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星农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星农庄范文1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
中图分类号:S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39-1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进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在农机故障的排除和预防中,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是十分必要的,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者应该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检测的原理,然后介绍了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的检测的具体方法,最后阐述了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的具体作用。
1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检测的原理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所确定的质量指标和参数经常发生变化,农业机械技术状态的参数可分为结构参数和诊断参数。结构参数是指直接表征诊断对象工作能力的参数。诊断参数是指间接表征诊断对象工作能力的参数。
拖拉机、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态是逐渐恶化的。零件和配合件磨损,零件的摩擦和配合表现形状的改变,间隙增加、预紧度降低,使零件的定心距被破坏,产生歪斜,改变了零件和机构的定向和固结,摩擦副的接触面积减少,因而加大了表面上的单位负荷,最终导致摩擦表面磨损速度的增加。
2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检测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机械技术状态的诊断方法,由于在农业机械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拖拉机,所以大多数都适用于拖拉机的技术状态诊断,农机手们可以以本文为参考,对自己农业机械进行诊断。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诊断方法,分别为询问法、分析法、不拆卸检查法。
2.1询问法
询问法要求工作人员要和农机手沟通,通过详细的询问,来了解该农业机械以往的技术状态,以往的工作情况以及在以往作业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这就是询问法要达到的目的。具体的讲,该机械的功率、耗油量、转速、牵引力、排气烟色、油温、水温等一系列的数据,以及该农业机械各主要部位的声响以及操纵机构、灯光信号等,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总之询问法就是详细的了解该机械过去的一些主要信息,供以后技术状态诊断或者维修做好充足准备,打下坚实基础,以便于以后解决问题。
2.2分析法
建议合格的农机手对自己农业机械建立技术维修档案,记录相关的使用、保养以及维修记录,并经常查阅,同时也便于以后对该机械的技术状态进行判断。分析法就是依据之前做好的的数据整理,有效的分析现在的技术状态。通过看历次检修后的工作量、工作小时数、累计耗油量及单位工作量的油料消耗,故障次数及原因,保养、修理次数及更换情况等。可以对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便可说明农业机械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等各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出农业机械是否处于完好技术状态。
2.3不拆卸检查法
不拆卸农业机械而能诊断出它们的技术状态,在于农业机械在其工作过程中,能传送出表明其运动状态的症状。需要指出一点,所谓不拆卸检测,实际上还未达到完全不拆卸的程度。不拆卸检测法依据检查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过程中是否采用仪器分为经验法和仪表法两种。
拖拉机发动机技术状态的诊断经验法是进行发动机听诊的目的是从外部根据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音调来判断配合件的技术状态;发动机技术状态的仪表检测法。仪表检测法主要包括:用压力表检测压力的方法、检测某些部位的流量、检查某些部件在工作中的瞬时位置、利用测量位移的方法,检测工作部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动情况。
3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检测的作用
3.1摸清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排除故障和隐患
通过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可以摸清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判断机械部件的磨损情况,有效的机械技术诊断可以排除故障和隐患。比如使用气缸压力表和气体流量计来测定发动机气缸压力和窜入曲轴箱的气体流量,可以判断出发动机气缸――活塞组的磨损情况。
3.2可以避免盲目拆卸机械所带来的损失
当拖拉机出现某些故障时,如果我们通过有效的技术状态诊断,查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可以解决故障,免除由于盲目拆卸所造成的损失。
3.3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保养,预防故障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农业机械的保养就是在延长农业机械的生命,同时降低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几率。有些国家正在提倡和推行按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进行计划预防维护的办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延长零部件的有效寿命,预防作业期间拖拉机故障和损坏的发生,有效的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保养,预防故障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4结语
金星农庄范文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 运城 044000;2.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对23个晋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品种(系)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病情指数、黄萎病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其次是产量性状差异明显。“1106”、“1110”、“1112”在子棉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大小顺序为子棉产量>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子指>衣指>株高>第一果枝节位>衣分>生育期;纤维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小,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23个陆地棉品种(系)聚为A、B两个类群,A为产量中等偏下、抗病性较差、品质中等偏上的代表群;B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差的代表群。
关键词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55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04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inn.)重要的经济性状大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不利于育种家对优良基因型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的正确鉴别[1]。学者们[2-4]对棉花的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给育种家提供了有效的遗传信息进而指导选择育种。学者们[5-11]还对棉花的多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由于分析的品种(系)不同及环境差异,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本研究对晋棉品种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育种课题组自育的品系的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差异、变异和聚类分析,以期为合理利用优良种质材料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晋棉系列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育种课题组自育的共23份陆地棉品种(系),分别为“1101”~“1123”。2011年将供试材料种植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牛家凹农场。田间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6.6 m,小区面积为26.4 m2,田间管理同常规大田。每个小区随机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的棉株10株,以单株为单位进行田间调查、收花和室内考种,棉样送农业部纤维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HVI900系列测定。考察项目包括子棉产量、铃重、衣分、衣指、子指、株高、果枝始节、果枝节间距、第一果枝节位、果枝数、单株铃数、枯萎病病情指数、黄萎病病情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生育期,共计17个性状。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从表1可知,“1110”、“1112”和“1106”的子棉产量较高,而“1103”、“1116”、“1122”的子棉产量较低;铃重3.64~7.06 g,其中“1123”最低,为3.64 g,“1120”最高,为7.06 g;衣分29.62%~41.64%,其中“1102”衣分最低,为29.62%,“1117”衣分最高为41.64%;衣指4.95~7.60 g,“1116”的衣指最小,为4.95 g,“1106”和“1117”最大为7.60 g;子指7.85-12.60 g,其中“1122”子指最低为7.85 g,“1119”最高为12.60 g;“1106”、“1119”和“1120”植株较高,“1122”植株较矮,长势弱;第一果枝节位6.55~9.30 cm,“1103”最低,为6.55节,“1107”最高,为9.30节;单株铃数5.25~15.35,“1102”单株铃数最少,为5.25个,“1104”、“1110”、“1116”的单株铃数较多;“1120”、“1121”对枯萎病免疫,而“1117”的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0.90;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65~53.37,其中“1120”、“1111”、“1119”的黄萎病指数较低,达到了高抗水平;果枝数差异不大。
2.2 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表2列出了17个主要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枯萎病病情指数和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9.70%和67.49%,说明各个品种(系)在感染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程度上差异很大。果枝数和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分别是29.93%和19.29%,农艺性状变异的大小顺序为果枝数、单株铃数、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其产量构成性状中,子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13%,最小的是衣分7.06%,大小顺序为子棉产量、铃重、子指、衣指、衣分;纤维品质构成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
2.3 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用子棉产量等17个性状对23个供试的陆地棉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以产量、病害及纤维品质性状将这23个品种(系)聚为A、B两个类群,其中A又可分为A1、A2亚类。A1亚类有14个品种(系)(占61%),特点是铃重小、矮秆、节位低、果枝数多、生育期较短、纤维品质中等,子棉产量较低的类群,其中第一果枝节位、整齐度、伸长率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A2亚类有5个品种(系)(占22%),特点是节位较高,抗黄萎病,子棉产量中等、纤维品质较好的类群,其中,株高、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B类有4个品种(系)(占17%),特点是铃重大、子指大、高秆、单株铃数多、高抗枯黄萎病、生育期较长、纤维品质较差、子棉产量高的类群,其中第一果枝节位、果枝数、整齐度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表3)。枯萎病病情指数在这3类中都达到了高抗水平,A2类的平均枯萎病病情指数很小,仅为2.59。
3 讨论
供试陆地棉品种(系)属于晋棉品种或者是晋南地区选育出来的品系;铃重3.64~7.06 g;衣分29.62%~41.64%;衣指4.95~7.60 g;子指7.85~12.60 g;果枝数差异不大;除品系“1117”的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0.90外,其余品种(品系)都达到了抗病标准;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65~53.37;“1106”、“1110”、“1112”在子棉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枯萎病病情指数和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9.70%和67.49%;子棉产量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37.13%;产量构成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枝数,为29.93%,最小的是衣分,为7.06%;纤维品质构成性状的变异系数都较小,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纤维上半部分平均长度、伸长率、整齐度指数。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个陆地棉品种(系)可聚为A、B两个类群,A类群可分为A1、A2亚类,共计19个品种(系)(83%),为产量中等偏下、抗病性较差、品质中等偏上的代表群;B类群有4个品种(系)(17%),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差的代表群。
其中品系“1119”、“1120”、“1121”、“1122”、“1123”是选育出来的恢复系,从统计和聚类结果中可以得出,“1120”、“1121”、“1122”、“1123”在A类群中,表明这几个恢复系的子棉产量较低、品质较好;“1119”的子棉产量较高,抗病性、纤维品质(除马克隆值)也较好。从2003年开始,我国杂交棉制种面积开始大幅度扩大,抗虫杂交棉播种面积2005年达170万hm2后[14],到2007年达最高峰,但2009年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缺乏,杂交种制种成本大幅增加。利用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制种,可使用工数量大大减少,成本降低,且制种容易保证纯度[15-16]。因此选育恢复系和不育系成为制种的关键,从所选的恢复系可以看出,“1119”在产量、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1120”、“1121”、“1122”、“1123”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品种将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努力改造恢复系培育优良的杂交棉对杂交棉的迅速推广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骏麒,承泓良.江苏棉作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等.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J].棉花学报,2009,21(3):179-183.
[3]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等.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J].棉花学报,2000,12(2):81-84.
[4] 韩祥铭,刘英欣.陆地棉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 2002,28(4):533-536.
[5] 史加亮,李凤瑞,袁海涛,等.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聚类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9):21-23.
[6] 陈荣江,朱明哲,孙长法.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64-268.
[7] 陈荣江,王文峰,朱明哲.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与主成分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2):187-189.
[8] 王林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棉花品种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9-32.
[9] 吴翠翠,李朋波,杨六六,等.棉花主栽品种群不同年份稳定性比较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12-16,22.
[10] 孙长法,赵 晖,陈荣江.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4):77-81.
[11] 董承光,李成奇,李生秀,等.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425-429.
[12] 朱晓平,郑新疆,张 静,等.新疆哈密地区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和聚类分析[J].中国棉花,2013,40(5):30-32.
[13] 宿俊吉,邓福军,陈 红,等.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386-1391.
[14] 毛树春,冯 璐.2010年全国棉花品种监测报告[EB/OL].http://www.ccppi.com.cn,2010-11-27.
金星农庄范文3
关键词:日本农村金融;金融模式;村镇银行
在我国,农村金融是“三农”的重要支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虽然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对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少,覆盖程度低;现有农村银行机构服务效率低,历史包袱沉重;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等。本文通过对日本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分析,旨在得出对发展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
一、日本农村金融运行状况
(一)日本的农村金融模式
早在19世纪中下半叶,日本就出现了“赖母子会”、“报德社”等自生性农户金融组织,至今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以及一部分其它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了日本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见图1)。
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协系统,主要由农业协同组合、信用农业协同组合(信农联)、农林中央金库三级组成。农业协同组合为基层组织,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农户办理吸收存款、贷款、结算性贷款、保险、供销业务。信农联为中层组织,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在基层农协和农林中央金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基层农协为服务对象,吸收基层农协的剩余资金,并在基层农协需要时提供融资服务,但不能兼营保险、营销等业务。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组织,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指导信农联的工作并为其提供咨询,农林中央金库的业务较前者而言范围扩大,包括存款、放款、汇兑、以及外汇业务,其资金主要用于信农联,同时也贷款给关联的大型企业。农林中央金库从事向基层和中间机构提供服务、发行农林债券外,还资金划拨周转、部分证券投资业务等。
政府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农林公库),其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中央金库和其他金融机构筹资发生困难时,为其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较长的资金。农林公库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融资,同时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改良、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市场设施贷款融资,其业务一般不直接办理,而是委托农协组织代办,并付给一定的委托费。可以说,农林公库是农协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贷款的补充。
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扶持农村金融的又一措施。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金融中农业信用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日本政府1961年制订的《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而实施的。信用保证制度是授信人为减少和避免信用风险、确保信用清偿,或在信用不能清偿时,为取得补偿而采取防护所形成的条例和规定。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专门为其会员的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在信用保险中,被保险人是债权人,由于债务人不能履行偿债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由保险人赔偿。农业信用保险协会的业务主要分为保证保险和融资保险两部分。保证保险是对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代还债务事项进行保险,融资保险是对农林中央金库、信农联的农业现代化资金等贷款逾期不还事项进行保险。
(二)日本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完善了日本金融体系,弥补了日本农村金融的空白,在其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自己的特色:
1、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致力于保卫农协会员利益与权力、支持农业发展。以农协为例,日本1947年颁布的《农业协作组合法》规定农协“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是最大限度的为组员作贡献,不以盈利为目的”。
2、坚持农民自愿、自主、互助互利的原则。仍以农协为例,农民加入农协并不是靠政府强制性手段等硬性指标来实现的,而是靠农民自愿入股农协,农协在自主,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向农民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3、与国家农业政策、财政资金紧密配合。日本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及运营是与国家的农业政策,财政政策高度配合的,国家通过农林公库根据有关政策实施与农业发展相关的贷款、投资,发放补贴等业务。
4、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以法律为保障。法律是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例如1947年颁布《农业协作组合法》;1923年“产业组合法”应产业组合中央金库(即农林中央金库的前身)的需要产生,并于1943年修改为“农林中央金库法”,日本政府于1973年、1981年又先后对其进行了修订。
5、政府干预度强是日本金融体制的又一显著特征。政府干预不仅表现在农村金融体系方面,整个金融体系都带有政府的烙印。
(三)日本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情况分析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自建立之日起,特别是在二战后全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暴露。
1、存在结构性资金过剩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年均收入不断增长,日本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吸收的存款增多,而农村资金需求却相对有限,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严重的资金过剩。例如在围绕“住专”问题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林金融系统为“住专”提供的贷款额多达5.5万亿日元左右,在“住专”融通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高达47.1%,远超过包括城市银行在内的其他金融系统。
2、农林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中小型的,在电子化、信息化的硬件装备方面远不如大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相对较高,业务领域相对较窄,竞争力相对较弱。
3、经营上缺乏民主和透明度。农林金融系统的资金来源于基层协同组合吸收的存款,作为中间层次的协同组合联合会对于大的资金用途本应向基层协同组合通报和说明,然而,在“住专”问题上,向“住专”提供如此大量的资金,不仅一般协同组合成员不知情,就连协同组合理事也不知情,经营上的暗箱操作使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和得到解决。
4、金融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1)贷款时虽然要求有抵押,但却不对抵押品进行必要的审查;(2)资金运用上过度集中,缺乏风险分散意识,如主要集中于房地产。
5、政府干预程度过大。政、官、商连为一体,政府的干预、扶持和指导在金融发展早期(特别是二战后)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金融体系内部缺乏透明度,弱化了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
二、我国村镇银行试运行情况
2006年10月13日,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博士及其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的成功运行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它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为解决孟加拉国的就业问题、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农村银行成功运行的典范。目前这种经验在一百多个国家推广。
我国于2007年3月1日在农村金融较为落后的湖北、四川、甘肃、青海、吉林、内蒙古六省进行试运行,在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实行无抵押贷款、五户联保制度、低利率制度等),制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贷款制度:在贷款对象方面,将贷款分为小额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和专业农户贷款。在贷款额度方面,小额农户贷款无需抵押,只凭信用,贷款最大额不得超过2万元;微小企业和专业农户贷款需要信用和担保,最大额不得超过10万元。在信用评级方面,根据申请人上年的收入、上两年的节余、家庭财产、品德和社会反映五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银监会于2007年10月12日宣布,将试点省份从6个省(区)扩大到31个省市区。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纷纷加入到创办银行的队伍,例如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注册时,南充市商业银行投资100万,占该行注册资本的50%。截至2007年10月,共有2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家,贷款公司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2446.16万元,存款余额19344.87万元,贷款余额11953.4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2008.43万元,初步起到了将社会资金引向农村地区,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村镇银行在其营业初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但在其试运行之初,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农民对村镇银行的性质和宗旨认识不清,对村镇银行持续经营以及信誉心存疑虑等。因此,借鉴日本农村金融运行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我国村镇银行运行健康发展。
三、日本农村金融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
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和发展,日本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以及不足,为我国村镇银行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能否成功运行的基础。村镇银行要想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发展,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利用,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监督体系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从开始就是以法律为保障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还不健全,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律也未能出台,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和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规体系,如农业信贷法、农村金融保险法、农村合作金融法等。
(三)防止政府过度干预
适当的政府干预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将会影响银行运行的效率。我国的村镇银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政府的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机构、金融政策以及金融决策的相对独立性、透明性和公开性。
(四)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金融企业由于缺乏风险意识而破产的例子数不胜数,如英国的巴林银行、日本的大和银行事件等。我国村镇银行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经验,更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五)防止照搬照抄,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村镇银行经营之路
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村镇银行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在实施村镇银行这一新的金融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我国国情,防止照搬照抄。
由于日本的国情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农村金融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发展村镇银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针对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和村镇银行试运行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必须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因此,加强我国村镇银行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分析、村镇银行盈利模式、治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康书生,鲍静海,李巧莎.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7).
2、外国的金融风险案例[EB/OL].省略u.sh.省略/media_file/2004_04_10/20040410184426.ppt.
3、胡婧薇.村镇银行试点全面对开[EB/OL].省略/money/yhlc/yhzx/200710/t1262827.htm.
4、熊学平,刘长青.日本农村合作金融运作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04(4).
5、李平.日本的农村金融[N].安徽日报,2006(12).
金星农庄范文4
关键词:浙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99-0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建设,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改进和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但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
一、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
浙江省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富有的省份之一,民间资本十分充裕。因此,2008年浙江省颁布了中国首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受到浙江民间资本的热烈追捧。截至2010年5月底,浙江省审核通过并正式开业营运的小额贷款公司有117家,注册资本总额为187.46亿元,贷款余额226.57亿元;已累计发放贷款9.6万笔,累计贷款1 003.31亿元,其中纯农业贷款和100万元以下贷款累计发放545亿元,占比达54.34%。
浙江省各小额贷款公司推出多种便于三农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的贷款产品,并在贷款条件上进一步倾斜,全省2009年全年超过90%的贷款担保方式为保证,仅有6%的贷款条件为抵质押。2009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农户贷款的平均比例为18.6%,远高于全国商业银行农户贷款占比3.4%的平均水平;支持三农、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总额占比为53%。
(二)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截至2010年6月底,浙江省已组建18家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特色都很鲜明,获得了基层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如2009年11月开业的嘉善联合村镇银行,到2010年6月底贷款余额5.3亿元,拥有中小企业和农民、个体创业者客户近400户,户均贷款130万元。村镇银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金融供求之间的差距。
综合长兴、嘉善、平湖等地村镇银行反映的情况发现,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为:一是支付结算渠道不畅。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但由于这个“条件”至今未明确,村镇银行尚无法以直联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导致其客户无法在银行之间直接划账、全国支票不能结算,企业愿意到村镇银行存款的很少。二是由于银联入网费用高昂等原因,银行卡业务进展缓慢。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村镇银行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是财政部规定的对上年末存贷比高于50%的村镇银行,按其上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但补贴期限仅为2009―2011年。
(三)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2009年10月28日,由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银监局联合制定的《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登记办法》正式颁布执行。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四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挂牌,分别是台州临海市涌泉镇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浙江省玉环县九山农村资金互助社、德清县乾元镇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及缙云县五云镇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
二、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一)资金规模有限,降低了信货供给的总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非常明显,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实力有限,很多机构都面临吸储难而发放贷款需求大的矛盾。对村镇银行来说,一方面,很多农户对于村镇银行缺乏了解,认为村镇银行没有大银行的信誉好,将钱存在那里不安全;另一方面,是新型机构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很多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而资金实力的有限使很多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只贷不存”,使得其放贷资金“先天不足”,而小额贷款公司从其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渠道不畅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不足的困境。
(二)技术支持落后,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落后、贫困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相比,一方面,人员素质和水平较低,技术支持落后,在异地结算、汇兑、大小额支付、信用卡、网上银行、区域通存通兑、柜面通通等功能的实现存在不少的困难;另一方面,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缺乏,不能为操作人员与后台业务提供培训及辅导的平台。技术支持落后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风险控制问题突出
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农户或者涉农类小企业,其贷款业务大多是信用贷款,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和可变现的抵押物,而以信用贷款为主要的金融产品比较容易发生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农村需要融资的项目也普遍缺乏信用评级,而且受周边金融生态环境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问题比较突出,在设立和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压力和不确定性,这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四)监管难度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农村,一方面设立在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其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监管难度大、费用高;另一方面,现有的基层金融监管力量不够,难以保证对乡镇甚至是村一级实行全面有效的监控。所以,从总体上说,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较大,不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全面发展和推进。
三、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
首先,建立并完善新型金融机构市场服务体系。政府要通过构建信用平台来支持农村地区融资活动。信用平台建设要求政府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培育信用氛围和信用文化,通过帮助新型金融机构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和信用档案制度的方式强化新型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其次,对新型金融机构实施优惠的财税政策。对新型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政府应该给予减税或免税的政策优惠,这是引导他们不放弃公益性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最后,以保险手段提高新型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办法。政府应通过整合财政资源,借鉴东亚模式,引导商业资金介入农业保险,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这不仅可为新型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可以为新型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整体改善提供有力保证。
(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
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大的目标,人才是关键因素。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要结合自身机构规模小、业务简单的特点,按照因地制宜、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原则,建立和设置公司组织架构,科学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保机构高效、安全、稳健运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根据本地产业结构或信贷管理的实际需要,在同等条件下,适量选聘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作为其董事、高管。同时,可以聘用本地生源的财经类大中专学生,适当培训后担任客户经理,从而建立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团队。
(三)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其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人员素质、服务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经营与管理面临的风险要高于一般的金融机构。因此,建立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尤为必要。为了解决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农村资产、信用较好的涉及商业服务职能的农户、工商户来为村镇银行提供信息。村镇银行可以建立“村镇银行―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员)―金融服务站(村)―农民贷款小组”的四级市场网络。其中,村级金融服务站依托村委会协助村镇银行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和经营状况,进行贷款管理和收回;农民自发成立的贷款小组不仅对成员贷款承担风险连带责任,还进行生产购销方面的合作。为了便于控制信贷风险,村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实行三人客户经理小组制,分别负责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跟踪等职能。三个岗位在对贷款风险进行控制的同时,也承担贷款清收的连带责任。
(四)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
首先,传统业务监管与创新业务监管并重。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应严格市场准入,把风险控制在最初环节。同时,在新型金融机构经营期间,必须严格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严惩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对于新型金融机构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应该单独制定一套适当的监管措施。此外,金融监管部门除了要严把门槛,保证资本到位以外,还要防止以逐利为主要目标、吸储冲动强烈的民间资本拿到牌照,进行异常的金融交易。其次,以利率调控保证新型金融机构坚持经营理念。逐步放开农村地区融资活动利率管制是新型金融机构解决多元目标冲突的前提。只有放开利率才能让新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有效覆盖资金成本和潜在风险,才能保证新型金融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但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漫长的。现实的选择就是逐步放开农村金融领域的市场利率,让农村社区的利率水平真实反应资金供求状况和信贷资产的平均风险水平。监管部门也应同时强化利率调控手段,设立农村地区融资利率最高限额,规范融资活动,严防高息揽存和高利贷行为。利用利率调控的手段优化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 鲁靖,蔡则祥.金融支持弱势群体的外部效应与制度安排[J].财贸经济,2007,(12).
[2] 沈杰,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经济纵横,2010,(6).
[3] 潘广恩.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J].浙江金融,2009,(4).
金星农庄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
1.伪城镇化
很多人虽然在城市打工,但收入较低,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限制,无法与市民真正享受同等物质和精神待遇,没有真正的融入城市。同时农民离开乡村,来到城市,但又未真正融入城市,被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化。真正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
2.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以“人口红利”为支撑的粗放发展难以为继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扩展土地,增加面积,而是要提高城市的集聚度,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要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能够吸引大量人口入驻城市。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数量型”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同时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现象,带来严重社会隐患。
3.大城市不堪重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滞后
我国大城市由于拥有较好的资源,人口集中过度,负载太大。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处于劣势,人口集聚较少,整体发展滞后。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制约;就业稳定差、收入水平低,与在城镇永久定居、承担高生活费用相矛盾;土地制度及其功利性改革措施,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矛盾;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受地方政府满足需求的动力和财力不足的制约;户籍制度改革迟缓阻碍人口真正实现城镇化;现行财税体制造成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工业主导的城镇化抑制消费、带来结构性失衡;市民化的社会保障缺失;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市民化的牵绊;社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形成的传统观念和认知偏见障碍。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障碍的原因分析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文化的差异,法律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
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及建议
1.抓好摸底调查,明确工作目标,借鉴外地经验,完善配套政策
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两类对象,一是失地农民农转城,二是非失地农民农转城,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2.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
放宽迁移落户条件、放宽投靠落户范围、放宽户籍管理办法、放宽外省籍农村人口在我省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3.按照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
科学规划城镇,加快城市公共资源建设,形成产业支撑,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吸纳能力,加快农业人口转移。
4.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的市民化待遇
加快公共资源建设,严格落实同城同待遇政策,使进城农民在教育、养老、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地入学享受同等待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
5.依托区域产业集群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就地非农化就业,有重点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
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的建设,加大对农业人口技能培训,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支持,建立就业、创业扶持机制,增强“贷免扶补”政策的扶持力度,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录用农业转移人口,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创业发展绿色通道,促进更多农业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就业。
6.建立住房保障机制
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买自有住房,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条件。
7.落实完善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
为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建立城镇医疗保险,为农业转移人口异地办理医疗保险提供便利条件,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完善养老保险办法,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能实现养老保险的顺畅转续和有效连接。
8.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保障进城就业农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在父母就业地就近入学,在入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当地城镇学生一视同仁。严禁学校向按划定范围入学的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收取借读费、择校费、赞助费等费用。积极探索推进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为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提供更多中等职业技能教育。
金星农庄范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展
一直以来相比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存在盈利空间小等问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经济市场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边缘化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改革推行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看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自由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很多金融机构都将发展方向转向了尚未完全开发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重大机遇,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发展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农村金融市龅某ぴ犊焖俚姆⒄咕哂兄匾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通过回顾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描述其发展规模及特点;进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展的建议。
一、金融市场概念界定
(一)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金融市场的理论发展可以追溯到肖和麦金农学者提出的关于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结合肖和麦金农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待完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可以结合农村市场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和不断调整金融发展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调控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与金融风险类似,农村金融风险指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可能会对农村金融资产造成损失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分析并且制定一系列措施规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对于解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针对这一点,我国政府可以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对金融产品进行针对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对于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农村资金供给和金融产品的研发等,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有限以及对金融机构了解的匮乏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复杂背景。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翻盖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格局还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2.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首先表现在金融机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自从2006年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放松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以来,社会各部门都大力倡导遵循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村镇银行的网点数量截至2014年末已经超过3000个,并且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相比村镇银行的发展速度,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两者数量合计为63个。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
其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的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像银行理财、支付等服务都是重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主体。为了适应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满足金融机构本身的需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推出相应服务。就拿村镇银行来说,产品的多元化及差异化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比市场上大型的商业银行机构,村镇银行有着规模小而灵活,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以及当地的人脉资源、公关渠道等大型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不断推动产品结构的差异化及多元化,促进金融机构自身长远的发展。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机制的差异导致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同。下面就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来分别分析其面临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管理现状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形式可以描述为以下流程:首先由加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以存款的形式将资金缴纳给互助社,然后互助社将这些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社员,并且要求接受贷款的社员在一定期限内归还贷款,最后互助社将资金的盈利通过分红的形式再返还给社员。农村资金合作社的参与主体有社员、互助社以及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政府,相应地,风险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1.互助社社员的还贷风险
互助社社员的还贷风险包括社员的信用风险、社员的市场波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的风险三小类风险。首先信用风险是任何金融机构都会面临的一种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社员的贷款普遍用于农业的生产过程,社员贷款同质性强,申请及归还贷款的时间较为集中。相应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比较大。突发事件则是指由不可预测的事件的发生造成了还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的一种情形。
2.资金互助社的运作管理风险
主要包括互助社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管理风险。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互助社管理者违反信贷的规章制度造成的资金损失;管理风险则指互助社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从而导致的管理素质的缺失。
3.政府操作管理的风险
政府操作管理的风险由道德风险和监管风险组成。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而间接影响资金互助社的资金运作过程。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还不完善,在很多面临管理风险的情形下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道德风险具体表现为政府在互助社需要政府资金注入的时候没能及时地给予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互助社资金断裂的情形。监管风险则是指由于政府监管的缺失造成了互助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二)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随着地区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定位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我国宏观政策制定的波动导致的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和产业政策引发的风险、民营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给村镇银行发展带来的不确定风险等。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较低、成立时间不长等原因造成的。因为村镇银行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注册资本低等特点,一旦村镇银行的资产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
3.定位风险
定位风险主要表现在村镇银行的设立宗旨是服务于三农,但是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逐利的特点,发展方向逐渐偏离农村业务,转向城镇业务,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服务于三农的宗旨。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则因为很多村镇银行都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员工专业素质低培训不足等问题。再加上一些村镇银行管理人员的“兼职化”的倾向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的不到位。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操作风险不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和处理。
(三)贷款公司面临的风险管理现状
与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一样,贷款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先是风险防控能力较差,一些服务农村地区的贷款公司存在着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在发放贷款前,缺乏对借款人的资质、款项用途以及贷中和贷后的追踪管理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经营风险。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直以来相比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存在盈利空间小等问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经济市场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边缘化等问题。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发展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长远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②完善市场监督管理C制;③加快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④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导。下面针对各点具体分析。
(一)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而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机构通过对农村居民以及农村中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级别判定,其贷款限额将会受到信用级别的影响。其次是在全国农村地区范围内加快建设统一的信用机制。除此之外,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以要求借款人在借款的同时需要有可靠的担保人进行担保。
(二)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有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之分,但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监管机构不同于城市金融监管,在监管上应当差别对待。首先,三级监管之间的差异应当尽可能被缩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各级监管之间的反应时间。此外,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复杂性,监管部门的权力应当得到合理的划分,比如,可以适当加大省、市一级的农村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权力,从而使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得到适当地划分。
(三)加快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作为能够有效分散金融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新型金融机构所推出的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比如,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创新性地推出与农户以及农村地区中小型企业的金融需求所匹配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需求。
(四)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导
目前虽然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由试点逐步进入到蓬勃发展期,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仍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指导,从而为塑造一个更为公平有利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比如,国家可以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信息不通畅、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性地完善对“三农”的补贴政策,并且可以辅以适当地税收减免政策,进而能够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对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应当进行妥善的处理措施,如重组或者其他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进而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曼.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基于农户声誉机制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