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手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乳腺纤维瘤手术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1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手术;围术期;术后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4-02

乳腺纤维瘤为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出现的混合性肿瘤,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为良性肿瘤的75%[1]。研究显示其发生与雌激素作用有关,好发人群为旺盛时期女性,同时也可在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中出现。

本文选择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先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均为女性;年龄分布为36.5±15.7岁,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18岁;存在既往手术史患者为35例,占17.5%。

1.2研究人群乳腺纤维瘤的诊断

1.2.1通过患者的疾病史、超声检查和体检可以对乳腺纤维瘤做出初步的诊断。体检显示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最常见为肿块,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肿块是乳腺纤维瘤唯一临床症状。肿块常发部位为外上象限,一般情况下为单个肿块,但少数出现二个或更多肿块,肿块类型多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界清晰、表面圆滑,质地坚硬,一般与组织不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常被无意间发现,触摸和挤压一般没有疼痛感,也没有月经周期而发生增大或缩小的变化。少部分患者会有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共同一起存在,但此种类型可有经前胀痛。

1.2.2通过病理学诊断进行确诊。病理学诊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诊断[2]。其中肉眼观察可见患者肿瘤周围出现完整纤维包膜,部分病例由于纤维包膜尚未发展成熟,呈现部分完整包围肿瘤部位。包膜特征质地坚硬,肿瘤坚韧,切开呈现边缘外翻状表现。纤维包膜成分不同其特性也不同。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维组织和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依照患者增生的不同比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腺病、腺纤维瘤和纤维腺瘤。

1.3研究人群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与感染的预防

1.3.1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方案唯一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纤维腺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其存在癌变的可能性,故在临床上一旦发现确诊,需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一般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通过手术显露纤维瘤体后,将瘤体和包膜整块切除。且必须进行肿块病理检查,排除癌变的可能性[3]。由于目前乳腺纤维瘤手术切除难度较小,手术过程较为简单,在一般医院就可以进行。

1.3.2手术感染的预防由于手术要求较为简单,易出现手术过程中不注意规范操作等,造成部分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对此我们应注意手术感染情况的发生。首先手术过程应尽量仔细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尽量不使用大力挤压和牵引等方式,以免造成患者出现脂肪液化和坏死的情况。其次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及时防止引流,进行抗生素的局部封闭治疗和冲洗。同时注意手术后及时包扎,防止出现包扎不正确引发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最后注意勤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预防再次感染。

2结果

对200例研究人群手术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肿瘤,手术均成功进行。手术后有20例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率为10%。

3讨论

研究显示,乳腺纤维瘤的病因较为复杂,西医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先天性因素和雌激素刺激有关[4],先天性因素即为患者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较高于正常人群,分析原因为此类人群其乳腺纤维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数量较多和功能发达等;同时雌激素过度刺激也为乳腺纤维瘤的常见病因,分析原因为患者卵巢功能旺盛、分泌雌激素较多,同时与机体和部分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乳腺纤维瘤虽然为良性肿瘤,但存在癌变的可能性,因此手术切除为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最主要手段,并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对200例研究人群手术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肿瘤,手术均成功进行。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瘤唯一有效的方法,正确地处理可降低围术期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Ⅰ期愈合率。

4结论

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好,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感染切口的治愈时间,临床效果满意。由于作为显示女性美的重要组织,其手术要求尽量选择开口小且手术后瘢痕小的手术方案。但由于乳腺组织较为复杂,且纤维瘤分布部位较深等原因,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预防感染,同时防止出现手术后凹陷和扭曲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经济和精神压力[5]。

参考文献

[1]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34-337.

[2]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18-1620.

[3]吴文溪.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5-160.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2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普外三科,河南洛阳 471009

[摘要]目的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常规手术与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份收治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实验组进行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比较来看,实验组患者其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其安全性更高、操作性更合理。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显著提高,并且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关键词 ]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乳腺纤维瘤手术;常规手术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014-03

[作者简介]李振宇(1983.7-),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普外三科,研究方向:乳腺甲状腺疾病。

乳腺纤维瘤疾病目前其发病率不断的增加,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春期的女性。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手术切除,对于常规的手术来说,其手术治疗后都会在乳房的表面留下疤痕,这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1]。伴随医疗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采用了腔镜辅助手术,主要就是采用经腋前线单切口来实现乳腺纤维瘤的切除,这样就可以减轻乳房表面的切口问题。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常规手术与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份收治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手术与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手术的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最高年龄为45岁,最低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28.45±0.56);实验组进行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手术,最高年龄为48岁,最低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30.12±0.35)岁。两组患者其病灶对比,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都需要协助患者以仰卧的方式,其背部垫上较为软的枕头。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基础麻醉,实验患者进行全麻。手术后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放置内径为1?mm引流管,将引流管自切口最低位置,并将其负压吸出[2]。

对照组患者的环乳晕切口在2~4?cm之间,其病灶到切口最短的距离为1?cm以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以电刀形式进行手术切除。

实验组患者乳房外侧的经腋前线单切口的长度在2~3?cm之间,患者的切除手术主要采用腔镜辅助手术,在腔镜导视下,对乳房表面进行超声刀或者电刀的潜行分离手术,让乳房的皮下隧道能够超过病灶远端的距离。当病灶暴露后,采用特制的拉钩控制操作,对乳腺纤维瘤的边缘进行周围组织的隔离,最终将病灶完整的切除,再对创伤面进行止血处理[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以及术后情况对比,其主要的对比内容为: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等等。

1.4 统计方法

以上两组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包加以分析。同时所得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取c2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结果对比,主要对比的内容为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以及切口至病灶远端的距离。见表2。

2.2 实验组组内资料对比

实验组组内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病灶长颈以及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对比。见表3。

2.3 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对比,对比内容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见表4。

3 讨论

乳腺的纤维腺瘤,主要发生在乳腺的小叶内纤维组织以及腺上皮中,这种肿瘤是良性肿瘤中的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对于这种肿瘤,其高发人群是青年的女性[5]。在步入青春期后,肿瘤的发病几率也是非常高的。该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就是患者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造成的。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过大,女性较之男性来说又更为的细心、感性,从而女性在调节压力的时候,会对身体的雌性激素分泌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频发。女性在承受过多的压力后,其雌性激素过多的分泌,从而影响到整个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最后引起了乳腺纤维瘤的产生,该病在经过手术后,其治愈的效果显著。但是很多患者仍然不愿意接受治疗,因为经过手术后,胸部会留下很大的手术疤痕,这对某些女性来说,无疑比患病更加痛苦,针对这种情况医学工作者们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于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乳腺腔镜手术,这种手术由于其微创性特点,逐渐的被人们接受,并且大量的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中。该手术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腹腔镜技术的微创性,在患者的患处切一道非常小的切口,并且该切口在术后也很有可能消失,从而使患者不再为身体表满留下很大的疤痕而担忧,积极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6]。

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与常规的手术相比,其具有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不用注射溶脂剂或者肾上腺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溶脂的等待时间,并且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一些影响因素以及脂肪组织的切除量等[7]。第二个优点就是操作的过程中,其空间主要以悬吊的方式进行,这样就避免了二氧化碳在维持操作过程中带来的病发症。第三个优点就是其在对乳腺组织浅面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脂肪组织进行保留,这样就能有效的减轻表面的灼伤。

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其可供操作的空间较小,造成了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供器械进出的通道较为拥挤,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医疗团队的合作性。通过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可以知道,在手术过程中,肿瘤的大小与切口之间的距离和手术的时间正相关,也就是说,肿瘤越大,据肿瘤的距离越远,其手术的时间就会越长。相对于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方法来说,传统的手术方法也存在着自身不能忽视的问题,首先就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手术技术相对的落后,所以切口距病灶较近,容易破坏整个肿瘤,造成扩散。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切口较小,所以对操作的难度有所增加,手术时,切口过小,还会影响到手术视野,只有手术医生可以看清病灶,实施切除,助手只能通过临床的经验对其实施辅助[8]。同时手术时,要经过多次的切口拖出等操作,大大的增加了操作的时间。

使用VABS沿着乳腺的腺体表面将全厚皮下的脂肪进行分离,能够有效地避免灼伤皮肤以及皮下出现瘀斑的现象发生;直视下介入止血治疗能够有效地避免手术后出血现象的发生;将术野放置引流管与负压吸引技术进行综合使用,不仅能够将皮下死腔进行消除,还能够进行充分的引流,再以胸壁弹力绷带进行辅助包扎,能够有效地避免皮下积液。在本组研究中,并未出现类似的并发症,足以证明VABS较高的安全性。总而言之,VABS避免了乳房表面的瘢痕保证患者术后的乳房美观度以及幸福指数,是一种十分安全与可靠的手术方法。距离切口的直径与病灶大小决定着此种手术的难易程度,其维持技术与操作空间有待更深层次的发展与改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份收治7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实验组患者进行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经过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对比来看,发现经过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后的实验组患者其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病灶以及切口至病灶远端距离等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后,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情况,也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等,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侯迎晨,贺建业,周京安,等.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乳腺纤维瘤手术与常规手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8):738-740.

[2] 李姣.乳腺纤维瘤手术的必要性及围术期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92-192.

[3] 温李花,邓八妹,张惠珍,等.乳腺纤维瘤手术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1,15(6):780-781.

[4] 邢丽,邢卫红.超声诊断对乳腺纤维瘤及与乳腺小叶增生关系的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3(18):2821-2822.

[5] 严香菊,赵冬梅,司娜,等.门诊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30.

[6] 贺建业,侯迎晨,宋玲,等.单切口腔镜辅助技术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9):846-848.

[7] 方新军.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39-2940.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3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放射切口;乳腺纤维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49-02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66例,平均年龄(31.5±2.6)岁,肿瘤数量均为1-3个,其中单侧肿瘤43例,双侧肿瘤23例,平均瘤体直径为(1.9±0.05)cm,在征得家属及患者本人同意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2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试验组进行环乳晕切口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个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签署手术同意书,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测,后均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1.2.1试验组方法[1-2]完成以上步骤后,试验组通过3超定位确定肿瘤位置,结合肿瘤位置沿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1.5cm范围内,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并通过甲状腺拉钩暴露切口,尽量将肿块牵拉至切口下方逐步切除切除肿块后若还存在残留肿瘤组织则将其分离后一并切除,术口创面止血,皮下组织、表面皮肤依次缝合,加压包扎。术中仔细分离,避免过多损伤乳腺组织及乳导管损伤。

1.2.2对照组方法局部麻醉后,对照组运用传统放射状切口以为中心切除肿瘤,切口止血、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建立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是否发生术后出血过多、切口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并发症。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4

【关键词】

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纤维瘤

1 病例资料

患者A,女,48岁,于2011年6月27日收入我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分析、血凝试验、传染病四项、心电图、腹部彩超、胸部正位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乳彩超示:双侧乳腺多发实性低回声结节。详见表1。

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用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涂以常用的皮肤消毒液导声,结合患者入院彩超,对拟行旋切术的病灶进行超声定位。为减少术后瘢痕对外观的影响,在腋前处进针,用9F长局麻针头将0.2%盐酸肾上腺素注射至病灶深面及穿刺创道(后间隙)。在预穿刺点用尖头刀切开皮肤3 mm。取合适穿刺角度,将Mammotome 旋切刀刺入并穿刺至乳腺病灶深面,使其头端凹槽完全对准病灶,随后进行抽吸旋切,旋切刀还可作扇形旋转,以进行多次多处旋切。整个旋切过程在实时超声监测下进行,直至将病灶完全切除。最后用超声探测,明确无残留后终止旋切。同法将对侧肿物全部切除,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固定48 h。

2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类型,多发生在中青年女性。常规手术治疗往往要在表面留下较长的手术瘢痕,而多发肿瘤又常需采用多个切口,严重影响美观。Mammotome 乳腺活检系统采用外侧或下缘的隐蔽部位进针,只在皮肤上作一个约3 mm的微小切口,无需缝合,术后恢复快,外观无改变,尤其对多发病灶,可通过一个切口进行多个肿块的切除,更体现Mammotome微创手术系统的优势[1]。旋切刀的原理是:刀杆外套管前部有刀槽, 其内有可以高速旋进和旋退的内套管, 旋进时内套管切割由负压吸入刀槽的目标组织, 旋退时切割下的组织由负压吸引随内套管带出体外[2]。在不退出外套针的情况下,通过内套管的运动可将切取的组织不接触穿刺创道而只在外套针内运出体外,从而实现重复切割。360°旋切功能可全方位地反复切取病灶组织,对较大病灶一次穿刺可获得多块不同的组织,而对较小病灶可将其完全切除。因此,经微小切口而不需拔出刀杆即可反复旋切掉较大体积的占位病灶是旋切系统最大优点。

肿瘤的微创治疗是当今外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乳腺肿瘤的微创治疗在乳腺病灶切除的同时能够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 使患者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治疗。目前手术中切除活检仍是常规采用的乳腺病灶的确诊方法, 对部位较深或临床不可触及的小病灶(肿瘤

本例患者,因入院时双乳多发纤维瘤,若行传统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影响美观,是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较大伤害。因此选择在全麻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为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全麻后用0.2%盐酸肾上腺素浸润肿瘤周围、穿刺针道及后间隙,利用肾上腺素收缩小血管的作用来减少残腔出血。②严格控制全麻术中血压在100/70 mm Hg以下。③肿瘤全部切除后,逐一清理抽吸各个残腔中的积血,并及时局部压迫病灶切除处。④一侧手术结束后,局部压迫止血的同时行对侧手术。两侧手术均结束后,弹性绷带立即加压包扎固定。

48 h后为本例患者拆除绷带,双乳可见小面积瘀血及瘀斑,右内上可触及一个血肿,大小约4×3 cm,嘱患者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未作特殊处理。1月后门诊复查,该患者双乳皮肤瘀血瘀斑消失,右内上可触及一个2×2 cm大小血肿,嘱患者每日局部热敷30 min。3月后门诊复查,患者恢复良好,双乳内未触及明显肿块。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不影响术后外观、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但因其无止血功能,术后出血较为常见。防治微创手术术后血肿形成的办法是加压包扎。但是临床上虽然加压包扎能有效的止血,但压力过大影响术后患者的呼吸,术后患者普遍反映胸闷,恶心等呼吸受限的症状。部分患者反映微创术后身体不适程度远比常规手术严重。如何解决有效止血和患者身体不适感觉这一矛盾,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参 考 文 献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5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

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一项新选择,联合其他辅助治疗,其至少可应用于一期及二期乳腺癌[1]。而如何在保乳手术术中对缺损的进行修复,以获得最好的术后美学效果则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和面临的挑战。笔者收集了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行保乳手术的患者53例,其中38例采用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15例作为对照组仅直接缝合皮肤,探讨其在术后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行保乳手术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2)肿瘤多为单发病灶;(3)肿瘤病灶直径3 cm;(4)患者有保乳需求。排除远处转移,合并其他病症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者。共纳入5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8例行残留腺体转位整形者,B组15例直接缝合皮肤。两组年龄、35岁以下患者例数、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术前在患者皮肤表面标记肿瘤界限,根据肿块的大小和位置选择手术切口,主要为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切口距离肿块边缘至少1 cm,术中行切缘快速冷冻切片,确保肿块四周切缘均为阴性。对腋窝淋巴结依照根治术标准进行清扫。(1)残留腺体转位整形:将缺损周围的残留腺体充分游离,使皮瓣、腺体和肌肉形成独立的3层,以为中心旋转靠拢残留的腺体,行间断缝合;(2)直接缝合皮肤者,不缝合残留的腺体组织。术后乳腺创口内均未留置引流管。

1.3 术后综合治疗 术后根据病理类型,依照美国国立综合癌肿网络(NCCN)指南中国版选择不同化疗方案,对所有患者行化疗。化疗后,53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均接受放疗,全乳应用内切野和外切野,6 MV的X线,剂量为50 Gy,5次/周,共25次,瘤床处补量照射10~16 Gy,1~1.5周,共5~8次。上述治疗后,对于激素受体阳性者,可酌情予以内分泌治疗。

1.4 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1)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评估患者术后感染、切口愈合及肿瘤的复发转移等情况。(2)术后半年评估保乳术的美容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和门诊体检。满意度调查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进行分级;门诊体检依照相关研究结果进行评定[2]:优:患侧的外形和手感与对侧无明显差异,无变形畸形和皮肤异常,双侧外观正常、对称,双水平差距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以LSD法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复发及转移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和伤口坏死;两组术后复发分别为1例、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在术后16个月发生骨转移。

2.2 美容效果评估 所有患者手术后美容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者共34例,满意者共11例,一般者共5例,不满意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评估美容效果显示,A组美容优秀率为81.6%明显高于B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目前,乳腺癌在女性恶性疾病中的比例为20%~25%,而在所有癌症导致的死亡中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即达15%~20%[1]。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虽然化疗等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外科手术仍然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对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已从传统“越多越好”的观念转变为寻找效果优良的更为保守的手术方法[2]。然而,尽管目前破坏性手术使用的越来越少,在对乳腺癌实行保乳手术方面仍然存有顾虑。近年来,大量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已明确指出,相对于根治性切除术,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肿瘤切除术+象限切除+淋巴结切除+乳腺术后放疗)可获得相似的治疗效果,包括无统计学差异的总体平均寿命和无瘤间期[3-4]。

反对性的观点认为保乳手术可导致较高的局部复发率,术后的辅助放疗已基本解决这一问题,其可大大降低保乳手术术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概率[5]。但是,保乳术后整体的美容效果仍然是影响广大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6]。在实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时,除切除肿瘤外尚需切除足够的周围组织以确保切缘阴性,以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其结果就是导致患者缩小,局部塌陷、变性,两侧不对称,同时还可能出现位置的改变,包括偏斜和异位等。有报道指出腺体切除的大小与保乳术后的美容效果相关,当切除腺体的量达20%以上时,即会导致的明显畸形,严重降低术后的整体美容效果[7]。而放射性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刺激和损伤皮肤及组织,加重对的破坏。的缺损和畸形则对患者身心健康均可产生不利的影响,给患者造成明显的精神压力和自我怀疑,进而回避社会交往,影响夫妻生活[8]。因此,如何选择保乳手术的手术方式及整形修复方法,以在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术后整体美容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缺损进行修复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残留乳腺组织直接缝合法、整形技术、自体组织瓣转移、自体脂肪注射法和微小假体填充等。本研究应用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其手术操作简便,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且术后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直接缝合皮肤者。虽然有学者提倡不对腺体进行缝合,而直接缝合皮下组织,并皮内缝合皮肤,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作用下缩小残腔,进而依赖手术后自身组织及渗液的填充达到起自化愈合。然而此方法容易出现伤口积液,皮肤与周围组织粘连,改变术后的质地,降低的美容效果。本研究中,残留腺体转位整形组与直接缝合皮肤组相比,虽然均未发生明显的术后伤口坏死及感染,但是前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因此,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在保乳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术后美容效果。

本研究中,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放疗后的美容效果。放疗会进一步刺激损伤皮肤和组织,导致局部组织渗出,渗出液吸收后则可导致局部塌陷、回缩[9]。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中缝合的部分腺体可在放疗时和放疗后发挥明显支撑作用,使不至于变形,因此维持较好的美学效果,而直接缝合皮肤则无此作用。

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是应用于保乳手术中的一项有效的即刻修复方式,即在部分切除的同时进行修复,其区别于延期修复,后者是指第一次手术时对于缺损的不予以处理,术后综合治疗结束后,待病情基本稳定再次性手术修复的缺损。因此,在修复缺损方面,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具有即刻修复的优点。有研究报道,即刻修复方式可减少保乳手术后的并发症,有利于术后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患者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此外,也可节约医疗费用,缩短恢复时间[10]。

在施行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切口。本研究中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和位置常规选择弧形或放射状切口。当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时可选择一个切口完成肿块的切除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但是为避免局部切除量过多导致明显塌陷和切口过长影响美观,仍尽量选择2个切口进行手术。此外,有研究认为环乳晕切口在术后美容效果方面由于传统的肿块表面切口[11],其应用尚待进一步研究。(2)在游离皮瓣时应保留较多的皮下脂肪组织,广泛游离,以便于肿块的局部扩大切除和残留腺体的转位整形缝合。(3)残留腺体转位缝合时应使靠近缺损的残留腺体充分游离,并将皮瓣、腺体和肌肉分为独立的3层,间断缝合腺体的断端,末梢部的腺体难以拉拢缝合时可仅缝合靠近部的部分腺体。对于较厚的腺体,可构建带蒂的腺体瓣再缝合。缝合时应注意去除多余的腺体,并维持的正常位置。(4)术后应避免加压包扎,以防止的坏死、变性和偏斜。

综上所述,在保乳手术中应用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其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明显提高术后的整体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 Tenea C T,Vidrighin C D,Ciobanu M,et al.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breast cancer[J].Chirurgia (Bucur),2012,107(5):616-625.

[2]张才铭,袁义,聂广杰,等.不同切口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美容效果[J].现代医学,2013,9(7):456-459.

[3] Donker M,Litiere S,Werutsky G,et al.Breast-conserving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radiotherapy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15-year recurrence rates and outcome after a recurrence, from the EORTC 10853 randomized phaseⅢ trial[J].J Clin Oncol,2013,95(10):21.

[4]张保宁,邵志敏,乔新民,等.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5,10(11):44-48.

[5] Luu C,Goldstein L,Goldner B,et al.Trends in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Ann Surg Oncol,2013,20(10):3266-3273.

[6] Klassen A F,Pusic A L,Scott A,et al.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ho undergo breast surgery: a qualitative study[J].BMC Womens Health,2009,9(6):11.

[7] Chan S W,Cheung P S,Lam S H.Cosmetic outcome and percentage of breast volume excision in oncoplastic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J].World J Surg,2010,34(7):1447-1452.

[8] Veiga D F,Veiga-Filho J,Ribeiro L M,et al.Quality-of-life and self-esteem outcomes after oncoplastic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J].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5(3):811-817.

[9] Kelemen G,Varga Z,Lazar G,et al.Cosmetic outcome 1-5 years after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 irradiation and systemic therapy[J].Pathol Oncol Res,2012,18(2):421-427.

[10] Patel K M,Hannan C M,Gatti M E,et al.A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aesthetic outcomes following immediate, staged-immediate, and delayed oncoplastic reduction mammaplasty[J].Plast Reconstr Surg,2011,127(6):2167-2175.

乳腺纤维瘤手术范文6

[关键词]垂体腺瘤;尿崩;脑脊液;鼻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50-02

垂体腺瘤是蝶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经鼻蝶窦入路一般适用于鞍内局限性垂体腺瘤切除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肿瘤切除彻底性高,创伤小,死亡率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对局部组织有较大创伤,可伴发脑脊液鼻漏、尿崩症等并发症。收集我科2005年5月~2008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病例97例临床资料,做好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7例,男50例,女47例;年龄22~65岁,平均43岁。均具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痊愈无任何并发症的72例占74.2%;术后合并脑脊液鼻漏的8例占8.2%,经抗炎治疗、控制、加强护理后自行愈合;术后合并尿崩症的15例占15.5%,经口服卡马西平、双氢克尿噻后痊愈;术后出现鼻出血的2例占2.1%,经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愈合。本组资料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年龄大于70岁老年人垂体腺瘤少见,占垂体腺瘤病人的0.8%~1.5%,高龄患者不仅存在脏器功能的生理性减退,且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性慢支、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大,因此高龄垂体腺瘤患者未列入本组资料)。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大多患者对颅内肿瘤怀有一种恐惧心理,并且手术仅在一侧鼻孔进行,患者会产生疑问,能否切除干净。还有一些肢端肥大症患者因容貌丑陋而自卑,视力障碍患者担心失明而悲观,不孕者担心不能生育而苦恼等等。上述种种心理因素势必影响手术的成功。因此护理人员要全面评估病人心里资料,以和蔼的语言、诚恳的态度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耐心解释,正确引导。也可通过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取得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以积极稳定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及护理。

2.2术前适应性训练:首先指导病人由口呼吸,以适应术后2-3d双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可每日棉球填塞鼻腔用口呼吸1h,或捏鼻进食;其次指导病人预防感冒,以免鼻腔充血,影响手术操作及伤口愈合;再次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这是确保手术切口愈合、防止鼻漏关键性的一步,讲解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

2.3术野准备:因鼻腔手术难免造成鼻黏膜破损,术前严格做好鼻腔准备工作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1d剪鼻毛,术前3d0.5%氯霉素眼药水、呋麻液等抗生素滴鼻液点双鼻腔每日3次。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术毕鼻咽部尚渗血,仍需保留气管插管1~2h,以免过早拔管使咽部渗血误入气管。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床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呼吸,可降低颅内压及减轻面部肿胀。如有头痛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呕吐物以免误吸。因鼻腔填塞,病人自觉头部胀痛,术后24h内鼻额部冷敷减轻头部出血,24h后热敷可促进吸收。术后切口愈合前,过度抬高头部,下床活动,突然用力等可能会造成脑脊液鼻漏,同时嘱病人勿用力咳嗽、打喷嚏、屏气等。

3.2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瞳孔的改变早于意识改变。术后病人回病房,第一个24h内,病人未醒或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此时是出血高峰期,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完善引起,需立即行血肿清除术。术后24~48h出现意识不清,此时是水肿高峰期,多由于脑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引起,给予脱水药物治疗。术后72h病人出现意识障碍伴发烧,此时是感染高峰期,多是颅内感染,炎性细胞的刺激引起脑组织的水肿,造成高颅压。当颅内出血或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形成脑疝压迫动眼神经时,病侧瞳孔首先缩小,随后逐渐散大,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及时处理,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

3.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血压过高可引起创面出血,因此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另外,颅内压急剧增高过程中,可出现血压升高、呼吸深而慢、脉搏洪大而慢、脉压差大等表现,应高度警惕。另外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切口感染。

3.4观察视力:垂体生长在脑的中央部位,视交叉在垂体鞍膈上10mm,术后多数患者视力障碍症状缓解,但手术可损伤或牵拉视神经,加重视力视野障碍,且该部位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术后24h最可能出现肿瘤床出血而出现局部压迫症状直接影响视力,出现视力恶化伴随意识改变;或原视力较好,术后数日视力障碍加重等,因此要密切观察视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5口腔护理:病人术后由口呼吸,口腔黏膜暴露于空气中,水分大量流失;口腔吸氧,氧气冲入加速水分流失,病人自觉口干不适。术后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嘱病人可少量饮水,口唇涂石蜡油棉球,湿纱布覆盖于口唇上,同时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以减轻不适、增进舒适感。

3.6尿崩症的护理:尿崩症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为一暂时性尿崩,系术中损伤垂体柄或垂体后叶所致。多见于术后3h以后,表现为24h尿量大于4000ml或每小时尿量大于300ml,连续3h以上,尿比重小于1.005。患者自觉口渴,脉搏逐渐加快,血压逐渐降低,尿的颜色呈无色水样。因此,要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观察有无口渴、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早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对轻度尿崩症患者,每日尿量小于4000ml,可暂不用药,通过补液密切观察,术后早期静脉补液,术后12h可进食者经口和经静脉联合补液,补液量以保持出入量的平衡为原则。同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2]。尿量大于4000ml者,口服双氢克尿噻25mg,每日3次,卡马西平0.1g,每日3次。本组15例尿崩症患者,经补液及口服药治疗,3~5d痊愈。

3.7脑脊液鼻漏的护理:脑脊液鼻漏的危险性在于鼻漏

致逆行性颅内感染,与术中损伤鞍膈孔处的蛛网膜有关。术后短期内由于局部软组织水肿,鼻腔油纱条填塞,术后卧床等原因,鼻漏不明显;术后2~4d,随着局部组织水肿减轻,鼻腔油纱条取出等,出现脑脊液鼻漏。表现为淡红色或清亮液体流出,坐起、垂头时加重,平卧位时减轻,自觉略带咸味液体自咽后壁流下等。此时让病人取头高位或平卧位,并卧向患侧,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于撕裂的脑膜处紧密贴附以利愈合。禁忌填塞,禁止向鼻腔滴药冲洗,插胃管,吸痰等操作。保持鼻腔清洁,防止感冒,预防逆行感染,配合医生抗炎治疗。轻者多可自行愈合,若3~5d仍未减轻或停止者,行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术,以降低颅压,减少漏口处脑脊液的漏出量。本组8例鼻漏患者经控制、抗炎治疗后均自行愈合。

3.8鼻出血的护理:鼻出血的发生率低,一般术后凡士林纱条拔除后出现,出血量不一,少量可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填塞,观察有无大量鼻出血现象,一旦出现及时通知医生,冰袋冷敷额部减轻出血,出血较多时,可请耳鼻吼科医生处理。本组2例经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愈合。

3.9尿管:全麻清醒后12~24h及时拔除尿管,因大多清醒病人不能耐受,表现为烦躁,主诉疼痛、憋胀等不适,进而影响生命征等;早期拔除尿管也可减少尿路感染问题。

3.10饮食:术后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而食欲欠佳。可给于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食物。如鱼、虾、瘦肉、胡萝卜、橘子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具佳,以刺激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