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困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范文1

――党的十七大报告

2010年6月27日,爱心敬老院,76岁的李素琴老人以不赡养老人为由把儿子告上了法庭。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称李素琴老人的儿子自从把她“寄放”在敬老院之后,就再也没来看望过老人。每次打电话来联系都说工作忙,明天就来。可是明日复明日,这一下子就过了半年之久。李素琴老人也变得越来越忧郁了。无奈之下,她决定把自己的儿子告上法庭,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经过法院工作人员的调解,最终李素琴老人的儿子接回了自己的母亲,并保证以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也一定照顾好母亲,尽好孝道。

目前,老人们需要很多的关心和爱护,需要用立法等手段来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伴随着新老年法草案的推出,尤其是草案中将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的内容写入条文,并增加了“精神慰藉”等,热议声此起彼伏。

去年,某区法院受理了这样一个案件。

李延安老伴去世后,儿子工作繁忙,几乎很少来看望老人。在一次社区组织的太极拳比赛中,李延安认识了王淑玉,得知王淑玉的婚姻生活很不幸,丈夫经常酗酒后对其和孩子进行殴打。于是,李延安经常开导王淑玉。两人十分投缘,经常一起聊天。

可是,没过多久,李延安患上了癌症。王淑玉很难过,自愿提出照顾李延安。李延安的儿子觉得王淑玉和父亲原本就是朋友,而且很投脾气,非常适合照顾病重的父亲,就雇佣了王淑玉。

王淑玉搬到了李延安家里,承担起了保姆的责任,虽然是保姆,但王淑玉却像亲人一般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位病重的老人。

不久,李延安去世了。王淑玉在其枕头下发现了份报恩遗嘱:“感念王淑玉对我好,在我患病期间周全照顾,她是个好人,也是个可怜的人,为感谢她,我自愿将我的一套住房和房内的财产全部赠给她,任何人不能干涉。”

王淑玉的丈夫和儿子知道此事之后,都不能原谅她,把她赶出了家门。李延安的儿子得知后,十分气愤,“王淑玉不过是我雇请的保姆,充其量也不过陪我爸过了一年多,凭这些就可以要房子?”

无家可归的王淑玉没有办法,欲求助于法律讨回公道。

遗产赠保姆,法律可以支持,遗产赠第三者,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王淑玉在这份报恩遗嘱里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保姆,还是第三者?介于两者之间的她,又如何在法律上寻找到平衡点呢?李延安老人的遗嘱又是否有效呢?

由“空巢”家庭老年人引发的问题再一次出现了。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由于目前社会“空巢老人”增多,“常回家看看”被列入了“老年法草案”。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更加注重了老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是老年法草案最突出的亮点。

律师点评

魏位 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

当今社会“空巢老人”的现象愈加凸显,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上述案中李延安老人生前留下的遗嘱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给王淑玉的行为是否有效呢?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根据该条法律规定,王淑玉对李延安生前悉心照顾,李延安怀着对王淑玉报恩的心立下了该份遗嘱,自愿处分其个人财产赠给照顾自己的王淑玉,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人不得干涉,包括李延安的子女,故王淑玉要求受赠财产请求诉诸法律会得到支持。通过这则案例也折射出当今社会,“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群体,如今面对更多的是无奈,我们在赞扬王淑玉照顾老人的同时,是否也该问一下作为“空巢老人”的子女,我们又做到了些什么?

本刊视点

“常回家看看”,本是人之常情,更是儿女对父母的基本义务,但对大量“空巢老人”而言,却变得越来越奢侈,于是一曲《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说实话,这支歌旋律一般,歌词很婆婆妈妈,但却一炮走红,其神奇的魔力何在?显然,缺少亲情和温暖的老人太多,在空巢中四顾无侣的老人太多,这是一种共同的疼痛,于是一首寻常的歌,似乎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空巢老人”的困境,是道德困境,更是文化的困境。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尚不足百年,“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指的是一个文化建设周期。文化生态一如自然生态,一种良性循环的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所谓五代才能培养贵族,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所以,要想弄清楚我们当下的道德文化困境,有必要梳理一下百年来的历史风云。

传统的父子关系,最形象的范本是《红楼梦》,贾宝玉跟贾政的关系,形同鼠猫,即使贾政心情不错对儿子很满意时,也动辄就是一声“畜牲”的断喝。更极端的例子则是“郭巨埋儿”:面对饥馑又要恪守孝道,郭巨的解决之道是“埋儿”。显而易见,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尊老”与“爱幼”火拼,结果郭巨做了坚定的父母党。不过,这种看似轻松的道德选择,其实已经埋下了更深的哲学悖论:如果埋了儿子,还有未来吗?因此,对以忠孝为基础的传统伦理,曾有学者概括为“杀子文化”。

,是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觉醒与启蒙,本质上是对“杀子”的清算与反扑,对此,《家》是不错的注脚,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与离家出走,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诉求。不过,相对于更迫切更棘手的民族独立与革命,涓生与子君的矛盾纠结,显得太小资太轻飘甚至是无病。这是个血与火的时代,斗争始终是最高亢的主旋律,所以传统伦理很快就代之以革命伦理,到时期学生斗老师,或者儿女宣布脱离家庭关系,便不仅是反传统伦理,甚至已经反生物学。

道德困境范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2.明确道德的层次性要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规则排列成一定的等级次序,明确道德价值的基本排序。建立一般的道德法则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时代任务,具有一定层次和体系的道德法则,有助于人们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乎一般伦理道德法则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譬如,伦理学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是对动物本能的超越,社会义务高于个人义务;在社会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社会义务与个人义务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等。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人们评价其行为、活动的基本价值尺度。另外,应当注意英雄道德、圣人道德与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区分,防止英雄道德、圣人道德的空泛化,积极倡导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常态化,切实促进道德的社会实践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儒家的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与崇高,应当更加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道德规范。作为普通民众,即使达不到圣人境界,亦可通过努力达到“由明至通”的境界。“好人一生平安”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因此,把人生意义和道德理解透彻,就能从思想上正确面对道德困境。

(二)切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相关案例和事件情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道德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案例教学和讨论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调控教学气氛。案例与讨论教学方法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开放式的道德困境素材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教师充分收集到问题的基础数据,也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在选取素材或案例时,教师要坚持针对性、典型性、结果的可预测性、由浅入深等原则。在有限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学生当下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又要使其从中学会思考与判断,由此达彼,由浅入深,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情境教学法。《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弗莱彻认为:“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这里的“境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约瑟夫•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将“境遇”作为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不免有失偏颇,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寻找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解决途径,使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上得到改善和加强。道德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些价值、品格传递的过程,在道德困境叙事课堂中,通过平等交流,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并尽可能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美好的品质。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引导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在引导学生认识、走出道德困境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基础,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则是理解道德困境、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产生客观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评价要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甄别、讨论与评价,避免各类负面社会舆论先入为主,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和评论,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降低教学地实效。第二,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标准。由于道德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如儒家关于“经”与“权”等思想,充分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义务论、责任与目的论、功利论等理论,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融通中西价值观的合理成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第三,评价要具有动态性。任何具体道德困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要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要具有长效性与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合力作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最终使学生不但成为合格公民,而且成为良善的公民。

四、道德困境的未尽意蕴

道德困境范文3

[关键词]道德困境;法治;义务道德;愿望道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繁重。”如何破解道德困境,推进道德建设保障社会发展,成为摆在上到党和国家、下至普通公众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道德困境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道德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节人的意愿和行为。道德基于人性的善设置社会规范,主要利用文化积淀中的善恶标准影响人的行为。

当前面临的道德困境就是道德舆论约束和为恶不受惩罚的尴尬境遇,公众对道德生态的普遍不满和实际改善举措难以落实的尴尬境遇,绝大多数人道德期望和个人具体选择背离的尴尬境遇。

道德困境受制于道德的基本特征。道德的多元化和相对主义影响道德标准的普适性,道德冲突大量发生,往往难以达成共识;道德的非强制性导致对为恶之人制约效力不足,其示范效应进而可能导致为善吃亏、为恶得利的社会现实;道德的利益界限会导致利他性的不足,因为自利是道德的原动力。

道德困境受制于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1.社会转型。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三农社会,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农民变公民、农村变城市、农业变工业,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传统道德氛围和舆论监督瓦解;2.观念冲突。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盛行的是“家天下”的伦理道德体系,道德建设是以血缘、地缘关系区分界定标准,这与现代个人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主要是冲突而非融合。改革开放前,主流观念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无私奉献的单一价值体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政府倡导、市场驱使人努力追求私欲的满足,实践经验和历史记忆产生激烈的观念冲突;3.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从小农社会飞速跨越到现代信息社会,这个过程在西方经历了至少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而道德的形成和普遍化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导致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生活不匹配;4.信息发达。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媒体发展走向娱乐至死的路子。几乎所有媒体都以眼球经济为主导,致力于报道各种极端不道德事件,容易使公众产生一种错觉——相比从前,今天的道德生态已经极度恶化,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道德领域仍然在正常发展。

道德正常发展的表现之一是道德冲突多发。“一个现代社会有各种必要的角色,因此,把人们的道德都统一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想法。……道德多样性,反而会改善我们的状况。”“冲突是这样一种机制,通过它,社会能在面对新环境时进行调整。一个灵活的社会通过冲突而受益,因为这种冲突行为通过规范的改进和创造,保证它们在变化的条件下延续下去。换句话说,一个僵化的社会制度,不允许冲突发生,它会极力阻止必要的调整,而把灾难性的崩溃的危险增大到极限。”冲突才是社会的常态,是冲突把社会组成一个有机体,冲突维护着社会结构。相比改革开放前,今天的道德标准趋于复杂多样,道德冲突频繁发生,难以达成一致,这是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民主时代的必然结果,是公众自由表达意志、维护自身私利、参与公共博弈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道德正常发展的表现之二是抛弃了道德治理社会的幻想。“道德社会的维持,不仅需要很多人都有道德感,而且还需要所有的人都无条件地这样做。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只要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不道德,它就可以摧毁整个社会的道德性资源配置机制。”公众总结历史经验,得到一个基本事实,人是靠不住的,不能幻想靠人的道德自律,去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今天的道德建设正处于破旧立新的过渡阶段,这样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都曾走过。狄更斯《双城记》开篇描述了两百多年前的西欧:“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这一文学描述可以直接对应当前的中国。换句话说,当前的道德困境正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是未来道德进步的必经阶段。

影响道德的因素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社会等都可能对道德产生影响。问题是公众期待的是对道德底限的坚守,对为恶者的及时严厉制裁。要满足公众期待,只有法治途径。

二、法治是破解道德困境的现实途径

法治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社会习惯,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即通过预防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形成秩序、提高效率。法治基于人性的恶进行制度设计,通过既定规则的遵循和实施发挥其功能。

相比道德,法治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 法律权威非人格化,远离个人意志;刚性制度长期稳定,可操作性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违法者将承担严厉的法律制裁,即对其财产权和生命自由权的限制与剥夺;法治对权利义务明晰界定,直接禁恶,容易被公众知悉和遵守。

道德困境范文4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脱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道德领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新旧交替,多元共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社会道德观念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道德需要的多元化与社会道德观念的多元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但是,从对海南某大学的道德需要调查结果来看,只有不足6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有近4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有钱的人”、“有名的人”、“有权的人”。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脱节

大学生道德修养是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道德实践过程,而大学生道德修养追求则是大学生通过道德修养期望达到的目标。在回答“在道德修养方面,自己着重追求什么?”这一问题时,有77%的大学生认为“与人彼此真诚相处,互相帮助促进”,有12%的受访学生回答“与集体和谐一致”,只有11%的受访学生回答“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历来强调集体主义原则,教育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加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而不太重视与集体以及与社会的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脱离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大学生们最想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获得“做人处世的好方法”,我们却在这方面对学生给之甚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是就业,但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却缺乏系统和实效。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相脱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大学生道德现实不一致,导致大学生对大学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感,大学生渴望解决道德困惑,而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却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

(三)大学生道德行为与大学生道德认知脱节

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外在表现,它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尽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随机性,道德行为缺乏自觉性,基础文明行为欠缺,大学生知行不一,知而不行是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突出表现。以上三个方面中,大学生道德需要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节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主要特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脱节,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大学生道德行为脱节,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脱节有关联。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

(一)长期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

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却长期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我们重视大学生道德知识的系统学习,却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客观存在;我们重视大学生道德知识的外化,而不重视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我们强调社会道德需要,而忽视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1]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实表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没有与大学生道德需要相结合,这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通过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并进一步将这种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基础,是内在动力,知、情、意、行是中介,道德评价是外部推力,而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最终目的。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我们只有真正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脱离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必然失去针对性,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与大学生道德需要紧密结合,大学生道德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缺失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存在着三个明显不足:一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缺失,缺少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道德评价等要素;二是道德教育的结构缺失,只研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缺乏对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等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对道德评价的研究;三是道德教育的起点错误,传统道德教育的起点是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正是由于传统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缺失,导致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长期忽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注重大学生的道德评价。道德教育理论的缺失还导致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缺陷: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把道德作为知识灌输,忽视了道德体验、道德实践的作用;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以教师为本位,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大学生的道德学习缺乏主动性。

三、走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确立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人行为的动因是什么?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唯物史观科学地提示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哲学和社会学层面提示了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前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现代心理学从心理层面揭示了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点。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动力,是大学生道德活动持续进行的推动力,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我们只有从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入手,才能对大学生道德需要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脱节,以及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起点。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为起点,但却忽视了道德认识的动因是什么,即人为什么要道德认识?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认识这一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弄清的前提性问题。道德需要是道德主体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是从道德需要入手,以道德需要为起点,根据道德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道德教育活动,道德认识只是道德教育的中点,但绝对不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知识,而是要满足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能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应当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其次,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层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更高要求。大学生道德需要是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激励和引导,而满足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则是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检验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就要看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否满足和提升了大学生道德的需要。

(二)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重构后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评价。其基本结构是以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期望为核心内层,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为中间层,以道德评价为外层的相互联系的多层次体系结构。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道德需要。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要求把研究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深入了解和切实关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不断满足和逐步提升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启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机制,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不断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基点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困境范文5

关键词:网络营销;道德困境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与产品销售渠道,改变了企业所要面对的消费者和市场,企业将在一个全新的营销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网络营销便在这样一个大的营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三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13年底增加2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13年12月底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

1网络营销的定义及特点

网络营销(Cyber Marketing或E-Marketing)是企业营销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它将传统的营销原理和互联网特有的互动能力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他既包括在网上针对网络市场开展营销活动,也包括在网上开展的服务于传统有形市场的营销活动,还包括在网下以传统手段开展的服务于网络虚拟市场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网络营销既传承了传统营销中的一些要素,又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新型营销战略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破了时间与地域。传统营销受到经营时间和经营地点的限制,其开拓市场有一定的时域性限制。相对而言网络营销解决了这个难题,利用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全天都可以营业,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进行大量的异地交易。这种时域性的突破,使得网络营销迅速崛起,成为市场营销领域中最具竞争力的营销方式。

(2)双向互动与个性化。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营销方式,依托互联网的优势,网络营销可以很好地进行双向互动。网络营销可以创新地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模式,解决顾客的个性需求,甚至可以通过互动式的信息沟通进行私人订制。这大大减少了传统营销中因目标客户不精确而造成的浪费,从而达到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的目的。

(3)高效性与经济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待消费者查询。其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准确度,要远超过其他媒体。并能因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产品或调整价格,因此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网络营销可以无实体店面销售,节约了实体店面销售带来了巨大成本。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成了网络营销的兴起,而新兴的网络营销无论在时域性、互动性还是经济高效性方面,都同传统的营销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体现出了网络营销的实际价值。因此,网络营销作为新型营销方式,其潜力无穷,它也将成为全球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武器。然而在实际的网络营销运作当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尤其是诸多伦理道德问题,成为网络营销发展的巨大阻力。

2网络营销的伦理内涵

网络营销伦理学是由两个不同的应用伦理学研究构成的,一个是营销伦理学,另一个是信息伦理学。

营销伦理(Marketing Ethics)是商业伦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指对营销策略、营销行为及机构道德的判断标准。营销伦理也涉及企业高层管理者、营销经理和其他营销人员的道德问题,因为他们的道德水准将影响企业的营销行为。营销伦理同时影响到企业各个方面的活动,包括营销策略的制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以及促销策略。

计算机伦理(Computer Ethics)又被称作信息伦理(Information Ethics)是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探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对人类自身价值所产生的影响的学科。计算机伦理主要涉及隐私保护、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有害信息的扩散等方面。

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甚至能起到某些决定性作用。网络营销中伦理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关乎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而且关乎全社会市场机制的公正和效率。因此,在网络营销中建立起系统的网络营销伦理学已迫在眉睫。

3我国网络营销的伦理困境

3.1利己主义价值观下的诚信问题

某些电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企业的信誉为代价,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和销售不合格产品,通过欺诈等手段谋求暴力,这是利己主义最大的表现。由于网络交易中的交易与物流在时空上的分离,导致消费者在取得商品所有权与实际商品交付的时间上不一致,且交易双方在互联网上完成交易,虚拟性极强。这种时空的分离给一些不道德的电商企业提供了欺诈的空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失。网络欺诈已然成为网络营销中最严重的道德问题。其欺诈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信息泛滥。在网络媒体中,信息不象传统媒体上受到那么多约束,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信息平台中,很多的虚假信息不易被察觉,即使察觉也很难向信息的企业反馈甚至是追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些电商企业便越来越肆无忌惮,在网络中各种虚假信息,制造舆论,吸引消费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谋求经济利益。

(2)虚假交易。由于网络销售的虚拟性,无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些电商企业在要求客户付款后,却不给消费者发货。而单次单个消费者的成交额较小,消费者在被骗后无法采取相应的法律维权,使得采用虚假交易来骗取货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看到的商品信息都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的,而文字和图片都是可以修饰的。这就使得其与商品本身有差别。而当消费者相信了图片和文字下单拿到实际商品后,发现商品与图片文字不符合时,同样是投诉无门或者是投诉成本过高而放弃。这也给一些企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机会。

3.2侵犯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是网络营销初期最突出的道德问题。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网络营销中的侵犯隐私权主要有以下两种。

(1)非法获取、公开或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Cookies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搜集的主要手段,当用户在网上浏览网站时通过第三方放置在用户计算机上的一些文件,这些文件可以记录用户的各种信息,一些商家在没有经过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用利用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公开,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

(2)垃圾信息和邮件泛滥。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的营销方式就是广告邮件。广告邮件源源不断地投入个人用户的邮箱中,这些邮件多数包含大量虚假信息的垃圾邮件,这些欺诈性的邮件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而邮件中的一些非安全性的链接,导致消费者误点进入钓鱼网站而受到欺骗,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泛滥的电子邮件已经使得人们对电子邮件营销产生了误解。而广告邮件营销的方式几乎不能发挥宣传作用,甚至会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误解和排斥。垃圾邮件也依然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使用垃圾邮件的营销方式因侵扰了网络消费者的个人生活的安宁从而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4信用与支付手段问题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就必然会涉及到信用与支付的问题。由于网络交易中的交易与物流在时空上的分离,导致消费者在取得商品所有权与实际商品交付的时间上不一致,且交易双方在互联网上完成交易,虚拟性极强。这对交易双方提出了更为高的信用要求。目前国内使用电子商务的交易,可谓是“土洋结合”。信用卡、储蓄卡、邮局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混合使用,有的甚至是使用网上咨询,线下交易的方法。目前许多银行也在进行着在线支付和网上银行业务,但在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只是银行的力量恐怕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信用卡被盗刷等反面报道,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在减弱。现在我国大多数电商企业都提供了货到付款的方式来解决交易中互不信任的问题。而这样的―种方式严重背离了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快捷、方便、安全的交易,使资金和物流趋向于合理。

道德困境范文6

主要从当前中职学校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存在的三个方面的困境: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中职学校对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效率低下、中职学校对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内外脱节。并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本校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中职学校岗位德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生;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困境与对策

一、中职学校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师需要教授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为了就业岗位的需要学习考取的资格证书也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难。所以中职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多以考证竞赛等为主导,更重视学生考证的通过率和追逐竞赛的名次,这样教育的功利化思想使得岗位德育教育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的专业教师是骨干,从事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所以学生也忽视了岗位职业道德的学习。

(二)中职学校对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效率低下

中职学校对岗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没有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也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知识体系的制约也是导致岗位职业道德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专业教师很少关注职业道德教育,即使关注,也缺乏系统的岗位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显得力不从心。

(三)中职学校对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内外脱节

很多中职学校只把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看做单纯的知识,作为以考试或考核为目的的“传授,记忆,复制”的过程。职业道德包括一般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但有关调查显示:只有9.8%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针对他们所学的专业或他们将要从事的行业。90.2%的职业道德教育只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的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很少涉及。其具体表现是80.2%的学生不知道其专业有没有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解决中职学校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和完善岗位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

中职学校的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单靠德育老师是不够的,需要所有教师合力完成。因为德育老师只能泛泛讲解基本要求和规范,不可能讲解各专业和各岗位的职业道德,比如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认真细致等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教师在授课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讲解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本校作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德技双高”的办学理念,实践“严而有爱、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的行为规范化管理方略,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提出并实施“建立台账、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对“暂时后进生”做到“不舍弃、不放弃”。做到了从保安到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管理。中职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设置专业的特点密切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完善课程设置,也可开发适合本校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校本教材,形成职业特色,将岗位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和校园活动的过程中。

(二)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兴趣和效率

在授课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常态出发,结合实际分析在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充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造思想品质。同时,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三)理论联系实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首先,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应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并及时把行业的最新资讯传达给学生。其次,建设仿真的校内实训场所,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例如本校的车间进校。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后要求学生遵守实训纪律,在具体实训过程中通过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及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作者:张流平 单位: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