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全球化;现状;对策

多元文化指的是丰富多样的文化。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文化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可以为我国带来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改善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及时吸收先进的艺术教育方法,提升我国艺术教育质量,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一、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下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其一,滞后的艺术教育文化观念。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观念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观念相比相对落后。一方面,我国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文化知识比较重视,而对艺术教育重视度不够。在目前的教育系统中,仍有一些教育机构秉持以往的艺术教育观念,导致我国整体的艺术教育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目前的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国外文化的教育,而忽略了本国文化的教育,有些人甚至认为外国的艺术教育才是先进的,因而选择学习、研究外国的艺术,不关注我国的艺术。这两方面原因使我国的艺术教育落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也使我国艺术教育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其二,对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引起关注。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我国也逐渐重视艺术教育,逐渐改进艺术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转变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观念,使其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对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使我国对艺术教育引起极大的重视,认识到文化交流、融合是解决现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途径。其三,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压力与动力并存。社会发展对我国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理解多元文化,认识到艺术教育对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艺术教育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既要学习国外的文化艺术,也要深入钻研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既要为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作贡献,也要积极弘扬我国的文化艺术。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我国艺术教育压力与动力并存,需要积极响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提升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对策

其一,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艺术教育的主体,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优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教育,从而满足学生教育上的多样化需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在外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充分地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在本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内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对艺术学习更有兴趣,还可使学生的艺术情操得到培养。其二,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艺术教育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学习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之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和意义。首先,学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够激发爱国情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其次,我国的艺术教育相对落后,因此在艺术教育上应当重视我国的艺术,只有先发展我国的艺术,才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欣赏其他国家的艺术,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其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艺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国应当在传授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我国艺术教育带来新意。通过艺术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使我国的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结语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艺术教育也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艺术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重视本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艺术教育只有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苗广娜.浅谈高等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趋势.美术教育研究,2015(15).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2

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影响,很有可能在今后逐渐成为企业兴衰的决定因素。企业兴衰固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企业文化确实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一些专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力。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大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将备受各界青睐。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学习型组织”,学习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生命源泉。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比竞争者学得更快的能力就是惟一能够长久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一点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许多著名的国际化公司,不管什么行业或者什么历史,都设立了CKO(首席知识官)的职位。这种学习文化有四点含义,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意味着必须开发智力。智力应当是一种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应当是一种了解环境、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能力。

更加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与企业的形象设计紧密结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与市场开拓有机结合与实现优质服务有机结合;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解决CI设计中的问题要坚持五个原则,这就是:坚持好识好记好用的原则,坚持国情化的原则,坚持民族化的原则,坚持个性化的原则,坚持多样化的原则。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进人19世纪以后,科技发展迅速,交通工具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改革,铁路出现了,便利的交通大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时,体育运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比赛规则确立下来,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文化活动,体育项目不断丰富,竞争力度不断加强;这时体育的可观度大为增强,审美价值越来越高,加以便利的交通,体育旅游开始推广,旅游城市不断增多,参与体育旅游的人数也增加了不少,体育旅游文化开始发展。

进人20世纪后,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人群也不断扩大,从原来的上层社会有名望、有经济实力的人群,逐渐扩大到普通人群,体育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大型体育赛事不断出现,体育界不断出现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这时,体育旅游飞速发展,世界人民对体育文化旅游的热情很是高涨,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正在形成,体育成为世界人民休闲娱乐的必修项目,在国外,大多数家庭都会把体育旅游作为家庭开支的一部分,划人预算范围,每年从事体育旅游活动几乎成了习惯,国外体育旅游业发展已相当成熟。

二、体育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旅游文化近几年受到人们的热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举办了体育健身旅游主题年活动后,体育旅游产业更是得到巨大的发展,当年我们就向海内外旅游者提供了60项大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游活动,受到中外游客的热烈欢迎,我国体育旅游从此成为一种消费热潮。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发展阶段,与国外体育文化旅游业相比,无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发展速度、从业人数、旅游资源开发程度都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体育旅游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文化,开拓体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国体育事业,旅游文化的的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

从体育旅游的价值来看,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体育旅游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在1997年,我国旅游业收人110多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休闲娱乐、体育旅游创收的。而近几年,体育旅游的规模内容不断扩大,体育旅游对国家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大,它作为精神产品不断地拓展着人们的消费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对提高人们身心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体育旅游文化的价值

(一)扩大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体育旅游能够吸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这样大大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有力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提高体育旅游城市的社会影响力。

(二)传播体育文化增进交流

体育旅游文化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是传播体育文化、体育精神重要途径,能够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了。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以休闲娱乐,健身强体为目的出游的人数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努力在世界旅游市场抢占商机,借此传播我国古老的体育文化、优秀的体育精神,通过旅游,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提高中国声望。

(三)促进人类精神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4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社会资本的介入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提出和实施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战略,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确立宏伟的远景目标。当前,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潮,欠发达地区能否抓住有利机遇,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而又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党委、政府着眼于新世纪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先后出台了支持和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政策,明确了全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文化建设热已在全区蔚然成风。

在“大文化”、“大产业”、“大旅游”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的支柱性产业雏形已现。全区各地高度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依托草原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使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大放光彩。目前,已有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红山文化节等110多个节庆品牌;初步建设或正在规划秦直道、巴林石、孝庄园、红山先民聚落园、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等20个文化产业园区;在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电影、出版、报业领域成立了5大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其集团化、集约化、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加强文化资源普查、整合与开发,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加快内蒙古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现实基础。自2006—201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区已有数十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0—2011年组织实施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内蒙古的历史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文化之乡、地名文化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科研究、文化艺术机构或团体以及广告会展业、网络业、动漫业、文化人才等19个大项目、108个子项目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目前,我们已初步摸清了境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及资源的家底。与此同时,我区先后组织实施了“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文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内蒙古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重大文化项目和学术工程的完成将对内蒙古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由此而产生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将会使更多的人从其他行业中逐步分离出来,加入到文化产业大军中去,内蒙古文化产业将迅速发展壮大,进而取代部分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开拓宽广的前进道路。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的破除,又包括对原有文化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由于目前我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未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清除不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解放文化产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保驾护航。

(四)积极培育和完善主导文化市场,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其发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文化市场是连接、沟通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者的中介,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规范,以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几年发展,一个包括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制作放映业、文艺创作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娱乐业、广告业、文化会展业、工艺美术业等行业,由本体产业、交叉产业、延伸产业综合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内蒙古已初步形成。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呼包鄂产业带为主轴,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筑起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内蒙古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内涵发展;崇尚自然、向往绿色、保护生态的普遍的大众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将会为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做大做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赢得无限商机,将吸引更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产生良好的文化市场效应,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市场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美好前景。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内蒙古“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明确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由此,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当今社会,任何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性竞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源泉。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上升,经济发展越来越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文化手段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经济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明显,出现了“经济文化化”趋势。当今,文化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或功能,还具备了市场条件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在自然生产力、工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趋势。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既是内容产品,又是技术产品,融合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将越来越大。而“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毋庸置疑,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其经济、文化、科技的一体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文化产业链的特优化趋势。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必将围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使分散的资源集约化,这是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所在。一是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特点和产业链相关效应,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着力打造混生性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与民族演艺结合起来,集合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打造有市场前景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形成内蒙古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地学文化;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充分说明我国正在从“征服自然”的误区中逐步走出来,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地球科学正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它的研究任务正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与方法[2]。地球科学又不仅仅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还承载着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危机预警、人地关系反思等文化使命。地学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其基本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加强地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地学文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子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张中伟(2003)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在于:环境、资源、人口三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框架,前两项均属地球科学范畴,因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发展地球科学文化将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助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世界竞争无疑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地球科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王殿华(2003)指出地学教育中应该引入地学文化的概念,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关怀融入地学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能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地球科学并树立为之献身的职业理想,必须使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地球科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意义,感受地球科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地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才可能有坚实的人文基础,才算达到了应有的理性高度。王殿华(2004)指出地学类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地球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介绍了地学新闻报道的特点、范围及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加强地学新闻报道的建议。段怡春(2004)指出地球科学内蕴的无穷自然奥秘和丰富哲学理念,彰显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类科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大力发展地学文化,普及地学知识,是在当前国情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王殿华(2006)指出地球科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折射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王殿华(2006)指出地学工作者肩负着科学强国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使命,要把地学文化融入地学高等教育和科学传播体系之中。王殿华等(2006)指出地学文化不只具有启迪人类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功能,它还是一种储量巨大、采掘不尽的富矿资源,有着强大的经济功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地学文化产品需要立体传播。孟宪来(2006)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不仅是科学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孟宪来(2006)指出地质文化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玄妙的概念、学理,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社会实际生活之中,它的功能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尤其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李信义等(2006)谈了对地球科学文化的理解和利用,并初步分析了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混和、分科、融合三个阶段。余振国等(2007)指出要以节约资源的先进文化为底蕴,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产业文化,建立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王殿华等(2007)指出地球科学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对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地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资源环境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探讨如何加强地学文化传播,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此,含地学类高等院校的地学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一批有深厚地学文化素养和较强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段怡春等(2007)指出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对于深入发掘地球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球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段怡春等(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地球科学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地球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张中伟(2007)指出地球科学不仅肩负着科研责任(学术责任),而且还肩负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所赋予的文化责任,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文化责任。

余谋昌(2007)指出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它不仅对人类精神,而且对资源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陈琪(2007)从地球科学文化内涵的界定入手,分析和阐述了地球科学文化的基本特点以及普及与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地球科学文化的社会普及与传播。杨力行(2007)指出从文化视角来审视地球科学,或将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地球科学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学研究方法或思维逻辑,即“真”的问题;二是人地关系或地学的价值理念,即“善”的问题;三是地球演化的平衡或人与地球的和谐,即“美”的问题.文化视角下的地球科学是由“真”、“善”、“美”三者构成的统一体系。褚庆忠(2007)指出把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开发,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文化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地球科学文化特色的影视、网络、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激励科技企业、文化企业、旅游企业等对地球科学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在影视动漫、图书出版、网络、旅游等领域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地球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向大众文化进军,这将是一幅极为诱人的文化图景[3]。

二、地学文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地学文化的研究还主要是围绕其内涵、功能、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很多问题还需要深入剖析。与众多的其他文化相比,地学文化还未能受到与其重要地位和巨大功能相称的重视。要将普通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化成当代先进的地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价值,成为能够提高公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质的大科学,就要在深层次上挖掘地学文化的内涵,深入探讨地学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地学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打造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肖景华,洪向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5个理论热点[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5.

文化发展趋势范文6

新闻策划的三个基准点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三个基准点:事件、观点、参与。

基准点既是新闻策划思路开启的起点,也是在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及媒体运作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策划所要达到的效应预期。

第一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本源所在。新闻最核心的内容即其“事件性”。没有事件不成新闻,新闻的深刻并不是来源于作者思想水平的深刻,而是源于事件本身的深刻。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具有相当深刻的内容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即第一基准点具有原则意义。

第二个基准点可以说是新闻策划主体即媒体的价值观所在。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新闻素材的同质化几难避免,那么,只有从关注角度、关注重心上去体现“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新闻策划应体现媒体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点”具有导向意义。

第三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先进模式。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因为媒体过多且媒体形式多样、信息海量存在,造成受众被迫采取具有较大盲点及视觉死角的选择性信息接受方式。从这种形式看,媒体进行新闻策划已不仅仅是将一题材做好的需求,而应成为一种信息或媒体形象输出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媒体主动或被动地经历了从“站着俯视读者讲话”到“坐着讲给读者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发展到目前,就应该是“走到读者中间与读者进行交流”。这种变化体现了新闻策划模式从单向性到互动性的转化,较多地体现了“宣传性新闻”向“公共新闻(公众新闻)”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具有前瞻意义。

三个基准点在发展中的重心转换

当然,这三个基准点在目前的新闻策划中都存在,都应是新闻策划的要素。只不过随着时代对于新闻及媒体要求的转变,其在策划中所处的地位有着重心转移的现象。

1.第一个基准点及其发展困境

应该讲,都市类媒体进入市场之初,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就是透露尽可能多的信息,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知望,把事件“做大做透”甚至做“凶猛新闻”。

将“事件”作为新闻策划的基准点,要求报道尽可能多地将事情发生的背景、细节、各方观点及后期效应详细地告诉读者,其立场多采取客观陈述、静观其变,而后通过舆论的力量,促成问题解决,这种“发现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的报道策划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其优势在于忠实地遵循媒体的旁观者角色,在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话语权。

但不可否认,在社会大发展时期,问题的大量涌现与逐一解决之间存在着矛盾,新闻媒体所坚持的“政治家办报”的党性原则与一些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客观效应之间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客观上造成了报道壁垒及,于是敏感题材越来越多,“凶猛新闻”也只能做到浅尝辄止。“顺时而生、逆时而竭”,对于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媒体而言,这更是一条高压线。于是仅依靠第一基准点而生的新闻策划也就不得不面临题材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的发展困境。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可以扬弃,无论任何新闻策划,事件始终应当是新闻策划的起点,是木之本、水之源。脱离了事件的新闻策划只是空洞的且没有生命力的。

2.“观点”顺势上扬及“参与”的必要

在上述情况之下,体现独家视角或独家特色的“观点”的地位上升,即成为顺势之作。

笔者认为一个媒体观点的形成与明确,是媒体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读者认同特色。然而,将这种价值取向转化成实实在在且鲜明有力的“观点”,其中关键的工作就是树立品牌。这个品牌不是一个名牌的概念,其要素除了对受众的认知有广度上的要求外,还要有深度。此外,这个品牌应当伴随着一个平台,使内容、角度不同的策划都能运行其中。

当然,随着目标读者群的逐步明确、稳定,我们进行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策划产生的社会效益来吸引读者,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我演你看”是一种方式,“想唱就唱、你我同台唱”可以说是更为先进的一种方式。所谓“公共新闻”的理论核心就是媒体参与到读者中去,请读者参与到策划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更为灵活地展现报道、把握报道方向,也能更好地培育、影响读者,使其更加忠诚。

且随着新闻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仅一味强调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局面,而参与因素的加入,则会加大媒体在策划中的主导力量,使其更易于掌控。

参与性新闻策划的几个要素

与侧重事件性的新闻策划相比,强调参与性的新闻策划对策划起点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是主动表演,吸引读者捧场,能否从策划思路上找准事件和情感以及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就显得极为重要。否则,媒体只能落个“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拉自唱”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不容忽视:

1.政治正确,增强把握力。政治正确不是一句空话、套话,也不是仅在中国讲的。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就因为说了一句“女生学文要比学理好”就被迫下台了,成为哈佛校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在我们的环境里,政治正确指的就是要有大局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要有益于社会发展,媒体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党性原则。

再者,在目前的环境中做事,取得上下两方面的认可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有时,这种效益还能转化为强大的基础资源。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认为在运作新闻策划时也要有这种意识。政治正确了,就会给整个策划甚至整个局面创造一个友好的外部环境。

2.策划要有创造性、有效益。创造性既指思路要创新,具前瞻性,也要求立意要高,要有境界,不能让受众产生“审美”或“审丑”疲劳。

策划是与对手在智商和情商两方面都要进行的较量。越是焦点题材,竞争双方正面交锋的火药味就越浓。在这里,能否大胆地进行尝试,为前人所不敢为,能否抓住读者的眼球甚至心灵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效益应当是复合的,不能过于单纯,搞学术研究式的活动,应当慎重。

3.策划要注意资源的整合。这里的资源指媒体的内部报道资源和外部的社会资源。

目前,一些媒体在活动策划方面存在“多龙治水”、部门条块分割的情况,实际上形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把一些常规活动串起来,将题材或观点相近的活动合并同类项是必要的。

再者,要学会借势,利用好外部的社会资源。从社会事务执行能力上来讲,新闻媒体的权能是非常单薄的,而很多社会单位本身也有开展工作、与媒体进行合作的需求,媒体要善于借势,把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思路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做下去。

新闻策划所需的制度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新闻策划在新闻出发点、媒体效益需求、运作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归根结底,创意并执行策划的始终是人,处理好人的因素是策划活动成功的治本之道。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越来越鲜明地带有其所属媒体的个性特征,那么,对策划实行更为扁平和个性化的项目制管理则更利于发挥策划执行者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使策划保持长期的活力。

上一篇作文合作

下一篇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