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1

因数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鉴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11÷2=5.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二、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反思

1. 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2.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相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

3.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最小公倍数》的反思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全对;精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76-01

数学课堂中,新授完成之后的巩固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练习可以及时检测出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反馈机制,是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巩固练习中如果有错误,老师们在都能把相应的错误当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以纠正、巩固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应用。如果巩固练习全对了,这显然是一件值得的庆幸的事,说明学生对新授知识理解了,并能恰当应用,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但是,是否就意味着针对这些全对的练习,就没有了反思的必要·就没有了进一步发掘的价值了呢·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课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找最大公因数",A、B两位老师同上这节课。上课时,完成了新授进入到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做书本上52页第1题、第2题。(附题)

练一练

(1)8的因数:

16的因数:

8和16的公因数: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

(2)5的因数:

7的因数:

5和7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班的学生表现得非常认真,根据书上给定的格式,快速完成,而且都出现了了少见的全对情形,可以看出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学习是高效的,是值得赞赏的。而在全对之后,两位老师对这两题的处理却大相径庭。

A教师:

师:找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先分别列举出8和16的所有因数,再选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后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是8。

师:很好,很有条理,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全班同学应和着,接着,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对第2题进行了反馈交流,进而转到下面的练习。

B教师:

师:同学们,在第1题找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时,你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一出,学生们在观察,在思考,在讨论,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16是8的倍数。

生:我是先填上8和16的因数,再填上8和16的公因数,最后填上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

生:16是8的倍数,那么1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

生:老师,两个倍数关系的数,难道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都那个小的数吗·

师:同学们,听清楚这位同学的想法吗·两个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小数。

此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思考,在争论,在交流,有学生迫不及等地站起来了。

生:老师,是的。

接着这名学生有条不紊地讲起自己是如何思考,又是如何举例验证的,全班同学自发的为他的精彩表现热烈鼓掌。老师又以同样思路引导学生对第2题进行反思,拓展认识了“互质”这一数学概念,进一步分辨了"互质"的三种情形(两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也可能互质,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可能互质),两个小题的练习反馈,用了不少的时间,之后老师没有练习题第三题,而是又乘热打铁引导学生完成53页的第4题。(附题)

4、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在公因数。

5和11 8和9 5和8

4和8 9和3 28和7

9和6 8和10 20和25 

由于前面第1、2题目的充分研究,学生再做这题就驾轻就熟了,而且能够明白前两组的特别之处。

同样的巩固练习,同样的全对情形,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效果的对比显而易见。前者反馈时突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学生积极练习,练习效果明显。而后者,不仅限于此,要丰富得多,虽然练习量少了些,但是在巩固练习题后的反思反馈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相互交流、争相发言,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对于这两节课中对第1、2题全对的练习的处理,有以下几点考:

(1)对教材编制意图的贯彻执行。这两题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调制了一定的格式,学生只要对照格式的提示,先列举出所有因数,找出公因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这过程两位老师都做得非常到位,学生们也体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素质——全对。

(2)数学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在这两题中,知识目标不仅包括了巩固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还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要求老师引导学生体验找有特征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特别是后一题中的"互质"的三种情形,不一定要讲得多么透彻,但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进行分辨,是有必要的。后面的第4题的分组练习,第一组是"互质"的三种情形,第二组是倍数关系的数,第三组是一般情形,这应该是呼应第1、2题的拓展的应用。

(3)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应该只限于课堂情境引入环节,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巩固练习时,就算是全对了,也可以充分发挥,像B老师的"在第1题找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了观察比较、分析交流,提出了这样宝贵的质疑:难道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都是那个小的数·然后验证,确定。这其实是一个科学认识过程,作为观课老师,看到这一情形,心情也非常激动,感慨学生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感慨老师的良苦用心。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3

一、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

此次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因数、倍数、能被2、3、5整除的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征与联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数感,能对一些数做出正确判断,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复习整理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学过程要科学

笔者对此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师:在本册书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我们都学习了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回忆一下谁能简单地说一说在这两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组织学生简单回顾,有困难的可翻看课本。

简单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简单板书:

因数和倍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

因数与倍数 奇数和偶数

质数和合数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二)揭示课题,优化再建

1.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知识来进行总复习。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的总复习

2.系统整理,汇报展示

(1)交流完善

师:老师昨天让大家已经整理出了这部分内容,现在就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整理的?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整理内容与方法)

汇报交流,一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

(2)补充完善

师:谁还有要补充的?

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

①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概念范围:奇数偶数的概念范围是在自然数中研究;而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范围是的非0整数中研究。

②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总结完善,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和同学的补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师生共同评价。

三、 适当的练习是掌握知识的关键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处理课本P138页第1题

(1)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56 79 87 195 204 630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重点复习2、3、5的倍数特征。

2.处理课本P138页第2题

(2)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2 31 57 65 78 83

教师可增加一问: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重点复习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别与联系。

3.处理课本P141页第2题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5 6和16 15和25 21和63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重点复习: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两数成倍数关系和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处理课本P141页第1题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①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②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③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质数小。 ()

④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⑤最小的质数是1。 ()

组织学生独立判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评价。

(2)甲、乙两人去青少年宫参加音乐培训,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6天去一次。有一天两个人相遇少年宫,至少过几天他俩会再次相遇在少年宫?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题意:求至少过几天他俩会再次相遇在少年宫,就是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四、 自主检测是实现成功的必要手段

在课程进行完后进行必要的自我检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检测一般分为自主检测与评价完善两种。

(一)自主检测

如题目1.选一选。

(1)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的一组是( )。

A.2和12 B.36和21 C.16和18

(2)1是下面( )的最大公因数。

A.3和21 B.5和48 C.21和42

题目2.解决问题。

(1)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食品店运来8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二)评价完善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4

第1课时

最小公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七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知道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倍数,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同学们,什么是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学生回顾,指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最小公倍数。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出示例1)

(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

6的倍数:6,12,18,24,30,36,42,…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师:这是列举法,我们还可以用集合法表示。(教师板书)

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12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示例2)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现在分组讨论一下。

方法一:列举法:列举出6和8的倍数,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

方法二:用筛选法,先写出8的倍数,从中找出6的倍数,并找出最小的一个。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

求最小公倍数与求最大公因数是不同的,最大公因数只求出除数的积,最小公倍数要把除数和商都相乘。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五、拓展提升

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925,这两个整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得到两个商的和是16,写出这两个整数。

1925=5×5×7×11

16=5+11

35×5=175

35×11=385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不同?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七第1~4题。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教师引导用集合法更直观。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1)

例1

例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节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注重多种方法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材中给出列举法和筛选法,“你知道吗”提出短除法,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三种方法一一体现,让同学们明确解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用短除法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与除法相似,学生容易掌握。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5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反思兴趣

教学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的获取新知、形成反思能力”。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反思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上《倍数和因数》一节课时,教师引导:用12个一般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想怎样拼?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说出自己的摆法,鼓励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树立“因倍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数学问题,建构“因数和倍数”概念,学生说出摆法,教师板书:3×4=12 6×2=12 12×1=12依据3×4=12,得出:12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所以,4和3都是12的因数。巧妙地导出新课。接着提问:谁能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说一说6×2=12、12×1=12。引导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悟,在动手中提出具有反思性的问题。激发反思兴趣,引发激情,师生分享经验、沟通思考,生成新的看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表扬,或用手轻轻地摸摸他的头,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教师用“主动站起来,需要勇气,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勇气!”这样真诚的话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欣慰,感受到学习的愉快。

二、拓宽生活情境,营造反思氛围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生活的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小学数学教学充满活力。

如:妈妈要买5kg大米,可是阿姨说粮店秤坏了,只有能装15kg和10kg大米的两个桶,粮店的阿姨用什么办法卖给妈妈5kg大米呢?用15kg和10kg的桶可以卖多少不同斤数的米呢?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15-10=5(kg);除了可以买5kg的米,还可以买10kg、15+10=25(kg)、10×2=20(kg)、15×2=30(kg)……同学们发现:阿姨没有用秤称,照样能够量出米的很多不同重量。深入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实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三、自主合作探究,拓宽反思途径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工夫,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小明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知道怎样表示,引出教学内容,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尝试在本上画圆平均分或折纸的方法,得出二分之一的结论。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你还会怎样表示这个分数呢?”这样,在教学中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够使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应使课堂上迭起,淋漓尽致。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

四、鼓励大胆质疑,彰显反思个性

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种心灵的再创造,它不光是传授知识,还在于对学生心灵的呼唤。诱发争论能使他们学习情趣高涨,营造出人人想探究,个个能创造的良好局面。通过质疑,激发灵感,促使他们深入探究,最后达成共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学生有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借助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尝试“转化”,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知图形来计算面积呢?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就是圆的半径。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他图形了。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他图形。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学生展开了想象。师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这一恰当设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将反思形成“数学日记”,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无声的平台。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

【参考文献】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范文6

1.教材简析;2.学情分析;3.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制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用列举法等方法求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的过程,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3.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小公倍数》这节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而学生已经有了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归纳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在本课中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不仅为学生提供日历表、数轴、彩笔等作为学具,还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课堂中,优化数学学习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描述故事 暑假,淘气一家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6月30日之后,妈妈连续上三天班休息一天,爸爸连续上五天班休息一天,淘气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老人,在这个月里,大家建议他哪些天去呢?

【教材直接通过让学生圈数的活动,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同桌两位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索

3.引出概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因为前面有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学法铺垫,所以这里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引申提问 在这一环节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引申提问,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探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填一填 出示课本51页“试一试”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重点指导集合圈的写法。在他们汇报时,如果有学生提出其他方法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我适时介绍大数。

2.跳格子

(1)大宝每次跳4格,小宝每次跳3格,他们都跳到的地方有哪些?先请学生在课前发的数轴上找一找,画一画,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像3和4这样公因数只有1的数据,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2)看到大宝跳得那么快,小熊不甘示弱,他想跟大宝比一比,小熊身强力壮,一次能跳8格,你能把大宝和小熊都跳到地方找出来吗?引导学生认识,对于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其中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反思总结归纳方法

(1)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用列举法;(2)有特征的数字采用特殊方法。

这部分的设计是运用迁移学法,让学生通过填集合图和在数轴上找两个数的公倍数,深化概念理解,在巩固找两个数公倍数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对有特征数字的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对于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第一课时掌握上有一定难度,我参照了其他版本的教材,把它放在第二课时教学,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课本52页“练一练”第3题:我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巡视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给予特别的辅导点拨。

2.做一做

让学生养成边做题,边思考,常发现,常总结的学习习惯,学习从不同角度想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惊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评价自己的学习。适当的总结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赏识的话语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五)课外延伸

在世界上,中国最早提出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由于分数加减运算上的需要,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在西方,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才第一个论述了这一概念,比中国至少要迟1200多年。

六、教学板书的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