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传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1

关键词:天狗;蟾蜍(虾蟆);食月;天狗食月;百喻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65-02

如今天狗食月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在内蒙古到云南两广的广大地区。如《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中记载了达斡尔族日食月食民俗:“因为相信万物有灵和信仰多神,遇上日食和月食,就认为是天狗捕日头、天狗吞月亮了,萨满要各家敲打水桶、犁铧、铁盆等响器,好吓走天狗以保护太阳神和月亮神。”

祁连休、冯志华编著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鉴》中记载了流布于我国两湖一带关于天狗食月的机智人物故事:“写财主为了捉弄智者,宴请时特意不给智者摆任何餐具,或者将筷子钉在桌上,让他无法用膳。智者随即讲起天狗吃月的故事,说众人见了都鸣锣呼救,唯有一人找不到铜锣,十分着急。宾客们忙问:‘那他怎么办呢?’智者说:‘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狗吃。’”

刘锡诚、王文宝主编的《中国象征辞典》中记载了广西融水地区的天狗食月传说:“广西融水地区称天狗为‘朵瑙谷’。传说,一天,朵瑙谷骑一匹红马,身后跟随四十人,扛着糯米酒、猪肉串、酸鹅鸭以及刀斧,到朗丢地方寻找最美丽的哔漠姑娘,并骗取哔漠的爱情。到了天上,朵瑙谷现出原形,哔漠自知受骗,纵身往人间一跳,朵瑙谷挥起一刀,杀害了这个美丽的姑娘。所以人们对朵瑙谷十分痛恨,每见到它吞食日月,就吐口水咒骂。”

任宝根编著的《鲁迅著作的江浙方言》中记载了浙江一带的天狗食月说:“‘天狗’――绍兴话读若普通话,旧时神话中的动物,又称‘仙狗’。民间传说中讲天狗会吃月亮,绍兴方言中就有‘天狗吃月亮’一说。”

布依族民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记载了云贵高原一带布依人们月食打狗的独特生活场景:“上到十一层天啊, 我们走到月亮边, 碰见‘都卡’吃月亮。 它吃了半边的月亮呀, 天下黑去了一半。 我们都去打都卡呀, 打都卡好救月亮。 让月亮出来照山川呀, 让月亮出来照夜晚。”人们用歌声描绘了“天狗食月”时人们踊跃救月的美好情感。

在江西九峰森林公园以及湖南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都有以“天狗食月”命名的景点,说明天狗传说已经普遍流传于这些地区。

但是这一传说起源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界对此还缺乏相关研究。遍查古代文献中关于天狗食月传说的渊源,发现“天狗”一词在古代早已有之,但是并不是吃月亮的天狗,最早以及很长时间内吃月亮的都是蟾蜍(虾蟆)。

一、天狗

“天狗”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山海经・西山经》中讲到“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在这里“天狗”指古传说中的可以御害的兽名。《尔雅・释鸟》中也出现了“天狗”一词:“~鸠,王~。B,H其。,r轨。t,天狗。”在这里“天狗”被解释为青翠的小鸟。

其次,关于“天狗”的词条是作为星名。这也是“天狗”一词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一个意项。在古代天狗星的出现,被看做是一种凶兆,此星出现则必有血光之灾。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天狗星有时也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这一寓意相对被采用的就比较少。如:唐魏徵等《隋书》卷二十:“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

再次,“天狗”是指月中凶神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马良春、李福田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中记载:“古代人们因不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理,故传为天上有天狗神者,常张口吞食日月,但它有口无喉,虽然口大能含日月,却终于不能咽下,所以它衔而又吐,吐而又衔。日月神不堪其扰,便指示下界百姓遇日,月食时发出大声以惊吓天狗。据《周礼・地官・鼓人》有‘救日月,则诏王鼓’的说法,可知其传说由来已久,可能与原始天象信仰及巫术有关。”

文中所说的天狗神,是指此月中凶神吗?依据马良春、李福田的观点,天狗食月传说最早在周代就应该已经形成。但是这一传说在以后直至南朝,期间却根本不曾出现相关记载。如果今天流传的“天狗食月”传说中的天狗就是《周礼》中击鼓驱赶的天狗,这样被百姓广为接受的传说,何以在当时以及其后如此长久的历史记载中却从未出现呢?另外文中所引的《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仪式也并非是为驱逐天狗而设,而是古人在日月食时采用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击鼓仪式由来已久,并在以后历代得以流传。这种日月食的祭祀仪式,不只是在民间,上至宫廷都被严格对待,有一套非常严禁的祭祀流程。可见此说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民间传说中吃月亮的天狗具体是指什么呢?在搜集月食与天狗相联系的文献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吃月亮的却并非是天狗,而是月中蟾蜍,这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更为流行的食月之说“蟾蜍(虾蟆)食月”。

二、蟾蜍(虾蟆)食月

“蟾蜍”一说的由来,又涉及中国另一个神话传说“嫦娥奔月”。食月之“蟾蜍“正是由奔月的嫦娥所化。王充《论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之奔月,是为蟾蜍。” “蟾蜍食月” 的传说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并且这一传说已经逐渐成为后世咏月之典故。《史记・龟策列传》中就出现了蟾蜍食月传说:“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到唐宋时期,关于“蟾蜍食月”的诗文更是极为多见。唐人卢仝《月蚀诗》就完整的记录了月全食的整个过程:“传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径圆千里入汝腹,汝此痴骸阿谁生。”。此诗是以月食天象为主旨,记载完整,这在历代诗文选材中并不多见。韩愈对此诗大为赞赏,并仿效其诗作了《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卢仝号“玉川子”)。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中李白借“蟾蜍食月”传说讽喻时事,暗喻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使权奸当道,国势衰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云:“虾蟆蚀月乌蚀日”,又引苏轼语云:“玉川子作月蚀诗,以为蚀月者,月中之虾蟆也。”

蟾蜍食月传说在唐宋诗文中留下大量文献记载,这也得益于诗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高峰。自宋之后,可见的关于“蟾蜍食月”的记载就相对有所减少。《全金诗》卷六七:“清光半食入肝腴,雄文径欲诛蟾蜍。”《晚晴m诗汇》卷一百三十一:“蟾蜍蚀尽瑶台月,对舞时闻凤鸾泣。”

通过以上诸多记载,可知,天狗有诸多意象,但是都和食月没有直接联系,食月的多是蟾蜍。那么人们的意象中又何时出现了天狗食月的传说呢?

三、天狗食月

在上一章节,我们可以发现,自汉代一直到明清,蟾蜍食月一直是食月传说的主流。但是在今天流传最广却是“天狗食月”传说,那么这一传说起于何时?又是如何替代源远流长的“蟾蜍食月”传说呢?

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郁贤皓主编的《中外名人掌故》中出现了最早的有关“天狗食月”的故事《祖冲之预测月食》: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祖冲之根据他新测出的交点月数值,预测出当年9月15日晚上要发生月食,并四处张贴告示,通告百姓。

当晚,宋孝武帝的宠臣中郎将(高级武官)戴法兴正在家中设筵为自己祝寿,祖冲之也被邀出席。正当宾客就要入席之际,门外跑来一个仆人报告:‘老爷,不好了! 街上正传今天晚上天狗吃月亮……’

‘放屁! ’戴法兴正要发作,站在旁边的戴法兴夫人打了仆人一巴掌,说:‘今天是老爷的四十五岁大寿,是吉祥日子,你胡说些什么! ’

‘奴才不敢瞎说,有人在街上贴了告示。’

‘谁贴的?’戴法兴阴沉着脸问。

‘是下官张贴的。’祖冲之看着这一幕无知的闹剧,感到实在好笑。

‘啊,是你……’戴法兴气得话也说不出。

因为在那时,所谓‘天狗吃月亮(月食)’,是大祸将要降临的征兆,是不吉利的日子。戴法兴认为在他生日的时候不可能发生月食,肯定是祖冲之有意给他触霉头。

但是,天体运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戴法兴憋了一肚子气,月食还是按照祖冲之预测的时间发生了。”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著名的科学家。郁贤皓对这一故事的记载也是有关天狗食月传说在文献中最早的明确资料的记载。那么为什么会在南北朝时期,在“蟾蜍食月“一说盛行时出现”天狗食月“说呢?这里吃月亮的天狗又起源于何处呢?

结合摘要中提到的《百喻经》八十四《月食打狗喻》中“月食”时人们“[横打狗”的故事,和我国月食打狗的传说一致不二,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影响关联?何以如此相像?

《百喻经》是佛经中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这部经源于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八十四喻对月食打狗的记载,表明了佛教对于天狗食月这一民间传说的吸收,并把这一传说与佛教教义融合。

关于此经的译出时间目前有五种说法,分别是“永明年、永明十年、永明十年秋、永明十年九月、永明十年九月十日。”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佛教的急剧发展,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第一个。而食月传说在这一时期为一大变,出现“天狗食月”一说,结合已知印度存在的天狗食月传说,以及《百喻经》中出现的月食打狗的习俗,和佛教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天狗食月”传说来源于佛教的传入,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根据记载,《祖冲之预测月食》故事是在南朝宋孝武帝年间,而《百喻经》是在南朝齐才被译为汉文,这显然不能证明中印文化在食月传说上的影响互通,但两者几近一致的记载显然不能完全隔断其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注释:

①王孺童.之研究[J].佛典研究,2007(10).

参考文献:

[1]A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2]赛音塔娜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陈永正主编,古健青,张桂光,张解民编.中国方术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下面整理的是中秋晚会主持稿,欢迎阅读!

 

 

中秋晚会主持稿一:

主持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1: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在这一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主持2:今夜,伴随皎洁的月光,我们全校师生欢聚在思源广场,同抒金秋的喜悦,一起欢度这月色溶溶的美好时光。今夜,虽然我们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但在我们今天团聚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将共享一道有关月亮的丰盛晚餐。我们将对月抒怀,望月高歌,体验月下的温馨,共叙月夜的思念。

主持1:俗话说: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今夜的月亮更圆也更亮,现在我宣布: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现在开始。

主持2:在今晚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我们祝福所有的师生月圆人圆梦圆。首先有请我们学校的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第一个节目——歌曲《但愿人长久》,有请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

主持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美好的祝福。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一位大文豪之手,他就是苏轼。现在让我们通过欣赏八(1)班李婵和卢天星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体验苏轼的乐观豁达胸襟。

主持2: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的“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上,除了朗诵和演唱有关月亮诗词和歌曲,我们还将讲解有关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和传说,使大家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中秋节”;这一天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国人心目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很多歌颂中秋节的作品,下面有请七(6)班的韩悦、李超为我们带来诗歌朗诵《中秋赋》。

主持1:秋空明月悬,此刻月圆满。而人间的思乡之情,却在此时溢满心头。离开家乡的人,无论走多远,都难忘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无论在何方,都会怀念故乡的亲人,我们只有把思念托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给梦中久违的故乡。请欣赏由王成老师带来的歌曲《月至故乡》。有请王成老师。

主持2:听完了王成老师对月亮的倾诉,现在再让我们听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说到有关月亮的传说,最出名的要算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不死之药,被人加害,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丈夫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现在让七(1)班的单永胜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彩云追月》。

主持1:今夜花好,太多美丽的情感将从我们的心中似清泉般流过,今夜月圆,太多的相思与感念将插上翅膀飞舞在明净的天空。下面请欣赏由杜主任给大家带来的一首《花好月圆》。有请杜主任。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圆》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来的我们再了解一个有关月亮的传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就这样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桂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许你曾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述吴刚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记忆温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怀抱里,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故事里,现在,让蔡琪同学为我们带来一首经典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当空,银辉千里,朗月的光华直泻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镀上了一层银环,登高远望,世间万物显得安谧而又神秘,面对此景,不知触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绵绵心绪,接下来请欣赏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月满西楼》,有请马丽峰老师。

主持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张若虚就是以这样的起笔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诗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白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请欣赏由九(1)班何蓓蓓、九(4)班张科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传说故事,嫦娥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这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据说嫦娥奔月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就是玉兔捣药的传说。我们现在抬头望月,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朗诵——《千灯明月》。

主持2: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传来了阵阵葫芦丝的乐声,舒缓悠扬;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请欣赏由石春燕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主持1:月亮含蓄、皎洁、温柔,是纯洁、美好、团圆的象征,于是中秋赏月便成为了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人们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美酒佳肴,文人赋诗,以月寄情,下面有请李成学老师为大家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请李成学老师。

主持2:下面请王海蓉同学为我们献上一曲《敖包相会》。

主持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儿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多么熟悉的童谣,多么富有诗意的童年幻想,现在有请八(7)班崔丽蓉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月亮船》。

主持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现在我们有请高校长为大家带来一首《天涯明月》,掌声有请。

主持1:老师们,同学们,相聚的时光总显短暂,不知不觉间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今夜,秋高气爽,明月当空,这美丽的中秋之夜,让我们铭记中华文化的永恒经典,把我对亲人的祝福、对亲人的思念遥寄给他们,让幸福永远与他们相伴。也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同学平平快乐,祝福我们的学校发展蒸蒸日上。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明年的现在再相聚。

中秋晚会主持稿二:

1、九月十八日晚八点三十分,中秋晚会正式开始。

男主持:中秋,这是一个天命的声音,自那浑圆的时刻起,爱便曼延,思便无限。我的心底也有一个浑圆,温馨着我存在的意义、饱满着我朝起的未来,于那中秋的树梢,小夜莺的嘹亮;是穿过树林或是振翅飞向那倾洒着银光的明月,深印一声永久的“爱”字。今天,我们从天南地北相聚在又一村,共同抒发着一个恒久的主题:那就是“爱”!

女主持: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在中秋佳节,为着今日的美妙时刻,我们共举杯,把酒话佳节!举杯邀明月!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凝结在这中秋共圆的时刻

男主持: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之际,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我们沐浴着一轮圆月,面对着网络中的相闻而不相见的挚友,更增加一份“爱的情谊”。

女主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便是所有期盼相聚、团圆的人的节日。围坐一起,食以那如月般浑圆的月饼,心中满是温馨;恭向高堂,说着那祝福长寿、欢喜随心的贺词;携着一根网线,举杯邀月。这便是生命中的挚爱,这便是人间永远诉不完的真情,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下面掌声请出又一村的室主致以中秋的祝福!

2、××室主致中秋贺辞

麦序开始,按晚会的要求进行抒发“爱”的主题的搅拌歌会

男主持:中秋,这是人间的一次盛景,饱满,给予残缺的笙歌;祝福,给予别离的温馨;用一颗滚热的红心,浑圆心底的爱,映照那天穹的月。用无数双相执相亲的手,用无数双喜悦欢欣的眼睛,对着天上的明月,共颂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主持:中秋,请你,捧着自己火热的红心,去与心中难忘的恋人,去与慈发白首的亲人,去与人世间每一个期望获得爱意的孤客,甚于那月下的柳梢、含笑的灯光;把爱播洒开来,把笑弥漫于桌前、杯间,把平和祝福的话语渡给每一颗活着的、突突跳动的红心。

男主持:懂得放心的人才能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才能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才能找到朋友。在中秋的美妙时刻,衷心的祝愿每一位朋友,生活开心,事事顺心。

女主持:又一村与朋友们一起成长,祝甜蜜伴你走过一年中的每一天,温馨随你度过一天中的每一时,平安同你走过一时中的每一分,快乐陪你度过一分中的每一秒。朋友们!又一村中秋晚会到此结束,让我们记住今晚的欢乐时光,愿友谊长存于彼此的心中!以下麦序继续有效,请朋友们尽情抒发“爱”的共鸣!

3、结束语

男: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

女:我们共祝愿,祝愿您和您们的亲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

男:祝愿我们的公司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女:祝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吉祥!

男:今天的晚会已经告一段落。

合:祝各位中秋快乐。

抽奖环节略。

      中秋主持稿三:

开幕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天,又一个中秋佳节到来了,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夜这样特别关爱天边这轮月亮。人们在月下做着团圆美梦,人们在月下聚餐赏景,人们在月下饮酒作诗,人们在月下寄物托思,人们在月下期盼美好,人们在月下无限遐思……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一段凄美的故事发生后,月亮便成为人们渴望团圆的象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游子的乡愁里,思绪如飞,归心似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恋人的思念里,冷月如霜,宛若冻结了曾经的热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的酒杯里,醉满了浓烈的诗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月下的团聚里,天伦之乐回荡满堂。

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今夜,我们放飞所有梦想,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月亮。

晚会现在开始。

闭幕词

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3

如下为有关猫的几个传说:

1、据说,当时缅甸境内有座寺庙遭攻击,住持遇害被杀。这时住持宠爱的白猫跳到他的头上,顿时变化成博门猫。它的四肢变成黑色,但碰触到高僧的脚掌却仍然保留白色,即代表了善的力量,这个奇迹鼓舞了其他的僧侣,於是团结起来赶走了入侵者,即猫代表了善意。

2、文艺复兴初期,欧洲各国的猫曾遭到极大的迫害,当时人们对北欧爱神弗蕾亚重新产生兴趣,引起了基督教会的恐慌,由於传说弗蕾亚的双轮马车是用猫拉的,於是基督教会将猫视为异教徒象徵,全力扑杀欧洲境内的猫。巫婆的同夥在西元1400年後的三百年间,猫被视为巫婆的同夥,担任巫婆和恶魔之间的联络者,故猫与巫婆的联系从此而来。

3、古时有传,每到中宵的时候,猫就蹲踞在屋顶上,张嘴对着月亮,吸取月亮的精华,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妖怪,总出来魅惑人,遇到妇女就变美人,遇到男人就变美女,此为金华猫的传说。

(来源:文章屋网 )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4

【1】中秋节主持词

主持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1: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在这一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主持2:今夜,伴随皎洁的月光,我们全校师生欢聚在思源广场,同抒金秋的喜悦,一起欢度这月色溶溶的美好时光。今夜,虽然我们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但在我们今天团聚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将共享一道有关月亮的丰盛晚餐。我们将对月抒怀,望月高歌,体验月下的温馨,共叙月夜的思念。

主持1:俗话说: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今夜的月亮更圆也更亮,现在我宣布: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现在开始。

主持2:在今晚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我们祝福所有的师生月圆人圆梦圆。首先有请我们学校的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第一个节目歌曲《但愿人长久》,有请张艳芳和马丽峰老师。

主持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美好的祝福。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一位大文豪之手,他就是苏轼。现在让我们通过欣赏八(1)班李婵和卢天星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体验苏轼的乐观豁达胸襟。

主持2: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的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上,除了朗诵和演唱有关月亮诗词和歌曲,我们还将讲解有关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和传说,使大家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 中秋节这一天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国人心目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很多歌颂中秋节的作品,下面有请七(6)班的韩悦、李超为我们带来诗歌朗诵《中秋赋》。

主持1:秋空明月悬,此刻月圆满。而人间的思乡之情,却在此时溢满心头。离开家乡的人,无论走多远,都难忘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无论在何方,都会怀念故乡的亲人,我们只有把思念托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给梦中久违的故乡。请欣赏由王成老师带来的歌曲《月至故乡》。有请王成老师。

主持2:听完了王成老师对月亮的倾诉,现在再让我们听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说到有关月亮的传说,最出名的要算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不死之药,被人加害,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丈夫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现在让七(1)班的单永胜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彩云追月》。

主持1:今夜花好,太多美丽的情感将从我们的心中似清泉般流过,今夜月圆,太多的相思与感念将插上翅膀飞舞在明净的天空。下面请欣赏由杜主任给大家带来的一首《花好月圆》。有请杜主任。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圆》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来的我们再了解一个有关月亮的传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就这样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桂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许你曾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述吴刚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记忆温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怀抱里,童年相约在妈妈的故事里,现在,让蔡琪同学为我们带来一首经典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当空,银辉千里,朗月的光华直泻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镀上了一层银环,登高远望,世间万物显得安谧而又神秘,面对此景,不知触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绵绵心绪,接下来请欣赏马丽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月满西楼》,有请马丽峰老师。

主持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张若虚就是以这样的起笔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 江 花 月 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诗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白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请欣赏由九(1)班何蓓蓓、九(4)班张科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传说故事,嫦娥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这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据说嫦娥奔月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就是玉兔捣药的传说。我们现在抬头望月,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朗诵《千灯明月》。

主持2:银色的月光下,竹林中传来了阵阵葫芦丝的乐声,舒缓悠扬;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请欣赏由石春燕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主持1:月亮含蓄、皎洁、温柔,是纯洁、美好、团圆的象征,于是中秋赏月便成为了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人们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美酒佳肴,文人赋诗,以月寄情,下面有请李成学老师为大家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请李成学老师。

主持2:下面请王海蓉同学为我们献上一曲《敖包相会》。

主持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儿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多么熟悉的童谣,多么富有诗意的童年幻想,现在有请八(7)班崔丽蓉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朗诵《月亮船》。

主持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现在我们有请高校长为大家带来一首《天涯明月》,掌声有请。

主持1:老师们,同学们,相聚的时光总显短暂,不知不觉间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今夜,秋高气爽,明月当空,这美丽的中秋之夜,让我们铭记中华文化的永恒经典,把我对亲人的祝福、对亲人的思念遥寄给他们,让幸福永远与他们相伴。也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同学平平快乐,祝福我们的学校发展蒸蒸日上。 金塔县第二中学说月、赏月、咏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圆)中秋晚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明年的现在再相聚。

【2】中秋节主持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中秋月?某某情中秋晚会现场!晚会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今晚七点三十分。 男:在晚会开始之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某某集团各公司的优秀员工代表及其家属代表入场!

在音乐声中,优秀员工代表及其家属代表入场就座。

女: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某某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某某先生致中秋欢迎辞!

女:谢谢某总。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晚来到我们晚会现场的优秀员工代表,他们是:(请主持人事先准备好优秀员工名单)

男:在此,我谨代表集团对你们的辛勤劳动及无私奉献表示衷心地感谢!在此,向你们道一声:

合:辛苦了!(主持人鞠躬)

女: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家属对我们员工在工作上的理解与支持,你们的支持也是对我们某某集团的支持,在此,向你们说一声: 合:谢谢!(主持人鞠躬)

男:下面,我们有请来自某某大酒店的*代表优秀员工上台发言! 员工发言。

女:感谢*的真情感言!下面,我们有请优秀员工家属代表*上台发言! 员工家属发言。

男:谢谢!我们相信,有了我们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和辛勤努力,

女:有了我们员工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我们一定可以排除万难!铸造辉煌! 男:我们的某某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再创新高!

女:让我们举杯欢庆晚宴进行中。

19:30晚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各位某某同仁

合:晚上好!

女:欢迎大家出席某某集团2013年度中秋联欢晚会。

男:今天是某某大家庭团圆的日子,欢迎大家回家过节!并祝大家

合:节日好!(主持人鞠躬)

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合家团聚的喜庆日子。

男:为此,我们集团公司各级员工自编自演,准备了这场中秋月?某某情大型中秋晚会。

女: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某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某某先生发表中秋致辞!

男:谢谢某总热情洋溢的讲话! 4、现代舞《火美人》 表演者:某某

节目表现:诱人的眼神拨动你的心弦,华丽的衣角旋起火热的浪潮 我们某某的姑娘们,热情、火辣、大方、漂亮

1、抗战歌曲联唱 歌曲名称: 表演者:某某

反映主题:纪念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

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反日本帝国主义胜利六十八周年。 男: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在发展中壮大是新时期赋予某某人新的历史责任。 女: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在勿忘国耻的抗战歌声中拉开今年中秋晚会的帷幕吧!

2、《斗智》选段 表演者:某某

女: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六七十年代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它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抗击日本军帝国主义的决心和勇气。

男:下面请欣赏,由某某某带给大家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

3、歌伴舞《但愿人长久》 表演者:某某贸易公司某某某 反映主题:月圆家圆人团圆,

5、男女对唱《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

表演者:某某大酒店某某某 反映主题:歌曲脍炙人口。

女:在广大员工的辛勤努力下,我们某某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员工队伍不断壮大,刚刚我们接到某某某公司通知,须在晚会现场招聘保安队长一名,请在座的各位毛遂自荐,踊跃报名!报名截止时间:本台晚会结束之前。

男:哎,*,我刚刚接到一个报名热线电话,有一位武功盖世的高手慕名而来,现正在赶往晚会现场的路上。

女:哦?是哪位武林高手啊? 某某某某出场。

马:终于赶到了!

男:哎,我们正进行晚会,你们干什么的?

马:我们是来应聘的。

女:姓名?

马:郭靖

刘:黄蓉

女:职业?

马:射雕

刘:放羊

女:那你们有什么特长?

马:我们不但会射雕、放羊,还能歌善舞呢!

男:那,来一个!来一个!你们得先过我们现场观众这一关!

马:那好,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我和蓉儿放羊的时候经常都会唱的一首歌《铁血丹心》。

女:大家掌声鼓励!

6、傣族舞蹈《竹林深处》

表演者:某某大酒店某某等9人

反映主题:皎洁的月光下,美丽的傣族姑娘在孔雀林深处翩翩起舞,舞姿时而优雅舒畅;时而欢快奔放。

灯光:开场时,在舞台靠近背景幕布处的9个孔雀造型动作轮流变换造型,此时,灯光宜暗;随着音乐渐起,姑娘们渐渐步入舞台中央,灯光渐渐明亮。

串词参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傣族,可谓是大西南的一支独秀!幽静的竹楼,欢乐的泼水,还有舞动的孔雀!现在,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带来了圣鸟开屏般动人的韵律!

7、军体拳表演 某某某公司组织 展现某某保安队员的

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服从指挥

8、独唱《我应该》 表演者:某某某 9、爵士舞

表演者:某某某某

10、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演唱者:某某某

女: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下面,有请某某某先生带我们到月宫去看看那开满鲜花的月亮吧!

10、小品《骗你没商量》 表演者:某某某

11、独唱《遗失的美好》 表演者:某某大酒店某某某

反映主题:歌曲主要表达了爱情的无奈与美好。

12、现代双人舞《回家》 表演者:某某大酒店某某某某

反映主题:萨克斯悠扬舒缓的旋律,勾起想家的离愁,产生心灵的共鸣。

13、小品《麻辣夫妻》 表演者:某某酒店某某某

14、歌伴舞《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表演者:某某某

15、独唱《暗里着迷》 表演者:某某酒店某某

16、笛子独奏

表演者:某某酒店某某

17、舞蹈《波斯猫》 表演者:某某酒店某某

18、独唱《讲不出再见》 表演者:某某某

19、舞蹈《三峡,我的家乡》 表演者:某某大酒店某某某

反映主题:舞蹈喜庆欢快。主要表现了三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结束语:

女:各位朋友

男:各位来宾

女:相信明年此时,我们的心情依然美好,

男:相信下次月圆之时,我们的心依然年轻。

女:东方有明月,明月水上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情还留。

男:我们相约明年此时再相聚

女:祝愿大家心团圆、人团圆,花好月圆。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5

月亮崇拜与中秋祭月

自然崇拜属于人类早期的宗教形式。在自然界中,日月星辰最为人们看重。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更是把它们神秘化。太阳和月亮分别作为白昼和夜间发光的最明亮天体,便被赋予了神的力量,成为人们崇拜的日神和月神。月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为狄安娜、阿耳忒弥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为常羲、嫦娥和西王母。

远古的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都与农牧业的形成有关,19世纪西方太阳神话学派认为,太阳崇拜早于月亮崇拜,但对于许多原始民族来说,月亮才是丰收的赐予者。在原始人类看来,有一种比人所具有的任何力量都要强烈的威力存在,它就隐藏于月亮之中,没有月亮,植物与种子就不会生长,动物和女人就不可能怀孕生子。月相的周期性变化,使人们认为它支配着所有生命的变化。

在中国,月亮崇拜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相关器物上遗存的月神徽铭表明,这片土地上曾存在过世界上最古老的月亮崇拜仪轨。甲骨文中有“东母西母若”的句子,这“东母”与“西母”相对,分别指日神和月神。甲骨文中又有“帝于东方曰析”,“析”就是东方太阳神羲(伏羲),即东母,后来称东王公。“西母”则应是神话中闻名于世的西王母本名。据各种古书揭示,月神是天上的光明神之一,是原始信仰中母性生育的代表,同时又是掌握死亡的阴性天神。她与太阳神相配,相反太阳神主宰东方、白天、光明、春天、生长,她则主宰西方、夜晚、黑暗、秋天、生育和死亡,她因此是丰产、丰收的女神,又是凶神、刑神和死神。

我国古代文献《礼记·祭义》中记载了上古社会祭日配月的宗教仪式:“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这就是说,古人在春分时节的早晨于东方祭日,在秋分时节的傍晚于西方祭月。在高坛上祭日,而在坑穴中祭月。之所以在秋分时节“祭月”,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生命力开始弱化,“阴气”开始兴盛起来,气温由暖转寒,植物开始衰枯死亡,月亮作为“太阴之精”,正是“阴气”的象征。《周礼·春官》载有“中秋,夜迎寒”的习俗,“寒”即“阴”,即被称为“广寒宫”、“太阴之精”的月亮,“夜迎寒”就是在中秋之夜、在此“阳衰阴盛”的转换之际举行祭月仪式。这也正是后世延续至今的中秋拜月赏月风俗的起源。

我国古代拜月的方式很多,人们把木雕月姑等月神像供在月出的方向,设起供案,摆上月饼等供品,焚烧月光纸;月亮升起后妇女们要燃起香火,对着月亮跪拜。晚上老年人还要给儿童们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有关月亮的故事。吃月饼更是不可少的,是取其“团圆”之意。男人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子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天各一方的亲人则愿阖家团圆,共度良宵。

各民族的拜月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盛行拜月、祭月的风俗。如苗族的“跳月”,每逢中秋之夜,月光洒满山寨,村民们在全家团聚之后便都要到山村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仪式,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倾慕的伙伴,倾吐爱慕之情,永结百年之好。

我国彝族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也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批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到为之动情。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敌人,赢得了乡亲的爱戴。他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这天,小伙子们一清早便带上火药枪上山猎取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米,做各种的食物。四只脚桌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升起来,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的时候,山头寨尾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葫芦笙之声,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生活在广西西部的壮族同胞有“祭月请神”的习俗。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这种活动保存了最古老的月亮神话元素。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中秋之夜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在中秋之夜,侗家姑娘们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就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已婚妇女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摘到一个最肥的瓜或是一把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毛豆的谐音,指小孩)的健康。小伙子们也“偷月亮菜”,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一丝神奇色彩。

我国东北赫哲族聚居地有“祭月”的传统,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因为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收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彪悍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就“追月”不止。

我国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则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孩子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游览,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我国南北各地的汉族人民也有各具特色的月亮文化。

山东农家在八月十五会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有的地区除了祭月外,还得上坟祭祖;在即墨县,中秋节还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的农家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在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陕西农家的中秋夜,女子安排佳宴,有吹鼓手沿门鼓吹讨赏钱。

江南一带的民间中秋节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也叫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在狮子山下筑朝月楼,供人赏月。在无锡,中秋夜人们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在江西吉安,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农历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过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座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在塔内外都点上灯烛。

在安徽绩溪,中秋节儿童要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其发出响声。另外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稻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吃鸭肉、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在福建,浦城县的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饼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似是源于元代末年时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在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等地,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语。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设案当空祷拜,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语:“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

在宝岛台湾,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女人们要设香案、奉瓜果拜祭月亮。祭祀过后,女人们会将祭拜过月亮的柚子皮剥下来擦脸。在她们的眼中,月亮其实是青春之神——嫦娥。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到了月宫之后,虽然过着寂寞的生活,可美丽与青春却保住了,所以台湾女人相信嫦娥会将自己的美丽和青春之灵气散发到祭品上。

月亮的“性别”

说起月亮的形象,除了太阳,在天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天体能够呈现月亮表面这样丰富的结构了。在中国历史中,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蟾蜍蚀月、月下老人等神话故事。那么在民间传说中,月亮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呢?

其实,国外文化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都显示月亮是女人。南美洲波哥大的Muyscas人说月亮名为Huythaca,原是太阳不规矩的儿媳,后被丈夫放逐到空中作了月亮。

此外马来人不仅将日月都看作是女人,而且对日出月息,日落月出的现象用很别致的神话故事来解释。传说太阳和月亮各自孕育着很多的孩子,就是星星。每天早晚,她们与孩子们一起散发光和热。可是人类开始承受不了,每天都有人被晒死。善良的太阳和月亮不忍心,于是约定将各自的孩子吃净。太阳按照约定吃掉了所有的孩子,月亮却在这时改变了主意。她不忍心将自己的孩子吃掉,偷偷地将自己的孩子藏了起来。这个秘密最终还是被太阳发现了,太阳勃然大怒要杀死月亮。月亮只得领着孩子向西方逃去。太阳紧紧在后追赶着,至今还在追逐不息。

在中国的历史上,月神从一开始就以女性的姿态登场亮相。西王母、嫦娥、女娲等等都是月神的不同形象,其祖型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中的西母。《山海经·大荒南经》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

羲和、常羲其实是由太阳神羲的名号读音分化出来的,虽然这里改成是另一太阳神帝俊的妻子,但月神的身份并没有变化。作为母性大神,日、月俱为其所出,显现了月神强盛的生育力。

我国神话故事里著名的女娲,就是一位手中拥有黄土、芦灰和五色石而身兼地母的准月神(太阳神伏羲之妻),她在“天地开辟,未有人民”时“抟黄土作人”,这样月神通过其大地母亲的身份,成为了人类的创造者。

中国的月亮女神诸如人们熟知的西王母、羲和、常羲、女娲,或者嫘祖、华胥、附宝、纤阿、女魃等等,可以举出一大串,她们同质而异形、同体而异事,或缘于神话起源的不同,或出自不同的部族文化,蔚成中国远古月亮女神信仰中一道神秘的光彩。

至于为什么月亮会被认为是女人?这主要是受到了母系社会的影响。

在母系社会中,女性居支配地位,很自然地人们会将主宰白天和黑夜的太阳与月亮想象为女性。在父系社会初期,日月为女性的观念也不会立即改变。至上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又把太阳和月亮视为至上神的两个妻子。如前述殷商时期的东母和西母,都是上帝的妻子。

历史上,太阳和月亮神的性别也会随着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有说日月是姐妹的,也有说日是夫月是妻,总之是众说纷纭。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用神话故事解释不能解释的事物。直至今天,神话故事还能给我们带来畅想的空间。

月亮文化的哲学底蕴

中国月亮文化的思想渊源之一便是道家哲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崇阴贵柔,强调虚静、守弱、无为,这正是中国月亮文化中蕴含着的哲学精神。《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经典,在其短短五千言中有多处表现老子贵阴重柔的思想。如“守弱曰强”,“致虚静,守静笃”……老子贵阴重柔的思想与月亮文化的阴性特征无疑是正相吻合的,从中我们可以品味月亮文化中的道家哲学底蕴。

中国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观念。《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阳”的本意是指太阳或光亮、开放的状态,“阴”的本意则是指月亮或昏暗、闭塞的状态。“阳”从“日”,“阴”则从“月”;“太阳”为日,“太阴”为月。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月者,阴之宗也”。许慎《说文解字》指出月为“太阴之精”,这些代表了东汉前人们对月亮的哲学认识。至《隋书·天文志》“月者,阴之精也”、《宋史·天文志》“月为太阴之精”,到元人问“太阴在何重天”,直到清人《幼学琼林》时还说“月乃太阴之象”。月亮在古代被称作太阴,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共识。

现在我们知道,月亮其实不会出现所谓缺陷,只是由于地球、月亮、太阳之间位置发生变化的关系,导致地球上观月者看到月亮的圆缺变化。但正是由于这种“月亏月圆”,使富于哲学思维的人们悟到了人生当中的盈亏哲理。

自汉代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更是为人处世的金针。《尚书·大禹谟》中所谓的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便是《中庸》的精髓,不偏不倚,追求中和,《周易》的“亢龙有悔”、孔子的“过犹不及”,都是“中庸”思想的注脚。而月亮的圆缺现象正好可以被借用来诠释“中庸”思想,满得过度就会开始亏损,所以“满招损”,因此要戒盈、戒满、戒骄。提倡谦虚、谦和、适度,凡事不过度,在分寸中行事,谨守谦逊的品格,做人做事才能圆满。因月亮而启发的哲理成为许多人尊奉的人生智慧。

在远古人的眼中,月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万物既然都有灵魂,那么月亮就同样有生命。而且月亮的生命被赋予了神的力量,成为月神。月亮的生命虽然也会短暂地“死去”,但这种死亡同时就意味着再生,月亮生命不同于人的生命的地方就在于这种奇异的再生,在于这“缺”与“圆”的永恒交替,在于这死与生的无限轮回。难怪屈原在《天问》中感叹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夜光”即指月光、月亮。

有关月亮的传说范文6

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伴随着熟悉的乐曲声,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本期广播站为您安排的是中秋节趣话专题栏目。

乙:欢迎你的收听。

甲:我是_____

乙:我是_____。

甲:再过10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乙: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

乙: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甲: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

乙: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甲: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

乙: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乙: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甲:哇!还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

乙: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王母娘娘也赐给了他一包长生药,他把不死药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在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听完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中秋节的歌曲吧!

《花好月圆》

甲: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国外中秋节趣话吧!。