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分析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法范文1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物学是以临床麻醉为基础,涉及危重症检测与治疗、心肺脑复苏和疼痛诊断治疗等,是实践性、应用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然而多年来药理学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模式传授理论知识,忽视药物的应用性。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在物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法,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案例情景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借助案例提供的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临床实践证明,将案例分析法融入到药理学教学中,既可以弥补教师单纯理论讲授的一些不足之处,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分析法在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趣味性、实现师生互补
传统的物教学中,教师单纯理论性的讲授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将学生从“要我听”的状态逐步转变为“我要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既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将抽象的理学理论知识与具体病例结合起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教学效果,并促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开拓视野、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通过接触现实中的真实病例,一方面帮助学生运用抽象的理论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药理学科与实践应用的联系。同时,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既要注重知识教育,更要注重能力教育。因此学生要学会学习,教师要学会教育。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对案例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案例分析法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药理学教师既要掌握相关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又要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观点和结论给予科学地引导和评价。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精心准备案例,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和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并组织好教学,既能将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又可以显著提高理学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分析法应用于物的教学过程
(一)精选案例、恰当导入
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根据物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选病例,设计好教学程序,应充分预估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答疑准备。例如在肌松药临床药理一章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个49岁的患者正在显微镜下接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手术。此时,患者需要完全的静止,因为患者一个最小的动作都可能给手术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那么,患者应该怎样被保护,外科手术应该怎样进行?
(二)适当引导、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应将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将答案引导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读资料的过程中提出质疑,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使用肌松药(神经肌肉结合阻滞剂)是保护患者的最佳办法,也是本案例的答案。但教师在案例临床处理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的是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临床药理有哪些,同时此患者手术需要哪种类型的肌松药。通过引导发现,本案例中该患者手术需接受维库溴铵,一种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
(三)启发调控、展开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完成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案例讨论可以以小组、大组或全班的形式开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对病例加以分析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调控讨论的节奏和脉象并准确答疑,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程序有条不紊。例如在本案例中,学生的分析讨论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肌松药的分类有哪些2、肌松药在一般麻醉中的作用效果如何
(四)做好记录、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归宿。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简要记录下学生的观点和争议的焦点,同时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总结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还要难点、重点有所突出,并对案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究解决案例问题。例如在本案例的总结归纳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局麻药的作用机制;2.局麻药的其他作用;3.局麻药的用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脊膜外麻醉);4.常用的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5.全身(吸入性、静脉);6.复合麻醉用药(麻醉前给药:安定、吗啡、阿托品等。诱导麻醉用药:硫苯妥钠。基础麻醉用药:硫苯妥钠。合用肌松药:琥珀胆碱。)
参考文献:
[1]陈春玲,俞瑾.案例分析法在麻醉规培学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6,(01).
[2]《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总目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4).
案例分析法范文2
摘要:科技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高技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案例分析法,并从案例分析法的重要性、实例分析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等数学;案例分析法;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概率、物理等科目的基础。高等数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德、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案例分析法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把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范围当中,根据要讲述的内容,分析、研究和讨论所引例子,最终得出相关的定理或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舒服。引入案例分析法可以使高等数学教学发生好的变化:第一,案例分析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理论中蕴含的真理,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第二,案例分析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分析案例,找出和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案例分析法使高等数学教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综上所述,将案例分析法引入高等数学教学当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思路得以拓展。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当讲授一阶线性差分方程时,教师可以插入下面的例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条件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比如,对于楼房和汽车的需求。当然,这种需求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那么他们想要享受生活,需要怎样呢?当代人有了新的生活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当然,我们不能总是无限制地透支以后的生活,要想持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理财、合理消费。比如,设现在拥有的贷款本金为y0元,需要贷款的时间为2年,年利率设定为a,那么计算一下,我们每个月还必须偿还的贷款是多少?假设每个月必须偿还贷款金额是A(月等额还款情况),那么第x个月需要还银行贷款为yx,如此得到一阶线性方程为:yx=yx-1(1+a/12)-A,y24=0,将y0代入方程中求出y1,然后将y1再代入方程求出y2,以此类推即可得出yx=(1+a/12)x(y0-C)+C,其中C=A/(a/12),这就是我们每个月需要偿还银行的贷款金额。所以,要想一直拥有美好生活,必须要合理理财。简单的日常生活举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氛围,更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什么是一阶线性方程,该方程应该怎样得出,如何求解,以及方程的实际应用,从而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选择尽量与专业相符
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师一般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概念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比如,在介绍导数含义时,可以在机械类工科学生授课中结合变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等变化率问题;针对管理类文科学生,可以引入边际成本的理论;针对农业科学专业学生,可以在授课中结合细胞的繁殖速度、边际产量等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插入案例,不但能体现数学理论存在的多样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应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果加入形象生动的案例,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此外,对于教师,多媒体授课不但能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能节省其教学精力,因此,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多媒体当中,更便于学生分析和理解相关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要多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案例的引入更要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直到本节课的结束。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案例分析法不但能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而且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娟娟.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9):110-111.
[2]谢绍义.等额还贷的多种方式[J].数学通报,2003(4):41-42.
案例分析法范文3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法
一、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法律专业术语未免过于艰涩难懂,这样的学习开展不利于学生学习法律内容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不能起到开展法律教学的目的。尤其是经济法基础教学的教授,其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采用案例分析法,则能形象生动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内容
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还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内容。经济法课程是市场经济作用的产物,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商场中接触最多的具有实用性的自我保护的内容,因而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思维,指引学生运用法律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因而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向全面化过渡。经济法课程的开展,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表现。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教学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运用视频形式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力;最后,再利用法律知识将案例进行透彻分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以此达到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经济法课程出现的问题
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普遍反应听不懂。这是经济法课堂表现中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的热度只能坚持几分钟,就不愿意再听教师讲解。笔者调查发现,经济法内容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强,且大多是涉及商业活动、公司创建等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密切联系不大,学生自然较难提起学习兴趣。此外,还与教师的讲述方法有关,个别教师在进行讲述时虽然也有举例说明,但并未把举例内容实际讲解透彻,致使学生的聆听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因为事例理解的相对模糊而混淆教材内容,导致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出现偏差,影响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其次,学生与教师互动少,课堂氛围沉闷。这也是经济法课堂中的主要表现。课堂教学沉闷,则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心理。探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教学设计没有按照学生的领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教师的讲解过于高深,而不能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
三、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一)与教材内容紧密贴合,促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案例分析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法律知识,所以教师在实际应用时必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目标明确。如案例“甲有限责任公司与乙企业共同出资创建丙公司,出资比例为70%和30%,一年后,丙公司经营不善,拖欠丁公司债务80万元,且无力偿还。之后丁公司了解到丙公司是由甲与乙共同合资创建的,且甲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完全具备偿还能力,是丙公司的母公司,遂去法院要求由甲公司承担相应债务,丁公司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呢?”这一案例就涉及经济法中的《公司法》内容,让学生在观看案例后有针对性的学习,什么是母公司,什么是子公司,与总公司和分公司又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决策机构是如何划分的等内容,通过插入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达到教学目标。
(二)和实践生活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强化训练
教师在讲解经济法内容时注意将案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有效性。比如在学习经济法中的税法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引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可以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在学习税法前先要了解税收的概念,为什么必须交税?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其中一种形式,古时朝代更迭就有百姓向朝廷纳税之说,旨在朝廷以此作为国家的各种支出,包括边疆战事、抗震救灾等,因而现在的税收制度也是仿效古人创建而来,但是与古人相比却有大大不同,现在的税收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点。纳税上升为法律层面,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根据税收对象的不同而将税收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资源税等内容。而对于个人主体而言,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这也是日后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面临的问题。个人所得税不仅包括个人的工资、薪金,还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内容,自2011年9月1日施行的《个人所得税》中明确个税的起征点按照3500/月作为起征标准,意思就是说工资水平在3500/月以下的个人不用缴纳税款,这也是人性化的主要表现,以此减少贫富差距。具体算法为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税额,税额=全月应缴纳的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以月收入为8500元为例,扣除保险后为8200元,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200-3500)×10%-105=365(元)。以涉及学生自身的案例进行实际讲解,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强化学生关于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三)注意合理的时间安排,提高课堂利用率
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课堂利用率,而不是成为主要的讲解内容,所以教师在具体讲解时还要注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切勿使得案例繁复冗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反而更容易混淆不清。因此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可以采取之前讲解过的案例,学生充满熟悉感,有效得提高了课堂利用效率,反而更容易促使学生理解学习新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美国杜邦公司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计算机网络域名侵权纠纷案,先给学生布置成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搜查相关内容,搞清楚此案的种种纠纷及其缘由,以及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文等。在学生预习之后再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时则相对应的减少了时间成本,这样教师就可以直接进行对该案例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内容的讲解,从而将课堂时间高效的应用于案例分析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因此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必须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将案例讲解时间把握在1:1的节奏上最为合适,从而加深对经济法的主要了解。
(四)运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增强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性
在学习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法律的公正与神圣不可侵犯。比如很多餐饮业在营业期间巧立名目乱收费,尤其是餐具的使用会有服务人员恶意隐瞒其需要收费,给消费者造成错误认知,而在最后结账时才真正予以告知,这无疑欺骗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此案例作为模拟法庭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从课本中超脱出来,按照开庭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包括当事人陈述、传唤证人、出示证物、宣读对证人证物的鉴定意见、法庭辩论以及最后的结案陈词,让学生清楚掌握案件审理的流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在实际生活中真正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采取拒绝买单或者拨打12315进行投诉,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最大化实现,这样才是引导学生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使用的最高要求。以上就是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主要精髓,学生在理解经济法的宏观概念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经济法内容的学习,尤其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后就更加容易系统的学习。
四、对经济法课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完善建议
(一)案例分析注意与时俱进
法律条文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制定更新,所以有很多案件在新的法律颁布之后就不会构成犯罪事实,这在《刑法》中非常多见。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案例时也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变化,防止陈旧案例不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同时还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学习。尤其是涉及法条变更的相关案例,教师必须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模式,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区别。
(二)案例分析注意教学设计
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方法时注意教学设计,可以采用比较有名的案例引导学生自行分析总结,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奶粉生产商、奶粉销售商和奶粉消费者等,让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平台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模式。这样在进行模拟法庭的训练时,更加具有充分性和思想性。教师在学生理解准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导,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理解深度。
(三)案例分析注意考核标准
教师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后注意对学生进行考核标准的总结。这不同于考试的考核标准,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具体针对性的评价,比如在模拟法庭练习之后,对学生扮演的角色有个统一的点评,尤其是作为辩护人的发言陈述,哪里准备得不够充分,怎样表述能使事实更具有信服力,运用哪些法律法条能够更加佐证这一观点等,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以引导鼓励型为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肯定自己、充实自己,进而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会意程度。综上所述,经济法的内容广博而复杂,运用案例分析法应用于经济法教学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以至于将所学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对于学生日后踏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淑艳.“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5(20)
[2]吕继妍.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3)
[3]么作红.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4)
案例分析法范文4
关键词: 案例分析法 急危重症护理学 应用效果
案例分析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救护理论和常用急救监护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2],为此,提高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各个实习基地反馈的信息表明,我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熟练,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尝试将案例分析法用于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4个班共20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所有学生均为国家统一招生,女生189人,男生15人,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1、2班,共103人)和试验组(3、4班,共101人),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分数、基础能力、授课内容及教材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①授课教师:两组均由同一位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且该教师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②教材及教学内容:两组学生所用教材均为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急危重症护理学》。按照学校规定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包括急危重症护理的绪论、院外急救、急诊科管理、重症监护及几种常见急症的急救与监护等,教学课时数共为60学时。
③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讲解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然后规定学生课后记忆学习的重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依托,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建构概念,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2.2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在进行相应病例教学前,授课老师应预先挑选出比较典型的病例,收集该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课前做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案例分析法以基本案例为依托,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典型合格的案例是案例分析法成功的关键。教师应提前一周将准备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该病例,并要求学生在案例分析前温习所学病例的理论课的重点内容。
②案例分析:在学生已经熟悉了该病例的基本病史基础上,授课教师根据该病例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确定护理措施。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和纠正错误的言论,对该病例的重点、难点部分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同一疾病举一反三。例如患者,女,26岁,汽车撞伤,伤后3h由外院转来,昏迷,血压为零。诊断颅骨骨折、骨盆骨折、左肱骨骨折,失血性休克。
1.2.3教学评价方法
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笔试考核,检验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笔试成绩100分,成绩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及格(
2.结果
对照组成绩优秀者37例,良好者33例,合格者22例,不及格者11例,对照组良好率为67.96%,不及格率为10.68%;实验组成绩优秀者39例,良好者42例,合格者20例,不及格者0例,实验组良好率为80.20%,不及格率为0。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成绩良好率和不及格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目前已成为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合格护理人员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各种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由于高等专科教学在对护理人员培养过程中,学制为三年,时间较短但所需掌握的科目较多,教学速度快,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急危重症的相关概念理解能力较差,对急诊或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存在某些误解,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总设计思想是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法是最近几年教育学家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我们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尝试可发现,案例分析法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一种有利于急危重症护理临床课程教学的方法,值得各学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案例分析法范文5
汽车维修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运输企业,从事驾驶、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第一线生产工作,对实际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但很多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高,或运用技能的能力较差,即学不能致用。
这个问题的出现,与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及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专业教学方法一般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际操作,其特点是以学科为本位,对该学科的理论和技能有较系统的讲述和操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为系统和完整。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是不足够的。下面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对该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运输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是上述企业中与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等有关的工作,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操作技能,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故障诊断。
汽车维修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较广,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又含有复杂的电子技术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他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
汽车专业学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运用的要求,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问题。现代汽车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而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不仅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安全气囊,而且广泛应用在车身与电器等方面,如空调、灯光、音响、座椅的位置调整与记忆、车窗玻璃升降、后视镜的调整和位置记忆、防盗等有关的控制中。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技术。
前些年,我国的汽车工业还不是很发达,汽车保有量较少,并且以中型货车为主,科技含量低。汽车运用的基本任务只局限在“用好、管好、保修好”汽车,无论是汽车使用技术、管理制度,还是维修设备与工艺都比较落后。汽车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更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法进行。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现在已经步入家庭。车的类型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发展到现在以轿车为主,各种车型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在结构上,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大量采用,现代汽车的科技含量已经非常高。汽车运用的基本任务也由过去抓“环节”转变为现在的“对汽车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同时,对汽车的使用技术、管理制度、维修工艺以及检测诊断技术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汽车修理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存在一定的差距,决定其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特殊性。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一言堂,传授知识和技能,加上少量师生互动,忽视了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技能培养方法,才能达到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在工作岗位能把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呢?
2 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的教学
方法
2.1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即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方法。其教学场所可以是课堂或实验车间,也可以是汽车修理企业。其优点是以“用”带“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从而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2.2 项目训练教学法
所谓项目训练法就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可以针对汽车的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如汽车修理的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发动机构造原理知识,还要懂得汽车电子点火原理。在项目训练法中,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退居次要的位置,仅仅起着辅导、咨询的作用。其特点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用”,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和运用能力。
2.3 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方法的实施
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前者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以案例分析为基础,把汽车修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入选好的实例中,教会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汽车的技能;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用”,教师设计好一些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去,从而训练学生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案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理论课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采用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教师选用一些典型的修理汽车的案例,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合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案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如以“发动机正时链断裂,造成气门杆弯曲”此案例作为载体,引出表1所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后,学生能把汽车修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各个模块掌握好。这样打破传统的按顺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以项目训练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为了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采用项目训练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学习完一个模块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些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实践。学生在进行项目的训练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运用,自己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遇到问题可向教师咨询。
如以“引起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够的原因及检测方法”作为一个项目给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具体表2所示。通过类似的项目训练,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并能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另外,通过这样的项目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劳动素质。
3)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相结合。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所以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中,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案例分析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项目训练是学生具体运用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手段。两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3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案例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由于案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参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所选案例应包含所需的教学内容。同时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故障实例,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项目的设计
教师在选择项目给学生训练时,要注意项目的难易程度,太容易的项目起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选择太难的项目,学生做不到,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失去信心。所以在选择项目时,要控制好项目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另外,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把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几个小组,选择项目的难度也有所不同,因材施教。
4 结束语
案例分析法范文6
(青岛市肿瘤医院护理部山东青岛266000)【摘要】目的:用根本分析法分析安全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改善建议。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近年来发生的护理缺陷174例,分析导致护理缺陷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制定改善措施。结果:导致护理缺陷的系统原因122例,占70.7%,其中教育培训系统75例,占系统原因的比例最大,为61.5%。结论:系统原因是导致护理安全的根本原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工作,以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率,保证患者安全。【关键词】根本分析法;护理安全;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80-01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护理安全案例也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即使是在医疗卫生体系先进的国家,护理缺陷率也在不断攀升[1]。因此,如何降低医疗缺陷率和纠纷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本原因分析法(RCA)作为一种常见的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能够从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中,追根溯源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以防止失误的再次发生。我院现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来分析近年来我院安全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完善措施。现结合实例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发生的护理缺陷174例。我院护理制度规定,护理缺陷发生24h内,当事护士要及时用文字形式把护理缺陷的全程记录下来,并由专门机构进行调查,掌握关于护理缺陷的第一手客观资料。本组所有案例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1.2 RCA分析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1)准备阶段:组织专门的RCA调查团队,进行资料全面搜集工作,主要包括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原因、当事人报告、目击者说明等其它相关证明材料。(2)寻找近端原因:由当事护士和患者具体、详尽的说明事情发生的经过,用流程图和时间线方式将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理清,找出事情发生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护理缺陷的护理环节。评估这些环节中是否发生错误,并从中找出事件发生技术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再搜集资料佐证近端原因,并对这些导致护理缺陷的因素采取补救措施。(3)确定根本原因:结合近端原因,理出与事件相关的近端原因所隶属的组织或系统,常见的有资讯管理、人力资源、环境设备、组织领导和沟通系统等。从系统中找出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确认这些根本原因间的关系。(4)根据分析出的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2.结果本组护理缺陷RCA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原因122例,占70.7%,其中教育培训系统75例,占系统原因的比例最大,为61.5%,。其他系统原因分布为:工作任务因素17例,沟通因素12例,组织管理因素11例,环境设备因素7例。非系统因素51例,主要为病人或护士的个人因素。3.讨论3.1系统原因是导致护理安全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表明,系统原因占护理缺陷原因的75%左右[2],本组案例中,系统原因占70.7%也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系统原因是导致护理安全的根本原因。大多数的护理缺陷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于护理系统中的一环或几环出现问题多导致,因此,我们的重点应放在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护士个人。通过对护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优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3.2教育培训原因是最常见的系统原因。本组案例中,教育培训系统75例,占系统原因的比例最大,为61.5%。主要表现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淡薄,护理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流程。此外,还严重缺少特殊药物使用、药物搭配禁忌等专业培训。调查结果还显示,我院护士的护理理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整体水平差强人意,这正是缺乏健全的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所致。3.3沟通系统:本组沟通因素主要体现在护士在发放药物、输液和特殊检查上,因过于专业的术语表述使得患者不能理解,造成沟通不足。此外,医护人员间沟通失误也是主要原因,本组中存在口头医嘱错误3例,诊断结果通知单送达错误1例。3.4工作任务系统:本组工作任务系统原因17例,主要集中在人员数量、人员结构和工作负荷上。由于病患群体较大,护理人员相对人手不足,在输液和换药时出现错误率高。而且夜间值班医护人员较少,也容易出现差错。4.改进措施4.1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将安全护理列入医院的总体目标,通过讲座、论坛等方式告知全院医护人员,安全护理是医疗卫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强化全体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此外,我院还将进一步完善护理缺陷报告制度,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系统原因,有助于帮助减少护理缺陷。4.2健全护理培训教育制度:我院每月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活动,重点学习医院的护理制度和流程,同时根据护理缺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对应的培训工作。对于新护士,护理部会根据岗前培训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制度、流程、操作方法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以强化护士的技能。4.3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医院根据RCA分析结果,强化了对护理各环节的管理,对存在问题的系统和细节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改善药物交接流程;至少用2中方法辨别病人身份;增设定时器,以避免漏发药物;细化药品贮存细则,规范药品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合理调节医护人员值班表,增加夜班工作人员人数。4.4构建医护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教育使医护人员明白沟通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我院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解答患者疑惑时,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不能过于专业化。对于护理过程中态度不好的护士进行批评和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在倾向于把护理缺陷原因归咎于护士个人因素,而忽略了对制度和系统的审视。而根本原因分析法则告诉我们,系统原因才是导致护理缺陷的根本原因。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转换传统观念,重视护理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率,切实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参考文献[1]王青.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2):76[2]徐伟萍.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105-106[3]任青青.郑木明 医疗缺陷研究现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 2006(04):98-99[4]张玉君
青岛市肿瘤医院 青岛市李沧区永安路29号楼三单元502户 13006502361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