂可以增进果实的细胞分裂,增大体积,达到增产的目的,使得有些草莓个头很大、颜色佳,但会造成果皮变薄,更易腐烂。国家允许但不提倡使用膨大剂。消费者一旦吃了膨大剂残留量大的草莓,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损伤。尤其是肾病患者,更应当避免过多食用。

要买到新鲜、美味的草莓,首先要看品种。个头大的草莓多呈圆锥形,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其次,膨大剂草莓上色不均匀、光泽度差,而且在底部果柄处,颜色青红分明。此外,正常草莓表面的芝麻粒(种子)是金黄色的。如果连芝麻粒都是红艳艳的,就要警惕了。再次,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腔。膨大剂草莓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最后,正常草莓甜度高且甜味分布均匀,膨大剂莓吃起来寡淡无味、闻着不香。

缺乏睡眠让人盲目乐观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你晚上失眠,可能会因此变得盲目乐观。缺乏睡眠会促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认为自己会得到“积极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何午夜赌徒会做出不计后果的鲁莽决定。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让29岁的成年志愿者玩赢现金的赌博游戏,研究睡眠缺乏对这些人产生的影响。该研究发现,缺乏睡眠改变了大部分志愿者的行为,使其从避免损失转向追求获利,对获胜更乐观。大脑扫描显示,缺乏睡眠导致处理“积极结果”的大脑部位的活动增加,而处理“负面结果”的大脑部位的活动则减少了。

疲惫的司机会因缺乏睡眠导致的过度乐观铤而走险;睡眠不足会导致步行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有充足时间可以安全过马路,因此会大着胆子“横冲直撞”;医生长时间加班,会更易出医疗事故。以前的研究显示,缺少睡眠削弱了大脑的做决定能力,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由疲劳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造成的。科学家现在表示,这一现象跟注意力或记忆力无关。

每天3杯烈酒易患胰腺癌

美国一项新研究指出,每天饮烈酒3杯或3杯以上者,死于胰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人员对近120万名美国人进行了长达24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与从不饮酒者相比,那些每天饮烈酒3杯以上的人,死于胰腺癌的风险会增加1/3。不过,如果喝等量的啤酒或红酒,则并未发现有相同程度的风险增加。研究人员说,酒精有部分是在胰腺内代谢的,早期代谢物中有些可能有细胞毒性,会导致癌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3种假药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报告,反映在市场中有利用假冒、伪造军队研究院或权威机构的名义,违法宣传销售宣称具有疾病治疗功效的产品。经核实,报告反映的产品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

1.产品名称:“同仁清肺胶囊”,标示研制单位名称:“中国中医药疑难病研究中心”,标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240”。经核实,“同仁清肺胶囊”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标示的研制单位为虚假机构,系盗用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肺力咳胶囊”及其批准文号的合法名义。

2.产品名称:“胰复清片”,标示研制单位名称:“中国人民总后中医科学研究院”,标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716”。经核实,“胰复清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标示的研制单位为虚假机构,标示的批准文号为无效文号。

3.产品名称:“益肾清脑降压宁胶囊”,标示研制单位名称:“中国中医药高血压病研治总院”,标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33”。经核实,“益肾清脑降压宁胶囊”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标示的研制单位为虚假机构,系盗用北京宝树堂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降压片及其批准文号的合法名义。

多练手劲寿命长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3

一座座水库塘坝

拦蓄一弯弯碧水

一条条水管灌渠

横亘山岗原野

绿水像涓涓溪流汩汩泉流

缓缓畅淌田间地头

人浪追赶着麦浪

歌声追赶着水声

一片片沉甸甸的稻谷

在微风中摇曳

诉说着人们一个关于水的梦想

水说来真的来了

小鸟和树木,大地和禾苗

都有了足够的乳汁

田间的农得繁忙起来

庄稼人的心情像水一样狂欢

梦说圆就圆了起来

一片青青的颜色

爬上广袤的土地

清浅的水源从李白的诗句里渗出

碧水和泪水打湿双眸

一个丰收的季节

水不停的欢唱

渴望和愿望由此而绿

水把梦境最深的触觉

伸入季节的土壤

梦,在现实中蔓延

心也醉了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4

耿军,1976年出生于黑龙江鹤岗。1996年中专毕业后进京,先后从事过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客房服务生、台球厅老板、杂志社编辑、广告业务员等诸多职业,2002年开始独立制作DV电影,作品曾入围法国南特电影节新电影单元、荷兰鹿特丹电影节未来电影单元及印度喀拉拉邦电影节。

《青年》和《诗与病的旅程》

《青年》讲的是三个东北青年不同的人生际遇。

出租车司机金财找了一个女朋友,女友的父母希望金财能供女孩儿读卫校,金财父母坚决不同意。双方谈判破裂,金财跑到女友家里,当着女友全家的面服毒自尽。我在放映前和耿军聊天时,听他说金财的遗言是“我还什么都没有干呢!”但在影片中我没有看到这句话,已经剪掉了。

待业青年国庆和小广,想通过互相吹捧混出个人样来,两人请一帮朋友吃饭,想壮大名声,但效果不好。国庆送同学沈勇富回部队,在酒席上喝高了。第二天一早国庆接到小广电话,得知小广要为了一个女人和当地的一地痞“谈判”,国庆去找小广,却中了地痞的埋伏,被人用扳手敲中脑袋,打成了植物人。国庆在床上瘫了半年多,死了。国庆父亲因为儿子去世受了刺激,也上吊自杀了。

相比热血的国庆和殉情的金财,胆小怕事的矿工更值得同情。有点蠢蠢的,说话不会看场合,在矿上想讨好工头却激怒了工头,想给女友小娟买瓶可乐也找不到大瓶装的。矿上发生了矿难,小娟妈妈觉得当矿工不安全,只好去当建筑工人,却从二楼摔下来,成了植物人。等康复后却发现,心爱的女友已经有了新的男友。

《诗与病的旅程》讲的是曾在清华美院就读的诗人张稀稀,在北京由于生活压力,得了抑郁症,后又转化成了精神分裂症,不得不回家养病,养病期间他在不停地创作诗歌,他希望通过诗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冬去春来他在康复的旅程中生活并创作着……这是一部访谈式的纪录片,但导演的手法娴熟,以至于整部片子的风格更像是朋友之间唠嗑儿(耿军语,东北方言,聊天的意思),并不枯燥。

记录的意义

耿军说:“不但纪录片《诗与病的旅程》是真实的,连剧情片《青年》也是真实的故事,而且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每次回家乡黑龙江鹤岗都会见很多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他们的变化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我有时会翻看每一家的影集,看到他们的幼年,少年,青年和现在的壮年,也有我们父母的青年、中年和现在的老年。爸爸曾跟我说:‘我从30来岁到现在好像没什么记忆,突然就快老了。’我听了这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时我31岁,我有了初步记录身边朋友的想法,这些影像会很有意义,把我们的生活中的奋斗,乏味,无力,挣扎和人性中的美好和微弱的凶恶都记录下来,把这个变化的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和阻碍,把适者生存和不适者的无奈隐忍都一股脑地用影像呈现出来。”

起点:饮食男女

在两部影片中,关于吃饭喝酒的镜头占了很大比重。《青年》中,金财和女友吴丽在咖啡厅中浪漫地吃蛋糕;金财葬礼上,弟弟金宝和朋友们喝完酒去找吴丽家的麻烦;为沈国富送别的酒席上,国庆拍着胸脯要混出个样子来;小娟家,老实巴交的规规矩矩地吃着醋溜土豆丝……《诗与病的旅程》中,患上精神分裂症的诗人张稀稀一直唠唠叨叨地庆幸自己花两元多钱就买到了小半块儿松仁小肚。如此多的吃喝镜头,是其他导演的影片中非常少见的。有些关于吃喝的镜头带有象征意义,有些是前后情节的过渡,有些则完全是导演无意识的表达。

而在我和耿军导演的接触中,关于“吃”的话题也令我记忆犹新。在影片放映前,耿军导演不止一次提醒我――放映的时间有点长,最好准备些吃的东西。由此可见,关于“吃”的话题不只体现在他的创作中,亦融合在他的生活中。

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吃喝镜头,与耿军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耿军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郊区,家中从事养殖业,颇为殷实,但身边的邻居街坊中,有很多人下岗、失业。用耿军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为挣钱,把命都搭进去了。”耿军中专毕业之后,在家中学了一年剧本创作,之后辗转来北京。在北京,他先后做过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服务生、与朋友开过台球厅,囊中羞涩的日子里,更广泛地接触了中国当代文学。此后,广告公司、杂志社、电视台……他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但目光始终关注着最底层的人。因此他明白“有吃的,才能活下去”的道理。

爱情是耿军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青年》中金财殉情而死,国庆间接因女人而死,为了让女友妈妈放心才去当建筑工人……《诗与病的旅程》中张稀稀没有爱情,但导演一直在追问张稀稀是否曾经有过喜欢的人。和饮食问题一样,在耿军的作品中,爱情也同样现实得让人心碎。金财能找到女朋友,是因为家里有出租车这个赚钱的工具,丢掉爱情是因为拿不出2万元钱的彩礼;小广能找到女朋友是因为他吹牛让女孩儿认为他是个“道上大哥”;更是如此,没有钱就没有勇气去见心爱的姑娘。

可以说,在耿军的作品中,故事的开启永远是饮食男女。关于这一点,耿军说:“饮食维持我们的生命,男女延续我们的血脉,有了饮食男女,人类才会繁衍下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电影把握住了饮食男女,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根,就会厚重起来。”

终点:生死大事

如果把饮食男女看作耿军思考起点的话,生死大事无疑是思考的终点。在两部影片中,每一个关于死亡的命题背后,都紧跟着一个关于生存的思考。

金财为情而死,让弟弟金宝认识到“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所以金宝的性情大变,从一个飞扬、不计后果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经营熟食店,和老婆吵吵闹闹过日子的青年。

和小广吃包子的时候,告诉小广――国庆死了,小广沉默了良久说:“快吃吧,一会儿凉了。”

之所以去当建筑工人,是因为听说矿上死了十几号人,但当建筑工人仍然不安全,从二楼摔下来差点死掉,康复后的看着物是人非的小镇,似有所悟……

《诗与病的旅程》中生死是一个隐含的对照,片中没有死者,但主人公张稀稀一直在絮絮叨叨地说:“我看不起顾城,我看不起海明威,他们都是自杀而死的,他们都是弱者。”

由此可见,在生死的命题中,耿军更看重的是生――只有活着,顽强地活着,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过程:“穷欢乐”的悲喜人生

烦恼人生的起点是饮食男女,终点是生死大事,中间则是人生百年。在耿军的人生观中,活着不容易,所以要过得充实,要有意思,要学会于苦难的人生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也就是他常说的穷欢乐。在耿军的作品中,虽然人物的命运是悲惨的,但语言往往充满了黑色幽默。这种风格的建立,也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源自社会底层的自我解压。耿军说:“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不大可能去宾馆当服务员,也更容易得抑郁症,稍有不如意他们会自闭,觉得天生我才没有用。而我在不好的环境里有个优势,就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做什么都行、给个饭吃就行,所以心态上会更平静些。譬如吃到什么没吃过的东西会高兴好几天啥的……当我做不了什么、或者达不到什么的时候,‘穷欢乐’就会很重要,要撑下去就要有些阿Q的感觉、需要自我解压。”

第二个原因是对“笑中带泪”表达方式的偏爱。耿军说:“我特喜欢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效果。我喜欢库斯图里卡的东西,里面有巨大的悲哀,《地下》就是个巨大的悲哀,但他偏偏用了非常荒诞的表现方式。还有《美丽人生》,非常温暖的一个故事,但是非常悲哀。我还挺喜欢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把小人物的尴尬,用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来呈现。这也是‘穷欢乐’――在苦事里面去寻找欢乐。我喜欢这种方式,而不大喜欢艺术上的极端,也因为我自己没有那种能力去表现。”

第三个原因是和地域文化有关。中国的地域文化中,南方温暖,农作物一年三季,人们整日劳作,十分艰辛,往往是回家就倒在床上睡觉。东北是苦寒之地,耕作收获周期很短,一年中倒有半年的时间是围在炭火炉过日子,老少爷们喝酒、打牌、侃大山,讲种种轶事野闻。日久天长,年复一年,代代相袭,语言被他们反复锤炼得既诙谐精辟又合乎生活逻辑,让人捧腹,让人回味。这种地域文化特征与耿军所认知的故乡融合在一起,也就变成了一种带着眼泪的贫,化于耿军的人生观中,就是苦中作乐式的诙谐。

符号:电话费•可乐•车上的马

耿军作品的表达细节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非常善用象征符号。很复杂的情绪、很深邃的主旨,他可能用一两个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就能完全表达出来,这的确是耿军的本事。例如在《青年》中,就有电话费、可乐和车上的马等众多象征符号。

整部影片中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关于电话费的问题――在影片的开头,镜头指向面包车脏兮兮的前车窗,画外音说“您的当前余额为31元”;在影片的结尾,画外音则提示“您的余额不足,请及时充值”。对于这样的处理,耿军说:“我们这个信息时代充满了电子的声音,这种电子声音同时也代表了经济压力。一个人为什么老是查余额?是因为话费贵、打起电话来是在乎钱的。”

关于生活的窘迫,《青年》中还有一个符号。每次去女友小娟家,都会带一瓶可乐。杂货店老板问要大瓶的还是特大瓶的,说大瓶的就成,说特大瓶的没有冰镇的了。耿军说:“我刚到北京的生活,可乐一块钱一瓶,我那时候很喜欢喝。在我家乡,请人吃饭摆上可乐是很有面子的事儿,年轻人都开始喜欢这东西,能增加‘面子’,让人觉得这家很‘讲究’。可乐在影片中代表了的卑微,没什么可拿但又不能空手去。带瓶可乐过去“啪”一声打开,倒下去汽儿“滋儿”地上来,看起来很痛快其实是一种悲哀。”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5

在生命的黎明,我们应该让儿童吟诵什么?应该让儿童亲近哪些词句?如何让儿童咀嚼精神的芬芳?如何用最明亮的钐,开始新的学习探索?

在每一个清晨,我们每个人又如何开始新的一天?我们如何汲取思想的力量,如何调适心情,愉悦地迎接挑战,将一切美好落实在生活里践行?

这是新教育实验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新教育晨诵的发展历程

2000年,新教育实验刚刚萌芽时,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就组织团队编写、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本》和《英文名篇诵读本》,在湖塘桥中心小学等部分学校,开始了新教育的晨诵实践。

2002年,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成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我们正式推出“一条主线――诵读活动”,明确制定了新教育晨诵的实施内容与具体方案:从低年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诗歌,到中年段难度适宜的诗词,到高年段优秀古文和古代学者的哲理文章。这种尊重诗歌学习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诵读原则,迄今为止仍在遵循着。随着新教育实验学校从1所到500多所、到1000多所,全国各地实验学校的踏实践行,我们不无惊喜地发现,“晨诵”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教育手段,却产生了超乎预期的效果。这种反差,也激励着我们继续深入地投入相关研究。

2007年,在山西运城召开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正式推出了“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总结此前新教育晨诵经验,借鉴不同流派的晨诵技法,新教育晨诵开始以课程的形式在新教育学校广泛开展。

但是,新教育实验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研究团队,以“为中国教育探路”为使命,以帮助人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所关注的教育领域非常宽广,从教师成长到课程研发,从艺术教育到生命教育等等,以每年深度切入一个主题的方式向前推进,同时对研究的品质自我要求甚高,并且作为民间公益机构还受到经费不足、人手不够等诸多制约,导致对许多践行已久的研究项目,没能及时进行相关的总结、梳理和提升。

新教育晨诵项目也是如此。

这些年来,一方面新教育晨诵在数千所学校中践行,成为见效最快、操作性最强的特色课程之一,可另一方面,自从十六年前推出的那两本《中华经典诵读本》和《英文名篇诵读本》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研发相关读本,也几乎没有对晨诵理论进行新的全面阐释,对晨诵的操作进行持续的系统整理。诸多一线教师在开展新教育晨诵时,一直缺乏有效指导,存在着诸多不便。

经过16年的酝酿,在前三个阶段的实验基础之上,我们于201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新教育晨诵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纲要,由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博士、新教育萤火虫义工童喜喜作家联袂主编,由童喜喜担任总统筹反复打磨,两年中整体修订三十余次,局部调整百余次,研发出版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新教育晨诵》系统教材。

二、新教育晨诵的必要性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的这句话,将诗歌的重要性说到了极致。

开展新教育晨诵,当然是因为儿童需要诗歌。

儿童的语言,最接近诗的语言。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经说过的那样:“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几乎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就能够说出富有韵律、充满想象力的句子,草木飞禽、云雾雨雪,世间万物,在儿童的眼里都是诗意盎然的。

真正的诗歌,当然超越了一般的儿童语言。有人称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原因之一就是诗歌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富有韵律感、想象力和感染力,好记好学,便于吟诵传唱。因为儿童语言发展的难度,远远低于发展音乐、绘画等其他技能的难度,儿童从诗歌诵读中所获得的滋养、从语言发展中所获得的提升,是全面又持久的。大量的相关调查已经显示,丰富词汇量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原因,同样篇幅内,无论是简洁的童谣童诗、精美的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散文诗,以及一些中外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从表达的方式而言,它们都提供着极其丰富的词汇,除此之外还提供着极具个性的表达。学习诗歌自然也是积累词汇、淬炼语言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儿童的“诗性”是生命灵性的一种展现。诗歌王国中,不仅在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上,诗歌超过了其他文学体裁。同时,经典诗歌擅长用鲜活的意象、丰沛的情感,帮助读者超越生活,把读者带入感同身受的另一种境界。儿童在感悟中所朦胧思考到的哲理,将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清晰,将在行动中悄悄发挥作用。所以,让儿童在人生起步的时光里,与美好的诗歌以正确的方式相遇,会在儿童心中播下诗意的种子,会在潜移默化中鼓舞儿童创造诗意的人生。

开展新教育晨诵,也是因为中国特别重视诗歌。

古往今来,中国就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林语堂先生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于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于这个辛勤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于人们悲伤、屈从、克制等感情,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它教会他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缕缕升起并与依恋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乡间小径上的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

尽管这种高度凝练的诗化的表达,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无论如何,诗歌在中国,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文学体裁,不仅与书法、绘画、戏剧等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彼此互相促进滋养着,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产生了密切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说学会了诗歌就掌握了中国文化,但诗歌中承载的文化含量之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一部诗歌史,也是一部丰富、凝练的中国文化史、中华文明史。正如林语堂认为的那样,诗歌在中国很大程度上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

开展新教育晨诵的最重要原因,还因为我们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正生活在一个特别需要诗歌的时代。

越来越匆忙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在奔走中,心灵越来越容易干涸。越来越强劲的网络洪流,又催生了碎片化的表述方式。人们对待外部事物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耐下心来。在经济连续发展数十年的当下,过分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造成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空虚。在社会各界不断询问“你幸福吗”这一问题的背后,在提出“中国梦”这一理想的背后,都隐含着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向往,对诗意的生活方式的追寻。

诗歌的外在形式,在不经意间吻合了当下人们所需要的简短、紧凑。诗歌的本质内容,又能在最短时间里直击人心,产生巨大的能量。诗歌所提供的新的角度,让人重新观照思考当下的物质生活,在重新诠释中,获得生活的价值,创造人生的意义。

所以,生活在当下,我们需要用诗歌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能够在现实的土壤上,找到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

三、新教育晨诵与其他诵读的异同

古今中外,诵读都已存在。

新教育晨诵,是扎根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优秀传统,汲取中外各教育流派的诵读技巧,进行突破式创新的现代课程,是一个有着先进教育理念、坚实理论基础、清晰知识框架的渗透式综合课程。

新教育晨诵强调让诗歌“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在音乐、美术营造的意境中,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歌,丰盈当下的生命,用仪式感促使形成积极的感悟,激发生活的热情,调整心态,健全心智,在日积月累中积累人文底蕴,帮助人们从容应对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创造出幸福、明亮的精神状态。

在理念和操作上,新教育晨诵与中国古代蒙学、读经(经典诵读)运动、华德福的晨诵、一般诗歌教学等各类诵读活动,分别有着部分内容和形式上的相似,但更有本质上的诸多不同。

第一,和中国古代蒙学相比,新教育晨诵与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重在行为习惯、核心素养的养成,适度提供适龄的相关知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古代蒙学教育所使用的读本,虽然也有四书五经等经典,但更多是当时根据需求针对儿童临时写作,是当时的非经典。新教育晨诵则强调诵读内容的经典性,是从古今中外的诗歌中,依据新教育理念进行遴选。

一方面,有人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和教育就是从读经开始的。其实,这恰恰是对古代蒙学本质上的误解。古代的儿童教育,更强调行为的养成。如朱熹就提出:“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悌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悌者。”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女儿经》,如明代吕得胜的《小儿语》、吕坤的《续小儿语》等是用四言、六言、杂言的形式讲做人的规范,《小儿语》的开篇就讲:“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当然,古代蒙学同时也注重知识的讲授。除了如《千字文》等书籍中,既讲述做人,也不乏知识的介绍,还有如南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求》、明代司守谦的《训蒙骈句》等是用四言或者骈文的形式介绍关于天文、地理、山川、园圃、花草、鸟兽等百科知识。如《名物蒙求》讲天文:“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蒸”“维霁斯虹,维震斯电。散为烟霞,凝为雹霰。”如元代王芮的《历代蒙求》、

明代李延机的《五言鉴》等是用四言、五言的形式介绍关于历史的知识,《历代蒙求》讲秦朝:“秦都咸阳,始称皇帝。吞灭六国,猛若虎噬。焚书坑儒,变易周制。”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儿童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用韵语、歌诗和偶句针对儿童编写而成,读来简洁明快、朗朗上口,但从某种意义上,有些书籍并不只是为儿童编写的读本。以《弟子规》为例,古诗词学家叶嘉莹的弟子黄晓丹博士的研究发现,《弟子规》的读者对象本就不是写给儿童,而是针对欠缺进一步接受教育机会的成年农民而写,希望他们学习后能够粗通法令、懂得规矩,因此全书中完全缺失关于儿童的成长部分。

所以,新教育晨诵强调把最美的诗歌给最美的童年,把最合适的经典给最适龄的时光。在中国语言经历了古文到白话文的巨变后,我们对儿童的诵读内容强调阶梯式递进,从儿歌、童谣起步,逐渐过渡到童诗、古诗词等其他经典。我们不是为当下儿童临时编写读本,而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选择,完成文化的选编,实现中外的互通、古今的传承。

第二,和读经运动相比,新教育晨诵与其相同之处,是汲取了传统的读经运动中强调内容的经典性以及大声朗诵的经验;与其不同的是,读经运动一味强调背诵,为未来做准备,新教育晨诵则特别重视所选诗歌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以儿童当下的经验所能够理解和感知到的。

读经运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主张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主要方法就是反复诵读,直到能够会背。主张读经运动的学者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儿童的吸收能力非常强,越是年龄小越是容易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王财贵语)。所以,当下的理解不理解不重要,关键是熟读记诵为未来做准备。

我们则认为,尽管童年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最快、记忆效果最好的时期,晨诵那些美好的诗歌、经典的确也可以滋润孩子的一生,新教育晨诵也强调所读内容的经典性和熟读成诵的必要性,但是与读经运动强调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段记忆大量的经典,等长大以后会慢慢地理解的方式不同,背诵如果欠缺了基本理解作为前提,就会成为死记硬背。即使今后在成长中逐渐理解,那也是把当下的认知进行100%的储蓄,为了将来的幸福牺牲了现在的幸福。新教育晨诵特别强调所选诗歌与儿童当下经验之间的关系,强调绝大部分内容都能够被儿童理解,指的是“储蓄”和“开支”的平衡。诗歌中20%到30%的内容不能被准确理解,只能被模糊感知,这是“储蓄”,是投资给未来。诗歌中70%到80%的内容能够在当下有所感悟,这是“开支”,这是让当下的生命被鼓舞,当下的心灵被滋养。新教育晨诵既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也不是为了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而在于激发当下状态,调适当下心态,丰富当下的生命,以阅读养成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二是吻合诗歌的学习特点。从儿歌、童谣到童诗,从白话文到古文,从五言到七言,从单一内涵到多重内涵,以及谜语诗、藏头诗等不同诗歌形式,注重诗歌的从易到难。新教育晨诵的内容选择,也遵循了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是吻合生活的情境变化。根据四季的转换、气候的改变、各类节日庆典等不同情境,进行主题的安排与诗歌的选择。新教育晨诵特别强调诗歌要与当下的生活相得益彰。

四是吻合学校的学习节律。未入学时的向往期、新入学的适应期、每年开学的激励期、毕业阶段的告别期等不同的学习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主题,新教育晨诵也尽可能顺应这些不同的主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引导。

新教育晨诵,就是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幸福完整为目标,扎根传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童谣、儿歌、童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中外经典著作片段等吻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诗歌的学习特点、生活的情境变化、学校的学习节律进行选编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叩问师生心灵、与师生生命编织的综合课程。

从内容的选材上,新教育晨诵课程特别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扎根传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传统蒙学的优秀成果,以现代教育理念精心选编。

二是立足中国,以印象山水、长江、黄河、民族等不同课程,深刻展示祖国之美,激发家园之爱。

三是拥抱世界,以五大洲的文明为谱系,全面而集中地体现不同国家的风情、世界诗歌的特色,激荡全人类共通的思想与情感。

新教育晨诵作为一个综合课程,特别具有五大功用:它是一种仪式,叩问自我,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它是一种艺术,享受韵律,沉醉于美的熏陶濡染;它是一种感悟,日积月累,调节压力中健全心智;它是一种精神,共读共情,创造幸福明亮的状态;它是一种传承,中外古今,汲取人类文化的精粹。

新教育晨诵是一种仪式,叩问自我,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仪式与形式,一字之差,效用截然相反。形式只是外在,仪式关乎内心。教育的功利化造成教育中仪式感的欠缺,导致对外缺乏敬畏,对内缺少反省。新教育晨诵从仪式感上,一则强调晨诵开始的开启诗,这是每位老师结合着班级的特点简单编写的;一则强调时间基本固定,最好是早晨,其他时间也行。新教育种子教师黎志新在教高三时,就利用每天晚自习时的5分钟,这样争分夺秒的“晨诵”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则强调以诗歌中富有哲理的优美语句,和师生自身的生命碰撞,不断进行追问。

新教育晨b是一种艺术,享受韵律,沉醉于美的熏陶濡染。诗歌之美,无须赘言,仅仅是朴素地诵读,就能够有所感受。新教育晨诵的最简单读法,就是朗读与叩问,以此在诗与人之间筑起桥梁。新教育晨诵的完整读法,则是诗歌、音乐、美术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一首诗配上动人的背景音乐、适宜的相关图片,制作成精美的PPT,新教育晨诵的艺术之美,才达到形式上的顶峰。此时欣赏的,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段影片;此时诵读的,与其说是诵读一首诗,不如说是演绎一段人生。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濡染,是美育最为有效的方式。

新教育晨诵是一种感悟,日积月累,调节压力中健全心智。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或经典著作,无论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叹惋,都有其价值。但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特别看重所选择诗歌以及经典名著篇章中的积极思想,借助于这一类经典著作,为诵读者的心灵注入引领的力量。

新教育晨诵是一种精神,共读共情,创造幸福明亮的状态。我们特别强调,新教育晨诵不仅是给孩子的、给学生的,更是送给师生双方、乃至亲子多方的一首生命的咏叹调。时光匆促,但忙碌的生活让更多人对时光不是珍惜,反倒是盲目。新教育晨诵歌唱每一天,惠及每个人,让每个人都能从诵读开始,感受美好,营造出美好的心态,让生活更为积极。

新教育晨诵是一种传承,中外古今,汲取人类文化的精粹。教育是对已有文化的选编和传承。诗歌和经典名著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标准的新教育晨诵则更是融合了诗歌、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以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整体框架,以综合课程的形式,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广博地汲取营养。

五、新教育晨诵的主要形式

我们希望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彼此鼓舞,以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开启新一天的学习。

新教育晨诵的主要形式有日常诵诗和情境诵诗。

日常诵诗是指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通常选择在早晨,诵读一首诗歌。虽然名为“晨诵”,也并非一定局限于“清晨”,其他时间也完全可以进行。这些诗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诗歌,不仅奋发向上,积极纯真,意蕴悠远,同时还能够被儿童当下能够大致领略到,从而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用心灵碰撞诗歌,捕捉诗中的美妙与奥秘,不断加深感悟,从而提炼出新的思考、获得新的力量。一组日常诵诗,并不是经典的简单堆积所形成的好诗大杂烩,而是经过反复挑选、按照不同年龄不同主题精心编排的诗歌课程。

情境诵诗则是在特别的日子,或者是特别的场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歌。比如教师节、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时,诵读一些写给教师、母亲、祖国的诗歌。再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选择一些悼念遇难同胞的诗歌。比如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在不同的节气选择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等等。在雨天读关于下雨的诗歌、在节日读关于节日的诗歌,总是能够得到更大的共鸣。

同理,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种情境诵诗,是生日诵诗。这是在学生过生日时,全班师生为“寿星”送上的一首度身定制的诗。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生日诵诗,就是因为这种生日诗,能够让孩子的生命直接与诗歌相连。这首生日诗可以直接根据一首诗改编,比如直接在诗歌的某个地方,把当事人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为他朗诵。也可以是老师或者学生专门为当事人创作的诗歌,同样由大家一起为他诵读。如何创作生日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生日诗一定要吻合当事人的生命特质,适合当事人,并暗含着当事人的将来,富有激励性。第二,生日诗具有“唯一性”,切忌将一首诗反复送给多个孩子,否则这首诗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生日是每个人自己的节日,生日诵诗也成为了最受人欢迎和期待的一种晨诵形式。许多老师还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表现及作业、作品等拍成照片,和生日诗一起做成漂亮的课件,展示给孩子们。必要时还可以邀请部分父母参加生日诵诗的晨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老师送生日诗给孩子,孩子也会送生日诗给老师、父母,就这样在诗的诵读中,新教育晨诵也成为了家校共同生活中心灵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六、新教育晨诵的诵读要点

为了服务于一线老师,2016年8月,新教育实验推出了第一套完整研制、正式出版的《新教育晨诵》课程读本。

与一般的晨诵教材只有小学阶段不同,我们根据多年践行和理论研究,按照从幼儿园到高中13年每学期一册,根据新教育晨诵研制原则,主题上围绕幼儿阶段的生活与环境、小学阶段的自我与世界、初中阶段的青春与友谊、高中阶段的理想与人生,来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同时,为了养成学生每日晨诵的习惯,我们按照每学期16周、每周7天的内容加以安排,以便于在周末可以进行亲子晨诵,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吟诵内容。

新教育晨诵以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体系为框架基础,对诵读的诗歌进行主题划分、课程设计,使得读者在轻松浪漫地感受诗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系统连贯的生命教育、智识教育、艺术教育乃至公民教育。

在内容的安排上,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我们主要选用了童谣、儿歌和儿童诗。童谣和儿歌不仅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和古诗相比,童谣与儿歌能够将一定的知识蕴藏在生动的形象里,滑稽可爱、富有情趣,特别能够激发低年龄段儿童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感与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观察力,开启孩子的智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童谣、儿歌往往是民间口耳相传、集体创作的作品,文学性与艺术性受到一定限制。到了小学的二、三年级以后,t更多选择了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优秀的儿童诗保持了童谣、儿歌的童趣,但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有人说,“儿童诗是童心与诗美的联盟。儿童诗是儿童的心与大千世界的对话,是孩子与大自然的对话,是孩子与生活的对话,是孩子与教育者的对话,是孩子与梦想世界的对话”。正是这样的对话让儿童诗充满了童心、童真、童趣、童性,整个童年也就充满了诗意。

当然,无论是哪个年龄,我们都精心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让儿童在诵读古人心声之际,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亲近古文的韵律。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用整整一年的时间,以“中华四季诗韵”为主题,按照中国的农历24节气,完全采用古诗词为内容展开晨诵。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更加注重拥抱世界,以不同文明体系的诗歌来歌咏人类共同的珍奇,抒发人类共通的情感。

到了中学阶段,我们从之前围绕主题选诗,增加了作者专辑的选诗方式。通过对同一作者的作品进行集中晨诵,希望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融入更多作者的成长经历、诗歌的历史背景,给青少年阶段的读者更多启发。

初中阶段的“青春和友谊”主题,我们分别细化为求知(好奇、发现、传承)、珍惜(时光、物、人)、交往(亲情、友情)、自立(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责任担当――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奋斗(立志、勤奋、耐挫、拼搏)、创造(超越过去、创造未来),结合相关的重要诗人、重要典籍,进行选材。

进入高中阶段,我们围绕“理想与人生”,注重选择关于爱、人生、价值、信仰、励志的哲理诗,同样结合着重要诗人、重要典籍来选材。

但是,研制得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材料。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是提供一个“例子”,不能够照搬照抄,照单全收。我们所研制的《新教育晨诵》也是如此。比如,虽然我们按照四大原则精心选择了相适宜的名篇,但是,不同地区的孩子甚至同一学校同一年龄不同班级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情况与发展水平,需要老师们因材施教。老师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的需要,在《新教育晨诵》中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新教育晨诵课程的特点,研发出独具个性的课程。

同时,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是要通过“读”来体味的。如何诵读?新教育晨诵也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

第一,新教育晨诵的诵读流程,一般是按照“开启诗 ― 复习诗 ― 新诗”的程序进行。开启诗是营造仪式感的重要环节,通常会配上相应的课程主题音乐;复习该课程前面已经学过的一首或几首旧诗(如果是第一节课,或者时间紧张时,这个环节也可以省略或者缩短),然后诵读当天的新诗。

开启诗可以选择经典诗歌中的一部分,加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编写而成。比如有的班级选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的诗歌,改编为:

“(老师读)早安,亲爱的同学们!

(学生读)早安,亲爱的老师!

(老师读)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学生读)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师生齐读)让我们启程,前往诗的王国吧!”

开启诗还可以根据教室名称的不同特性,自己编写。比如在《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儿童文学作品中,详细记录了一个“萤火虫班”的故事,这个班里的晨诵开启诗就是根据萤火虫的特性拟的:

(老师读)早安,亲爱的孩子们!

(学生读)早安,亲爱的花儿老师!

(老师读)轻轻地,走进新的一天。

(学生读)擦亮每个日子,点亮心里的灯,

(师生齐读)渐渐地,让我们照亮世界吧!

第二,新教育晨诵的诵读姿势,特别建议采用自然而又昂扬、轻松而又舒展的姿势。也就是说,我们既不希望每一个人正襟危坐,不希望用标准的固定的姿势束缚每个人,也不希望大家东倒西歪,形成一种懒散、放肆的样态。通常而言,会采取自然的坐姿与自然的站姿,如果有需要时,可以配合一些相应的动作,抒发、表达情感。

第三,新教育晨诵的诵读方法,不仅希望读正确、读流畅,更希望读者能够大致理解诗歌的意思,用生命诠释诗歌,并且用声音表达出自己诠释的意境。在晨诵时,老师千万要注意不要把晨诵上成表演课,而要特别强调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所以学生自由单独的吟诵要多于集体的齐诵,要尽可能让每个孩子亮出自己的声音,感受自我的存在。

一般而言,在出示一首新诗之后,不宜让孩子们齐声朗读,而应该采用自由诵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让大家熟悉诗歌,进行理解。接着,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优秀的录音范读,还可以由班内诵读好的孩子进行范读,尽可能一开始就读正确,读出美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重教师垂范诵读,轻分析诗歌含义。诚然,对复杂的诗歌、尤其是古诗词,简单讲解,让孩子们懂得诗歌的意思,有助于在理解之后更好地诵读,是有必要的。但诗歌在晨诵中作为艺术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不能把对诗歌的简单解读变成课文分析,否则就丧失了诗意。教师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声音的形式诵读出来,形成一种艺术的濡染。

因为诗歌的内容都比较短,在理解的过程中,单一的反复诵读往往容易产生疲倦感,这时就可以变换各种形式来读,比如角色互读、打节奏读、个体读、小组读、唱读、问答读等。尤其是角色互读,如在PPT上或是在黑板上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注,由男生与女生分别读不同角色,重点部分全班齐读等形式,有助于学生们愉快地熟读。

另外,尽管一些诗歌在熟读之后可以自然背诵,但“读”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背诵。新教育晨诵注重的是“诵”,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背”。所以不要刻意让学生反复背诵。

第四,新教育晨诵的读后拓展。一是指导仿写。为了增进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鼓励学生仿写、改写和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学习诗歌的成就感。最简单的仿写、改编是改词换句,即把诗歌中的某个词语换成我们需要的词语。如许多新教育的班级在晨诵“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这样的诗句时,就经常把“灌木丛中的小草”等换成自己班级的名称、学生的名字等。还可以采取“加小”的方式,即在原有诗歌的后面,按照原来诗歌的韵律和形式,续上自己写的内容。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那种采用并列式结构的诗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仿写、改写,而且不宜过于频繁。因为,过多的改写经典诗歌会使学生将诗歌“游戏化”,冲淡了晨诵的仪式感,同时,模仿只是在写作起步阶段采用的方法,太多模仿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

二是引导绘画。这是一种借用新教育的“听读绘说”项目的流程进行晨诵拓展的方法。近十年来,新教育实验开展的儿童“读写绘”项目受到了广泛欢迎,我们也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经过重新梳理后,推陈出新,我们推出了“读写绘”的升级版,即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更为吻合儿童年龄特点、学习特征的新教育“听读绘说”项目,主要针对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段的儿童进行的阅读指导。将该项目用在新教育晨诵中,具体为:听,是集中注意力,专注倾听各种范读,理解诗歌内容;读,是听过之后独立诵读,提升自己的阅读力;绘,是把诗歌中所描述的内容,用图像或者复述、或者接龙、或者同主题创作,以涂鸦的方式画出来,增强想象力;说,是以绘制的作品为提纲,用口头语言重新解读画面,进一步诠释诗歌,提高表达力。

所以,我们在设计《新教育晨诵》的系列读本时,就在“主题拓展”中设计了“写一写,画一画”环节,把晨诵课本变成可以写写画画的作业本,这些痕迹都是阅读的痕迹,是心灵的诗痕,希望成人能够帮助孩子收藏起来,作为他们诗歌之旅的记录,也作为他们人生成长的见证。

所以,对学生而言,新教育晨诵的诗句不需要愁眉苦脸地背诵。但是,需要学生身心放松,融入到诗歌之中,把诗里欢乐、思念、伤感、奋进等等一切情感,用声音读出来。读完之后,特别希望针对每首诗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和朋友交流,或者心里默默回答,进行思考和行动。

对老师而言,新教育晨诵的诗句不仅是为了滋养学生的心灵,也同样希望润泽老师的生活。老师读诗的样子,就是孩子们心

中诗的样子。新教育晨诵并不是语文课,而是在一天劳作的开始,师生共同进入诗的王国,感受诗之美。它不仅进行着知识的积累,更能直接为心灵输入养分,调整着各种压力,创造出积极明亮的精神状态。所以,老师挑选诗歌时,注意与生活相联系,老师诵读这些诗歌时,可以忘记自己是老师,尽情享受诗句的美妙。

对父母而言,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心灵的问题,都和教育有关。家庭教育最神奇之处在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转折点,只要下定决心,当下就是最好的教育良机。新教育晨诵课程,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坚实的阶梯,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参与到晨诵之中,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够在节假日与孩子共同诵读,那么这些阶梯还将组成沟通父母与孩子心灵的彩虹桥,教育会更得心应手,家庭会更美满幸福,生活必然也更加富有诗意。

在美好的诗歌里,珍藏着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和最美好的情感。

试想,一个新教育的孩子,从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开始,到高中生活的最后一段时间,每学期16周,每周7首优美隽永的诗歌,2912次沉醉到经典的呼唤声中,用伟大的声音开启生命的每一天黎明,伴随生命的每一次拔节,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试想,如果中国的学校和家庭,在每一个晨间都回荡着诵读诗歌的声音,那又该是怎样动人的一幕?那又该是怎样深刻的幸福?

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这是新教育晨诵课程的目标。

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这也是新教育人的心愿。

关于国庆的诗歌范文6

一、情况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课外阅读)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没有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看出,13个班级中寄宿班之间、普通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册及部分下册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交际,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严格遵守教学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改理念自觉运用于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为教学提供服务。充分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10.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五、教学进度周次 内容 备注1 沁园春 雪(2)

阅读名著《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背诵附录中的十首古诗。3 隆中对(3)、乐业与敬业(2) 4 5 作文(2)、故乡(3) 6 孤独之旅(1)、国庆放假 8 出师表(4)、词五首(1) 9 词五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期中复习 10 期中复习 11 期中复习、考试 1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综合性学习、作文(2)、杨修之死(1) 14 智取生辰纲(2)、范进中举(2)、香菱学诗(1) 15 综合性学习、作文(2)、公输(2)、《孟子》二章(1) 17 综合性学习、作文(2)、曹刿论战(2) 18 邹忌讽齐王(2)、愚公移山(2) 19 《诗经》两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复习 22 期末复习、考试

上一篇优秀写事作文

下一篇伤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