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河道景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河道景观范文1
1 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蜿蜒曲折的河流在大自然中流淌,陡峭的河岸和平缓的河岸交替出现在人们眼前,河堤的石头、游鱼清晰可见,转弯处的河水几乎静止不动,树木和草丛的倒影重叠映在水面上。这是以前自然真实的景象,现在这种美景正在逐步消失,所以,保护我们接近自然状态的河流,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软性的”或“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成为新的口号和时尚。越来越多地发现:河底已不再全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一改过去僵硬笔直的形态,既有宽的地方,也有窄的地方,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还有浅滩和深潭;河岸的防护和加固,以生物固坡代替工程固坡,使“人工河流”又重新成为自然中的河流。
2 引入历史文化背景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每个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建设方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尽管滨水景观只有一个具有排涝与休闲功能的用地。为了避免在文化引入方面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么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故此,城市河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供应水源、防洪排涝、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等各项生态功能,还要考虑到景观要与城市的文化氛围融合,使拼合景观与历史的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城市的风格、市民的风格结合起来,或彰显大气,或突出细腻,或回顾历史,或展望未来,使人们在享受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3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河流在各种环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在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水的流量和流速都不一样;在城市中流过的河流与流经郊区田野地带的河流,烘托的氛围也迥然不同。在景观方面,注意水、绿树与城市景观的相辅相成,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态方面,注意河道轮廓、流态、瀑布、河湾、深潭、蜿蜒程度、沼泽大小、湿地分布等。
4 河流断面设计向自然河流断面靠拢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较为常见有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4.1 矩形断面 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一般用混凝土做基础,投资小、整体性能好、抗冲刷能力强。由于比较节省土地,该形式多为城市河流采用。缺点是不易做景观,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基本上不具备亲水的特征,且对游人尤其是儿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4.2 梯形断面 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在坡上种植绿树和青草,少在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缺点是不具备亲水特点,不利于水生植物生存。
4.3 复式断面 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在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利用的功能。该类型由于功能广泛,故在城市河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 天然无污染材料(木材、石料)的大量应用
护坡及挡墙内材料(包括碱化集料)会水化反应、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如早强剂、抗冻剂、膨胀剂等)会在水中发生反应,并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灰色、生硬、没有活性的混凝土墙体中,身心健康也会遭到伤害。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采用混凝土作施工材料还会带来潜在的威胁,使雨水无法渗入地下,便通过侧沟猛然间冲入小河,小河的河水暴涨,最后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一场大洪灾。所以,为了满足营造自然景观和行洪排涝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渗透性较好的铺装材料,使来自地表和斜坡处的积水尽可能渗入地下。
6 功能多样性
现在的河流的景观设计已经和河两岸的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了许多行洪排涝之外的功能,如:环水公园、水上舞台、卵石步道、季节树木、四季花卉、休闲广场、健身设施、林荫小径、露天茶座、临水长廊、游船码头、嬉水乐园、灯光喷泉、亲水岸线、涉水台阶等。
7 分阶段主题突出化
河道景观范文2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整治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城市水环境改善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河道是水的载体,是水环境的核心,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复杂原因,多年来缺少对河道的呵护,城市大多数河道,特别是一些中小河道的功能正在不断萎缩。如何有效地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是主管行政部门 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城市河道的发展现状 我国因为过去几十年里被计划经济所影响,在城市中疏挖河道时,只对其水力技术要素进行了考虑,并没有重视它在城市中的其它功能,对于景观设计更是无暇顾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中央对基础产业的投入也在加大,城市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再造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亲水”建设,成了整治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虽然已经开始形成对景观处理意识并正在实施和发展,然而其中还存在着没有被重视和被完全解决的问题: 1、因为城市中房屋、道路、广场等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河道泄洪压力不断提高,不得不对河底及河坡硬化,这对于河中动植物的生长及生物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2、因为硬化,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不畅;对自然界原有的水循环系统产生了影响。
3、只对河道的整治、疏挖、通畅考虑;不重视河道与周边环境的连通,以增加其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处于分割、孤立的状态;
4、为了获取更好的水环境,必要情况下应将“两堤一河”的传统模式打破,让雨洪从过去的直接入河,变为在土地上分散储存;
5、要尊重河道的自然形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河弯、曲折、浅滩、深潭、沼泽、埠头等手段;
6、对于非工程建设,例如视觉效果的考虑——如倒影、夜景、透视等也要重视。
二、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功能
(一)生态廊道
河流是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是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地,在现代景观生态学基础上,河流廊道有着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作用。并且,河滩中的自然岸线、湿地等景观生态区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宝贵财富,生态脆弱地带和群落类型的代表性样本,如洪泛区、冲击滩涂等,在推动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景观等方面也有着特殊的潜力。
(二)绿色休闲通道
河道滨水区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之一。在对河道滨水区自然承载力考虑的基础上,布置满足不同需求的居民活动空间与设施,创造人与生物共生的滨河开放空间,把城市居民的活动引向水边,由开敞的绿地系统、河流开放空间走廊以及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形成完整的网络。沿河道组织交通,是城市居民步行、骑自行车的最佳通道。
(三)城市景观开发热点
河道周边往往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但今天,对河道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早已超越了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层次,多数城市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的河道景观能够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人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城市景观界面
河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城市与自然交流的场所,从视觉和景观认知的意义上讲,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边框,即凯文·林奇所谓的边界(L哪c h,1960)。
(五)遗产廊道
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常常与城市河流密不可分,故事与古迹往注沿河道发生和留存。
三、城市河道景观整治的重点及措施
(一)连续性的视线
1、城市沿河街区的建筑布局和形体设计应有意识地预留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靠近水域的建筑不能阻挡街区内部的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2、结合气候特点,靠近水边的建筑底层架空或局部透空,形成半公共空间,吸引人的活动,同时也使河道滨水景观成为视觉焦点。
3、与城市功能分布相适应,在滨水边缘地带特殊地段,人流密集、多种交通方式交汇地地方,开辟公共广场。
4、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以及休闲区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的场所,改变建筑阻挡水体,行人在街道上看不见水,无法接近水的状况。
(二)塑造亲水性强的河道滨水空间
1、处理好安全与亲水的矛盾
在保证防灾功能的同时,河岸设计应考虑景观的美感和生态的平衡。在不同的河道滨水环境氛围,城市中心或城市边缘、风景旅游区或城市广场,护岸可采用不同材料建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防灾不是护岸设计的唯一标准。以防洪作为唯一的设计准则,会使滨水地区大多采用垂直型的混凝土护岸,造成刻板生硬的河道滨水景观。护岸的设计应尽量采用斜坡型或阶梯型,并运用自然的绿地和碎石以及文化景墙等修筑,既可提供视觉的美感,又能种植树木。河道滨水绿地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亲水平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观景平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眺望平台三个层次。
2、以生态优先原则进行护岸设计
护岸的设计应尊重河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界原有的材料,尽量少用人为的方法改造。即使在不得不进行人工建设的情况下,也应创造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人工模拟环境,使生态循环不至于中断,例如干砌块石护岸、生态护坡、水生植物等为水中的藻类、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繁殖的环境。
3、护岸设计结合城市规划进行
护岸不能局限于形态、材质、标高等要素的设计,应权衡它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建构中的角色和地位。城市河道滨水空间的开放空间系统、绿化林带的具体操作实施都有赖于护岸设计中的全局观念。
(三)立体设计
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的关注和兴趣。因而,景观设计应使得整个河道滨水区域的三维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就可使河道滨水景观给予人的空间感受更加强烈。如种植乔木、灌林时,应先整理好竖向地形,后乔木、灌木、地被分层种植;运用平台道路的上下层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出。
(四)从居民的观赏者角度考虑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沿水流方向所看到的景观称之为“流轴景”;站在此岸看另一岸的景观称为“对岸景”;乘船在河上由近处看到的河岸景观称为“水上景”;由空中看到的河流景观称为“俯瞰景”。好的景观设计应当使各种景观都精彩。河道的景观设计应当考虑到整体景观的和谐、景观的个性化、景观的透视效果、景观的耐看性、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的内容包括:岸线形状、护岸形式、护岸材料的选择、护岸材料的纹理和亮度、河岸休闲娱乐空间的组织、亲水活动空间位置、近岸水生物的活动空间以及河岸绿化的种植等。
岸线的处理
应该采用多样化方案对岸线处理,尽量增加自然生态性和亲水性,可依据各区段的具体功能和景观特点分别进行设计。在农村区段,两岸用地改造余地较大,在满足水利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与自然生态型景观设计相结合,以自然堤岸式处理为主;在城镇中心地段,用地置换余地较小,地价昂贵,可以结合沿河广场和步行走廊设计对岸线进行处理,通过局部变化,增加景观形象的生动性和亲水性,有意追求岸线变化;在过渡地段,岸线改造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用地密度较高的地段,采取城市中心区的处理方式,用地密度较低和游憩地区,采用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
(六)推行生态绿化
要推行生态绿化,充分运用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城市河道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种植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林冠线变化等,形成春花、夏阴、秋色、冬姿的植物景观效果,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保护重要的文物建筑,建立完善的管理修复制度
对重要的历史风貌建筑的维修,原则上应对照原有历史风貌建筑物的实物、测绘图及照片,使用与原有材料相同的材料。要是必须使用新材料,则应使外观与原材料保持一致,在维修后反对现代材料外露,使“修旧如旧”。对于在重要历史风貌建筑所在环境中的建造活动要严格控制。如若经批准建造,对于新建、扩建项目的高度、体量、建筑风格、色彩、 及视线应严格控制,确保新旧建筑的协调相配。
结语
对城市河道的认识, 不能仅停留在“风景如画”之上,更不能片面地以追求最高经济利润为目标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开发,要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河流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从而有力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工作,创建优美的河道景观,构建良性循环的河道生态。
参考文献:
河道景观范文3
关键词:原则注意问题南山河项目案例
Abstract: the "water is a mirror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this is very impressive. In the modern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change of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water culture is in constant change, o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river water shall reflect history culture and modern water culture un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excellent water left over from history culture, and to create the modern water culture. 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technology means water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large fountain, water culture exhibition hall, modern sculpture, etc. So in addi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dscape and green river organically, reflect the water landscape features should be green and celebrity activities, historical events, the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and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with good. First of all to be saved and restor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ultural legacy, heavy made history style. Second, we should beware of urban river landscape change one-sidedly, want to notice to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unity of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integration, appropriate "perfect".
Keywords: principle problems in the south sunvo company project cases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关于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 1.多样性的原则 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系。 2.师法自然的原则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天然河流蜿蜒曲折的河道、深潭、浅滩相间的河床以及植被茂密的河岸是天然河流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在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尽量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河流形态。 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4安全性的原则
要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充分满足城市的防洪规划要求。防洪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任何景观工程都不应该影响河道安全泄洪。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使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达到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
二.关于河道景观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
三.河道景观改造案例
1.一直以来,广东的城市景观改造都受到政府的重视。而最近几年,河道整治,成了每个城市景观改造的重中之重。水,是一个城市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河道,则成为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让掩藏在地下的河道重见天日、将原来臭气熏天的臭水沟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韩国首尔的清溪川。在中国,上海、广州都有类似的河道景观改造成功的案例,如东豪涌和荔枝湾。而在河道景观改造的工程中,云浮的南山河改造也是河道景观建设摸索阶段的一个实施案例。
2.广东云浮南山河景观改造工程是一个以打造河道景观改造为主的项目,该项目位于云浮市云城区,城市规划的中轴线上,改造面积约57000平方米,河道长约900米,包括河道广场设计,坡岸设计,亲水步道设计等等。云浮市南山河是一条途经云浮市区的河道,除了要满足城市景观要求外,还需满足城市排洪要求。原河道是一条两岸比较单调宽度为50米的河道,在非汛期间,因河道宽阔,容易河床,感觉比较杂乱。整改后的河道在非汛期宽度控制在15米左右,河水深度控制在50cm,两岸为亲水平台,将原5米高河堤散步休闲的人们引到河道中亲水游玩。
3.南山河整治使得周边环境更宜居了。以前南山河附近的环境很恶劣,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市民们都不愿意到河边散步。这几年经过政府的大力整治,现在南山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很多,岸边休闲设施的设置,使得市民在工作之余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作为贯穿城区的“大动脉”,南山河的建设历来备受市民关注。以前由于南山河沿线的石材厂多,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政府部门监管松懈,南山河附近工厂排放的废弃物被直接排入河里,导致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市民对此怨声载道。2005年初,云浮市就开始对南山河进行综合整治。市环保局分别对市区南山河中游以上的石材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市自来水公司同时开展截污工程建设和对南山河河道进行清淤。2005年底,南山河“清水河工程”全面竣工,彻底地解决了河道淤塞、垃圾污染等问题,解决了石材企业的废水、废渣污染,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污染隐患,大大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
2011年,南山河景观改造项目以现代人文主义的现代滨水景观建设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在以往,人们惧怕洪水,因而建造的堤岸总是又高又厚,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控制水的四季涨落特性,因而亲水性成为可能。经过多方面的整治和改造,南山河及其沿岸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河底亲水平台及戏水平台,整洁的围栏和富有城市特色的浮雕墙立面,蜿蜒而上的步行绿荫道,犹如一条盘绕在河岸的绿色长龙……这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碧水潺潺。
4.河道的整治改造除了改善城市水体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河床上的步道小码头、小舞台等设施已经完成,清澈的河水在平台中间流过,一条生态、自然、休闲的新南山河已经呈现出来。不少市民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平台上游玩、歇息,昔日的脏乱河变身为今天的绿色走廊。有市民称赞道,像今天这般生活环境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以前整条河都很脏乱,想不到今天在河底也能走路行车,活动场所又大,并且多了很多游玩设施,对小朋友或家长都很好。南山河的景观形成,将云浮一山一水的景观点连成了一个完整的面,使得整个城市更加富有活力。
河道景观范文4
关键字:城市河道整治 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许多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城市的发展却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之上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改变发展模式,对城市环境进行整治与保护。而河流作为一座城市的动脉,对其进行整治应该放在城市环境治理的首要位置。以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来指导城市河道的整治工作,可以在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目标的同时,为城市打造出一道靓丽的沿河风景线。
一、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的目标不仅仅是恢复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河水的清洁干净,更是为了构建出一个适合人居的沿河空间,让城市居民享受到河畔风光带来的惬意。因此,在进行河道整治时,通常会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对河道以及河道旁的滩地、堤岸等地点进行景观生态设计,从而达到整治目的。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道的防洪保安原则
河道的防洪保安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城市建立在河流旁,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但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将十分容易影响到城市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堤岸的稳定性,景观设计应该不影响到河道的安全性能。
(二)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
在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下,有许多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正常,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存在着自然蜿蜒曲折现象的河道以及深浅不一的河床,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大幅度的改动,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而在此基础之上,河道两旁的自然群落应该尽可能丰富,满足多种动植物的栖息要求,让河道两旁的环境能够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目标。
(三)河道的休闲亲水原则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茶余饭后,于河道旁欣赏河畔景色,流连于河水之上的美景,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满足河道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只能够让河道治理具有了基本骨架,在充分考虑到河道的观赏价值之后,才能够让河道治理变得有血有肉,让河畔美景成为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河畔,还存在于河流之上,通过在河流之上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让河道景色更加迷人。
(四)河道的历史文化原则
如果说安全性、生态性以及美观性等让河道的治理具有了骨架与血肉的话,那么历史文化就能够让河道的治理具有灵魂。自古以来,河流就养育了无数的城市人,河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排放生活污水的通道或者观赏河畔景色的媒介,更是许多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一些依河而建的城市中,河流更是成为了城市居民心中的图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河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许多河道所共有的安全、生态、美观特点,更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河道中以及河道两旁突出文化特色,让人们在看到河畔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二、城市河道治理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上文所提到的几点原则的基础上,可进行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的设计,并根据设计内容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在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南方某滨河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主要以河道、滩地以及堤岸三个部分为主体进行设计。
(一)河道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河道部分的设计主要指的是河流区域的设计,也就是对河床以及河流水质的改善。在一般情况下,对河床进行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证河流的自然特性,对于存在着蜿蜒曲折的河段,应该保持其特性,尽量不做较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针对于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淤泥的清除,让河流的泄洪能力能够得到恢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河流之上建立水上公园,为人们提供水上休闲、划船、游泳等娱乐活动服务。另外,对于河床滩涂高低深浅不一致的现象,通常并不进行很大的干预,而是在原有河床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保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同时,要对河道中出现了堵塞的区域进行及时的疏通,让河水真正变为流动的“活水”,恢复河流的生命活力。
(二)滩地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在河道系统中,滩地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滩地类型特殊对待。一般将河道中的滩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被少量河水淹没的低滩地,另一类是只在汛期才被河水淹没的高滩地。对于低滩地,可以将保持滩涂中的原有生态类型作为设计基础,对滩地上的生物群落进行保护,与周围的河道环境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对于高滩地,一般可以考虑在上面建立亲水设施,或者修建滨河公园,营造出更加优美的河道环境。滩地上可以栽植一些湿生草本以及对泄洪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低矮灌木,丰富河道的生态,起到点缀河道景色,美化滩涂外观的作用。另外,在用地较为紧张的城市中,高滩地也可以经过适当的改造,将其修建成为停车场、观景台等功能性的设施,只是在构建河道的生态环境上将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堤岸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堤岸的景观设计是构建风景秀美的河道最主要的一部分,通常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河道所处的区域以及城市的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堤岸景观设计应重点考虑城市防洪与景观生态的协调,解决生硬的防洪挡墙与河道生态景观之间的矛盾,如老城区内受到区域限制设置直立式挡土墙处,可在堤顶种植攀缘类植物,形成垂直绿化景观。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斜坡式堤岸,根据不同坡度大小进行景观设计,坡度较陡时,可在坡上种植生态草坪、撒播野花等,即可软化护坡,又美化环境。坡度较缓的情况,则更有利于生态景观设计,可随坡就势,营造自然地形,并结合地形设置功能区域,如活动广场、运动场、停车场、健身区、游戏区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治理是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而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来指导城市河道的治理,可以让城市河道具备安全性、生态性、美观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让城市河道景观真正成为象征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未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河道的景观生态效果将会营造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石泉. 花都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及景观营造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周月,陈亮明.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 中国园艺文摘,2013,03:114-115+70.
河道景观范文5
在当经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给传统村落的发展施加了很大压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劳动力的解放,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当地生态格局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本文以四川罗泉古镇的珠溪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现状,并立足古镇独特的井盐业历史、袍哥文化、盘破门武术等文化积淀和地域特征,力图将丰富多彩的川南传统文化渗透到古镇水景设计中,将结合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以新的姿态展现和传承川南的历史文化元素。
【关键词】
罗泉古镇;水景设计;传统文化
一、地理位置与现状分析
罗泉古镇又名“罗泉井”,相传为诸葛亮驻军此地开挖井泉而得名。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西北51km,处于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整个罗泉古镇顺珠溪河而建,布局呈龙形,号称川中龙镇,古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在古镇里集中分布了大量明朝末年、清代和民国年间的古建筑,其中盐神庙是中国境内唯一用来纪念、朝拜盐神的庙宇。珠溪河,长期以来泥沙淤积,污水积滞。由于当地交通不便,经济能力有限,居民对河道保护意识不够,加上大量的生活垃圾分散在河道两岸和污水乱排放等造成了水体、空气及土壤的污染。一直修修补补,没有经过大规模治理,生态效应较差。但现在罗泉古镇正在和周边景区联合打造旅游线,处于整体改造的大关口。
二、设计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应采用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生态化以及人本理念的原则,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和河道资源开发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着保护优先原则,以更好地完善河道景观、保护生态系统;河道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建设材料的应用情况,在降低各种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以当地地域特色或游客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等为出发点,完善河道建设。
三、设计方案
针对以上对珠溪河景观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目标和规划原则:以“游龙镇盐脉,仰革命故地”作为创作主题,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和尊重文化为基础。以古镇的历史文化为景观设计的元素和背景,以生态修复的河道景区设计方法恢复自然式水体,以滨水景观为主要载体,设计集休闲游憩和公众参与为一体的生活公共空间。通过引入先进的水景设计理念和高质量的建设,在历史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整体统一的设计、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规划原则指导下,充分发挥和提高河道在古镇的附加价值,并创造出人们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一)总体规划布局
珠溪河规划以盐运水路游玩、健康美丽的生态水系为主导,在本设计中首先考虑河道排污问题,使其上下游畅通,然后远离河道建立垃圾站(垃圾分类系统和压缩回收系统等)和生活用水处理分流(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灌溉系统等)。最后以“景观小品”塑造为切入点,以两岸坡地绿廊为基面,以河道两座大桥等古镇主要人流来向为主要连接点,加上运盐码头,形成“三开三合多点”的规划结构,通过构造各种性质的功能区和绿化、道路、商业等联系网络,形成沿河具有整体性的网络系统。
(二)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以河道为主体展开景观,在设计中,通过沿河道两岸纵向景观、对岸景观以及鸟瞰景观等展开设计。为古镇和游客提供具有河水清澈、自然生态、活动丰富、休闲亲水的古镇水景。
1.景观分区
经过综合分析和整体的立意构思,本设计规划采用合纵式布局的手法。首先建立河流两岸绿色廊道,为了下游古镇水体污染,在上游设计一个种植区。然后选取流经古镇10KM的珠溪河,并将其分为3段纵向主题区,即河道水路游玩区、靠古镇休闲区和对岸商业区。(1)上游种植区:植物除了对河水起到过滤作用外,还能够提高净水处理效果。一是植物的生长可改变水系的流态,植物根系和茎杆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有利于均匀布水,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二是植物的根系和创造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对重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吸收作用。(2)河道水路游玩区:水路连通了古镇出入口和下游码头,开启运盐古船。游客可选择水路进入古镇,观赏古镇建筑与风景。以各个码头作为游客上下船的出入口,可加设小的商业区,将重拾码头繁华。(3)靠古镇休闲区:结合古建筑设计特色的景观小品,并可考虑适当恢复和安排水车,磨盘等饶有情趣的传统农用工具或布置小品雕塑作为市民和游客参与的活动。近水面,可安排垂钓活动,茶台等传统项目,在村头宽阔的水面靠岸处布置鱼、河虾等水产养殖基地,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的田园风光。(4)对岸商业区:以古镇建筑文化、革命文化、井盐文化、美食文化、武术文化为开发中轴,开设囊括以上五类文化的历史文化展馆。努力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展馆,力求成为古镇旅游的新亮点,结合当地特产,生产出各种特色产品。
2.景观节点
依据古镇景观统一,完整的基本要求,以景观节点来丰富其关系。景观节点包括景观区段的主要景观节点和人流活动中心,景观区域内的道路、桥梁和公路门户节点。规划沿河道左右两岸设置了两条景观主轴线,同时,以纵向联系道路、景观节点轴线等组织多条景观通廊,并吸收传统造景元素,如塔、亭、台等赋予时代精神,以加强纵向的景观展开,提升景观品质。
(三)河道绿化植物的种植要求
根据区域气候和环境要求,初步将绿化植物选取好后,并对河道两岸的距离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一些实际问题。第一是河道两侧植物的种植点要离河岸至少要1M的距离,将岸边一排整齐的旧石墩显现出来,这样不仅美观大方,还有利于保障河道交通安全。第二河道两岸有旧时的运盐码头,有较宽扩的距离,可以采取不同植物分层种植的方法,此外,河道植物还需要与河道两岸的古镇环境相协调,以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或者是灌木花卉为最佳选择。河道绿化景观植物必然少不了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净化水质,其次是具有观赏性等。在设计中,运用净化水质可以选择种植生命力顽强的睡莲、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来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四、结束语
古镇河道景观是突显当地区域生态系统特色的一部分,文章结合河道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探究了古镇河道景观设计中各种规划整理和环保措施。其突出的是水文化的魅力,也是古镇“血脉”之所在。
作者:许东林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湘黔.川中第一龙镇:罗泉古镇[N].自贡日报,2008-10-22(A3).
河道景观范文6
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东北部,西坪河为区域内的主要河流,全长12.4km,由北向南贯穿县城。河道上游地处黄土丘陵阶地,平时无基流,以季节性洪水为主,主要集中在6—9月,洪水特征为流量大,时间短,易形成山洪。县城位于河道的下游,这里地势较低且平坦,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河岸滩涂内常年有泉水出露,形成水塘,同时这里也极易受到上游洪水的危害。近几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原有河道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道两岸新建了许多的居民区,河道内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也随之增加,河道及周边环境形成“脏、乱、差”的局面,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急需提高。同时,河道淤堵和被挤占现象明显,许多河段由于断面减小而不能满足行洪要求,对该段河道进行整治迫在眉睫。
2治理思路
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将城区内河道沿线零散区域进行整合,形成以河道及其水体为中心的特色景观廊道,构建生态、人文、和谐的健康环境,并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治理后主城区内的河道不仅要解决防洪排涝的问题,还要改善水体环境的质量,更要满足生态景观建设的需要。其中景观工程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元素,营造生态自然、亲水娱乐的景观环境,并使水面、河槽及堤岸绿化等各种景观之间协调一致。具体的治理内容如下。防洪排涝: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要求,使西坪河城区段的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为沿河居民提供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环境改善:清除河道的淤泥、垃圾等污染物,对沿河两岸的污水进行截流和疏导,使河道内泉水的水质得到改善,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创造条件。景观建设:以水体景观为核心,建造生态岸坡、滨水公园、休闲广场等亲水设施,整合沿河地块,形成“碧线穿珠”的景观格局,打造特色水利风景区。
3规划布局
3.1水体景观设计
受当地的水文、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水体景观的设计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主城区上游河道来水以雨洪为主,缺乏地表径流的补给,主城区河道内的水源主要是滩涂内的泉水;主城区内的河岸蜿蜒曲折,加之周围居民区的兴建,能够用于景观建设的区域面积非常有限,而且极其不规则;河槽断面宽窄变化大,最小处仅为18m,建闸蓄水与汛期行洪之间不能兼顾。因此,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如何营造水体景观在河道治理设计中显得十分关键。设计中首先考虑到是规划利用河道滩涂内由泉水形成的几处水塘,这是河道治理范围内唯一的天然水源。能否将其改造成人工湖,并作为治理工程的核心水体景观呢?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许多城市内都建有人工湖,虽然规模各不相同,但其均有独特的景观效果。这归结于湖泊的独特的自然属性,湖泊在空间形态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湖面的形状可以随意修建成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状,彰显别具一格的特性;湖面的面积可以根据地形和景观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大小,与其它景观相呼应;湖水的深度可以在不同区域设置成不同的深度,以适应水景观赏、娱乐休闲、水产养殖等不同需求。由此可见,将河岸附近的泉水池塘改建成人工湖,作为水体景观的核心,技术角度是可行的,而利用原河槽行洪,消除洪水的影响,以此兼顾河道防洪与水体景观建设,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又不乏是一种新的尝试。
3.2总体规划布局
基于河道现状的复杂条件和水体景观的设计思路,对城区重点治理段1.1km长的河道,采用的设计方案为:在原有河道内,按河道防洪标准确定行洪河槽的宽度,堤线按原有河道的岸线布置,不进行裁弯取直;将行洪河槽的横断面整修成矩形,两侧修建防洪堤,增强堤岸防洪能力;在堤外侧重新规划布置排污管路,将污水送至下游的污水处理厂,确保未经处理的污水不排入河道;以泉水为主要水源,将堤外侧几处水塘改造成人工湖,人工湖与河道由中隔堤分开,形成独立的蓄水系统;以人工湖为中心,将湖岸及周边区域重新规划,布置生态护岸、亲水平台、园林绿地等景观设施,建设特色滨河公园。
3.3规划设计评价
规划设计中,人工湖的设计对于整个滨河公园的景观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将河岸附近的水塘改建成人工湖,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水源。人工湖与河道主槽分开,在河道行洪时,人工湖不受洪水的影响,这种布局方式不仅解决了河道行洪的问题,而且同时满足了小区域内进行水体景观建设的要求。人工湖的面积虽然不大,但相对于整个公园区域来说是适宜的,人工湖的布置最大程度的适应了整个公园对于水体景观的需求,并且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美化了河道周边的人居环境。景观工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独特的多样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其内在美感效果,对于水利景观来讲也是如此。规划设计中,没有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保留了河岸线曲折蜿蜒、原始自然的曲线形态,这种设计提升了河岸景观的艺术效果,因此,人工湖岸设计也遵循了这一法则。
4主要技术措施
4.1河堤工程设计
在城区重点防洪河段两侧修建浆砌石防洪堤,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结构,不仅利用岸坡防护,也可以节省占地。墙体迎水面直立,背水面坡比为1∶0.4,墙顶宽度0.5m。河道内地下水埋深较浅,基础埋深综合考虑了河道防冲要求和寒冷地区冻胀的影响,最终确定基础砌筑深为1.6m。河槽与人工湖相临的位置布置中隔堤,中隔堤采用现浇C2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墙体高度为2.2m,基础砌筑深为1.6m,墙体宽度为1.8m,墙体厚0.4m,墙内填砂砾土。墙顶铺设大理石砖,两侧安装防木质栏杆,作为水上景观桥。中隔堤在一定高度的位置预留放水管,放水管穿墙布置,用于人工湖的排水,并控制湖面水位。
4.2人工湖岸设计
人工湖的湖岸不在排洪河道内,不需要承担防洪任务,因此将湖岸修建成接近自然状态的缓坡,水面以下铺设块石、碎石、卵石等天然建筑材料,形成景观堆石护岸,水面以上的坡面种植生态植草护坡,湖岸的岸线也修建成曲线形态,使湖岸更贴近自然状态。
4.3亲水平台设计
在人工湖岸边布置景观亲水平台,平台也与河岸相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水滨场所。亲水平台高度为3.5m,平台修建成圆形和不规则的半圆形,使圆弧形的平台边临水。平台的顶面和边墙均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砌筑,面层铺设水磨石和瓷砖,并将平台表面砌成一定的图案。
4.4生态景观工程
人工湖岸及亲水平台的,将地面整理成有高低起伏的土丘和台地,坡面种植草坪,间隔布置灌木丛和高大乔木。采用景观效果好且耐寒的树种,体现植物群落的色彩、季节丰富性的特点,并达到植物与环境生长的和谐统一的要求。此外,公园内布置一些小桥、亭台、景石、小品等空间景观元素,以达到景观审美与空间意境有机结合的良好协调。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