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级作文模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级作文模版范文1
战争是魔鬼。让孩子失去父母,让妻子失去丈夫,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这就是发动战争的后果!
当我翻到中国的那一页时,自己都替日本人羞愧不已,它让许多个家庭破碎!今天,我要带他们去中国抗日英雄纪念碑前,让他们给这些英雄、给中华人民道歉!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当我看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我气愤填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日本就为了那么一点小利益,将法律都踩到脚底下?上苍让我们相遇同一世界,我们要和平相处,和谐生活!
四级作文模版范文2
关键词 cet测试 ibt化 问题与弊端 信度与效度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沿革
从1987年至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走过了二十六个年头,报考人数在顶峰时期曾一度高达上千万。作为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的标准化的、权威的英语测试考试,这种尺度相关常模参照的考试最根本目的是对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测定评价同时把相关信息快速反映到教学第一线。这样大规模的考试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成熟,证明了大学四、六级考试是符合社会需要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的。它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证这项大型考试的权威性以及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也不断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不断完善考试体系。1999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实施“口语考试(cet-set)”,标志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新阶段。至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以对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2005 年6 月起,总分变为710 分,290分以上发放成绩报告单,取消合格证书。2007 年1 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考,不再接受社会考生。2007 年6 月起,全部实行网上评卷。2008 年12 月,全国50 所高校近5000 名学生首次尝试四、六级机考。
2现行cet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对于学生负反拨作用
首先,校内小环境依然唯四、六级通过率为马首是瞻。虽然从2005年开始国内不少高等院校都不再将四级证书与本科毕业证书挂钩,但由于新大学英语六级的报考要求是四级通过分数需要达到425分一些高校将学位要求改为四级成绩达425分。还有高校将四、六级通过与否与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或荣誉挂钩如作为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之一。根据某网站的在线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大学期间平均每天会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但对学习效果满意的却寥寥无几。许多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读起英文资料仍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利用英语这项工具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有的两年大学英语学下来口语还停留在入学时的水平,更有毕业生指出:“大学四年之后,社会大环境下四、六级通过率表现出社会权重畸高。2005年6月改革后不少用人单位也纷纷与时俱进在招聘条件上明确表示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至少需到达425分。甚至当在校大学生想找家教兼职时,也需要出示四、六级成绩单。不难看出四、六级考试的合格证虽然已被取消但找工作时却把“看证”变成了“看分”,压力并未减少。
学生在这样的内外环境影响下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以服从大学英语教学来安排,学生成为大学英语应试教育这条“流水线”上的被加工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力被消磨殆尽。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根据对笔者学校非英语专业近2000名学生的调查,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是为“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三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好找工作”,约一成左右的学生是为了“考研”,只有五十余学生表示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比例不足1%。
这样的学习目的折射在学生的学习中就导致了畸形的“输入—输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依旧泛滥。二语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将听和读作为输入,说和写作为输出。许多大学生将“词汇量+语法知识”作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语法规则和做练习上,而对听、说、写方面的训练并不重视,只寄希望于考试之前突击背诵所谓的“万能作文模版”或是按某些所谓应考指导专家建议的重复听几套真题录音就能过关。以这种投机的心态去学习考试后果可想而知,更有个别心态不正的考生试图用舞弊来蒙混过关。
2.2 对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像许多其它标准化考试一样,四、六级的通过率容易在高校间产生直观的横向比较。慢慢地,它
成为许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唯一、重要标准。在四、六级通过率这个“指挥棒”下,为了短时间内出所谓的“好”教学成果许多教师也和学生一样热衷于探索研究各种题型应试“技巧”、“诀窍”,急功近利地大搞应试教学、题海战术。一些学校甚至以学生通过率的高低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使本已超负荷工作的大学英语教师心理压力更大。许多这类高校的英语教师坦言:课堂上没时间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正常教学受到了冲击;同时,为了提高通过率,已经无暇顾及创新性的教学研究。
由于cet测试的指导作用,大学英语课堂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词汇讲解— 语言点 — 语法点— 篇章讲解。许多高校为大学英语课堂配备了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设备,学生享有更好的鲜活的语言学习环境,但学习依然枯燥且被动。教学实践中,学生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机灌”,大量的输入与少量的输出问题丝毫没得到改善。
2.3 对cet测试自身发展的影响
虽然从社会权重行、认可度,参与人数、规模等各个方面cet测试都远胜于雅思、托福考试,但cet测试却依然不能算作一项国际性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探究原因,不难发现其自身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硬伤”。
2.3.1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的失衡
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即测试结果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被测试者实际掌握知识的水平。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的准确程度,即测试试卷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测试目的。信度与效度两者对立统一的存在于测试中,这就决定了任何语言测试都必须在这两者间平衡、折中。但现行的cet测试则重视了效度忽视了信度。具体表现在:测试更注重对英语词汇、语法知识以及领会技能的考查忽视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复合式技能的考查。 2.3.2题型设计上的不合理
选择性作答题型,如multiple choice, 是现行cet测试的主要题型。能够直接测试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构成性作答题型很少。选择性作答题型虽然信度高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①测试的直观性不强,比如多项选择题的测试方式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式相差甚远。②对测试的效度有限制,局限了被测试的内容。③会导致测试结果受到概率效应的影响,即使学生看不懂或听不懂试题仍有1/4的命中率。
3 现行cet测试改革方向及建议
3.1 ibt化测试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ibt是英语internet-based language testing的缩写,即计算机化语言测试。这一类型的测试方式要求在语言测试中“……使用计算机出题、考试、评分,进行试卷分析及成绩反馈”。最为人们熟悉的ibt型考试就是现行的新托福考试。从政策层面上教育部早已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大学本科教育将进行重要调整,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将在网上进行……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
ibt化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也被简称为“机考”。从08年试点的cet“机考”的试题构成来看,考委会正在有目的、有步骤地打破现行cet测试的僵局,并将教学重心从读写转变为听说。与现行的cet题型相比“机考”的听力比重增大到约70%其重要性得以凸显。题型也由多项选择题与听写填空变为填空、听写、句子跟读以及写作。听力材料加入了新闻题材。写作部分融入听力要求是“机考”的亮点之一。将考生已看过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次播放,考生需描述所看到的情节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听+写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对现行cet测试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此外“机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跟读环节,要求考生听完一段语音材料后对着麦克风在限定时间内重复之前所听到的内容。“机考”的全面展开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与革新、对学生真正摆脱“聋哑英语”都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与契机。
3.2 对cet测试进行重新分级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要求,现行cet测试可以引入更为细致的分级:除现有的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外还可以加入入学水平考试(cet-placement test)与高端考试(cet-advanced leve1)。这样既可以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又有利于改善“只求通过,不求提高”的现象。
3.3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着眼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不同社会
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人才的要求与定义。在新世纪里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智能有8种,言语智能仅是其中之一。过度追捧cet测试的通过率无疑是将“人才学历论” 延伸到“人才四、六级证书论”上来。对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要求应该也是必须要有明显的层次阶梯的。应该着眼于培养有特长的创造性人才培养。
4结束语
改革、创新与发展是cet测试不断完善、成熟的源动力。改革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都能更好地完善这项考试制度,使它能与时俱进。语言测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人才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并能作答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才是改革前行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部提出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 杨惠中,weir,c.j.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艳.四、六级机考形式下的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