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范文1
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着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独立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 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图1)。
附图
图1“湿地农业”构成图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 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 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 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着[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着,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 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
农业技术范文2
一、多元化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究
1.校企合作机制。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是实现多元化农业技术的前提,也是促进校企合作整体效率的重要保障。通过多年的探索,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也逐渐形成了“联合培育、双向选择、双向考核”的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其内部的原理就是根据当前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作为切入点来培养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培养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往往缺乏主张,对未来的就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往往不足,导致在学校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想当然”的情况,教师经常忽视教学的实践性,会影响学生对其职业特点的判断,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也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无法适应就业环境,从而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校企合作制度的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双方共同的学生培养目的,而且能够凸显出不同的侧重点。2.基地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中的一员,与其他的高职院校专业类似,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也必须以体现技能为核心、以知识框架为支持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通过将多个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教学项目来逐个实现。尽管设施农业技术的教学课程内容较多,难度也不尽相同,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开始发展基地培养的新模式,与多个不同特点的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补充甚至解决。在实际校企合作环节中,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特点,我校找到了相应的企业,按照校企合作的基本流程实现了学生的双向选择以及资源共享,并逐步建立起多个中大型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不但实现了产、学、研的综合发展,而且实现了技术先进的教学实训效果以及多样性的系统结合,为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与保障。除此之外,基地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这与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不谋而合,在当地多个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农业基础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3.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而高职院校教学的导向是市场与企业需求,所以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教学培训环节中,高职院校必须实现以工学结合为具体教学目标的教学管理体系。由于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及设备管理经验,内部还有大量熟悉操作以及行业的市场发展形势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实现与企业的良好对接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帮助企业增强科研力量以及人才储备,从而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工学结合的良好合作模式。4.校企共融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对农业技术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框架把握得比较清晰,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原理的教授,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水平。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去企业内部进行顶岗进修的方式了解当前企业的技术发展特点与现状,促进自身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同时,作为技术类专业,农业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学生适应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规划的核心,所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除了重视学生的职业教学,还要突出培养学生农业技术理论知识水平的特点。企业中具有一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不但理论知识十分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校通过聘请这部分专家来学校现身说法,进行一线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择业观念,树立良好的就业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未来进行精准职业规划,实现人生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由于具有较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为学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双向选择,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5.校政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就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来看,一般都是由学校牵头,由学校进行支持并鼓励,形成专业与企业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在提升就业针对性以及实训针对性的前提下还逐渐开发了课程培训、实训基地培训、顶岗实习培训以及师资力量培训等多个环节,为实现双方共同发展奠定了理论前提与资金上的保障。
二、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合作范围应当扩大。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在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上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由于缺乏机制的建设,对校企合作模式不熟悉,出现了许多障碍。为了突破这部分障碍,学校还应该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校合作等模式上的开拓,同时也要拓展合作企业的种类与覆盖面,不再局限于本地的企业实训,而是逐渐提升合作的层次,实现校企合办工厂、综合农业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从而扩大合作的范围。2.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缺乏合作经验,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叉管理的问题,不但降低了合作的效率与标准,而且出现了工作重复、职责不明确的问题,甚至一些校企合作还会由于校企经济效益分配不均匀而出现纠纷,不利于实现长期有效的校企双赢。3.合作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分配以及奖励机制的建设现状来看,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然没有实现充分调动教师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依然需要继续完善机制的建设,在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实现教职工自身的价值,为其职业的规划以及经济利益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完善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策略
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促进校企合作效果、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企业与高职院校做好良好的沟通,以国家相关职业资格的技术标准为基础来进行通力合作,实现促进教改、确定合作模式、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的社会办学力量的合作体系。其实现的过程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模式来进行:其一,建立对于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的要求,实现动态调研与分析。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数据的整理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以企业化制度要求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作为企业自身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和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调查分析和整理,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克服和解决,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2]。其二,建立考核的标准化、操作技能的实训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及较为完整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要为社会输送大量综合素质较强的技能型人才,而实现考核的标准化以及实训化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而且能够通过标准化考核来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良好认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经常去田间地头进行设备的维修、调研工作,对于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要求较高。而一些学生由于在学校期间对职业了解不透彻、规划不清晰,出现就业后反差较大、无法适应工作甚至躲避就业的现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许多困扰,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其三,突出实际操作的重点、难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校企合作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而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时,过分注重实践的形式化,忽略了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而造成了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没有与理论知识形成良好对接,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脱离了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以及提升工作的主动性,逐渐被实践的传统环节束缚,对我国农业设备的技术开发、研制以及推广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现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还应该由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之间的联系,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其所学内容的精髓,为后期创新性的工作提供基本条件[3]。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共同培养机制。校企合作的人才共同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双方良好沟通与协作才能够逐步实现,其具体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企业的正常工作流程来实现共同制订培训班的管理办法,包括制订具体的项目质量管理手册以及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企业员工培训手册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基本需求设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办班办学的整体实效性,确保培训的质量[4]。其二,制订相对完善的顶岗实习生的学习、实习管理办法,这方面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设定。比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从基本的穿着、行为举止甚至到技术规范性都要按照企业的基本流程,同时也要建立一套针对学生的绩效管理制度,从而在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从而实现良好的实习效果。其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对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方案,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企业员工教学等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以学校为主导,参考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以及具体要求来进行设定。设定的内容也要全面覆盖学生的考核学习成绩的方式方法、管理学生实训教学内容以及共同评价的教学质量体系,等等,在进行人才培训制度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突出企业的制度性以及规范性,这也是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遵守的制度与规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企业,与企业员工打成一片,尽快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实现良好就业的目标。3.提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工作效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效率的提升是保障校企合作效果、实现双方共赢的重要保障。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多数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沟通与了解,特别是学校在与企业进行联合人才培训的项目开设上,往往缺乏理论指导,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化的管理体系,从而降低了校企合作体制的运行效率,不利于实现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为了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其一,实现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校企合作项目奖励办法。从本质上来看,企业发展的目标主体是经济效益,而学校发展的目标主体是综合办学能力以及影响力,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才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的开发、研制以及人才的定向输送。学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以及人才储备,同时还能够实现一定的培训机会,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学校则是通过企业来帮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扩大院校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通过企业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动态,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践性效果。其二,建立双师制度,建立成果共享制度。成果共享是校企合作的前提,也是优化学校教学资源、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通过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双师制度,企业帮助高校建立信息基础平台,由双方共享基础平台的建设成果,共同制订和修改人才培养的方案。同时,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再教育机会,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培训的场所与机会,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作为当前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重要发展途径与方向,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就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而对于企业和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校企合作在机制上逐渐成熟,不但实现了学生的双向选择,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人才招聘效率,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还为高职院校教师熟悉实训实践环境、了解企业发展状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综合我国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建设现状来看,其运行机制也应该通过以学院董事会的相关决议为标准,实现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的规程、制度,提升校企双向管理的效果与水平,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奖惩兼顾,从而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实现良好的约束与激励条件,促进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玲.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探究[J].农技服务,2015(6):214-215.
[2]刘勇,王敏军.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4):27-31,106.
[3]徐艳玲,祁连弟,袁晓霞,等.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初探[J].现代农业,2016(1):112.
农业技术范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种植业;作用
农业种植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守护好我们“饭碗”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虽然近年来,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区对于农业种植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农业种植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我国农作物规模化、集约化栽培模式的日益形成,其农业种植业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化农业推广技术可以依据当地农作物栽培、管理的现状,针对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农作物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种植业的现代化升级。
1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针对本地区农作物的栽培种类、种植面积,进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化设备在本地区合理推广与应用,为农作物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提供依据。农业技术推广包括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实验,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对农作物种植进行现场指导以及技术咨询等措施。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一项基本的技能,相关技术推广人员要将自己作为田间地头的“农博士”,在农作物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扑下身子,切实解决农民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2.1完善农业种植业结构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我国的农业种植业主要以“家庭小规模”为主,农作物种植种类较多,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性有一定差异性,导致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经营者的收益,制约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合理推广与应用,可以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后,针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农产品栽培种类以及面积的合理规划,完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稳定农产品的物价。针对本地区盛产的农产品,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进行农业资源的合理规划,打造现代化农业种植业的服务链(囊括农产品的生产、再加工以及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从而塑造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显著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2.2加速农业种植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现阶段,部分地区的农业种植业仍以“传统方法”为主,虽然一些地区进行了农业种植技术的现代化升级,但是也往往只是部分技术的升级,而未形成基于“现代化技术与设备”为支撑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种植集成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是涉猎农作物的栽培环境(土壤土质以及气候条件)、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与销售等多个环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依据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技术的精准化升级,从而建造完善的农业种植体系,加速我国农业种植业现代化的进程。
2.3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药、肥料超标使用,农作物种植连茬现象严重以及近年来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冰雹、霜冻灾害等)频发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合理引入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促进农产品品质的升级与产量的提升。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措施:科学规划农作物的栽培时间,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有效规避霜冻、洪涝等气象灾害;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合理引入生物天敌技术(比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蚜茧蜂防治小麦蚜虫)、无人机喷施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技术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合理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布局现代化灌溉设备(包括微喷、滴灌、水肥一体机),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组织部位进行精准施肥和科学灌溉,以满足农作物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总而言之,农业技术的推广可通过对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引进,从而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2.4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农业种植业收入一直比较低。农业技术的合理推广与应用,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及打造高端农产品等措施,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为加速农村现代化、打造美丽乡村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3完善农业推广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学服务体系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各项措施得以被农民接受和落地实施的关键。因此,当地的相关部门应依据本地区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第一,建立现代化服务队伍。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种植业的应用技术已经涉猎农作物栽培与管理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现代化机械技术等多方面的学科。因此,相关部门应通过采取对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合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结构,以及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等措施,建立科学的、适宜本地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以保证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加强农民培训。当前阶段,我国农业种植业的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等问题,极其不利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应在农闲时节加强农民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训,借助抖音、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农业技术应用“小妙招”的普及,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3.2进行农作物的集约化种植,加速现代化进程
当地的相关部门应依据当地农作物种植现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村民进行农耕田承包,加速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种植大户的形成,实现农作物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无人机、大型拖拉机、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等价格相对昂贵、普通农民无法接受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普及率,加速农业种植业现代化的进程。
3.3进行惠民补贴
农业技术范文4
1、水产品养殖技术方面。水产品养殖对水体的温度及酸碱度要求很高,为保障水产品的正常生长,要严格控制水产品生长环境,利用先进的水产品养殖技术,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对养殖环境进行改造和优化,使水产品能够始终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之中。定期做好消毒和换水工作,并对水产品苗种加以检测,保障水产品苗种的健康,从根源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严格控制水产品的生长密度[1],防止由于密度过大而导致水产品生长出现问题。另外,还应重视水质情况,为水产品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可以利用水产品疫苗来提高水产品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2、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方面。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健康饮食的要求很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当前中国无公害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尤为关键,对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来了解水质、土壤的各项指标,从而确保无公害蔬菜的生长环境符合科学标准。同时,还应重视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来替代原本的化学病虫害防治,采用毒性低的农药来替换高毒性农药,并严格遵守不同农药的使用规范。另外,采取绿色肥料开展蔬菜施肥管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应重视平衡施肥原则,了解微量元素对蔬菜生长的重要性,从而改善无公害蔬菜的营养结构。3、温室采光技术方面。在温室中利用草帘和保温被来调整植物的采光和保温需要,一般都是采用人力来进行调整,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遇到大风、暴雨、大雪等恶劣极端的天气时,人工调整较难,采光和保温的功能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室采光及保温的效果。利用自动卷帘机械来调整,能够极大减少农民工作量,同时使得保温采光的效果得以凸显,并使草帘和保温被固定得更加牢固,极大保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和光线。
二、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
1、农业机械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水资源危机,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因此,在农业种植领域中,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避免在农业种植中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现阶段农田排灌机械发展较为成熟,通过农田排灌机械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在利用农田排灌机械进行灌溉时,排灌机械会全面的进行农田浇灌,并将多余的水分排除,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农田排灌机械一般采用压力灌溉法,比较常见的是滴灌与喷灌农田排灌机械,可以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来合理选择浇水量,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强对农作物的科学管理,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农业机械中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加工所需的农业机械品种较多,农产品加工机械能够提升加工效率。例如,玉米收获后,需要进行脱粒处理,传统的脱粒方法采用人工脱粒,这种方式的劳动强度较大,脱粒效率低,而采用玉米脱皮机与脱粒机来进行脱粒,使脱粒效率大大提升。又如,在茶叶采摘阶段,大量的新鲜茶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茶叶新鲜度下降,甚至会出现腐败现象,极大影响了茶农的经济收益,应利用茶叶初加工机械和精加工机械进行处理茶叶,由于机械加工提升了茶叶加工效率,新鲜茶叶积压现象得以避免,不仅提升了茶农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提高茶叶品质。3、农业机械中农田保护技术的应用。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种植的双刃剑,一方面,在农业种植中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过度的滥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农作物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田保护。通过先进的农田保护技术,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直立的秸秆进行粉碎,并翻耕入土,秸秆在土壤中腐烂,成为土壤肥料[3],此举不仅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滥用情况,有助于保护农田,同时也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当前,秸秆还田机已经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种植领域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重视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不断研发出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在农田建设、农业耕种、施肥灌溉等方面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结合当今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农业机械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勇.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15,9(33):187,189.
[2]付恩贵.浅析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8):173-173.
农业技术范文5
本文使用Frontier4.1软件对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分别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在分析全国及10个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时,首先,选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福建、四川的γ值分别为0.673、0.697、0.724、0.921、0.905、0.945、0.957和0.668,表明全国及这7个省区农业生产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的问题,可以采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函数来分析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而在分析湖北、甘肃和新疆3个省区时,我们也首先选择了考虑进步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但是模型估计结果显示,γ值为0,这表明农业生产中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这与现实农业生产条件不相符;此外,若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的问题,那就无从探究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为此,在分析这3个省区时,我们放弃使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选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湖北、甘肃、新疆的γ值分别为0.974、0.981和0.987,说明农业技术效率损失显著,进而说明采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来分析湖北、甘肃、新疆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较优。
2生产要素的投入弹性
首先,从全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弹性来看,技术进步(θ)为正值,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转化,能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β1)、农业机械总投入(β2)、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β3)、化肥及农药总投入(β4)和水电及灌溉总投入(β5)也为正值,说明这些生产投入要素的增加亦能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其中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最显著。其次,从10个省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来看,各省区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差别性显著,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要素结构及区位因素等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并非同质结构体。具体来讲,(1)辽宁、吉林、河南等7个省区农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弹性θ均为正值,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对提升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湖北、甘肃、新疆由于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生产函数没有通过假设检验,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不明显。(2)辽宁、吉林、河南等4个省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β1为正值,说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可能持续增长,这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而山东、江苏、福建等6个省区β1为负值,说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负的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限制该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质量。(3)河南、江苏、福建等8个省区农业机械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2为正值,说明增加农业机械总投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和农户应该在该地区增加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而辽宁和吉林2个省区β2为负值,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农业生产机械的拥有量存在过剩,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出生产效率。(4)辽宁、吉林、山东等6个省区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的产出弹性β3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能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而河南、四川、湖北等4个省区β3为负值,说明增加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总投工量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这可能是由该地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引起。(5)河南、江苏、福建等5个省区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4为正值,说明增加化肥及农药总投入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而辽宁、吉林、山东等5个省区β4为负值,说明在农业生产中该地区化肥及农药的总投入过多,已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应该控制化肥及农药总投入的增长。(6)除了辽宁、吉林、江苏等3个省区水电及灌溉总投入的产出弹性β5为负值外,河南、山东、福建等其他6个省区β5为正值,说明增加水电及灌溉总投入会带来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3农业技术效率
通过表3我们不难发现,2003-2009年间全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70,说明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具体来讲,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和福建农业技术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湖北、甘肃和新疆农业技术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农业技术效率变动的趋势来看,除了四川农业技术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外,全国及其他9个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河南增幅最快,由2003年的0.69上升到2009年的0.81。
4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首先,基于全国层面的模型测算得出,2003-2009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分别为-0.31、-0.38,说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分别为0.10、0.04,说明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其次,从10个省区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看,各省区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具体来讲,(1)辽宁和吉林2个省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1为正值,说明在该地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河南、山东、江苏等8个省区δ1为负值,说明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水平。(2)辽宁、吉林、四川等6个省区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2为正值,说明农户农业信贷资金的增加在该地区不会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河南、山东、江苏等4个省区δ2为负值,说明农户农业信贷资金的增加可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水平。(3)辽宁、吉林、福建等5个省区农户自有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3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户持有自有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不能够在该地区对农业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河南、山东、江苏等其他5个省区δ3为负值,说明增加农业持有自有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能够对农业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4)辽宁、吉林、山东等7个省区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技术效率损失的参数值δ4为正值,说明增加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不能够有效提升该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而河南、四川、新疆3个省区δ4为负值,说明增加农村集体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效率水平。
5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技术范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措施
中图分类号:S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80
1 当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业推广模式太过陈旧,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推广方式明显落后。同时,思想认识的不足、工作方式的迥异、以及资金保证等方面的差别,也使得在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中,额外增加了不少难度。
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便是看是否可以使用相同的农业投入来制造更多的农业产出,或者相同的农业产出可否用较少的要素投入生产来达成。技术进步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用知识代替资源,或用廉价而丰富的资源代替昂贵稀少的资源,在于它能冲破无弹性的资源供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束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落后的农业推广体系和模式已经明显的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我们应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要针对实际情况,抓根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2 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之对策
2.1 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为当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会有风险和损失。这种现况制约了广大农业劳动者参与技术推广和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积极性。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此外还受农村基础条件设施、农民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影响。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为此,应积极开展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有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另外,也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大规模的非学历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2.2 农技部门做好市场调研,将新技术推广给农民
农技部门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如人才众多、队伍专一、信息灵通、分布广阔等来实施全程配套服务。无论是农业生产之前的项目甄选,还是农业生产中期的的技术指导,又或是农业生产后期的销售服务都要纳入服务体系当中。具体的做法是先行做好市场调研和预测工作,在生产前期即能将精准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提供给广大农民,以利于农业的生产;其次要保证农业品产后的购、加、储、销等服务,不管是采用独营还是联营的模式,总之要实实在在消除农民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农技部门要加强对于主导产品的重视度,要将涉及主导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运等新技术及时推广给农民,以让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增长。
2.3 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建立新型农机推广模式
例如:农业推广机构与农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模式。
这种有偿服务模式是在在互惠互利,彼此自愿的基础上,农技推广单位或个人与生产单位或个体户签订有关技术承包的合同,要求签订合同的生产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推广农业技术。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科技人员下乡,架设一座桥梁来增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使科技与土地融合起来。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新技术有效的传播到农业作业中去。
2.4 拓展多条有效推广方式,做好示范工作
农技员选择的最有效推广方式-示范田、示范户、培训等工作的效果;以及农技员在推广工作中注意对技术带头人、积极分子的培养等。农民在最初对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作为农技推广部门,要认真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推出示范户,给农民提供实例,用真实的数据来作为农机推广项目的支撑点。同时要对效益高、增产潜力大、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重点支持,进一步改进农民的经营方式。
3 小结
农业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由许多部分组成。农业技术的进步最终体现在单位投入相同情形下产出的增加,成本降低和投入减少都只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而单位投入之产出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也意味着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保证。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发展之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现实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实践,去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