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范文1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似乎是流传千古的名言,但它确凿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得知识与发现的最好途径。

是啊,生活中怎么会有知识呢?但是,只要你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你也会受益匪浅的。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众所周知,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是由于一个落下的苹果,可是,一年年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无从计数,为什么只有牛顿能注意到它并且发现地球引力呢?这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对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李冰在建造它时,却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故事。

当时,李冰决心变岷江水害为水利,于是就筑堰。可是,筑堰的方法实验了多次,都失败了。有一天,他看到山溪里有一些竹篓,里面放着要洗的衣服,于是从中得到了启发。他让人编好大竹篓,装进鹅卵石,再把竹篓连起来,一层一层放到江中,在江中堆起了一道大堰,两侧再用大卵石加固,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终于筑成了。

这就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正是能仔细观察生活,利用生活经验,找到了建筑分水堰的办法,取得了成功。

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也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的人。

八岁的瓦特就能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质疑,正是这个疑问,使瓦特开始研究它,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许多伟人的成功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是最难忘的,对于这些,我深有体会。

记得那时我很小很小,还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那好像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园子里玩耍、嬉戏。忽然,我被一个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在墙角那儿,有一大群蚂蚁,整齐地走着,向着那高高的小土堆。土堆上有一个小洞,蚂蚁们一个个钻了进去。

妈妈提来水壶,要烫死它们,我执意不肯,非要看看它们到底在干什么。

好奇的我始终蹲在一旁,直到它们全部“转移”到小洞中,我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要下雨了。妈妈把我拉回屋里,我呆呆地站在窗前,心里还想着那件奇怪的事。好不容易天放晴了,我又来到墙角,发现蚂蚁原来的“家”已经被雨水淹没了,可是土堆上的洞却完好无损,几只蚂蚁正在它们的新“家”旁悠闲地散步。

生活知识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探究性学习

一、生物教学中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从实践中学、到实践中去。因此我们的生物学教育也呼吁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相互渗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彰显学科魅力,激发学科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魅力来自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过程。让学生坐在课堂内,违背了科学的实际发展轨迹,闭门学习、脱离实际。学生既不了解这些知识的背景、发现的过程,也不能够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知识和现实往往被割裂开。教师应当还原知识的生成过程(出发点),并让知识回到落脚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联系,还原课堂本色,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如此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生才会难忘,知识才有它的作用。

3.学好生物课之所需

生物课的课程特点也决定了生物课堂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的生物高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题型所占比重大幅增加,学生应当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很好地解决生物学问题,高考的风向标也同样要引导学生经常把生活的实际融入到日常学习中来。

二、让生物知识和实际接轨的方法

1.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用尽教材

(1)利用教材现有素材,将知识和实际相联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国家课程选修教材包括三个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强调生物科学的新技术,时代感更强;《生物科学与社会》侧重于生物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本内容应用性更强;《生物技术实践》偏向学生亲身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三个模块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生物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难度、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有选择性地“用教材教”,用不同教材面向不同学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这些选修教材中的知识能更好、更准地贴近实际,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上佳材料。

另外,必修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素材供教师选择,这些内容像一些宝贵的珍珠,播散在教材各个地方,比如正文、引言、小资料、各版教材的特色模块、课后材料等。教师应当独具慧眼,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些有价值的实践材料,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加以应用。比如在苏教版第一册讲“基因诊断”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中“放眼社会”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去了解基因诊断。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学习,教师虽然只是点到,但学生往往印象深刻,这种和实际紧密结合的材料往往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只要点到足矣,而学生往往能给教师意外的惊喜。

(2)挖掘教师潜能,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带头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经验,尽可能去联系实际,切不可照本宣科,联系能让教师之口的知识变得生动、变得具体、变得可以理解。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效果甚佳。介绍克山病时,教师可以介绍硒强化盐,这样既介绍了克山病原因,学生也掌握了治疗克山病的方法和途径。介绍自由水的存在形式时,教师可以演示用吸水纸吸了水后再挤去水,然后问学生吸水纸内吸收的水有几种存在形式。介绍自由水在加快代谢方面作用时,教师可以举例让学生说说晾干种子的原因,梅雨季节要注意晾晒衣服的原因。关于还原糖的颜色反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关于此颜色反应的作用,即教师可适当介绍糖尿病治疗可能的途径。介绍性激素时,教师可联系环法大赛兰迪斯兴奋剂事件。介绍维生素D的作用时,教师可联系娃哈哈AD钙奶。介绍蛋白质结构改变(变性)时可以联系鸡蛋在高温下的变化、吞金后对人的影响等等。关于核酸的组成介绍,教师可结合珍奥核酸的例子给学生讲解核酸营养。以上是笔者就苏教版教材第一章教学中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教学,学生感受到了生物学其实就在身边,原来的距离感没有了,生物课变得非常亲切,我们的学生期待着每一节课都能获得一些书本内容之外的实践知识,也体会到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了激发。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主动去还原知识。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课外发现知识,将课本知识还原到生活,让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萝卜做实验去发现萝卜的渗透现象;让学生去看腌菜后水缸内水的变化,去思考水分得失的条件;介绍细胞衰老的机理时,让学生了解化妆品的成分、了解面膜的功效、调查大宝SOD蜜的原理。有了这些主动发现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我学习、亲身体验,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

运用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形式给学生创造机会去实践新课程中的课程形式多样、课程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课程内容,整体设计,和必修课打通,把选修课、社团课、学校学科活动、学科橱窗等平台作为给学生去进一步发现问题、发现知识,并利用课堂学习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学校将知识的发现、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应用融为一体。

生活知识范文3

我担任生物教学工作已有9年了,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在面对农村学生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学习能力差。但也有其优势,农村的学生大都有农业生活、生产的经验,和大自然接触较多,对生物学有着最直接、最丰富的体验。如何利用好学生的生活、生产经验,将这些感性认识进行迁移,提升为理性认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生物学现象,去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我提出以下一些个人的认识。

(1)从实际生活出发,多收集生活、生产实例,将其有效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重难点。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节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学习。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住校人数多,但宿舍数量不足,一问小小的宿舍内,却住着16个学生。通风条件差,再加上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多学生都有患传染病的经历,最常见的如疥疮、结膜炎、流感等。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来讲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以及控制传染病的三个途径。同时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2)开发地方资源,合理调整实验内容,让生物实验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例如实验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随着课程进度来看,这个实验大约在11月底进行,所用材料为天竺葵。但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通过实践我将这部分内容提前讲授,实验安排在10月份左右进行,并将实验材料改为地方最常见的蚕豆。在实验前,要求每组学生提前种植蚕豆用于实验。通过这样的改进,使实验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验操作变得相对简单,实验效果明显。

又如“探究蚂蚁的通讯”一课,首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然后将实验转移到室外进行,带领学生在校园的空地上寻找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的观察。将实验改在室外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同时也避免了在室内进行该实验的一些弊端(如噪声过大、外界环境改变,蚂蚁被学生弄死等不利于进行实验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做法,使实验易于操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渗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经意地流露出“男尊女卑”、“生女孩全是母亲的错”等想法。通过课后的调查,也了解到现在农村仍然存在因母亲生育了女孩而在家庭中受到歧视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我更侧重于情感目标和德育教育的完成,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知识,认同在当今社会男女地位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在学习《人的生殖》和《青春期》这部分时,除了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穿插讲解一些有关于青春期性教育和性道德的内容。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提前,随着性生理成熟的到来,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和萌发。学校、教师有责任给他们一个正确了解知识的途径,才能让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防范不健康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4)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图文、视频、数据等加强学生直观体验,拓宽知识面,通过实验、调查、课外活动等方式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不同的课、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

生活知识范文4

另外,因为生活化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效率,使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

一、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并适时地引入课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学“地球”一章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冬夏两季教室接受阳光的情况,为什么有大的差异呢?我们这儿的人们为什么就喜欢住在坐北朝南的房屋呢?我们的鱼船在南纬30°、西经80°遭受强风暴袭击,请求援救,怎么办”等问题。

又如,在学“聚落”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傣族要住竹楼,为什么北欧的房顶又尖又高,为什么因纽特人住冰屋”等问题。

所有这些现象的解释都能结合我们的地理教学来解决。这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符合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能使他们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观察、发现生活现象并在分析探究中进行地理教学

没有观察,地理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对生活常识中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的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如在讲述六大板块张裂时,我顺便讲到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躺在医院病床上观察世界地图上非洲和美洲轮廓,以致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又如讲到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去观察定海城东西南北各方面交通的发展。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补充,许多同学才发现:原来定海的交通有了根本的改观。向西:有兴舟大道通过晓峰岭隧道连接定海与鸭蛋山码头,通过海峡轮渡连接定海(鸭蛋山)与大陆(白峰);通过鸭(鸭蛋山)老(老塘山)线、连岛大桥连接大陆;通过环岛公路连接西乡农村。向东:北有东皋岭隧道连接白泉,中有昌洲大道连接临城,有朱家尖大桥连接朱家尖,南有东山隧道连接定沈线。向北:有外环线横穿城北,有长春岭隧道、定马线连接马岙等。向南:通过海上航线连接国内国外、四大洲五大洋。原来定海的市区规模又扩大了许多,西到盐仓,东到洋岙,欲接临城、沈家门,连成了城市带。

三、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在讲授山区的开发利用时,我顺势过渡,我国的山区主要集中在西部,那我们怎样合理地开发利用这2/3的山区,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经济腾飞做贡献呢?请你结合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阐述你的设想。

展示相关的画面(开发矿山、放牧牲畜、林业生产、登山观光)。此时我已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俯下身来,融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来研究、探讨,共同获得新知。当我们看到一幅满是树木的画面,学生说可以开展林业生产,林业生产既可以增加我国的绿化面积,保护生态平衡,同时也增加了我国木材的蓄积量;当看到一幅美丽的山上有很多游客的时候,学生说发展旅游业,因为秀美的山川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当地的收入,而且有的学生阐述说,我国这些美丽的旅游资源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学生通过画面展示的自然景观信息侃侃而谈,了解了我国壮丽的山河、多样的地形,为发展农、林、牧、副、矿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强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以及使命感和责任感。

生活知识范文5

一、食醋去水垢

水壶使用时间长了会形成一层水垢,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向水壶中倒入一些醋,浸泡一段时间水垢就溶解了,这是因为食醋中的醋酸可以和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使它们转化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和醋酸镁,从而除去水垢。

二、厨房中的化学

(1)大家都吃过馒头,馒头松软可口,这其中可少不了碱面的功劳。碱面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钠。面粉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馒头松软多孔。如果面粉发酵不够充分,产生的有机酸就少,这时可以用小苏打代替碱面,小苏打的化学成分是碳酸氢钠,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比,碳酸氢钠消耗的酸少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使用碳酸氢钠可以在有机酸较少的情况下产生足够多的二氧化碳。

(2)在洗涤剂被大量使用之前,人们在厨房里用碱面去油污。油污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油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3)在厨房中对可以用煮沸的方法一些餐具的消毒,这是因为加热可以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样细菌和病毒就被杀死了。

(4)用来盛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用聚乙烯塑料,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鉴别这两种塑料的方法:取一块塑料点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塑料,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乙烯塑料。

(5)着着火的灶台上,滴几滴水在火上,火焰会突然旺一下,这是因为炉灶中的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了易燃的氢气。

三、电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有经验的电工都知道,在户外接电线的时候,不能吧铝线和铜线接在一起,这是因为铝线和铜线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形成原电池,这样就加速了铝线的腐蚀,缩短了电线的使用寿命。

(2)在河闸的闸门上以及轮船的外壳上通常连接或钉一些锌块,是为了使铁和锌形成原电池,这时较活泼的锌被腐蚀而铁受到保护,闸门以及轮船的外壳就不会被锈蚀。

(3)铜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在表面形成一层铜绿,但是有的小铜锣却不会生锈,这是因为制作铜锣的材料是铜锌合金,这两种金属形成原电池后锌被腐蚀而铜受到保护,所以小铜锣总是闪亮如新。

(4)铁锅炒菜后刷不净容易生锈,是因为制作铁锅的材料中主要是铁,还有炭,铁和炭与残留的食盐溶液形成原电池后加速了铁的腐蚀速率。

四、泡沫灭火器的制取原理

家庭备用的泡沫灭火器内装着两种溶液――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在使用时将泡沫灭火器倒转过来,打开阀门,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铝和水一起喷到火源上,将易燃物与空气隔绝,同时降低了环境的温度,火就被扑灭了。

五、运用化学知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与权益

(1)洗洁剂混用的危害:生活中的一些洗洁剂是不能混合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氯气。

(2)为了保证人身的安全,进入久未开启菜窖、枯井前,要做灯火实验,这些地方容易聚积大量的二氧化碳,贸然进入可能会导致人窒息死亡,可以先把点着的蜡烛放进去,如果烛火不灭,人就可以进去了,如果烛火灭了,说明里面二氧化碳浓度太高,要过一些时间才能进去。

(3)买毛线时如何鉴别毛线的材质:取一段线烧一下,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或烧头发)的气味,残留物块结,有光泽,轻轻挤压就压碎,这样的线就是纯毛的;如果残留物块结,有光泽,轻轻挤压不能压碎,这样的线就是化纤的;如果残留物是一些灰烬,一吹就散,这样的线就是棉线。

六、运动场上的化学知识

(1)当一些运动员的某些部位受伤时,随行的医生会向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一些液体药品,这就是氯乙烷氯乙烷,氯乙烷沸点低,喷到皮肤上后吸收热量挥发,使皮肤降温,降低疼痛感。

(2)举重前,运动员把双手伸进装有白色“镁粉”的盆中,然后互相摩擦掌心,这种助运动员一臂之力的镁粉是碳酸镁,可以增大摩擦力。

七、保护环境,保护自我

生活知识范文6

【关 键 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理念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让教育回归生活,教师借助于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的根本所在。教学中,借助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相应的道德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本文就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对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内涵

所有的知识学习最终都会回归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揭示教材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分析和解决具体内容。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将社会生活充分穿插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培养自己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情感生活和审美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对知识性应用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建构。

小学学生基本都是六七岁至十二三岁的孩子,孩子还没有较多的生活判断能力。如果只是借助于教师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涉及到的知识,务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相应的思想品德问题,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品德,从而充分认识自己的生活,感悟自己的生活,最终培养起创造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同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让思想品德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深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将思想品德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在创设了具体的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而抽象的思想品德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认识和理解具体的思想品德知识。

如在学习《人类的家园》这个单元的《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这课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始上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分别是蓝天白云、宽阔而蔚蓝的海洋、辽阔而水草丰盛的草原、高山流水,当学生沉浸在美丽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时,我将另外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分别是雾霾满天的天空、飘满海藻和油污的海洋、沙漠化的草原、垃圾包围的城市等等,学生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当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之后,我再带着学生走进这课的知识学习。然后将具体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以此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减少资源浪费。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从而较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三、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学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具体知识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深度对课本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可以通过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化知识内容,让学生学会生活。最好是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获取能够解决实际生活的理性思考。

如在学习《在爱的阳光下》这个单元的《家人的爱》这课内容的时候,虽说学生天天和家长生活在一起,但是学生最容易忽略与家人的情感关系。在上课前,可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家中去寻找父母疼爱自己的地方。通过学生们在家中的观察,能够发现很多平时没有关注到的情节,从中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②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我们的生活状况将会怎么样?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拉近与父母的关系,增进情感,从而将书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最大程度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从而和父母进行较好的交往。通过设置这些特定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与具体生活相互照应,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意识,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必须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探寻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