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孟论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孟论学范文1
【关键词】尽善尽美;与民同乐
1.孔子的尽善尽美观
(《论语译注・八佾》)孔子认为韶乐达到了声音和内容双重完美的境界而韶乐则稍逊一筹。帝舜和周武王都是孔子极力赞美的古代贤王,但舜是受禅让而得到帝位的,既得到上一任帝王的肯定又得到天下百姓的心,名正言顺。武王是通过伐纣而得到帝位的,虽然纣王无道,但是臣弑君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武王是一个贤王但是在名分上有瑕疵故而赞美他的音乐也就达不到完美的境界。《论语译注・子路》) 名分与实际权力的相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则有可能危害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于艺术的评价标准是“尽善尽美”,这既是关于音乐的论述,其实也是对诗歌的论述。
我们先来看看声音。儒家重乐,孔子论乐,提倡韶乐,反对郑声,态度鲜明。《论语・卫灵公》云:“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论语・阳货》篇也记载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所谓“雅乐”即是“古乐”,主要是曲调平和中正,节奏比较缓慢的音乐,《诗经》中《雅》《颂》所配之乐就属这一类。这类音乐是孔子最喜欢的,之所以喜欢,我想这跟他的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相联系的思想方法上的“中庸”之道有关。中庸就是折中和平常的东西。这是孔子观察、研究、评价一切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再来看看内容。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论语》一书,讲“仁”有109次。如何做才算达到仁呢。孔子也给出了回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要使自己的人格修养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合乎礼。孔子的一生都在为维护周礼的正统地位而奔波,他不满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现象,谴责“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但是他所提倡的“克己复礼”的“礼”已经不是西周那种与天道主宰一切相联系的“礼”,而是给“礼”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文质彬彬”是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文质并重,才能尽善尽美。显然,《诗经》是这一方面的表率。孔子用“思无邪”来概括《诗经》的全部特征,“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孔子认为诗三百都符合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孔子赞美《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2.孟子的与民同乐
孟子生年上距孔子之死约一百年,他的学术活动时期,距孔子的学术活动时期为一百五十年。这时战国的封建社会已成定局,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建化措施。孟子是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的,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在文学思想上基本上是和孔子一致的,也十分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处的时代,和孔子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孔子要维护的是在风雨飘摇中的以周天子为首的社会秩序,旧的周礼。孟子时代,统治阶级无一例外的换成了地主阶级,他的政治理想是实行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译注・尽心下》)的著名论断,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译注・梁惠王上》)主张国君应该“与民同乐”。孟子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提出“与民同乐”的理论,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但是孟子把这一思想延伸到了文艺领域。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所说的“与民同乐”之“乐”,是指快乐之乐,而非音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在“与民同乐”的前提下,国君的“好货”、“好色”等缺点都可以成为为民谋福德资本。《孟子・梁惠王下》里孟子给齐宣王讲了实行王政的道理和做法,齐宣王心向往之,却以自己“好货”、“好色”的缺点为力不足的借口。孟子没有放弃任何可以向国君宣传自己主张的机会,他说“好货”(贪爱财货)不要紧,《诗经・大雅・公刘》里记载说以前的圣君贤王公刘也贪爱财货,只要您(齐宣王)做到固定在一个地方居住的人民的仓里有积谷,旅行中的人的行囊里有干粮。您贪爱财货,与百姓一同享用,对于实行王政没有妨碍。“好色”也算不上缺点,《诗经・大雅・绵》里说从前周朝王业的奠基人之一的太王古公父也贪爱女色,宠爱他的妃子太姜。只要做到在大王您的国境内没有因为找不到丈夫或丈夫长期在外而埋怨的女子,没有娶不到妻子或与妻子长期分居的光棍,您大王要是贪爱女色,也能注意广泛满足老百姓在这方面的需要,王政就可以实行起来。孟子肯定了人的各种欲望,认为国君只要将自己的欲望与民共享,即在满足自己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也能照顾到百姓的需求,那么王道就可以兴起来。文艺也是一样,也可以通过“与民同乐”的方法教化百姓,使自己和百姓都得到享受。
关于音乐,孟子和孔子的观点不尽相同。孔子“郑声”、“放郑声”的态度坚决。孟子则认为古乐和今乐在涤荡人心,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在教化百姓方面的作用一样。孟子认为古乐之所以要尊敬,是因为古圣贤之君能“与民同乐”,只要能“与民同乐,则今乐也即是古乐。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要看它能否“与民同乐”。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孔孟论学范文2
【摘要】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孔孟儒家思想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孔孟儒家思想;中国道德教育;适用度
一、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奴隶主贵族意识形态的表现,“礼”和“乐”已经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导致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象。面对这样的社会思想变革,先秦儒家思想家开始思考重新构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体系,主要包括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统治阶层如何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社会如何才能稳定地发展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先秦儒家学者认为应当从道德教育出发,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以人为本,德教为先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先秦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仁”的本义其实就是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利他性”。孔子提出的“仁”第一次强调要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人的利益和需求,进而突出重视人的能力和价值。
孟子提出“仁”与“义”的结合,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就是强调人要学会“爱人”,但要学会爱什么人,在学会爱人的同时也要懂得憎恶应该憎恶的人,否则就是背离“仁”的精神。
(二)塑造人格,内省自求
孔子提出了“君子-仁者-圣人”这样逐步推进的理想人格。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居于最高哟危“君子”居于较低层次。他强调把“君子”看作品德高尚的人,是塑造理想人格的首要标准。
在塑造理想人格方面,孟子把孔子作为自己的道德榜样,继承了孔子君子人格的理论,深入阐释了“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大丈夫要能够“泽加于民”“兼济天下”,要有正直的气节,要能够做到身处逆境不动摇信念,能够在困难中锤炼自己的品德,积蓄自己的能量。
(三)明晰价值,权衡义利
孔子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利”则指的是人的私利。他认为,道德高尚的人,面对私欲时首先想到的是是否符合道德法则,一切行动以道德法则为自己的准则。没有道德的人,在面对道德法则和私人利益时往往为了私利背离道德法则。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义利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重义轻利”。他认为,处理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讲“义”,如果人们都关注“利”,就会造成私欲膨胀,破坏人伦关系,危害社会的稳定。因此,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弱化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根据道德准则行事。
二、孔孟儒家思想本身存在封建残余
孔孟儒家思想与现代文化既相互契合又互有冲突,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先进的精华、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孔孟儒家思想中仍有部分封建的思想糟粕值得我们去甄别和舍弃。
(一)重自律轻制度
孔孟儒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上明显地表现为“重自律轻制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抛弃孔孟思想中重自律轻制度的糟粕思想,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建立政府、社会、媒体、个人四个层面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强调政府对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政治引导,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媒体舆论监督导向功能的发挥,继续维持对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要求。
(二)倡尊卑鄙平等
在孔孟儒家思想中最被现代文化公认的诟病便是封建性的、崇尚尊卑等级的纲常思想。儒家思想自孔子开始,就始终坚持尊卑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思想树立了绝对的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男尊女卑、老尊幼卑、师尊生卑的天理“伦常”。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整个封建时期个人权利不平等、人格不平等,因此只能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这种尊卑思想甚至在当代中国仍有残留,它导致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严重的权威主义、家长作风、师道尊严等与现代民主格格不入的特权思想和做法。对于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我们必须大力清除,坚决抛弃。
(三)有臣民无公民
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原因,封建时期的孔孟思想只能培养和塑造“臣民”,而非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公民”。在臣民思想的教育下,个体成为“无需享有政治权利,只要履行守法义务”的观点,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当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时,忠臣谏言的第一反应不是依法处办,而是劝谏君主,这样的表现反映的是臣民思想的局限性。现代中国道德教育要提倡公民教育,抛弃孔孟思想中对于依附性人格、忽视主体意识的臣民思想教育,积极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引导和鼓励受教育者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勇于向国家和社会提出尊重自己合法权益,满足自身愿望的要求,使受教育个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由、平等、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等的现代公民。
三、社会转型中的孔孟儒家思想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要求。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思想精华,是为中国封建统治集团服务的。如果把这份文化遗产原封不动搬到今天,是绝对行不通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孔孟儒家思想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特征,完成自身的改造。在义利观方面,对于重“公义”轻“私利”的“重义轻利”思想,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对于个体的正当私利,我们不仅不能“轻”,反而要“重”,要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念。唯有如此,才能让孔孟儒家思想真正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
(二)民主政治的博弈
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我国开始更加注重政治的民主发展。在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新时展民主政治的新要求。
在提倡民主政治的今天,孔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法治观念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孔孟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观念。“导德齐礼”和“仁政王道”是孔孟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两种政治思想却由于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本质属性而造成了相当缺乏民主法制思想的客观结果。即便是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思想,依然不会也不可能达到政治民主化的高度。其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孟思想所提倡的社会是分等级有尊卑的社会,“三纲五常”和等级尊卑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r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孔孟儒家思想应该批判地吸收民主、平等、人权、法制等现代文明价值,再结合自身的民本思想,从而实现孔孟思想的更新升级。
(三)多样文化的碰撞
改革开放后,文化逐渐开始多元共生,文化的多样化成为时代文化的特色。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加上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工业文化共同交织作用,冲击着现代社会思想。
多样的文化给孔孟儒家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共同理想,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塑造个体品格的观念逐渐被中华民族所认同。孔孟思想结合时代的改造以及为现代思想政治服务迎来了新的契机。而孔孟思想本身便是一种“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思想,不论是唐朝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是宋明理学、心学,都能从中看到孔孟儒家思想的包容精神。儒家思想应该继续加强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融,做好面临多种文化冲击的准备。
四、结束语
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孔孟儒家思想面临自我完善、实现转化和创新的时代任务。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角度,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家思想的精华,摒弃糟粕,为现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提供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孔孟论学范文3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仁义 君臣
一、孔孟个人之间的差别
(一)孔孟性格的差别
孔子谨慎、压抑、保守,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裔,其祖有着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俭朴的生活作风。正是在双重的环境影响下,使得孔子形成谨慎、压抑的性格。孟子就曾评价过孔子的性格“仲尼不为己甚者”。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孟子愤世、张扬。当时,诸侯战乱割据,孟子亲眼目睹了人们生活的苦难。现实的惨烈,促使孟子对当时社会的激烈抨击,以及产生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目标。与孔子谨慎压抑的个性相比,孟子就狂傲自信很多,曾放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人皆可成尧舜,圣人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他总共所见的三位君主都曾遭受他的教训和讽刺。
(二)孔孟不同的道德规范指标
孔子以“礼”约人,是贵仁而重礼的,据统计“礼”字在《论语》中出现75次。礼在殷代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周灭殷以后,礼从祭祀领域变为政治制度及道德规范。孔子承认礼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礼的根本原则是不能变的,“其或继周者,虽百岁,可知也。”
礼作为孔子的基本道德规范,首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说:“不学礼,无以立”。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使其能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不做离经叛道的事。礼是区分等级名分的,表现形式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君臣大义既明,父子上下关系严格,那么西周宗法制度的天子—诸侯—大夫—家臣之间构成的宝塔式的社会秩序也就形成了,那就会成为一个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理想社会。
孟子以“善”引人,相对与孔子的礼,孟子提出了“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然后人就回自动的产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内在的拥有了仁义礼智的品德,没有了人性的担忧,人只要去除外界的各种诱惑,听从内心最真真挚的声音,做一个单纯的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就是理想的生活。相对于老百姓的单纯生活,统治者也因为具有了相应的美德,有了对老百姓的恻隐之心,从而推行仁政。
(三)孔孟在政治上不同的侧重点
孔子重君,他对现实社会还没有完全失望,“克己复礼”标志他认为以前的社会秩序是可以恢复的,他的目标就是建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礼体系。因此在实践上,孔子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是建立以周天子为首的宗法体系。君主在其中就拥有了绝对的地位和权势。孔子甚至进一步的把政治解释为统治者的道德品性,“政者,正也。”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只有先自己身正,才能正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把统治者的德性比作风,把被统治者的德性比作草,草是随风倒的,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
孟子重民,他认为人与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在讲君臣民关系的时候,就和孔子持相反的态度。孟子对中国思想史所做的最大贡献就可以说是他的“民本”思想,他把人民看成是国家最根本的存在,是国家存亡的关键。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警告统治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人民的作用在他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甚至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此,君主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民意,与民同乐,实行仁政,才能真正的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孔孟不同的社会影响
(一)孔子是国人奴性化思想的奠基者
不管孔子是以“礼”约人,还是重君,他都是极力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强调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任何犯上作乱的行为他都是不允许的。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纲领就是为了维护现实社会秩序的学说。其后,他的纲领便在董仲舒的手下演化为三纲五常,演化为魏晋的纲常民教,甚至于演化为、张勋等人制造复辟的工具。诚然如所说,“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二)孟子是体现国人生机与活力的领航者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启迪着一种与封建秩序不同的新的社会观。在他那里,君不仅“轻”,并且人人具有成君的可能性。“人皆可为尧舜也”。尧舜是古代社会中最高的典型,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至少证明了人人是有可能相等的,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君权至上,等级观念深厚的背景下,不可不谓一根虽细微但绵长的针,狠狠的刺进了统治者的心脏。
当我们找出了孔孟的不同,才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家的思想的碰撞,我们在这里为的不是说谁的思想比较先进谁的思想比较落后,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肯定会受时代局限性的限制。我们应该客观的看见在当时的知识水平的条件,孔孟能够提出这么多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影响的命题是多么的伟大,而要使儒家学说在现代社会得以继续发展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接受,应该进行扬弃,用批判的眼光接受和运用。而孔孟,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几千年的名字,也会继续传扬下去。
参考文献:
[1]谭承耕.《论语》《孟子》研究[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张永桃.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辛田.孔孟差异及其原因浅析[J].殷都学刊,2005(6).
孔孟论学范文4
关键词:孔孟;老庄;文论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42-02
儒家之学,《汉志》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儒道学术虽源出不同,然殊途同归,均为助人君之术。早期儒道两家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艺术的评述上,更多的是专注于政治。但儒道思想确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并且儒道两家代表——孔孟、老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己的文论观。
一、孔孟、老庄文论之产生
儒道文论以孔孟、老庄为其代表。就儒家文论而言,对文艺和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多。儒家提倡“仁政”,就不得不要求文学作品为政治等服务,从季札观乐开始,就初见端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事情,其中季札对《诗》和舞作了一翻评价,而这些评价和孔子对《诗》的评价大体相当。季札评《周南》、《召南》云:“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其是说二诗声律美妙,并且是王化之基,但是犹有商纣,不能够尽善,但是虽未能够安乐,但其音仍不怨怒。《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马融注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孔子对于二诗的推崇,可能更多的也是基于“王化之基”。季札用“乐而不”来评价《豳风》,而孔子也用此标准来评价《关雎》等诗,可见,在当时“乐而不”是评价诗乐的一个标准。季札评价《郑风》:“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其是说郑国有治政之音,但过于繁琐,其政不能久存。孔子亦说“郑声”。二者都是通过音乐来推测其政治的长久与否。季札观韶舞(舜舞),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季札评诗乐,论声以参政,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继承了这一点。其自孔子始,孟子继承,到荀子《乐论》初成规模,后经《吕氏春秋》的补充,在到《礼记·乐记》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儒家文论的基本模式已基本形成。
就道家而言,不同于儒家文论,更多的关注于文学本身的特质和文学的内在规律性。道家哲学追求“道”的境界,“致虚静,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其文学上也就更多的关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自然的审美境界。在《易经》中“象”、“言”的概念给早期的道家文论以启迪。老子提出了“不言之教”,“涤除玄览”等看法。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哲学理念,庄子认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他崇尚自然的合乎天然的文艺,他提倡“天籁”、“天乐”的艺术境界,并且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心斋”、“坐忘”,进入“虚静”、“物化”的状态。忘掉自我,达到天人合一的“大明”之境。这样才能够创造出“轮扁凿轮”、“梓庆削木”那样的艺术。在道家文论里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是对“言”“意”的认识。《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老子云:“大象无形”、“不言之教”。到了庄子那里,言意之辨更为明晰系统。庄子提出了“大言”、“至言”、“高言”的概念。而“大言”、“至言”的本质就是去言、不言的状态。去言、不言而后方能超越言说之表,进入道的境界。对于“意”,老庄均认为靠得是悟性,庄子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意”是对道的一种体悟,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是“不可传”,不可言说的。故庄子认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所贵。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所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天道》)庄子在《外物》篇中得出了言意的结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成玄英疏:“意,妙理也,夫得鱼兔本因筌蹄,而筌蹄实异鱼兔,亦就玄理假于言说,言说实非玄理,鱼兔得而忘筌蹄,玄理明而忘言说。”庄子的言意之辨影响到了魏晋时期的王弼。王氏在庄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明确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古代文论和创作上有很大的影响。
二、孔孟、老庄对文的理解
《说文·文部》:“文,错画也。”序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早期的文指的是带有修饰性的一种“错画”的形式。在孔子那里,“文”是广义的概念,既指古代典籍制度也指六艺,古之遗文。孔子的“文”、“文学”、“文章”更多的是指学问,并非是今天的文学。同时孔子之文,依附于礼。一切的文都要以礼为核心,评判文的标准也是用礼来衡量的。孔子之文,并非单独的存在的,而是为政治所服务的。“吾不试,故艺。”即是说我不见用于世,故退而修诗书礼乐,以弘扬礼之准绳,而传礼的目的乃是为当朝政治所服务的。而以礼为衡量的准绳,更具体地说就是在文学评判上追求一种中和之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对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孔子更多的是“辞达而矣已。”但也注重“质”的作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是说文为礼之表,质为礼之本。礼无文不行,无本不立。君子应文质相当,求中和之美。并且孔子的学生子贡继承了孔子的文质观点,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孔安国注云:“虎豹与犬羊别,正以毛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犬羊耶?虎豹之■喻文,犬羊之■ 喻质。”对于文的内容和形式孔子及其弟子认为文质皆为传礼所用,其轻重相等。正是基于对文的这些认识,故在今天看来是文学作品的《诗》,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眼里就更注重其政治功用,注重其是否符合礼,是否有中和之美。有之,则雅。无之,则逊。到了孟子那里,对孔子的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继承发展,对文的认识也更为明晰。对文的定义也更趋向于狭义之文。提倡以意逆志说。同时在写史方面,“其文则史”,创作上追求春秋笔法。在对于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看法上,孟子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文之有美过实。
老庄的文较之孔孟之文,距离今之文学更近。对待文章更注重其内在规律。老子认为“五音令人耳聋”,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达到“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的目的。老子并非是否定文的作用,只不过否定人为的文,追求自然之文,文章本为遣怀,本为一种精神作用,故而应通乎自然。庄子的文学思想继承于老子。庄子崇尚“天地之美”,崇尚自然,崇尚“真”的境界。总体来说,不同于儒家文论的是,道家文论对后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影响。道家文论对文的探究更为深入,也更注重文的内在的审美性和规律性。
三、孔孟、老庄的文学理论对其文学评论及创作的反应
孔孟、老庄文论立足于自身的哲学思想上,并对当时及其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产生了影响。孔孟立足于文学外部的批评模式,着重的表现在对《诗经》的评价上。孔子这些对于《诗》的观点,是立足于雅正的态度上,认为《诗》是政治的需要,是为国君所服务的,并且通过《诗》可以看出政治之盛衰和礼之要义。同时,孔子自身在《诗》的评价和看法上也是基于这些观点。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目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久矣。”子夏所引为《诗经·卫风·硕人》,子夏加以引申,和礼联系起来,断章取义,以为己用。到了孟子那里,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说诗者,当本诗的本意,不可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故孟子评诗较之孔子,更多注重探索诗的本意。《孟子·告子章句下》记载的公孙丑向孟子请教《小弁》、《凯风》的意义就是孟子此种思想的实践。在创作上,孔子追求“辞达而已矣”、“述而不作”的境界。而孟子更重作者自身的品质和气对于文章的影响。孟子自身的文章也是充满着浩然之气,且长于论辩。赵歧《孟子题辞》云:“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老庄在对文艺的批评和文学创作上,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庄子的创作在表达方式上多用寓言来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提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庄子自己在《庄子·寓言》篇中也说其文章“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故《庄子》一书多寓言,很少有论述性的文字,庄子更多的是希望读者通过寓言故事去感悟和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哲学含义,正是“得意忘言”的体现。寓言的特点是“意在于此,而寄言于彼。”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读者拨开枝叶,运用联想,去细细品味。在创作上,庄子和孟子也一样,也喜欢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虽然庄子本人更为推崇“天籁之音”式的创作,但因为大量寓言的存在,庄子的论辩较之孟子更多了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不像孟子的文章充满着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也不像老子的文章玄而又玄。庄子的文章把自己的思想蕴藏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之中,让读者去体会其中的不尽之意。
参考文献:
[1][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孔孟论学范文5
关键词: 文化经典 演变 对策 思路 模式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文化经典”试题的考查,这既是一个亮点,又是一个难点。莘莘学子在“孔孟”思想精华的熏陶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可是在高考的备考迎考中,面对繁多的“孔孟”篇章及复杂的“孔孟”思想,却陷入迷茫的境地,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是我对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力求从中寻找到高考命题的趋势与解题的规律,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一、考纲的两次演变
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考纲”的变化回顾:
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首次明确提出考查“文化经典”的内容,考查的篇目为《论语》《孟子》《庄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具体的考点是:(1)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有对“文化经典”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对“文化经典”内容的分析综合,对学生的“考”来说勉为其难,对教师的“教”来说捉襟见肘。试题难度极大,出题者的初衷很好,可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老师教学的难处。
2008年沿袭上一年度的“考纲”要求。这一项考查,虽面临广大师生的口诛笔伐,但“考纲”依然岿然不动。
2009年的福建考试大纲对“文化经典”的考查要求,终于有了较大变化。《庄子》不列入考查,并且“考纲”要求“文化经典”的考查不能将它与文言文阅读等同起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考点转为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思想及观点态度,并进行分析概括。考生不用困扰于艰深的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难度大幅度降低。
2009年以后,“考纲”的变化不大,一直沿袭至今。这样的考试要求逐步取得了老师与学生的认同。
二、题型的演变过程
2007-2008年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考查了翻译题和简答题,赋分10分。
2009-2010年考查了“四选一”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赋分6分。
2011考查了两题简答题,赋分6分。
2012考查了一题“两问”的简答题,赋分6分。
2013-2014考查了两题简答题,一题是概括两则材料的相同点,另一题是比较两则材料的不同点。赋分6分。
通过几年题型的演变,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2007年首次进行“文化经典“的考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是2007-2008年的高考试题又与考查文言文阅读相差无几,让人大失所望。特别是翻译的考查,由于《论语》《孟子》写作年代久远,文言词汇丰富而艰深,跳跃性强,识记难度大,学生得分率极低。这样的考查,让广大师生产生了排斥心理。2009年高考“文化经典”试题来了个大变脸,由客观题加主观题组成,取消翻译题。题型的变化,难度的降低,“文化经典”试题的地位不降反升。这样能更好地强化这部分内容考试的功能。用选择题考查,其选项有提示和导读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降低阅读难度。用简答题的方式考查,要求考生就文段内容,比较两个语段在观点态度上的异同点,侧重思想内容的解读,不考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这与考纲的要求一脉相承。可以说,2009年之后的“文化经典”考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查,是“文化经典”试题的一个大突破。从此,“文化经典”的考查逐步走向规范,赢得了社会的不少赞誉。
三、解题的思路与模式
我观察近几年来“文化经典”试题的考查,第一小题考查两则材料的相同点,试题难度较低,所以在这里我不做详细解释说明。
第二小题,考查《论语》、《孟子》两则材料的不同点,可比较的角度很多。我从众多考题中,归纳了以下四种解题的思路与模式,现举例说明,以供参考。
(一)比较写作对象的不同
例1:(2014年高考模拟卷)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关于“孝悌”,孔子和孟子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段分析。
参考答案:孔子侧重谈在上位者力行孝悌的作用,他能带动百姓力行孝悌,进而使整个社会兴起仁德之风。孟子侧重谈社会全体成员力行孝悌的作用,他能涵养仁爱之心,进而改善社会风气,使天下太平。
思路分析:关于“孝悌”,孔子显然是针对“君子”而言的,也就是指上位者或统治者,而孟子是针对“人人”而言的,也就是指社会中所有的人。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写作的对象不同,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分清楚,不能混淆。当然,也要结合文本内容进一步阐释。
(二)比较孔孟思想的不同
例子2:(2014年泉州市5月质检试卷)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先进》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之徒也。欲知舜与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尽心上》
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的见解?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多向别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学问道德登堂入室,成为“善”人;孟子认为自身要积极主动行善,并注意克服求“利”思想的影响,才能成为舜一样的“善”人。
思路分析:如何成为善人,孔子强调的是要多向别人学习借鉴,是针对虚心求学这个思想说的,而孟子强调的是积极行善,减少贪欲,是针对道德修养这个思想说的。两则材料强调的思想迥然不同。
(三)比较内容阐述的不同
例子3:(2014年福建高考试卷)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上面两个选段,孔子与孟子的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富与贵”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
思路分析:孔子所谓的“道”是指正确的方式方法,而孟子所谓的“道”是指道义,包含道德与正义。两个“道”的意思不同,显然两个选段阐述的内容不同,孔孟的主张也不同。
(四)比较写作技巧的不同
例4:(2014年高考模拟卷)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章句上》
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述之。
参考答案:孔子的话是从正面引导的,采用反问句式,强调统治者要首先行正道,做表率。孟子的话是从反面说理的强调自暴自弃者,不能居仁由义,行正道的危害。
思路分析:本题是比较孔子与孟子说话的角度,其实就是考查两人说话的技巧,一个是正面说理,一个是反面说理,阐述的角度,说话的技巧虽然不同,观点却很鲜明。除此之外,这类题型还有可能比较二者写作的其他技巧,比如比较运用的比喻、对比、类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不同,以及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的不同。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强调广大学生要提高对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我预测,今后的高考一定会增加“孔孟”或其他“诸子百家”作品的考查。“文化经典”的考查,将不会是福建、江浙等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特色,也许全国新课标统一卷也将增加这一项内容的考查。“文化经典”的考查将会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参考文献:
[1]福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15.3.
[2]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孔孟论学范文6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权;法律
一、古代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儒家思想,又叫儒教或儒学,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仁"和"人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精髓是: "仁"、"义"、"礼"、"智"、"信",其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过不小的影响。孔孟学说就是正统的儒家学说。它继承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继承《六经》遗产,但与经学有区别,经书的言论,不等于孔孟的言论。
孔孟学说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就是孔孟所说的"尧舜之道"二是爱民富民、仁政德政的为政思想,即孔孟所说小康之世。是想在"天下为家"的社会实现尧舜之道,也叫王道;三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五常德"和知仁勇"三达德"的伦理思想;四是法天地大自然法则,法阴阳刚柔变化法则,和不偏不倚中而有权中庸之道等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不仅在过去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除去了历史痕迹,它的价值依然是鲜活动人的。
总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爱民济众的为政思想,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实事求是的中庸之道,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和民主唯物精神,是孔孟学说的精神实质。
二、当代人权概念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发生了两次人权运动,包括"人权运动"和"民权保障运动",都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留学欧美的大学教授们发起了要求立宪以宪法为保障人权的一场"人权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人权为内容的政治运动"。这一运动以、罗隆基、梁实秋等为代表人物,形成一个以《新月》杂志为舆论阵地的"人权派"。总的说来,关于人权的探讨,在后大致可以归为四种观点:一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说,二是自由权和需求权统一说,三是资产阶级特权说,四是人性固有权利说。
放眼国际,在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主笔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段内容这样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一小段话,主要源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府论》中的观点。这也就是天赋人权的最基本观点。天赋人权又叫自然权力,其思想源自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它构成了古典自然法学说的要义。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所谓"自然权利",并非指自然界的权利而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也就是说,是人之为人的属性特征。
西塞罗曾说过:"应该存在一种法律,它会是永恒不变的事实并且于正义和理性适应。这才是真正的法律在西塞罗的阐述中,基本人权,就是一部完美的法律。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如果要给人权的内容下个定义,那应该就是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谈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自由和平等作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自由、平等也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为了摆脱一切压迫、歧视和剥削,人的生存和发展权显得尤为重要。生存、发展权既不是存在于口号之中也不是流于古书记载,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抵抗不平等的因素,实在为人权。因此,所谓人权,结合国内外学者大家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三、两者的关系
人权理论就是彻底的平权理论,人权理论首先是关于人人平等的理论。而儒家思想在关于人权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仁道思想,学界认为大致分三类:其一是生命权主张,其二是生存权主张,其三是社会公平主张。下面,谨作相关的分述。
1、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权。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问人而不问马,明显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畜类或财产等物质。另外,孔子反对殉葬制度,《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可见孔子是痛恨用陶佣来为死人殉葬的,更不要说用活人来殉葬。再次,孔子针对当时社会充满迷信鬼神的现状,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人事"重于"事鬼"。,把"事人"置于"事鬼"之上,这一思想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古代中国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存在。
2、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历代政府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广大人民衣食住行这个民生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面临的首要挑战。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儒家思想中关于生存权的态度也有相关记载。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如果只流连认识论、道德论、人性论、政治论或社会论的领域,这句话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只有抛弃对象化的思维而获得一种有机论、生态学的视野,才能真正揭开"万物皆备于我的奥秘"。所以,儒家的圣人对每一个存在物都能够付出性情,敬重有加。
3、在社会公平的问题上,孔孟所处的时代,都是封建领主制社会,即孔子所说的"小康之世"。孔子的仁政,德政和孟子的仁政,王政都是想在"小康"之世实行"大同"之道。
所谓大同,是尧舜之世的土地公有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就是政治民主的社会,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这是没有阶级,分配合理各得其所共同富裕的社会。"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现在社会主义文明道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既有对生命、生存权的再三强调,也有对社会公平主张的一再坚持。此外,还包含了大量的民主思想,比如行政机关要重视民意听取民心,以及法律手段的合理运用,并强调为治者必须尊重人民尊严。虽然现在学界关于儒家思想与人权概念究竟有无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纠纷,但通过上述陈述,我们更愿意相信儒家思想的原貌是与"人权标准"相互承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它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倾向。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保存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使它们恢复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孙家洲.秦汉法律文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红太.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徐宏.当前国际人权法的一些情况和特点[J].外交学院学报,1999,(1).
[4]乔清举.论儒家思想与人权的关系[J].现代哲学,2010年,(6).
[5]曲相霏.人权主体论[C].人权研究论,第1卷.
[6]洛克.政府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7]李梦痴.走马观论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8]李申.儒教与法律[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